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读后感10篇

2017-11-27 21: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读后感10篇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是一本由张五常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2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读后感(一):先思考,再数学

       张五常这个“另类”研究经济现象时喜欢赤手空拳,很少使用纷繁的数学手段,然而缜密的思维完全让他游刃有余。在现今这样一个经济学尚处于“洪荒时代”的背景下,很多理论尚不明晰或完美,往往“复古”的思考常常能拓宽出新的视野,而数学只是服务于经济学的工具,若是一味依赖工具那就本末倒置了。
       记得大一上学画法几何的时候有一堂课的课件标题是“XX思想的运用”(记不清了)。老师把例题一道道分析完后问我们觉得这节课的要点是什么,点了几个同学回答后他一脸淡定地边摇头边把课件放得老大老大,让标题里的“想”这个字填满了整个屏幕。我们整个班级愣愣地盯着投影屏上这个大大的字说不出话来。傲娇的老师表示三维的东西投影到二维平面上哪里有什么要点方法,全靠想,想明白了就能画出来了,教材上的各种思想啊方法啊不过是唬人的东西罢了,想不出来知道再多也没有用。虽然这段剧情就像小学生作文里出现的桥段一样狗血庸俗莫名其妙,但老师的这段话当真是让我脑洞大开,哦不,豁然开朗
       张老认为现在的经济学里包含了太多唬人的东西,在这里我想说说“功用”(效用)。经济学指出理性人会追求功用最大化,这句话是没错的,而且不但没有错,正相反它是太对了,正确到不管我是思考10分钟还是100分钟还是100年都无法反驳。本书第一章就有一句颇为经典的话:科学不是求对,也不是求错;科学所求的是“可能被事实推翻”。可能被事实推翻而没有被推翻,就算是被证实了。而当一句话没有被推翻的可能性,它就是套套逻辑(tautology,意指无谓重复)。书中举了一个很形象的套套逻辑的例子:四脚动物有四只脚。功用就是套套逻辑的一个例子,任何人都会追求功用最大化。你问我什么叫功用最大化?你只要有选择的余地,那么你做出的那个选择一定是在你做选择时让你功用最大化的选择。什么?!你说你have to do something without alternative?!我说,你一定是有的,你还能咬舌自尽嘛。只不过自杀这个选项带给你的功用比不上你被迫做的事,而世界上始终有人在自杀,也是因为对他来说所有的选择他都背负不起,只有离开人世给他的功用值最高。至于什么事对什么人能带来多少功用,那是由价值观决定的,这里不扯。这不是否定经济学中这些概念的作用,只是在解释行为时很多东西难以发挥功效,回归最原始的推理思考或许才是王道,我想这也是张五常的用意。
       思考这项工作用在哪都是没有争议的。斯密提出“用值说”认为用值并不一定决定价值(他认为水的用值很高但价格很便宜,钻石则相反),看似挺有道理,到这再进行一番思考,与价值挂钩的真的是用值吗?水和钻石的价格高低似乎是由它们的多寡决定的,当人们已经拥有了相当多的水之后,稀少的钻石才更值钱,思考再深一层,就会联想到边际量,真正与价值挂钩的应该是边际用值(或者边际效用)。关键点在于,是人的思考推动着理论的发展,工具是没有思想的,做不到;被工具奴役的人思考是无力的,也做不到。
       空气里仿佛回荡着怒吼:Why don't people think?!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读后感(二):经济学能解释什么?

在经济学家沦为现代版巫师的今天,是该好好问问这个问题了。
经济学是门伪科学么?经济学到底能解释些什么?
尽管并非专门为此作答,但从张五常这本小书里,我能得到一些答案。
在张五常的理解中,经济学历代大师们的分析研究都过多地集中在了资源使用与收入分配两个大话题之上了。这虽然是经济学的传统,但却同样也是经济学最为容易的一块。
简单地说,要谈资源使用与收入分配,得先知道前提条件,知道资源及收入的局限。在什么样的情况、背景下进行资源使用和收入分配呢?设定了条件之后去分析推断人的行为如何非常简单,就如同设定了“1+1”的法则之后去做加法运算一样。问题在于,所设立的这个前提是否真能与现实吻合,能有有多大的普遍意义
在经济学的传统中,这一前提条件几乎一开始就被默认为市场经济。几乎所有的解释都是围绕着纯粹市场而进行,即便是在诸如福利经济学等不属于市场范畴的部分,其论证也多停留在市场无用论上,有破坏而无建树。
以上种种限制了经济学解释世界的能力,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种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除市场之外,有太多可以决定我们行为的竞争因素。太多的经济学家似乎没搞清楚自己理论的前提,于是在现实世界中洋相百出,经济学家则沦为“跳大神”的现代巫师。
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跳出传统“资源使用与收入分配”的问题,去探索更广、更深层次的问题。
张五常认为,向前,是去研究所谓的局限条件,游戏规则。在市场经济下,人们之间相互竞争的准则自然是价格,价格决定许多交易行为的结果?那在一些非市场的背景下呢?难道就不存在经济学?如果经济学还能运用?那新的竞争准则是什么?
