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直说,别问“在吗”!
点击每日一读,订阅 最震撼心灵的阅读!
01
相信大家肯定都有过被“在吗?”这句话支配的恐惧。
好几年都没有联系你的同学朋友,突然在*上发过来一句:在吗?
遇到过这样的对话开场,你什么感觉。
你肯定也和我一样心中也咯噔一下,因为这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后面可能隐藏着很大的潜台词。
怎么?他要结婚了吗,可是我们毕了业后就没有联系过,这个时候联系真的合适吗。
难道是他要和我借钱,可是我前段时间,才因为借钱失去了一个朋友。
如果你的*好友非常多,你就会深深的感受到陌生人的一句:在吗?是多么的恐惧。
问:在吗?
回答:在
过了半天后 ,有空吗?
又过了半天,答:有
....
于是就陷入无限开场白的死循环,在网上看到一个大V发的图。
这个对话可以说是很爆笑了,但是只要你细心留意,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
只要你不是在三分钟之内回复,他就会夺命十连问“在吗?”,也不说事直到你回“在”。
当你对这种实在无聊又极为浪费时间的对话极度厌恶之后,慢慢的当别人再次问你在吗的时候,你只能选择沉默。
02
一般而言,很多人不喜欢这类消息,并非不乐意帮忙,而是这种“有事儿才联系”的态度,实在让人不爽。
熟人之间,有事儿说事儿。
不熟的,客套完之后直接说事儿,这样多好,大家都不浪费时间。
鲁迅曾说:
“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使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而这样无效率地在*上聊天,简直是犯罪。
即时在聊天越来越快的今天,“在吗”这两个字也简直是在拖后腿。
“有话直说,并且说重点!”,可以说是当今网络社交一种很珍贵的优秀道德品质了。
03
我们之所以看见“在吗”两个字会糟心,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即将会发生什么事。
回复“不在”的话,万一是来给我还钱的呢?万一是要请我吃饭呢?万一是来给我表白的呢?岂不是要错过脱贫和脱单的机会?
回复“在”的话,万一是来找我帮什么不愿意帮的忙呢?万一他要结婚了找我随份子钱呢?万一找我借钱呢?毕竟我很怂又不好意思拒绝他们……
所以你不说什么事,我怎么知道我在不在……
所以,请不要用“在吗”,浪费彼此的生命,毕竟大家来一次人间都挺不容易的。
热文推荐
1、好的家庭,都有一个顾家的男人
2、“你变了” “是的,变得更好了”
3、好好珍惜每一个 " 用心对你 "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