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24 22:53: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精选10篇

  《活出生命意义》是一本由[奥] 维克多·弗兰克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一):意义疗法:你是否配得上你所受的痛苦

“我们最终认识了人类的本来面目。切记,人类不仅指那些发明了奥斯维辛毒气室的人,也指那些唇边默颂上帝或圣母玛利亚并径直走进毒气室的人”。
这句话,出现在维克多·弗兰克尔所著的原版《活出生命的意义》(Man’s searching for Meaning)附言中。这是一句20世纪被广泛运用的宗教语句——恰恰是在死亡的幕布拉开之时,人性中最夺目的体面与自持的那部分,在魔鬼覆盖的夜色中,浮现出那一道天籁的曙光,如此得洁净安宁高贵
 
但请不要误解。这本书,并不是教人如何体面地走向死亡。相反,它教会人生存。
且,并非处于战争时期才可读,我们每个人,都可得到映照,得到启示
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是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他称得上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他作为犹太人,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得以幸存。他最终超越了炼狱般的痛苦,同时开创了“意义疗法”。
知道这本书,缘于网络智库的一次读书会。Intel 的何万青老师主讲,著名的《冬吴相对论》主讲吴伯凡老师参与了点评。后人对已逝作者的评价令人印象深刻——“英雄稀有,他们静静地出现发光。在世界上留下印记,当他们逝去,作为整体的人性,已变得再也不一样了。”
 
如果对于整个人类而言,这样的意义过于高屋建瓴,那么,不如讲个体的故事——“绝望的阴云会毁灭一名在约姆·奇坡尔战役中失去双腿的年轻以色列士兵的生命。他陷入抑郁而企图自杀。有一天,一个朋友注意到他变了,他的面容沮丧变得庄严而神气。士兵因为阅读了《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才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得知这名士兵的故事后,弗兰克尔对“有这种自我阅读疗法——通过阅读而治愈的事情”感到吃惊。
 
这并不是书商的营销噱头。有些书,遇见了,就是冥冥中的恩护与给予。也许是上帝。好吧,如果你不信上帝,那就当作,在你孤寂的时候,没有力量继续下去的时候,某个记挂着你,逝去的亲人给你发的一条弹幕私信。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尼采的这句话,大概可以代言这本书所要追索与求解的命题——对人生“意义”的寻找,不仅仅是维克多·弗兰克尔,在纳粹集中营遭受迫害,顽强生活下来的一个信念,更是我们,芸芸众生,在平凡、琐碎、不如意和恳切的幸福交织的人世间,存在的理由。
 
- 01-
如果我们所遭遇的宿命,恰恰又是一种偶然?
书的一半是维克多·弗兰克尔对于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回忆录。想起多年前某个阴霾密布的下午,一口气看完三张碟的《辛德勒的名单》,即使旁观,那种压抑的,无告的,匪夷所思的、对人类的善与恶同样的悲悯,仿佛失控了的钟摆,摇晃不止。嗯,就是这种感觉,在跟随维克多·弗兰克尔回忆的钟摆来到奥斯威辛集中营,类似情感的回潮。
只不过,作为一个心理学家,他的审视带着心理科学的某一种冷静。比如,他会给出那些蝼蚁般的生命,包括自己,这样一份诊断报告——“人们在查阅依据囚徒的观察与经历撰写而成的大量死亡报告时显然可以发现,囚徒对集中营生活的精神反应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收容阶段、适应阶段、释放与解放阶段。”
无法适应、冷漠、放弃或者超越?在一些情况下,一些不留痕迹的鞭打,比留下鞭打的痕迹更伤人心。正如他所说,“最痛的不是肉体,而是不公正和不可理喻对心理造成的伤害。”
书里提到一个故事:“德黑兰的死神”。有一天,一名有权有势的波斯人和一个仆人在花园散步。仆人喊道,他刚刚碰到了死神死神还威胁他。他央求主人备一匹快马,好让他在当晚逃往德黑兰。主人答应了他,仆人飞身上马,疾驰而去。主人进屋以后,也碰到了死神,就问死神:“你为什么要吓唬我的仆人?”死神回答说:“我没有吓唬他,我看见他还在这里呆着,觉得奇怪,因为我本想今晚在德黑兰找他的。”
同样的,集中营的犯人害怕做决定,也不敢采取任何主动行为。这是因为他们强烈地感觉到一切皆有定数,不要试图去影响命运,而应该听从命运的安排。此外,犯人们对一切都漠然处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情绪
宿命?不可控?在这种极端封闭的环境之下,生命的走向却因为“意义”产生了裂变。作者引用俾斯麦的一句话:“生活就好像看牙医。你总是觉得最难受的时候还没到,而实际上他已经过去了。”除非你能战胜那些经历,将生活转化为内在的胜利,否则就会忽视这些挑战,像绝大多数犯人一样,无声无息地枯萎下去。
说到底,死扛,死扛,死扛。安然的,决绝的,相信集中营的苦难是对自身内在力量的考验,突然在某个瞬间,一切冰雪消融,德黑兰的死神网开一面,绕着你看几眼,无声无息地走开了。
 
