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威尼斯之死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威尼斯之死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0-31 22:59: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威尼斯之死读后感精选10篇

  《威尼斯之死》是一本由(德)托马斯·曼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2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威尼斯之死》读后感(一):艺术家的爱情

    最喜欢的作家里又多了一个名叫托马斯曼的家伙。
   第一则故事,“老”艺术家在中年时期终于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期间看上了一个美少年,并且为此不惜呆在已成为疫区的威尼斯。里面的心理描写很美,托马斯曼有没有爱过这样的美少年我不知道,但他一定真的有过这样的爱情。唯有经历过才能写出这样小心翼翼的情感。在美少年对他微笑的时候他甚至像个孩子一样惊慌失措,甚是有趣。
    故事的结局也富有戏剧性和荒诞性,躺在威尼斯沙滩的躺椅上与世界告别,死前最后一眼,看到的依旧是自己爱人
   第三则故事有一段话很值得摘抄:
  “作家谈话的话题不应该是最重要的东西,那只是一些本身没有任何感觉得素材,作家在冷静和超然的心态下,从这些素材中挑选精华,创作出艺术作品。如果你过于关心你不得不说的话,如果你对它寄于过多的热情,你肯定无法创作出好作品,注定要走向失败。你会变得可怜,你会变得脆弱伤感,你的作品就会沉闷无趣、空虚无聊。没有根基外形,松散混乱,也没有幽默感——你的作品变得无趣空洞,你的读者会对它表示冷淡,而你自己只会感到失望和惆怅。”
   这段话应该送给所有文字艺术家。

  《威尼斯之死》读后感(二):作家的自省

“托马斯·曼于1875年出生在德国北部商业城镇吕贝克的一个世袭商人贵族家庭父亲是经营谷物的能干商人,母亲是巴西大庄园主的女儿,酷爱音乐。托马斯·曼及兄弟亨利希·曼颇受母亲的艺术气质的影响。其父病逝后,家族的商号随之倒闭。这对托马斯·曼的思想发展形成具有刺激作用,他看到了整个历史的发展趋势,家族的悲剧不过是德国市民社会衰败的象征。”
从白先勇的《树犹如此》追寻到托马斯曼,不敢说自己能够深刻地理解这本书,只觉得这是作者真诚而富有勇气的自省。
作家自省清高与世俗的矛盾,自命不凡和市民阶层的融合;接受观察力上的敏锐和道德上不完美的本质相通(就像那个犯罪的银行家作家);
他讨厌庸俗(“为什么你要来破坏它,给它一个结局,让它进入丑陋和平凡生活呢?这是一个平静的典范,一个感人的场景,沉浸在颓废,衰退和死亡的落日之美中…”),
而又妒忌平凡人的“真实”(我尤其热爱那些单纯美好、充分正常、平凡、没有天赋的令人尊重的人…妒忌使他精疲力尽,没有加入的快乐气氛让他疲惫不堪…);
他看得清艺术家的“表演”,坦然面对被藐视的可能(无论是《特里斯坦》还是《菲利克斯克鲁尔》作者都并不用褒奖的态度来描写自我的化身,而是坦然地从平常人、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
他热爱美,同时也接受一意孤行地追寻美所可能付出的代价(如同《死于威尼斯》顾名思义的结局,抑或是《特里斯坦》里被臭骂一顿而“懦弱”无语的形象)……
《特里斯坦》里的作家说不想“贪求真实”而不愿去正视美好,正怕看清楚会带来瑕疵,似乎是呼应了最后一篇《菲利克斯克鲁尔》中,舞台上美得惊心动魄的米勒罗塞幕后的丑陋所带来年幼的作家的震撼。(“哪一种形态是萤火虫的真是形态:是当它作为无足轻重的小生物蜷缩在我们的手心时,还是闪烁着充满诗意的荧光在夏夜之中翻飞时?”)
我其实想起了那个自命不凡、常常觉得自己不被理解的男孩子,想起他人前的表演,也想起他大部分时候隐藏着的诗人气质。
想起有他的威尼斯画面,是一个很美的存在。

  《威尼斯之死》读后感(三):无法接受之死

看完威尼斯之死,心情颇为复杂。

先前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所以看到四分之一的时候就在想,应该还要写一个很长的故事,然而就在四分之一的时候,整个故事戛然而止,徒留一个令人错愕的结局。

而且阿申巴赫死在这样一个时机:他和塔齐奥的灵魂靠的最近的时候。他甚至没有和塔齐奥说过一句话,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接触,却在这个时候死去了,也不知道用满足地死去来形容恰不恰当。

整个小说用了极长的篇幅叙述阿申巴赫对塔齐奥的迷恋,抛开伏笔暗线不说,在台面上却只用了一句话写尽了爱恋生命的总结,这是一个落差。

另一方面,阿申巴赫这种对塔齐奥,对美的迷恋,和他的死亡,他死亡的真正原因,对我们这样的知情者而言是震颤,是惊叹,是不可思议,对塔齐奥来说却只是生命之中无法留下痕迹的过客。塔齐奥作为一个渴望解脱却无法脱离的形象,也许已经觉察到了阿申巴赫的狂热情感,但他因为年少的懵懂不觉,或者仍活在禁锢里的沉郁不知,让他无法给予对等的回应。

