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所赐的信心
信心一直是一个富争论性的课题。在使徒时代,保罗的立论是:基督教和犹太教之间的一个基本不同点,就是前者是因信称义的宗教(只凭信心,不凭行为),而后者却不然。保罗说:“所以我们看定了: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罗三28)他所写的两卷伟大书信——罗马书和加拉太书,特别阐明因信称义这个立场,并加以辩护。
十六世纪的时候,改教家马丁路德再次以这一个论点来表达基督教福音的要义。 “唯独信心”(Sola fide)是改教时代的伟大口号,“因信称义”也成为大公教会至今都持守的基本真理。信心对每个人来说都必不可少,甚至关乎我们是否能够有份与神的救恩。老实说,说到信心其实人们并不陌生,但唯有神所赐的信心才是神所喜悦的,并且能使我们最终得救,或许有些弟兄姐妹并不清楚。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思想:神所赐的信心。
一、神所赐的信心不是什么
信心是得神喜悦的前提(来11:6),是人得以在基督里存有盼望、拥有圣爱的基础(罗5:1-5)。因此信心实在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灵性长进的所有努力中的目标和重中之重。从表面来看,这一点似乎我们做的都不错,因为“要有信心”这样的主题在如今的讲台和信徒的谈论中并不缺乏,但实质而言,信徒中许多所认为和所持有的信心只是些人本的智慧,并不是神所赐的信心。为了清楚地分辨我们的主题,让我们先来看看神所赐的信心不是什么。
(一)、不是积极乐观的自信心态
对于生活,虽然积极、乐观、自信,实在是不可或缺的人生态度,但对于信仰来说,这种心态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在旧约圣经列忘记上18章记载这样一件事:以利亚先知在迦密山上与850位异教先知对峙,目的是要证明究竟耶和华是神还是巴力是神。18:24节以利亚说:“你们求告你们神的名,我也求告耶和华的名。那降火显应的神,就是神。”众民回答说:“这话甚好。”结果大家都很清楚,当然耶和华神。但我想让大家留心的不是这些,而是那些异教先知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在18:26-29节记载说:“他们将所得的牛犊预备好了,从早晨到午间,求告巴力的名说:“巴力啊,求你应允我们!”却没有声音,没有应允的。他们在所筑的坛四围踊跳。到了正午,以利亚嬉笑他们,说:“大声求告吧!因为他是神,他或默想,或走到一边,或行路,或睡觉,你们当叫醒他。”他们大声求告,按着他们的规矩,用刀枪自割、自刺,直到身体流血。从午后直到献晚祭的时候,他们狂呼乱叫,却没有声音,没有应允的,也没有理会的。”看到这些,开始也许你会跟以利亚一起嬉笑他们,但若与我们的主题联系起来,你会有更有价值的收获。首先是这些异教先知祷告的积极和虔诚—早晨到献晚祭的时候,甚至比大部分基督徒每次祷告灵修的时间都更长;其次是他们乐观的锲而不舍精神,任凭以利亚冷嘲热讽地嬉笑,他们的“信心”仍不为所动,坚持并且更加大声地求告;最后他们几乎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为了求神显灵,宁可用刀把自己割破流血也在所不惜。请问,在教会中又有几个信徒见过或持有这样大的“信心”?由上可见,这些异教徒的“信心”表面上真可谓积极、乐观、迫切,然而本质上却是盲目、无知、主观、投机的自欺欺人。
其实,在教会中就有许多信徒落在这样信心的陷阱中而不自知。他们宣称:无论向神求什么神都会为我们成就,因为神是全能的;人无论怎么样做耶稣都爱,因为神就是爱;无论何事,只要祷告的时间够长、情词够迫切,就必然能够成功。求神怜悯,设若信心是如此的话,那么摩西为何求进迦南而遭拒(申3:26)?大卫为何七日禁食哀求孩子却依然死去(撒下12:16-18)?使徒保罗为何三次求主拔刺而刺仍在(林后12:8)?主耶稣基督为何先求父神撤杯而又改求照父的意思行(太26:39)?为什么?是摩西不够积极吗?大卫不够迫切吗?保罗不够属灵吗?相反,这些都是大有信心的圣徒。因此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并不是神所赐的信心,其本身也并不能成为检验信心是否蒙神所赐的标志。