例如,在改革前的中国,物质匮乏,但绝不存在物价暴涨。人们却必须付出其他代价,人际关系?论资排辈?排队轮候?
如何对前提局限条件进行归纳,简化却又不失真,依旧保持有解释力便是一门大学问,要研究这一学问,将迫使经济学家离开书斋,离开各类数据报表,像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一样搞些扎实的田野调查才能出成果。
而往后的研究领域则更为困难,方向是去解释这些被事实验证了的“前提局限条件”是怎样来的,意即给制度的形成作出一个解释。
张五常看来,如制度的形成、结构的组织、合约选择及价格安排之类,其实是比资源使用与收入分配更为重要,也更为有意思的话题,但在经济学传统上却长期遭到漠视。
并非没有人尝试突破,例如哈耶克,这位无法归类的经济学大师,后半辈子几乎没写过论文,只能以出书的形式表述自己观点的家伙,所做的工作其实便是在后一点上的努力——解释人类社会的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不过可惜,张五常给他的评价却是“没有什么大收获”。在我自己的理解中,哈耶克虽有许多引人深思的观点,但最后建构成的体系却存有严重的逻辑矛盾,而且更多是一些解释市场经济形成原因的假说,并没有开拓更宽广的空间,因此难有继往开来者。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张五常师友们进行的“制度经济学”探索也同样是突破的努力。但张五常的评价却是“可惜误入歧途”。
歧途在于采用了太多无法验证与观察的概念,例如风险、个人品味等等。换来的不是严谨的科学分析,只有无尽的扯皮和理论破产后的修补便利。
“经济学最苦闷的地方,是要先打通基础概念与理论的经脉。”在第二卷的后记中,张五常如是说。对于概念清明的强调,可以从他卷一的写作中得到证明。什么叫“价”?什么叫“量”?“功用”这个概念到底有什么价值?“共用品”(大陆译公用物品)的概念该如何厘清?张五常一一作了解释。全然不同于经济学基础教科书上那些陈词滥调。“大道至简”,问题很多时候其实很简单,却无端地被人云山雾罩地谈论,高人点破后,让人豁然开朗。
真的是那些经济学家们犯糊涂,搞一些自己的不懂的概念吗?虽未直言,但张五常等于在暗示,辛劳地去现实世界中考察,搜尽脑汁归纳总结前提和验证是辛苦的工作,而很多事情说穿了其实并没有太多人愿意接受。不如搞些虚无的概念,无从验证,却又能暗合政府的一些行为意愿,摇身一变座上宾,这才是真正的好买卖。
文字的渲染,数学公式的堆砌很容易唬住人。但只消问问现实中的证明,大部分的号称“突破”的经济学理论立刻现了原形,根本解释不了几种现象。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读后感(三):纯吐槽

       之前就读过张五常的《货币战略论》,非常不喜欢他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写作风格。读到《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这本书的时候,他的自负的风格更上一层楼,反感到不能再反感的地步了。
       尤其是每次引用到一些名家的理论,如弗里德曼、科斯、阿尔钦、斯蒂格勒等,对这些名家的理论的解释一笔带过,而对这些名家与他的关系则着墨众多。尤其经常出现的句子诸如“弗里德曼与我争论过这个问题,最后他承认是我对。”“我跟科斯说过他这个观点有点失误,科斯最后同意我的。”众所周知,弗里德曼,科斯,斯蒂格勒等人都是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大家,他们的观点早就写进了今天的经济学教材。尤其是弗里德曼更是现代货币主义的奠基人,而大名鼎鼎的科斯定理更是在任何一本经济学教材上都能见到。反观张五常,无论是国外的经济学教材诸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还是国内的经济学教材诸如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厉以宁的《西方经济学》几乎都没有提到张五常。而在国内大学的授课中,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老师中也很少有人提及张五常。虽说张五常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员干将,但上课中讲到新制度经济学,还是主要提科斯和阿尔钦,几乎没有张五常的什么事。
       回过头来看本书中张五常大量炫耀他与弗里德曼、科斯的关系,心理学有个理论,就是一个人越是炫耀什么,他就越自卑什么。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推出张五常在自卑自己的论著因而在书中要反复强调这些名家呢?
