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黄金时代》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黄金时代》经典影评10篇

2018-05-31 20:57: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黄金时代》经典影评10篇

  《黄金时代》是一部由许鞍华执导,汤唯 / 冯绍峰 / 王志文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爱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黄金时代》影评(一):人生太短 故事太长

  借着国庆的空档去影院看了场《黄金时代》,去之前完全没有脑补关于电影的一切,只是单纯的冲着唯美海报去的,可回来发现这电影的节奏,填补了我最近情绪空档。

  的确,好久没有这样的感情基调了。

  汤唯,不,萧红开场的第一句话,就已经奠定了整个基调,悲情却也安然。导演许鞍华也不着急,缓丢丢的讲了整整3个小时的故事,似乎这片子的长正好印证了萧红这简短一生,急。而片子就可以慢慢来,用一个无关的旁人的口吻大众轻轻的讲述着关于萧红的故事。

  但有一点,许鞍华很急,人物出场和镜头切换,比如:电影开场出现了一秒的人物,在电影中的某一帧突然开始出现,这穿插的故事、穿插的情节和人物,总让观众看的脑洞大开。“这货是谁?”“这丫是哪个?”看来,导演高估了大众的文学修养了。

  自从《纸牌屋》之后,无数的电影角色开始直接与观众对话,《黄金时代》就是典型,它由无数的配角晃在大荧幕前,试图串联主线故事那可怜逻辑体系。导演为什么这样做,我不知道,但我只是觉得导演以一种近乎直白方式讲述着关于萧红的一切,知道便是知道,不知道便是不知道,就如电影的最后香港快沦陷的时候,骆宾基走进萧红家的时候,骆宾基说:“我觉得在我进去之前,萧红和端木蕻良一定有过争吵。”而对于争吵的内容只字不提,萧红不说,骆宾基不提,骆宾基自然也不会知道,许鞍华也就一笔带过。这便是这个电影的妙处所在

  说完了电影,就来说说萧红。她的一生,一切都是自由的。一个上中学女子, 不但抽烟而且喝酒,遇到了并爱上陆哲舜以后,萧红就以别人未婚妻身份给陆哲舜跑去当小三走投无路之后,又随性地重回未婚夫汪恩甲那里。那瞬间,我想萧红是爱汪恩甲的吧,他们有了孩子,却欠下一大笔债。于是,未婚夫跑了,生活再次落入了窘境。就在那时,萧红遇到了那个生命中重要男人萧军,爱恨情仇,是对这份爱情最好的诠释。即便是有爱,但也最终走不到一起。我想这是小红军宿命吧。于是,端木蕻良接手了萧红,可此时的萧红已身患肺结核,又颠沛流离,生下的那个男孩只活了三天就死了。生命的最后,萧红对懦弱丈夫、泯灭的人性混乱的时局、悲惨的人生都完全失望,静静地死在临时救护站。那时才31岁,她的一生太短,而她的故事太长,即便是3小时也讲不完她那自由奔放爱恨情仇的一生。我知道,私奔也好,小三也罢,结婚离婚,送孩子写作品,这一切都只是在追求她想要的自由。

  回过头来说说这许鞍华开头定下全片基调,也不难理解啦。厚重历史沉重的故事,和悲惨的命运,这文坛萧红,又怎能以一个轻松的娱乐的方式向大众展现呢。但是作为一个商业片,这片子的表达方式确实太小众,在大好的十一,在其他片场买不到影票的大环境下,而《黄金时代》仅仅稀稀拉拉几十个人占据着黄金剧场不说,更有大把小情侣在面对脸盲、文学盲和遥遥无期的全剧终下,终于忍受不住煎熬而选择的提前离场,我想这是许鞍华所不想看到的吧!

