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论欧洲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论欧洲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12 22:28: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论欧洲读后感精选10篇

  《论欧洲》是一本由托尼·朱特著作,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1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欧洲》读后感(一):揭开欧洲神秘面纱

揭开欧洲神秘面纱
      ——评《论欧洲》
 文/齐祺
在我们的印象里,欧洲也许是亚欧大陆深人大西洋中的一个小岛;或者,不如说是这片土地上的某个精神原则,亦即西方的原则;再者,在古代,欧洲包括生活在地中海周围的希腊一罗马文明共同体。在中世纪,欧洲伸展得像基督教一样辽阔:基督教界就是欧洲。但是,在近代,欧洲在地理上被视为东至乌拉尔山脉的大陆,在精神上被视为侵占殖民地的单元,在政治上被视为白人到处提出优先权的国度。但现在真实的欧洲是什么样的?托尼·朱特的《论欧洲》揭开了这层神秘的面纱。
对于欧洲未来的发展,托尼·朱特持审慎态度,甚至自称为“欧洲悲观论者”。他认为,西欧战后复兴和重新崛起的有利形势将永远不会重现;而接纳梦想“回归欧洲”的东欧诸国,给不再繁荣的欧洲带来沉重的负担;失业、老龄化、移民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等社会问题正在加剧,并到处掀起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的浪潮;作为欧洲政治安全阀的社会福利体系压力倍增,面临崩溃的危险……在托尼·朱特看来,“欧洲”理念越来越浮夸和违背历史事实,欧洲已陷入自我边缘化的境地;欧盟只有对欧洲的前景做出恰当的评估,正视未来危机的征兆,停下扩张的脚步,完善“现实存在之欧洲”的制度,才可能走出困局。
托尼·朱特是近二十年来欧美最顶尖的历史学家之一,以对欧洲问题的深入研究而闻名于世。托尼·朱特长期为《新共和》《纽约时报》《纽约时报书评》《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等欧美主流媒体撰稿,并以尖锐的自由主义批评文风成为备受尊重的知识分子拥有“知识分子中的知识分子”之美誉。
21世纪的欧洲也不会让这样的情况肆意的流转下去,并将会提出一些新的适合国际发展的道路。虽然,至今欧洲并未真正的彻底一体化,还是一个分裂的欧洲。欧洲一体化的理想,也不会只是一个传说。在经济融合,政治和平时期,这都是有着可以并轨的可能性。国家主席习近平说,为了把中欧关系向前推进,中方需要加深对欧洲的了解。托尼·朱特的《论欧洲》从审慎的态度中给我们揭开一层面纱,让我们了解了欧洲的一面。我们也需要从几个角度一块去了解一个什么的欧洲。这本书是一个切入点。

  《论欧洲》读后感(二):政治不正确与衰落

欧洲正在衰落,世界的中心正在转移,这已经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不论以后的世界是怎样的格局,她一定是出乎我们预料以外的吧。联系到我们自身的处境和现在全球面临的问题,有几个很有意思地方值得思考
关于经济
我们已经对欧洲的高福利和比我们高的多的单位时间工资习以为常,可是现在看来这反而成为了他们积重难返的诸项麻烦中很大的一部分。几百年以前欧洲的最领先的几个国家发现了了以全世界的原材料、人力资源来供养自己的模式,并且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全球各国家的人的分工;作为把持这个分工的话语权的欧洲诸国,他们负责智慧生产,也因此创造了作为目前人类文明基石的大部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理论基础。
如今欧洲的社会劳动与福利体系已经趋于完善,或则趋于固化——在亚非拉美没有发展起来以前,问题其实没有那么严重;技术的进步和全球的分工可以让欧洲的国家减少工人的平均工作时间,要么提升技术来提高工人的生产率,要么淘汰掉落后的产业至地球上的其他地区。同时,使得像德国那样一个人的生产价值能共负担五六个人保持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的情况还能出现。
但是,随着其他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的经济和教育水平的上升,欧洲这一高福利高工资的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现在,在中国、韩国、印度这样的国家,已经可以找到同样从事IT、金融、高端服务业的专业技能与欧洲国家不相上下的人员,他们的工作强度绝不比欧洲的同行低,然而工资和福利却是欧洲同行的几分之一。同时,在制造业和农业领域,这些国家也在加速产业升级,可以预见在农业和制造业领域他们的劳动生产率与欧美将会不断接近,于此同时,它们的人均成本却远远低于欧美的平均水平。然而在西班牙希腊这样的国家,他们无法以较低的薪水招到满足要求的工人,不论是欧洲的法律、当地已经养成的传统还是当地强势的工会都不会允许他们“倒退”到以前低薪水高工时的时代。那么,他们没有竞争力的那些产业,只好不断地被新兴国家接管,同时出现越来越来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前段时间欧盟拒绝承认中国市场化的经济地位,就是一个很明显的害怕欧洲产业遭受冲击的说明。德国至今现在仍然是欧洲最健康和最强大的经济体,因为德国有着庞大的高级技工群体,他们以高工资体现的的高价值得到了其他国家的认可,从这一点来说,它就相比其他欧洲国家要成功,但它同时也比被边缘化的欧洲国家更多的享受到了欧洲一体化的福利。但是并不是,也不可能每一个欧洲国家都在高福利的情况下能完成这样完成度较高的工业转型。怎么办?我想这长时间的工作模式的积累,并不能一朝一夕就能扭转回来,须知中国为了完成社会阶层和思想的改造,付出了一百多年的时间。而当整个欧洲经济逐渐衰落,不管是德国选择走向保守还是继续维持一体化,都无法独善其身
关于政治与民族问题
很多政治问题和民族问题可以看作是经济问题的延伸,这也是中国坚持保持经济增速的原因之一,因为在经济状况良好时,很多问题会可以被掩盖掉,或者没那么重要。如今欧洲政治与民族问题日益凸显,与目前欧洲疲软的经济节奏不谋而合
相比中国、日本、韩国这样的国家,欧洲的民族问题也要复杂的多,简直是欧洲天空一直徘徊不去的一个幽灵。一战和二战的导火索无一不和种族矛盾有关;特别是东欧国家以及欧亚交界处的地区,历来是种族问题和宗教冲突的高压地带。但是,自二战以后,欧洲人特别在意宗教平等,这在欧洲的政客中一度是不容置喙的政治正确,而且已经显然成了矫枉过正的一条原则。在《论欧洲》这本书中作者还特意提到了欧洲保守化的趋势,为此表示了担忧;但他恐怕没有想到之后的欧洲风气的发展却是因为矫枉过正之后的报复性右转。
在殖民时代,英国的对内民主,是建立在对外掠夺的基础上的。如今的欧洲虽然与亚非没有过去那么大的差距,但是想要维持他们所引以为豪的民主法治制度,还是需要维持一定的人口框架的。目前欧洲还是以基督教三大教派为主的宗教文明,欧洲文明成果的遗留也和基督教密不可分;在二战之后初期,大量涌入的亚非人群有力的支撑了欧洲经济的复兴,而当时石油尚未如此重要,中东也没有如今的混乱。如今如果保持难民的大量进入,欧洲恐怕目前的社会形态、政治制度都会支离破碎。可以预见欧洲的政治风向将会继续右转,可是无论哪一边的政党上台,不经历一番头破血流很难改变经济的颓势吧?如果经济不能继续发展,欧洲的一体化进程还能继续吗?
自五四以来,民主一直是我们认为的更先进社会政治制度,即使到现在这也是被广泛认同的(尤其是在言论自由上有着威权政治无法相比的优势);可是对比一下如今中国和民主国家的发展,不禁让人思考:民主和威权制度,好的平衡点在哪里?

