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三毛:浪漫是一种病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三毛:浪漫是一种病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08 04:42: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三毛:浪漫是一种病经典读后感10篇

  《三毛:浪漫是一种病》是一本由月下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013-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三毛:浪漫是一种病》读后感(一):三毛——浪漫至死

  对三毛的认识起初是来自关于她的一本传记,吴俣阳的《你笑,便如春花》,我看到了一个率真洒脱但又透着凄美的三毛。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说起三毛,有人会想到电影《滚滚红尘》,有人会想到撒哈拉沙漠,有人会想到陈懋平。没错这些都是属于三毛的专属记忆,而我读了这本书更多是联想到她那不平凡情感经历

  苦涩的单恋

  舒凡,这个三毛真正意义上的初恋,这也是她一生情感的一个起点。可原本甜蜜美好的初恋,却透着丝悲哀。如同其他的少女一般,在花样年纪倾慕一个才华横溢男子,她从暗恋到鼓起勇气追爱。徐志摩也说:“爱,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在三毛的意识中也大概如此吧。舒凡选择接受她,这如何不叫一个怀春的少女激动,自此她的生活中未来计划里全是他,甚至走进婚姻殿堂近在眼前。不过一切似梦般的发生也如梦般的消逝。这个她视为全部的男人未来的规划从未将她纳入其中。最后她的憧憬也仅仅变成回忆分手如期而至。这段刻骨的初恋,对三毛来说,不知除了苦涩还有何种滋味。何况还是一场付出全部真心的单恋。有人说,在与舒凡的这段感情中,三毛并不是单恋只是舒凡爱她没有她深。可经历了、爱过了就可以了,生命中有些人注定要成为故人,不知三毛是否这样想。

  无奈的逃避

  因失恋远走西班牙的三毛生活中又闯入了另一个男子——荷西。那是一个可以陪她逛街一下午只买一支羽毛,可以逃课陪她看电影的西班牙“小男孩”。在当时的三毛眼中她只是一个可以陪伴她的朋友,然而在男孩的眼中她早已是他未来的爱人。对明显摆在那的年龄差距,这位多少有传统中华名族思想女子选择拒绝,拒绝他六年的承诺。甚至为了逃避她开始新的恋情,接受了日本富二代追求。可三毛似乎忽略了一点,不爱就是不爱勉强不来。最后尽管日本人为了她要自杀也仍旧没有改变分手的结局。在西班牙学业结束后,三毛又前往德国,在这里结识了约根——一个一板一眼的德国人。与前一段感情相似,约根视三毛为至爱,甚至在四十多岁仍旧在等她。与舒凡不同的是,约根的未来规划中有三毛,但他将那种德国人的固执,缺乏浪漫体现淋漓尽致。这叫一个骨子里透着洒脱,追求浪漫的女子如何与他共度一生?经历了这两段失败的感情,还有之后堂兄介绍化学博士,以及结婚前夜死于心脏病的德国未婚夫。在我看来这都是在逃避,是对荷西逃避,对那无法跨越的年龄差距的逃避。

  洒脱的追求

  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正巧赶上了,也说一句,‘哦,你也在这里!’”三毛和荷西正是如此,经历了许多的坎坷,三毛再次见到荷西,他已经不再是那个稚气未脱的男孩了。六年的时光一切都在变,三毛不在看中年龄差距,荷西也服完兵役胡子拉碴外貌成熟了,唯一没有变的是他们对彼此的爱。为了爱她荷西辞去原本安稳工作来到撒哈拉沙漠的磷矿公司,为了爱他三毛婚后坚持在漫漫黄沙中做起家庭主妇,他们于彼此而言都是坚定信念动力。在撒哈拉,他们为结婚登记东奔西跑,为布置简陋出租房栽花种草,为了旅行深陷泥淖中难以自拔。即使他们明知婚礼不一定能如期举行,即使他们用着棺木做的家具,即使他们只能租车旅行。可是他们爱的真诚,他们洒脱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就是这样,一个敢爱的女子,一个为爱洒脱的女子,一个情路坎坷结局悲哀的女子,最终她将自己的生命结束在肉色丝袜之下。在我看来是悲凉凄惨,可在对她而言那似乎是可以结束病痛解脱自己的最佳选择。