  《黄金时代》影评(二):旁观《黄金时代》 走近萧红

  2小时51分的《黄金时代》,我没有快进,我忍着口渴、憋尿愣是没暂停影片。我是在线看的,所以顺手留意了一下边上的影评,发现言论五花八门,一部分人说看不懂;一部分人说导演的叙述手法渣;一部分人说汤唯演的萧红没有宋佳版本有看头;当然也有一部分人给影片、给汤唯点赞;更有一部分人同情汤唯的际遇、同情她那2个苦命的孩子。。。。。。

  我也在观影同时在下面写影评,无奈,影片还没结束,我不敢枉下评论,于是关掉日光灯,静静地旁观萧红的悲欢离合。一个人是无法选择出身的,就像萧红一样,她后来的种种经历,跟他特殊家庭境况绝对分不开。虽然她曾和祖父有一段美好难忘童年,但父亲封建专横,来自家庭束缚一度激起她的反抗,但是生活是现实的,我们都要活下去不是嘛?于是为了生存,她委屈求全,投靠了当初那个不愿意将就的未婚夫。是的,生活还得继续,但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也许明天发生的会让你完全措手不及,就像萧红,谁也不知道,未婚夫汪恩甲为什么会抛下她一个人在旅馆,还留下巨额的住宿费。他不喜欢萧?那当初为何接受萧红?为何在一起七个月?在我看来如果只是不喜欢也不至于这样,这分明报复。报复她曾经逃婚置他颜面于不顾。但在我看来,萧红是值了,这“买卖”虽然亏本,但赔的不多。至少她看清了他,证明了她当初逃婚的选择是对的,他配不上她。

  毋庸置疑,萧军的出现对萧红来说,是一场久旱之后非常及时的雨。他们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创造了”二萧"这个响亮名词。萧红是爱萧军的,这全然不是猜想,是萧红自己口述的。

  她曾经问过他:“如果你当时没有看到我在本子圈圈画画,我们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不会像现在这样?”诚然,萧红非常想知道萧军是如何爱上自己的?到底爱自己什么?

  “我非常喜欢你才华”萧军说

  ”那我要是没有你想象中的才华呢?“萧红似乎很较真。

  萧军没有继续回她,于是她置气地从床上坐起,开灯坐到书桌写作,也许是极力想要证明自己的无尽才华,也许这样才能永远留住萧军。

  正当萧红、萧军在上海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进行文学创作比较顺利的时候,二人在感情上却出现了裂痕。这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包括萧军对待感情的态度,还有他的大男子主义,虽然他认为萧红有一定才华,但比不上自己,算是自己的附属陪衬。当越来越多人认为萧红才华在萧军之上时,二人的矛盾就变得尖锐两人的感情纠葛给萧红在精神上造成了很大的痛苦烦恼,使她情绪低落,直接影响了写作。于是为了求得解脱、缓解矛盾,萧红决定用暂时的离别来弥补裂痕,只身东渡日本。

  到这里,其实我是有点恨萧军的,对于一个男作家,如果单纯是感情上开小差,我大抵是可以理解他的,作家之所以是作家,就是因为他不是普通人需要写作题材,而写作题材来源鲜活多变的生活。但是他嫉妒萧红的才华,我觉得这点我非常接受不了,当初他就是爱慕她的才华,而今她的才华外溢,自己却又百般不是滋味。所以,后来他知道萧红怀了自己孩子,依然决绝地让她和端木结婚,他也许是觉得,端木不可能会接受一个怀了别人孩子的女人,没想到,端木选择了萧红,并且回武汉老家办了风光婚礼

  对于萧红,我同情她所有生活上的遭遇,但我又觉得她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居无定所的她,身上仅剩2元3角钱,她却请大家吃冰,花的一个子也不剩,“反正已经这样了,留着这2快3毛钱,又能怎样。”这种豁达不是谁都可以有的。我似乎也能理解她为什么在经历弃儿、丧子之后仍然如此平静,经历的多了,看开了,也就麻木了。。。。

  当然她选择端木,我其实不意外,她在和端木的婚礼上说,只想过平常夫妻的生活,端木也许能给他萧军所不能给的,比如思想独立。在医生误诊说萧红喉咙上长了个肿瘤的时候,端木担心风险不同意签字做手术,萧红嫌端木磨叽,自己签字动了手术。是的,经历了这么多,难道还怕一个手术风险不成。

  萧红生重病时,我其实挺担心端木离她而去的,病危的时候,有端木陪在她身边,比起遇到萧军、比起文学创作上的成功。在我看来,端木对他的不离不弃,是她这一生中最大的欣慰,她这一生遇到了4个男人,一个是要带她逃婚私奔的男人,弃了她;一个是假意收留他的逃婚对象,弃了她;一个是爱慕她才华,危难中救了她的萧军,最后仍是弃了她;4个男人3个负了她,纵使端木不是她的最爱,但至少没有负她。对她来说,这就够了。

