有一种努力叫尽力
16岁,她念初中。惧怕物理,老考不好。物理教师大怒,命她擎了自己的考试卷子,在班上游走。一圈一圈走下来,她的自负,被碾成碎末。从此惧了上学,收拾书包走人。
她在我跟前说这段往事时,是笑着的。她的笑脸,一向很绚烂。我却听得疼爱。我想起三毛,相同的境遇。三毛的数学考试不及格,教师在她脸上用毛笔画了圈,让她站在教室外的走廊上示众。成果,三毛从此患了自闭症。
她不同,她的性格里,更多的却是勇敢。小小年纪的她,去饭馆给人端盘子,这一端就是一年,积累了丰厚的生意经。适逢家园新建开发区,她在开发区租了房,自己开店。小店被她运营得红红火火,引起了当地电视台的留意,特别报道了这个自强不息的小姑娘。她的人生,如果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肯定会花开繁盛。
但是,她偏偏爱好文学。只念过初中,却拿起笔来写小说。她前后花费四年时间,写出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多梦时节》。这一年,她20岁。
她把写好的小说寄给一家出书社,心里没抱太大期望。在她,仅仅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放飞。
不久,出书社打来电话,说她的稿子,过了终审,预备出书。当得知她仅仅是个初中结业的小姑娘时,惊诧万分。惜才的修改问她,你情愿一辈子就待在一个小地方吗,想不想走出你的家园?
她第一次慎重地考虑将来。将来,或许她会成为家财万贯的商人,嫁一个男人,安稳地过终身。但是,她的愿望不是这个,她决定为愿望背注一掷。在出书社的推荐下,她只身一人,去了鲁迅文学院学习。这时,出路对她来说,是个未知数。
在鲁院,她没日没夜地读书、写作,又写出了一部长篇小说《雨后的阳光》,被出书社隆重推出。
这样安静无忧的日子,很快被打破,她结业了。摆在面前的,是很实际的生计。一个初中结业的女孩子,要想在北京城捡拾她的愿望,难。再加上这时的她,囊中羞涩,当初开店所赚的钱,除掉上学所用,已所剩无几。去,仍是留,已是无可逃避的一道挑选题。若回去,她可以再创生意的光辉。但终究,她挑选了留下。
几番磕碰之后,她硬是凭着一股闯劲儿,进了媒体圈,做了一名娱记。后来,她应聘到《现代教育报》,做修改、记者,成了《现代教育报》很厉害的一支笔,出书了教育专著《精英之门》。这期间,她获奖很多。现在,她凭仗一支笔,已在北京买下两套房。
她说,我的愿望还没完呢,我要带着我的笔,走遍万水千山。她站在我跟前,打开双臂,仰天欢笑,目光放逐得很高很远。
我想,如果有一天,这个叫解淑萍又叫解小邪的小女子,突然从南美洲给我发来信息,我一定不会惊讶。由于在她身上,永远洋溢着一种生机—只要给愿望插上翱翔的翅膀,它总能抵达它应抵达的地方。这对翱翔的翅膀,一个叫坚持,一个叫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