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审判》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审判》读后感10篇

2017-11-05 21: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审判》读后感10篇

  《审判》是一本由弗兰兹·卡夫卡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00,页数:3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审判》读后感(一):理解现代生活困境的“经典样本” ——读《审判》

   文/岸晓风
《审判》是卡夫卡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让人如雷贯耳的经典,更是很多大学的必修书目。这次,北京大学出版社根据德文原始手稿全新反映了这部史诗般的作品,让众多的卡发卡迷一饱眼福。下面就说说这本书。
这本书的主人公叫约瑟夫•K是,K是一名银行高级职员,一向为人正直,对工作认真并且充满上进心。但在他三十岁生日的那天早上,一个奇怪的执法组织无端宣布他被捕了。没有任何的指控的证明,而且前来逮捕他的人也没有任何的证件的呈示,一切都来得十分的莫名奇妙。经过审查,这个执法机构允许他继续照常的上班,像往常一样生活,但随后又通知他,审讯时必须到场,而且审讯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使他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他始终见不到法官,他四处申诉,他也试图反抗过,但是,他斗不过这个庞大的机构,最终在他三十一岁的生日前夕,被两个刽子手带到采石场,“像一条狗一样被处死了。
可以说,这本书是一部非常抽象、离奇、纯粹卡夫卡式的作品。我们都知道卡夫卡这个人就是相当矛盾的,一方面他的文笔文笔明净而想象奇诡,他的一些写作手法,比如创造一个平行的、代替的拟像现实,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准确的说,他开创了一种文体。但是,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他又是孤僻的、绝望的,他的一生都是生活在痛苦孤独之中。于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这也是《审判》的主题。
卡夫卡描写的人物和故事情节都是跳跃的,其文字有一种西方现代荒诞舞台剧的风格,这在《审判》一书也有集中的体现,K处于矛盾和危机中,隐射的生活中,则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人生存的陌生、孤独、苦闷、分裂、异化和绝望,从其荒诞中我们体会到卡夫卡通过作品体现的对时弊如此一针见血地抨击,对人性的精准描述,也更加理解为什么这本书自出版以来就拥有会有如此强大持续的生命力
正如英国诗人奥登评价卡夫卡时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我们当前所处的这个时代,《审判》里的土壤不是少了,而是多了,这也是我们今天仍然要重视这部不朽著作的重要原因。

