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今天,向“沉默的大多数”致敬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今天,向“沉默的大多数”致敬

2017-08-17 04:48:19 作者: 桂洋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引导语:今天,我们为沉默倾听的大多数点赞,明天,我们希望能在沉默中,给她们力量,也给我们自己在茫茫天地间,点亮一把火。

今天,向“沉默的大多数”致敬

  1.

  看了那么多次电影,第一次只买到了第一排座位的票。

  电影结束后,影院的工作人员开了灯,大声说:“感谢观影,请带好随身物品离开。”但是现场没有一个人离开座位。

  所有观众的眼睛都望着电影屏幕上滚动着的几万个名字:安姐、阿楠、曾晶晶、赵华……这些都是参与《二十二》这部电影众筹的普通民众的名字,一共32099个,一个也不少。

  屏幕上是满满的名字,台下是满满的观众。台上台下,一样的座无虚席,静默无声。

  直到散场,大家安静有序的离开,静得只能听到偶尔发出的啜泣声。走在人群中,心瞬间被一种沉默而又浩大的力量撑满了。

  我突然理解,为什么这样一部沉静的非商业的电影,让半个娱乐圈为之默默转发传播,仅有的1%的排片率,一票难求。导演郭柯说,他本来对这部电影没有任何预期:“谁都不敢想,这些宣传是钱做不到的。”

  为什么这部电影,全程没有恢弘煽情的音乐,没有特效,甚至没有一句旁白,只有平实的生活场景和平静的叙述——

  老人盘坐在炕上,摆弄着药瓶,动作缓慢,孙媳把饭菜端过来,儿媳上前闲聊。

  坐在门口的椅子上纳凉时,三四个孩子在门的那头聊天打闹。

  她们偶尔打牌,身体好的还会自己做吃的给孩子们发,闲时站在门口喂猫。

  导演和摄制人员,是在这里拍了多久,有多安静,才能让这些老人、孩子甚至家里的猫,都忽视掉他们的存在?

  导演是沉默的,电影是沉默的,支持者是沉默的,观众也是沉默的。我们和影片中的人物一样,都是同样一群人,普通的人。

  这一次,我很想向这“沉默的大多数”致敬。

  正是这份沉默,让我们看见了她们,也听到了那些微弱的声音。

  2.

  “谢谢你们。”

  “我还没有活够,这个世界红红火火的。我要留下命来看。”

  “我希望中国和日本能一直友好,不要再打仗。因为一旦打仗,会有很多人死去。”

  很难想象,这些话是从她们的口中说出的。

  她们是被冠以“慰安妇”之名,背负着历史的酷刑度过大半生的20万受害中国女性中的一名。 这部影片《二十二》,记录的正是其中仅剩的22位“慰安妇”幸存者的晚年生活。

  其中一位奶奶坐在炕头上,对拿着相机的韩国志愿者说,“这个东西好啊,啥都能拍。这个东西很贵吧?”一个韩国年轻人和一个中国老太太,语言不通,却互相聊得很开心

  她们今年平均年龄都90多岁了,但她们看上去,比我们想象的更温柔,恬静,开朗。就像自己的奶奶一样的普通。但这份平实却死死地揪住了我们内心绷着的那根弦,很害怕它会在我们面前崩掉。

  每当这些婆婆们说起当年“慰安所”的情景时,都会哽咽地止住。“不说了,不说了,说了难受。”几乎所有的叙述都止于这里,无论导演和观众,都不想再往前走一步。

  “老人们本来就受过苦,你还要把苦挖出来,让她和大家流泪,这很无耻。”在整部电影的拍摄和制作过程中,导演郭柯没有用剧情去积累影片的矛盾冲突,也没有用煽情的手法来激发观众的情感

  镜头与她们之间,始终保持着一份克制的温柔。“适度的靠近,静静的聆听,深情的凝视”。

  也许这份沉默的距离,正是这部电影的意义所在。

  3.

  沉默的背后不应只是沉默

  一位儿时从朝鲜过来的奶奶,原名姓朴,后来她给自己取了中国名字,跟的是毛主席的姓。虽然她如今已经不会说几句韩语了,但依然记得儿时学唱的韩国民歌。她说着就对着镜头唱了起来。

  “阿里郎,阿里郎,阿里郎哟!

  我的郎君翻山过岭,路途遥远,

  你怎么情愿把我扔下,

  出了门不到十里路你会想家!”

  歌声柔软悠长,仿佛让我们跟着她回到了那个年纪,但歌声却再也无法飘回她的故乡,也无法为她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少女梦。

  如今,她收养的中国女儿也已经年过半百,这些年都是养女在照顾她。女儿说:别人说她是日本人、韩国人。我管她是哪里人,她把我拉扯大,我应该照顾她报答她。

  还有一位奶奶一直照顾自己后来中风的丈夫,“他什么都做不了了,也就能吃点饭,我就做饭给他吃。我说我会照顾你,给你做饭的。一直到他去世。”

  奶奶们说起自己去世的丈夫,依然充满感恩。“我们还是好好过日子的,也不说你打我,我打你的。”“他说日子该怎么过怎么过,也不是我愿意去(被抓去慰安所)的。”

  老人说,对于当年的事,“记住了一些,也忘掉了一些。”我想她们也许宁愿忘记自己想忘记的,记住自己想记住的吧。

  “你们这些记者来了三四次,之前我也没有跟你们说真话。”

