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的读后感10篇

2017-11-06 21:0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的读后感10篇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是一本由蒋勋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4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一):扼住美的脉搏

一段时间,听着蒋勋的说红楼梦入眠,他的细腻透彻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他对美的阐释,有时候不仅是从书本身的角度解读,还能引用相应的理论证明。尽管美学这门学科并非起源于我国,但实际上读过往的诗词、散文,美都以一种未成规则的形式融入其间。
相比较而言,《蒋勋说文学》的上册(从《诗经》到陶渊明),似乎更注重美的形式,词藻上的华丽或工整,读起来的韵味更佳。这与时代相关联,它是当时社会安定与否的表现,也从精神层面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农业社会时候的作品与魏晋时期的作比较,即可很明显的看出分属不同时代的特征。而在下册(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中,则更为明显。
以往读诗歌、散文,也分析语言用词,可课堂上的那些从未像蒋勋讲的这样令人信服,并且在细枝末节上也能周全。如果可以在当年的时光遇上蒋勋说文学这一系列书,我相信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也定会大增,对书本上的诗词歌赋也能更好的建立自己理解
单看蒋勋说到《窦娥冤》,他的分析是很有层次的。先讲文章的内容,再从角色的视角出发看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又从作者的角度,从他的性格、身份和经历看他如何描摹笔下的人物和故事,加之蒋勋对美的深刻理解,同样是说《窦娥冤》,听蒋勋说就比较能拓宽思路。他的分析是有方法可循的,且背景知识充实,又用一种平易近人的语气向你缓缓的和盘托出,好像感觉到纸面上的字都成了美的代言。
看了不少蒋勋的著作,尤其是他说古典文学作品的系列,其中的内容多少有些重复,这与他口语化的表达模式有关,相对显得作品内容不那么严谨。曾在某份知名报纸上看到一篇为蒋勋挑错的评论文章,我着实觉得没有必要。口语化的好处是亲近,且更多的表达了他的主观看法,能将传统文学用这样亲切的方式输出,无论如何都应该称得上是佳作。
蒋勋大师一定是一个能扼住美的脉搏之人,但他又不仅仅是美学大师,他的分析能力和渊博的知识也是难以复制的。读他的作品也可归为他所言的“生命的体验”,充实又美妙。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二):文学之美

