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妞妞》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妞妞》读后感10篇

2017-11-14 22:53: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妞妞》读后感10篇

  《妞妞》是一本由周国平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5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妞妞》读后感(一):妞妞

周国平,一个父亲的札记《妞妞》 在把《妞妞》一书交付出版以后,我自以为完成了一个告别的姿态,与妞妞告别,与女儿告别,与我生命中一段心碎的日子告别。我不去读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它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座坟,我垒筑它是为了离开它,从那里出发走向新的生活。 人们常常期望一个经历了重大苦难人生活得与众不同,人们认为他应该比别人有更积极或者更超脱的人生境界。然而,实际上,只要我活下去,我就仍旧只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依然会被卷入世俗生活的漩涡。 我旋生旋灭,看破红尘。我死后世界向何处去,与我何干?如今,你纵然也不能允许我死后的生存,却是我留在世上的一线扯不断的牵挂。有一根纽带比我的生命更久,长,维系着我和我死后的世界,那就是我对你的祝福。有了你,世界和我息息相关岁月之流终将荡尽我的微不足道的存在和悲剧。 让我对亲子之爱和性爱作一比较。 从理论上说,两者都植根于人的生物性:亲子之爱为血缘本能,性爱为性欲,但血缘关系是一成不变的,性欲对象却是可以转移的。也许因为这个原因,亲子之爱要稳定和专一得多,在性爱中,喜新厌旧见异思迁是寻常事。我们却很难想象一个人会因喜欢别人的孩子而厌弃自己的孩子。孩子幼小亲子关系的生物学性质愈纯粹,就愈是如此。君不见,欲妻人妻者比比皆是,欲幼人幼者却寥寥无几。 死亡如同一个卑鄙的阴谋,已经把这个毫无戒心的小生命团团包围。 所以我也不会把从未存在过的事物感受为一种空缺,然而一旦存在过,爱过就全然不同了。如果失去你,你留下的空缺将永远暴露在我心灵视野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它填补或遮盖,但你的存在也将因这空缺的无可弥补而继续无可替代。 当文明遇到赤裸裸的野蛮时,语言便失去了任何功能。 然而,什么是命运呢?命运这个概念岂不意味着拒绝一切因果性的解释,面对业已发生的灾难,承认自己不具备解释的能力权利,只有默默忍受的义务?命运是神的意志的别名,对他既不能说不,又不能追问为什么。想可以做任何事,不需要理由,不作解释,在神的沉默中,我也沉默了爸爸疼妞妞哭,今生今世,妞妞是永远的哭声,爸爸是永远的疼痛。 我独坐在黑屋子里,怀里是妞妞,他小手紧紧勾着我的脖子,小脑袋意味着我的肩膀似睡非睡,我搂着她也似睡非睡。在这朦胧中,我忽然异常清晰的感到岁月正在飞快的流逝,带走妞妞,也带走我自己,一眨眼,生命已到尽头,我自己的喊声把我惊醒:人生真是一个骗局! 男人理智是逻辑,与感情异质,容易在感情的冲击下溃散;女人的理智是直觉,与感情同质,所以能够在感情的汹涌中保持完好无损。 所以你不做选择,选择被拖延下来了。你给这种拖延找到了一个表达,叫做顺其自然,这当然是自欺,因为不做选择已经是一种选择,拖延意味着丧失手术的机会,顺其自然就是听任疾病一点点发展并终于夺去妞妞的生命。 雨儿打亮手电,让我看他的口鼻腔。上颌肿瘤日日渐长,快塞满口腔了。右鼻孔被肿瘤堵塞,只剩下了一个小孔,由于使劲用嘴呼吸,上嘴唇开裂,渗着鲜血。 小宝贝多冷啊,别的孩子不定怎么哭闹了。今天晚上他和爸爸妈妈玩还那么快乐,笑的那么甜,我哄她睡,她故意逗我,突然“啊”的一声,狡狯地一笑。随即疼痛就发作了,不停的喊“磕着了”。我说:“没关系,跳跳舞就好了。”他跟着说:“磕着了,跳跳舞。”我跟随音乐跳舞,她笑了,笑出声来,立即又转成哭声,喊“磕着了”。我赶紧夸她,说她乖、好、可爱,爸爸喜欢极了,她吃亏,渐渐安静下来,自己说:“吃吃小手睡觉觉。”我抱她到走廊里踱步,直到他睡着。 当生命的延续已经成为纯粹的痛苦之时,结束这种痛苦岂非也是生命的权利?我在这个案例中看到的与其说是法律对生命的权利的维护,不如说是法律对生命的权利的嘲弄和剥夺。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最直接的事实:妞妞正在遭受无法忍受的痛苦,而且由于不存在一丝复原的希望,遭受此痛苦已经毫无意义。面对这个事实,做父母的因为怕承担责任袖手旁观,不是太自私了吗?至少对于我们来说,真正的困难并非来自法律,而是来自情感。癌症正在肆意破坏它的各个器官,但尚未彻底毁掉他对这个世界的感觉。看到她痛苦不堪,我希望她尽早走。可是,只要她不死,痛苦,总会有暂时缓和的时候,尽管历时越来越短。在那样的时候,他又有了听、说、交流、活动的愿望,即又有了生的愿望和乐趣,于是我又希望他活下去,哪怕多活一天也好。诚然 早走晚走对她来说区别不大了,尤其是对他那个不久以后不再存在着她。对我们来说区别也不大了,尤其是对不久以后必定要失去她的我们。然而,人生岂非只是早走晚走的区别嘛?延长她的生命,缩短她的痛苦,这两个动机水火不容,要确定一个让她走的准确时间是多么难啊。而最难的是,做父母的对自己的亲骨肉如何下得了手!