  “都这么大年纪了,小辈儿们问我,我从来没说过。”(伤感友情日志大全 www.wenzhangba.com)

  “从我17岁那年起,我就再也没有跟人说过这些回忆。”

  这些镜头下的老人,有的轮廓深陷,有的鼻梁高挺,有的笑眼弯弯,她们都是从最好的年纪走来的,经历了人生惨剧的人。伤痛早已深入骨髓,也深埋于心。

  我不想说她们的名字,也许她们并不想被提起,也许连她们自己也想忘记。

  影片在今年8月14日全国公映的时候,22个名字,已经有14个画了框,如今还活着的名字已经变成了8个。

  在那些已经消失了的名字里,有的因为蹂躏折磨致残致病,终身不能生育;有的丈夫在战争中离开,自己终身未再改嫁;有的遇到了待自己很好的男人,好好过了大半辈子日子;也有的在当年生下来日本的孩子,又承受了半生屈辱。

  一位跟儿子儿媳同住的老人,因为怕他们生活受到影响,没有出现在镜头中。巨大的痛苦渴望倾诉,同时又害怕身边的亲人跟自己一起承受莫名的指责和压力。

  在他们不愿提及的记忆里,有目睹亲生父母被日本鬼子杀害的锥心之痛,有躲进山里也会被抓进日军据点的极度恐惧,还有那些在窑洞里度过的“痛苦无法言表”的岁月。但是,比被迫充当“慰安妇”更令她们受尽折磨的,是活着回来之后还要忍受周围人的指指点点。

  有的老人说,“日本鬼子是敌人,但自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受到的白眼却是几十年了。”

  就像电影中一位关注“慰安妇”历史30年的志愿者说的,“30年来什么都没有改变,如果当初知道结果这样,我宁愿不去惊动她们的生活。”

  灾难中受难最深的是她们,而灾难结束过后,却还有更深远的伤害,来自于身边那些不肯接纳她们的人。而这种来自于同胞近邻的终生伤害,不亚于前者。

  面对这些国难的经历者和受害者,我们真的欠她们一句对不起!

  此时,我宁愿你我,还有他们,也都是沉默的。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说,“我选择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若此时沉默也是一种文明,我宁愿你我一声不吭。

  这样的沉默,这部电影做到了。这部电影背后的人们,也做到了。

  从2014年1月至7月,由各方学者及爱心团体加入,与国内外电影专家共同组成的摄制组,以拍摄为目标,关爱为目的,陆续奔波了中国五个省、二十九个不同的地区,潜心纪录全国各地的“慰安妇”幸存者当下的生活状态

  导演郭柯表示,影片票房收益部分除去还债,将捐给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

  沉默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当她们鼓起勇气站出来说话的时候,也有人默默地走在背后,给予她们力量。

  1992年,来自山西的刘面换、侯冬娥等四位“慰安妇”,第一次打破了中国社会的沉默,对日本政府提起了诉讼。她们赴日演讲、上庭作证、等待审判,山西民间志愿者张双兵曾5次带着“慰安妇”老人前往日本诉讼,折腾了十几年。

  不过到头来,一分钱赔偿、一句道歉也没有。她们反而受到了全村人的指摘。她们顶着白发,拖着衰老的身躯,愿意活下来,撕开伤疤,告诉同胞历史真相,而我们给了她们什么?

  就在影片公映的前一天,海南的黄姓老人去世,她是中国大陆最后一位起诉日本政府的“慰安妇”。这意味着,不再会有亲历者以原告身份,通过法律手段为20万受害的中国妇女讨回公道

  有媒体说,3万个参与众筹的名字,没有那20万受害者的姓名更值得被记住。但是,那些名字正在以我们无法阻止的力量逝去,但是这三万个我们,还活着,在她们沉默之后,我们还可以发声,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你知道吗?这部电影在全国的排片率只有1%,很多三线以下城市的人还无法看到这部影片。

  2015年12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慰安妇”问题向韩国道歉,在各种外交场合和访问中都表示出了不同程度的谢罪和赔偿意愿。但唯独对强迫中国妇女充当慰安妇事,表现出沉默和回避的态度。至今连一句道歉都没有,而他们对这段历史的否定还在继续。

  “慰安妇”这个叫法,实际上是日本人定的,因为它带有女性自愿的含义,实际上应该是带引号的。2012年12月6日,中国历史学者在举行的《南京大屠杀全史》出版发布会上提出,应将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强征的中国、朝鲜等国的“慰安妇”改称为“性奴隶”。这未完成的更正还在继续。

  在导演郭柯2012年开始关注“慰安妇”制度受害者,为他们拍摄记录短片时,这部片子还叫《三十二》,到2014年可以在荧幕上点映时,就已经变成了《二十二》,到前天在大荧幕上全国公映时,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个位数,8。这“最残酷的倒数”,还在继续。

  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内心是挣扎的。如何在人性和生命面前,做到温柔与克制,同时,又尽到媒体的道义。

  当她们说话时,我们可以沉默,倾听。但当她们永远说不出口的时候,我们沉默的大多数,能够做些什么?

  那一天已经很近了。

  沉默,应该是尊重背后平静的沉默,是知史背后理性的沉默,是作为背后有力量的沉默。

  《二十二》的开头是追悼会,结尾是葬礼。她们一一离开,镜头里只留下白雪覆盖的空空的大地。

  今天,我们为沉默倾听的大多数点赞,明天,我们希望能在沉默中,给她们力量,也给我们自己在茫茫天地间,点亮一把火。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