这大概也是命运的戏谑之处。其实,成功也是一样的。
在自序中,维克多·弗兰克尔这样写道:“不要只想着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败。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可遇而不可求。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是一个人无疑是地投身于某一个伟大事业时产生的衍生品,或者是为他人奉献时的副产品。幸福总会降临的,成功也同样:常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希望你们的一切行为服从良心,并用知识去实现它。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当然是相当长的时间之后——注意,我说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后!正是由于这种不关注,成功将降临于你。”
- 02 -
“意义疗法”的有机抗体:
“你是否配得上你所遭受的苦难?”
苦难令人感到震慑,而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里,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苦痛——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然而,书中借以引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句话——“我只害怕一件事,我怕配不上自己所受的痛苦。”则是最有价值的一道发问。
接下来,并不打算对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做多么玄深的体系建立与解构,这不是一篇心理学的专业学术论文,我想做的,就是摘录他在书中提到的一些观点。这些观点哪怕被单独截取出来,也足以凭其朴实温暖的光芒,凝练出“意义疗法”内在的有机抗体。
我对于“意义疗法”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赋予你自己的生命,特别的,具体的意义。
2.面对你,作为个体,需要孤独面对一些事情的现实
3.积极承认,苦难是你健康人生的一部分。
4.拓展你的视野,去发现,思考它因你而生的意义。
5.忘记自己,学会自嘲,是为了更好地得到自己。
“这些任务(也就是说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的身上,在每个时刻都是不同的。因此不可能对生命的意义作一般的定义。对生命意义的质疑,没有唯一的答案。“生命”的意义不是某种含糊的东西,而是非常实在和具体的。它构成人的命运,而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独特的,你的命运无法跟任何其他人及其命运进行比较”。
note:——有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意味。然而,意义是具体的,有指向性的。这样的启示是珍贵的,就是把抽象的意义特别地赋予每一件具体的事情之上,把每一件事情作为承载你独一无二生命意义的载体,直面它,正视它。
如果你发现经受磨难是命中注定的,那你就应当把经受磨难作为自己特别的任务。你必须承认,即使在经受磨难时,你也是独特的,孤独的一个人。没有人能够接触你的磨难,替代你的痛苦。你独特的机会就依存于自己承受重负的方式之中。
note:——有时候,你无法剥离人与生俱来的那种孤独性。有些苦痛,必须你自己去遭遇,你自己去化解。承受痛苦,并且将这淤积的痛苦,任由时间和你赋予给它的意义,稀释,开解,几乎像是上帝赋予你人格的一种附加条件。
并非所有冲突都是神经官能症性质的,一定程度的冲突是正常的,健康的。同样,苦难也并不总是病理现象,苦难非但不是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反而可能是个人进步的表现,如果苦难是由存在之挫折引致,就更是如此。
note:——听说过“欣快症”吗?它的学理定义:欣快症(euphoria),感情呈现出一种病态高涨的状态。心情愉快高兴异常,无忧无虑。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满不在乎,几乎失去注意力,往往与痴呆同时出现。知道了这样一个病症,也许你就不再难以理解:一定的紧张、冲突与苦难,反而可以协助激发你的健康本能,引发你集中的注意力防卫。
意义疗法既非说教亦非祈求,既不是道德说教也不是逻辑推理。用一种形象的方法来比喻就是,治疗师扮演的角色好比是眼科专家而不是画家。画家试图向我们表达他自己所见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而眼科医生试图让我们自己去观察世界实际上是什么样子。意义疗法师的作用是拓展患者的视野,使得他意识到生命潜在的所有意义
note:——不要试图去注入自己的观念,而是引导你还原现实本来的样子。有时候,给你一个真相,或者一个不断逼近真相的能力,当真要比告诉你怎么去做,要来得更宽容,更自由,更睿智
“人类存在之自我超越”,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人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总是指向某个种事物或某人——不论是作为有待实现的意义还是需要面对的他人。人越是忘记自己——投身于某种事业或献身于所爱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note:——越是放下,就越是得到。这是人生无处不在的悖论。它也教会你专注的付出,意外的得到。
治疗过程必须借助于人类特有的幽默感中的自我审视能力。运用意义疗法中的“矛盾意向法”的治疗手段激活基本的自我审视的能力。戈登·W.奥尔波特在《个人与宗教》一书说:“学会自嘲的神经官能症官能症患者可能就学会了自我管理从而痊愈。”
note:——书中还谈到了对治疗失眠的意义疗法,即放低对入睡的过度关注,从而避免一种不能入睡的预期焦虑。运用矛盾疗法,以不睡觉来替代它,很有可能你马上就能入睡。这同样是放下自己的一种路径描述。
- 03 -
剧透至此:
我们都要过上“朕能亮”(正-能-量)的人生。
好吧,仁至义尽的,依然也是满腔热诚的,把我啃完的这本书,以那老实又恳切的姿态反刍出来,希望这篇老老实实的读书笔记分享,不至于让大家看得云山雾罩
剧透的也差不多了,然而读书的心境自然要身临其境才能体会。但依然要不依不饶地摘录一段话,基本可以称得上读完这本书最让人暖心的大结局了。
“意义疗法因为牢记人类存在的短暂性,所以不是消极悲观的,而是积极向上的。我们形象地表达这个意思——
悲观主义者好比一个恐惧悲伤地看着墙上的挂历每天都被撕掉一张,挂历越变越薄的人;而积极地应对生活问题的人好比每撕掉一张就把它整整齐齐地摞在一齐,还要在背面记几行日记的人。他可以自豪快乐地回忆日记中所记下的所有充实的日子那些他曾经有过的全部生活。那便是他意识到自己老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他没有必要妒忌年轻人,更没有必要为虚度的青春他为什么要嫉妒年轻人呢?嫉妒年轻人所拥有的可能性和潜在的远大前程吗?
“不,谢谢你”,他会这么想,“我拥有的不仅仅是可能性,而是现实性,我做过了,爱过了,也勇敢地承受过痛苦。这些痛苦甚至是我最珍视的,尽管它们不会引起别人的嫉妒。”
晴书
关于设计、读书和生活
一起,赴一场人生的盛宴
文/清影在
编辑/新仰
微信公共号:trendlook
微博:清影在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二):活着就有机会追求意义

我的书。我在和懒惰做斗争的过程;我追求自己的生命的意义的过程;我用日记记下自己每天和懒惰、脆弱作斗争,重新发现我自己,回归我自己的过程;我不断在书籍中汲取营养,吸收普世价值,我不断在现实中碰壁,不断在现实中实践。日记和读书、经历交叉循环,不断鞭策着我,改造着我,我越来越了解自己,了解思想,了解社会,最终让我迈向成功。我的生活的几个基点:1.经济(包括自己的工作),通过经济书籍、工作实践、高人指点,逐步完善自己的对整体经济的认识,再实践在工作中,实践在股票等资本市场操作中。2.哲学:通过阅读书籍、与他人交流,了解历史,了解哲学,追求精神满足。 具体的形式可以是日记体的,今天我做了什么,我读了什么书,我想了什么,然后我得到了什么启发,我怎么改进自己。日期可以间隔很长,以读后感和精神转变为骨架。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三):活出你生命的意义

一本享誉海内外的书,来自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让多少人在困扰焦虑中得到慰藉,给多少身处困境的人力量和信心。我们生来就注定要做某件事,这件事非你不可。
书籍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集中营的经历,那是多么恶劣的环境,朝不保夕,充满罪恶。这亦是本书的独特之处,由一个亲身经历者的角度描写二战期间纳粹集中营的故事;第二部分是意义疗法,是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第三学派。
活出你生命的意义,他可以通过三个途径获得: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本文将从这三点延伸,阐述自己的见解。
谈到工作,现在的我们很多都是应付了事,没有感觉到意义所在,那么该如何克服这个问题,去做有意义的事,创造自己的价值,这需要你清晰地认识自己,找到在这个人生阶段对你最有意义的事,发现自己的使命,发现在日常工作中的意义,把注意力集中到有意义的事情上,这样我们会摆脱焦虑、无聊,过一种更充实、目标更明确、更幸福的生活。热爱你的工作,用心做事,无论大小。创造你的价值,合理分配,珍惜时间。
说到爱,这是心灵美好最直接的体现,我们需要关爱他人,帮助他们找到生命中的意义,这或许也是我们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我们要学会感恩,不要忘记他人对你的帮助;我们要懂的宽容,体谅他人对你的讥讽恶行;我们要知道关爱,给与人们鼓励与赞美。让我们关爱他人,也许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会让你我的生活发生不可预料的美的改变,同时关爱大自然,让我们常在碧海蓝天,璀璨星空之下。
至于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这是一种无畏,无论遭受什么样的磨难,不屈服,坚持追求生命的意义,终会战胜困难,走出困境。人生中有那么多坎坎坷坷,这些无法避免的苦难本身正是生命的意义,正是这些不顺让我们反思自我,追寻生命的意义。身处困境之时,我们会思考如何摆脱困境?什么会陷入这样的境地?我以前的所作所为到底哪里不对?然后继续思考,不断探索,对自我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对困难也少了一份无惧,这时你也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也活出了自己生命的意义。
活出你生命的意义,可以通过这三个途径,这都是让自己幸福生活的法门,这都需要我们对自己有追求,敢于承担责任。这都需要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每个人的生命意义都不同,每个阶段的生命意义也不同,必须由你自己去寻找,一旦找到,你就有希望摆脱因生命的空虚,踏上幸福的路。
活出你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你活着的意义所在。
感谢维克多•弗兰克尔。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四):生命的意义就在我们眼前

这是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弗兰克尔的代表作之一,用半本自传故事加半本疗法介绍的方式,阐述了其“意义治疗法”(logotherapy)。