《蒋勋说文学 : 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
——蒋勋
文/onlineforever
一度深深的怀疑自己有任何能力与资格来评论这本书,文学的神圣地位与光环在内心深处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容丝毫的怠慢。文学从什么时候开始占据内心重要位置的呢,已经不得而知,但高中对于老师评讲的那些优美课文,优良作家的介绍的时候就开始深深的被那些各种思想、作品与艺术所折服。那个时候开始,对文学只有憧憬,没有期盼。我总是非常羡慕那些能把文学、古诗词和古文言文翻译和解释的非常圆通的手法。毕竟失去这么多年的解读,每个人有不同的经历和理解,当对同一个人做解释的时候,便是对这个人的个人经历与文学创作之路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的论述。或许,这就是文学与现实的奇妙与伟大之处吧。
《蒋勋说文学 : 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这本书的内容形式与我看到的高中课本翻译解释的形式颇有类似,都是以一种自有的、特殊的方式和视角去解读古文学的深邃与宁静。当然,这本书肯定要比高中课本解释的内容要深入而有可读性;高中的文言文翻译和解读只是比较肤浅的,应付考试的一种被迫行为;而这本《蒋勋说文学 : 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则是自然而然的讲述文学的故事,从唐代到现代,文学的发展形势、思路与人文变化的各种情况变化、趋势解读等,相对来说比较自由,也颇有可读性。对文学崇高的尊重,使得读这本书的时候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文学的形式和表现都是伟大的,而如何解读好那么多优秀的、出类拔萃的文字则显得任重而道远了。
其实写这些感谢颇有几分赎渎,蒋勋作为一个著名作家、文学家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去阐述他所看到的文学,给出评价和意见;而我们作为非文学专业人士又要开始对蒋勋作家的思维、写作和作品做出个人非常不专业的评论,这样的形式看起来颇有几分亵渎的意味。不过,如果你转念一想又觉得可以理所当然的把这评论写下去——一切的思维和作品都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既然经得起考验为何我就不能评论一二呢?纵容知识与智慧有高低之分,但也不应该作为影响我写出自己想法的“纸老虎”吧,这样想来,轻松多了。
在这本《蒋勋说文学 : 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中全文引述了高中学过的一篇文言文,名字叫做《祭十二郎文》。现在当然也记不得高中老师是怎么讲解这篇文字的了,回头想想也早该忘记了,再次读到这本篇文字的时候与读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颇有几分感同身受,蒋勋对这篇文字的解读我觉得应该是登峰造极之作了,他把整个故事、当时的思潮、写作环境和彼此的感情已经文学发展、政治思维趋势等都做了详细的阐述,这样对一个完全不懂韩愈思维和想法的人,便有了相关的认识和想法,也对这篇文字的深情厚谊有了感同身受的情感。高中的时候完全读不到这份真情,只知道要背诵这篇文章里面的某几个段落,却从来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背诵。
文学解读从来都不是一家之言,你努力变有了你的样子,你用功就会有你的收获。蒋勋说文学系列,对于一个脱离高中课本多年的人来看,无异于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内心激动感动并存。激动的是读过多年的诗歌、词句直到今天才知道一个更新的大概,从而了解和记忆了那么长时间的文字,在脑海里有了鲜活的记忆。也许忘记不了那些你深深记忆的文字,但把这些记忆的文字盘活起来,让每个故事与人物有血有肉,还得多读一些解读性质的文字和评论了。
关于文学,我始终觉得我没有太多资格;我敬仰那些颇有造诣的巨人,我尊重每一滴努力的付出。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三):重逢

这是一个月里读的蒋勋的第二本书,虽然书名显得很严肃或者说有点中学语文的风范,但其实蛮多人叫它“床头文学”系列也是可以的,睡前读一读,不会乏味,有种平淡的美。这个《中国文学之美》系列不算修订本一共有四本,另外三本,也慢慢看起来。
这本的副标题是: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跨度还蛮长,因为刚好把清朝包括进去,所以其中自然不乏又有大篇幅关于《红楼梦》的内容,跟我之前读的《梦红楼》中的部分内容倒是有重合的,所以这段我读的不细,但其他写唐代散文、元杂曲和民国文学的部分读的比较仔细。对于这几个主题的内容,但凡我读过的文章或者小说,决计都是以前中学时期的课文,这里有个特别糟糕的事情就是,我们上学时候学这些东西的时候,特别填鸭、特别应试,以至于想起那些大家作者和文章,心里都生出不好的反感来,以至于完全无法体会其他的东西,至于“文学之美”的那就更加遥远了。
所以,当现在再借着这样的书,这样的文字回过头再去理解一遍不一样的东西的时候,就好像看到了一种新的世界观,觉得特别有趣。
蒋勋理解的这些关于文学的美好,更多是从人本身的性情出发,关乎于更多的心理状态折射出的当时的社会状态,比如他说《红楼梦》,重点就是青春少男少女,他说鲁迅,说他当时为什么要学医,为什么后来又走上文字道路,虽然跟社会现状有关,更直接是出于家庭中发生的一些变故的影响,以及张爱玲的故事为什么是这样的,沈从文为什么又是那样的,都有关于他们自己生活的重要因素。我想起自己中学时候最怕的课文就是鲁迅的,语文老师恨不得解说的连一个逗号都有无数的政治含义,真是逼死我们这些学生了。
当我们人生中第一次有机会正儿八经接触那些文学的时候,别说是感受美了,都在课堂上感受痛苦了,自然后来就生不出什么兴趣和好感来,也许有些人可以,总之我是不行。以至于我现在对于这些东西还充满着好奇感和求知欲,时不时总要找点什么来读下。
不过偶尔我也会想,哪怕是像《红楼梦》这样的传世巨著,无数人研究它研究出了一门“红学”,但搞不好曹雪芹老人家写的时候,心里想的也就是:讲一个故事而已。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四):文学是照进现实的一道光°