  《妞妞》读后感(二):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在我的年度书单上静置很久的一本书——偶然的在图书馆的某处它找到了我,于是我便带它回了家。 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它讲述了一位父亲对女儿如何爱的深沉以及见证了一位小“”妞妞”如何在这浓厚的父爱里出落地美丽大方…这本书应该是更偏向于体现了如何教育孩子更好的成长。最起码,我以为它是一个幸福小故事,我渴望从这里感知温暖和触动。然而整整一周时间里,我怀揣着忧郁悲怆的心情读完了它——深深感受到了那份温柔细腻的父爱和面对死亡的无奈悲痛。 书的扉页上写着一句话:我爱我的女儿胜过一切哲学。 从“妞妞”的诞生开始写起,我和周国平一样,做好了迎接这个鲜活可爱的小生命的准备,却万万没想到这个故事从开头就注定了是个悲伤结局。原本出生美丽的女儿在其出生后不久便被诊断为患有绝症,还没好好感受初为人父之喜悦的周国平不得不接受这种绝望,面临各种各样无法抉择的选择,每一种选择都在戳痛他的内心… 最终他决定不做手术,用心培育女儿,让她虽短暂的生命也要笼罩着父母的宠爱、呵护与快乐。 从这位深陷命运捉弄的父亲也是哲学家的字里行间,我除了看到细腻的父爱、心碎绝望、敏感脆弱… 更多的看到了周国平关乎生死、选择、情爱、苦难、幸福…的独特视角和宏达的眼界,讲述了许许多多让我顿悟思考