       然后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内容,这是读的第一遍,还算仔细。读完之后只有一种感觉不知所云,能从中学到的东西极有限。大家都知道张五常的著作中不用数学方程式也很少用到图表,全考文字阐述,而他自诩为散文家。说实话,全是文字的经济学著作看着头痛,我们都知道之所以用到图表是为了能将内容更清楚的展示,用到数学方程式有时也是为了表达的清晰。我不知道是不是香港和大陆的写作有所不同,我觉得他的文章没有散文的优美反而有一种句子不通的难读的晦涩。
       再来看具体的内容,简单举两个例子。张五常否定“utility”这个概念,教材译作效用,书中译作功用。原因是功用在现实世界看不到所以无从验证,我们知道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在实验室做实验,经济学能做的就是观察社会中的大量现象然后将之提炼简化构建一般性的模型,因而需要提出一些虚构的概念来帮助解释现象。“效用”这个概念在经济学中是最常用的概念,由效用函数进而画出无差异曲线,再由无差异曲线退出需求曲线,这已经是经济学入门的一课。断然否定效用概念看不出有任何高明之处。再一个就是公共品的概念,教材讲到的公共品是指那些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书中解释的是多人共享而不干扰他人的享用。这两个概念基本一致,问题就出在使用它们中。张五常举了一个公厕的例子,他否定公厕是公共品,原因是我上厕所的时候,你不能上。我只想说一句你难道能在公厕里拉屎拉上个三天三夜么?你在厕所拉屎拉个三天的确是你在使用的时候我不能使用。按照他的解释,公共品少得可怜,差不多就只有空气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常常所说的市场并不是指交易的场所,而是指的是交易的行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张五常常常忽略经济学中所讲的动态均衡,而是针对某一时刻去解释,难免不去钻牛角尖。
       最后,书中的文章是他曾经发表在报刊中的专栏,修改而成。众所周知报纸上的文章内容浅不适合做深度阅读且是面对市井大众。这样一些文章集结成册出版倒无可厚非,关键是在书的扉页上写着“给中国的同学们”,让我们当教材读仔细思考。如果真是为中国的同学考虑,至少翻译应该与大陆一致吧。而不是将“utility”翻译为“功用”,将“indifference curve”翻译为“等优曲线”,更恬不知耻地说此翻译将流芳百世。
       读第一遍的愚见,仅此而已。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读后感(四):科学的方法值得社会科学学者好好学习

又读一遍,发现若干值得思考和体会的观点。
1,在逻辑学上,最重要的含意规则很简单:假若A 的发生含意着B 的发生(A→B),那么B 的不发生就含意着A 的不发生(Not B→Not A )。这是最基本的验证方法。……验证一个理论含意的唯一办法,是以事实反证。这点很重要。要验证下雨必定有云这个含意(验证A→B),是要以没有云就没有雨(Not B→Not A)的事实作反证。以没有雨就没有云(Not A→NotB)来验证,是一个很常见的谬误(在逻辑学上,这谬误叫做Fallacy of Denying the Antecedent)。A 的发生含意着B 的发生,A 的不发生完全不含意着B 会怎样。说没有A 就没有B,是谬论,但在谬论中过日子的人何其多也!例如,经济学假设每个人都会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A),所以在某些局限条件下,每个人都会努力工作(B)。有些低手认为人不一定争取最大利益(Not A),所以在同样条件下每个人不一定努力工作(Not B);这是谬论。
2, 假若读者问:在整个科学方法的结构中,哪一点最重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理论的推测一定要「可能被事实推翻」。不可能被事实推翻的理论,是没有解释能力的。可以说,所有实证科学(Empirical Science)的主旨,是要创立一些可能被事实推翻的句子或言论来作推测的。换言之,科学不是求对,也不是求错;科学所求的是「可能被事实推翻」!可能被事实推翻而没有被推翻,就算是被证实(confirmed)了。
3,白痴建加油站的例子。(绝妙的阐释了科学方法中假设真实与否的不重要)
4,以抽象思想为起点的科学理论,「非真实」是必需的,因为事实不能自作解释。「不可能太详尽而具体」与「简化」——这些都是可以容许的。但验证条件与真实世界脱了节却是犯了大忌。
5,关于数学的作用:“数学是一种神奇的语言,凡是方程式拆的通的,逻辑一定对。”(对自己逻辑能力非常自信的人,可以完全用语言来保证前后分析的一致,但是这种人少之又少。遇到复杂的问题,完全靠语言描述逻辑,会非常困难以及繁琐,但并非一定不可行。用数学,实际上是减少了“交往成本”,逻辑已经包含在数学中了,其逻辑的一致性已经由古往今来无数颗聪明的大脑反复检讨过了。因此,大家只要用这门语言来交换思想,辩论正误,可以大大降低因逻辑不通而自说自话的可能。)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读后感(五):张五常的研究方法