  当然了,以上这些只代表我个人的观点,我也不能光凭一部电影就妄加地过多评论,只能鄙陋地陈述我自己的观影感受,与大家共勉。

  《黄金时代》影评(三):中国电影的第一要务

  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总有那么几个唧唧歪歪的傻叉老娘们和老爷们,他们打电话瓜子聊天玩手机。。这些人在加上大多数笑场的弱智就是中国文艺电影面对的现状。在这个大前提下,电影表演剧本再怎么烂都是情有可原。中国电影的第一要务是想方设法怎么把这些人骗去坐在那里,让他们觉得花四十块钱物有所值,至少比打麻将吃自助买杜蕾斯更好受一点。不承认这一点,有一点操守的电影人都得要饭或饿死。这是不是太委屈萧红了,反正你也牺牲那么多了,再多一点也无所谓

  。

  三十年代的中国和今天的中国最相通的一处就是住和吃。迅哥一家住着上下两层的大豪斯,窗明几净儿子玩具,吃饭几个菜,死后也风风光光。对比强烈的是,老百姓租房连床铺盖都舍不得要,还有老鼠鞋带买不起,孩子送人或杀死,遇到战乱睡在客厅。今天的社会是不是好了一点?

  《黄金时代》影评(四):《黄金时代》:文艺得,没有意义

  电影不是一个什么都能做的艺术。它需要戏剧故事,或者视听语言作为载体。就像我们看了《十二怒汉》,我们永远记得它带来的张力。而我们也永远也忘不了王家卫慢镜头的浪漫惆怅。我承认许鞍华 面对萧红的故事很有诚意,整部电影都充满着她对文学黄金时代的追忆,但是这部电影不像是一部叙事电影,它是一部杂糅文学史论,纪录片和叙事电影混乱的冗费的综合体。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编剧李樯很创新地希望用最客观的纪实态度去描写萧红这个人物,影片从黑白影像中的萧红开始,她平静地诉说着自己的生死,在表现几段具有确凿根据的人物史实下,独白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像王家卫影片中的自述一样,它们能发掘出萧红对于不同时代的态度,和不同时期性格。在与其他作家产交集的时候,萧红就变成了第三人称的“她”,通过别人对她的态度,来侧面刻画萧红的形象。有时史实并不是确凿的,影片甚至把多种可能呈现出来:王千源饰演的聂绀弩在记述萧红的一段史实时,甚至先后陈列出萧军和端木蕻良完全不同的回忆。这是一种典型的论文写法,这样的效果信息全面,态度公正,让观众去评判角色道德上的,情感上的是是非非,如果写成一本书,真是一本完善的《萧红人物小传》。

  但是电影不是书,影片利用萧红小说的原句及各位当时著名的作家的回忆录原句去推进剧情,显然让影片成了一部长达三个小时的电视散文,几乎没有电影戏剧化的情节,即使在表现萧红情感纠葛这种很容易突出冲突地方,仍然是不急不慢地重述历史。很多人在评述这种历史剧都用到了布莱希特的间离效应,但是叙事电影这种东西自始至终都是按亚里士多德的三幕剧作结构发展而来,即使观众们不知道理源头,一个循序渐进的,最终拥有高潮的故事必定是人人爱看的,这种纯客观叙事无法增强时代代入感。所以我不知道编剧的意图,是想把中国近代文学史的黄金时代展现在大众看,还是想突破原先那种演绎之后的传记电影的剧作方式。

  另外,即使有很多人都听说过萧红的呼兰河传,也都听说过萧红,萧军以及端木蕻良之间发生过的一些情感琐事。如何将一位作家的人生轨迹合理地呈现出来,最重要的是表达时间。在这部电影中,时间顺序是很混乱的,一个过去时间的人可能会引述将来时间的话和事,一个死去的人突然穿越回来述说活着的角色。虽然这种叙事技巧在一些经典的电影中也很常见,像《日落大道》,让死掉的男主角讲自己生前的经历,使结构更加新鲜。但是人家也只用一次。这部片子可真是用了不少次,萧红在香港的经历在影片的中后期被不同的人多次转述,这样,电影就像文学研究所需要的素材一样完整清晰,但是我们观众并不是历史的研究者和评判者,文学素养成为了这部电影的准入门槛。总之,电影剧作是一个发展了数十年的手艺活,有一定的“行业规范”,这部电影的文学性和戏剧性,并不适合用电影形式去表现。观看这部电影的门槛之高,也把大部分人拒之千里之外。