  《妞妞》读后感(三):愿妞妞下辈子一切安好

对于一个还是学生的我,我不知道成为父母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所以我也不能理解一个父亲和一个母亲在失去孩子时的那种悲痛。但是,在看到妞妞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学会开口说话时,我流泪了。因为我知道,这个如此可爱的孩子,她活不长,即使她再可爱,她都是具有一个病态身体的孩子。
        在父亲教妞妞认识什么是雨时,妞妞自己念叨了几年,然后她说那是水。因为雨带个妞妞的感觉是和水一样的。妞妞很聪明,但是妞妞是一个小瞎子,她还没有来的及认识最爱她的爸爸妈妈的样子,她就已经看不见亮亮了。
      每次看到妞妞说话的那些片段,鼻子就有点泛酸,如此聪明伶俐的孩子,为啥偏偏得了不治之症呢,为啥要如此早早的离开人世。周国平老师说,妞妞治也是死,不治也是死。是的,人固有一死,只是早晚的问题。如果妞妞的眼睛不能治好,也许死对她来说是最好的结局。
        人生最难得不是死,而是选择活下来。对于妞妞这样一个没有瞳孔的孩子,现在是因为活在父母的保护下,所以才生活的如此快乐,但是终有一天父母会离她而去,也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成为海伦.凯勒。而且妞妞患的是癌症,她将面临不断的化疗,然后还要遭受疾病的折磨,我认为如果一辈子都痛苦的活着,还不如早早的死去。
         妞妞再不懂人世的时候就离开,这样她就不会有所遗憾。不过,妞妞的死,哭碎了,不知多少人的心。如果真的有因果轮回,愿这个可怜的孩子,下辈子能够无病无灾,还能够遇见如此疼爱自己的父母,把她上辈子没有完成的~组建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能在下辈子完成。

  《妞妞》读后感(四):两个女儿和一个父亲

     从妞妞到宝贝,周国平变了,从狂热的夏到温的秋,从动辄大哭大笑的奔放到天台上默默抽烟读想心事不与人知,从汹涌的感动感慨感性到深沉到有些刻板的理性。
    这样的变化让我感到惋惜。
    同样是父亲,同样是自己的女儿,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刚读宝贝,我接受不了这样突兀的改变,从前那个柔软的流泪的栩栩如生的一个小女儿的父亲,怎么在这里变做了老古董般讲一些“我要对女儿说几句话”的普通人。
    看完序篇我有了答案,并且,这答案很让人灰心。从1996到2009,这其间的岁月,是一个男人漫漫长路而收获良多的中年时光。从组织家庭到孩子渐渐长大,从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到啤酒肚凸出一不小心一并谢了顶,从T恤牛仔裤切格瓦拉式的愤情到西装皮鞋老姿态老步伐老调子,你想一想就能理解,怎样的变化都是理所应当的。
    但我还是怀念妞妞。这两本书和两个姑娘,从一开始就带着对前者的怜惜和后者的敌意来阅读,对孩子和作者都是不公平的,我承认。
    可是这天平的倾斜是我心里面深埋的,刻度盘上的指针牢牢不动的向左偏着,压着的砝码沉重无比的,除了可怜的看不到世界的妞妞,还有她的妈妈,那个大大咧咧马马虎虎却一夜长大的雨儿。
    
    看妞
妞时我其实没有太常常哭泣,就像看Rabbit Hole的心情一样。这部影片不长,却整篇都是一对三十多岁父母的挣扎,自闭,痛楚和焦虑;自我欺骗,自我抚慰,以及脆弱的不堪一击的可怜的自尊。那些封闭着自己不愿去面对他人任何好意劝慰的岁月,再好意的声音在一颗破碎的心听来都像是嘲讽或同情,他们强烈的自尊在悲伤中突兀得不需要任何廉价的同情。
    我在这两者相似的人生痛楚中,被那样柔软而细致的亲情而感动,却不曾向看别的书别的片子那样流下热泪。我的表达方式只是一声叹息。人生太浅薄,对生命无常或者失亲之痛都没有任何话语权。
    可是,雨儿不同,她是简单到透明的年轻人的生活,她和他说的每一句情话和每一次争吵,我都感同身受着。他们像每一对夫妻一样甜蜜的调笑,也像每一对夫妻一样吵架跟探讨人生的哲理。妞妞走了,她说过会再生一个的,他也坚定的说一定要的,我很早以前就一直以为宝贝是第二个妞妞,虽然人生没有第二这种说法,可是,你听我说,他们曾那么那么的好啊。直到后记中猛然出现的那一行字刺痛我的双眼,我怔在了自己的惊愕中,仿佛全身的血液一下子涌在心脏,然后,停顿。泪忘记流,也忘记了呼吸。
    “我和雨儿分手
    直到现在,仍然常有不知情的好心人关切地打听我和雨儿是否又有了孩子,我不知所对。
    不可能再生一个妞妞了。
    那唯一的妞妞因此而永恒了。”
 