作为20世纪的一个奇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能过活下来,且作为一个精神科医生的角色活下来。这对于弗兰克尔创立相应的意义治疗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也许只有这种经历才能觉悟到生命的意义,或者说是痛苦的意义。

集中营的故事已经看过不少,能试图去体会到作者所描述的“任何梦任何事就是再恐怖,也不可能比得上集中营的惨酷现实。”进而作者借用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话,“我只害怕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痛苦。”这句话如果不是对于痛苦本身有很多的感悟,似乎很难去理解。

其实能理解痛苦就能理解弗兰克尔所说的意义疗法。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存在主义哲学对于弗兰克尔的影响,“存在主义的中心思想所在:活着便是受苦,要活下去,便要由痛苦中找出意义。”“如果人生真有意义,痛苦自应有其意义。”

虽然我们似乎都不愿意去承受痛苦,但就像“陀斯妥耶夫斯基曾断言:‘人无论任何境遇,都适应得了。’”或者像叔本华所说的,“人类注定永远在两极之间游移;不是灾难疾病,就是无聊厌烦。”这也许就是人的天性。而另一种天性也许就是趋利避害。在我们的眼里“痛苦”就是一大害。

然而我们那么的害怕“痛苦”却似乎并没有好好思考过痛苦这件事。就像书中引用的,斯宾诺萨《伦理学》,“我们只要把痛苦的情绪,塑成一幅明确清晰的图像,就不会再痛苦了。”其实,“痛苦在发现意义的时候,就不成为痛苦了。”“一旦看透了痛苦的奥秘,我们就不愿再以忽视、幻想或矫情的乐观态度来减轻或缓和集中营内折磨所带来的痛苦,反而把痛苦看作是值得承担的负荷。”

于是这就是意义治疗法诞生的契机或者说存在的意义。作为意义治疗法,“焦点是放在病人将来要完成的工作与意义上。同时意义治疗尽量不强调所有‘恶性循环的形成’及’反馈机质’,因为这两者恰恰足以助长’神经官能症’。”当然会有一些工具去帮助我们发现意义进而拥抱痛苦。就比如发现生命意义的途径可以通过,创造和工作、体认价值以及受苦。进而具体针对“预期的焦虑要以矛盾取向法来克服;过分的意愿与过度的反应要以‘减反应作用’来克服。”

当然这本书的内容不止这些,所有相关的方法和工具也不是一本书就能说清楚的,但一切都是基于一个原则“生命的意义是绝对的,它甚至包括潜伏的痛苦的意义。”其实这之所以可以称之为一个学派,不光是因为几个工具或方法。更多的是因为它的理念以及和其他主流思想的差异点。书里也经常提及弗洛伊德,“意义治疗与精神分析最主要的差异是在于前者认为: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关怀是实现意义与价值,而不仅仅为了满足驱策力及本能,或只是为平衡协调原我、自我、超我间的冲突;或只是为了去适应社会与环境而已。”

不过更关键的是针对“心理治疗学有一个危险,将人看成“不过尔尔”(nothingbutness),人只是生物学的、心理学的及社会学的状态,或只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意义治疗法更多的把人看成了一个人。也许这才是造就当今主流的心理疗法都是关注在人本主义,动力学派或者是积极心理学。或者上升到自我实现层面来说,只要找到生命的意义自然就活的健康活的精彩了,而且其实生命的意义就在我们眼前。

2017-6-5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五):《活出生命的意义》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MzI0NjYyNw==&mid=2247483663&idx=1&sn=8bbd042d86772cad16db0f241a8dec2f&chksm=e889dbc3dffe52d5ad37f474c12a7937770167b5cbf77ef416a6c70f1a84bf8e7c4458708cdc#rd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六):活出生命的意义

通过讲一个犹太人被关进德国的集中营的故事 生命与死亡的面对 找到绝处逢生的意义 留下人性史上的光彩见证 生命要有意义 寻找生命意义的三条途径 按照意义疗法,我们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发现生命的意义: 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 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追寻真善美或者爱上某个人); 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一个案例 有位老人来找弗兰克尔咨询,他很痛苦,觉得自己无法承受妻子死亡的伤痛。弗兰克尔问他:如果你比妻子先死,你的妻子会怎样?老人说:那她一定会痛苦万分。“所以”,弗兰克尔说“你现在的痛苦是有意义的,因为它使你的妻子免于承受同样的痛苦。” 弗兰克尔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帮助其他人找到生命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七):生命的意义

今天把这本书看完了,看完之后并没有我之前所想象的豁然开朗的感觉。不知不觉就把书看完了。但是在看书的期间,确实有很多茅塞顿开的时候。 我在kindle上标记大段大段的文字,因为我觉得对我很有启发,并回答了我之前的一些疑问,比如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我想摘抄两段:

生命中的每一种情境向人提出挑战,同时提出疑难要他去解决,因此生命意义的问题事实上应该颠倒过来。人不应该去问他的生命意义是什么。他比西药人情,[他]才是被询问的人。一言以蔽之,每一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意义治疗血认为[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人是能够负责的物种,他必须实现他潜在的生命意义。我这样说,是希望强调;生命的真谛,必须在世界中找寻,而非在人身上或内在精神中找寻,因为它不是个封闭的体系。同样地,我们无法在所谓的‘自我实现’上找到人类存在的真正目标;因为人类的存在,本质上是要‘自我超越’而非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如果作为目的,是永不能获得的,它只是当‘自我超越’之后的副产品而已。

人不能把世界看成为了表现自己,也不改将它视为只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工具或者途径。这两种态度,都会使所谓的世界观变成‘世界评价’,因而瞧不起世界。

以上三段我的感触最深刻,因为它回答了我一直以来非常困扰的一个问题,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平时总是会在脑海里不时冒出来这个问题,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人类活着是为了自我实现吗?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实现它吗?就像纳粹屠杀犹太人,也是希特勒的自我主张和实现吗?我脑海中一直盘旋的这种问题,我自己也苦恼不已。

现在我知道了,生命的意义应该由我自己的生命去回答,并在世界中找寻,而不是向内反省和寻找。因为我平时也喜欢看很多关于心理方面的公众号,我所读到的东西对我的影响就是,很多东西都需要向内看,自己的童年经历,家庭blabla。。所以我总是有个概念,人需要向内看,从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找力量,然后活出自我。但是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应该向世界找寻。

最后一段特别点醒我,我觉得我就像文章里所说的,人不能把世界看成光为了表现自己。实现人生的意义就是创造和工作,体认价值。所以我要努力去经历更多,在世界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充分发挥人的自由,主观能动性,负起责任,体认价值。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八):会思考“人活着有什么意义”的人都是精神病患者


这篇算是弗兰克尔的小册子《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读书笔记
本文提纲
一、从存在主义到精神分析
弗兰克尔其人
存在之虚无——这个时代的精神官能症
与其说是心理医生,不如说是牧师
三种方式
超越自我的实现
二、马斯洛VS弗兰克尔
马斯洛的症结
三、三个问题的批判性思考
被命令的幸福
被羡慕的应该是老年人
被过分追其内心平衡
四、呕吐干净
附:回复小L:荒诞的推理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尼采
 