  《审判》读后感(二):卡夫卡挖的坑都是无底的

       写作是卡夫卡的业余事业,但他对自己的作品充满责任感,谨慎持重,追求完美。他经常挖坑,又频繁弃坑,只因自己不甚满意,所以他留下来的作品很多属于残稿,《审判》就是如此。《审判》的手稿中存在一些尚未完成的篇章,1925年初版时舍弃了这些部分,使整部小说看上去显得完整。但这些卡夫卡弃过的坑,或许保存着解读这部晦涩作品的蛛丝马迹。最近北京大学出版社根据卡夫卡德文原始手稿全新翻译的《审判》,收录了被初版当作废料舍弃的残稿。
       卡夫卡自认为《审判》在艺术上是失败的,在他生前,只发表过其中的部分篇章。若遵照其遗嘱,这部小说的手稿必在焚毁之列。因为遗嘱执行人布罗德的“背叛”,《审判》最终得以整理发表,并成为卡夫卡作品中的经典。本雅明说“卡夫卡的作品在本质上都是寓言作品”,但是卡夫卡不同于一般的寓言作家,他们有明确的寓意,情节为寓意而设计,他们千方百计地引导读者猜中谜底,来完成他们扭扭捏捏的说教。卡夫卡的寓言则难以阐明,像云遮雾绕的胜境,即便像本雅明这样专业的读者,也仅能窥其一隅,“时不时发现一些暗示”而已。
      《审判》可视为一部有关法律的寓言,但身为法学博士的卡夫卡并没有在本书中阐明自己有关法律的具体论点。在小说的开始,银行经理K无端被捕,从始至终卡夫卡都未言明K所犯何罪。这种对罪名的有意淡化,强调的是这一事件的象征意味。事实上,K虽然被捕,但具有充分的人身自由。只是突然成为戴罪之身,侵害了K灵魂上的自由,使他陷入精神的囹圄。卡夫卡在整部小说中,营造出这样一种精神受限的压抑气氛。K起初对自己的案子满不在乎,毫无作为,这只是他求得精神上放松的一种企图,是消极反抗的表示。但是周围的人不断强调他所犯的官司,让他难以从负罪感中跳脱出来,并渐渐为自己的命运担忧。加缪说:“罪恶以清白无辜乔装打扮,颠倒是非很适合我们时代的性质,此时,清白无辜却不得不为自己辩护。”这种荒诞局面也体现在K身上,K自认为无辜,但却不得不操心自己的答辩书。“他曾经蔑视这桩官司,如今情况业已改观。”只是无论求助于律师以及与法庭有关系的画家,K均无获得完全解脱的希望,于是他选择了放弃。这种放弃可视为绝望之后一次顺天应命的精神放松,也是对颟顸权力的主动反抗。
       K是一个反抗者,在初审的法庭即痛斥守卫的腐败,但当守卫因为他的揭发而受处罚时,他又表示同情和自责。这些权力的边缘人物不是他反抗的对象,他反抗的是组织,是高阶公务员。但组织是无形的,高阶公务员是他接触不到的。他一腔幽怨,却找不到自己命运的真正主宰。K反抗的对象是虚空的,像《说唐》中怨天的李元霸望空抛出他的巨锤。而K解聘律师的举动,则是一次转折。在小说中,律师虽然是权力传导的末端,却能对他的委托人任意摧折,可怜的商人布罗克对他言语顺从,甚至律师的一个眼神,就能让布罗克乖乖跪下。这一情节突显权力的霸蛮,但权力只有通过被权力约束的人而显现,K通过解聘律师,在形式上摆脱了权力的钳制,不给权力显示它存在的机会。这时的K不强求最终的解脱,但已获得阶段的精神自由。这种状态一直保持到最后,在被刽子手控制的时刻,他放弃抵抗,但也不自行了断,只保持冷静分析的理智,仿佛把一切人为都已视为天命。其实这种顺从也是自主的,无力地反抗比顺从更能彰显权力的存在,但K没有给权力表现的机会。这种顺从虽是对权力的蔑视,又表现为对命运的驯服。K临终吐出“像条狗”三个字,可视为一种面对命运的无力自嘲,所以K的反抗是有限的。
       布鲁诺·舒兹在《审判》的跋文中说:“卡夫卡的作品有着自己诗意的生命——具有多重含义,不可捉摸,无论什么样的诠释都无法将它全部掌握。”所以即便收录了卡夫卡《审判》中的残稿,也只能丰富而不能穷尽对这部小说的理解。加缪说:“卡夫卡的全部艺术在于迫使读者一读再读。……但硬想把卡夫卡作品的细节全部解释清楚,恐怕就不对了。”这就告诫读者不要试图探卡夫卡的底,他挖的坑都是无底深渊,《审判》也是!

  《审判》读后感(三):现代人的困境:个人与社会的矛盾

诗人奥登说“卡夫卡的困境也是现代人的困境”,我最近读卡夫卡的《审判》,感觉与另两部小说《美国》和《城堡》相比,其对现代人困境的表达更加“赤裸裸”和“深入骨髓”。阅读过程时不时都能感觉到主人公k先生的焦虑、对抗和无助——个人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繁杂的司法程序以及铁一般的官僚科层体制时的无能为力和个人自由意愿无法实现的无助。
     事实上,造成现代人的困境的正是“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按照卡夫卡的意图,《审判》更倾向于对社会上官僚主义和腐败的批判,但是某些场景也暗含了对个人的指责和惋惜。比如k的叔叔利用自己和一名律师的交情主动帮助k摆脱官司,当时还有一名初审法官在场,而k却和律师家的女佣调情,多么好的机会被浪费了!《审判》成熟的地方就在于并没有简单地给出一个斩钉截铁的答案说“是社会的错,还是个人的错?”,而是通过冷静的叙述,让故事如其所是的向前发展,各种因素交织碰撞推动着,最后不得不走向悲伤结局
     卡夫卡的小说,表面上冷静地叙述,实际上包含着深深的悲观迷茫。正是由于这些消极情绪,小说的场景才时不时地表现出荒诞、怪异、夸张。