  《论欧洲》读后感(三):历史学家眼中的欧洲未来

中国与欧洲分处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两者面积相差无几,但却孕育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东方的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大一统,长时间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存在;而西端的欧洲则除了罗马帝国外就没有统一过,始终处在邦国林立、战乱不断的状态中。20世纪上半叶,欧洲各国更是因为经济利益以及宗教、民族等纷争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引爆了两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之后又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迅速复兴,成为世界发展的典范。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欧洲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灿烂的文明、残酷的战争、先进的技术、虔诚的宗教、高雅的艺术、美好的风光神奇的交织在一起,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它呢?
在托尼·朱特教授看来,欧洲首先是一个地理的概念,它位于亚欧大陆西端,其内部又因地域的不同划分为西欧、东欧、中欧、北欧、南欧等几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然而,它又不仅仅如此,欧洲还是历史的欧洲,它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每一次重大事件都深刻的影响了它的走向,并由此沉淀成现在的样子,特别是上世纪的一战、二战,更是我们理解现代欧洲的钥匙。欧洲还是政治的欧洲,从4世纪末马罗帝国分裂,到17世纪的哈布斯堡王朝,到20世纪的冷战,一直都有一条横亘在欧洲中部的隐形分割线将欧洲分割成东西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近代欧洲的地缘政治一直是法德争霸的舞台,也是两次大战的导火索之一;现在法德力量平衡后所形成的轴心,已经成为了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欧洲还是宗教的欧洲,自从罗马帝国接受基督教让其合法后,宗教已经渗透进了欧洲社会的方方面面,东正教和天主教成为东西欧各自的代表,进一步加深了两者之间的裂痕——历史悠久的教会区划和习惯在许多方面都成为欧洲人所有分歧中最根深蒂固的。欧洲还是文化的欧洲,欧洲各国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文化的中心一直在随着国家间实力的消长在转移,虽然现在巴黎诸国文学艺术在欧洲占据主导地位,让中东欧欣羡不已,但维也纳等也曾经是全欧洲的艺术之都,并且它们一直都在努力夺回自己应有的地位。欧洲还是经济的欧洲,富欧洲和穷欧洲始终都是一个现实的存在,但两者的地域版图一直都是不固定的,相应区域的人们的身份认同感也相差极大,今天富裕的西欧显然要比贫穷的东欧占有更多的话语权。欧洲还是民族的欧洲,欧洲的民族众多,有些已经很幸运的在早前的世纪里建立起永久的国家,但有些仍然在为建立单一民族国家而努力,象东欧的许多国家都是从俄国、土耳其、奥地利和德国等帝国的崩溃中降生的,这个过程至今仍然还在继续。
我们可以从以上任何一个角度切入进来以理解欧洲,每一个因素都曾在某个时期成为主要矛盾。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因素往往与地域区划形成交错或者达成一致,如果恰巧在某一时刻里产生共振,它所迸发出来的破坏能量是巨大的,也是令人恐惧的。
当然,谈到欧洲就不能不说到欧盟。作为一个更广泛的泛欧愿景的核心部分,大欧洲一直是欧洲政治家的理想,早在18世纪就已经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设想,在二战后更是产生了欧洲统一运动,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从1951年的煤钢共同体,到1957年《罗马条约》中的共同市场,到1968年的完全关税联盟,到1969年海牙峰会的扩容决定,到1985年的《单一欧洲法案》,到1991年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正式出现“欧盟”之名,到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到2004年正式东扩吸纳东欧10国,到2007年签署《里斯本条约》……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让人们看到了大欧洲的曙光,对重现欧洲的辉煌充满了希望。
但是,2007年由美国发端的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在2010年又引发欧债危机并不断升级,欧洲金融市场再度陷入剧烈动荡,欧元信心遭遇沉重打击,让欧盟遭遇重大挑战。此后,欧洲央行与会员国央行共同努力,通过多项政策,引入了永久性欧洲稳定机制,向会员国实施救援,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以稳定金融市场,挽救欧洲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然而,与很多持有乐观情绪的人不同,托尼·朱特教授对欧盟的未来总体持悲观看法。他认为,欧盟,也就是欧共体的前身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不断发展,是源自于成员国在两次大战之间不同的经历和记忆,加之对战后重建、实现增长的共同渴望,以及选举考量、经济利益和国家政治、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它能够同时很好地满足成员国截然不同的需求,让它们愿意放弃一部分主权以谋更好的发展,战后的经济繁荣让其变得可能,它从开始就只是一个实现增长的工具而非目标。但现在,苏联解体让外部威胁不再,有关战争的记忆日渐模糊,欧洲各国已经不再可能被迫抱团,过去的那种快速发展难以为继,战后西欧复兴和重新崛起的有利形势永远不会再次重现,那种机遇也将不会再有。他写道:“今天的欧盟所体现的,更多是理念而非地域,是一个利益共享和相互合作的和平、繁荣与国际化的共同体,是一个“思想的欧洲”,代表了人权,代表了商品、思想和人员的自由流动,代表了日益深化的协作与团结。这是一个超现实的欧洲,比所在的大陆更具欧洲性,在欧洲内部传承了古代文明的一切重要价值……”他指出,欧洲人长期以来共有的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之一恰恰是分裂意识,在各族群内部和之间划清界限是这个大洲的居民最典型的思维定势之一。与此同时,欧盟接纳回归欧洲的东欧诸国也面临重重困难,以原有标准吸收东欧国家只能是“慈善之举”,将会给不再繁荣的欧洲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他不无悲观的说,让欧洲国家间的联系变得日益紧密在实践中是不可能的,实现欧盟的承诺也是不明智的。
不得不承认,托尼·朱特教授的确有先见之明,他真正无愧于“知识分子中的知识分子”这样的美誉。他写这本书的时间是1996年,但他已经以自己敏锐的观察和深邃的洞见,先知一样的预测到,因为欧洲理念的抽象和物质属性无法证明其制度的合法性,无法维持民众的信任,为了维持社会结构,传统的民族国家在今后几年里将大受欢迎——前不久苏格兰和加泰罗尼亚的独立公投无比雄辩的证明了这一点。
毫无疑问,托尼·朱特教授对于欧洲历史图景的还原,对现实困难的分析,确实发人深省,而他从历史学家的角度对欧洲未来的展望,更是给人启迪,这本书对于我们理解欧洲,正确看待欧洲的未来极有裨益,不可不读。