《经济解释》卷一加上读港版,这是读第三遍,感觉一遍比一遍难,难在想学会张教授的思路,但是修炼不够。张五常的方法论主要来源于维也纳学派逻辑实证主义,重视理论约束,重视因变量、自变量和不变量的选择,重视这些变量的测量,以及由这些变量组成的可被否证的假设。个人感觉其思路比一般的统计教材都要深入,就不要说经济学教材了。很多统计学书大部分是变量已经确定,主要是进行计算。而对研究者真正有用的知识,恰恰是如何寻找变量,如何确定自变量、因变量和保持不变的变量,以及如何测量。
结合张五常推荐的亨普乐的科学哲学英文文献,以及他旁听卡尔纳普科学解释课程的经历,个人认为要想深入理解张五常的研究,需要阅读科学哲学著作:(1)享普尔的假设检验哲学《自然科学的哲学》(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38119/);(2)卡尔纳普的测量哲学《科学哲学导论》(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151335/)。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第一卷中张五常清理经济学概念的方式有点像分析哲学,保留最基本的概念,清除掉多余的概念,使理论尽量简化,简化到直剩需求定律。这使我想到前一段时间,杨晓维教授《贝叶斯统计与个性化医疗》中关于模型的思想:(1)goodness of fit;(2)The simpler, the better;(3)All models are wrong, but some are useful。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读后感(六):四点感想

我大学本专业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辅修的经济学,当时入学时受一个教授的启发,他鼓励我们去辅修一门和本专业不同领域的专业,眼界和思维方式会发生重大转变。对于我们理工类的学生而言,经济学和金融学是辅修的热门专业,然而当时为什么去辅修,心里并不是很清楚,或许是以为将来可以当会计。
当时主讲微观经济学的老师非常厉害,坚持不懈每周读两本书(现在想想,这是大学老师的优势),这直接影响了他的讲课水平。我当时听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真的受益匪浅,也十分敬佩。有两个观点我记忆尤新:第一,现在把钱存到银行就是在赔钱。我当时十分震惊,我存到银行里的钱明明赚到了实实在在的利息,哪里赔钱了?带着这个疑问我才真正了解了通货膨胀,国家的隐形税收!第二,学经济学的学生就应该去炒股。这个观点当时真的很排斥,一来当时读书,钱是最缺少的,因此历来保守,默认炒股是高风险领域,不要涉足。现在看来,这个观点真的很精辟。你不管看了多少本经济学的书,记下了数十位大师的经典论述,又能怎么样?出一些毫无用处的论文?真正开始研究股票,你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门道。企业财务报表、领导风格、宏观形式等等是你不可缺少的研究环节,经济学的乐趣也在这里。
1、经济学学好却很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原始数据的失真,还有就是模棱两可的观点无休止的影响。我曾经有段时间认为经济学好轻松啊,比如博弈论,自己想出一条规则,无限推导,就能出一篇论文。但读了《科学说需求》,我发现这种想法实际上在浪费时间和感情。这也是本书对我影响最大的一点,做研究要先弄清楚科学的方法,否则走得再远也无济于事,因为对经济社会无现实意义。
2、懂得了方法,那就很可能走上一条孤独的旅程,但我们信心十足。以前搞科研,总想着有参考资料,这样可以显得自己是经过调研的。但一个教授的话让我思维发生了转变,如果一个课题没有参考方向,你应该感到庆幸,因为还没有人涉足这个领域,你是鼻祖。只要方法正确,得出的结论往往有惊人的影响。
3、读书很重要,为什么读这本书更重要,读了对自身有什么影响是重中之重。千万不要读完了就扔那里,好书真的是要反复读的。别人问起你这本书讲什么时,你可千万别只记得作者是谁!读书是最容易的事情了,但悟道却非常难。
4、为一项理论设计合理的约束条件和简化方法,体现了一个人的水平。比如有限元仿真,有的人用几种典型的单元就把一辆摩托车表达得清清楚楚,在不失力学特性的前提下得到了满意的工程改进方案。有的人却费了牛劲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划网格,运用大量计算资源得出各种云图,却越来越迷失。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读后感(七):《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读后感