  《审判》读后感(四):不对,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对于法学生来说,卡夫卡的《审判》和加缪的《局外人》应该是必读,遗憾的是我在法学院待的三年并没有去读它们,本科读《局外人》的时候我还没踏入法学之门,现在读《审判》我已经告别法律很久了,sigh。
文艺青年来说,没读过卡夫卡是件很让人抬不起头的事,愉快的是我不是文艺青年,卡夫卡的书除了这本我就只看过《变形记》,反正看下来都是黑人问号脸。说实话这本书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快弃了,但是我不停的给自己打气:“你是以后要读普鲁斯特的人,卡夫卡又算得了什么!”然后就在心里默默垂泪,hitpan的心态放在读书上也是种折磨啊。
这本书虽然叫审判,但其实根本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案子,支撑我熬过前面三分之一的一个念头就是我要看看这TM到底是个什么破案子,遗憾的是一直到最后主人公K嗝屁了也没交待案情。K在某天早上一脸懵逼的被逮捕,这个所谓的逮捕与现在的逮捕不一样,换成现在的说法就是收到一张传票,然后K就在某个周末去法院初审,由于K根本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事儿,加上法院的办公环境和人事环境实在太糟,就在法院把法官等骂的狗血淋头,活生生把自己从被告的辩护掰成了原告的控诉,当然,法官被骂成个傻缺也不能阻碍案件的进程(案子进展是个什么样的谁也不知道),K本来没怎么把这个事放心上,但是坏事传千里,K的叔叔知道了,把他带到一个律师那里,请律师帮忙,K也很厉害,去的第一天就跟律师的保姆搞上了,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保姆的一大爱好就是集邮,对象是来找律师的所有被告。期间K觉得律师不顶用,然后就想自己写答辩状,但无奈自己连自己为什么被控告的不清楚,一不小心就触发了拖延症,后来K觉得自己不能再堕落下去了,就什么三教九流的人都去接触,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跟法院的关系好的不得了,能够影响法官的判决,也是脸大。没办法K又去找律师,同时在那儿的还有一个律师的另外一个当事人,一个商人,为了打官司,公司都不开了天天跟法院杠上,请了五个律师(还打算请第六个),最后被K的律师发现骂了个狗血淋头低三下四的请律师不要放弃他,还告诉K在他第一次初审的时候,他和其他一群被告就觉得K一定会遭到判决(这个乌鸦嘴),跟K说他这个官司还很年轻,我多自豪,我的案子都五年了多骄傲(黑人问号脸)。K萎靡的解雇了律师,在一次陪客户游玩的过程中进入了一个教堂,里面的神父是监狱神父,然后就跟K讲了一个“法与守门人”的故事,然后得意洋洋的作了几种解读,把K说的一脸懵逼的离开了,最后的最后,K在一个夜晚被两位法警(?)带走,解决了。
从头到尾,书里都没有对于案子的描述,法院的参与也微乎其微,法律就像个幽灵一样,不出现但时刻都在晃荡,每次读这种类型的书我就会想起狄更斯的“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苦恼,很多人都说我们现在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接近自由,真的是这样吗,我不觉得。不说远了,看看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电影电视剧,甚至是那个年代的小说,你就会发现,我们现在一点不比过去好,当然也不比过去坏,世界总是恒定的向前走的,乱世造英雄,若是你生在那个时候,活不过第一集的宋兵甲说不定就是你。
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画家对于规定与经验的吐槽,理论上是对的,但是他就是不存在,理论上是错的,不应该的,但他就是在那里了,真是生而无奈啊。

  《审判》读后感(五):难道就我一个人译者有意见吗??

书,肯定是好书。但是,我想说,本书的译者水平实在是太臭了!臭了!臭!了!通篇只有一个句式:XXX说什么什么。直接让这本书读起来困难十倍,强烈推荐大家买别的版本!!C

  《审判》读后感(六):守门人寓言 刍议 (附寓言原文与神父分析)