  《论欧洲》读后感(四):依旧不变的大幻影

《论欧洲》(A Grand Illusion:An Essay on Europe)不长,排版空隙和所用字号,加之此书对欧洲各国的政治、外交、经济、 乃至军事等各个方面的描述、分析、判断、定位对我来说是久远而熟悉的记忆,读的此书便不过是一场回忆罢了,短短的周末半天时光就读完了。
书中开篇就直指的“欧洲经济共体”,同时”统一欧洲“的观念贯穿全书。对我来说是个很遥远也很熟悉的名词,而成书的年代1995-1996年正好是我与这个名词有最多瓜葛的年代,读着书里那些熟悉的名词,熟悉的时间,熟悉的计划、政策、法案,熟悉的观念和思想,还有那些熟悉和陌生的人名,一一让我回想起当年在北京的过往岁月:斯时,苏联解体没多久,前社会主义国家一片懵懵然;两德那时候也刚统一不久,法国正与稍稍式微的德国争夺欧洲的第一把交椅,众多纷纷投向西欧的前华约东欧国家,开始迎来一点点的失望,等等,加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些世界事件,那时候的风云变幻的欧洲对中国来说,可比正受到冷遇的北美受宠得多,也热闹得多了。
那时候,常常因为工作的一些相关事务与同事会不时地怀着调侃、打趣之心笑谈欧洲,比如:西德已经一口吃掉了东德,德国人会不会在中欧各国的支持下将整个欧洲变成哲学家,而法国人会不会将这个哲学家变成诗人,英国人是否一定保持袖手旁观;或者描摹马克在欧洲的帅气,调侃法国法郎被它欺负;又或者感叹刚刚签署“申根”的国家们的共识,亚洲国家是做不到的,等等,那时候在处理与法国和德国的事务之时,常常被做美大事务的同事羡慕这边两国的条理性和规范性,随时可以感觉一个生机勃勃的欧洲核心,现在,对照这位美国欧洲问题专家托尼·朱特当年的剖析1945-1989这段时间的欧洲,有种恍然大悟,欧洲果然从来不仅仅是地域性的,它的分和合,就没法简单地一次完成。
此书成书出版之后,也在我离开北京一年之后不久,1999年,马克和法国法郎都不存在,欧元诞生了,接下来,申根国家越来越多,德国承担欧洲的责任越来越多,法国时而式微时而冒起,东欧各国特别是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战乱起起伏伏,而我,远离了曾经日日时时都在手边的这些资料,忘却了除了与个人相关的一切外界,再不问天下兴亡。到了今年(2014)年初,恍惚知道乌克兰正与俄罗斯斗气,俄罗斯干脆再次出兵,政治、外交、经济虽然还是欧洲的主题,战争却又一次冒了芽头,于是,常会在网上因为看见很多荒唐的论辩而大乐,如今算起来,不觉时光竟然流逝了近二十年。
此刻握卷在手,回首往事,对比现在,品读托尼·朱特那字里行间的往事,短不过二十多年的时光,长不过一个甲子,无论是一战或者二战时的欧洲,合纵或者连横,对抗或者战争,因为各自地域和疆域的小与紧密,政治、经济、外交自然就琐碎而多种多样,欧洲各国自己、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外交等等事务从某方面说很像我们战国时代的情景,只不过,欧洲的世事与战国时代的世事,其渊源完全不同,本质却相同罢了。当年,托尼·朱特曾经这么写到:“愤怒会让你认为他人有错,从而使你忘记了你的恐惧和需求,然而实际上若你的恐惧和需求得不到满足,你就永远无法停止,愤怒却无法帮助你得到任何东西。”如今的俄罗斯和乌克兰,会回头读这样的书么?统一的欧洲,依然不存在。可以说,当年悲观成书的托尼·朱特其实已经预知了今天的纷纭。
最后要说的是,好奇这本书之初,是因为这个名字,很大的题目,等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看着封面上的英文名字,想着,倘若让我翻译,恐怕应该是《大幻影:散论欧洲》,不过,《论欧洲》三个字比我这个醒目多了,只可惜,在我看来,这样的大,失却了它原来的时间效应或者说是它最根本的文化涵义。可以吸引读者,却可能丢掉它真正的读者。
仅就这本书的英文名字来说,它首先让我想起来的是1937年让·诺阿导演的法国电影La Grande Illusion,即《大幻影》,这部被称为“第一部越狱片”的电影原本是受启于获得1933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英国经济学家诺曼·安吉尔Norman Angell的同名著作The Great Illusion 《大幻影》(1910年),恰好,该书也正好写的是欧洲各国的共同经济利益,全书强调的正是战争是无意义的,共同合作才是欧洲的远景,也正是托尼·朱特同名书的愿望。回观电影,当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作为教参片闲看战争,只是模糊记得这片子“帮助”了不同国家、不同阵线的人最终就此走到了一起,所以,影评人和电影历史学家都一致认为该片是法国电影史上的杰作,也是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影评界说该片“以人道主义视角表现各个国家的角色”,也就是指影片里的三个法籍飞行员和德籍监狱长。美国著名导演奥森·威尔士还把《大幻影》列入他会“带上方舟”的电影之一。《帝国杂志》的“百部最好的世界电影”榜单中,此片为列第35位。因此,以此名为书名的托尼·朱特应该赋予了此书很多深远的含义的,而且这含义放诸今日依然有意。所以,如果此书有可能再版,希望出版社更名为《一个大幻影》或者与此名相关的名字,以助读者为感。
【原文地址】
【天涯】http://blog.tianya.cn/post-150117-73083589-1.shtml
【网易】http://iwenqing.blog.163.com/blog/static/14301442201411710474966/#