(二)、信心不是后知后觉的以之为真
“后知后觉的以之为真”其实是人们对信心的普遍理解和做法。 因为一般而言,人们若要确认某事物为真实的,都是在先经历、先看见、先得到一些证据和证明之后才知道和发觉事实是怎样,然后会做出的判断事物为真或为假。然而《圣经》中关于神对信心的启示却人们的理解截然相反。在《希伯来书》11章1节就告诉我们:“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也就是说面对还在盼望当中的事,虽尚未经历就已确信,面对还未亲眼见到的事虽尚未实现就已确信。这才是从神而来的信心,也是历代圣徒们蒙神所赐的信心的特征,那就是信在前,然后得到美好的证据,信在前,然后看到神在诸世界的奇妙作为。因此信心是必然是“先知先觉”的,而不是“后知后觉”的。
另外,信心也绝非在得到证据之后承认某事物为真那么简单。也就是说简单地相信或者说承认神是真实的仍然不是正确的信心。我们不妨先看几处经文:在雅各书2:19节记载:“ 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惊。”在马可福音1:23-24节记载:“在会堂里,有一个人被污鬼附着。他喊叫说:“拿撒勒人耶稣,我们与你有什么相干?你来灭我们吗?我知道你是谁,乃是神的圣者。”甚至在约伯记中记载:“有一天,神的众子来侍立在耶和华面前,撒但也来在其中。”(伯1:6)由上可见,魔鬼比人要更加知道、承认、相信神是真实的,但显然这样的认信于他们并没有什么益处,于我们也是一样,因此,这并不是神所赐的信心。
尽管许多拒绝福音的人宣称:如果你们的神是真的,那就请他显个灵给我们看看。但是,如果明白了上面关于信心所论述的,那么应对这样的诘问并不困难。如果他们存心谦卑,我们可以向他们指明这不是信神之信的正确次序和方法;如果他们只是好奇或伺机嘲讽,那么就可以毫不客气地宣告主耶稣的话:一个邪恶淫乱的世代求神迹,除了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看。”耶稣就离开他们去了。(太16:4)
(三)、信心不是徒有其表的听从顺服
其实,鬼魔的信之所以不能够救他们免于永刑,关键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能听从和顺服神(罗8:7)。那反过来讲,如果一个人从长时间的观察来看又听从又顺服,聚会不断,礼拜不缺,奉献积极,服侍热忱,那是不是就表明了他蒙了神所赐的信心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也先来看一个故事,记载于路加福音的15章中的浪子的比喻。从比喻中我们得知三个中心人物,父亲、大儿子、小儿子,小儿子悖逆,不顺服父亲的约束,向父亲要了自己应得的家业之后就出去挥霍了。至于之后如何的浪子回头,这不是我想让大家关注的重点,我们需要留心的是一直以来陪在父亲的身边,勤勤恳恳工作的大儿子,跟小儿子相比,他的顺服实在让父亲的心大得安慰,然而,遗憾的是,当之后父亲因着小儿子无灾无病地回来而欢喜快乐时,大儿子对父亲的那份安慰不见了,一直以来的顺服变味儿了,他无法体贴父亲的心肠,甚至不愿意看到父亲此刻满脸的幸福和喜乐。“他对父亲说:‘我服侍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至此我们不必去推断大儿子最终是否进去坐席了,而应该反省一下我们在神面前所认为和所作出的顺服和服侍是基于怎样的动机。如果像大儿子一样是存着委屈、抱怨,心不甘、情不愿的,那么我们所做的并不能蒙神的喜悦,如果我们是因为惧怕管教才不得不去聚会,去礼拜,去读经和祷告,因为惧怕神不祝福或为了获得神更多地祝福而奉献和服侍,那么我们这样的顺服与嘴唇亲近主,心却远离主的做法无异,我们就依然被油蒙心,尚未得着神所赐的信心使你闭着的眼睛睁开。(太13:15)
二、神所赐的信心是什么