这是一则令人疑惑的寓言,若没有仔细捕捉一些细节,或是顺着神父的解释去细细体会这些细节的意图,很难得出守门人是被欺骗者的结论。不过借助这个结论,重新体会这个寓言,却看到法律的荒诞。法的执掌者是背对法律之光的人,而期望以法之平等为自己申诉的人,却能看见法律的亮光。法律大门始终敞开,意味着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却因执法者的阻碍,并非人人都能如意获得法律公义的裁定。每个人的意识里都有法,但是没有人能说清何为真正的法律,执掌者与申诉者最终的结局却意外的相似,皆在法律之门之外打转,无法真正进入法的大门。
        卡夫卡把对这则寓言的诠释,交给了一位神父,这样的角色选择也颇有意思。神父(天主教)是有赦罪的权力的,这个权利与法官有相似之处,但是不同的是,法官赦罪是依据人所立的法,但是神父的赦罪是代表神有赦免一切罪恶的权柄,这一天上的权柄借由地上他所立的祭祀而完成。当神父在教堂中叫到k的名字时,对他所说的一番话,是宗教与法律的融合质问。K认为自己没有罪,人无法给人定罪,但是神父却回应有罪的人通常都会如此应答。
        神父与k之间所论之罪,是指同一个罪吗?若是以基督教信仰为背景,神父所论之罪,可解读为原罪,他必然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从亚当延续的罪,但是鲜少有人愿意承认自己会有原罪,这样的解读并不是说不通。此外,审判不仅限于法庭,基督教里的末日审判也是一种审判,且最令人畏惧,当公义的神坐在宝座前,审判活人死人。神的审判又是依据什么呢?
        我们可能会认为是罪,但是又是谁来定义这罪呢?既然神是审判者,那么必然是他来取决谁有罪,谁无罪。我们自以为自己是那群观察神审判场面的人,能够清楚地看到审判时发出的正义之光,但殊不知,我们可能是那群背对着审判的人,根本无法看清真正的审判,我们也不过是一群在法度正义之外打转的人。
        卡夫卡真的将法律的荒谬,寓意深刻地展现出来。
[附文]
        在法的门前站着一个守门人。一个乡下人来到这个守门人面前,请求见法,但守门人说现在不能允许他进去。那人考虑了一下,然后问他之后是否能被允许进入。“有可能。”守门人说,“但是现在不行。”由于通往法律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而守门人站到一边,那人弯下腰,想望进那扇门里。守门人发现了,便笑着说:“如果它那么吸引你,那么尽管我禁止,你还是可以尝试进入。但是要知道:我的力量很大。而且我只是最低阶的守门人。从一个厅到另一个厅,站着一个比一个更有气力的守门人。第三个守门人,我光是看到他的样子就承受不了。”那个乡下人没有料到这等困难,他以为法律应该是人人都可以随时接近的。当他更仔细地打量那个身穿毛皮大衣的守门人,那大而尖的鼻子,长而稀疏的鞑靼人黑胡子时,他决定还是宁可等待,等到他获得进入的许可。守门人给了他一张板凳,让他坐在门的侧边。他在那儿坐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他一再尝试获准进入,一再央求,让守门人不胜其烦。守门人经常对他进行小小的盘问,询问他关于他家乡的事和许多其他事情,但是都是些漠不关心的询问,就像大人物所提的问题,而到最后,守门人总是说还不能够让他进入。那个人为这趟旅行带了许多东西,她把一切都拿来贿赂这个守门人,哪怕是再有价值的东西也不吝惜。守门人虽然把东西全都收下了,却在收下时说:“我收下来只是为了让你不要以为有什么该做的事自己没有做。”在那许多年里,那人观察着那个守门人,几乎不曾间断。他忘了其他的守门人,在他看来,这第一个守门人是进入法律的唯一阻碍。他咒骂这不幸的巧合,在头几年里很大声,后来他老了,就只是自言自语地嘟囔着。他变得孩子气,由于他在对那守门人的常年观察中也发现了对方毛皮领子上的跳蚤,他也央求那些跳蚤帮他的忙,去改变守门人的心意。最后他的视力变弱了,而他不知道四周是否真的变暗了,还是只是他的眼睛在欺骗他。不过,如今他在黑暗中看到一道光,源源不断地从那扇法律之门里透出来。现在他活不了多久了。在他四千,这些年来的所有经验在他脑中集成一个他至今不曾向那守门人提出的问题。他向那守门人示意,因为他僵硬的身体已经无法站直。守门人必须深深地朝他弯下身子,因为两人的高矮差别有了很大的改变,那人变矮了。“现在你还想要知道什么?”守门人问,“你永远不满足。”“明明大家都在追求法律,”那人说,“为什么这么多年以来,除了我都没有别人要求进入呢?“守门人看出这人的生命已经到了尽头,为了让逐渐丧失听力的他还能听见,想他大吼,“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在这里取得进入的许可,因为这个入口是专门为你而设的。现在我要走过去把它关上。”