——评《蒋勋说文学》
文/蓦烟如雪
从《微尘众》里感受红楼里面的青春王国,从《蒋勋说宋词》里去感受李煜的一派天真,从《诗经》去看待形式美,从《楚辞》去看及韵文,他说诗是最容易接近的,可是诗也是最不容易了解的。这种精简的感觉阅读的快感,都在其中。
唐诗、宋词、元曲、戏剧、小说还有民国文学,这些的演变不仅仅是历史的堆叠,也是一种艺术的循序渐进,它有自我的生命里,“古文运动”“新文化运动”这些都是一种推进,他让人把话说清,让人易懂。而蒋先生的点评,恰恰把个人的感悟输入在自己的观察中,把中西并举,使之身临其境的感悟这种意境之美。
从魏晋时代的“贵游文学”到韩愈主张的“文以载道”,这都是文明的跃升,前者是阶级,后者可能是控诉的角色,《祭十二郎文》有一种宣泄,它不像现在的祭文那样固定、虚伪,而是一种对生命的反省和检讨。他体恤那些生活在社会金字塔底层的人,那种精简的文字,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文字朴素,富有画面感,才是最好的散文,也许这就是“文以载道”的精神所在。
这本书详解了唐代韩愈和柳宗元的区别,用多篇散文,去解析他们的区别,从生平、文风、思想、内涵去解读二者,柳宗元是在下放的时候体察到民间疾苦,能“闻而愈悲”,而韩愈很小父母双亡,他是“惟兄嫂是依”,他是跟着哥哥生活的,哥哥去世了,他把那种家世的坎坷和清寒的家世都描写得淋漓尽致,韩愈不再是模糊的,他和柳宗元,甚至是鲁迅和沈从文,两种运动的掺杂期间,两个灵魂的彰显,都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维,不再是空洞的存在。
在散曲与杂剧上,他说文学在不同时期他的形式是连贯的,它演变的很大因素是音乐,而元曲是唱的,《诗经》的韵文之美,《天净沙·秋思》里的蒙太奇手法,那些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都是如此的连贯,让艺术布满“陷阱”,感受在里面。
戏剧里的留白,敢于解放的角色,甚至他们所遇到的局限,都成了他眼里的一种感伤,他说《窦娥冤》是构成民间感天动地的力量,而《单刀会》是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是放大对生命意义价值的慨叹。
他对美有较真的态度,就像对傩戏的执着,他能在贵州,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去实地查看,这种可贵的精神一度让我想到了林梁对古建筑贡献也是如此。
我喜欢他笔下的《游园惊梦》,那种青春的渴望和闲愁,甚至是对文学性情上的认知,不过这里的《红楼梦》讲了一部分,各人推荐去看蒋勋的《梦红楼》,这里道出的是更为细致的王国盛宴,就像他说青春是《红楼梦》的美学基础一样,还有那些判词,副册、又副册的存在,你在看后,会觉得《红楼梦》是一本很难一言就可以解读完毕的存在。
汤显祖的《牡丹亭》也如此。
书的尾声写了民国文学和台湾文学,我很高兴,他写的恰恰是我比较欣赏的几个人,尤其是沈从文和张爱玲,当然在现在鲁迅在台湾也非常的火红,这些都是按住时代脉搏的人,他书写了最熟悉的地方,他也让文学靠近了我们。
虽然还是有部分人,对这本书有些挑剔,但我觉得这本书还是有精华之处。他让文学照进了现实。
筱筱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五):文学的性情,一念之本心也

