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间重晚晴:看古人如何优雅老去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人间重晚晴:看古人如何优雅老去

2018-05-08 05:08:58 作者:儒风大家 来源:儒风大家 阅读:载入中…

人间重晚晴:看古人如何优雅老去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夕阳是一种别致的美,老年是一段自在精彩生命

  很多人抗拒或者惧怕衰老,但人生一世,有青壮必然有衰老。老年是奔腾的河流将入海之前的一片开阔平静,老年是花繁叶茂之后的瓜熟根固。老去,是自然而然结果

  老年不是生命的负数,老年也不是生命衰老和颓废代名词,老年只是意味着入世已深,年岁已长。

  如果说青春是夏花之绚烂,老年则好比秋叶静美

  二千多年来,古人对生命有着理性认知,对老年阶段也看得通透。古人无论在心理上还是行动上都有大智慧,都有怡然自爱有趣有料的老年活法

  用现在的话说,他们做到了优雅的老去。

  1

  持心豁达

  《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这是刘禹锡在看到好友白居易一首哀叹年老诗后的和诗,一改白诗的伤感哀怨之风,有种老而豁达的开阔感,其中着名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就是出自本诗。

  刘诗客观陈述了人年老之后的身体上的各种衰老不适,但也更多乐观地提到了老年的优势——经事多,阅人多,看事透,不茫然(“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蕴含着老年可期,老年可成的积极信念(“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这是一种豁达的心态,一种不甘因年老而沉沦的自我期许

  很像一代豪杰曹孟德老年自励那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古人的智慧在于融合了儒家的“刚健有为”和道家的“乐天知命”,豁达面对人生的夕阳阶段,不哀叹日落薄暮,但欣赏红霞满天。

  2

  自得自娱

  古人年老后,渐渐不再如青壮年那般劳作,渐渐淡出社会从容度日,颐养天年

  心境好,生活愉快,是古代大医所推崇的养生术里必不可少的一项,因此丰富的老年娱乐生活至关重要

  古人都有哪些老年娱乐方式呢?

  清代画家陈尹着有《娱老图》,形象生动得描绘出古代耄耋老人日常相聚娱乐的风俗

  抚琴吟诗、评古论今、舞文弄墨、养鹤调羹、簪花饮醇……十二册画中,老年自娱共娱惬意丰富,引得当代很多人艳羡不已。

  其实说白了,古人以丰富多彩爱好和娱乐,将老年生活过得如少年一样活色生香。

  北宋理学名家程颢有一首诗,和《娱老图》的活法有异曲同工之意: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他认为人老了也要有少年那样对生活乐趣孜孜不倦追求,寄情自然风景,去行走,去愉悦身心,让自己内心葆有欢乐

  丰富的爱好,历来是抵抗生活空洞无聊有效法宝相同爱好的朋友,是一起娱乐互动,一起度过老年时光有力支点。

  就像唐代洛阳城里的刘禹锡和白居易,宴游唱和;就像清代扬州城里的“扬州八怪”,游山玩水,诗画往来。

  老去后,有大把的时间,有相对的自由,如果又有自身的爱好,和玩到一起的朋友,那老年生活就不会枯燥

  3

  以智馈世

  《国语·晋语》载:“国家大事,必顺于典刑,而咨访于耇(音苟)老,而后行之。”

  老年人因为经事多,年寿长,思想成熟处世自重,是社会上的活历史,活档案,无论是一家、一乡、还是一国,都敬重老人地位,正所谓“老人为宝”,如汉高祖刘邦时期的“商山四皓”,虽年老,但品高德劭,智慧过人,高祖曾数次遣人求访出仕。

  这是因为在古代老人是品德高、思想深、智慧多、见识广的代名词,从朝廷民间,大都乐于倾听“耇老乡贤”的意见

  古代年高德劭的老人对当地风气维护纠正、社会治理,大都比较热心,积极参与和倡议,或论事,或着述,或教授子弟,用自身的智慧和经验服务社会,提携后辈,匡正时风。

  老人虽淡出公务仕途,但学问见识过人,德可服众,多为人中之望,若积极运用自身智慧和影响力,可有效为当地和社会发挥余热。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老去不是难题,优雅度过老年才是课题

  古代的老年人,可以说智慧得做到了老而自重,老而自得,老有所娱,老有所成。

  在安度老年上,学习古人的智慧和心得,对当代人大有裨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