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读后感10篇

2017-11-13 21: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读后感10篇

  《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是一本由郎咸平 / 孙晋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3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读后感(一):关注全局的明白人

这本书买了三四年,一直放着,最近才断断续续看完。书中的数据大多是2011年以前,2016年读来却丝毫不觉得本书已经过时。
郎教授对中国经济的走向把握十分准确,在2011年GDP涨幅9.5%形势仍一片大好的时候,就在本书一开始大喊,中国经济已经陷入了表面上增长放慢,实际衰退的境地。果然,从2012年到2015年GDP涨幅跌落至6.9%。
四万亿,中国式通胀,产业升级,国企改革,金融系统,民营企业,经济改革。这些问题在书中都进行了一番郎氏分析,看完才知道,自己以前对这方面的知识简直匮乏之极。想做个明白人,还是要关注全局。

  《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读后感(二):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

看了这本书,对中国经济的好多方面有了更加一步的理解,其中对中国经济前几年的9%的增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国家对高铁,铁路等基础建设才发展起来的,其中也指出了中国高铁事业发展的过快以至于现在欠债了,也指出了中国很多国企以前我不知道的一些事,中移动,中联通,电信,中石油,中石化,为什么本身发展的并不好,国家对于他们的帮助实在特别多,当然中国的国企有存在的必要,就像前段时间习近平主席说的,中国的国企不会私有化,因为喊私有化的那些人其实是居心叵测,我是寒假看完的,现在才来写点评价确实有点晚了,好多东西有点忘了,读书笔记确实还是很重要的。。。总体来说是一本可以看看 对中国经济有一个新的看法 当然对作者的好多看法 我们也不能迷信。。。是一家之说!!!

  《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读后感(三):几乎各个产业都存在问题

花了大概11个番茄的时间看完了郎教授2012年的这本书。一边看一边想了很多有的,没的。很记得温总理在他最后一次在总理记者会上,说请大家忘记他,显然他是对他自己这两届任期的工作表现不满和愧疚。如果他是出于真心说出这样的话。那我想其实在党内最高领导人可能知道问题,而下面执行不力,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政令不出中南海”。所到底的问题书里已经罗列了一大堆。在于分析公司,特别是垄断国企盈利和未来盈利能力方面确实提供不少线索。
而这些企业乱象,vested interest对问题的托辞和忽悠都折射一个问题就是改革到了最难啃骨头的时候,政府到改自己的时候了,如发改委成了由改革催生的急需改革的部门之一,如果没记错它本来的成立应该是临时性的吧,啥时候变成了一个凌驾在各部委之上的永久机构的样子了?而且做起了部委的批复事项而不是改革的事呢?真的令人费解。当然,不是说各个部门没有改革的余地,相反是问题多多,书里都一一说明了。
最后,作者不知道是怕书最后出不了还是是什么原因。很隐晦的说出了需要想人民参与政策的制定和监督问题。最终没有涉及提出政治改革的问题。(当然本书的重点是经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因为没有政治改革,书中所有的问题都会在良好的愿望下改一半,改到记得利益者面前就止步不前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可以参考吴敬琏的《重启改革议程》。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0507192/

  《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读后感(四):草包一个的郎咸平为何火遍中国?

作者:央视评论员牛刀 
  中国真的很大,什么人都有。
  郎咸平是什么人,在历史上来说,最后是明星还是一个小丑,根本就不重要。第一,他并不是经济学家,因为他没有一篇经济学论文能够得到经济学界的任何认可,也没有一篇学术性著作,和我差不多,只是一个二流的财经评论人。第二他只是曾经当过教授,所发论文均属财务学文章,根本不了解实体经济运营,现在已经或者辞去教授或者被开除,校方并未对此给出正确答案,惟一的的答案就是,他现在已经不是教授。这样的人,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深圳,现在在广州,都是草包一个。当年,那些在深圳做演讲的香港经济学家,现在一个也不见了。
  一个什么也不是的人,却在中国得到开发商的热烈追捧,为何?大家想想。
  曹建海是什么人,一个在中国这个贪欲的时代难得淡泊名利一心钻研学术的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许多论文在国际上引起轰动,那才是真正的玩学术的人,是真正的可以称得上经济学家的人。这种人中国很少。
  2009年夏天郎咸平在上海演讲,我的一个在杭州做生意的朋友,当时去听了他的演讲。郎咸平告诉现场的人,现在是“现金为王的时代,留好现金,有很多廉价的资产会出现”。结果,我的这个朋友拿着两亿现金,却遇上中国各种资产价格暴涨两年的状态,加上利息现金留在手上,不仅没有赚钱反而缩水至少40%,他气得直打头。
  2010年郎咸平在东北一个开发商那里演讲,我后来听见一个现场网友发给我的录音,里面讲到关于中国GDP的计算问题,那个观点,都是我在《穷人通胀富人通缩》书中的观点,其中有一个观点是错误的,北京市统计局调查总队一位总队长看见后指出了我的错误,但是,书中一直没改,郎咸平居然重复我的错误,这不是可笑的吗?
  你们在曹建海的学术论文中,可否看见那个观点是别人的?没有。
  请大伙儿看看中国的历史。中国人一向是功名心很重的,历朝历代,文官武官都重功名。但是,历朝历代,太重功名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比方说明朝时,西湖三杰之一于谦,一心为江山社稷考虑,为民族千秋万代着想,每次谈到朝中大事,都坚持“江山为重君为轻”,是不是对的,历史早有公论,于谦绝对是青史留名之人,可惜,在英宗年代,还是被英宗杀了头。英宗在杀于谦前,在刑场对于谦说,“我是在成全你,我将来会留下千古骂名,而你将永垂青史。”
  英宗不是只是留下千古骂名,而是影响中国民族从此落后500年。因为明朝时,中国的GDP超过当时的英国。后来一直处在被掠夺的地步,历史在开始倒退。
  中国这个时代,就如同明朝英宗年代,最后搞得是非不分,只认金钱。我只是草民一个,从不求功名,只求养家糊口,所以,我既不是曹建海,也不是时寒冰。但是,中国历史不管往哪里走,都与郎咸平无关,他在中国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而已,最后,他是明星还是小丑,根本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将来的时代,究竟是曹建海的时代,还是时寒冰的时代,现在根本就说不清。曹建海就是明朝年代的于谦,时寒冰可能就是那一位大臣(具体我不点名,大家可以去查历史)。我在静等这个伟大的时代的到来,不管是谁的时代,反正不是我的时代,因为我没有功名心。