       上学时曾下过《经济解释》三卷本的电子书,但那会儿总是断断续续,看的也粗心大意。这次重读之前,为了看得顺畅点,特意先看了李俊慧的《经济学讲义》以作打底。
          《经济解释》现在出版的有三卷,而第四卷《制度的选择》也已于2013年年末写完,只待付梓出版。最先看这本自然是卷一《科学说需求》,该卷旨在点明几条基本而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并厘清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理论。
          张五常在第一章《科学的方法》中指出科学的形成基于三个重要的理念:第一,凡是现象或行为,其存在均靠主观的判断,大家不得在这主观上有所分歧,即主观的现象要为众所认同;第二,凡众所认同的现象均有固定的规律,为有迹可寻的;第三,凡现象的发生均有缘由,绝非无缘无故的。张五常在经济学上主张走解释的路子,然而现象是不能解释现象的,若是现象能够自我解释,要理论何用,又谈何因果?张五常认为有用的理论须有足够的解释力,而有解释力的理论则必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而这也是科学分析中最为重要的一点。科学的进步不是因为对的理论取代了错的理论,而是解释力更大的理论替代了解释力更小的理论,也就是冯友兰先生在《一种人生观》中所提倡的“中和与通”。为了拨乱反正,张五常提出了两种极端的理论类型:其一为特殊理论,是把所有跟脚都亮出来之后的一见即明;其二为套套理论,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错的。特殊理论之弊在于内容太多,而套套理论之弊则在于完全没有内容,可取的理论一定是在特殊理论与套套理论之间,所谓执其两端而取乎中者是也。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套套逻辑虽在解释力上一无是处,但却不可说其根本上一无是处,套套逻辑可以引出有启发性的重要概念,可以提供一些新的视角来看这世界。说理论须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一方面,若一理论被事实所推翻,则要么毅然决然放弃该理论,要么修修补补附加条件以作续用,只是这修补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代价过高则是不划算的;另一方面,若事实可被多种理论所解释,则该如何抉择?当取奥卡姆剃刀斩尽繁芜,所以在解释力具足的基础上,理论自是越简单越佳。张五常为强调解释力之于理论的重要性,还特别地挑出四种不可能被事实推翻的即没有解释力的理论:第一种为模糊不清的理论,关于这一种科斯说过,“模糊不清的思想是永远不能清楚地证明是错的”;第二种为互相矛盾的理论,往往在逻辑上前言不对后语,可对可错,因而也就不可能对也不可能错了;第三种为所验证的现象为非真实的理论,既然标准都无从考究,那还提什么解释?第四种为被推断会发生的现象没有限制的理论,既然永无止境,那又何从推翻或者否定呢?经济学课本里常提“均衡”与“非均衡”之说,然而这毕竟只是抽象的想象之物,“非均衡”也不过是因为被推断的现象没有限制罢了。既然事实不能解释事实,故而科学的分析方法必从抽象出发,然而要有解释力,理论又不可完全离开现实世界,所以可用的理论里至少要有一点点的内容能够与现实世界挂上钩。但是,抽象的空中楼阁不可为事实所辨认,更谈不上验证,故而理论里的抽象需加上约束或者附加条件进而推论出某些可供验证的含意来,而这含义里的全部内容必须是都能在现实世界里寻着的,因而也就能全部地得到验证。另外,前面所说的约束或者附加条件即是指局限条件,理论的解释力和奥妙,有几分就藏在这局限条件的选择和变化里。
          张五常在第二章《从自私说起》里说明凡基础假设不可争论,不是说每个人都要真心同意这些假设,是否认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同意不在这起点上有争议。科学论证的规则在于且不要急着反对我在理论上必须有的起点,且让我从这起点以逻辑推出一套理论,有了可以用事实验证的含意,有了一些内容,到得那时,您再过来反对才有所依凭。若是可以验证的含意被事实推翻了,那我则坦承我的基础假设的错误。只是,现实中,总是有很多人将这些起点当做雷池,不许轻越半步。张五常认为经济学的第一个基本假设是个人为所有经济分析的基本单位,个人做决定和取舍。他认为经济学没有以集体为起点的理论,无论观点怎样的宏大,也不管分析的起点是否提及,若非基于个人为起点的,都不是可取的经济理论,一般所说的集体的取舍,不过是由个人的取舍集合而成的,若是抛开了个人而谈集体无异于空口白话。另外,既然以选择理论来解释个人的行为,则当然而然地要假设人的行为是可以被推测的。行为一定要有所约束,这样行为才可以被推断被解释,约束行为会增加理论被推翻的可能性,约束愈多,行为的推断愈精确,与此相应地,其被推翻的可能性也就愈大。经济学的第二个基本假设是每个人的任何行为都是自私自利的,即每个人在局限条件下都会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换句冠冕堂皇的话说即是人皆是理性的人。如前所说,基础假设只需无争论,是否认同无关宏旨,假若我们随意说任何行为均是自私所致,即为套套逻辑空无一物,故此须指明一些局限条件,用以指定在怎样的情况下人会因自私而作出何种选择,而这局限的条件又会导致哪种行为的必然转变。张五常举了阿尔钦的白痴建石油站的例子说明了自私是结果的指义,其实与亚当斯密所说自私是适者生存的思想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张五常认为讨论人之自私与否无关无碍,自然也就无须理会而已。