  很多人说这是一部文艺电影,但是很多人都说不清什么是文艺电影?对我来说,文艺电影就是让电影成为一种艺术的电影,曾经,电影先驱路易德吕克在介绍电影艺术的特性定义过一个名词,叫上镜头性,好的艺术电影一定要呈现出诗意视觉形象,而且还要符合电影的主题。就这一点,我认为许鞍华的画面十分自然主义,画面也是时代背景下现实的写照朴实无华,可能在表现《桃姐》这样的市井生活是可以的,但是要彰显一个文学上自由的,理想主义的黄金时代的广度,这就有点不搭调了。但是许鞍华作为文艺导演,对于自己风格坚守努力,还是值得尊敬的。

  整整三的小时,观众纷纷的离场脚步声作为背景音乐,手机的亮度在黑暗的影厅中制造了干扰性的光污染,笔者与众多影迷一样在无法走入黄金时代的情怀的情况下耗了三个小时。这是一部令人失望的文艺电影,文艺本该具有全球都能从中捕捉信息的普世性,但是它显然太狭隘了,狭隘得很多国人都感受不到,就别说那些威尼斯影展闭幕式看到该片的老外了。我也只希望许鞍华导演能重回小人物的生活体裁,呈现给我们如同《桃姐》《天水围的日与夜》般的精彩和感动。

  《黄金时代》影评(五):<大连丸上> 萧军

  大连丸上 萧军

  朋友W,送我们到船上他就走了,还不等待我们和他告一声别!

  船的名字是“大连丸”。

  还不等我们习惯习惯这舱底的气味,他们便围拢了来。

  我和妻正准备摊开自己的行李。

  “你们到哪里去?”这是一个矮胖胖的人,他问我。他的背后另外还有四个人:一半是穿警察制服和挂着手枪;一半是平常的衣服。

  “到青岛去——”我心脏的跳动不平均了,虽然这检查早知道是不可避免的,可是一想到海的那岸就是可爱的祖国,一到了祖国便什么全得了救,只要这检查不要太烦难、太……那就好了。

  他们和狗用嗅觉一样,用手和眼,在开始去接触我们的行李和我的周身。

  妻的脸色白白地,病后的眼睛更显得扩大和不安。我们这好像开始在什么魔鬼的嘴里赌命运。

  “你们从什么地方来的?”

  “哈尔滨。”我的血流强制着安定了一些。

  “在哈尔滨你们是干什么职业?”

  “XX部里做办事员。”做办事员的只是一个朋友,现在我竟冒起他的职业了,我早就是个无职业的人。

  “XX部的‘司令’姓什么?名字叫什么?号叫什么?他多大年岁?……”

  我的血流又开始不受约束了,它似乎要迸出血管那样狂暴地流走着……

  “他姓X,名字叫XXX,号叫XX,今年……他……大概是50岁!”

  “怎么是‘大概’呢?”他的眼睛一向是细着的,现在圆起来了。脸上的肉一向是皱折着的,现在是铅一般地平展开;他身后的人们也同样睁好他们不同形的眼睛——我还看到了挂着枪的,用手去抚摸他们的枪;手里有棍棒的,也颠动了两颠动……

  妻的眼睛更扩大了……

  “他去年是50岁,今年该是51。”我说。

  “怎么,连你长官的年岁全忘了吗?你为什么要到青岛去?那个女人她是你什么人?”

  “女人是我的妻子——到青岛是回家。”

  “怎么?你是山东人吗?你的口音?……”

  “不,我是‘满洲’人——”我又开始平静。

  “你,你为什么到山东去回家?”

  “我的父亲在那里。——”

  “你父亲在那里做什么?”

  “开买卖。”

  “什么买卖?”

  “钱庄——”

  “什么字号?”

  “XXX——”

  “XXX!什么路?”

  “XX路——”

  “你为什么要回家?”

  他的问话又折了回来。

  “我们是新婚——要回家去看看老人。”

  “新婚?”他瞟瞟我的脸和妻的脸——我不知道我们当时是否真像一对度蜜月的人呢?

  “你请长假,还是短假?”