[ k认为守门人欺骗了那个人,但是神父却认为这不是欺骗,守门人不过尽了自己的义务,神父解释道:]
        针对进入法律的许可,故事中包含了守门人所做的两个重要解释,一个在开头,一个在结尾。一处说的是:“现在他不能允许他进入,”另一处是:“这个入口是专门为你而设的。”假如这两个解释之间相互矛盾,那么你就可以说守门人欺骗了那人。然而这两个解释之间却并没有矛盾。正好相反,第一个解释甚至预示了第二个解释。几乎可以说,守门人超出了他的义务,向那人提出了将来允许他进入的可能性。在那个时候,他的义务看来只在于阻挡那个人。的确有许多解释那篇文字的人纳闷那个守门人居然做了这样一个暗示。。。。。
[神父提供了另一种解读:守门人才是被欺骗的人。他解释道:]
        有人说他并不识得法律的内部,只识得入口前那条路,他必须一走再走的那条路。他对法律内部的想象被视为天真,而且有人认为他自己也畏惧他想让别人感到畏惧的东西。可以说他比那个人还要畏惧,因为那人一心想要进去,就算听说了里面有更可怕的守门人,而那个守门人却并不想进去,至少故事里没说他想进去。虽然也有人说他一定去过里面,因为毕竟他曾经被法律任命担任这一职务,而此事只可能在里面发生。另一些人对这个说法的回答是,他也可以透过从里面发出的一声呼喊而被任命为守门人,至少他应该不曾进到里面的深处,既然他连第三个守门人模样都已经无法忍受。此外,故事中也没有提到在那许多年里,他还叙述过什么关于里面的事,除了针对里面那些守门人所说的那番话之外。也许他被禁令叙述,但他也不曾提起这个禁令。有人根据这一切推出,他对那里面的样子和意义一无所知,有的只是一种错觉。据说他对那个乡下人其实也是一种错觉,因为他从属于这个乡下人,而他并不知道,反而把乡下人当成下属来对待,从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这一点,这你应该还记得,但他其实是属于乡下人的。根据此一看法,守门人从属于乡下人这一点在故事中也表现得很清楚。首先,受束缚的人从属于自由人。而那个乡下人的确是自由的,他想去哪儿就可以去哪儿,只有法律的入口不准许他进入,而且只被一个人禁止,亦即那个守门人。如果他在门边那张板凳上做了一辈子,那么这是出于自愿,故事里没有提到他受到强迫。然而守门人却由于自己的职务而被束缚在他的岗位上,他不能离开,看样子也不能进去,就算他想要进去。此外,他虽然是为法律效命,却只为了这一个入口效命,也就是说只为了这个乡下人,因为这个入口只是为了此人而设。基于这个理由,他隶属于此人。可以假定,在那许多年里,在整个壮年时期中,在某种意义上,他只执行了空洞的职务,因为文中说,一个男子来了,指的是一个壮年男子,这表示那守门人在履行义务之前得要等很久,而且所等待的时间是由那个男子决定的,毕竟他是自愿来的。而这份职务的结束也是由那个男子生命的结束来决定的,也就是说,直到最后他都隶属于那个人。而且文中一再强调,守门人似乎对一切都一无所知。不过,这一点并不引人注目,因为根据此看法,守门人还有一种更严重的错觉,此错觉涉及他的职务。因为,最后他提到那个入口时说:“现在我要做过去把它关上,”可是在一开始时提到过通往法律的那扇门始终是敞着的,而那门若始终是唱着的,“始终”表示不受限于那人的生命长度,虽然此门是为了那人而设,那么就连守门人也无法把门关上。那守门人之所以宣布要去把门关上,只是想给一个回答呢,还是想强调他的指责呢?还是在最后一刻想让那人陷入悔恨和悲伤?关于这一点,大家意见分歧。但是许多人一致认为守门人无法把门关上,他们甚至认为他的知识也在那人之下,至少是在最后,因为那人看见了光从法律的入口透出来,而负责看门的守门人想来背对着入口站立,而且从他所说的话当中也不曾显示出他察觉到这一变化。

