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辞职回家带娃:撑起一个家的,不只是工资卡。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01
前段时间,微博上有一个视频火了。
一位在外企工作的奶爸,因为家里没有老人照顾孩子,和妻子再三商量后,他决定辞职回家,当起全职的“家庭煮夫”。
当记者问起他为什么想要辞职回家时,他说了这么一段话:
一个完整的家庭对于孩子来说是比较重要的,总得要有一个人去关注家庭和注重孩子的成长,老婆的赚钱能力比我强,而我,在照顾孩子方面更有耐心,之所以会选择这么做,就是不想让妻子老的太快,所以让老婆很抓狂的事情,我来做就好了。
此话一出,许多网友都纷纷称赞黄先生是个好男人,简直就是“中国好老公”和“中国好父亲”。
的确,一个男人肯放弃几十万的年薪的回家带孩子,真的是非常值得称赞。
可还是有一群人喷黄先生不是男人,孬种。
“说话很有水平,属于家里有矿系列.......”
“背后不知道有多少人说你窝囊废,小白脸呢。”
“不支持,哪能为了家庭放弃事业,女人一旦变心自己将会一无所有,男人应该要有出轨的资本。”
我看说这些话的人就是赚钱没本事,带孩子也不会,永远只会拿着那一点所谓男性尊严来说事。
在这些人眼里,真正的男人就是应该为了工作对家庭不管不顾,应该在外面同时有好几个小三。
只要女人挣得比男人多,就会心里不平衡,觉得这是对男人的侮辱。
可我觉得,这样的行为没有啥不好的,夫妻职责不是完全固定的,从来就没人说过,男人就应该在外面上班挣钱,女人就应该在家里做家务,照顾孩子。
只要这个家庭未来能够经营的越来越好,我觉得谁来回归家庭,都无所谓吧?
02
很多人受“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影响,片面的认为男人就应该是经济上的顶梁柱,女人只配做男人的陪衬。
他们一直对回归家庭的男性有着很大的偏见,认为这样的男人要靠女人养着,很没用。
在这些人的看来,做家务,带孩子就是一件简单至极的事情,男人就应该在外闯荡,回到家里去干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那不是有辱男性尊严吗?
事实真是这样吗?我给你们讲个故事。
我姐在认识姐夫之前,自己开了一个美甲店,生意还不错,姐夫坐班,虽然挣得不多,但是还算稳定。
姐姐生孩子的时候,把店按照一个月5000块钱的租金租出去给别人经营,在家照顾孩子,让姐夫出去上班,每个月就靠租金和姐夫的工资过生活。
前两年孩子还小的时候,日子过的还行,可到孩子上幼儿园时,才发现用钱的地方太多了,今天要送孩子学乐器,明天要带孩子学舞蹈。
再加上家里的开销,信用卡都欠了好几万,于是姐姐决定回去经营店铺,让姐夫回家照顾孩子。
姐夫刚开始还不愿意,因为他觉得男人没工作实在太有损尊严了,姐姐马上给姐夫算了一笔账发现,如果她出去开店,一年至少比现在多挣6万块钱。
虽然还是不情愿,但最终还是辞职回家照顾孩子。
刚第一天,他就已经适应不了了,早上早起给孩子做早饭,做完了带着孩子洗漱,吃饭,做完这一切后赶紧开车送孩子去幼儿园,回家的路上顺便买菜做午饭等着老婆中午回来吃,做完这些一上午的时间就没了。
这时他才发现,原来女人在家里带孩子是那么的不容易。
可既然选择了回归家庭,就要把这一切做好,否则也太对不起辛苦工作的姐姐。
从那以后,姐夫就彻底的变成了一个“家庭煮夫”,菜市场的哪块肉新鲜,那个摊位比较便宜,家里的那个螺丝放在哪里,他都一清二楚。
当时姐夫身边的朋友一直在嘲笑他是小白脸,就会占女人便宜。
可姐夫却认为,照顾孩子做家务并不比工作轻松,反而就是这些琐碎的事情才更让人抓狂。
再者说了,姐姐开店以后,生活过的也越来越好,在姐夫回归的那两年,再也不会因生活的琐事起争执,因为感同身受过,才知道对方的辛苦,才会去为了对方好好的照顾家庭。
说到底,夫妻之间在一起还不是奔着美好生活去的,就像那句话说的,如果男人比女人更适合织布,更适合在家,不妨把角色调换一下。
评判一个人是不是好男人,不是看他能挣多少钱,而是要看他为这个家付出多少努力,承担多少责任。