  《论欧洲》读后感(五):《论欧洲》:多数人的“普世情怀”


在大多数人眼中,“欧盟”是国际性区域组织发展的极好模板。它是欧洲迅速走出大战阴影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古老的欧洲大陆由分歧走向团结与和平的标志。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这本成书于1996年的《论欧洲》中,托尼•朱特对欧洲——它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回顾、剖析与展望,紧扣“欧洲共同体”这一主题。按照作者的说法,本书的目的是探讨三个现代问题,即“欧盟的前景如何?”、“如果并非一片光明,那么原因何在?”以及“欧洲的统一与否会产生的影响”。
在序言中,作者首先澄清了自己可能会被认定为“欧洲怀疑论者”的嫌疑——“任何了解历史的人都不会真正想要回到那个由封闭和相互猜疑的民族组成的不算太遥远的近代欧洲”。的确,那样一个由负面情绪主导邻国交际的欧洲,最终导致了两场世界大战的相继爆发。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欧洲人而言,更是一场竭力想要遗忘的噩梦。因而在战后的欧洲,避免重蹈覆辙,始终是各国决策者的想法中必须权衡的方面。
本书的主体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回溯了以法德为中心的“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历程,同时也阐明了这一看似“理想”的国际组织的形成,实际上并非出自“理想化”的目的,而是与大多数国际事务的解决方案相仿,仅仅是提供了一个“相对权衡”的方案。
“相对权衡”加上托尼•朱特所言的“绝对好运”,使得这个不算理想的“结合体”造就了所谓的“复兴神话”,接下来,作者将视角转向东欧。1989年的东欧剧变,拉起了近半个世纪隔离欧洲大陆东西两部分的“铁幕”。可是人们很快发觉,使得欧洲一分为二的原因,即使“铁幕”不再,却也不只是地缘上的分隔那样简单。因此,当动荡的二十世纪接近尾声,面临来自孱弱却拥有潜力的东欧各国的“东方之情”,看似富庶而充满希望的欧盟究竟该如何选择,答案却并非显而易见。
当然时至今日,我们已经看到了“欧盟”的扩张,至少是在形式上,截止到2013年克罗地亚的加盟,欧盟成员国由1995年的15个已经增加到28个,新增的成员大多来自中、东欧。可就像一切组织都要面临的问题,当成员增加,其运行方式便势必要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欧盟各成员间的实力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于是在扩张的背后,隐藏的其实是权力层面的收缩,即组织形态的“中心化”。而一旦走到这一步,“欧洲的统一”该如何定义,则是人们需要进一步阐释的课题。
该如何评价托尼•朱特的《论欧洲》呢?它的价值,首先在于以简练有力的方式,厘清了西欧各国及东、西欧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剖析了“欧盟”的真正意义。从这样的层面上看,“欧盟”确实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只是它的启示,不应仅仅从“正面”来解读。
至于“欧洲统一”的普世情怀,或许只存在于多数人的幻想里。并且除了幻想的世界,任何时候,利益至上永远顺理成章。