死亡个体与死亡原因的巨大落差,成就了无法接受的威尼斯之死。

  《威尼斯之死》读后感(四):每一个字都在挣扎,却又每一个字都像要妥协

       托马斯·曼在他很多作品中都表现了他对美少年的迷恋。对于同性恋这个问题,他从未明说,可也没有隐藏。但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个人本身的思想观念使得他在一定程度上对这种情感或说这种迷恋可以说是呈一种压制态度的。最后,这种情感,这种倾慕的出口就只剩下文学了,如《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四部曲中的主人公约瑟夫的人物原型就是他生活中十分迷恋的美少年。
       《威尼斯之死》中正正赤裸裸的诉说着这种无望而又迫切的爱慕。作品开篇就充斥着压抑绝望的气息,乌黑的贡多拉犹如死神的渡船,丢失了属于威尼斯的浪漫,奇怪的船夫,魔鬼般无声息徘徊着的瘟疫。整个场景都是让人窒息的。直至那位让人迷醉的少年出现,才让人在字句见感受到一点点希望与光彩。主人公跟踪少年,穿街过巷,像是要抓住着青春灵动的痕迹,也像是迷醉于这一份热烈的感情中无法自拔,他甚至希望逃离或死亡会带走周围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到头来岛上只剩下他自己和这个美少年。这一切都被描述得如梦似幻,可抓不住的真实美好比恶梦更让人无法承受,字里行间有主人公热烈的感情,还有作家自身难以言表无奈。书中有大量的冲突对比,作家的年老体衰,少年的青春活泼;作家的克制与理性和到威尼斯遇见少年后的痴迷;威尼斯美好的城市形象与其实质上腐烂的本质与堕落。仿佛每一个字都在挣扎,却又每一个字都像要妥协。

  《威尼斯之死》读后感(五):威尼斯之死

四篇文章里看来看去,最爱而不得的是阿申巴赫,违背世俗所以小心翼翼;最活得清的是托尼奥;最无厘头的是菲利克斯。 托尼奥“他小心谨慎地在祭坛的周围徘徊,祭坛上燃烧着他纯洁、忠贞的爱情的火焰。他在火焰跟前跪下去,想方设法照料着它,珍爱着它,因为他渴望着忠诚。可是过不了多久,火焰仍然不知不觉、无声无息地灭掉了。” 以为《唐·卡洛斯》会是他和汉斯的共同话题:侯爵背叛了国王愿意为王子牺牲自己,所以国王哭了。若即若离的汉斯最终让托尼奥失去了付出的动力。 他在祭坛前逗留了很久,内心充满遗憾沮丧,甚至他以为自己会对英格忠诚,直到有一天他已经不再愿意向那个看不起他的姑娘无悔奉献,对他来说世界上不可能再有忠诚了。 然后他耸了耸肩,走了。 现在克律格有了新的朋友,专心文字,但是他离开故乡,没有了亲人,多数情况只身一人。他是被生活诅咒的人,虽然有许多追随者,在他心里如果那些人知道他创作背后的事情他们一定会心灰意冷。 十三年过去了,托尼奥重新回到没有人认识他的故乡,他隐隐地回想起他的身世,他的经历。异地再次见到他曾经爱过的两个人,他也不再主动接近他们,以前的事就算过去了,他会回到他应该在的地方,继续写作同时把他曾经的美好的搁置。 可惜说教性太强。

  《威尼斯之死》读后感(六):关于美和毁灭

这本书不长不短,没有什么波澜起伏的情节,像一艘 缓缓滑行在威尼斯蜿蜒交错水路上的平底船,诉说着一位艺术家对美的追逐以及美所带来的内心的挣扎,最后艺术家的灵魂跟随着美飘荡徘徊,最终走向死亡。
突然想到了之前读过的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同样也是一部关于关于美和毁灭的小说。书里面的“我” 追逐着金阁寺所象征的美,幻想着理解美的含义和永恒,内心不断的在升华也不断的自我折磨与毁灭,最终“我”是如此的接近了美,然而你以为走向了路的尽头,你以为已经抓住了美,真相也不过是一场幻觉。于是美带来了毁灭,金阁寺被大火烧尽成灰。美是否又会再次重生,魅惑着另一个“我” 踏上追逐的苦旅?
美是永恒的,有着魔鬼般的诱惑,勾起人们心底的见不得光的欲望,我们的自私贪婪,总想永久的占有美,于是就像书中的艺术家一样 尽管已经知晓瘟疫的来临,还是不忍离去。美是触不可及的,我们都在折磨着自己,我们想要亲吻美,想把美作为自己收藏,就像某位天神望着湖面中自己美丽的倒影,情不自己的去亲吻水中的自己,结局也只有毁灭。像艺术家一样,这种悲剧的结局是那样不可避免,这是人性的悲凉与无可奈何。我们多多少少都生活在自己思想所创造出来的悲剧性氛围中,你赴汤蹈火追求坚持的东西就像迷雾中的一丝光亮,我们都不知道我们身处何地,也不知道自己拼命奔跑的迷雾尽头究竟是什么在等待着我们,可是我们的笃定和追逐,在所有苦难和纠缠中往往感动的自己热泪盈眶, 然而根本没有所谓的尽头,我们追逐的美也许到头来也还是虚无。
清醒只是暂时的,我们都逃不过美的诱惑,一觉醒来,我们用我们双眼双耳双手双脚继续去追寻美直到死亡,直到毁灭。