  《三毛:浪漫是一种病》读后感(二):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生命

  有些人,尽管我从未见过她,但是通过她的文字,我就能爱上她。三毛,是我青少年时代爱上的女子之一。对于我来说,阅读意味着生命的觉醒,而阅读三毛的作品则意味着青春的觉醒。她说,人的生命不在于长短,在于是否痛快活过。我像遇见了半生未见得知己一样,为这句话热泪盈眶。你呵,要永远做一个不死的理想主义者。

  青春渐逝,那个名叫三毛的女子——那个在撒哈拉沙漠深处书写传奇的女子也成了我生命中的一抹油彩,被安放在岁月收藏夹里。就像是人生的某一段时光总要被重新提起,以便进行一次归档,作家月下的新书《三毛:浪漫是一种病》再度唤醒了我渐次凉薄的心。与以往写三毛的传记不同,这书并不平铺直叙三毛的传奇,而是低回婉转的阐释一个生命的生活方式,就像追逐一湾流水,看它如何流过浅草,如何抚摸石岸,如何在坦荡处静默,如何在跌宕处轻歌,如何在百骏奔腾时恣肆张扬,如何在繁华落尽后归于永恒虚空

  德鲁克•凯鲁亚克在《在路上》一书中说,有一群人生活放荡不羁言语热情洋溢,苛求生活,希望拥有一切,对平凡事物不屑一顾,但他们渴望燃烧,渴望爆炸,像行星撞击一样在爆炸声中发出令人惊叹的蓝光。所有满怀青春抱负的人,都有一个在路上的梦(既指精神之路,也指脚下之路),而三毛是一生都在路上的人,她是所有不甘于一小块天地者的偶像。她像疯狂扑向画布的梵高一样,疯狂的扑向旅途,并将这一切形诸文字,也许这是命运赋予她最后的使命所在。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所有犹疑不决的人,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一辈子再也不会做了。上路吧,紧紧的抱着你的梦想上路。记得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生命充满无从剪裁的纷乱,无论怎样努力整合都是一地碎片,但也许生命的意义就在这里。在撒哈拉,三毛避开了熟悉环境众口一词价值判断,得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寻找最舒适,最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她用棺材板做家具,用骆驼骸骨装饰墙壁,用一把韭菜妆点一场婚礼,用简陋的一切把生活布置的绚烂夺目。就像作者月下所说,生命是一种体验,而不是一种结果。三毛是一个重视体验过程的人,因此她才会说,来人世走一遭,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青菜豆腐,我都要尝一尝。她的浪漫不可救药,她的可爱纯净同样不可救药,她是永远的沙漠玫瑰,永远的荒野之泉。

  传奇生活是可称羡的,朴素的生活同样伟大,只有不痛不痒的生活最可怕,它会像温水青蛙一样将人慢慢的废掉。三毛的意义不在于她以柔弱之躯走遍万水千山,而是不把生命交付给惯性生活。生命本身应该永远年轻,它和年龄无关,所谓“变老”,不过是甘于沉沦的借口。对于有些人来说,即便是八十岁,他依然谈情说爱,依然眉眼清爽,依然跳荡着一颗十八岁的心。在《谁曾触动你的灵魂》这一章中,作者将三毛这个“永恒年轻”的灵魂勾勒的一百万分的清晰,她没有嫁给约根当外交官的妻子,也没有嫁给有钱的日本人,是因为她不肯放下一颗年轻的心。对某些人而言,尘埃落定意味着终极归宿,对三毛而言则是对自我的扼杀。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原因很多,那么三毛选择荷西的理由呢?是可爱。如作者所言,人之可爱,不在于才华,不在于外貌,而在于性情。像三毛这样至情至性的人,其喜欢的人必定具有天体般的魅力,那是一种为爱不计一切的生命。

  最强烈抗议,最勇敢诚实莫过于活着,并且开口。诗人舒婷如是说。三毛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自始至终她都在闪光,就像北欧神话里掌控雷电的那个神,可以用最璀璨的光芒折叠记忆。在她的笔下,无论是多么“卑劣”的事,都萦回着一股喜感,那是一种不易觉察的黑色幽默。当她的沙哈拉威邻居一次又一次“欺负”她时,她的心胸是大的,她虽然会不高兴,但却绝无气沮,她有属于“三毛式”的处理方式。她不接受沙哈拉威人的生活方式,但却以最真挚文笔写下了《哭泣的骆驼》和《撒哈拉的故事》,尤其是前者,曾经使初读的少年流下了多少泪水。当荷西永远的离开她之后,她继续诚实的走,诚实的开口,这是她对命运最后的抗议方式。