  《论欧洲》读后感(六):穿越历史烟云,看欧洲何去何从

作为一位全球顶尖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其代表作《战后欧洲史》被誉为“关于战后欧洲历史的最佳著作”、“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伟大著作”。本书即是《战后欧洲史》的缩略版。
作者以尖锐的自由主义批评文风成为备受尊重的知识分子,拥有“知识分子中的知识分子”的美誉。
科罗拉多大学名誉政治学教授威廉姆•赛峰说:“近来,许多有关欧洲的书,不是一味颂扬欧洲大陆过去的辉煌,就是过早地为欧洲超国家一体化额手相庆。托尼•朱特这本书则非常与众不同。对于许多美国政治观察家的欧洲浪漫主义及其夸大制度重要性的趋向而言,本书无疑是一剂振奋人心的解毒剂。”
我想,本书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托尼•朱特以其犀利直言直指欧洲国家及欧盟的核心本质,而完全没有意识形态的拘囿。因此,在书中,作者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相对客观的欧洲和欧盟。
在书中,作者很好地为我们解释了什么是欧洲?欧盟有着怎样的沿革?以及,欧洲将何去何从?
正是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直指事物本质的能力,他在对欧洲历史梳理的基础上对未来欧洲的发展前景做出的分析,赢得了欧洲各国领导人的重视。
尽管作者也非常希望欧洲能实现统一,但作为一个“欧洲悲观论者”,作者认为真正统一的欧洲完全是不可能的,坚持这种梦想是不明智和自欺欺人的。
因为西欧战后复兴和重新崛起的有利形势将永远不会重现,而接纳梦想“回归欧洲”的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给不再繁荣的欧洲又带来沉重的负担。
失业、老龄化、移民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等社会问题正在加剧,并到处掀起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的浪潮。
作为欧洲政治安全阀的社会福利体系压力倍增,面临崩溃的危险
……
虽然欧盟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但是,无论在原则上多么诱人,让欧洲国家间的联系变得日益紧密在实践中是不可能的。反倒是传统的民族国家更能赢得集体性效忠,更好地保护弱势者,更公平地分配资源,并弥补跨国经济形式的不确定性。
所以,作者在书的最后呼吁,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或重新认可民族国家。
文字指瑕:第086页第二行有“东欧效果曾把法国作为模板和庇护者”,“东欧效果”疑为“东欧小国”。

  《论欧洲》读后感(七):在世界的东方

要评论分析这本书简直没有插足余地,因为这本书自己就是最佳的评论分析,随便从哪一页引一段话,都充满对欧洲政治文化经济最一针见血的描述、分析、定位,无论是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欧洲成员国内部的权力转移和意识变化,挑战与选择,还是在我看来对中国人最值得认真参考的,东欧国度在铁幕解除之后,所面临的复杂痛苦与困境。
整个西欧之间的团结友爱与繁荣重建得以成立的决定性原因,几乎就是铁幕的拉下为他们在东方所树立的共同敌人,这个共同敌人带来的是强大紧迫的共识合作与持久、丰厚、可靠的美国援助,这种友爱与团结的形成本身就存在种种偶然性,在多种可能之间得来不易。于是在1989年这道铁幕消失之后,东欧各国就痛苦地发现,他们隔着铁幕遥望时所衷心向往的西方之光,并不如自己原来认为的那样纯净理想,更不因为铁幕的消失,就变得唾手可得。想要效仿西方战后的繁荣重建,困难极度巨大。他们被夹在共产主义高压时期的残忍和荒废,与资本主义竞争时代的冷酷和漠视之间。
东欧的西式精英知识分子在国内面对的是在享受到明显好处之前先遭受明显牺牲的底层民众在民族主义者带领下怒气冲冲的指责,他们对西欧文化的鼓吹和对本国文化的鄙夷并未能将分界线两边的文化意识融为一体,反倒让自己成了在外国比国内更受欢迎的边缘分子。在东欧各国执掌权力的更多是本土的现实主义者,而非铁幕时代积极活动的反体制人士,但现实主义者们同样痛苦地发现,自己呼唤着西欧关注并为加入这个大家庭做出的牺牲与努力,自己全身心的恳切并不能得到西边邻居同等热情的回应,因为在更大范围的现实政治图景中,他们毕竟并不怎么重要。在东西方的巨头把酒言欢之际,他们依然只能在二等席位上就着冷餐残酒苦苦等待。
而这种局面与其说是因为老欧洲的自私和冷漠,不如说更多是因为老欧洲的成员国自身也面对衰落的困境和内部分裂的挑战,远远没有余力去实现广泛欧洲一体化的美好愿景和善意承诺,更不要说应对这种尝试可能造成的旧俄帝国的敌视与对抗——最近的乌克兰危机恰恰是这一评价的真实写照,参与这场拔河赛的东西双方有气无力与谨小慎微的程度又一次让人大开眼界。
无论过去的历史还是当前的经验,都再度证明政治视角上的零和博弈与经济发展中的成本转嫁,都日益变得艰难和无益。欧洲共同体的概念与愿景并不因此过时,只是再也没有人可以期待只要按部就班地依靠过去的手段就能获得过去的成就。无论富国穷国,每一个大大小小的共同体,都必须从自己内部发掘出新的成长途径,对外创造新的双赢博弈,并小心妥善地处理自己的行动对其他人可能造成的利益或心理上的威胁。
而这一点,对欧洲之外的其他世界,同样适用。