如果说蒋勋侃侃而谈《诗经》到魏晋时期的诗歌作品,是站在文学史的角度探讨文学作品的形式美和文学传统的精髓,那么在深入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的发展之路上,蒋勋不再囿于从文学史角度欣赏的范畴,而是将作品回归个人的性情和对社会的积极意义,挥斥方遒间,流露的还有绵长不断的悲悯情怀,因而这本书让我很是感动。
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戏曲、小说,及至民国文学,文学的发展始终道出了一个规律,当思想解放伴随着对艺术魅力的高度追求时,作品本身会焕发出极大的生命力,然而一旦思想上的锋芒逐渐消退,却愈发追求形式的奇崛,便意味着一种文体的没落,取而代之的将是新文体的开辟和发展,乃至没落,循环往复,莫不如此。
因而形式和内容的孰重孰轻总为人津津乐道,提到以韩愈为首的“唐宋八大家”发起的“古文运动”,其形式就在于反对骈文,提倡古文。但蒋勋呼吁关注的是一向为我们所忽视的,它社会运动的本质。知识分子深入民间以后,对疾苦民生有所了解,试图用文字传达出金字塔底端的人群真实生活状态。文以载道,是抛弃脱离真实、一味崇尚华丽的文体,而用简单的事实回归到对生命本身的关注与尊重上。
到今天,读《祭十二郎文》都让人心有悲戚之感,“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韩愈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知“其言之悲”,但他偏不说他内心的苦涩,却用这种沉静的叙述表达对十二郎的悼念,这不是情感的爆发,字里行间都能让人感到他的苦痛早已翻来覆去汹涌来去过,而今已沉淀下来,成为包裹着的琥珀里的一声痛惜。这篇祭文也流露着他政治生涯的愤懑和一般人的生存状态。
我相信这是文学的最高表现形式,从传统回到自身,从自身看待社会现实,这样的作品最是打动人,也保有最强韧的生命力。张岱的《自为墓志铭》让我瞠目结舌,这不仅是因为他对自己毫不留情的批判,更在于对“七不可解”的探求。他对传统的价值体系提出了质疑,这也是他的思想和生存状态,他的这种颠覆放到现世也是极为胆大的。从张岱自立墓志铭这一行为便可看出他不受拘束的自在性情,而文章内容更是坦诚到了极致。能让人自由挥洒个性的文学能让人与作品迅速产生联系。
李贽的《童心说》有言,“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这是主张文学必须真实坦率表达内心的感受,流传下来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如此,我们热切的讨论和研究,就是因为我们在其中找到了自我。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六):床头文学的力作

       深受高考其害,我对文学赏析类的书籍的印象极差,之前看过的书基本有着固定的赏析套路,即“原文+难字注释+全文翻译成白话文+作者有话说”。
        
       蒋勋的这本《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主要涉及了散文发展过程中比较有突出表现的人和文学著作。蒋勋赏析的角度不同于高考类文学注释书籍,他更关注作者的生平背景的研究。以韩愈为例,从韩愈的少年凄凉身世徐徐展开,自然的引入《祭十二郎文》,原文用加粗小字排版,版面清爽合适。中学时候对《祭十二郎文》的理解停留在必考的知识点和词句上,而今读了蒋勋的书才知道韩愈是一个怎样的人,了解了他贫苦的生活和失去至亲的悲凉。向阳花曾经说过,没有经历过是不会真正懂得别人的痛,但我在细读本书时候,难过的哽咽出声,可见蒋勋悲天悯人的情怀的影响力。
       同时,我非常喜欢蒋勋文字的简洁朴实,符合我的美学观念,简洁美。本书内容非常充实,囊括了韩愈与柳宗元,元曲与关汉卿,《水浒传》, 游园惊梦,《红楼梦》,民国文学(有我喜欢的作家沈从文和张爱玲),台湾文学。
       翻开一本书有时候就像和一个陌生的朋友在交流,蒋勋和我某些方面气场很合,我们都很关注那些关怀民间疾苦的文人。抛开文学上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地位的理论,我偏爱那些发民之声哭民之哀的文人,如杜甫、陆游、辛弃疾等。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地方,希望我的书评能让大家喜欢上这本书。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七):文学使人靠近