  “长假——”

  “拿你的名片和假单给我验看验看。”

  他的手伸在我的眼前了。——那是一只肥厚的、有点凶残意味的手。

  “没有——”

  “什么也没有吗?”他的手重新投入裤袋里。

  “没有——”

  沉默了,全船的人声沉默了,微微听到海水激荡着船底的声音。末春的阳光和着风,愉快地从舷板上的圆孔窗投到舱内的席子上。

  “这些对于我没有必要吧?我并没有穿着官吏的衣服——似乎不必用它来证明我的身份。”

  “不——我看你不像正经好人——”他从我的脸一直看到我的脚;又从我的脚反回来,恰好我们的视线遇到一起了。

  “就冲你的眼睛,也不像好人,好人没有这样的眼睛——跟我来——”

  我知道我的眼睛顶撞了他。

  在那面我被问讯了近一个钟头。最终他要带我到岸上去问——记得当时我已经什么全绝望了,只要他把我带到‘水上警察署’,只要橡皮鞭子抽到我的身上,只要那煤油或辣椒水一注入我的鼻孔……便什么全完了!人在知道了完全绝望的时候,他反而是平静的、勇敢的,当时我是很爽快的走在他前面——在还没走出舱门,他又止住了我:

  “不要——这边来——”于是我又随了他的手势到这边来,我想出这许把妻也一同带了去,这样也好哪!死,死在一起,坐监,监在一起……

  妻这面询问的人已经走开,她正在扒着舷板的圆窗,样子像在看海!我端详她病后的脊背,胸里微微感到了刺痛!

  “把你的东西全拿过来,我要检查——”他简直在命令。

  我搬过了我们所有在身边的东西——一只中型的帆布箱和一只柳条篮。挂枪的,和提着棍棒的人又转过来……

  矮胖胖的人,检视我每件衬衫和袜子,他相同一个买故衣者,又相同一个典当业的店员那样仔细。不相同的只是我们没在论着价钱。

  把一页页雪白的信纸,全是面了阳光看了又看。当时我真佩服这是一条忠实而仔细的狗!

  什么全检查完了,他看我吃起苹果来了,他们说:

  “你倒很开心哪!”

  在临走出舱门,他们在频频回着头,好像迷恋着我一般地说:

  “我总看他不像好人——”

  钢链铰咬着的声音发出来了,我们知道这是在起锚。

  海是多么美丽和广茫!我们的心和整个的身,却始终是狭窄的,被什么封锁了一样。

  妻望望我,我望望她,谁也不说什么,只是看着海,无边无际的海……想着海的那一岸。

  “明天什么时候能到啊?”

  夜了,甲板上再也看不到第三个人,妻才倚近我的身边,颤着声音问我。

  “大约10或是12点钟。”我说。

  她的手抚摸到我的手,我的手死死捉着船甲板的栏杆,我说:

  “如果!……”

  我们全回过脸去——甲板上也还是没有第三个人。

  “如……果……再来麻烦我……我是要投他到海里去……叫这些狗骨头去喂鱼!”

  妻的脸色在星光中似乎又增白了。

  “你——你胡说什么?”

  我知道她又感到了不安。

  夜间波浪击打船身的声音,显得急躁,风也不再温暖。回到舱里,妻睡过来,我听着海叫的声音——在我们统一席面上,一个老妖样的婆婆,正在悄静地吸着鸦片烟。

  第二天当我们第一眼看到青岛青青的山角时,我们的心才又从冻结里蠕活过来……

  “啊!祖国!”

  我们像梦一般地这样叫了!

  1935,5,2,上海

  《黄金时代》影评(六):关于《黄金时代》的几个问题:我有很多个为什么

  22号看完了电影,一直想着写篇影评,却苦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思路来表达,好多天过去了,也看了很多专业的各样影评,并不想综合大家的想法来写,只是提出几个问题。

  第一,有人说《黄金时代》是检验文学青年与文艺青年的利器,因为整部电影所有的台词都是有出处的。有人惊叹于这样的细枝密结,而我却想问一句,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有必要这样做吗?