  《论欧洲》读后感(八):兄弟登山 各自努力


二战结束以后,做为战胜国的法国,对于德国,充满了矛盾的感情。一方面,法国希望尽量削弱德国,使之永远也不能再次发动战争;另一方面,法国经济又严重依赖德国,法国不得不容忍德国的存在。然而,法国希望按照自己的心意处置德国的愿望,却无法获得美国人与英国人的理解。于是,法国人转而与苏联人协商。苏联人呢,他们粗暴地拒绝了法国的要求。不得已,出于下下策,法国人只好与德国人进行直接谈判。西德总理阿登纳闻讯,十分高兴,表示了极大的兴趣,立即与法国人展开了认真的谈判。在阿登纳看来,如果能够与法国人达成协议,将会有助于德国尽早摆脱战后的阴影,重新成为独立的国家。
虽然法德的谈判最终取得了成功,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并且,这个安排被普遍地视为是欧洲迈向‘欧洲合众国’的第一步。但是,实际上,法德两国的目标是相互冲突的,如果德国人的意图能够达成,法国人必然无法控制一个独立而且强大的德国,法国人仍然无法摆脱自从普法战争之后就萦绕在他们心头的噩梦;如果法国人通过‘欧洲煤钢共同体’这样一个跨越民族国家的机构的安排,能够牢牢地控制住德国,那么,阿登纳总理追求国家独立的希望,就破灭了。
随后,卢森堡、荷兰、比利时三国也加入了煤钢共同体。这三个小国之所以这样做,倒也并不是对于‘欧洲合众国’的光荣前景怀着什么美好的憧憬,而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既希望借助于大国的力量以发展本国的经济,又隐隐约约地畏惧着大国的威胁。以当时局势而论,加入德法盟约,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从此以后,欧盟的机构越来越多;欧洲内部,跨越民族国家的协议和安排也越来越多。看起来似乎是,在遥远的未来,一个‘大欧洲合众国’必然会建立起来。
其中,作者比较详细地论述了欧盟的‘农业共同政策’。作者认为:在二战刚刚结束的时候,农业问题确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但是,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农业问题已经越来越不重要了。各国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协议,主要是为了满足法国人的要求。其他国家都认为,迁就法国人而造成的损失或不方便,可以促使法国人在其他问题上做出让步,总体上看起来,还是蛮划算的。
至于法国的情况,这个农业共同政策其实对法国农业的作用也并不是很重要的,这个协议只是满足了法国人的一种传统情感、满足了法国人的一种政治愿望而已。譬如一位成年人终于得到了童年时渴求却无法得到的一个玩具。仅仅是在心理上获得了极大的安慰而已。然后,作者评论说:
“在某些方面,这项农业政策是‘欧洲’整体构造的生动写照:一个由形形色色的选举考量、经济利益和国家政治文化造就的偶然结果,时局使之重要,繁荣使之可能,只有成为既成事实之后,它才被视作更广阔的欧洲国家融合过程的一部分;如果后者是初衷的话,这样的农业政策不可能实施。”
如果按照作者的这个观点进行推论的话,战后欧盟的发展,并不是因为削弱民族国家而取得的,而恰恰是因为并没有与民族国家的利益产生严重的冲突,所以‘欧盟’才会被容忍。
民族国家的观念,在欧洲,可谓是深根固坻、源远流长。
根据书中的序言,我们知道,此书的内容是作者于1995年5月所做的一系列讲座编辑而成的。所以,很明显地反映了当时特殊的政治、经济背景。
那时候,欧洲在度过了多年的繁荣与稳定之后,经济发展减缓,出现了衰退的迹象。一旦经济增长减缓,就会出现社会问题。作者尤其提到了在经济疲软的条件下,实施福利国家政策所积累的弊端,就要发作了。
又适逢冷战结束,欧洲的前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转向富足的西欧,盼望从欧盟得到帮助。
在提及欧洲边缘地区向西欧国家的移民浪潮之时,作者甚至将之譬喻为历史上野蛮人对欧洲的入侵。
利用仇恨移民的民族主义情绪,极右政治力量渐成气候,仿佛是沉睡已久的邪恶怪兽即将被唤醒,这可就更是一个凶险无比的征兆了。
在欧洲的历史上,恰恰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整合为一体的力量对全部欧洲负责,所以,以东欧诸国的粉碎为代价,西欧诸国获得了保全,走上了繁荣富强之路。
此时,在战后曾经促成欧盟发展的诸多偶然条件已经不复存在了,面对新危机,如果欧盟勇敢应对,欧盟的跨国机制必然会与民族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
阳光之下无新事,在新欧洲的漂亮外表之下,古老欧洲的文化仍然在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壁虎附墙游走逍遥。突然遭遇天敌时,唯有依赖于‘断尾求生’的古老技能才可以获救。
所以,作者认为,面对当时的又一次‘野蛮人入侵’的严峻挑战,只有退回到适度的民族国家的状态,求助于古老的惯例,才是欧洲人摆脱内忧外患的唯一出路。

  《论欧洲》读后感(九):【转载】萧轶:欧洲该往何处去(原载于《财经》杂志)