  三毛是属于年轻的,因为年轻是纯粹的——也只有年轻才纯粹。年轻的人未经历现实的磋磨,未遭受风雨的击打,未负担现实的巨石,未被污浊习惯所玷污,因而怀着最纯粹的爱与梦。谁都会年轻,谁都曾拥有纯粹,难得的是一辈子年轻,一辈子纯粹。作者说,三毛是女孩的知己,男孩的梦想。诚哉,斯言也!那一个女孩不曾拥有绮丽的波斯米亚之梦,那一个男孩不曾梦想与三毛般的女子携手大漠,相许塞上牛羊。

  世事茫茫,我们的青春终将逝去。曾经的你和我,是否还记得午夜最后一班车上的分别,一转身便是远隔重洋,至今唯剩年月沉淀的讶异和悲凉。然而,我们一起读三毛,谈论三毛,相约万水千山走遍的誓言依稀回响,那是一种令人泪水盈满激情奔涌的回忆啊。还记得我们说的话吗?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浪漫,是我们骨子里最后的毒呵。

  《三毛:浪漫是一种病》读后感(三):孤独的浪漫

  月下的新书《三毛:浪漫是一种病》在我读来依然延续着月下一贯的风格,文字干净表述细腻冷静中不乏浓烈。她用自己的视角,对曾经风靡大陆让无数人为之痴迷的三毛进行了重新解读和阐释,也由此勾起了我本人已经被湮没的关于三毛的记忆。

  我读三毛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中后期的事情,那时候在读初中。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哭泣的骆驼》、《雨季不再来》等在班级里疯传。那时候读,只觉得三毛的文章好,故事生动感人,尤其她书中对沙漠风土人情描述、对那些市井小人物喜怒哀乐叙述,让人读来有趣。而关于她和荷西的爱情又写的既柴米油盐温暖动人,既单纯真挚又荡气回肠,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来说,无论如何都是让人着迷的。

  但是我从来不去深刻理解这些文字背后的三毛故事以及三毛的精神世界和精神追求。直至慢慢长大,三毛热逐渐失去温度,我只不过偶尔从报纸刊物渠道听到零零星星的关于三毛的事情以及传言,譬如她的荷西不过是她臆造的影像,所有撒哈拉的故事都虚构不实,她和王洛宾的黄昏恋故事,她不堪承受压力谣言自杀了等等。但是对于彼时的我,既不怀疑也不过问,对于三毛本人,我并不关心我喜欢的不过是她的文字,如此简单而已。

  所以当我当月下的书《三毛:浪漫是一种病》寄达我手的时候,我感觉到了一种全新的熟悉和亲切,一个另类的三毛清晰的浮现在我的眼前。通过月下的书,三毛本人第一次鲜活地呈现在我面前,她的过往,她的爱恨情仇,她的精神世界和精神追求。。。。。。

  月下说,浪漫是一种病。我的理解,这种“病”,类似于某种偏执,更或许是一种侵入骨头里的执念流浪居无定所物质匮乏却又永不安分,病态式追逐一种爱情,一种精神的平安,这种浪漫不是花前月下的呢呢喃喃,卿卿我我,不是烛光下的氤氲咖啡轻柔音乐,这种浪漫属于人类真实自我本质形而上追求,在常人看来,执着于这种生命状态的浪漫也的确是一种“病”了。

  其实,在我看来,三毛的浪漫更多的是一种孤独。从幼年的自闭成年后与世俗格格不入,以及她不断萌生的自杀意识,三毛实际上一直处在孤独和寂寞中。无论她的走遍千山万水式的执著还是雨季不再来的忧伤还是哭泣的骆驼的悲哀乃至带着更多温暖色调的荷西爱情,所有撒哈拉的故事,都是三毛用幻化式的文字为自己创造一个逃避孤独和寂寞的生命安全港湾,而当这个港湾也不再安全,三毛于是“杀死了三毛”。三毛杀死了“三毛”,但是,她的文字却会用另一种形式流传下去,继续诉说着让人唏嘘感叹让人热泪盈眶让人心灵温暖的故事。

  《三毛:浪漫是一种病》读后感(四):我爱的那个三毛

  初中的时候,非常喜欢阅读,学校图书馆有整套皇冠出版的三毛作品,我都看了个遍。那时候,逢人就推荐三毛,还要耐心和她们解释这个三毛不是三条毛的那个流浪小男孩,是台湾写书的。同学毕业录写到:不要再喜欢三毛了。可见我中毒多深!