         张五常在第三章《缺乏与竞争》中提出物品可分为两大类:其一为经济物品,其二为免费物品,且说物品的定义为有胜于无,而在有胜于无之中有一大部分为多胜于少的,此多胜于少者即为经济物品。经济物品、稀缺与竞争本是一个意思,无论是否存在市场,竞争总是无处不在的,凡是多过一人需求同一经济物品,则竞争必定存在,所不同者仅在于竞争的形式有所不同罢了,有市场则为价格,无市场则为代价。有竞争则必须有决胜负的准则和游戏规则。游戏规则与决定胜负的准则有直接的连带关系,前者决定后者,而后者则决定着社会的经济运作。一般而言,决胜负的准则在前而游戏规则在后,因为决胜负的准则所决定的的是人们以竞争来解决问题,而游戏规则只不过是协助准则的成立而已。决定胜负的准则会决定社会的经济运作,社会财富或收入的分配是以竞争准则来决定的,准则有多种,而不同的准则下,每个人的胜负机会是不同的。相应地,因为竞争准则对人的收入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不同的准则下人的行为也会跟着不同。阿尔钦曾说,“价格决定什么,远比价格是怎么决定的重要”。张五常认为经济学者也是人,不可避免地会有自己的价值观,因而对竞争准则各有自己的价值看法,只是,从事经济分析的人,须将主观和客观分辨清楚,切不可让主观的判断混淆了客观的分析。张五常认为经济学的范畴包括三部分:第一,在知道有关的局限条件或游戏规则的情况下,推断可用的竞争准则是什么,局限条件千变万化,有关的重要的局限条件要抽选出来简化,但什么算是有关,什么算是重要,分析者不能妄作判断,或随意取舍,因为这样做分析者必可得到其所希望得到的结论,故此局限条件的取舍必须有所约束,而这约束则需要理论;第二,有了竞争的准则,则可推断人的行为会怎样,资源的使用会怎样,财富或收入的分配会怎样;第三,解释游戏规则是怎样形成的,又因为游戏规则与竞争准则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这部分也须解释竞争准则是怎样决定的。
          第四章《功用的理念》讲的是效用理论。边沁发明的效用理论里说一个人的收入增加,其收入在边际上的效用会减少,这实在是让人大大的怀疑。单个物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还能想象,但一个人的收入如何就与边际效用递减搭上边呢?收入自有多样化的用途,缘何我的收入的边际效用就递减了?说到底,效用终究是一个抽象之物,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经济学的理论要推断出可以验证的含意,而这含意须用事实做验证,推断或解释行为或现象是需要量度的,量度不需要许多的选择,但起码要有两个。效用是以数字排列选择的定名,数字是大是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次序。按照费雪的理论,基数效用论是不需要的,因为决定人们行为的是边际量,而在边际上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并无不同。张五常还粗略地阐述和评论了边际替代率、无差异曲线、内凸定理、贫穷物品和吉芬反论,并且认为吉芬物品能在逻辑上存在是因为我们从单个人需求那方面看,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张五常认为效用分析并非全无内容,但毕竟抽象的概念太多,按照他的话说,多只香炉多只鬼,既然效用分析的解释力内含于需求定律,故此效用理论是可以放在一边不做理会的。
         第五章《需求定律》是卷一的点题之章,需求定律的定义非常简单,是说任何物品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必然上升,只是在没有价格时,以代价替代价格一说。如前所说,需求定律里有两个变量,价格或者代价是事实,因而与现实世界挂了钩,而需求量是抽象之物,这也就使得需求定律成了抽象之物,从而避免了以事实解释事实的谬误。但是,需求定律因为是抽象之物,所以其本身是不能被验证的,必须加上其他的验证条件,即是加上可以观察到的局限条件的转变,才可以用需求定律推出可以被事实验证的假说。张五常将观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无从观察的,实际上不存在;第二类是可以观察的真有其物;第三类是原则上可以观察到但实际上观察很困难,这种情况下我们须寻着间接的替代来做验证。