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成年人的每一天,都是劫后余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成年人的每一天,都是劫后余生

2018-08-14 12:32:46 作者:老雾 来源:雾满拦江 阅读:载入中…

成年人的每一天,都是劫后余生

  成年人的每一天,都是劫后余生

  文 | 雾满拦江

  (01)

  网上有位小朋友,给我推送了一句话:

  成年人的每一天,都是劫后余生。

  小朋友问:真是这样吗?

  ……这个,有点像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场景。

  影片中,女主角问杀手:人生总是这么痛苦吗?还只是童年如此?

  杀手回答:总是如此。

  其实这个答案……值得商阙。

  ——但如果,你对这个问题考虑不足,情形就可能真的如此。

  (02)

  说个大家比较熟悉、很奇特的社会现象:

  医闹。

  医联签约作者花儿,讲过一件事儿:

  医院到山区义诊,遇到个患有严重心脏病的女孩儿。

  这孩子父亲过世,母亲逃逸,与奶奶相依为命。当医生们发现她时,孩子已是嘴唇青紫,全身乌黑,病得极重。

  医生决定把孩子带回去,免费手术

  医院指定德高望众,技术最精湛的心脏病权威李教授主刀。

  临危受命,李教授庄严走上手术台。

  但孩子病情超复杂,手术难度极高。

  手术后,孩子陷入长时间昏迷,始终不见苏醒。

  这时候,患者那消失不见的家人,突兀现身。

  (03)

  现身于医院的,是遗弃了病重孩子的妈妈。

  到医院后,这个女人很优雅,不吵,不闹,不拉横幅,不打标语。

  也不在医院设灵堂。

  只是悄无声息的,影子一样跟在李教授身后。

  李教授到哪儿,她就到哪儿。

  李教授上班,她上班。李教授回家,她跟着回李教授家。李教授上厕所,她跟着进去。

  就这么默默跟着,一句话也不说。

  如影随形,亦步亦趋。

  如蛆附骨,寸步不离。

  李教授心理素质好。

  没有疯掉——只是头发白了一半。

  终于有一天,李教授崩溃了。在他亲手救治的小患者床前,心梗突发,告别了这个世界。

  教授死了,他亲手救治的孩子,终于睁开了眼睛。

  (04)

  听起来被医闹伤害的,好像只是医务人员。

  其实不然。

  坏事具有蝴蝶效应。一个医闹在北京医院的洗手间大吵大闹,远在深圳的一家企业,可能会因此而倒闭。

  ……真的假的?

  (05)

  深圳的朋友,给我讲了件事儿:

  如果有人折了胳膊断了腿,就需要上钢板矫正固定。

  深圳有家厂子,就是生产医用钢板。

  质量高,价格低。深受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的欢迎。

  工厂主野心勃勃,打谱要把企业,打造成国际一流品牌。

  燃鹅……事与愿违,时乖命骞,企业好端端的做着,却开始出现患者索赔,说是钢板质量太差,坑害了患者。工厂好生纳闷,明明各项技术指标,都国际领先呀……可又不敢跟患者打官司。

  打起官司,事情闹大,说不定真的查出什么疵漏,那就得不偿失了。

  只能强化安全生产,对出厂的产品,要求质量100%。

  但还是没用。

  诉讼越来越多,渐渐的,这家明明没问题的厂家,淡出医院视线之外。

  到底哪儿出问题了涅?

  临至厂子倒闭,终于找到了原因:

  医闹。

  (06)

  好端端的厂子倒闭,起因于一个患者。

  腿部受伤,做手术打了钢板。

  手术成功,钢板质量也没问题——可人有问题。

  患者皮实,生性爱动。要拿只杯子,就用那条好腿,单足蹦跳过去——不料想脚下一滑,嗷!

  打钢板的腿,扭曲变形。

  就得重新再做次手术。

  ——可家里穷,没得钱。

  咋办涅?

  不晓得是哪个家伙,出了个馊主意:

  起诉钢板厂。

  就说钢板质量有问题。

  ——如果厂家不服,那咱们就实打实的司法鉴定。饶你厂家的产品质量再好,也是有合格率的,不敢较真,就只能私了。

  只能出钱,替患者再做手术。

  真的是个好办法。你厂家那么有钱,帮助一下弱势群体咋了……可问题是,这个缺德到家的馊办法,被更多人知道了。

  ——于是一些没钱二次手术的患者,有样学样,纷纷纠缠厂家。

  厂家如果较真,搭不起时间和名誉的损失。

  不较真……那就更惨。由于起诉的患者越来越多,让医院也对厂家失去信心,最终弃用厂家产品。

  上哪说理去?