  我这个人有点强迫症,无论书还是电影基本上都要从第一部看起。《撒哈拉的故事》是皇冠出版的三毛的第一本书,也是我第一本看的三毛的作品。我相信那个年纪的女孩还是很容易喜欢上三毛的,她很传奇,她写的那些个故事充满异域色彩,离我们好远,因此更加新奇不得了。我当然也爱她的文字,没有堆砌华丽词藻,都是浅白的字,却很妙。我问老师,你看过三毛吗?觉得她怎么样?老师说比较浪漫,女孩子会喜欢。我的老师是男的。

  看完《撒哈拉的故事》,我又陆续看了《雨季不再来》、《稻草人》、《哭泣的骆驼》……连《滚滚红尘》也要借来看,一切相关的传记、回忆录都没那下。

  那时候公共图书馆义卖书本,五块钱一本,看到有关三毛的书都买下,有些在我出生前就出版了,纸页都已发黄。扉页上,上一手还认真地写了购买日期,我直觉这是个也喜欢三毛的读者,那种感觉很是奇妙。后来家里漏水,那本《撒哈拉的故事》发霉了,我唯有忍痛放弃。再后来,我去书城买了全新的《撒哈拉的故事》,虽然是新的,我却更喜欢那本二手书。同学搬家的时候,发现家中有三毛的书,都送了给我,我就喜欢旧书,收到很是开心。

  三毛说她只写真的事,我却并不在意那些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也不在乎故事里的三毛是真的,还是假的,我爱是那个她展现出来的三毛,喜欢她的文字。

  《三毛:浪漫是一种病》读后感(五):三毛,浪漫是一种病

  如果你爱他,你为什么要以戏耍他为乐? 如果你不爱他,为什么又去征服他? 对我来说,不喜欢的人必须在一定距离之外,连靠近也是一种侮辱。 要离开你,若是不再爱你时,你哭闹是错,静默是错,活着呼吸是错,死了都是错。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张爱玲说,结婚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最大的赞美。 世上再没有比跟死人做伴更安全的事了,他们都是很温柔的人。 自杀完全是个人选择,真诚且无可非议,它是应该被尊重的。 没有阴差阳错,只有水到渠成。 听从内心召唤的人,不是成了疯子,就是成了传奇。人生根本不能问。 爱情有如佛家的禅,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 人死于心碎 没有爱,你就拼命地捞取钱财,之前经济独立的人,还能活的舒服自在,光鲜可人。 真正的爱情绝对是天使的化身,一段孽缘,不过是魔鬼的玩笑。 我还是喜欢你,像风走了八百里,不问归期。 我还是……

  《三毛:浪漫是一种病》读后感(六):只用真情换此生

  是在认识月下君后,才让我真正领略了什么叫"说时迟那时快"。前些天还在念叨她继今年4月初出版纪念张国荣的《倾我至诚 为你钟情》后,还写了一部关于三毛的书;这不,刚刚6月初,便在惊喜中收到了她的新著《三毛:浪漫是一种病》。

  这部书,准确地界定的话,应该是月下为三毛作的一部"评传"。书中,基本以三毛的人生轨迹为主线,勾勒了三毛--这位依然在后人脑海里孑孓而又一意孤行的传奇女子,她广阔的心灵版图、多彩的情感天地和丰满的精神世界;探讨了她看似扑朔迷离、实则简单纯粹的生死缘由,仿佛丰富多元、然却发乎本心植根生活的创作源泉,和对爱情、对世界、对生命由悲欣交集而至涅磐寂静的了悟过程;审视、分析了她所形成并延续至今的,融汇了丰美、单纯、勇敢、脆弱、热烈、决绝等等多样内涵的,对华人社会、特别是大陆青年影响巨大且深远的偶像效应。客观,全面,敏锐,冷静。读过这部书,对于认识一个人的爱与死的三毛,对于理解她的爱情、观照她的流浪、领会她的作品,乃至对于把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三毛,都有拨开云雾、扶清袪邪的效用,都是颇值参考、大有裨益的。而这,也是我读后的深切体会。