  《审判》读后感(七):【书评人俱乐部】无名之罪不能赦免 泥沼深潭无得解脱

无名之罪不能赦免 泥沼深潭无得解脱
——读卡夫卡《审判》兼与友谈
(题外话)收书刚好是省考笔试出成绩的那天。封面硕大的两字真真是当下心情书写。之后经历一连串后续工作落下了书评,在此再次致歉!我对卡夫卡的认识最早自然也是源自闻名于世的《变形记》,遗憾的是知道个大概但没看过书。这次知道了卡夫卡居然是法学博士出身,肃然起敬,而且《审判》又是文学与法律的复合,便尝试一读。理解或有(不,是肯定有)偏差,还请不吝赐教!
——————————正文分割线——————————
人们对于卡夫卡作品的评论几乎都是建立在怪诞、荒谬的情节之上的,用流行话讲“画风清奇”,通过象征性极强的描写和叙事,感受其情感的强烈而隐晦,继而挖掘背后的庞大世界以及更恢弘的精神领域。
第一次看卡夫卡,读《审判》,阅读体验并非想象中的愉快。卡夫卡描述细致入微,K的举手投足似乎都有深意,然而寓意晦暗,字句言辞无不有意无意地出现了法学论文写作中的惯用手法——如此句一般在破折号中作解释——以断开冗长句子(当然也可能是我阅读浅薄,少见多怪了),因此读起来觉得困难异常,数次停下怀疑自己是否看懂。出于对西方文学的知之甚少,加上卡夫卡思维的与众不同,事情发展出人意料,我对故事脉络、包括铺垫和高潮以及结尾的认识并无新意,甚或是在看了其他书评后才仿佛更清晰一点。因而我只能就自己的理解尝试与友交流。
关于审判。在我的理解中,这审判对象有三方:一是K本人,即卡夫卡表面描写的那样;二是文中的国家机器、法律体制,这是能从文本描述中认知的;三是社会大背景,卡夫卡所处的时代,是他思索和拷问的源泉和归处。
就K本人而言,这场审判自然荒谬无理:无缘由、无罪名,司法不公开不透明,执法更无程序可言,然而这一切竟又确实在进行,旁人莫名其妙知晓此事,亦真亦假的热情帮助反而令人觉得诡异之至。最后K走向死亡,我以为是很必然的。刽子手只是外在的执行者,K自己才更是在这场审判中给自己定了无法挣脱的苦恼之罪,执了一劳永逸之刑。
就国家机器而言,这场审判揭露了执政者以恶法执政,国家机器肆意妄为,司法、执法机构封闭自大,所谓“法律”已逾越普世道德和代表真正公平正义的良法之上,成为恶的法。实体上,“法律”虚无,无据可定、无章可循、无理可依,以致“有法无天”;程序上,“法律”对外封锁、对内限制,执法者不知为何执法、为谁执法,机械而麻木为常。这样的体制本就值得被审视、被裁决、被判罚,但它竟还要对外进行审判,真是可笑极了。
就社会背景而言,这场审判所戳穿的是国之不幸、家之难安的混乱变革,以致无辜平民生活在虚妄的恐慌之中,陷入白色恐怖的泥沼深潭无得解脱。透过前两重审判,可以发现社会全景愈发可见,新旧格局交错、各种矛盾凸显、社会激荡不安、人民水深火热,是小人物的彷徨、孤独、无助,是大背景的质疑、叩问、呐喊,是时代的颤抖和历史难以抚平的疮伤,是人类深层次的反思和评判。
关于K。我想K是自傲又自怜、善良且无知的。作为一个银行经理,有一点权力、有一些社会地位,但终究不是上层人、不是高官,无力对抗这欲加之罪、无名之罪,以致在自傲和自怜间形销骨立,深陷自我的救赎与反救赎之中。至于他的善良很显而易见,无论是帮助守卫求情(善良透着难得的理智和逻辑),抑或是对法院工友之妻、蕾妮(然而这善良透着愚蠢呢);而无知,或许不怪他,怪社会(感觉烂尾了)……
掌门Sade刚好也在读《审判》,百忙之中分享了他的观点——
“解读卡夫卡,是一项极为困难的工作。他的作品因其怪诞、晦涩象征、隐喻的形象,而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文学批判家也从宗教的、政治的、甚至精神分析的视角等多重角度对卡夫卡文本进行阐释,其中表现主义、现代主义与存在主义则是他们常用的理论抓手。(我的OS:学神在说啥……)
单从写作手法上讲,卡夫卡的独特性与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卡夫卡文笔文净,想象奇特,常来用寓言体,这多体现在他所创作的众多短篇小说当中。寓言背后并非简单明了的道理,而是深刻的思想洞见。卡夫卡并非不关注外在世界,而是将外在世界思想化了,一个个思想事件奇特、独立,却也遵循一套自在的逻辑,这是卡夫卡写作风格的第二个特点。第三,卡夫卡文本中冰冷、敌意的社会环境与孤独、绝望的个人,这种二元格局处处存在。《失踪者》里的卡尔•罗斯曼与满是敌意的美国、《审判》里的约瑟夫•K与冷酷的法庭,这样二元对立的格局是卡夫卡对自身(也是广大人类)处境的深刻洞察。(我的OS:想给学神鼓掌!)
在《审判》中所描述的法庭里,不存在无辜和有罪的区别,区别的是已经找上你和暂时没有找上你,这样一种对现实、权势甚至历史不可逆性的无情揭示,让卡夫卡成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其独特的写作手法,也成为众人争相仿效却无出其右的经典模型。”
苏打小姐虽然不是法科生,但是也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于法庭的模凌两可。卡夫卡挖了个无底的坑,无休无止无法完结。法庭全然模凌两可,K全然矛盾的心理。所犯何罪?为何被捕?关于“官司”“法庭”内核本身是一无所知的。不只是K好奇“法”的内部并且无法进入,读者也如此。一切荒诞离奇,或许是作者刻意在模糊犯罪和法庭这些媒介本身,而着重强调文章的象征和揭露意味,文中的法庭对应于当时社会现实的权力形态,因而对法庭隐而不见的神秘性没有给予充分的阐释。
关于故事影射本身。无力、压抑、抽象、离奇、诡异,不公、讽刺、抨击、无奈、可悲,一股浓浓的对当时社会状态的讨伐又束手无策的味道,到深处其实就是一种孤独、恐惧和绝望的交织,一种精神受限的压抑感。可以感知到K处于一种矛盾和危机中,影射的生活则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陌生、孤独、苦闷、分裂、异化和绝望,从其荒诞中我们体会到对时弊如此一针见血地抨击,可以很形象的想象到K所处的那个社会的压迫有多么厉害,普通下层民众的权利多么受不到保障,法律这个保护人民权利的权威武器到了这里完全毫无用处。
被捕之后,K开始走向自审,关于论罪,更是自由意志。K自然是反抗者,但他反抗的是组织,而组织是无形的,是背后一股强大的形如高官的力量,是虚幻的,所以即使起初他奋力反抗了,但是他反抗谁?他触碰不到,也许他也不尽然清楚。只能幽怨,反抗无门,自我倾空。权力的霸蛮在此可见一斑。K最后放弃了,没有按大多数读者最初对情节的期待走。“像条狗”,他放弃了抵抗,仿佛已视为天命,化为无力自嘲以及貌似对无稽命运的驯服,但这大概是一种带着嘲讽和蔑视的、和虚空组织同样虚空的“驯服”。
于是,无名之罪不能赦免,泥沼深潭无得解脱;谎言成了真理,没有秩序成了秩序。悲观和压抑无限夸大化。”(我的OS:这话棒呆,借来作标题了~)