一、从存在主义到精神分析
弗兰克尔其人
维克多·弗兰克尔,是维也纳医科大学的精神病学教授,他创立的“意义疗法”及“存在主义分析”被称为既弗洛伊德心理分析,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之后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流派。弗兰克尔的理论吸引我,就是因为他曾经的经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上天真的曾经给了人了一次彻底剖析人性的机会——集中营,这里面有各种非人的行为,人类在正常条件下被隐藏的善与恶都在这样一个空间暴露无遗;而曾经又有一位犹太精神病学家被抓进犹太集中营成为受难的一员;而这位精神病学家的天赋又极高;更为重要的是上天还让这位天才的精神病学家在经过四个集中营的折磨之后依然活了下来,他就是弗兰克尔。他这段在集中营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他对于精神病学的诸多认识,正因如此他比弗洛伊德等人经验到了更多人性的东西。
他发现不能单单从遗传,环境,社会等角度去片面的分析人的心理。人就是人,是一个完整的独特的存在,人活着就是为了追求意义,无论遭受多么大的苦难人生总有意义。他说:“每个独特性使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因为让每个人意识到生命的意义,也就使他有可能完成其创造性的作品,享受到人类之爱。一旦他意识到自己是不可代替的,那他就会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认识到自己对所爱的人或者未竟的事业的责任,也就永远不会抛弃自己的生命。知道自己存在是“为了什么”,也就是到“如何”继续活下去。”正是由于此才能支撑他或者走出生存率只有3%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把他所感受到的带给世界。于是在战后,他从他的专业视角以及集中营的经历去创立“意义疗法”。
 
存在之虚无——这个时代的精神官能症
弗兰克尔的理论涉及了很多关于存在的讨论,所以简短的篇幅很难有一个完整的阐述。正我所说,所有学科最终都要回归哲学的母体,去解决人的三个基本问题。基于弗洛伊德天才般拓荒性的创造,精神病学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就已经同量子物理学一样,触碰到了诸如“存在”之类的核心问题,这也就是弗兰克尔一派所要坚持的东西。
在弗兰克尔看来人类在历史纪元之初就丧失了某些动物的本能,某些对于动物来说有如天堂一样能带来安全感的本能。当人类不再能依靠本能的指引来做出判断,人类就只有选择依靠理性去做出判断。然而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达到了近代的水平,人类似乎又丧失某些传统,一些应该做什么,为什么去做的传统,怎么去做的传统,人类再次面临着选择无能,要么就做别人都做的事情,要么就做别人希望他做的事情(注:参见《触碰不到的自由》逃避自由的机制)。这里就构成一种“存在之虚无”的状态,也就是弗洛姆说谓“无意义和孤独感”。这就是存在之虚无的成因。
以上稍微提到了存在之虚无,虚无并不是说一切之都是空无,进而否认存在的一种哲学,它是认为“存在”是没有意义的一种生命态度。一个虚无主义者,认为存在,尤其是他自己的存在是了无意义的,这个也就是学术意义上的虚无主义。而“活着”的虚无主义——一直认为自己的生活缺乏意义,他们看不出自己存在的意义何在,因此也就认为存在毫无价值,这其实在今日更为明显。就如同神话中的西绪弗斯一样,终止不停的推动巨石上山,到了山顶巨石又会滚下,周而复始绵延不绝,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这样子生活的意义又是为何?其实这里我想到,或许拖延症就是这个时代这一集体神经官能症——存在之虚无的具体体现,试想如果一个人所要做的事情和他本身想要追求的意义是没有关系的,也就是其所要做的事情是无意义的,那么又会有多少积极性去做呢?那这些事情本身不就是会以拖延的形式出现么?
更往深一层,弗兰克尔一直认为,人既不为追求快乐的意志所支配(注:弗洛伊德的理论驱策力),也不为求权利的意志所驱策(注:阿德勒理论的驱策力),而是求意义的意志在引导他努力奋斗,以追求其存在的较高乃至最终的意义。这份追求意义的意志可能受挫,这时候弗兰克尔就称之为“存在之受挫”(类似于弗洛姆所说,人成长潜力的受挫,不能实现),他一直反对一般人不加思辨地以性的挫折当作所有心理病症的病院。寻求意义受挫本身就蕴含着病理反应。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精神官能症(注:简单的说,神经官能症患者认为错在自己,人格失调症患者却把错误归咎于旁人),而每一个时代也都需要适合它的一套心理治疗方法。这个时代的精神官能症就是“存在之虚无”。弗兰克尔以为“存在之挫折”在今日而言,是心理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像性之挫折于过去心理疾病一样。存在之受挫,是一个人作为整体而言的创伤,是灵性的受挫,所以才需要一种更强调灵性的治疗方法。以往心理学的治疗方法都把人单元化了:人类是由遗传、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内外部条件作用的结果。应运而生的心理学治疗方法就对应着这些机制将人机器化了,治疗的方法只停留在技术层面:药物和方法。医生治疗病人,就如同技术员修理机器一般。病人之于医生本身就是无意义的存在,传统的心理学治疗方法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存在之虚无”的感觉。
 
与其说是心理医生,不如说是牧师
弗兰克尔举了一个他很喜欢讲的故事,也就是他的治疗案例:
一个老医生,因为无法克夫丧妻的沮丧来找我求诊,我问他说:请告诉我,如果你先于你的夫人而死,那情形会怎样?他回答说:对她而言,这将是非常恐怖的,她怎么会受得了的呢?我于是接着说道:你看吧!医师先生,她并没有遭受到这样的痛苦,而使她免于这份痛苦的正是你!如今,你必须活下去,为她居丧,哀悼,来偿付这个代价。这个老人突然从沮丧中发现了一道光亮,并以为妻子牺牲的意义来重复其所受的痛苦。
看到这里我还是很惊奇的,这哪里是我印象中心里医生治疗病人的方式啊?看了很多弗兰克尔治疗病人的病例都是如此,我忽然觉得比起心理医生,他更像一个牧师,或者说神父。不过区别在于精神病学、心理学只关注的健康,而宗教要解决的是人类的救赎,两者本来并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但是在弗兰克尔这里看到某种相通。弗兰克尔认为,精神病学的首要目的是在于提供病人诸多意义的可能性,从而激发其求意义的意志。即使跳出了精神病学的职业范畴,人生依然有诸多意义值得追寻,肯定。生活之中,除非对于生活的使命有所认识,都则人将无法保持健康的心态生活下去。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完,过了几个月,一位美国弗洛伊德派的心理医生就这个案例,发表了一段评论: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弗兰克尔医生。不过,假若我们要认清事实,那显然的,你的病人之所以因为丧妻而除此痛苦那是因为潜意识里,他一直是恨着她的缘故……
弗兰克尔这样回复:也许让病人在你的床上躺上五百个小时之后,你能够将他洗脑并灌输思想,使他承认说:“没错,医生,你是对的,我一直恨着我的太太,我从来没有爱过她……”,但是这样你是成功的剥夺了那个老人尚且拥有的唯一宝贝,也就是他们建立起来的理想婚姻生活,和他们的真爱。而我却在一分钟之内,成功的使他的态度完全转变,或者坦白的说,给了他带来了安慰。
看到这里我忽然对这位心理医生肃然起敬,他讲述的很多案例,都是在为病人去寻找某种人生的意义,当意义本身被找到而且获得承认的时候,病人的心理症状就得到了康复。意义疗法把人看成是这样一种存在:他主要担忧的是实现某种意义,而不仅仅是满足欲望和本能的需求,或者是调和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欲望的冲突抑或适应社会环境上,在这一点上,它与心理分析分道扬镳。病人在弗兰克尔看来不在是机器了,而是充满灵性的生命,再也没有暴力的治疗而是善意的引导。
弗兰克尔很反对很多存在主义作家们宣称的人必须忍受其作为一个人最终的虚无感,他说人只是必须忍受他的智慧上无法捕捉的终极意义的无能之痛。意义要比逻辑深刻的多。
三种方式
既然人生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是其主要动机,那生命的意义在弗兰克尔看来又是什么?弗兰克尔在这里却说:人不应当问他的生命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是生命向他提出了问题,他必须通过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行动来回答生命的提问。所以弗兰克尔只是提供了三种方式来发现生命之意义:1)通过创造性的工作或者事业;2)爱或者通过体验某种事情;3)忍受苦难
这里做简单的说明:
1) 通过创造性的工作或者事业。
这条是最容易理解的,也就是常规意义上的成就和成功,但是从这方面寻找意义是要注意做批判性的思考,我在拙作《触碰不到的自由》里已经指出,要去区分自己的目的是否与工作本身的目的在某种程度上契合,如该文所指出公司的存在都是为了超人的经济目的服务的,如何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是需要自己去努力实现得。否则在埋头苦干的工作狂也就是“存在之虚无”的体现。
2) 爱或者通过体验某种事情。
这条也需要做批判性思考,爱我,爱人,自爱究竟如何的体现了自己爱的品质?而不是由于缺乏自爱而导致的自私,自恋。父母对子女之爱,恋人之爱,都可以是人生的意义本身。因为通过爱你才能看到所爱的人的本质特征,甚至能看到他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是什么。只有通过爱,才能使你所爱的人实现他的全部潜能。
3) 忍受苦难。
这一点是需要特别说明的,弗兰克尔极其否认那种为了受苦而受苦的行为,在弗兰克尔看来“遭受不必要的痛苦与其说是英雄行为,不如说是自虐。”这也是意义疗法的要意:人要关注的不是快乐或者避免苦难,而是看到起生命的意义,也就是人们为什么甚至准备着去受苦。在这个意义上,当勇敢的接受痛苦的挑战的时候,生命在那一刻就有了意义,并将这意义保持到了最后。换句话说,生命的意义是无条件的,因为它甚至包括了不可避免的痛苦的潜在意义。
 