以上三种情况都不是神所赐的信心。也许有人会难以致信的问:难道我们承认有一位神,并且相信耶稣基督就是神的儿子这还不够吗?甚至当我面对困境时,始终积极乐观的宣告神的得胜这不是神所赐的信心吗?那么神所赐的信心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就这一问题而言,回答是什么要比回答不是什么困难的多,因为神所赐的信心不仅包含了希伯来书11:1节中那关于信与确据之间先后关系的精要概括,还包括了更多方面的内容。在直接正面回答之前,我们先看看神所赐的信心的要素和表现。
(一)神所赐信心的两个要素
1、信他名
这也是正确认信的第一个要素。圣经在约1:12记载:“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 徒4:12记载:“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所以那些异教的先知们致命的错误就是他们信心的对象不对,因为那是决定信仰是否有价值的关键因素。当然,这并不是说只要信仰的对象正确了就可以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想事成了,而是说神所赐的信心必然能帮助人看清哪一位才是真神并且投信与他。
2、尊他命
也就是遵守耶稣基督的命令,这是神所赐的信心的第二个要素。我们都是因着这信心得以在基督里被称为义,换言之,在基督之外我们毫无指望。因此常常保守自己在基督里是那些蒙神所赐信心之人努力的方向,而这就与遵守神的命令是分不开的。圣经在约15:10节记载:“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里;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爱里。”同样在太7:21记载:“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因此,对于人在神面前的认信而言,认识并接纳耶稣固然重要,但比之更重要的是被耶稣认识和接纳,所以单单知道有神,也信神为真并没有太大益处,关键是能否遵守他的命令,这是神所赐的信心必然会产生的果效,也是神认识并接纳我们的关键(约14:21)。
(二)、神所赐信心的表现
当然,持有神所赐信心之人在灵性里程中的表现或特征会有很多,但是有三个我个人认为是必不可少的。
1、既领受神的恩典,又乐意顺服神的真理。
在约1:14-17 记载:“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从经文中我们得知耶稣基督不仅带给我们有恩典,还有真理。那么基督徒在白白领受神丰盛的恩典的同时,还必须遵行喝顺服神的真理。但是在教会中,讲台的许多宣讲只注重外在的恩典,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使人因之得生命与自由的真理(内在的恩典)。再加上许多许多信徒本来就只想要恩典,而并不愿付顺服真理的代价,因此很多基督徒来到神的面前不是凭着对真理渴慕和顺服的信心,而是对恩典白白领取的贪心和试探神的心。他们愿享平安,却不愿意敬虔度日;愿更得祝福,却只受不施;愿得医治,却不认罪悔改;愿有能力,却又不读经祷告;显然,这样不仅不能得不到神的祝福,反而是在神面前为自己积蓄愤怒。相反,那些持有蒙神所赐信心之人,必然一方面对神的真理充满了渴慕与甘心顺服之心,另一方面又在神的恩典中谦卑悔罪。他们万不敢也不会藐视神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因神所赐之信必使之晓得神的恩典是等待人的悔改(罗2:4)。
2、既求脱离将来的地狱,又求脱离今生的罪恶。
对于基督徒来说,耶稣基督是谁并不是一个太难回答的问题,但若问耶稣为什么叫耶稣或许能准确回答的人并不多。在太 1:21节记载:“他将要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原来耶稣来的目的就是要首先救他的百姓脱离罪恶。施洗约翰也曾为耶稣作见证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1:29)。可是今天教会中有多少的信徒一方面常常求主救他脱离灭亡和痛苦,另一方面却依然不愿离开罪中之乐。因此,基督只能是那些意识到罪是极恶,深深地感到罪在他们良心上那可怕的重担,为此自己恨恶自己,盼望从罪可怕的控制下逃脱的人的救主,而不是其它人的救主。经上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太 9:12): 那些唯一真正寻求那大医生的解救的人,就是那些对罪厌烦,盼望从那一切不敬畏神的作为和污秽人灵魂的污染中被解脱出来的人。而他们如此的表现,也刚好与他们里面蒙神所赐之信相称。
