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想说一下:能不能把我从你们的群发名单里踢出来啊”!
鲁智深姐姐
昨天中秋节,后援团的马儿在朋友圈连发两条:
一下子觉得好有共鸣啊……
这样说是不是不太有良心啊?人家是记得你才发问候,难道比不发还讨人嫌?
嗯,有可能的啊哈哈哈哈……
第一呢,人家未见得是记得你,群发嘛,只要你在他的通讯录里,都会收到。我们也知道,通讯录,微信朋友,有很多人看到你都想不起来他是谁,可能在某个场合,合作啊,活动啊,饭局啊,加上的。微信名还不是真名,昵称还改来改去的,真是看到都想不起来。
但人家给你发了问候,你要不回吧,不太符合我们这种正人君子的礼貌观……
要回吧,尤其在春节这样的大节,真是回不胜回啊!
有一次我想搞清楚对方是谁,名字是某大学某老师,我就问:您是?…………
对方说:我是某大学某老师。
这你不都写了嘛……
如果有人这么问我,我肯定明白对方是想不起来了,一定会说我的全名,哪里工作,我们在哪里见过面,有过什么细节等等,帮助人家回忆对吧,可人家没有。
我也不好意思再追问了。
我可能有点吹毛求疵啊!要说这些问候有多打扰,也不是,就觉得情感联系这种事,自然清淡真挚为好,一对一为好。否则,你群发我一个月亮,我再回你一个抄来的月亮,搞半天还不知道你是谁。
那还不如你就到电视上发个问候广告:问候同事、客户、亲朋好友、所有有一面之缘的人,常联系和不联系的,总之,祝全国人民中秋快乐!
这意思是不是差不多?人家还不用回。
情感有亲有疏,有的人平时也不太联系的,节日的时候发问候,倒是写得很认真。
比如:鲁瑾姐姐,我某天听到你的节目里说什么,文章里写到什么,感谢你的节目和文章带来的什么什么,祝快乐!或者,我喜欢你说的哪句话,节日快乐!或者只是鲁瑾姐,节日快乐哦!
这样,就知道是一对一发的,这些话或多或少,都是对你的。
这才是情感。群发的不叫情感,叫社交,还不是真诚的社交,是撒网式社交。
不是说社交就是错,社交本身没错,但这种撒网式社交效果是不好的,只略好于我们天天接到的盲打式推销电话。
跟你关系远的吧,觉得你没必要把他拉到你的群发网,跟你近的吧,本来就称兄道弟的,这么一来反而远了。比你尊的吧,觉得你不看重他,比你卑的吧,也就跟接了个业务短信差不多。
前几年,我收到这种群发式问候,还想以真诚促动一下。比如张三发个群发节日信息过来,我就回:张三,节日快乐哦!
虽然没段子没画面,但贵在一对一啊!
后来发现,群发不群发,这是个理念问题。有的人对我这类回复不敏感,下次还是群发。而有的人要么不发,要发都是一对一的。
这大概是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区别吧。
现在人家发一个群发问候过来,我也挑一个别人发我的回复过去,算是在人间一场,互相给点面子。
当然,这不是什么大事,对群发短信的感觉每个人也不一样,就像有的人喜欢天天有饭局,有的人只想躲清净一样。
还有的人,类似业务员,生计所迫,要时不时提醒别人自己的存在。那我建议,节日短信用心点,一对一找个和对方交往的细节写一写,这样才能给你的业务助攻。
不过,我把今天文章开头的截图发到头条上,有个人留言说:过节群发信息的好处,就是看看谁把你删了……
原来,大家只是想借这个机会清清通讯录。
我们都想多了。
- END -
来姐姐的*逛一逛呀
鲁智深姐姐的*有什么?
抑菌蕾丝内裤,Wayne Flex经典穆勒鞋,澳洲Nu-lax润肠清宿便排毒防便秘乐康片,武夷红茶正山金骏眉,单人美容真丝眼罩枕/眼罩,手持挂烫机.....
前三天的文章
《延禧攻略》里美到让人窒息的是什么?
小学生家长深夜12点问老师"睡了没",群里瞬间炸锅
离开一个危险的男人,是一件需要谋划的事
回复「黄色信箱」或「原创文章」阅读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姐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