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的名字叫红》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的名字叫红》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27 21:4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的名字叫红》经典读后感10篇

  《我的名字叫红》是一本由[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5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名字叫红》读后感(一):爱情小说?侦探小说?哲理小说?

      这本书与其说是爱情小说或者推理小说,倒不如说是以阐述文化为重点的哲理小说。只是如果这样说,会吓退大量的潜在读者,从现代传播学意义上来说,把它说成是爱情小说或者推理小说,是对的,尽管不是非常准确。
      读完之后,我仍然沉浸在以细密画为重点的伊斯兰文化中,同时感到深深的悲凉。现代的非西方文化,比如东方的儒家文化,中亚西亚的伊斯兰文化,在西方文化全面侵蚀下,已经面目全非了。比如在生物界中,我们都明白维护生物物种多样性的意义:别的生物物种的灭绝了,往往不会带给仍然存在的物种什么益处。同理,若是将来有西方文化一统天下的那一天,也是离它灭亡之日不远了。何况,别的文化也不会坐以待毙。看看现在欧美的恐怖事件,多少会让我们产生一些联想了。我丝毫不怀疑帕慕克的艺术天赋,创作了一本经典作品。但他在当年能获得诺奖,恐怕还另有原因。这本书获得诺奖,是否表明诺奖的那帮以西方文化的标准为标准的评委砖家开始反思,重新以新的思维来看待西方文化和非西方文化?

