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日三善,气质必变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一日三善,气质必变

2018-09-12 19:58:11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阅读:载入中…

一日三善,气质必变

  《太上感应篇》言:

  吉人语善,视善,行善。

  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

  凶人语恶、视恶、行恶,

  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

  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勉励力行众善的吉人,因为他的语言善、视善、行为善,在一天之中,就有了三件的善事;等到三年满了,他的善行也就圆满了,上天必定会赐福给他,增长他的寿命;而常作诸恶的凶人,因为他的语言恶、视恶、行为恶,在一天之中,就做了三件恶行,等到三年满了,他所造的恶行也到了恶贯满盈时候,上天必定会降祸于他,减除他的寿命!

  简单几句话,包含了改命运秘密:语善,视善,行善,日行三善,气质必变。

  一、语善:

  只有别人懂你的好,那才叫“好”

  古人讲“良言一句三冬暖”,语善,就是要求我们说鼓励人、激励人、柔和的话。

  但在生活中,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告知别人,你这样是错的,很多人会天真的认为:直接了当指出别人的错误,那是别人没把你当外人,而是最亲的人,是为你好!其实本意是为他好,但是到头来却自取其辱,还把两个人关系弄得很尴尬好友个个离你而去。

  《菜根谭》有言:“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意思为不责备别人的小错,不揭发别人的隐私,不惦念以前的猜疑和仇怨。这三种修为不仅可以培养德行,还能让自己远离祸害。

  有一种人,特别喜欢大庭广众之下指出别人的错误,尤其还是当着公司领导同事的面。

  这样的人,最后一般都进了同事和朋友黑名单。因为没有人愿意自己犯的错误被公之于众,任何一个常人,被哪怕是要好朋友当着很多人的面指出错误,恐怕都难以忍受,弄不好当场就会和这位朋友翻脸。

  所以,《曾国藩家书》有言:

  ldquo;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

  这句话的意思是,表扬一个人要当着众人的面表扬,而批评一个人,最好能私下里批评。后来曾国藩经常拿这句话教育他的孩子

  孔子说:

  ldquo;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意思是,在指出别人错误时,态度诚恳;但是如果对方依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坚信自己是对的的时候,那么,就应该停止这一话题讨论,不要自取其辱。

  这也就是说,当指出别人错误,而别人不听从时,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能抱着不把对方说服不放弃心态,如果是这样,那么一定会招来对方的羞辱恶意揣测。

  因为说到底,这个事情毕竟是他自己的事,你过分的干扰,其实对别人也是一种冒犯。

  所以,你的好,只有别人懂你的好,那才叫“好”!你再好,别人不买账,就适可而止!

  二、眼善:

  你的成熟,藏在你的眼睛

  古云“眼正心正、眼善心善、眼恶心恶、眼斜心斜”、“观其人先观其眸”。通过看眼,可以看到一个人的精神气魄胆识贫贱。曾国藩的《冰鉴》,《麻衣神相》和《柳庄神相》,都有一个共同点,第一章都是讲相眼神。周易说一个事物可以分为阴阳,一个人也可分为阴阳。肉体为阴性,那么精神则为阳,最能体现一个人精神的就在双眼。

  因此,面相善恶,首重眼神,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痛等各种感受欲望,都会从眼睛中流露出来。甚至一个人智愚忠奸、贤不肖明浊,都能通过眼睛看出一点名堂来。

  为什么古人把眼睛看的如此高,这是因为眼睛在后天八卦代表离为火,代表一个人的眼界,眼睛有神,即代表其人目标远大。从先天八卦而言,它代表乾卦,代表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判断力执行力

  一个真正有眼界的人,会讲究,能将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有眼界的人自然会在人群中散发不一样的气质,温和却有力量谦卑却有内涵,心存善良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邀请末代皇帝溥仪到家中做客,当他给溥仪展示自己珍藏了半生的古董字画金石玉器时,溥仪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兴趣,随手指了几件,告诉王国维这些都是假货

  王国维不服,凭借自己的美学史学造诣,这些精挑细选的古董怎么可能是假货呢?于是找来多个专家鉴定所得到的结果一致认为王国维收藏的确实是赝品。

  这让王国维对溥仪的眼光佩服得五体投地,溥仪却说:“说我也不懂你们那些个鉴别的方法技术,我就是看你那几件玩意我家里的那些个不太一样罢了。”