超越自我的实现
追求意义就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由以上三种方式可知,意义本身也就是自我实现,不应该是被追求的目标:自我的实现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比如,工作、爱孩子这样的过程随之而来。自我只可能是“本质上超越了自我的展现时”才会被实现,自我只可能是超我的唯一副产品。所谓自我实现绝不是,指某种可以实现的目标,因为人越是追求这个目标,越是容易失去它。关于这点卡尔·雅斯贝所说的最令人信服,他说:人最终要透过他所选定的目标,而成其为自己。
这也就是为什么弗兰克尔会在集中营回忆录里写下的这句话:“我们期望生活给予我们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对我们有什么期望。我们不应该再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应该像那些每时每刻都被生活质问的人那样去思考自身。我们的回答不是说与想,而是采取正确的行动。”
举一个例子方便理解,最近就喜欢拿柳比歇夫来的说事情。对于柳比歇夫来说他从来就没刻意的追求自我的实现,而把他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创立昆虫分类学。虽然可能最后创立的目标没有达到,但是通过这样的一个实际行动,最后却达到了一种宁静祥和的状态,他并没有因此而悔恨,反而为他已经实现的潜力而自豪。这就是,他通过了时间统计法,实现了超越了自我的展现,而最后“开悟的”状态也就是这一个过程的附属而已。也就是做一件事情,其意义作为附属会自然的出现,于追求意义本身只会让我们离它渐行渐远。
或许到这里了就能理解弗兰克尔所说的:人不应当问他的生命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是生命向他提出了问题,他必须通过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行动来回答生命的提问。
 
二、马斯洛VS弗兰克尔
马斯洛的症结
前文说到,在弗兰克尔的理论中,对于意义的追求就是自我的实现。说到自我实现就不能不提另外一名在中国可谓最知名的心理学家——阿伯拉罕·马斯洛。他的金字塔理论从日常广播,到电视评论,再到国内GMAT,托福,雅思等考生作文考试的必杀技广为人们的认可。马斯洛以金字塔的形式表达了人的需求层次:生理需要居于底层,在它之上依次是,安全的需要,归属和关爱的需要,自尊和认可的需要,美学和认识的需要,在金字塔的顶端才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或者叫实现潜能的需要。对马斯洛来说,低级的需要必须在高级需要之前得到满足。
然而真的一定是这样么?根据弗兰克尔等在集中营所经历的生活,我们发现在一个没有足够食物,面临毒气室威胁随时可能死亡,没有关爱和归属,时时遭遇非人的待遇,没有任何尊严可言的境地下,依然没有阻止一部分人去追求活下去的意义,来承受苦难,并成功的活下去。能活下去的只有两种人,其中一种也就是永不放弃人生意义的人;另外一种就是在强权面前屈服,转向欺压自己同胞的人,而后一种人俨然已成为恶的化身,最终也必然都会面临制裁。
所以在弗兰克尔看来,“自我实现”并不是一种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存在,而是一种超越狭隘存在的需要,一种无论何时何地贯穿生命历程最根本的需要,这其实是现在最广为人们所忽视的一点。正如文森特·鲁吉罗所言:“无论我们是否完全同意弗兰克尔的观点,有一点事最清楚的,如果过去几十年里人们强调的是弗兰克尔的理论而不是马斯洛和其他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那么当代美国文化会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所有人的态度、价值观和信仰都会受到影响——而我们只能想想这种影响会有多远。”这是文森特·鲁吉罗留给他学生的问题。
而作为被美国全球文化输出战略所深刻影响的我们,这些观念变化又会有多大?下面我就从我这本书的时候想到的三个现象的阐述说不定可以看见一些不同。
三、三个问题的批判性思考
被命令的幸福
我们生活在一个奇怪的时代,这个时代极为推崇以美国为代表的当代心理哲学,其中的典型就是“人应当幸福”。仿佛所有的不幸福都是由于自己的某些失调所造成的。一次次的接收到朋友的祝福“XX一定要幸福啊!”或者是朋友的安慰与鼓励:“不管怎样幸福开心最重要。”似乎每个人潜意识里都已经觉得如果不幸福那就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并且如果我的生活不幸那不仅对不起自己而且还对不起一直关心我的人。
就是这样一个时代——一次又一次被命令幸福的时代。无论是朋友的祝福也好(他们是无意识的,其实每个人都是无意识的),舆论的引导也好都是在以一种近乎于强迫的方式在压迫我们。然而弗兰克尔却说,幸福是无法依靠命令来获得的。因为幸福不是指标和任务所以不能强求,幸福只可能是一个附属结果。
永远不要把幸福当成目标去追寻,这样只会适得其反。现实就是越是抓着幸福不放就越是得不到幸福,这就是所谓的过度意念。弗兰克尔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这就好像是男人越是想在女人面前展现性能力,结果就越是相反。“如果不是忘我的献身而是直接追求性高潮,那么这种追求看得人会让他得不到性快乐。所谓的“快乐原则”只是让人扫兴而已。
人是一定有理由幸福的。但人不是在追求幸福,而是通过实现了内在潜藏于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来的意义来追寻幸福的理由,一旦找到了那个意义,也就找到了那个理由,幸福作为附属产品也就会随之而来。这就如同自我时超我唯一的附属品一样。其实现实生活中“爱”与“信任”道理也很类似。
 