欧洲该往何处去
文/萧轶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欧盟非官方智库欧盟检讨小组向欧洲理事会提交的报告列举了欧洲面临的危机:“全球经济危机;政府将被迫介入营救银行;人口老化威胁我们的经济竞争力与社会制度,也将增加消费与工资压力;气候变迁与能源依赖的问题迫在眉睫;全球生产和储蓄的分配向东方倾斜;而我们面临的最重大问题是,恐怖主义、组织犯罪,以及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当时的欧洲金融危机尚未全面爆发,而如今我们正在看着这份报告所呈现的欧洲危机正在不断地应验。
在《论欧洲》中,托尼·朱特从历史到数据对欧洲联合的内忧与隐患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认为冷战结束后的欧盟东扩虽然从形式上塑造了大欧洲理念,然而却忽视了欧洲内部复杂的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矛盾,欧洲联合的理念只存在于想象之中,并不能以一个硕大的虚假概念而一劳永逸。在托尼·朱特看来,近几十年来的欧洲理论变得越来越违背历史事实和现实处境,甚至让欧洲自身也陷入了自我边缘化的境地。这位欧洲悲观论者更是特意提醒:东扩越快,隐患越大;只有停下扩张步伐,完善好“现实存在之欧洲”,才能逐渐地走出欧洲困居。
如今谈论的欧洲,大抵是西欧在二战后冷战铁幕下为了联合对抗东方阵营而建立起来的,没有二战消耗带来的经济疲软,没有东方敌营的紧迫威胁,就没有共识合作以及美国援助这些偶然惊现的优越条件。并且,正如托尼·朱特所指出的那样,倘若没有煤炭在各国经济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西欧可能无法寻求如此明显的共同利益来组建国际经济共同体。从欧洲煤钢共同体到后来的经济规划、经合组织以及共同农业政策等等,推动欧洲合作进程的一直都是国内经济问题,基本都是针对特定问题所提出的具体解决方案。这些技术经济型的解决方案的确重塑了欧洲,但并非是欧洲合作所需要面对的所有问题。当年推动欧洲合作进程时,并未完全结合参差不齐的经济体会造成怎样的局面。
历经多次冲突和风波之后,欧洲提出的经济政府之构想似乎并非聚沙成塔,但经济政府的职权范围必定涉及某种程度的政治性,涉及主权权利让渡的代价问题必定遭遇几十个主权国家内部冲突的窘境。但这并非就意味着欧洲经济合作方面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西欧国家在联盟合作进程中已经获得了半个世纪的飞速发展,面对是否接纳东方邻居方面依旧犹豫不决,融合进程中西欧大国将涉及更大的成本与代价。倘若在差异极大的共同体内部实行严格的法规而又不分国情进行一体化实施的话,必然引发各国民众的怨恨,欧洲联合的进行依旧窒碍难行。在各国主权意识之间的百般纠结,金融外交国防等方面的政策统合遥遥无期,欧盟作为超国家共同体正如托尼·朱特所形容的那般,不过是欧洲理念皮囊下的黄粱美梦。何况在冷战铁幕之下东欧与西欧的产业规划受雇于美苏两国的经济需求,产业结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地显现了各自的产业结构缺陷,越发缺乏后劲。何况,欧洲联合并非仅仅是经济方面的问题,还涉及诸如文化、信仰、政治等方面的融合与冲突。但欧洲又必须加强合作和融合,缺乏原料和能源的大陆若再不团结,要维持目前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制度将十分困难。
不仅如此,还存在着沃尔特·拉科尔在《After the Fall: The End of the European Dream and the Decline of a Continent》中所谈到的处境,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几年之后,欧洲可能无法再受美国保护。另一方面,除非各国共同研拟能源政策,否则欧洲可能再也无法掌握自己的未来,也很难在世界市场竞争。在军事安全上,如果欧洲没有共同防御政策,在国际政治上的影响力将更为降低。到时它们连区域冲突都无能介入,更无法应付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扩散问题,对欧洲安全战略来说,这都是无可回避的重大挑战。积弱的欧洲顶多只能进行小规模维和任务,根本无力介入战争。 欧盟从未认真争取成为国际强权,这导致欧洲在政治上不断失势,在世界秩序中的地位正在逐步下降。即使他们不再强调亚洲国家要在人权问题上做出改善,但得到的不过是不以为意的耳边风。在新世界秩序中,欧洲越来越像是个超国家的外省,即使心有余也力不足。
当年的西欧因为面对东方的敌人而获得了持续而丰厚的美国援助,但今日美国自身也必须面对自身危机,不得不从欧洲事务上不断抽身而出。而东欧各国在融合进程中,东欧不仅需要面对共产高压时期的经济荒废所遗留的问题,而且需要面对资本竞争时代的冷酷无情,还需要面对西欧各国的冷漠。西欧各国在自身衰落的困境下,以及欧盟内部分裂的挑战中,很难能够抽出时间和精力回报东欧各国所付出的热情。人口老龄化的欧洲各国无法长期支撑福利国家的负担,社会现实或许将往国族主义方面挺进,使得内部由团结走向分裂。穷欧洲与富欧洲之间的融合,必然需要在资源分配或政策制订上做出部分妥协,在政策拉锯战之中对义务承担方面寻求逃避借口时,很容易走向经济国族主义与保护主义的老路。而在俄罗斯问题上更是棘手不堪,一方面欧洲受制于俄罗斯的能源,一方面又惧怕诸如近来乌克兰危机的真实写照发生在欧洲自身。
在埃德加·莫兰看来:“一旦人们想试图清楚明了地思考欧洲,欧洲就解体消失了;一旦人们想确认欧洲的整体性时,欧洲就分崩离析了。”在欧洲融合的道路上,必须承认欧洲是由不同人民、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国家、不同政治、不同经济基础之间的相互作用,编织成了一个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欧洲整体,但正如埃德加·莫兰在《反思欧洲》中所揭示的那样:“欧洲本身缺乏历史神话的凝聚剂来统一它囊括的多样性。”埃德加·莫兰从古代欧洲到现代欧洲的历史演变中进一步阐释到,欧洲之所以成为一个地理概念,首先是因为它成了一个历史概念,历史概念虽没有地理概念的稳定性,但它却有诞生演进的动态特制,欧洲正是在这种动态特制所呈现的创造性混乱中诞生并在混乱中存在的,铁幕下的融合亦复如此。
从国家的欧洲到民族国家的欧洲,从力量平衡的欧洲到无序的欧洲,从商业的欧洲到工业的欧洲,从巅峰的欧洲到深渊的欧洲,从“世界情人”的欧洲到“寄人篱下”的欧洲,欧洲的身份一直以来就没有因为变异的动态而得到确认,欧洲的基础就是基础的不断丧失,不断推翻不断重建的欧洲身份问题化本身就是欧洲看似没有根基的根基,因为欧洲概念的提出本身就体现了冲突,也体现了对冲突的调节。所以,埃德加·莫兰认为,欧洲只能建立在问题化之中,因为问题化本身就是欧洲的遗产:“所有缔造了欧洲的东西让欧洲分裂,所有让欧洲分裂了的东西又来缔造欧洲。”这正符合托尼·朱特在《论欧洲》中的观点:欧洲人长期以来共有并将之联系起来的纽带之一,恰恰是分裂意识,既有民族、族群之间的界限意识,也有信仰、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观点差异造就的更大裂痕。
当然,在欧洲该往何处去的讨论上,沃尔特·拉科尔说的没错,过去的预言家关心的是未来趋势,现今探究欧洲的人处理的往往是已经发生的现象。尽管哈贝马斯依然没有失去对欧洲一体化的信心,坚信应当超越民族国家,创建“超国家的民主体”,但如今更多的人则在与哈贝马斯泼冷水,然而大家依旧像托尼·朱特那样的悲观论者那样,希望欧洲能够真正的一体化,但又不得不面对莫兰的质问:理论化往往很难逃脱自洽症。沃尔特·拉科尔从现实境遇上看待欧洲衰败将会导致的内部危机,埃德加·莫兰从历史与思想上理性看待欧洲的分裂和冲突状态,而托尼·朱特的《论欧洲》则更像战略陈述,那么不妨听听他的说法:放缓由各国政治家和银行家推动的扩张,以及形式上的密切联合,在制度建设和社会融合上发力,为欧洲团结联合扫平障碍。
原载于《财经》杂志2015-4-13