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千变万化,究竟出了价格之外,哪些局限条件可变,哪些不可变呢?张五常认为有三个原则:第一,凡是直接影响价格的其他因素皆可变;第二,凡是直接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皆不可变;第三,价格转变会导致需求量的转变,这价格转变也可能导致其他因素转变,而这些其他因素可能再影响需求量,这些间接的其他因素皆可变。另外张五常指出,为了避免经济学的分析沦为以偏好转变为借口来解释我们不能解释的行为,最简单的办法即是假设每个人的偏好不变。这并不是说偏好真的不会有所变化,而是说若以偏好的转变解释行为,不可能推出可以被事实验证的含意,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偏好转变的成因,但如果我们知道成因,那又何须提及偏好的转变呢?在经济学分析里,价格永远是相对价格,并且通常使用现值来衡量。另一方面,不要将购买量与需求量混为一谈,也不要把销售量和供应量搅在一起。张五常认为“量”可以分为“有质”的与“委托”的两大类,也有两者的合并,并且对多质多量的物品和委托量的物品等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张五常在讲述消费者盈余时借用了亚当斯密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指出消费者盈余即是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差额。消费者剩余一般是在福利经济学中使用,还记得当时在上公共投资学的课程时,各种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社会成本、社会收益等等的概念和图表,只是当时并非使用使用价值或者效用的概念,而是使用支付意愿。另外,消费者剩余是一个很好的用来观察世界的工具,最适用于观察不同的价格安排对榨取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张五常还对需求价格弹性以及所谓的需求第二定律进行了分析,张五常认为,需求的价格弹性对解释行为帮不到什么忙,因为人们根本无从预知这一系数的大小。需求第二定律是指需求弹性系数的大小是与时间呈正相关的,其认为一种物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除了其本身的特征之外,主要是由其他替代物品的多少以及它们的价格决定的,而寻找替代物品是需要时间的,时间愈长,替换的机会越大。但更现实的情况是,很多时候替代物品的种类是显而易见的,根本无需众里寻他千百度。
          第六章《牛刀小试》是张五常要拿实例来做说明,看如何做一般的经济分析。张五常对无知进行了解释,认为无知也是一种局限条件,其实无知用交易费用来解释更为清晰。只是卷一还没有谈到这些概念,所以张五常也没有采用这一视角。张五常提出在进行局限条件的选择时,我们必须找到关键验证,从而使得简化的局限条件与真实世界大致相符。张五常认为我们无需关注成交量的含意,而是需要通过指定验证条件来使得需求量与成交量挂钩。另外,张五常还用过举例进行了单质和多质的需求验证,尤其是多质的需求验证有些复杂,如何辨别关键验证以及使用相对价格来进行分析是很重要的。
          第七章《交易理论与市场需求》中提出不考虑生产时,市场的每一个人都是需求者与供应者兼于一身的。无论我拥有什么,低价我需求,价高我供应。由于在不考虑交易费用的情况下市价必向边际使用价值收敛,所以你之所需即是我之所给,把一者的需求曲线折过去自然就得到所谓的供给曲线,由此可见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实际上是一回事。如果考虑交易费用的话分析结果也是一样的,只是市价变作了代价而已,而考虑生产的情况结果也不会变,只不过是打通了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壁垒,两者本来都是物品,自然在实质上没有差异。张五常对马歇尔的剪刀差理论提出了批评,其认为市价的厘定,绝不是因为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相交。正相反,这市场二线相交,是因为数之不尽的需求者与供应者各自为战,那一大帮子自私自利的人不约而同地争取自己的边际使用价值与市价相等,从而促成了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应区县相交之价,这个视角就避免了使用短缺、过剩、均衡、非均衡等抽象之物的使用,从而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第八章《公用品的经济分析》里张五常指出,私用品的性质是独用,共用品的性质是同用。凡是使用者增加导致量增加者属于私用品,市场需求曲线是以个别需求曲线向右横加;凡是使用者增加不会导致量增加者属于共用品,市场需求曲线是以个别需求曲线向上直加起来的,每个量上加总需求者的边际使用价值。