《蒋勋说文学》
蒋勋/著 吴缇/整理
中信出版社
纸质书
6月4日在家中读完
读蒋勋老师的书,像是听他上课,循循善诱,把原本枯燥无味的文史解读得全面透彻、意味深远。归根结底,一方面是他本身的文学造诣、美学功底,另一方面是他关注到文史中的人物,对人性的理解、尊重。二者缺一不可。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人的接纳,这才能够有眼界和心胸来解读不同时代的人物、不同的诗词歌赋。他在认真地体察生活,也由此体察出那些诗人、词人、画家当时的心境。
年前借的书,读了开头,几次放下。觉得必须认真读,做下摘记,如听课记笔记一般。那些过去可能在课堂学过的文章、诗词在书中的解读更加生动饱满起来。不止是对晦涩不明的古文字面意义的解释,是来看它们在当时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作者心中渴望表达的情感。因为丰富的解读,我急切地想明白一些古文的含义,想真正听懂蒋老师的意思。
明末张岱的《自为墓志铭》是在书中新读到的古文。一些语句读不懂。对老师讲到的文章主旨有几分感触。“希望文学能够在我们的生命里发生作用,是你对人有更大的包容,从不理解到理解”,“我们要通过文学一次一次的提醒,一次一次地去呼唤生命中最内在的东西”。这些也是我正在寻找答案的问题。
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是读书时学过的文章。在书上再次读到,忽然有自心底而生的感动。大约是年纪长些,又做了老师的缘故。“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为人师者,大概的愿望就是这样,尽上自己心力去教,得到的哪怕是只被一个学生记念的伟大。
“文学可以帮助你认识一个地方,了解一个地方”。在结尾部分的台湾文学部分写到。“个人和个人之间,族群和族群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都会因为文学而相互理解,相互靠近”。
托尔斯泰说过,“文学使人靠近”。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八):文学使人靠近

