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 — 世间无人能够将你收藏
世间无人能够将你收藏
江徐丨文
朋友发来微信说,看《黄金时代》时一直想到你,文字,童年,命运,都那么相似。或许这是一个原因,在民国众多才女中,我对萧红,怀有特别的关注和怜悯。
上学时候看《呼兰河传》,觉得她写的真是好,写尽童年纯真与寂寞,内心为之共鸣。于是,开始关注她,看她写的小说、有关她的文字与影片,总是一次又次为这个女子的命运感到震惊,又深深无奈。
萧红的才情大家公认,鲁迅说她将超越丁玲,就像丁玲超越冰心。她长得并不漂亮,然而,即便放在今天,也是一个话题缠身的女子。各种问题与磨难接踵而来,将她裹挟。早年丧母,父亲残暴、逃婚、与表哥私奔、同居、未婚先孕、抛弃新生儿、被家暴、怀着前任的孩子结婚、再次怀着前任的孩子再婚……
她在战乱世间活流离三十年,死的时候,爱的人,爱过的人,没有一个陪在身边,孑然一身写下绝笔:半身遭尽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当然不甘。又能奈何?
有人说,萧红的一生,在不断错误的选择中度过,一次次,总是遇人不淑。由家人安排与花花公子汪恩甲订下婚约,同居,很快怀孕,对方最终将她连同即将出生的胎儿抛弃于旅馆;同表哥陆哲舜私奔,对方受不了舆论与压力,很快跟她分道扬镳;谢天谢地,大腹便便走投无路之际,热血文青萧军,来了。生下孩子送了人,一身轻松地跟随萧三郎,以为凌霄花遇到了可以攀援的大树。短暂的同甘共苦之后是频繁家暴、不忠、最终背信弃义,著名诗人聂绀弩说:二萧宿命般地分了手。
萧红与端木蕻良
离开的人离开,该来的人还是会到来。萧红发现了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跟萧军截然不同,他苍白、文质彬彬、没有暴力,但也柔弱。重要的是,他欣赏她,崇拜她,是她的资深粉丝。从来不抽烟的他会因为萧红的作品而破戒。萧军认为萧红的作品缺乏气魄,他却认为她的《生死场》写的很豪迈。他很真诚地对萧红说,你的作品更近于文学的本质,你比萧军有文学天赋。
对于一个内心有追求的女性而言,这样的言语无疑是糖衣,是蜜枣,是前进动力。端木蕻良让萧红产生布尔乔亚的好印象。
他们一起参观墓碑,他肚子里的干货让她刮目相看。她请他吃凉皮。
有时候,恋爱就是温馨的请客吃饭。
萧红只是想有个地方能够让她安安静静地写作,为此,她愿意做一个无党派人士,而萧军却是一位雄赳赳的斗士。萧红向端木坦白,她怀上了萧军的孩子。端木依然接纳了她。
汤唯将萧红的敏感、孤傲、执拗演绎得逼真到位。在简单婚礼上,萧红不时表现出羞愧而坚决的表情,对来宾讲:掏心剖肺地说,我和端木蕻良没有什么罗曼蒂克的恋爱历史,是在我同萧军永远分开的时候,才发现了端木。我对端木没有什么过高的希求。有的,我只想过正常的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谅解,体贴、爱护。
萧红的脸又习惯性地微微抽搐了下,稍作犹豫,然而继续坚毅地说下去:我深深感到,像我眼下这种状况的人,还能要求什么名分,但是端木却做到了牺牲,就这一点我已经很是满足了。谢谢他成全我。
读过《时有女子》,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
这是萧红的渴望,也是世上所有女子的渴望。
萧红与萧军在鲁迅墓前
愿望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崇拜与理想不能当饭吃,现实的生活首先需要的是面包。婚后,布尔乔亚的端木性格中消极的一面慢慢展现,懦弱,不敢担当,不够体贴,最终在战乱中临终脱逃,萧红,挺着她的大肚子,再一次被弃于兵荒马乱中……
端木蕻良与萧红,从结婚到她去世,只有四年光景。她孤身置于香港的炮火中,愿自己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半部“红楼”让别人写。
萧红去世后,曾经与她轰轰烈烈爱一场的萧军在日记中写到:做为一个六年文学上的伙伴和战友,我怀念她;做为一个有才能、有成绩、有影响的作家,不幸短命而死,我惋惜她;如果从“妻子”意义来衡量,她离开我,我并没有什么遗憾之情!直至萧红离世,萧军依然挑剔她没有“妻性”,不能不让人感到冷漠凉薄。
相比之下,端木蕻良或许更一些柔软情义。对于年轻时候的懦弱,或许他有所后悔。萧红去世十八年后,端木蕻良才续弦再娶,并一直保存着萧红的遗发。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端木蕻良年年都去广州银河公墓,为萧红扫墓,如果不能亲自去,就托朋友,并写悼诗献于墓前。当生命走到尽头,他留下遗愿:把我部分骨灰撒到香港圣士提反女校后山、萧红另一半骨灰的埋葬地。
……
有一年,端木蕻良又来到萧红坟前扫墓,他写了一首诗,对萧红表示怀念:
生死相隔不相忘,落月满屋梁,梅边柳畔,呼兰河也是萧湘,洗去千年旧点,墨镂斑竹新篁。
惜烛不与魅争光,箧剑自生芒,风霜历尽情无限,山和水同一弦章。天涯海角非远,银河夜夜相望。
那时,离萧红去世将近半个世纪。
作者:江徐
集少女心与老灵魂于一身的写作者。喜静,爱自由,有时闭门读书,有时出门云游。个人原创公众号:江徐的自留地()
长按识别*,一键加关注
本文编者微信公众号“民国文艺”介绍:那是一个大时代,那是一个胡适、林语堂、沈从文、鲁迅、齐白石、徐悲鸿、张爱玲、徐志摩、林徽因等群星璀璨、大师辈出的时代!让我们跟随着大师的足迹,一起领略那个伴随着清新壮阔的文艺复兴的民国大时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