  三毛,她的生命,包括与人的爱情亲情友情、对世界的认知、对人生的领悟和多种艺术创作等等,最根本的动力,也是本色,由月下的评说,或许可以归结为两个字--一个是"真",一个是"情"。真,是赤子之心的真诚。对人、对事、对外界、对写作,都是开放胸臆的、直面内心的真诚;她生命的过程,乃至自杀的选择,都是听从内心呼唤和指引的真诚。即使如好事者揣测或索隐的那样,于荷西形象的塑造、家庭生活的讴歌、旅行风情的描绘等,都有美化或想像的成份,但亦如月下剖析和指出的,"一个拒绝虚伪世界的人,除了自我幻化还有什么更好的消遣生命的方式?她活在自己的梦里,这个梦饱含着她真实的感情,所以,比那些在现实世界中真正产生过的虚伪举动更真实","即便所有的故事都是假的,但那感情却是真的,真实到聚积所有的伤痛以至于自杀的地步",因此,在本质上,她的生活和书写,依然是对这份真诚的追寻、忠实和坚守。正如月下对此一句利落的断语:三毛是最具生命力的真人。情,是一往而深的挚情。对爱侣、对父母、对众生、对流浪,都怀着并报以一腔广博而执著、真挚而浓烈的深情。她走过生命的身影和留给世界的创造,都是这一腔深挚的情的自然而热切的流露与聚结,也如月下所说:恰恰是这份情执,才让她写出那么个性、深情的文字来。

  而读过月下的这部新著,深切的感受也恰是这两个字:真和情。真,是求真的真实。对传主,不虚饰,不拔高,不打造完人,既刻画了三毛性格中强烈、开放的部分,也剖白了她自卑、自恋和脆弱的方面;既肯定了她内在的真诚,也不断然否定或无视她于人前有"表演"或在表达中存"幻化"的成份。同时,不捕风捉影,不无中生有,不博人眼球,比如对三毛与王洛宾、贾平凹交往关系这一至今仍然悬人口舌的"公案",以事实来述说因果,干脆利落间,即已判然分明。如此,月下力求并做到了全面客观,她的论说是可信而有根有据有说服力的。情,是对笔下人物及其事迹怀有的"了解之同情"。通过剖析人物的本心和立场,然后以此本心和立场作为自己的视角和出发点观照其所作所为,于是笔端常带感情,人物于真实之外,更可亲可敬可感知,仿佛活生生即在目前。"人之相知,贵相知心"。我想,假如身在灵境的三毛能够读到月下为自己所作的这部专书,以她的性情,她一定会为这"相知心",跨越时空,给她的这位年青而多思的"隔代相知",一个热烈的拥抱和亲吻。

  至于书名"浪漫是一种病",切莫看作矫情。三毛说"生活比梦想更来得浪漫",说"我唯一锲而不舍,愿意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的,只不过是保守我个人的心怀意念,在我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因此,这种浪漫,便是三毛,也应是我们对生活投注的真性情。那么,希望自三毛以后,或者读过这部书以后,我们都被传染了。

  不拿青春赌明天,只用真情换此生。

  《三毛:浪漫是一种病》读后感(七):生而为人

  喜欢一个人,喜欢他的作品就够了,真正去探究背后的人性,有时候是会让人失望的。如高更,画风不羁,但却是一个到中年突然抛妻弃子,只想生活在原生岛上喝喝酒画个画;再看顾城,写着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却杀了自己的妻子后自杀;三毛,前期作品送给我们一个真诚热情,在爱情里给对方极大自由的三毛,荷西死后,呈现出的是饱经沧桑但却淡定从容的三毛;但其实在荷西给三毛父母的信中,我们会发现三毛有可能是一个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人,以及三毛自杀前,给王洛宾的信,也可能推测出她并不像表现出来的那么淡定从容。所以,不禁反问一下自己,我们爱的究竟是他们表现出来的样子,还是他们本身?知道了琼瑶本身有可能是小三上位,还会喜欢她塑造出来的爱情形象吗?知道了张爱玲晚年隔绝尘世的生活,你还会相信她书中呈现的骄傲的样子吗? 回过头来,继续看三毛,情绪多变是她,淡定从容的也是她,乐观爽朗的是她,抑郁孤僻的也是她,人不就是这样的吗?不断的纠结和矛盾组成了我们,不能一直处于同一种状态下,人是会变的,想到这些,好像再去探究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也就没有那么大的兴趣了,即使探究出来也就没有那么大的失望了,毕竟她已经在告诉我们,她在努力的把最好的自己给我们看了。

  《三毛:浪漫是一种病》读后感(八):自序:到底谁在表演?