        最早接触蒋勋先生的著作是在大学的时候,读的第一本是《孤独六讲》,当时一扎眼进入书中就被蒋勋老师的学识、涵养所折服了。蒋勋老师总是能用最浅显的话语揭示最深刻的生活哲理,给阴霾的人生带来豁然开朗的体悟。
       后来读了蒋勋老师的“说唐诗宋词系列”,发现原来那么深拗的古诗文、文学史也可以这么有趣、这么好玩,而且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会发现,哦,原来我们现在经过多少次经验教训才领悟出来的人生道理、生活哲学早在几百年前的时候就被古人们参悟了,这也算得以走古人的捷径了吧。
      近期读了蒋勋老师的另外两本所文学系列《从诗经到陶渊明》和《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两本加起来的时代刚好差不多贯通了整个中国文学史,
      《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从唐代的古文运动为时间起点,以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的散文篇章说起。韩愈被称为‘文起八代之衰’,不负盛名。文学发展到唐代,历经了数朝数代,难免会有诟病,比如齐代的“宫体诗”等等,所以古文运动倡导的是“文以载道”,所谓“道”,就是道理,我们在上语文课赏析文章的时候,语文老师往往告诉我们要找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就是“道”。所以,韩愈主张一篇好的文章,不仅仅应该有完美的体例、华美的辞藻——这些都是虚的,而真正应该落到实处的是情感和义理。所以韩愈写了《祭十二郎文》,言传身教地说明了这一点。此篇文章通篇胜在一个“情”字。接下来讲到了韩愈的另外几篇散文:《送李愿归盘古序》、《送孟东野序》、《柳子厚墓志铭》,这三篇都是以知识分子这个阶层为落笔点,抒发的是知识分子当时的艰难处境和心中的呐喊——空有一颗报国心,只恨没有报国门。
        接下来出场的是柳宗元了。“韩柳”指的就是韩愈和柳宗元。古代的有一批文人一生都在宦海中沉浮,所以“仕”和“隐”这一对主要矛盾是文人中不变的主题,这个主题很有意思,如果展开来说可以专门编成一册书籍,也不知道有没有学者做过相关方面的研究,我对这个话题倒是饶有趣味,有空的时候可以做一下这方面的主题阅读 。扯远了,拉回来,就说柳宗元这个人吧,也不能逃脱宦海沉浮的命运,然而他却没有苏东坡的豁达,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一个“执念极深”的人,不懂得“放下”和“释然”。上学的时候,读他的《小石潭记》时,并不能解其中的深意,只是单纯的觉得文字清新隽永,怎么可以那么美。现在才知道,这不过是诗人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寄情山水,两耳不闻世间事,眼不看见心便不为所扰。然而柳宗元真的能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吗?其实不然,读了他的《捕蛇者说》你就会发现,其实他还是心系民生的。我觉得《捕蛇者说》这篇文章真是了不起,跟诗人的《永州八记》完全不是一种风格。其实《永州八记》中描绘的那些山山水水的优美风景不过是一种“假象”,好似古代园林建筑走进去看到的借景的屏障,要绕过去,才会发现园林中别有洞天的另外一副天地,我们要透过表面领悟到其中的深意。如果说像《小石潭记》那样的文章还是悬浮在空中,属于文人的小情怀,那么《捕蛇者说》则开始降落了,是来自民间的声音。其抒发的也是一种“情”,然而这种情和《祭十二郎文》中的情却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一种对民间疾苦的深情,一种对劳苦大众的同情。读完以后你会觉得非常震撼。具体内容在此就不赘述。
       宋代蒋勋老师直接略过未讲,即便当时已有后世小说的雏形——拟话本,但终究是没有形成成熟的小说,况且“词”盛极一时,远远盖住了风头。
      然后是元。元代盛行的是散曲和杂剧。提到了马致远、关汉卿。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极富盛名,学生时代读的时候觉得它美爆了,短短二十多个字,却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意境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而关汉卿呢,是和马致远截然不同的两种“画风”,读马致远,我脑中很自然的浮现出一个文弱书生,一袭长衫,一匹瘦马这样的文人形象;而关汉卿却完全不同了,我想象他应该是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彪形大汉的形象。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来自民间那种非常接地气热气腾腾、生气勃勃的气息扑面而来。
       说到明代,人们想到的第一本书就是《金瓶梅》,关于这本书,很多人都是谈此书色变,认为此书应当被归到毒草一类。其实不然,明代的文学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民间意识的觉醒,比如蒋勋老师说的汤显祖的《牡丹亭》,杜丽娘和柳梦梅之间的情思互动,是借助梦境来完成的。这其实是一个少女的春梦 ,汤显祖用这样一部戏去展示在礼教及其严格的时代里少女渴望爱情的心理状态,将充满象征主义色彩的文句用到最细腻。还有所谓的“世情小说”,而《金瓶梅》就 属于这一类。《金瓶梅》中第一次大胆地进行了两性之间的描写,直白,露骨。其实,此书中还有许多细节为人们所忽视,比如从此书中可以知悉明代家居的摆设,明代是市民经济。曾经听过南昌大学陈东有教授的一个讲座,讲的就是《金瓶梅》中的明代市民经济,具体书目名记不确切了,有空时当找来一读。
       然后讲到了三个人:唐寅、徐渭、张岱。唐寅就是大家熟知的唐伯虎,唐伯虎点秋香的传奇典故大家一定熟知。我们都知道唐伯虎是一个风流才子,其实在我看来,他的“风流”不过是他科举命途不顺的一个慰藉,而且人家之所以风流是有资本的。唐伯虎的画非常的出名,诗文也写得不错。徐渭,以前读美术史的时候只知道他的葡萄画得特别好,不想他还是一个剧作家。蒋勋老师讲到了他的一套重要的剧作——《四声猿》:《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将汤显祖的作品和徐渭的创作结合一起看,我们会发现整个晚明文学有一个共同的调子,就是我们一再强调的叛逆性。张岱,曾经读过他的《陶庵梦忆》,简直就是我梦中的记忆。渺渺兮予怀。而蒋勋老师讲张岱主要选了张岱自传的墓志铭《自为墓志铭》,知道了张岱的生凭,再放到明代的那个大背景中去看,其文字变得更加血肉丰盈,浸染了一种动人的情感。
       然后是清代,一部巅峰之作《红楼梦》。蒋勋老师说《红楼梦》就像是文学史的期末考,诗词歌赋,任何一种形式,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后来才改名《红楼梦》……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九):生命中的流浪感