3、既求耶稣作救主,又求耶稣作主。
事实上,很多人在传福音的时候就这一问题给听众造成了致命的误导。比如他们中有的向听众保证说:“任何罪人为了逃脱灾难、苦境、地狱,所要做的一切就是‘接受基督作他个人的救主’。”然而,人若拒绝基督作他全人的主,那么基督也就无法成为他的救主。就如一个人不慎落入深水,求生的本能促使他奋力挣扎,大声呼救,碰巧另有一人路过,见状急忙伸手搭救,慌乱之中一把抓住了落水者的头发使足了劲往外拖,但忽听落水者大声嚷道:“不要拽我的头发,不然伤到发根会导致脱发,影响形象。”路人听了也来不及争辩,随即放开头发,又赶快伸手试图抓住落水者头发之外的部位,不巧,这次牢牢地抓住了一只耳朵,但还没等路人用力往外拖,落水者又发话了:“哎呦,不要拽我的耳朵呀,疼死了”。终于路人忍无可忍发言到:“都这功夫了,命都保不住你还头发耳朵的,你让我救你,又不让我作主,这样你只能被溺死在水里了”。同样,我们对基督的信心也是如此,相信他,就必须让他作主,不单单只是在急难之中让他作救主,而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都让他来作主管理我们,这样才能蒙他的拯救,这样的信心,才是真正、完全、使人得生、蒙神所赐的信心。
(三)、信心是什么?
希伯来书是新约圣经中探讨信心的经典之作;在希伯来书里,信心是一种以坚忍的态度来面对压力的精神,且基于一个盼望所带来的力量,从而产生世人所说的英雄品质——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勇敢地接纳那些不可能被接纳的。希伯来书所说的信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一一1)——这句话所强调的是信心的对象的真实性,是基于过去和现在,确定无疑的指向未来。
(2)具体而言,信心是相信神所说的一切,你能理解的和不能理解的都要选择相信,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
(3)信心是藉着基督勇敢地来到神的面前(四16,一〇19——22),以寻求帮助和力量,以赢取道德、灵性,和环境的胜利(一一32-38,四16),并且忍受外在和内在的敌对力量(内里的罪,一二l-4:别人的苛待,一〇32-34,一二3)。
(4)信心把苦难解释为神对他儿女的管教(一二5-11),当然也有试炼,因此,神的儿女面对苦难的时候,不但不会灰心丧胆,反而欢喜快乐,相信这正好证明自己有神儿女的名份,也预备自己迎接将要临到的平安喜乐。
(5)信心让我们从那些“如同云彩围着我们的见证人身上”看见凭信而活的榜样(一二l,一三7);而有一天我们亦将要回到这天家去(一二22-24);因此,我们便得着鼓励,勇敢地面对世上的挑战。
(6)信心使我们与一切不信、冷漠、悖逆的试探争战,用一种可称之为“锲而不舍”的本质与之对抗,这本质在此书信中称为忍耐(希腊文是hypomonē)(六1l等节,一〇36,一二1)。在神里面的信心,就产生对神的忠心。
根据希伯来书第十一章的指示,我们应把圣经中所有的人物传记,当作是信心与不信的实物教材,看看两者的表现方式,一种是忠心而顺从,另一种是不忠和悖逆,并且查看神对每一种人有何反应。
共勉:
12:1 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
12:2 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或作“仰望那将真道创始成终的耶稣”)。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
你们总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也要自己试验。岂不知你们若不是可弃绝的,就有耶稣基督在你们心里吗?林后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