  读三毛,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一口气读完她的《撒哈拉的故事》,精彩、刺激,仿佛在遥远的异域走了一遭,原来炎热干燥、黄沙满天的境地也可风情万种、绮丽多姿。三毛这个敏感且脆弱的女子,身穿阔大麻布白袍,在风里行走,若即若离,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流露出古典美的轻盈和浪漫;然而黑发中分,眉目深沉,颈上的石头饰品,又有一种吉普赛式的狂野和神秘。

  她把自己浓浓地融合在撒哈拉沙漠奇异的景象之中,无限放大了自己作为个体存在的形象。三毛曾对大姐说,“姐姐,我活一世比你活十世还多。你不敢真实地面对自己,活在别人期望的角色里;我不是,我要做我自己,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她的性格太强烈,决不按世俗成规走她的人生。

  她不喜欢像普通人一样,被困在被称为“家”的格子般大小的城市中央,她要走出画地的牢,给自己的生命一些陌生和新奇的体验,经历不同的生活,把有限生命填充得满满的,以增加生命的密度,别人活一次,她却活了很多次。这个轮回,值了。

  她用48年的生命走过54个国家,恰同最后一本《万水千山走遍》,走遍之后呢?

  这原本是让众多人羡慕的事情,看花怎么开,看水怎么流,看形形色色的人又怎么处理各自的喜怒哀乐——有人说,失恋之后可以出去走走,开阔一下眼界,体验一下更广阔的世界,就会忘了心痛——那是对性情本身开放的人来说的,而三毛,她的执著让她走不出情感的沼泽。

  她说,“我的一生,到处都走遍了,大陆也去过了,该做的事都做过了,我已没有什么路好走了。我觉得好累。”

  荷西死后,她的路上缺了一个同行的人,内心从此寂寞而绝望。她是一个对感情需要强烈的女人,三毛不同于张爱玲,张是自给自足的,而三毛是为爱而生,她不会把写作当成理想,不过是随手玩玩,写作只是生活里的一种小情趣,她更关注的是实在的生活和爱情,而不是虚妄的理想,她是简单的单纯的女子,像《第七封印》里的约瑟夫和米克,在简单的生活里自有他们简单的快乐。不像布洛克,追问理想和现实的关系,自己折磨自己。跟荷西在一起的日子,生活中最细琐的事情也能让她感觉到甜蜜的快乐,所以当爱人离去时,她就失去了支撑生命的力量,一个人在寂寂的流年里挣扎,最终选择了自杀。

  有一次,三毛给荷西解释中国人常说的“另一半”,荷西说,我是我自己。她犹豫着想,我也是我自己,完整的一个人。她的犹豫见出她还是传统女性,婚姻、家庭才是她的全部,她喜欢流浪,但她的心必须有一个安稳的可栖息的地方。

  关于三毛的自杀,其好友杏子林以“友直”的出发点批评她不该自杀,“她使自己的父母伤心!”我一直在想,爱她,便让她自由。很多人责怪自杀这种行为会给亲人带来伤痛,其实都是自私的,她们的伤心不是为死者,而是为自己失去那段情感后的空白的心痛,这种爱是占有性的,是利己的。如果她开心活着,就让她活着,如果死才能让她解脱,就让她安静地离去。你可以想:现在好了,她终于摆脱了她的不喜欢,去了想去的地方。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就是为情而生的。我们不能责怪三毛陷于情感沼泽,也恰恰是这份情执,才让她写出那么个性、深情的文字来。