  《我的名字叫红》读后感(二):细密画艺术中的文明之路

    伟大的作品不是一朝一夕写就的。拉丁美洲的魔幻巨著《百年孤独》使加西亚·马尔克斯酝酿了十年之久,再通过十三个月的写作完成的。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在六年的历史、艺术功课,三年的创作过程后,完成了这部奠定他在欧洲文坛上巨擘地位的历史小说《我的名字叫红》。这部近三十五万字的长篇小说虽然不算卷帙浩繁,但是以其波澜壮阔的文字征服了东西方读者。故事发生在十六世纪末的奥斯曼帝国,以一桩细密画家遇害的凶杀案引出了伊斯兰历史上辉煌的细密绘画历史。作者以多视角叙述手法像细密画家一般描绘这个历史悬疑故事、爱情故事和艺术史,以其珠玉般的文字、旁征博引的叙述将读者引入了一个文化大观园。
    朱光潜先生有这样一段话:“第一流的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1 奥尔罕就是一位既擅长讲故事,又擅长从中注入艺术与历史的小说家。多视角(通共十六个视角,其中贯穿始终的主要视角有五个,分别是黑、谢库瑞、凶手、艾斯特、姨父/奥斯曼大师)的叙述手法,时刻穿插的小故事,使得这部小说读起来略显艰涩,但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无论是在叙述手法,语言文化,还是主题内容,《我的名字叫红》都别具特色,在文坛上闪耀着独特的光辉。
一、叙述手法
    多视角叙事手法由于其语言的多样性、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的巧妙结合在文学作品中广为应用,尤其是在悬疑推理小说中,如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罗生门》。而奥尔罕则在小说中把这种叙述手法运用得出神入化,并大胆地运用了各种新奇的视角:一个死人、一只狗、一枚金币、撒旦、死亡、甚至画中的一匹马、两个苦行僧……故事以咖啡馆说书人的遣词用语,从与所有故事相关的角色口中诉出。
    作为故事的主要人物,黑、谢库瑞、艾斯特、姨父、奥斯曼大师和三位细密画师以自己的角度叙述了整个故事,我们不仅透过他们的眼睛看到了故事的方方面面,还得以一窥人物的心理。读者和作者一样,实际上不停的扮演不同的人物,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甚至是生活,这样的任务使阅读格外艰难——人性自私,即便是从小认识的同辈,或者血缘相连的亲人,当面上也是曲意奉承,暗地揣测,只有埋藏在心里的才是真实的诉求。要结合表面的言行和内心的声音,设身处地地站在角色的角度上思考,来拼凑起每个人叙述中真实的线索,使得这个原本简单的矛盾扑朔迷离起来。在这样的叙述手法下,我们看到角色们机敏却虚伪的一面,我不敢说这是人心的通性,但生活在不真诚的环境里着实可悲。
    不仅是人物,奥尔罕还将形形色色的物体人格化,赋予它们独特的叙述口吻和思维方式。如“我,撒旦”这一章尤为独特,说书人以撒旦的口吻,描绘了穆斯林对撒旦的种种偏见。“最先说‘我’的人是撒旦!拥有独特风格的人是撒旦。分隔东方和西方的人也是撒旦。”撒旦的自述充满自豪(“我的名字,在荣耀的《古兰经》中出现了五十二次,是最常被提到的名字之一。”),同时也道出了对偏见的不满。穆斯林把撒旦作为异端的象征,生活中也常以“受撒旦诱惑”来粉饰人的邪念与罪行,这在撒旦看来是不公的。他指出,全天下所有邪恶罪行的根源并不是撒旦,而是人性的黑暗。这一章附近的情节剑拔弩张:苏丹以三位画师比画的形式来判断谁是凶手,线索就藏在三位画家的自述中。乍一读撒旦的介入显得很突兀,但是这个说话诙谐风趣的撒旦正是暗示了画师心中的罪恶,对情节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书名体现了小说的叙述手法,但是“我的名字叫红”作为章名却只出现了一次,这一次,“红”真的作为一种颜色与读者进行了交谈。
    “我出现在《列王记》英雄鲁斯坦姆的箭囊上,随着他浪迹天涯寻找失散的坐骑;在他用神奇宝剑把恶名昭彰的食人巨妖砍成两半时我就在那喷涌而出的鲜血之中……通过纤细画笔的涂抹,我在铲子印度及布哈拉的厚纸上展示出了乌夏克地毯、墙壁纹饰、伸长脖子从百叶窗里探出头来的佳丽身上的衬衫、斗鸡的鸡冠、神话世界的神话果实、石榴树、撒旦的嘴巴、牧羊人的袜子……我喜欢被抹在血像鲜花一样开放的战争画面上;我喜欢被抹在大师级诗人的长衫上,与一群漂亮男孩及诗人们一起郊游踏青,聆听音乐,饮酒作乐;我喜欢被抹在天使的翅膀上、少女的嘴唇上、尸体的致命伤口上和血迹斑斑的断头上。”
    “红”还出现在书中的许多角落:凶手砸向姨父的墨水瓶使红墨水和血交融流淌,描绘出一幅瑰丽奇诡的凶杀案景象;姨父死后描绘了他灵魂所在的婆娑界景象,充满了空间和时间,无以匹敌的红是真主的色彩;法兰克大师用各种浓淡的红色作画,而细密画大师们则只相信一种红色。正如真主的存在,颜色在细密画大师们的眼中“不是被知道的,而是被感觉的”2,只存在于能感觉到它的人心中。《古兰经》里写到:“能见的和不能见的永远都不会是一样的。”2细密画师对颜色的追求,对艺术的见解,正如他们信仰安拉一样,狂热而纯粹。以“红”这种无所不在包罗万象的颜色,作为凌驾于世间万物之上的总体是叫,如同全知安拉的锐利眼睛,见证了这个故事的经过。这样一来,无论是真实叙述者谢库瑞,还是男主角黑,都不如“红”这个抽象的名词有资格作为书名。
二、语言文化
    由于土耳其这个国家的特殊性,这本书让我接触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文化。首先,土耳其是一个伊斯兰教国家,穆斯林生命中最基本的信条就是信奉唯一的真主——安拉,并以《古兰经》作为道德行为准则。因此书中的角色日常生活中都带有宗教色彩,比如上至苏丹、下至平民每天都要参与的晨昏礼,穆斯林在言语中引用宗教经典中的词句,以及一些不经意的语言习惯(提到逝去的人要加“愿他安息”,可能冒犯真主的言论后紧跟着“安拉赦罪”,用“受到安拉的启示”描述善行,用“受到撒旦的诱惑”描述罪恶等)。不仅如此,宗教信仰已经渗透到了每个角色的精神深处(从宫廷画师到市井平民,还包括说书人口中的狗、画中马、死亡和撒旦),以至于融入了本书的主题,即细密画师的艺术追求。
三、主题剖析