被羡慕的应该是老年人
“人生是充满可能性的”最近一直是激励青年人的流行口号。一篇篇文章励志故事、一次次的讲座与经验分享似乎都在像青年人不停的昭示,人的可能性是如此的有魅力,而青年们也纷纷投去羡慕的目光。每一个故事对于经历者来说都是已经完成的事情,对他们来说这才是充满意义,而对于听着来说这一件事情在他没有做之前永远也都是一个可能性,而可能性本身并不包含更多意义。
就拿弗兰克尔自己来说,一生对于生活都充满着极大的热情,67岁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之后领到驾照,一直到80岁的时候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在今人开来,人生是充满可能性的,而且到老了依然是这样,人真幸福。就好像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报告,哪一个不是人生可能性的极致表现,问题是这些可能性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这些可能性可能一辈子我们也不会去做,那我们羡慕什么呢?
人的一个矛盾就在于生命之有限与可能性之无穷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的人在这可能性面前迷失,晃晃而不可终日,仿佛做这也好那也好,好像什么都能做,但是往往什么都没做成,一直在原地踏步,最终可能也就在不情愿中庸碌一生。人生其实只有一种可能性,一种在每一决定中实现的可能性,最终人生就是由由无数决定中串连出的那只属于你自己独特的可能性。
然而,每一个已经实现的可能性并不会因为我们人生的短暂性而变得没有意义。人们只是注意到了可能性,而往往忽略了其现实性,弗兰克尔总是不厌其烦的说:生命中真正短暂的是潜力,一旦潜力得到实现,那么在实现的那一刻它就成为了现实。时光的不可逆转,迷惑了人们的双眼只看到了未来的可能性的重要,而忽视和忘记了过去的辉煌。
在过去我们用的不仅仅是可能性,而且是现实性,我们做过了,爱过了,也勇敢地继承受挫折和痛苦。这些才是最应该值得我们所珍视的,尽管这些不会引起别人的嫉妒。在“曾经发生的一切”中我们收获了自己的生命,信守了的诺言,付出过的爱与勇敢,在这些被实现的那一刹那就成为了历史,在那里它们得到了救赎,永远的被保存了下来,免除了“短暂性”。这是谁也抢不走的。正如诗人所言:“人所经历的,世人夺不去”。
所以弗兰克而才说:应该去嫉妒老年人,他们虽然没有了未来的可能性,但是他们却拥有比这多得多的财富:保存了过去的成就,“已经实现的潜力”和“意义”。与其在那么多的可能性上去徘徊,不如就坚定的按照自己选定的一条路就一直走下去,去实现自己的潜力,并相信意义在自己走路的过程中会逐渐出现。
 
被过分追其内心平衡
 
Pacemaker VS Peacemaker
对于人生意义的追求必然是导致紧张而非平衡,这可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适度的紧张其实是心里健康的必要。追求人生的意义本身不是为了内心的平衡。意义必须在前去引导存在,为我们的存在调整步伐,所以除非人以超我的形式生存,否则生活的意义终将被动摇。所以从这个角度弗兰克尔将人分为Pacemaker与Peacemaker。前一种人积极地追寻意义的趋向,而后者却立志于减轻我们面临意义的重担。释迦牟尼就是一个典型的Pacemaker,身为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没有走传统“官二代”路线,从“落发贸衣”,“雪山苦行”,“成正等觉”,“初转法轮”,最后到“双林入涅”,佛祖一生之经历,并没有去教人去抚慰人心使其平静,反而失去激励他们去积极寻求。弗兰克尔也举了摩西的例子,他使人们积极地面对“十诫”的戒律,以及种种的意义和价值。举这两位宗教里的创始人的经历其实是更具代表性的,现实中的Pacemakers有很多,这里就不再做赘述。
而Peacemakers却姑息和迎合人们,他们使人们与自己妥协,他们说:面对现实吧!为什么要担心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呢?人人都有缺点啊?既然只有少数人能实现他们要做的事情,那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为所谓的“理想”执着呢?让我们多注意保持内心灵魂的宁静,而不要过多的考虑那些会引起紧张的“人生意义”吧。弗兰克尔指出了Peacemakers在这里忽略了一点,即歌德警句中的那份智慧;如果我们一人的本来面目(what a man is)要求一个人,那会使他更坏;但假如我们以“他之应是”(what he ought to be )要求他,却能帮助他达到更高的境界。
歌德的话其实就是揭示了一个道理:“人之所是”与“人之应是”之间是有差距的。这差距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这差距就是存在和意义的差距,差距的而存在才是一切不安、不平衡感的来源。心中不安只有在逐渐消弭这种差距的过程中才会消失。直接追求内心的平衡仍然会适得其反。
 
负荷过轻的现代人
Peacemakers在这个社会能大行其道,其实是由于大部分人对于现在所谓现代生活压力的误解。现代人其实并非负荷过重。在一个“存在之虚无”的时代里,在一个人人逃避自由,逃避去为自己终极命运负责的时代里,压力和负荷的产生实则是由于这些责任被逃避,压力解除后的空虚。这个时代的人们一直是在逃避自由,将决定自己最终命运的权利交于外界。其后果就是“紧张缺乏”的心理状态,而这个“过度紧张”的一样对自身都是巨大的威胁。现代人所谓的“紧张”“焦虑”“压力大”很多情况下本质上就是一种“缺乏紧张”的过度性补偿。这也就是这个时代“存在之虚无”又一直接体现罢了。
而现在社会上流行的论调,专家和书籍都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教育人们盲目的避免紧张或者是不计代价的追求“内心的宁静”这些书籍很方法有效么?就我个人而言似乎从来就没产生过实际效果。我不能做一直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以为内心真的“平衡了”。
加缪在《西绪弗斯神话》里一语点破玄机:“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对我解释一切的那些理论也同时,使我衰弱。他们把我自己的生活的重负从我身上卸下,而那正是我应该独立承担的。”即便是禅宗,内心的平衡也不是其所最求。所以才会见公案里面的禅师不是挥舞棍棒,就是“狂暴”地教育弟子。铃木大拙在《禅学讲演》中说:宁静的状态,也非禅者的最终状态,必须要将这种状态打破,才会有“悟”的发生。这里想要说明的是,内心的平衡也就是一种附属产品,一旦他成了一种意图,则它便要自我毁灭。
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会带来适度的紧张,同时逐渐消弭“人之所是”与“人之应是”的差距,慢慢内心会趋于平衡,也就是所谓的宁静。前文说了科学只能关注人的健康,达到绝对的平衡或者超越平衡的“悟”已经不是这里所关注的目标了,这是宗教要解决的“救赎”问题了。
    所以去努力成为一个Pacemaker吧!
这里略作总结全面所说的就是,人生而是要寻求意义和自我实现的,这是一根本动力。自我的实现只能是超我的唯一附属品,所谓“超我”就是沿着“自己决定”与人生意义相关的目标一直奋斗下去。不太多考虑所谓的幸福,内心的宁静,随着人生历程的前进这些也就同自我实现一样像附属品一样出现。这些本身不可当成目标去追寻,否则只会离目标越来越远。
 