    周国平说,妞妞这本书是不问有什么意义的产物,它是给不问有什么意义的读者看的。关于意义这件事情,我向来爱多问几句。可今天我决定闭嘴。
    我说服自己去沉浸在这样的世界,永恒的妞妞,永恒的爱情,永恒的一段日子,虽悲犹喜。

  《妞妞》读后感(五):时间都去哪了

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却再也等不到你听我说。
伴随着“啊——啊——”的啼哭声,妞妞来到了这个世界。初为人父母的幸福与快乐,就这样向着作者和他的妻子雨儿漫天袭来。从此,她,便是他们的世界。
记忆中她胖胖的小脚丫乱踹的时候,肉嘟嘟的小嘴巴吃东西的时候,吵着闹着要听音乐要我他们弹琴给她听的时候,满世界叫着找爸爸的时候,都这样一点一点的侵入作者的生活中,永远的保留在了他的心里。
他们把他们一生的爱都交给了她,只为了那一声爸妈,可他们却再也等不到她的成长,看不到她嫁为人妻,成为人母的时候,感受不到她的幸福。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看你你却不在了。
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如今却再也听不到了。
妞妞对新事物的好奇,对词语的敏感,对音乐的痴迷,无不深深的震撼着他们。每当学到一个新词语,她便会开心的哈哈大笑,而且非常懂得现学现用,简直聪明极了!
可是,她的欢乐却那么少,在她有限的2年时光里,病痛却占去了她大半的时间,在她即将满月的时候妞妞的眼里发现了恶性肿瘤,不得不说命运的不公。当病痛折磨时,大多时间妞妞也只是忍着,靠音乐来抚慰疼痛;疼极了也只是大叫“磕着了”“磕着了”,以此来传达她的痛苦;实在忍不住的时候,也只是在睡梦中嘤嘤的地哭,微微地啜泣。
她,是那么的坚强与可爱。病魔缠身最痛苦的时候,妞妞最喜欢的便是她的小玩具——绿色小圆板,仿若它是她的精神支柱般。直到弥留之间,她也一直把它握在手里,不肯舍弃。
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却再也没了你。
对她,父母总有那么多的话说也说不完。可是,岁月的尽头,却只是徒留作者和雨儿两人,各自分离。她不在了,他俩便也散了,自此,再无可能。
虽然,在妞妞以后的岁月里,作者又有了一个女儿。但是,妞妞是无可替代的。妞妞一直并未远离,她只是潜入了他和雨儿心中最深的深处,她始终在那里为她自己的人间命运而叹息。
2014年春晚,大萌子和她父亲的二十多年的合照感动了无数人,每一张照片都见证了她的成长和她父亲的衰老。
在元宵晚会上,已为人母的大萌子唱着《时间都去哪了》更是感动了无数人,听着她悠悠的唱:“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我眼中便不自觉的含着泪花,因为这不由的让我想起了我的父母,随着我一天一天的长大,他们却越来越老,可是依然在为着我和哥哥辛苦的打拼,只为我们以后能有一个更好的生活。
一首歌道尽了父母一生的辛酸,道尽了母爱父爱的厚重与伟大。在这世间,亲情就是我们这一生最深的羁绊。
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

  《妞妞》读后感(六):妞妞~~

我是鼓足了多大的勇气才敢翻开这本书,又是多少次哽咽着强迫自己合上,几度平复下来然后再忍着泪,最终读完了这本书。我试图想从哲学家的文字里取点儿育儿经,后来才发现,就像作者自己说的,再多的头衔,身份,名誉,都抵不过一个永恒的父亲的称呼和角色。我无法想象一个研究生死的人是如何在自己经历的苦难中获得解救的,或许在妞妞死的那一刻,那时的她的父亲也随之而去了吧。