  《威尼斯之死》读后感(七):一个老色鬼最后的日子

威尼斯是古代没落的商业中心,现代繁华的旅游胜地。但是在我眼中,他始终带着隐隐的死亡的气息。
十一月的威尼斯,刚受过海水漫城的洗礼,游客减少,气温降低,一切都开始趋于萧条。我想起了电影《威尼斯疑魂》,这部1973年的电影在2012年的票选活动中超越奥逊•威尔斯的《第三个人》,坐上英国《卫报》评选的百年影史佳片第一把交椅。片中浓重的雾气,寂寥的街道,营造出萦绕心头的恐怖气息。水城威尼斯有117条水道纵横交错,而“水”这个意象也并不只有碧波荡漾和温婉柔肠,它还常常令人感到恐惧。水是传染疾病的通道和掩盖死亡的帘幕,不仅是洪水灾害的源头,也是垃圾遗骸的坟场。另一部关于威尼斯与死亡的电影《魂断威尼斯》,是维斯康蒂翻拍自托马斯•曼的小说。两部电影的基调相同,让人感觉像是用了灰蓝色的滤镜一样,画面总是朦朦胧胧。
阿申巴赫,小说的主人公,托马斯•曼自己,一个隐秘的、老态龙钟的同性恋者。他从柏拉图的《斐多篇》中发现了古老的智者和美貌的少年间存在的朦胧的关系。他渴望新鲜得令人激动的美好形态。阿申巴赫在意淫,因为他并无任何实际行动,每次只是远远地看着、默默地跟着。而那时的威尼斯,瘟疫已经开始肆虐,疾病、死亡与美丽、纯真的纠葛开始了。
其实阿申巴赫早知自己将死于威尼斯。他把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献给了塔齐奥,他在海滩上凝视着他,凝视着他眼中上帝所造的美。而他所做的所有思考,实际上是向内的思考,他想探求艺术与情欲,情欲与美的关系究竟是什么,究竟如何相互影响,对于一个作家的创作又能产生怎样的作用。塔齐奥是一个从他的想象中释放出来的一个幽灵。他太美了,使他震惊。他动情了,开始思考,而这一切塔齐奥茫然无所知。塔齐奥是一个无辜的人,既带来美,又带来死。威尼斯在凋零,无数的人开始死于病毒,只有塔齐奥是生命、尊严与美的象征。可是,塔齐奥自己对于这些又是什么?神是不自知的,自知的便不是神。塔齐奥对于塔齐奥,只是一个普普通通随家人度假的男孩子。在阿申巴赫痴狂的想象中,他像是被魔鬼劫持了一样,拼命想要握住这美好的形象。
阿申巴赫年老体衰,年轻美好的形象使他心神震颤。美的形象引发情欲,打破了作家一贯的理智和自制。这既是一种鲜活的可感知的活力,又带着腐朽堕落的气息。在电影中,维斯康蒂的选择了马勒的《第五交响曲》的第四乐章,配合情节的推动,每一次主人公凝视这个美好形象时,音乐就响起。虽然实际上托马斯•曼是受到马勒的《第八交响曲》的影响,但是对于观众来说,《第五交响曲》更加易于接受,因为我们能直接地听出欲望与餍足,激情与克制的交叠。可是随着音乐高潮处舒缓的上行模进,阿申巴赫死了,他死于美,死于威尼斯,并非死于少年塔齐奥。他并不爱塔齐奥,他爱的是美,并且美使他自爱。塔齐奥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填充了想象的缺位的“物”。
说到底,阿申巴赫在从事一项精神劳动,他的养料已经枯竭,不满于日常的生活,被一种隐秘的欲望所驱动。塔齐奥是这项劳动的中介物,或是一面镜子。阿申巴赫的凝视,实际上是凝视一个空白的点,如杜尚所绘的窗。而我也终于明白,情欲是交互被动的。在这样一个故事中,塔齐奥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互动。阿申巴赫的情欲之火点燃,开始反思,而他的思就在这样的凝视镜子的过程中,不断从塔齐奥返回他自身,所以他的反思是自我之思。他思考的美、情欲、艺术及一切,都是一种自我之思。他是以自己身体为劳动对象的劳动者。他的死亡是自杀,是自我的耗竭。而从这种关系中,我们又发现,阿申巴赫的凝视赋予他所处的位置,实际上是塔齐奥的位置。他是站在塔齐奥的位置审视自我的。他在他所不在的地方思考。塔齐奥是一具空壳,而阿申巴赫已经完成了对他的占有。
文/ALEX喜
不要吝啬,关注公众号——语言之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