第一次听说蒋勋还是在高中的美术课上,当时老师给我们看蒋勋的讲座视频。内容记不得了,但他富有磁性的声音至今难忘。后来到大学,先后读了他的细说《红楼梦》系列、《汉字书法之美》等等、我认为蒋勋的分析和解读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贯通,他能把文学艺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文学艺术并不是远离尘俗的学科,而是渗透在柴米油盐中的感悟。让生命自我完成,这或许是文学的一大功能。

有人批评蒋勋讲的太浅,不深入,我倒觉得深入浅出才是真学问。于我而言,他在文化普及方面是一位优秀的布道者。诚如他自己所说,“美至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如果在他的文字中,能感受到美,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刻和丰富的认知,这比知道一些专业术语来得更加重要。

这几天读完了他的《说宋词》《说文学》系列,他反复提到一个概念——流浪感。虽然并不是严谨的学术概念,但是很有意思。在古诗词鉴赏中,思乡是一个很常见的主题。但“流浪感”的提出就大大扩展了想象和审美空间。因何流浪?既有物理空间上的背井离乡,也有心理空间上的无从归属。当生命中的很多东西你无法确定时,你会产生一种无力感,想抓住很多,然而心有余而力不足。杨德昌导演的《一一》也在讲生命本质的虚无。173分钟,以婚礼开始,以葬礼结束。简家人的生活素描也是人类处境的缩影。于是,心灵找不到可以安歇的归宿,自然就产生了乡愁,不过,此处的乡愁相比于思念家乡和亲人,有更加深刻的内涵。蒋勋举了曹丕的《杂诗》为例。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惜我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吾乡,安能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独处异乡是客观条件,但更多的是“惜我时不遇”的孤独感。诗人也许在感叹,自己就像那天上的浮云,没有遇到好时机,偏偏和突起的暴风相遇。正是这种“客子”身份的特殊性以及哀怨的心境,让诗人在身心两个维度都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流浪感。

用这种思路来阐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也很有意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元曲历来评价很高,曲中的主人公“断肠”不仅仅因为所见之景尽是一派萧瑟凄凉之象,而自己离家千万里,可能更多的是对自己命运前途的担忧和无力感。这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由于元代科举不盛,加之对汉族的打压政策,汉族知识分子普遍有一种孤独和寂寞感。国破家亡,山河不再,自己无法“学而优则仕”,命运如同飘萍,无法自己掌控。于是,自我放逐成了很多读书人的选择。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该去哪里,这三个哲学问题同样困扰着古人。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定位,让生命不再落寞与流浪?这些问题的答案已经远远超出了“思乡”的所指。王鼎钧在《文学种子》一书中也认为这首元曲写出了安身立命的困难。狐狸有洞,天上的飞鸟有窝,唯有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曲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身飘零,可怜?还是四海为家,悲壮?他生存的价值是小于家,所以无家?还是生存的意义大于家,所以弃家?我想,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得文本成了一个召唤结构,吸引读者展开想象,填补空白点,完成对文本的二度创作。