  (07)

  知乎上有个叫赵瑞的ID,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位碰瓷为生的老头,得闻一些碰瓷的独门心法。

  碰瓷者不是瞎碰乱碰,不是逮谁碰谁。

  是有选择的。

  烂车、便宜车不碰——开这种车的,压根就没钱。他还眼珠血红的想找你碰瓷呢,你惹他?纯粹是找抽。

  豪车万万不能碰——开好车的,不只是有钱,多半有身份,有势力。这类人都是食肉动物,手眼通天。他们不找你的麻烦,你就谢天谢地烧高香了,还敢碰他们的瓷?这才是老鼠舔猫咪鼻梁,嫌命长了。

  被广大碰瓷界盯上的阶层,就是处在中间状态。开着20万以上、40万以下的车。说没钱吧,饭还有得吃。说有钱吧,真没啥背景。而且这个阶层出了名的怕事,上怕穿鞋的,下怕光脚的,两头惹不起。

  所谓中产。

  风雨飘摇。

  不管谁家出点什么事儿,犹如疾风烈火,都会让你摇摇欲坠。

  (08)

  张爱玲说:中年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这都人到中年了,还惦记着依靠别人,何以会有如此天真涅?

  只是因为——疲惫的中产也罢,绝望的底层也好,都只不过是社会的泄压阀。

  是用来消解社会压力、疏散风险的。

  不管什么地方出点什么事儿,压力和风险,就会迅速向这两个层级汇聚。你今天还岁月静好,明天就顶雷挨刀。

  所以才会有开篇那句话:

  成年人的每一天,都是劫后余生。

  就是压力爆表。

  (09)

  龙应台说:人到中年还迷茫,是件很坑爹的事儿。

  亦舒则说:我的归宿,便是健康和才干。一个人,终究可以信赖的,不过是他自己。能够为他扬眉吐气的,也是他自己。我要什么归宿?我已找回我自己,我就是我的归宿。

  如何回到自我归宿?

  第一个,年轻时要学会玩,培养几个终身爱好。

  对待压力的不同感受,决定了每个人不同的未来。如果一个人内心空茫,无所事事,那么压力就成为他生命中的唯一,成为百分百。这样的人绝对不抗压,崩溃率百分百。

  第二个,结交几个有智慧的朋友。

  有些事儿,在你眼里或是天大的坎。可旁观者清,在别人眼里,不过是鸡毛蒜皮。结交益友有助增扩视野心胸,增大格局,终会让你举重若轻。

  第三个,学会欣赏艺术,丰富内心情感。

  生活艰难,多是内心卑微,狭隘逼仄。这会导致性格闭锁,疏离人性。必须用美学扩张自我,才会接纳这个世界,履险如夷。

  第四个,知道世界的多种可能性。

  我们的现状,只是多种可能中的一种。无论你喜欢,还是厌恶,变化已经到来。孔子说:任由世界飞变,我自岿然不动的人有两种,一种穷尽智慧,一种穷尽愚蠢——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也。你想要哪一种?

  第五个:智勇兼具,进退自如。

  人生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进时需要勇气,退时需要智慧。同一个世界,同样的处境,有人随波逐流,有人逆势而上。这二者的差别,不过取决于各自的人生态度。

  这些最基本的人生法门,动动脑子就能够掌握。只要不想用持续的痛苦来麻痹自己,改变就是现在。

  (10)

  人生实苦,但请你相信:

  只要你以生活的本来面目,面对生活本身,走会步出苦境,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

  走过苦难,但不纵容苦难。

  苦难的价值,在于成长。

  如龙应台所说,人到中年还两眼迷茫,这是对抗成长。对抗成长,同样是苦不堪言,但这种苦,纯粹自找,毫无意义。

  生命可以是弹指流年,拂歌尘散。也可以是负重而行,苦不堪言。可以是且听风吟,细语微澜,也可以是惊涛骇浪,大雾弥天。这看你选择的是卑微,还是尊严。卑微者,年岁在增长,但应对生活的能力,却停滞在婴幼儿期。尊严者,能力比岁数成长得快,比责任成长得快,所以同样的环境,同样的压力,他们却能够化繁为简,破执如莲,能够迎刃通简,见大犹远。说到底,人类不过是自然的一个过程,苦辣酸甜,痛乐忧欢,就看你选择的是自我放逐与迷失,还是洞悉人性与智慧的恬淡悠然。

  雾 曰

  虽然古人说:察已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但这里的从察到知,终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每个人的个性不同,偏好有异,思维相迥,你之蜜糖,人家砒霜。

  每当我们以神之视角,替代他人思考或感受之时,很可能就错了。

  去年今日 

  《白富美的爱情游戏:渣男养成手册》

  雾锅锅为了感谢大家的厚爱,

  决定每天在打赏的朋友当中,

  随机抽取一人,

  送出一本好书。

  让我想想,

  这周寄《我不要忙碌一生,却始终生活在底层》,

  哪位会是那个幸运儿呢?

  (PS:每周五统一寄出~)

  昨天中奖的宝宝是:

  请这位“庄起”宝宝

  在后台回复四个字

  “打赏中奖”

  联系我们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