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让我终生难忘的老师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让我终生难忘的老师

2018-09-11 22:14:27 作者:程世平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让我终生难忘的老师

  让我终生难忘老师

  程世平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教过我的老师少说也几十上百,每个老师都曾经为培育我付出心血。然而,其中上初中年级时的一位语文老师,留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让我终生难忘!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那年月招工上学,不是凭本事报考,而是通过推荐产生。1970年底,我在家乡小学毕业,将上本校的戴帽初中。由于父亲远在他乡工作,平时回家较少,在老家没有多少人脉关系。对于我上初中一事,父亲也有所疏忽,没回老家上下疏通关系。因此,经所在生产队大队逐级推荐,我被落选了。记得学校张榜公布那天,我起了一大早,赶走了5里多乡村小路,满怀希望地到学校看新生录取榜,反复看了几遍就没有看到我的名字,而本生产队一队干部儿子榜上有名。当时我就懞了,过早地品尝到了名落孙山酸楚。我一路恢心丧气、抹着眼泪到家,见到母亲才放声痛哭了一场!

  父亲闻讯后急匆匆地从外地赶回,在多方做补救工作无效的情况下,只好通过转学方式,将我转到他工作所在地的沈家公社第一小学戴帽初中一年级一班“插班”。班主任语文老师是个廋高个,名叫陈述生。听同学们讲,他是从四川大学毕业的。在大学生稀有的年月,他大学毕业后本应分到省城,最差也该在县城中学教书,但不知什么原因,却被发配到这边远偏僻的小学教书。

  身处逆境的陈老师,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小心为人处事认真教书育人。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他显得有点书呆子气,仿佛置身于世外桃园。讲课一丝不苟要求学生十分严格,甚至有些苛刻。他上课时,在黑板上写字从不乱写乱涂,而是一笔一画,正规正矩,正楷粉笔字写得又快又隽秀。他常给学生们讲:“字”是一个人脸面,“字”如其人,是一个人升学就业的“敲门砖”。 因此他把练习钢笔作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每天布置家庭作业必有写字一项,要求学生每天按照他排好的字头练写几页,并逐个评判打分。我曾跟一堂叔学练过毛笔字,自以为字写得不错。记得第一次完成写字作业时,我没按要求写正楷,而是按平时练习的行书写,满以为会得到高分。等作业本发下来,一看只得70多分,好似迎头被浇了一盆冷水,令我很是失落。争强好胜并有点虚荣心的我,在完成第二次写字作业时,便照着排写的字头一笔一画地写,虽然写得不够工整,但陈老师却给了80分。这对我是一个鼓励和鞭策。从此,我便摹仿陈老师的字迹学写正楷,写字作业的分数一次比一次高,学练正楷字的兴趣也越来越浓。通过每天刻苦练习,我的钢笔正楷字书写水平提升很快。陈老师看我是个可塑之才,便让我办班上和学校的墙报,使我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

  陈老师上课有一套独特教学方法。他上课声音洪亮,读课文声情并茂,不仅要求学生熟读背记课本上的范文,还要求学生多看课外读物,他还经常亲自写范文在课堂上读,与学生分享共勉。对学生写得好的作文,他拿到课堂上念,解析其写作要领,让学生们从中受到启迪。在陈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的写作思路开阔,写作能力提升很快,我每次写的作文,陈老师都打高分,并批阅一段鼓励性文字,激发了我钻研写作的浓厚兴趣。

  正当春风得意学业突飞猛进之时,由于家里弟妹尚小,母亲一人在家忙不过来。我在沈家一小戴帽初中就读了一学年,父亲就要将我转学回老家。尽管陈老师一再苦心挽留,无奈的父亲还是下了狠心。于是,我又回到老家那所小学的戴帽初中就读。回到老家后,既要帮助母亲照看弟妹,做一些力所能及家务,还要下地干活争工分。尽管如此,我的学业没有被拉下,各门功课考试总评成绩,每学期都是全年级排名第一。同学们竟相摩仿我的钢笔正楷字,班上乃至学校的墙报都被我包揽了。从一个曾经成绩平平、不为人识的落榜生,一年后竟然蜕变全校的尖子生,令老师同学刮目相看

  一个人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人生中的一大幸福。我在蒙懂时期遇到了陈老师,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然而,我跟他学了仅仅一年,这不能不说是我人生中的一大遗憾。我常常在想,如果不转学,继续跟着陈老师读完初中乃至高中,也许我的正楷小字将会写得更加纯正流利语言文字基本功将会更加扎实,写作水平可能还会提升一个档次

  我高中毕业入伍到部队后,能够被人发现和举荐,并在人才济济军营脱颖而出,以笔杆为武器报道部队建设成就,讴歌军旅杰出人物,这都得益于当年陈老师给我打下的坚实语文基础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泉水涌报。然而,我做得不好实在有些愧对老师。当年,我转学回老家上学后,因年幼无知,竟然没有给陈老师写一封信,报告一下转回老家后的学习情况。由于老家与坪山相距较远,交通不便,我也未再去看望老师。

  时光流逝40多年,当年的陈老师如今已是古希老人。听说他早已离开我曾经上的那所小学,先后调到几所中学任教,教过的学生有成千上万,也许他已记不清我的名字和模样了,但我始终没有忘记他,逢人就要讲当年他对我关爱培养。我常常闷心自问:如果没有陈老师当年给我打下的坚实语文基础,那我就不会有用笔杆书写人生的今天!

  由于我远在北方当兵,一去二十多年,后来调回重庆,也因公务在身,身不由己。加之没有恩师联系地址电话,即使偶尔回乡探亲,也是来去匆匆。曾有几次拟定要去寻找并探望恩师,可每次不是被家里急事耽搁,就是被单位电话催走,至今我还没有兑现这个心愿

  于是,在教师节之际,我写下此文,以感谢陈老师当年的培育之恩,以表白一个学生的愧疚之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