  有人说,“三毛总是追求着有唯一可取之处的男子——”有人说,“因为她长相丑陋——”我想,这只是对她的诋毁,深情不等同于滥情,它是无罪的。那些嘲笑她的以及嘲笑追求爱情的女子的人是虚伪的,也是不懂爱情的人。记得微博上有一次辩论,一个女人说,“女文青之所以自怨自艾是因为她们永远得不到爱情,因为好男人都不喜欢她们,而我们这些聪明的女人却可以挑选,我们要的男人智商必须在140以上、博士或硕士学位、有体面的工作、有说得出口的家世、他父亲的智商要在135以上,他母亲也受过高等教育……他小时候在什么学校里读书,获过什么奖——都要考察。”忽然觉得好笑,干脆去克隆量身定做算了。她们一生的事业就是拼命地争取这样一个男人,而且都成励志哲学了(目前市场上好多教你如何获取此类男人的书)。另一个网友好心地说,“别听她们的,在这里说得光鲜,回家还不知道怎么受老公的气去了。”真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她完全会错了意。接着她又开始讲,她是如何征服一个男人的。她约一个男人出来,那人没想到她带了女友,她们让他做仰卧起坐,耍弄其到半夜——

  如果你爱他,你为什么要以戏耍他为乐?如果你不爱他,为什么又去征服他?对我来说,不喜欢的人必须在一定距离之外,连靠近也是一种侮辱。

  这些人都是不懂得爱情的人,然而也张牙舞爪颠覆了这个世界的爱情观。爱情就是爱情,不是迂回战术,上面所谓的征服不过是用来向玩伴炫耀的一场艳遇。

  三毛从来不是追求有唯一可取之处的男子的人,而且,她虽然算不上漂亮,但也不是丑陋,她不过是过于率真和勇敢,在爱情的路上,既不掩饰自己的热情,也不玩阴谋诡计,比起当下那些连爱情也要参考励志书的人来,她才是真心人,只是,并不是哪个男人都能承受这份真心,她的爱情之路可谓多灾多难,然而,她仍旧奋勇向前,这姿态被那些优雅、矜持的人视为难堪,被那些精明、麻木的人视为笑料。所幸,三毛活跃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台湾,当时整个社会风气日渐自由,人们生活逐渐安定、松弛,开始产生憧憬的时刻,她的关于爱的散文正切合了这种需要,不然,在我们这个被物质冲击、人类开始异化为机器的社会里,她肯定会被鄙视为疯子,带着灵魂上路的人,总会被那些失去灵魂的人妒恨。

  台湾作家季季说过,三毛的作品里有一种“自我幻化”。我觉得这种说法也有可取之处,只是,我同时也认同这种“自我幻化”,一个拒绝虚伪世界的人,除了自我幻化还有什么更好的消遣生命的方式?她活在自己的梦里,这个梦饱含着她真实的感情,所以,比那些在现实世界中真正产生过的虚伪举动更真实。“她一味向读者兜售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三毛,然后躲在虚化的人物背后心力交瘁。后来三毛曾在文章里说:‘你们都被三毛骗了。’又说:‘我要杀死那个三毛。’这说明,再继续表演下去,她实在力不从心。”

  世界本就是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卖力表演的又何止三毛一人?!每个人都是演员,只是三毛表演的时候没有顾及观者的好恶,而众人是一边瞧着别人的眼光一边起舞的。

  我不是一个喜欢去探究作家作为真实的人背后真实的故事的人。了解一个作家,读她的作品,评价一个演员,看她的表演。我厌恶所有捕风捉影的臆意猜测,但是,当种种传闻让人出离愤怒的时候,我不想继续表示不屑;而且,这个不可爱的世界,总让我怀念一些可爱的人。

  关于三毛的传言竟然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包括荷西的存在与否,或荷西的存殁问题等等。即便所有的故事都是假的,但那感情却是真的,真实到聚积所有的伤痛以至于自杀的地步。

  季季说,“病痛,心痛,都曾经是事实,但这一切若被当作商品贩卖,总有一天她会感到承担不起,因为没有人的真实和隐私可以给人拿了放大镜端详。”

  ——的确,真实需要付出太高的代价,就像在丛林中行走,所有生物都披上了它们的保护色。

  忽然想起海子,中国没有一个人同意海子的梦。“真的吗?”他们问,于是海子卧轨了。海子的自杀应该和三毛不同,他是因为缺乏认同,因了失望和孤独,三毛是因了众对对其“真实”穷追猛打的迫害,然而,他们的死都是因为内心对真实的渴望。

  “她是一个在心态上很不健康的孩子,她热爱自然的一切,大海,艺术,真诚,并且把自己的热爱夸大,放在舞台上表演。舞台原本是虚构命运的地方,她偏要拿真实的自己去上演,到最后自然弄的真真假假是是非非不可收拾了。”

  ——热爱自然,大海,艺术,真诚,并不能说是不健康,而恰恰这才是真正健康的心态,以孩童般的纯真去面对生活,自有一番妙趣,回归本真,错开被同化,异化,物化的路途。只是,不需要表演,那舞台原本是为戏剧准备的,当所有的人的人生都戏剧化,上演,上演编排过的剧本,而三毛却表演真实,所谓本色出演,这不是她的过错,就像《天若有情》里的展颜,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真实,我想要什么和不想要什么我自己很清楚,管你们别人怎么说!