我们卸下所有必要扮演的社会人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年幼的孩子是多么的单纯和美好,这种注定着一生扯不断的血缘在不断加重着彼此的牵念,他们就像一只小船,在你意料之外的驶入了你的生命,然后你将用尽你的一生无怨无悔为之遮风挡雨,有很多时候,孩子会逼迫着你变的坚强,变的强大。

我总会想起顺顺那次满嘴淌着血,那明亮的眸子里闪着无限的恐惧,小手紧紧抓着我衣襟的那一幕,那时的他还不会说话…我一路抱着他,一直勉强的挤着笑安慰他勇敢不怕马上到医院马上不疼了,直到把他送进急诊室的那一刻,大门一关,我才敢躲到角落去哭…

而书里的妞妞,又面临过多少次这种非人的疼痛折磨,每次看到书里描绘她咿咿呀呀的学说话,不停的叫爸爸,找爸爸,又摆着小手跟着节拍舞动,但会突然的捂住眼睛叫起妞妞疼爸爸疼,每次看到这儿我都难受的说不出话来……

是让她瞎?还是让她死?这是书里反复出现的句子,就是这个让她的父亲或许纠结悔恨无助痛彻心扉一生的选择,可能是我们无法真切体会的一种精神的撕扯,终身无法释怀的痛!所以看到有些书评一直在责怪妞妞爸爸过于抒情,缺乏常识,是个不合格的爸爸之类的,我是无法接受的,当一个人用文字祭奠与自己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小小的灵魂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宽容一点儿,如果把你还原到这个故事里,也许你除了听天由命也就没别的了。

妞妞最终还是死了,仅仅一年半短暂的昙花一现,而她最终也没有看见过同样遭受过千次万次的身体精神双重折磨的爸爸妈妈的真实模样,这真是让人跟着心疼,这样一个鲜活的小小的生命,终究抵不过癌症的魔掌,当我们无法解释一些难以接受的现实的时候,我们就会搬出命运这个词,就像作者说的,生和死对一个人来说是最神秘的,因为你好像都无法亲身参与,所以当一个小小的她(他)降落的时候,就是在重现上演着你的降生,在他们身上,我总会发现熟悉的影子熟悉的语调还有熟悉的性情,但最终他们还是渐渐的走远,就像龙应台写的——我们就这样望着他们的背影,直到拐角处,也没有回头……而书里的妞妞,只不过走的早了一些,是啊,我觉得我和作者有着共鸣吧,趁着她还不懂得留恋生命的时候,长痛不如短痛吧,我也相信,妞妞,现在一定正在一个有光的有“亮亮”的世界健康快乐的笑着,活着。

看到作者和雨儿分手,我很难受,作者后来也叙述过并且接受了两个人分手后的各自的新生活,所谓的风流韵事是人们最爱谈起的,不过我深深记得那段话“我鲜明的意识到,我们的生活轨道将越离越远,内心为此感到悲哀。曾经生死与共的人竟然在大千世界里变成不在相干的陌路人,另一人的死亡将只是世界上无数新闻中的一个新闻罢了,这样的事情虽然在不断的发生,却使我震惊于生活的无情。”写的多么悲观绝望,写的让人不禁怀疑起人生,是啊,只有孩子才是婚姻的见证者,才是夫妻血缘的融合,有了孩子才要更加珍视现在的彼此,珍视彼此的拥有,因为这一个个小小的生命都是你的天使,你的精灵……是永远不能割舍的神奇的纽带。惜缘。