呕吐干净
文章中一直在对当下那些流行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反思,也就是之前被我无意识吞下的许多观点,就如同《触碰不到的自由》里所说,这就是一个伪思考遍地的时代,而我则要尝试着将这些伪思考逐渐减少,那些伪感受逐渐剔除。重新批判性的看待自己和世界,之前所有未经我意义批判过思考过的观点都要一一拿出来检验,重新在吸收。在这一点上我突然感到我和那时的克里斯朵夫是多么的像:
“这个时期正是他闭着眼睛对幼年时代的一切偶像反抗的时期。他恨自己,恨他们,因为当初曾经五体投地的相信了他们。而这种反抗也是应当的。人生有一个时期应当敢把不公平,敢把跟着别人佩服的敬重的东西——不管是真理是谎,一概摒弃,敢把没有经过自己认为是真理的东西统统否认。所有的教育,所有的见闻,使一个儿童把大量的谎言与愚蠢,和人生主要的真理混在一起吞饱了,所以他若要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少年时期的第一件责任就得把宿食呕吐干净。”
——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二卷
傅雷先生译者弁言里的一段文字真是力透纸背:因为克利斯朵夫在青年成长的途中,而青年成长的途程就是一段混沌、暧昧、矛盾、骚乱的历史。顽强的意志,簇新的天才,被更其顽强的和年代久远的传统与民族性拘囚在樊笼里。他得和社会奋斗,和过去的历史奋斗,更得和人类固有的种种根性奋斗。一个人唯有在这场艰苦的战争中得胜,才能打破青年期的难关而踏上成人的大道。儿童期所要征服的是物质世界,青年期所要征服的是精神世界。还有最悲壮的是现在的自我和过去的自我冲突:从前费了多少心血获得的宝物,此刻要费更多的心血去反抗,以求解脱。
 
附:回复小L:荒诞的推理
TO 小L:
 本篇其实已经单独成文,准备发出来的。后面发现和上面的读书笔记其实还是有关系就作为附录部分发上来,所以你也就不要见怪。会写这样一篇文章主要是,回家看了加缪的《西绪弗斯神话》突然就联想到,在漳州和你们的谈话,所以可能会有一点点的帮助。
只有当两个姑娘在以同样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可能是所谓“男女思维方式”的差异,但我后来反思其实这也不是男女之间思维方式的差距,因为我之间也是如此去思考所谓人生意义的问题,但是也一直无果,后来遇到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人生轨迹是可以倒推的,改变思路后发现方法有效。当然你们都觉得这样子做不来,一定要进行正向的思考。即我要做A,是要先确定A的意义之后才能做B,根据B的结果来确定C,最终才能达到目标X,应数学符号来表示这两种方式会清楚一点。
方法1:A→B→C……W→X(顺序)
方法2:A←B←C……W←X(倒序)
从数学意义上来说方法1是在寻找X成立的充分条件,而方法2则是在寻找X成立的必要条件。所以方法1本质上是在进行一次严密的逻辑推理,这个过程只要一环出了问题,这个推导过程就会出问题导致不能对X进行求解。从哲学的角度,其实每个决定合乎逻辑是轻而易举的,但是要把逻辑贯彻到底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加缪在《神话》说:“只是在不带混乱的激情和单凭明显的事实的引导来继续我在这里指明其根源的推理的时候,我才知道,这里是我所谓的荒诞的推理,许多人已经开始了。我不知道他们时是否还在坚持。”加缪的“荒诞”如你所知就是指存在之虚无,换句话讲这种推理的结果必然是存在之无意义。
两个方式另外的最大区别就是在于方法2最后实在回归“己之所有”,打个比方可能我现在还有考试的能力,而且我也喜欢读书做学问,那就可以操作;而方法1则是在寄希望于“己之所无”,好比将来我有了“XX证书”之后就可以怎样怎样,我将来有了什么样的经验就怎样怎样。看似差别不大的东西其实有着天壤之别,其实“己之所无”是很难被计划和预估的变动太大,就目前来看依靠“己之所无”比“己之所有”就实际操作层面更合理。
另外你们还说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从A→B的过程,B可能会有B1、B2,、B3多种可选的情况。为什么是B1是不选择B2呢?会不会有个Bx的出现是比B1、B2更好的选择呢?那我是不是要不能等着Bx出现呢?这里貌似又遇到了一个进行不下去的难题。不过这层纸老虎也被加缪点破了,这其实是一种推理的结果B1、B2和我们期望要建立起来的真实Bx之间的比较,这种比较本身就是荒诞的。加缪说:我们认为一个判决是荒诞的,是因为我们把它和他看起来的事实所要求的判决做了对比。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拿着菜刀和一个手拿机关枪的人进行决斗,你是否觉得这件事情是荒诞的呢?没错方法1就是在头脑中在反复演练这个过程。通过这样的思路来寻找人生之目标,最终必须归于虚无。加缪如是说:“对于其中一种,荒诞都产生于一种比较。因此我有理由说荒诞感不产生于一个事实或一种印象的简单考察,它从一种事实状况和某种事实、一个行动和超越它的世界之间的比较重显露出来。荒诞本质上是一种分裂。它不存在对立两种因素的任何一方。它产生于它们的对立之间。”
前面的文章里面以已经蕴含了一个暗示,X的存在必然是“先验”而且是“超验”的,这就意味着X无法被推理,只能被决定。方法2也并非我所创,而是后天知道,并受到启发,所以就“拍脑袋”决定了“X”,所以基本就是凭直觉和喜欢。我也和你说过我的焦虑,没办法考不上怎么办呐?为了生活的压力还要赚钞票啊,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琐事,没办法这也就是加缪所说的,这些就是生活本来要压在我们肩上的重任。所以我也一直跟你说X可能会变,但是即使变成X1或者X2,我会觉得那些从A到W的必要条件其实不会变,对于这些我只是相信着而已。
可是到这里我有一件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女人之所谓女人,就是因为是更接近于神的存在,所谓的“直觉”和“第六感”是上天赋予女人的最大优势,这种天性女人安全感的重要来源,那为什么就到了这件事上就会抛弃自己擅长的而一定要用自己不擅长的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呢?连我们这种直觉从来不准,只能再逻辑里找安全感的男性动物都在这里“拍了脑袋”,你们这种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又是何苦?就不能相信一次?就如同相信,能陪自己白头偕老的人就在这世界上存在着(遇不遇得到是另外的事情)。
有时候吐槽女孩子不讲道理,但是女性要真的开始讲“理”,那真是上帝也要为之疯狂。所以还是不讲道理的好。其实也正是因为你们这里在用逻辑推理,才会有这篇文章,因为对于你们的忧虑这件事情变的逻辑上可解。
不过也可能吧,就像弗洛姆一直在说的决定自己最终命运的责任时人人都像逃避的,否则“存在之虚无”也不会成为这个时代的精神官能症。这文章未必帮上忙,因为最终决定权还是在每个人自己手里,一切都没有那么容易。
或许这些才或许是能帮上忙的,像上篇文章里所说:人类历史上的许多大作家都对人性做出过深刻而透彻的剖析,而现代心理学,社会学和生物学却没有增添新的东西而只是把其中逐渐了解的建立在稳固的经验之上罢了。你可以找来这些作家的作品来看看:加缪的《局外人》《西绪弗斯神话》,和他在《神话》里提到的卡夫卡的《审判》《城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群魔》。
 
就像卡尔·雅斯贝所说的那句话:人最终要透过他所选定的目标,而成其为自己。
 
本文共耗时14h0min
2013/08/16-08/18
@home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九):意义学说派---总得明白自己是为什么事或者什么人活着