    伊斯兰细密绘画传承自赫拉特的先辈大师们,自诞生之初就被打上了深深的宗教烙印。故事之初,黑拜访画坊总监奥斯曼大师时,询问大师是什么区分出优秀的细密画家。大师的答案富有深意,是故事发展的重要线索,总结起来是三个主题:绘画与时间,风格与签名,失明与记忆。为了获得答案,黑再去拜访了三位与他同龄的绘画大师们,三人随后围绕一个主题通过故事向黑阐述了细密画的历史。
   “鹳鸟”讲述了关于“绘画与时间”的故事。早在绘画出现以前,阿拉伯先辈们认为艺术的目的就是追求永恒,而这种永恒的载体就是书籍。细密画艺术的先驱,伊本·沙奇尔,原本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在目睹了巴格达被蒙古人洗劫一空后,书籍惨遭焚毁的悲惨景象后,他决定透过绘画呈现自己亲眼目睹痛苦与灾难。“就这样,人们终于明白,五百年来阿拉伯书法大师们心中的永恒时间观,不是在书写中,而是在绘画中才能得到体现。最好的证明就是,手抄本与书籍可以被撕碎销毁,而其中的绘画却仍会进入其他书册,流传到永远,继续呈现安拉的尘世领土。”2细密画家们通过无止境模仿前辈大师们的技艺,“以同样的故事和绘画来描绘我们的世界,仿佛时间根本就不存在似的”,以追求时间的永恒。“鹳鸟”还告诉黑几则古代传说:后宫和图书馆主人的更替、一百一十九岁细密画家晚年因回归日常而脱离了永恒,意在说明“离开完美的生活和完美的绘画,时间就会结束,就会死亡”。这些传奇故事虽然玄乎其神,却为我们展示了人们对于绘画一种狂热如信仰的追求。完美与永恒恰体现了这种艺术追求的纯粹。
   “蝴蝶”的故事是关于“风格与签名”的。细密画的艺术精神就是坚守传统,发扬整体风格而忽略个人印记。“最优秀的细密画家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其余细密画家所能做的,便是通过无止境的模仿,不断修饰这一风格,时期臻至完美。”这种技艺的传承导致了一种绘画成见,如美女一定要画成细眉凤眼的中国人,完美的马就是蒙古裂鼻马的形状。“蝴蝶”故事中那个企图创新而留下个人风格的画师落得了被统治者刺瞎的下场,爱上继母的画家儿子通过留下签名刺杀了王父,都寓意着“风格”与“签名”是画家对于瑕疵作品愚蠢无知沾沾自喜,背离了前辈大师的谦卑态度。这种对传统近乎固执的坚守,实际上源自于伊斯兰教的宗教精神。绘画的意义在于“追寻真主的记忆”,而安拉眼中的世界是完美而一成不变的;如果根据画家的主观臆想进行创作,就等同于质疑了创造者安拉的唯一性,因为《古兰经》中,“拥有独特风格的人是撒旦”。
    “橄榄”则讲述了“失明与记忆”,书扉页上的圣训“盲人和非盲人不相等”2遥相呼应。细密画家试图以安拉的全知视角描绘世界:“绘画的意义在于寻求安拉的记忆,从他观看世界的角度来观看世界……”2他们相信,失明是真主对辛劳一生的画家的褒奖,在黑暗中他们将领略生命的纯粹简洁。“当失明的细密画家的记忆到达安拉身边时,那里是绝对的寂灭,幸福的黑暗,以及一张白纸的永恒……唯有从失明细密画家的记忆中,才能看清安拉眼中的世界。”2全书中,只有凶手“橄榄“和奥斯曼大师是细密画艺术真正的拥护者,真正领略了这个道理,而他们最后也将视力奉献给了同一枚金针:奥斯曼大师在领略了宝库中前辈大师们的杰作后幸福地刺瞎了自己的双眼,“橄榄”则在众人的拷问中被刺瞎了双眼,企图逃往印度国王的画坊未遂。
    土耳其处于东西方的交界处,两种文明之间的冲突与交融也在这里上演。日益流行的法兰克画风使伊斯兰细密画受到了挑战。伊斯兰细密画的精神源自于信仰和传统,画家们通过对先辈大师的模仿,在绘画中追寻时间的永恒,换言之,他们的绘画归根结底是为了赞颂真主。不同于这种保守的绘画精神,法兰克画师则更注重于对生命、世界本身的描绘。两种截然不同的绘画理念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冲突:细密画家用全景的视角描绘安拉眼中的世界,法兰克画师则用远景法和透视法描摹眼前的世界;细密画家沿袭先辈大师对于事物的成见,法兰克画师则为普通人绘制栩栩如生的肖像(这在伊斯兰教中被视为自我膨胀,因为《古兰经》禁止偶像崇拜);细密画家在对前辈大师的模仿中隐匿了个人风格,法兰克画师则追求创新和个性,并大方地签下自己的名字。这两种绘画格格不入的原因是,“如果用不同的方式画一匹马,你也会开始用不同的方式看世界”2,这种绘画理念的差异实际上反映了东西方两种意识形态、世界观的冲突。细密画家透过前辈的画作看世界,描绘“真主眼中”的完美世界;法兰克画师则通过个人研究描绘世界,因而更接近生命本身,也更令人信服。
    姨父和奥斯曼大师这两个人物代表细密画家对这种冲突的两种立场。姨父本不是细密画家,以开放的胸襟接受了法兰克画风,并说服苏丹制作一本借鉴法兰克风格的手抄本送给威尼斯总督,以展现帝国的友好态度。而奥斯曼大师则充当了传统的捍卫者,执拗地认为异教徒的风格是对宗教的亵渎,并因为姨父曾经迫使他模仿了法兰克画风而积怨在心。他把参与手抄本制作的行径视为背叛,不惜为了捍卫画坊的整体画风抛弃了几位他自小带大的学徒。这种冲突愈演愈烈,挑战着艺术家们的信仰和追求,导致画坊同侪们钩心斗角、自相残杀,也成为凶案的导火索。
    但是老辈大师的坚守终究抵不过时代的浪潮,纯粹的绘画艺术终究被彻底遗弃,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肖像画的热衷。时代变迁的这段历史,在小说的最后一章由谢库瑞波澜不惊地讲述。“谁也没有觉得放弃出插画是什么严重的损失,或许,是因为不曾有人看过自己的脸完美无瑕地呈现在纸上的缘故。”细密画的衰落,就如王朝的覆灭一般,无声地沉入了历史的河流。我不禁唏嘘,千百年来艺术大师们为之付出毕生心血的细密画艺术,终究难逃被人遗忘的命运。谢库瑞最后提到了她生命中两个隐秘的愿望:希望拥有两幅画,她自己的肖像和一幅母子相亲的幸福之画。谢库瑞作为整个故事的旁观者,不同于为艺术挣扎的艺术家们,是一个追求幸福的聪慧女子,她认为没有画家她的幸福之画,而我们是在生活中而不是在绘画中寻找快乐。艺术,终究要回归生活。
    作者奥尔罕这样评述自己的作品:“激发我写作这本书激情的主要是伊斯兰细密画。我把我看过的细密画里不可胜数的细节都放在了小说里。在爱和战争背后潜藏的古典伊斯兰故事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不过今天西方化的大趋势下,很少有人记得他们了。我的小说是想对这些被遗忘的故事和无数美轮美奂的图画致敬。”这是一个现代人对传统文化深切的追忆和深刻的思考。这是奥尔罕对历史、文化这种虔诚的热情,造就了这部作品在世界文坛上无与伦比的高度。

