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能太老实,该算计就算计
这个世界上有一群人叫现实主义者,他们的处世信条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需要着重强调的是“知彼知己”,而不是“知己知彼”,这不是抠字眼,而是内有玄机。有些事情,你知晓自己的情况,其实是不够的,要想有所作为,关键要能够知晓对方的情况。
一
如,你去菜场买小青菜回家煮面条。这时候你口袋有多少钱,你自己是非常清楚的。但问题在于,你不知道小青菜多少钱一斤。
更让人郁闷的是,似乎每一家卖菜摊主的报价还是不一样的。如果你随机挑一家,递上钱,拿上菜,再来一句“不用找了”,那也是极好的。
这种行为有点像是“炫富”,而不是在买菜。
没有了尔虞我诈的见招拆招,自然享受不到买卖的乐趣。这一类人只能证明不爱钱。钱无关多少,只要是自己的钱,一分一毫是不能少的。
仿佛这是小事儿,可谁讲过说服谋略就不能应用于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之间呢?
鬼谷子可是说过“可以说人、可以说家”的哦。
二
所以,这时候你要做的事情,其实是简单的询问一句:老板,小青菜多少钱一斤?多问几家,了解下行情,做到心里有数,何乐而不为呢?
简单的一句问话,在广大男性群体中却是始终问不出口的,有时候仿佛斤斤计较是没必要的。但是你我皆凡人,又何尝不是整天在斤斤计较呢?
有朋友会说了,完全没必要啊。说这话的人,八成是儒家,颇具君子之风,何必计较?难道不是应该一视同仁吗?
确实,一把小青菜实在没什么计较的价值,但是谋略、话术本就是从小事物上体现的,一以贯之才能应用在了大事情上。一个人如果连一把青菜都买不好,又如何能够做大事情呢?又或者我们没有什么机会去做大事情。
但是相信现在买车、买房的朋友很多,面对大额的“出项”,您是否也会表现出波澜不惊的洒脱呢?
销售们肯定不是君子,因为不同的客户在他们眼里是不一样的。你会发现,同样是一套房,一台车,销售们的报价是不一样的。
其结果就是由于缺乏“知彼”的君子们,当了冤大头。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此。
有时候你反而会发现,那些真正精明的有钱人反而是在斤斤计较。越精明越有钱的人越小气,越高尚越没钱的人越大方。
穷大方就是这么来的。
三
有人把“穷大方”的归类为爱面子,这是其一。其二在于此类人缺乏“知彼”的能力,他们时时刻刻的沉浸在“心性”的鸡汤中,仿若一个人只要“知己”,便是君子,便可万事不愁了。
此类人是销售们最爱的客户,明明没多少钱,既爱面子,又爱缺乏“知彼”的能力。就连鬼谷子都会抱怨:忠实无实,不能知人。
啥意思呢?一个人如果太忠厚老实,那么这个人定然是缺乏知人的能力。
鬼谷子帮助我们再一次定义了“老实人”的三个特征:其一实在,其二觉得谁都是好人,其三不能知人。其结果就是任人宰割,却也逍遥快活。
自然有人会称颂自己为“难得糊涂”,只恐怕“难得”两个字是要去掉的。
四
阿信的主业是读鬼谷子的。在鬼谷子的思想体系中,“反”这个字是极其重要的。如果说捭阖术是纵横学的理论根基,那么反应术就是应用根基了。
在鬼谷子的世界里,一切事情都是颠倒反覆的。
何解呢?鬼谷子说:反以知彼,覆以知己。这句话实际上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决裂。现实主义讲究的是“知彼知己”,知彼是第一性。理想主义讲究的是“知己知彼”,知己为第一性。
如:
鬼谷子在游说前,第一件事是去了解对手的情况,然后看人下菜碟。
孙武在用兵法前,第一件事是去了解对手的情况,然后随机应变。
管仲在做管理前,第一件事是去了解国民的需求,然后制定制度。
简而言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小到买把小青菜,大到外交、兵法。由此可见,知彼知己的重要性。
这话如果让君子们听见,定会摇摇头,然后发出蜜汁微笑。
且不管他。
五
那么我们普通人应该怎么去了解别人的情况呢?原话比较费解:
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称货财有无,料人民多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孰短?……
阿信帮你概括为“5W”法则,在游说时,不妨先从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开始解别人。
Who——他是谁?
When——他的天时情况?
Where——他的地利情况?
Why——他想要干什么?
What——他的策略是什么?
此五个方面,鬼谷子总结为:量权,啥意思呢?其实就是计算,古代的计算就是算计。概括为一句话:度于大小,谋于众寡。即是算计对方的大小情况,谋划对方多少情况。
对此,理想主义者孔子表示不屑一顾,不值一提,他觉得不重要,比如他说:君子无众寡,无小大。
君子啊,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
只听见鬼谷子在角落里默默的回了句:忠实无实,不能知人。
ldquo;孔老师啊,你真的栽培了太多的韭菜,哦不,老实人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