电视剧《婚姻保卫战》中的徐小宁,虽然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却将家庭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在妻子看来,这样的丈夫不是懦夫,是她心目中的好男人。
因为,只有真正的把夫妻之间能力最大化的,才能够称之为“家”,而那些能够意识到老婆辛苦的男人,才能当之无愧的被称作是好男人。
03
在国外,有60万男性正在家里当全职丈夫。
他们认为,男性在家庭中的责任感应该要高于女性,特别是对孩子来讲,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应该要超过对母亲的影响。
所以,我们往往能从影视剧上看见,许多国外的父亲对待孩子的教育和关心绝不亚于中国母亲,在他们看来,孩子最不应该缺失的就是父爱。
记得《爸爸去哪儿3》的时候有一个片段。
父亲夏克立一直在密室中与女儿夏天互动,摆各种poss拍照,给她讲外星人故事,教女儿中文的发音。
当夏天因为恐惧想要去打开密室的门时,夏克立为了安慰她,让她尝试使用魔法看看能不能把门打开。
夏克立通过嬉笑和打闹的方式来驱赶女儿的恐惧,让女儿对自己放心。
游戏结束时,女儿还意犹未尽的说了一句:我们为什么要出去呢?
所以,有时候在孩子害怕的时候,父亲作为家庭的重心,顶梁柱,会让孩子的安全感倍增。
根据西方的一项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孩子更容易从父亲身上获得自信,勇敢,创造力和想象力。
可同样是参加节目的刘烨,却在密室里一直玩手机,全然不顾儿子诺一的感受,儿子跟他说话的时候,全都是用敷衍的语气回应。
甚至还因为孩子的啰嗦,把门一脚踢开,让孩子不知所措。
过后他还曾在节目里表示,觉得陪孩子是一件无聊的事情。
诺一对于父亲的印象也只是,爸爸工作很忙,很少在家。
有的父亲可能会觉得,既然家里有了母亲的陪伴,那就没有必要再搭上一个父亲,如果要把全部时间都用在陪孩子身上,那全家干脆去喝西北风好了。
话虽如此,但这不是并不能成为你对孩子不照顾孩子的借口,试问一下,生活中有那么多职场中的母亲,又有哪个是不在乎孩子的,因为工作忙而不去照顾孩子的?
那位外企奶爸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作为父母,应该尽可能的给孩子打开更多的窗户,这是身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一味甩锅,看似减轻了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实则是给孩子的未来埋下了祸根,轻则孩子缺乏自信和自尊心,重则会让孩子产生情感障碍,疏离父子之间的关系。
04
无论从妻子,还是孩子的角度,都能看出一个男人在家庭当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其实,男人的回归并不是因为窝囊比不上女人,只是因为这个家庭肯定要有一个人做出退让,做出牺牲。
试想一下,这种情况要是放在一个女性身上,可能大家会觉得理所应当,可要换到男人身上,就会被骂成是小白脸,被骂丢了男人的尊严。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回归家庭都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无论是丈夫还是妻子,都应该值得被人尊重。
说到底,生活都是过给自己看的,无论是“家庭主妇”或者是“家庭煮夫”,对于一个家庭而言,谁能挑得起生活的大梁,谁就出去工作。
日子过的怎么舒服,你就怎么来,过的幸福才是王道。
至于外面的人怎么想,那是别人的事情,你就当做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吧。
撑起一个家的
是一对齐心协力的夫妻
不论谁主外主内
只要日子过得顺遂
无所谓
周末了
不点个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