  《我的名字叫红》读后感(三):摘

a。人们所追求的风格,只不过是泄露我们自身痕迹的一个瑕疵。
b。所有不幸中,最悲哀的不是年华老去,不是娇容不再,也不是失去丈夫或生活贫穷,而是生活中不再有任何人羡慕你。
c。是谁,赋予了我如此死寂冷酷的灵魂——不是灵魂,是邪灵——永远不断地斥责我,隔绝我与外界的联系?是撒旦?不过,减轻我内心幽寂的,并非撒旦煽动的愚行祸端,而是能够触及灵魂深处、最简单纯净的故事。
d。如果你不做梦,时间就不会流逝。
e。一方面,能停止时间的赫拉特画师绝对画不出我的模样;但另一方面,授予描绘母与子的法兰克画师,则永远挺不住时间。
f。事实上,我们并不在幸福的图画里寻找微笑,相反,我们在生活中寻觅快乐。细密画家们深知这一点。但这也正是他们描绘不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用观看的喜悦取代生命的喜悦。

  《我的名字叫红》读后感(四):我的名字叫红

  读此书真有着别样的新颖感觉,一来伊斯兰教的作品读得相对少,而且此书对伊斯兰的文化有着丰富的表现;二则其表现手法感觉如同电影角本,多角度多人物多层叙事,五花八门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命运交叉的城堡”的味道。
  书中的细密画文化是源自波斯的伊斯兰特殊的文化,但我感觉应该不仅止于细密画本身,而是用细密画指代书籍,直到文明历史。正是通过细密画(其作用是附着于书籍文章内),展现了伊斯兰教的文明、社会风俗、人情百态乃至历史,爱情、战争、生老病死、政治、艺术林林总总。所以书中的叙事者不仅仅有人物,还有着马、树、托钵僧(书中人物)等等。
  所以书中的主要内容“姨父”为苏丹画一本书,以及随之而来的谋杀等,都是方便展开情节以及让多角度叙事拥有内核。其实“凶手”是谁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细密画”这一艺术的载体和传承。事实上我也一度怀疑这是奥斯曼大师为了进入苏丹内库阅读古书的圈套。所以书才是主角。