  如果说只是为了让整部电影的情节显得真实有考据,通过严谨的逻辑和时代的再现就可以,完全不必要这样,这个做法是在延续传统文人的病——掉书袋。世界上应该从来没有一部电影可以做作成这个样子,除了在中国,因为这里的文人永远明白一件事,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才华撑起一部作品,用典,改写古人的句子,总胜过自己写的那些乏善可陈的东西,之所以编剧会选择每一句都有出处,一是对改编信心不足,二是这样可以避免别人对台词的诟病,若是有人疑问,这是书中的原句,一句话,就简单解决了。

  在我的心目中,电影台词的最高境界,就是口是心非,也就是潜台词。曾经有位电影人这样形容,当一个男人心中深爱着一个女人,嘴上却说让她离开,你知道这是一种多么复杂的情绪吗?不需要很多场景,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勾勒很多。而在这部电影中,许多都是直接铺陈,也能看到一些,但表达的不够深刻,比如萧军得知萧红和端木恋爱了,冲到她的房间里说你们好吧,我和丁玲结婚,你和端木结婚。我相信这个时候的萧军其实是深爱着萧红的,但是这种呈现却成了孩子气似的赌气,使画面略显单薄。

  第二,把舞台剧的形式搬到荧幕上,虽然创意是有的,但是有没有帮助电影更好的讲故事?

  我觉得没有,首先演员突然在某一种情境中转向观众开始碎片式独白,使得没有完整情节的电影更加碎片化,没有中心,也没有焦点,使得萧红的人生显得零零落落,整个故事的跳跃性也不利于讲述萧红人生。

  通常电影在前三分之一处建置,勾勒人物的性格,交代故事背景是最基本的,而看完这部电影基本打破了所有的常规,甚至看不到情节点和高潮,虽然说好的故事讲述模式总是要打破原有的经典,但是《黄金时代》所呈现的创意,并不是打破,而是直接将舞台剧搬到荧幕,舞台剧本身对观众要求素质较高,不像电影可以通过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讲述一个深刻的人间道理,所以这部电影某些程度上已经是在隔离一部分观众。

  第三,萧红的个性通过哪里呈现?

  一个好的角色需要优秀的演员去呈现,我觉得汤唯在这一点上通过她的投入和努力还是完成非常好,一众演员演技都非常漂亮!给五颗星!但是还是想问一个问题,作为一部电影,你是仅仅去选择做一个人生回顾,还是去探讨她的人生,她遭受的命运的原因是什么呢?

  显然应该是后者啊,电影应该做的是启迪人生,让人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获得些慰藉,得到一些可以指导人生未来命运的感悟,而这部电影看完之后,你既不明白萧红性格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也不知道她为什么遭受这样的命运。当萧红第一次被抛弃后,去寻找她的未婚夫时,她为什么这样做,这是编剧应该直面的问题,深挖人物内心,包括后面很多问题,而这部电影,你想问个为什么,估计编剧会告诉你,历史上的萧红,本来就是这样,这样的答案,显然不是我想要的,我有很多个为什么,都没有答案。如果《黄金时代》在某些方面失败了,这个显然是最直接也最根本的原因。

  《黄金时代》影评(七):她却始终知道自己

  她只得一双眼睛,骨碌碌的孩子一般的黑亮的眼睛,看花醒花开,看夕下的风景,看红砖的房子、破旧的楼梯、欢笑的女子,一切历历在目。

  她只得一张嘴巴,时有笑意,或者紧紧抿起。喝脸盆里的热水,馋有汤的肉丸子,说着直率而热情的话语,抽烟、谈话,或者沉默不语,是生命的维系和表达,有丝丝的眷恋,临终时候说舍不得,但是也终究离去。

  她却也有一支笔,从《弃儿》开始,和着眼泪,从儿时无法忘记的记忆里,从无时无刻的饥饿和贫寒里,直觉地刻画生命和心灵,柔弱又坚强地,卑微又执着地,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藏在历史里。她说不知道自己写的东西是否还会有人再看,却知道自己的绯闻永世流传。是的,是这样的。只是,可知,可知其中的真性情。

  电影不觉演了竟有叁个钟头,其中游荡在街头的萧红太美,以至于有点出戏。汤唯较之萧红,毕竟是太漂亮的,以至于有“眼前一亮”的情境。也许历史的尘埃中萧红是迷失的,但是电影里的萧红,却始终是知道自己的命运的,是知道自己是爱着的,知道自己是痛着的,执着地坚持,这样的改笔,真好。

  《黄金时代》影评(八):历史本是罗生门

  看见冯绍峰将萧军塑造成剑眉朗目的形象,人们免不了想要为这个半生附带“和萧红有过一段”的标签的男人平反,其中可能也有意无意掺和了少许对萧红的嫉妒:这个女人有才情,有女人味,连早逝也透出红颜薄命的美,更何况做出与人私奔、未婚先孕、抛弃孩子等离经叛道的行为,为何每每在最落魄的时候遇见不顾一切爱她的人?