  《妞妞》读后感(七):意义之外的意义

    我们做一件事情,有时候并不是要为了某个意义而去做,但是有的事情做了之后却能引发之前未预料到的影响,产生了意义。就像《妞妞》之于作者。作者在自己失去了心爱的女儿后,试图在文字中找到悲痛的出口,或者用他自己的话说,写一本送给妞妞的书。世界上每天都会有很多儿童离去,对于别人而言,这只是一个数字,一个概念,然而对于一个孩子的父亲而言,死亡的全部概念就是这个人,世界上只此一人,独一无二,失去了便再也没有了。失去之后的虚无感,悲痛感,我想一定是很痛很痛,但是别人又无法分担。因为付出,因为用心所以珍贵吧。妞妞出生之前,女儿对于作者来说是抽象的,甚至在刚出生不久,也是这种状况,以至于在决定是要未动手术完整却很快将走到生命终点的妞妞还是要残缺的但是却有希望长大的妞妞时,作者内心的声音告诉他,要么就要一个健健康康的妞妞,要么宁可不要这残缺的小生命。所以,作者放弃了。。。十八个月后,妞妞被癌症一点点抽尽了生命的活力,永久的离开了人世,这小小的婴儿承受了癌症扩散的剧痛,而作者见证了妞妞的成长同时也陪伴妞妞一步步接近死亡,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说之前女儿只是一个概念,那么现在女儿就是妞妞,妞妞就是这个有着乌黑眼睛,喜欢听音乐,喜欢光亮、喜欢绿色小圆板、喜欢组词游戏、漂亮却见不到光明的幼儿,就是这385天里的一颦一笑,一声声“爸爸”“妈妈”、“珍珍”的稚嫩呼唤,在妞妞走后,作者陷入了自责和怀疑,当初的选择是不是对的?也许,无论做出哪个选择,作者最终都会后悔,因为面对不了的是妞妞离开的事实,然而这却又是回避不了的。突然想到了去年夏天的一个经历,我家养的一条小土狗BB突然间生病死掉了,在它生病期间我想尽了一切办法,就为了它能够活下来,但是最后它还是走了,早上起来,看到僵硬了的BB和一地的鲜血,我嚎啕大哭,伤心的不得了,一只宠物尚且如此,何况是人,何况血浓于水的亲情。
    妞妞对于作者而言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最柔软,最纯洁,最美好的一部分,原本这也是每一个男人可以享受到的幸福,然而偏偏无常将妞妞剥夺,硬生生的扯开了骨肉亲情,原本平凡的幸福变成了人世间最大的悲痛。就像作者自己比喻的,妞妞相处的三百八十四天就像是美丽的贝壳,被浪潮推到了沙滩上,在朦胧的月光中安静的搁置,从此越来越远,永远无法抵达。记录是为了不忘却,所以《妞妞》在某种程度上是作者在跟时间、命运、记忆等等做着对抗,只是他自己不自知而已。
    妞妞已经不再仅仅是作者的妞妞,她是千万读者的妞妞,她脱离了尘世,却走入了永恒。死亡,该怎么说?任何的语言在死亡面前都太轻太轻,在死亡面前谈论意义更显得太荒谬。但是通过《妞妞》,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人世间最无私和伟大的亲情,让人们看到了妞妞背后无数个妞妞,新生命远远比我们以为的要神奇的多,对于他们我们该怀着同样的好奇和更多的尊重。对于死亡,我们该怀着什么样的态度?安乐死是不是对于生命权利的侵犯?死亡和尊严是否可以共存?等等都引发医学等各界思考。
    这的确是超出《妞妞》之外的意义,虽然这并不能慰藉读者失去妞妞的痛苦,就像第二个女儿并不能代替妞妞一样。