首先来几个摘抄。
1. 尼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2. 找寻到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 "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3. "在苦难中,一个人可能荏苒保持勇敢、自尊、无私,也可能为了自我保护在激烈的斗争中丧失了人的尊严而无异于低等动物。"
4. 初衷--生命在任何条件下都有意义,即便是在最为恶劣的情形下。
5. "我理解了诗歌、思想和信仰所传达的伟大秘密的真正含义:拯救人类要通过爱与被爱。"
6. "培养幽默感并以一种幽默的态度看待事情,是人在掌握生存艺术时学到的技巧。"
7. "我不能苛求那些偏向自己人的犯人。在这种生命或迟或早随时可能终结的处境里,谁还能指责那些优待朋友的人呢?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去评判别人,除非她们扪心自问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不会那么做。"
8. "人们对于自身内在价值的认识寄托于更高、更精神性的事物上,这种精神性的事物不会被集中营生活摧垮,但又有多少自由的人拥有这样的自觉,更不用说囚犯?"
9. "有一样东西你是不能从人的手中夺去的,那就是最宝贵的自由,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
10."只有那些自甘沉沦,放弃对道德自我和精神自我内在把握的人才会成为集中营恶劣条件下的牺牲品。"
11.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在生活态度上来个根本的转变。我们需要了解自身,而且需要说服那些绝望的人:我们期望生活给予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对我们有什么期望。我们不应该再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应该像那些每时每刻都被生活质问的人那样去思考自身。我们的回答不是说与想,而是采取正确的行动。生命最终意味着承担与接受所有的挑战,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这一巨大责任。"
12. 尼采:"那没能杀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壮。"
下面是关于作者意义疗法的摘抄。
1. 意义疗法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患者在将来应当完成的意义。
2. 主要动机:人类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是其主要的动机。
3. 人,能够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而活,甚至为此付出生命!
4. 对患者:我们应毫不犹豫地以患者有待完成的潜在意义激励他。
5. 对患者: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因此必须使他决定自己为什么负责、对什么负责以及对谁负责。
6.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这个使命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并且你的生命也不可能重来一次。
7. 人越是忘记自己-投身于某种事业或献身于所爱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8. 他成为什么-在天赋与环境的限度内-是他自己决定的结果。
最后的忠告:尽情享受你现在的设呢苟活,就像是在活第二次,不要像你的第一次生命那样,错误地行事与生活。
我不再去尝试向别人以及自己询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做某件事情的意义是什么,因为一切是有意义的,而在探寻的过程中,要忘记自己,全心投入到手头的事情中间来。过去已经消逝的时光,我不能选择去忘怀或是逃避,它只能作为我第二次生命的反思事件,并且在此承诺自己,第二次要有目的地活着。
对于想要解决自己生命的陌生人,你们要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好好的活着,因为只有活着才有能力去爱与被爱,以及去创造没有的财富以及权利,或者其他,哪怕是没法得到物质上的满足,至少还能去公共图书馆来满足精神上的追求以及渴望,这些是作者能最后存活下来的原因。
在其他被关进奥斯维辛的犹太人绝望的时候,他在思考着这一切的苦难是否毫无意义,而他一直想着自己的妻子以及未出版的书而有信念的活着。
我们都要找到生命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十):活出生命的意义,以及“活出生命的意义”之意义


如果夏娃没有受骗于蛇的诱惑,没有吞下分别善恶之树上的果子,没有被耶和华逐出伊甸园,也许人永远不会思考这样一个已然困扰了所有智慧生命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
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古往今来太多太多,哲学的理性与思辨、文学的温婉与磅礴、艺术的激进与浅唱,都试图以分辨美丑、善恶甚至对错的方式来完善这样宏大的主题。存在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莫衷一是,使得人们时时刻刻都面临着这样的选择或考验。乘着以太的翅膀却最终疯了的尼采,以梦为马却卧轨山海关的海子,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却自我放逐的顾城……那些轻盈的却最终重重陨落的灵魂,都成为追寻这一问题的祭品,更使得追问生命的意义成为禁脔——尚且清醒的心灵无法逃脱这样的困顿,却不敢全力反诘与探索。
维克多·弗兰克尔的自传式的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在这个问题上无疑是积极的、现实的、好恶分明的,带有一个心理医生的浓浓特质。追求现有道德体系之下的高尚,批判麻木与渺小,讴歌“内在胜利”与自我升华和实现。他在集中营中的独特经历和心理医生的天然使命,形成了他践行的生命理论。这样的理论显然难以回答虚无主义提出的困惑,道德虚无主义更是于此而言,无疑能够彻底摧毁其理论之基石。换而言之,弗兰克尔的人生理论,完全建立在人类进化出的最为基本的道德体系、善恶观上,也因此,更为容易被普罗大众所接受,甚至带有某种宗教性质,易于被奉为圭臬。
也许,弗兰克尔对于生命之意义的探讨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不显得深刻,甚至有着无法逾越的底线。但他的叙述之所以能够感动读者,在现代社会引起强烈共鸣,是因为如他在《存在之虚无》一章中所说,“存在之虚无是20世纪普遍存在的现象”,人类在经历了第一重丧失之后——完全动物本能的安全感在进化中遗失——开始了第二重丧失的剧痛。传统根基的动摇剥夺了人们对于应该做什么的本能反应,人文主义的发展辅以科技的进展,使得人更多的拥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自我实现的途径。我们臣服于“我思故我在”的伟大,却避免不了时常感受到自由思想带来的苦痛。也许,“随大流”和“集权主义”并不意味着完完全全是思想上的懒惰,更多的是无奈的自我麻痹。在叔本华所言的“焦虑”和“厌倦”这两极之间,寻找一个虚假的平衡。这样的时代,我们无疑需要弗兰克尔,需要正向的“生命有意”论来支撑自己。
纵然读罢会感受到其理论的虚弱之处,再次翻开《在集中营的经历》,情感上的我们还是难以不认同他对于人格之伟大渺小之分别的叙述——毕竟我们是社会化的产物,道德内化的成果——以及内在自由的不可践踏——“人们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自由”,通过“爱与被爱”来实现自我拯救(这样的爱甚至超越了被爱者本身的存在性,完全成为爱人者充实精神生活、丰富内心自由的方式)、未尽事业的强烈吸引(奥斯维辛集中营中被毁坏的手稿等着他去补充)都成为评判是否“配得上苦难”的参照标准,成为活着的潜在意义。“追寻的意义”和“所追寻的意义”都成为精神动力,前者成为生命意义的普遍形式,后者则是因人而异的特殊形式。作者本人在正面回答“生命的意义”这一问题时却显得更为机巧,“人不应该问他的生命之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是生命向他提出了问题,他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的提问。对待生命,他只能担起自己的责任……负责任就是人类生存之本质”。通过交换“生命”与“人”在“意义”两端的位置来形成自洽的理论体系。
停留在“活出生命的意义”这一层面上来说,弗兰克尔无疑是成功的,他肯定了生命一定是有“意义的”,意义疗法派的从业者应当是“眼科医生”而非“画家”,“试图让我们自己去观察世界实际上是什么样子的”,使我们“意识到生命的潜在的所有意义”。而是否最终能够“完成这一使命”本身并不重要,因为在这一理论体系中,去用自己的生命体会来回答生命提出的问题的过程本身就已经是“担起责任”的表现。
这样的体系不容许我们做进一步的追问,“我们为什么要活出生命的意义”,显然“因为我们已然活着”这样的回答并不具有说服力。更不用说是回答“活出生命的意义的意义”和“活出生命的意义的意义的意义”这样的问题了。好在弗兰克尔也无意于此多做论述。
容许我胆大妄为的说,为了现实的繁荣与积极而言,作为凡人的我们停留在第一个层面上思考问题也许就足够了,毕竟“好好活着”四个字在很多时候,不论出于何种理解总是对我们有着无穷的吸引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