  又有人为萧红鸣不平,指出这是一部由“萧军和他的朋友们”构筑的故事,能有几分真实。许鞍华导演应该没必要刻意失却客观与公平,戏中也有出现许广平和丁玲等人分别对萧红文学成就和人格光芒进行直白的评价,“会写人物”,“直接坦率与不谙世事的天真”。只是汤唯呈现的片段大多忧郁而执拗,让这些本应是点睛之笔的旁白脱节成混淆视线的鸡肋。

  没有亲历的历史,就算相信自己的所见和判断,也是无法说清道明的罗生门,就让它随风散去吧。这是一部不好好讲故事的电影,但我还蛮喜欢半掺话剧与纪录片风格的形式。此外,民国时期文人互助的风气真让人心向往之哪。

  《黄金时代》影评(九):如烟火闪烁的红

  如果你在一部电影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么这部电影肯定会打动你。黄金时代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它让我触动最深的,是萧红的感性,狂放而热烈,当这种感性足够极致,以至于到了天才的地步时,似乎就注定了这种天才会如昙花一现,美好而短暂。比如张国荣,以及他所扮演的程蝶衣、阿飞。

  萧红具备感性人格的一切特点,对事物观察细致入微,追求自由,热衷于思想的碰撞,渴望爱与被爱。

  电影里萧红读的那段《呼兰河传》关于后院的描写,她的感受有如空气,能够渗透到大自然的每一个细胞,外界对于她,都是有灵魂的活物。

  这样感性的萧红追求的,无疑都是精神的享受,对于物质是极度的不在乎,因此也就不在乎世俗下的条条框框,外界看来不道德的私奔、小三,在萧红那里,其实都只是因为爱,爱是自由的,无法阻挡的,当她爱上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有没有配偶已经不能左右她的爱,小三或许只是现代人用来道德绑架的一条锁链罢了。

  萧红在爱情的路上无疑是勇敢的,用她的话说,就是不婆婆妈妈,直面爱情路上的矛盾,她显然是忠贞不渝的,但当她面对另一半的不忠,这份爱已经无法挽留时,她毅然地选择放手,永远的分开,既是一种解脱,亦是另一份爱的开始,即使她知道,这又是一场矛盾的开始,但是她爱了就是爱了,花朵始终要绽放。这样的花朵像极了《阿飞正传》里的那只无脚鸟,鸟儿一生都在飞,不会停下来,唯一的一次停留就是它死亡的时候。就像待放的花朵不会停止她绽放的脚步,只会将光和热在短暂的年华里一点点耗尽,然后枯萎。

  对于萧红来说,这就是她的宿命,如烟火闪烁。

  《黄金时代》影评(十):徒有黄金,妄谈时代

  看了杭州的点映,终于在映前见面会见到了女神真人,心情甚是激动。只是这种激动并没能持续太久,就被影片拖沓的节奏和疏离的旁白一点点消磨殆尽。当灯光亮起,整部影片结束,竟一时不知所措。

  而当国庆档三日过后,《黄金时代》票房一路惨淡,而宁浩出道以来最差的一部《心花路放》,竟屡创新高,让人大呼不解。

  《黄金时代》可以看出是下了功夫的诚心之作,以下对于《黄金时代》的诸多批评,尚且属于艺术探讨的范畴。面对《心花路放》的洪水猛兽之势,只能说是阶级矛盾不予置评了。

  虽然早先威尼斯流出的评论已经给我打了预防针,但是我还是不相信,善于用细节打动人的许鞍华,怎么会让一部片子又臭又长。直到一睹真容,才真正体会到那种痛彻心扉的失望。而作为汤唯的影迷,我甚至于有些难过。

  再想想早先张艺谋的《归来》,一部加法做得太多,一部减法做得太过,两部很有可能担负冲奥重任的片子,却各自走了极端。

  “黄金时代”的片名,源于萧红信中的一句话,“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紧接着,她这样写道,“这真是黄金时代,是在笼子过的。”其背后,不是自由的呐喊,而是孤独的叹息。