  《蒋勋说文学: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读后感(十):一桌文学大餐

第一次知道蒋勋,是看了一点他的解读《红楼梦》,感觉这个作家不像心武之类的,总是从考证那方面去解读,而是从文学角度分析,能感觉得到他对《红楼梦》的热爱。这种热爱,让我慢慢地想要走近他。
但这本书,还是在我十分不了解蒋勋的情况下读到的。
本书一共八讲,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的是唐宋文学,包括唐宋散文和其它一些艺术家。蒋勋特别推崇的是提倡“文以载道”的韩愈,以及有着知识分子钢骨的柳宗元。
书中选了两篇我们高中就薛过的课文《祭十二郎文》和《捕蛇者说》。记得当时老师讲课,也就是简单介绍一下作者,重点学习文中的“句读”,却很少读到、体会到文中的文学之美,也很少给我们分析文章中体现出来的当时“古文运动”的精神实质。
比如《祭十二郎文》中的真情实感,就是因当时的文风只求华丽而没有实质,所以韩愈才开始倡导“文以载道”,提倡文章首先要有表达的内容,其次才是形式。这篇祭文,就是一片非常实在而且感人的文字。作者还提到了韩愈和鲁迅的相同之处,看了蒋勋的解读,再重读《祭十二郎文》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文中深藏的情感,同时,还通过另外一篇《送李愿归盘谷序》分析了韩愈文中例行的力量。对柳宗元的剖析也类似,通过他的墓志铭,他的作品《捕蛇者说》,讲到古文运动对后来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实际上,古文运动的精神实质,不只是改变了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更改变了只是分子的关注点。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转移到了平民百姓身上。
此外,他还提到了唐宋一些不得志的艺术家:唐寅、徐渭和张岱,赞扬他们的真性情,同时指出文学就应该展示多样性,要要有足够的包容,要有发展“生命中的真性情”,要及时向内反省。强调“爱自己的生命”,强调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多面和复杂。看到这里,我就想,我们为什么都特别讨厌一些文学作品中看起来十分完美的“高大上”或者“玛丽苏”式的人物?就是因为这两种形象都太僵化,太过概念化,也太单调,缺乏生命本身应有的多样性。
第二大部分是元曲和戏剧。其实整本书,大部分地方都谈到了戏剧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蒋勋对戏剧中的身法、动作、表演比对词曲还要关注。他不止一次提到,戏剧中演员的重要性,并认为,一出戏剧是由剧作家和演员共同创作完成的。他提到关汉卿的《窦娥冤》还有《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都毫不掩饰地对老一代演员对这些戏剧中人物的演绎,期间还提到了著名的京剧选段《三岔口》,那完全是一段没有任何唱词,全靠动作表现的戏剧。我想,如果今年高考的学生能看到这一部分,还真是有福了。
第三个部分,是小说。小说部分,从民间的话本文学一直讲到了民国文学,还特别提到了台湾文学。
蒋勋从《水浒传》分析民间话本文学强盛的生命力,从《红楼梦》中分析生命的多样性,展示了一种不带立场的强大包容。他认为,文学是不应该带有太强烈的倾向性的。民间的话本文学,其实充分表现了“讲故事”的艺术。因为话本,是由说书人讲出来的,为了吸引听众,说书人就必须能将故事讲得生动曲折,好吸引着听众持续听下去。我想,这是很多自称阳春白雪的小说都做不到的。好的小说,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故事,其次才是它的表现形式,还有它的意义。如果一个小说,被意义绑架,它就失去了活力。
民国文学部分,蒋勋比较了鲁迅和沈从文。他们在民国文学中,非常具有代表性,鲁迅的激烈,沈从文貌似平静下的波澜,都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真实反映。顺便,他还提到了张爱玲。他对张爱玲的解读很特别,认为她应该完全说是“鸳鸯蝴蝶派”作家,实际上,她是在“从侧面书写文化里面发生的巨大而严重的问题”。张爱玲的小说,写了当时的上海文化,看起来的确是没有怎么关注国家,但至少写出了那个特定的人群中的苦闷和压抑。同样的,还有写世家的巴金,蒋勋都给了很高的评价。
最后一部分的台湾文学,因为我看的台湾小说很少,大部分都是言情小说,而表现台湾生活的社会类小说看得不多,所以蒋勋说文学的这一部分,我还是没怎么看懂。不过,至少,他是提供了一个索引,告诉我们,要了解台湾文学,应该去看哪些书,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理解台湾文学。
读完这本书,感觉就像是吃了一顿文学大餐,畅快淋漓。如果能读过他提到的书,看过他讲到的戏曲,当然会有助于理解他的文字。但如果没有看过,也没关系,蒋勋的这本书,可以作为一个了解文学的入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