  如此霸气回应,不得不感叹他的见识

  除此之外,溥仪的一生褒贬不一年少时皇族的血脉开阔了他的眼界,而后期颠沛流离生活,则励练了他的强大内心,一个见过世面的人,则大抵如此:见过最好的,亦承受过最坏的。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

  生活中,看父母家人、看亲戚朋友、看社会人类、看自然万物,心存感恩、心存善念善念、用温和和善念头去看。不要邪心邪念、不要恶心恶意、不要满怀仇恨的去看,你持续去做,你的眼睛会越来越美。

  三、行善:

  缺乏智慧的行善,比作恶更恶

  ldquo;择善行而从,积德修身”,行善看似简单,其实也是最难的。行善要看对象,对恶人行善就是助纣为虐,就是作恶。慈悲为怀,不是让人做滥好人,有时候,嫉恶如仇才是真正的慈悲!

  布施行善,是积福累德的一种途径。但如果用别人的东西去借花献佛,这就不是行善了。

  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一生恪守佛教徒式的生活。衣服朴素饮食淡寡,50岁之后更加清心寡欲,不问女色。在他的统治,南朝度过了一段相对安宁富庶的时代

  这样“盛世”在梁武帝看来,一定觉得这是他平时多行善事,笃信佛教的结果。真是这样么?

  确实,梁武帝在位期间,大兴土木捐建佛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当时佛法大兴,梁武帝居功不少。

  可是当他得意洋洋的去问达摩祖师:“大师,我为佛教做了那么多事情,我的功德大吗?”

  谁能料到,达摩祖师冷冷地回应他道:“并无功德。”

  这让梁武帝很是郁闷,也没有细问为何,他把达摩祖师当做一个没见识的胡僧,双方最终不欢而散

  梁武帝一直以来都感觉自己十分良好

  比如,他对身边大臣宽容得没谱,其实是纵容。皇帝萧宏被人举报私藏兵器,于是梁武亲自去查看,发现弟弟家里的库房中确实没有兵器,但全是金银珠宝!看到如此场景,梁武帝居然很是高兴:老六,看来你生活不错啊,不用我担心啦!

  好人得不得了

  但正因为他的纵容,南梁的官员到了后来索性放开手脚搜刮民脂民膏,反正给皇帝知道了也不会怎样,他还担心你生活不够舒心呢。

  就连梁武帝自己供养佛教的那些钱,哪些不是搜过来的民脂民膏?

  正因为这样,达摩祖师清清楚楚地看到,这种美其名曰“借花献佛”的布施,其实并无任何功德。

  梁武帝确实非常善良,也很节俭,但他却为了显示自己的善良放纵臣下的暴掠,甚至不顾百姓死活。他自我良好的感觉迷惑了他的理智,甚至随着年岁的增长,他悲天悯人心理越加浓厚,洞察世事能力江河日下

  东魏战将侯景来降,南梁大多数臣下都不同意纳降,因为这个人当年就背叛过一次,城府极深。但梁武帝力排众议,只因为他做的一个梦:南梁横扫北方,北朝的臣民尽皆投降,他完成了没人完成的统一大业

  北臣来降,一定是个吉兆。因此他封了这个降臣为大将军、河南王。

  结果,这个大将位置都没坐稳,马上就叛变了,攻入南梁首都建康,梁武帝倒是很镇定。他问身边的大臣有什么办法击退叛军,大臣也很老实回答:“你身边都是这些不忠不孝的人,怎么能堪当大任呢?”

  而造成这个局面,除了梁武帝,还能有谁?

  佛教修行讲三个字: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所谓觉悟,就是能够增长智慧。梁武帝勤修佛法,却没有生出多少智慧,原因是他只不过是靠着行好事来自我麻醉。而他的那些所谓好事,也不过是损天下人之利,济皇族贪官之欲。

  而我们许多普通百姓,虽然没有巨资供养菩萨,但凭着自己的双手为这世间创造价值,且修且行,这才是真正的积德行善之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