牵涉到收费问题,共用品又互相矛盾的两种看法:其一是采用价格分歧,将消费者盈余榨干净为止,才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其二是既然共用品的边际成本为零,所以应该一律不收费。但是若不收费,谁来建造和生产?答案自然而然是政府,这真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答案啊。可是有些人似乎有意无意地忘记了私用品可以为公有,而共用品也可以为私有,更何况竞争不是以既有的数量为依归的,而是在这数量底下的位置和权利。另外,张五常指出共用品和私有品通常混在一起,从一辆列车的需求转向个别座位的需求是从共用品转到私用品那边去了,市场的需求曲线则是从向上直加转到向右横加,很多时候,把共用品捆绑着私用品一起销售是隔离不付费的人的一个好方法,也可以减少交易费用。
        卷一并未引入成本、生产、租值、交易费用、产权、合约和制度等重要概念,这些就等到后面的几卷再作学习吧。
       提笔于2014年1月13日凌晨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读后感(八):《经济解释》——一本好参考书,但不会是好教材

作为一本教材,我发自真心地认为《经济解释》这本书不算特别合格。原因是在这本书里概念的解释和例子的引入往往没有什么前后的一致性。这样的教材,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理解难题。我自己的大学专业课,有一门就是老师自己出的书,前后体例不一,最终考试的时候学生也是不知所云。既然是教科书,体系上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就是很重要的。
但是作为一本经济学生的案头参考书,这本书就很好用了。首先是例子丰富,这也得益于张五常自己就是一个路子特别野的牛人。他从小生于富庶之家,后来因为战事成为流离失所的难民,正式这一段时光给了他在各个方面接触社会的机会。既然是香港长大,英语自然不凡,凭借聪明的头脑摆在20世纪几大经济学大师门下。这样的生活经历,加上他自己不凡的领悟能力,自然就成就了一个不得了的经济学家。他自己做过农民、小商贩、艺术品买手,对各行各业的经济典故都门清,这自然造就了一个例子信手拈来的张五常。所以这本书的故事比道理丰富,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不是道听途说,而是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参考价值可谓直线上升。也正因为此,用这本书作为经济学教材就显得结构太松散随意了。所以我觉得值得推荐这本书作为经济学生入门的参考读物,对课本上那些有毒的概念做个辨析。
张五常不仅自己路子野,他在专业上开创的实证经济,我觉得也是比那些纸上谈兵的数学经济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张五常成为最厉害的实证经济学家是很正常的,其实他对于经济学的定义就决定了他将会走上这样一条路:经济学是用来解释人行为的学科,没有生活证据的经济学,就没有解释力。岂止是没有解释力,说的难听点,那就是胡扯啊。这个道理多么简单明确,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埋首书斋的经济学家大多是不知道这些事情的。至少我听自己在经济学系的同学说,他们的老师甚至连需求曲线的基本前提都搞不清楚,那样的人用数学模拟出来的经济公式,真的有什么实际意义吗?即使作为门外汉,我也对此持怀疑态度。
在科学越来越昌明的今天,解释人类行为的学科却越来越显得理屈词穷。是人类的智商还不足以解释这些行为吗?恐怕是的。而且随着道德这个东西在我们的时代变得越来越僵化,以后解释人类行为的学科恐怕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服众。经济学就是这当中的排头兵,后面紧紧跟着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一系列也越来越难说清楚道理的额学科。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到好的理论就变得更加重要。谁会愿意花时间去学习论战双方最后被证明没有道理的那一方呢?
可是怎么样才会是有前途、有道理的理论呢?这本书其实给出了一个可靠的答案:贴近现实、符合常识。有些理论,提得花里胡哨,仿佛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昭告天下,知识不应该这么容易获取。这样的理论如果是用来表述人的行为,基本上就是错的了。所谓行为,原则就那么几条,能长出参天大树,而且还能保证符合我们自己的行为常识。《经济解释》的解释,其实讲的就是这么个道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