  《审判》读后感(八):〖阅读简报〗审判

这篇小说的阅读体验并不佳,哪怕读到了三分之二的时候,你都会觉得卡夫卡临终时委托密友马克斯·布罗德把它烧毁是多么地有“自知之明”。小说将现实框架变形,然而填充进大量细膩的心理描写,从而使得读者在莫名其妙之中获得了一种荒诞的真实感,这是一种教科书级别的表现主义叙事策略。 被名义上逮捕的主人公约瑟夫·K除了被进行过简短而奇怪的初审外,从未被进行过任何形式的正式审判,哪怕是实质意义上的关押逮捕。然而,小说中却处处弥漫着审判的气息,而那个从未公开露面的法院也似乎化身为K遇到的一切人和事,逼得K喘不过气来,乃至于几度抑郁、狂躁。这种散发着不安气氛的紧凑情节在小说中俯拾皆是,而推动它前进的则是一桩从未交代过原因的“无头案”,这种神秘莫测的安排促使读者急于追问背后的真相或者叙事的意义。然而,表现主义文学却从不提供任何真相或意义,它只提供冷冰冰的双眼所探视到的现实中的变形面,最终指向的也将是一种存在主义拷问而已。

——二零一七年四月二十五日夜

  《审判》读后感(九):【书评人俱乐部】说不清的法律,无奈的人生

拿到这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姬健梅老师翻译的《审判》,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根据德文原始手稿全新翻译”和“卡夫卡未完成遗稿”。翻开目录,会发现,这不仅仅是卡夫卡《审判》的中译本,还包含着卡夫卡残搞的译本,其中附录还包括了布鲁诺•舒兹的波兰版《审判》的跋和麦尔坎•帕斯里的《审判》手稿版后记,之后还有清华大学赵晓力老师的导读推荐,最后则是卡夫卡的年表。这样的安排似乎讲诉了《审判》的前世今生。
从故事到残搞,再到后记,最让我好奇的是主人公约瑟夫•K到底犯了什么罪?需要审判他什么?然而看完了整本书,依然无法知道约瑟夫•K犯了什么罪,也不明白为什么他的最后命运是死在了刽子手之下。
在卡夫卡的笔下,我们似乎看到了无数个想要帮助主人公约瑟夫•K的人,但是当他凄凉地死在采石场时,却得不到任何人的救助。
约瑟夫•K是一个银行的经理,有着他叔叔认为的体面的工作,有一个检察官的好友,从某种程度上,他属于社会的中上层阶级。但是当他陷入一场官司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
那份体面的工作似乎没有带给他面对官司的底气,反而让他更想隐藏自己的官司,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有那么一场官司。所谓想帮助他的人,给出的帮助似乎也都不是他想要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让他失去对这场官司所有的信心。谁也说不清K犯了什么罪,但是他必须面临审判。周围的人不断地跟他说,我想帮你,我会帮你,但是谁也不能帮他彻底赢得这场官司,他们只是不断地告诉他如何应对这场官司。而K先生不要这样的帮助,所以他将这些统统扔掉。所以他等待的判决是死亡?
法律到底是什么呢?K先生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接受审判。而故事中的律师先生,也不知道自己在打一场什么样的官司,只是不断地和法院中的人接触交流。商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陷入官司,只是不断地寻找律师的帮助。法院画家从来没有看过真正的无罪释放,只知道表面的无罪释放和拖延。
似乎在整个故事中,没有人知道法律是什么,所谓的法律似乎就跟监狱神父所讲的那个故事一样,那是门里面的事,而所有人,包括法的守门人,都只能在法的外面转悠。可即便如此,它依然决定了人的生死。
卡夫卡的文学之所以能在文坛占据一席之地,或许就是由于他这种巧妙的构思吧。这是一部围绕法律审判的故事,但是我们却看不到所谓的法律是什么,我们似乎只是生活在了所谓的审判系统里面。这样的描述其实挺荒谬的,毕竟弄不清楚法律是什么,又怎么去审判呢?但是卡夫卡却用自己的笔调向我们描绘了这么一个荒唐的故事。让我们看到K先生这样一个强烈地想要反抗,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抗争的主人公。也让我们从律师、商人、画家等人的角度看到这个庞大系统内众生的生存状态。在卡夫卡的描述下,我们似乎能感受人每个人物的卑微和无奈,但是每个人物却又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反抗挣扎。这样的写法,让人那么真切地体会人的渺小和孤独。