  《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读后感(五):给领导看的书

本书详细阐述了总体经济、国企、民企等领域存在的问题急改革方案,书中强调我国目前处于通货膨胀中,问题还比较严重;由于国家在税收、补贴等方面对国企的额外照顾,导致电力、金融、石油、通信、汽车、民航等领域的垄断严重影响了民企的发展;对于民企来说,知识产权的缺失,沉重的赋税以及受限的融资渠道,使民企的发展举步维艰,这对贡献了大量税收和工作岗位的民企是不公平的。
通过本书的讲解,让我们看到了整个中国经济的总体态势,大部分的内容都是讲述目前的问题。本书建议总体的改革方向应该是发挥国企应有功能,允许民企进入相关领域,改革税收、预算等方面,切实做到以民为本,藏富于民。
自己很赞同作者的观点,国企的发展的确存在垄断,滥用职权,效率低下等问题,我们的领导人也肯定知道,但真正的问题还是阻力太大,利益集团太强大,但只要政府有信心,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改革,这就可以了。

  《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读后感(六):关于郎大炮其人

郎咸平出名是靠炮轰国有资产流失的事件,近年来成为了坚定的中国经济看空派。他本人是非常抵触凯恩斯主义,认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追求短期效应却需要国民长期买单的灾难。
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进出口,其中消费和出口在郎大炮看来未来将步入萎靡期,当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之后,比较优势就不复存在,加上国外消费萎缩最终导致了中国出口的下降。郎大炮认为中国经济是靠固定资产投资一手推动起来,而推动的钱来源于国有银行,最终通过货币超发,对全体国民征收通货膨胀税。大炮列出对建行的贷款分析,建行对地产和建筑业贷款有5500亿,还有建筑建材类9788亿贷款,铁路、公路等基建算在交通运输业贷款6500亿,租赁及商业服务类贷款3600亿(母公司贷款),公共设施管理业的贷款2160亿,电力设施5200亿,总共3.27万亿贷款,占到建行总贷款的82%,而这些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地方政府债务总额目前统计不透明,统计出的量远远低于实际的量。对于地方政府是否有能力还清债务,大炮表示深深的怀疑。
对于国企,大炮同样抱有很深的意见。一方面,国企是否真的有竞争力?财政对央企进行大量的补贴,同时通过银行对央企进行低利率的资本输出。加上中国低到和没有一样的资源税,发改委牢牢掌控定价权。这些都促使一些处于垄断地位的国企赚着不该属于他们的盈利。另外,国企享受着一系列优惠条件,却只需要向国家上缴10%的红利,完全没有发挥国企的作用。所以未来,应该着手一方面消弱国企垄断地位,引入竞争。另一方面加大国企上缴红利,发挥国企应承担的责任
对于银行体系,郎大炮认为高利贷的根源是不准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国有银行没有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最终民营小企业和国有企业面临不对称的资本成本。短期来看,银行可以通过一系列国家帮助使得维持着表面的财务实力,但实际长期,银行信用破产的风险很高。大炮对于此的解决办法则是对民营资本准入银行业,利率市场化.
郎咸平说事想到一出是一出,不够系统化,这样也容易造成看待问题很片面。民营企业和银行之间本就不应该分开看待的问题,到他这也各说各的。且郎咸平说话有时候信口开河,犯过几次搞笑的错误,在用论据支持论点的时候,数据也是随口拈来,真实性有待考证。真不像一个经济学家,像一个野路子出道的草根研究者。记得他早年并不是这样的....
虽然黑了他这么多,但是郎大炮的的确确是受过正经的商科教育的,他在沃顿商学院时还是有相当强悍的实力的,发表了大量的论文,这些论文都很有质量。他在MBO等公司金融这些领域依然代表着国内学者的最高水平。只能说,他现在节操扔掉完全一门心思下海挣钱了。使得他在他本来就不擅长的宏观经济这个层面说了太多不严谨的观点所以被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