  《妞妞》读后感(八):短评

女儿妞妞降生不久,却意外查出患上绝症,各种医术都无力回天,仅在人世间停留了短暂的一些时日,便匆匆离去。周国平还没有享受尽初为人父的喜悦,旋即便需要承担女儿夭折的痛苦,但是,渐渐从大悲痛中走出的他,想为这个不幸的女儿写一部生命记录,写一部“父亲的札记”,如序言中所说:“在妞妞这个昙花一现的小生命身上,我的亲情和我的苦难交织在了一起,苦难使我对亲情有了刻骨铭心的感受,亲情又使我对苦难有了追根究底的思考。”书中既有作为一位父亲对妞妞诞生、发育、患病、离去的生命全过程的记录,又有作为一位哲学家从对妞妞短暂生命的见证中引发出来的对亲情、苦难和人生的形而上的思索。感性的抒情与理性的思考兼而有之,情感充沛而至于不泛滥,理智深刻而不至于薄情,向读者传达着“珍惜亲情,承担苦难”这一主题和祈愿。
《妞妞》当年出版之时便热销全国,许多读者都泪流不止,但我并不觉得由此便说此书刻意“煽情”。虽然读完后我并没有泪目,可此书的的确确启发了自己对人生、人性与人情的思考,带给了自己太多感性上的、心灵上的触动。
一篇后记里的一段话,印象深刻:“生命中那些最深刻的体验必定也是最无奈的,它们缺乏世俗的对应物,因而不可避免地会被日常生活的潮流淹没。当然,淹没不等于不存在了,它们……成为每一个人既无法面对、又无法逃避的心灵暗流。”

  《妞妞》读后感(九):结局?

妞妞的“磕着了”着实让人心疼。她尚不知疼痛的溯源有千千万,身体的、心理的……在她有限的生命里面,所认识到的,不过就是磕着,会疼。所以当肿瘤的魔爪肆虐着这个幼小的身体,她竭尽全力所发出的咒骂,不过也就是“磕着了,他妈的,谁干的!”
  在看书过程中,我也一遍一遍的问自己--如果我有一个妞妞,那我该如何选择。好死,还是赖活着?并且这样的选择在妞妞未真正死亡之前不知道要做多少次……
  我给出的答案是a,如果我给出的答案是a那么我只要做一次选择,然,如果我一开始选择了b,那么我接下来终究还是要在abab的选项里面继续徘徊,痛苦……
  所以当雨儿在妞妞濒临死亡之际,给她注射杜冷丁,我真是可以理解,并且为这个家庭松一口气……
  然后,我期待着作者给我一个完美的结局,若干年后作者和雨儿仍会有一个孩子,最好还是个女孩儿。然后做为一个看官美滋滋的臆想--这个家庭仍就是完整的不是吗?
  可是作者和雨儿分开了。
  不知道为何这个事实竟然比妞妞的死亡更加令我难以接受和心疼……
“苦难未必是纽带,有时反而是毒药和障碍。所谓共同受难其实是表面的,个人所感受的内在痛苦都是独特的,不但不能分担,而且难以传达。期望对方分担,落空了就会转变为怨恨。所以需要的不是分担,而是对自己的痛苦保持自尊,对对方的痛苦保持尊重,把他们搅在一块。”
   同甘共苦,在我眼里,共苦比同甘更艰难,所以我也坚定地以为,共苦的意义是更大的。我期待一个美好的结局作为曾共苦的奖赏。
  这也许是我执着的原因吧……
  然,即使是有同样经历的人,因为人不同,感受也会不同,更何况我未曾经历过。
  我谨和作者一起跟妞妞说个再见……

  《妞妞》读后感(十):没有再读一遍的勇气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着实让人揪心而又伤心,没有再读一遍的勇气!这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一个一出生就患有癌症必死无疑的小女孩,只有一年半的人生,只过了一次生日,只看过几个月的世界就因癌症失明,在幼小的身体上承受了常人都不能忍受的痛苦,而父母的选择困境永远是黑暗,因为无论哪种选择或不选择都是殊途同归。看到80%的时候就已经无法顺畅得阅读了,因为几度忍住了泪水。虽然作者从哲学也好,人性也罢,宗教也可,或者说各种方面进行了辩证的看待,但当事人永远无法释怀,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命运。当那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之火还未旺盛就逐渐消逝的时候,这鲜活的,纯粹的生命奇迹就这样陨灭消逝了,人生的大悲剧也不过如此。之前看过一本《惜别》,虽然说的是送走了父母的离别,但毕竟人生的完整还是有意义的,而这一年半的人生和这一出生就注定了毁灭的过程,如何让人能够泰然处之,如何能够安然受之,又怎么能走通这心里的荆棘之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妞妞》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