  《论欧洲》读后感(十):大幻觉·大欧洲

时至今日,人们似乎早已接受了欧洲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欧盟的身影随处可见,欧元汇率也是经济人士关心的一个话题,至于德国崛起、拯救濒临破产的数国,更以茶余饭后之谈资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在这个时候,对于“欧洲共同体”的质疑声似乎不再如十年前那般猛烈——托尼·朱特的这本《论欧洲》便是当年的一员强烈质疑者。
初版于1996年的《论欧洲》适逢欧盟成立三年后,事实上,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早在这之前朱特已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整个欧洲的走向进行了描摹与预测,这篇看似中肯的议论文正是他思考的结晶。
“论欧洲”是原本是作为副标题,隐藏在“大幻觉”这个主标题之后的。原版的书名是A Grand Illusion: An Essay on Europe,从这可见朱特对于欧盟所持的并非仅仅是一个“论”这样中立的态度,而是自一开始,就带上了深深的怀疑与批判。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他眼中的欧盟是一种幻觉,一种全体欧洲人的心理渴望,无论是已经身处欧盟之内的英法德意等既/将得利益者,还是之外的俄罗斯等虎视眈眈的旁观者。
在朱特看来,所谓欧盟,是从最初即以经济为出发点,尽量摒弃政治偏见而结合的联盟。他从二战后出发,通过分析欧盟前身的来龙去脉、各国当时经济状况、外交状况,最终得出“美好幻觉”之说。 幻想一个所谓共同体就能解决内外矛盾,无疑是把诸多现实条件放之脑后。譬如,一直与德国交恶的法国之所在二战结束之后提出了“莫内计划”,乃是为了“一方面把德国的力量控制在无法构成威胁的水平上,另一方面又要让德国保持足够的生产力,以便为法国工业的生存提供足够的必需原材料”。而欧洲其他国家,包括在二战中远离欧洲大陆、保存基本完好的英国,背负战败国身份的德国也对此持肯定 态度。朱特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都是“出于对本国最直接的考虑”。建立在这样基础之上的欧盟,内部一直存在不稳定因素。
这二十年前的言论,及至今日,终于发酵成了可怕的现实。在前些日子的希腊大选中,反对党领袖齐普拉斯竟然提出了一笔勾销欧盟债务的要求。作为回应,欧元区不得不与希腊新任政府探索政治妥协的可能性,甚至会以下调还款利息作为让步,以确保希腊仍然属于欧盟、欧元区的一分子。靠着德意志战车艰难前行的欧盟究竟还能走多久,这个问题只有时间能回答。
朱特在书中抛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究竟有几个欧洲,而欧洲的中心又在哪里?他站在欧洲之外的土地上,冷眼旁观这个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四分五裂的联盟。他姑且把欧洲分成了西、中、东三块,分析了各自的历史、现实的处境与对未来的期望,最终把欧洲大一统的宏伟构想归于虚无。
然而,欧盟是否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朱特在忧心忡忡地观察了欧洲各国之后,悲哀地总结道:“‘欧洲’不仅仅是地理概念,但也不是答案。”德国作为欧洲 共同体中发展最好的国家,并没有成为领头人的觉悟,或者说满足于现在这种德法双领导制;而这种所谓的制度其实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安慰。朱特不无刻薄地嘲讽那帮政治家:“你们假装不强大,我们假装没注意到你的强大”。
朱特还考虑了上一章提到的中欧与东欧:欧盟能否把西欧之外的地方也容纳进来,想必是无数知识分子,乃至普通的欧洲人所关心的问题。朱特认为“任何让欧洲进一步扩大的举动只会使现有利益受损,让未来的成员与现有的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要付出很多钱”,因此欧盟向东扩展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兼之共同体本身的发展也在下滑,失业、社会福利过高、移民潮、种族偏见都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不过,朱特或许没有想到,即使现有利益受损,欧盟也依然要扩张。如今该联盟共拥有28个成员国,或许也能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当然这种“想象的共同体”不同于一般概念的共同体,仅官方语言就有24种之多;但我仍想问一问朱特,从今天的视角看,是否还会认为这个建立于政治、经济(可能还有部分文化因素)联系的欧盟是一种大幻觉。
作为欧洲史研究者,托尼·朱特对欧洲问题和欧洲思想领域尤其关注。从这本《论欧洲》可以看出,朱特并非对“欧洲共同体”过于灰心,而是在积极厘清历史问题、国族之间的隔阂,剖析各国的心态,并在本书结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欧洲共同体只是手段而非目标”。继这本书之后,他又写出了洋洋洒洒的四卷本《战后欧洲史》,以更加严苛的目光重新审视这一段历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