  “我为的是我那颗心。”

  三毛也是。

  《三毛:浪漫是一种病》读后感(九):爱三毛,首先爱上的应是一种情怀

  是的。

  我始终认为,爱三毛的人,首先爱上的,是一道赤裸裸的流浪情怀。

  从我说起。

  最开始爱上的,是那首写满了流浪的欣喜、宽慰与自由之味的《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这种美丽且直白的句子,瞬时让人觉得,唯有在远方,才能寻觅到一生的安宁、美好。

  但当真正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到三毛,也才知道。

  她曾这样说,“如果只是为了寻找小溪和看风景,人们不必去到远方。”她那么多年远离家乡的流浪,只是为了寻找一种真爱,一种生活。

  这个真实的三毛不是不想回家,只是渴望有生之年,能够热烈、真实地绽放。

  月下笔下的三毛,有着我从以往的“三毛们”那里了解到的一贯的孤独、坚强的美好品格,却又多了一份真诚。

  以前的三毛,我认为生活在人们的臆想里,不错,她是一个敢于追求梦想、为真爱行走远方的女中豪杰,可是在这本书里,我看到的是一个大气但也需要男人疼爱,是无私却也希望获得更多关心的小女人。

  三毛,原来并不是只有着坚硬的性格成分的人哪!她在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一个敢于追求一生梦想的人之前,首先是一个女人。

  在想要获得家的温暖和爱人更多的关怀上,她与我们,并无不同。

  在没有阅读月下这本写三毛的书之前,我始终错误地认为她是一个个性的女子。比如我,何尝不想要潇洒地走天涯,去到远方追随一生的心愿与梦想?

  可是从这本书里,我才真正懂得,她才是一个真正传统意义上的女人。她要家,顾家,更爱家。

  月下说的好,在中国几千年的大浪淘沙下,几位有才华的女士在史册上永恒地留下了自己的名和姓,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张爱玲、萧红和三毛。

  而她们三人之中,最具传统思想的,却还是要属三毛。

  也许是我迷信,总觉得一个女人,得要真正地爱家、顾家,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可爱、迷人的人。不知道是不是总觉得女人们身上,总要带一些伟大的母性的光辉。

  对于另外两位文坛巨匠,同样作为女人的我,内心由衷地为她们感到敬畏。可是对于三毛,更怀有一种亲切之情。

  没错,她是走了很远,在撒哈拉沙漠拥抱了另一种幸福,成全了自己的完美人生。

  距离果真有这样伟大的意义吗?我倒是觉得,如果可以,如若能够拥有切实的幸福,守在自己的家乡,亦是对得起今生的选择。

  但三毛的幸福注定在远方。那个叫做荷西的人。

  最感动的是他们之间看似隔了世俗眼中所谓的国籍、年龄,但他们却用不长的时间真心相守,用彼此最真实的行动,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才是爱情。

  在他们面前,世间所有相爱的人,都黯淡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关撒哈拉的故事,得以恒久流传。

  三毛即便去世多年,她的精神还是代代相传。

  月下笔下的三毛,不再单纯的只是一个圣人的模样。她变得有血、有肉,充实、饱满。

  生活里的三毛,原来是那样的充满母性,也有一般小女人的可爱脾性。

  三毛留给我们的,除了勇敢地追求自我、追求梦想,真实的生活下去,还有很多。

  你可能爱她的电影剧本,你可能爱她的那一首歌,你可能爱她说走就走的果敢性格,你可能爱她的痴情不改、忠贞不渝。

  但除了这些,你也应该爱她那小女人一样渴望获得世间真情的普遍性情;爱她那渴望像其他小女人一样得到爱人关照的小心思,你更应该爱的,是她那份真。

  所以我说。

  爱三毛,首先爱上的应该是一种情怀。

  当你能够理解这种特殊的情怀,你也就能够懂得她为何要说,“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没有一样是出于偶然,终有一天这一切都会有一个解释”的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