  而导演的意图,大抵是用群像式的演绎,唤醒人们心中那个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

  可惜的是,许鞍华的野心很大,而气魄又太小。以至于影片堆砌了太多的黄金,却没能勾勒出一个时代。

  传记式电影本该是纵向的,以人物本身为线索;而群像式电影应该是横向的,以时间维系空间的联系。影片的本意是为萧红作传,却又希望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历史横断面,终于导致横纵两条线索的断裂,形成了一团团碎片式的模糊影像,让人摸不到头脑。

  三个小时的时长,不该成为累赘。时间越长,越需要完整的故事来保持观众的注意力。论传记电影,《勇敢的心》做到过;论群像电影,《指环王1》做到过。在这方面,《黄金时代》显然没有做到。

  其实我们不能否认导演的用心,影片的背景跨越哈尔滨、北平、上海、武汉、重庆、西安、香港,而有名有姓的主要人物达14个之多。如此庞大的格局却有一个硬伤,那就是全片竟无一处历史背景的交代。这是一部只有配角演员,却没有群众演员的电影。即使我们能够从人物的言谈话语中获知一些信息,但我们终究也难以进一步把握人物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生存状态。没有历史,何来时代?我们无法透过时代背景来理解萧红的著作,也就更加无法接近这个人物本身。

  萧红的悲剧,在我看来,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影片太过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而忽视了人与时代之间的联系。萧红的愿望,无非是找一个安静稳定的环境进行文学创作,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似乎比爱情更为奢侈。萧军的选择,写文章也好,打游击也罢,无非是顺应了左倾的时代潮流;而萧红的避世,以当时的眼光看来,即使不是反革命,也是不拥护革命。这才是悲剧的症结所在。

  让观众最为不适的,大概是影片的独白。演员直面镜头的独白,于人物塑造和故事讲述上,并无太大意义,却给观众一种伪纪录片式的抽离感。过于频繁地依靠不同角色的独白来推动情节的发展,一方面显示出镜头语言的极度匮乏,另一方面也成功用不同的视角将故事分割得支离破碎。

  最终的结果,就是将众多配角割裂在各自不同的狭小镜头空间中。纵使格局再大,却连不成一个整体,如同摔碎的盘子,毫无张力可言。在人物的调度上,《黄金时代》比《建国大业》差了不知几个层次。

  这样看来,李樯作为编剧,可以说是非常失败的。对白中过多的原文引用,让观众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看电影,还是在参加作品朗读会。而李樯也似乎完全不知道怎样让对白听起来像是人话。写作是写作,说话是说话,作为靠文字为生的编剧,这一点都搞不清楚只能说是中国电影的悲哀。至少,我不相信生活中的鲁迅说话会是这个样子。同时代早已有话剧作品问世,请问哪部话剧作品的台词是如此书面化的?

  配角太多,反倒让《黄金时代》成了汤唯的独角戏。在我看来,汤唯为观众奉献了迄今为止其表演生涯的巅峰之作。但是,配角演员的表现却大大拖了后腿。

  电影演员与电视剧演员的对戏本就困难,过多客串演员的出现一定会跳戏。导演却放大了这种不足,其结构设置让人有一种电视剧混播的感觉,还没走出一个剧集,又跳入另一段剧情中。

  最让人失望的,莫过于王志文和王千源。王志文扮演的鲁迅,不仅说话拿腔拿调,竟无一丝风骨可言,反倒是过分强调了鲁迅的多病,最终成了一个由外而内的弱者。而王千源的角色毫无存在感,话倒是不少,列举三个当事人说法的情节设置,简直可以用拙劣来形容,让人不敢相信这种桥段竟会出现在一部历史正剧中。

  归根结底,《黄金时代》的问题在于没有学会做减法。影片想要达到的目的太多,想要展现的细节也太多,最终却落个不伦不类。电影毕竟不是历史论文,观众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打动人的故事,而不是历史事实的罗列。

  纵使影片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依旧可能再一次走进电影院,只因汤唯。这大概就是女神的魅力。

  若干年后,女神的名头也许会几度易手,但是对我们来说,汤唯只有一个。我们要感谢这部电影,将汤唯最精彩的一面留在了大银幕上,也留在了每一个观众心中。在最美的年华遇到你,不过如此。

  作为一个中国观众,我认为,这样一个题材值得以一种更为合理的方式进行诠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