  《审判》读后感(十):我们每个人都是被告,检察官,律师,看门人,我们永远也见不到法官

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阅读卡夫卡的小说,说实话,很吃力,我也从来没有写过书评,只是简单地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好了。
我读的是云南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的版本,北京出版的有300多页,而我看的这本是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只有170页,字体很小,段落很紧凑,而且对话之间也没有空白,让本来就晦涩难懂的东西变得更加纠缠不清,艰难地读到了第四节的时候,我放弃了,于是去网上找来奥逊·威尔斯翻拍的电影版,然而,电影版在前面一半的时候我本人都是一脸懵比的总觉得好像懂了一点,但又不知道自己明白的那部分到底是什么,但是随着静下心来,不断地暂停,倒退后终于思路逐渐清晰,在影片结束的那一刻,我陷入了久久地沉默,不得不说,奥逊·威尔斯拍的很好,画面具有冲击力,很震撼,但是比书本本身还要像一场幻梦。
于是,又重新拿起书本,眉头紧锁地花了一晚上,一上午的时间继续看完它。
我想有很多人都会从社会制度或权利的角度去谈论这本书。而我,想要从人,从人的本身去谈谈这本书,我尽量不去看别的读者写的观后感,以避免会干扰到我的直观感受。
在阅读的时候会想,K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而偏偏被捕的是他呢,
我想用篇中律师的话来说,被告是有着他独特的气质使他成为被告,他跟人群中的其他单调乏味的人不同,他是独特的,他是对自身及世界有觉知的,所以他被捕了,我们不应该有觉察力,我们应该像个训练有素的动物或机器一样移动在这个叫”社会“的无边的网里,我们不应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我们不应该去怀疑,我们应该极力让自己融入社会,依赖这个社会,也就是所谓的“法”。一旦让周围觉察到你有想要探索、追求真理的欲望,那么你将要被捕,也许我们是犯了《1984》当中所谓的“思想罪”。
这个网无所不在,“法”无孔不入,身边的每个人都是审判者,他们可以是朋友,父母,兄弟姐妹,老师,你的上司,老板,甚至你公寓的保安,他是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做的每件事,说的每句话都在与周围的人产生交流与碰撞,价值观、个人意识、生活方式,这些都在受到别人的评价,而且我们的生活及思想也会因为这些“审判者”发生改变,我们装做不在乎,起初抗争,但最终,我们疲于抗争,随波逐流,受人制约的活着好过自由的活着。
权威,我们脑海中是怎样定义权威的呢,在这个时代里,权威不是公正、真实,而是一切比我们强大的、可以阻碍我们的都可以是权威,我们屈从于这个权威,不是变为猪狗,就是走向毁灭,一如主人公K.葬于碎石厂,死了,毫无价值的死了,也许“还不如一条狗”,我们的抗争还有意义吗。
我们以为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是回忆你的人生,你的校园生活,你的职场,你的家庭。我们在父母的淫威下成长,在家长式的教育里毁灭个性,又在社会的熔炉中变得卑微,最后组建了一个如巨婴般的家庭,随后我们终于成为了可以挥洒淫威的家长,打造另一个闭着眼睛的巨婴。无限的重复重复。我们活着,但是身体里的K.已经死了。
终有一天,碎石厂成为万千白骨的乱坟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审判》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