  《我的名字叫红》读后感(五):你应当看这本书

你应当看这本书,因为你想知道真凶是谁,因为目录很霸气,因为可以体验犯罪的快感,隐匿窥视的愉悦;
你应当看这本书,如果你想探知为讲述一个故事可以将结构操纵得如何精妙;
你应当看这本书,如果你正好对绘画艺术痴迷,对画技、色彩的奥秘不可自拔;
你应当看这本书,如果你想拷问风格与签名,绘画与时间,失明与记忆的关联;
你应当看这本书,如果你曾思考过是文字还是图画更能为人类代言,它是一部由文字来描写的作品,却呈现给我们一幅精美的画卷;
你应当看这本书,如果你认为人毕生之所为与其信仰、理想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感;
你应当看这本书,如果你渴望体验深沉而聪明的爱情,感知它暧昧而微妙的魅力;
你应当看这本书,如果你明白善与罪同行,邪恶滋生的土壤往往是因为无比的热爱。

  《我的名字叫红》读后感(六):奥斯曼大师的年龄

在这个早晨醒来,我问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我又确实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显然昨晚入睡前,我并没有拟定好今天的主题,或者原本拟定的内容又被我忘了。我读了一会《南回归线》,又想了杂志的格式和几个细节的处理,然后便不知做什么了。
昨晚弟来找我,两人在楼下长椅上攀谈了半个多小时。黑暗中蚊子或别的飞虫不断地飞起,又落下,双手只好不停地忙着驱赶,好在这一天有风,也是庆云这些天中不那么炎热的一天。谈起的话题轻松,我语气中仍旧充满规劝和诫勉,如果我能更好地把握尺寸,也许会取得卡瓦菲斯或一位牧师的效果,只要听者能喜欢这种节奏,便有了市场,但有些遗憾的是我始终找不到这种感觉,无论是规劝别人还是自己,都常常力不从心或苍白干瘪,言语和手势失去水润和灵感,显得并不诚恳。弟弟还是在回忆或现在的这个今天,决然不去设想未来到眼前的庞然大物。
从一种不知作何想到不再去作何想,这一转变往往来的迅疾。堂弟此刻正持续于完全不知道大学要学什么专业的境地,弟弟对我说起他:“你看不出来吗?他是个闷骚型的,让他学技术的,他根本坐不住”,我感觉着我周围的人,有些人的生活状态令人向往,他们拿出本子认真记录,全力做着手头的事,掌握着项目的每个细节,有的还没有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事业,屁股上都像放了一根针,匆匆忙忙的未曾打量过明天的尺寸是否合身,原因是毫无生活经验或没有了生活的激情,二者选其一,或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我不免想起了刚刚读完的《我的名字叫红》,这并不意味着该书容易使人联想当下处境。我也不是一直在不知不觉中,肢体凭借记忆熟稔了书评,或者在读完别人后自语片刻——这并不是创作,也不是写作的一种。我就这样把《红》的笔记抄写在了软皮笔记本上,书中的叙述方式像一种罪犯的供认,读者得以从容游走在无数个“我”之间,并审判和听取别人笔录的快感,我想起我以前有次翻看过公安部门的卷宗,多为嫖娼或者偷窃,在第一人称的叙述中,我看到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不经感到撒旦的窥视和笑声。
“沉默了好一会儿之后,我几乎尖叫地说:‘一位画家到了某个年纪之后,就算他与毕萨德在同一张工作桌上绘画,他所看见的也只能取悦他的眼睛、满足并感动他的灵魂,却没有办法增长他的才华。因为一个人是用手绘画,而不是用眼睛。到了我这个年纪,更别说奥斯曼大师的年纪了,一个人的手很难再学习新的东西了。’” (《我的名字叫红》第五十五章)
这是场可怕的衰老啊,妻子有一天晚上跟我说:“人老了真可怕”。是啊,年龄是一种无可奈何能力的丧失,我希望奥斯曼大师那样的年龄还没有降临我的身上,或者我努力推迟这种降临。因为很多事在等着我们,在金针没有刺入眼睛之前,我们应该好好看看细密画。我也在想有一种还能够去学习和成长的能力,此刻正在我和弟弟的身体中,我们如此荣幸地还能拥有它们。攀谈着今年和明年,我们该去如何改变,才能让多年后我们仍旧能够熟悉自己。
终于,我们一块站起身来。“如果不走,我有空再来找你,”他说着开始向小区外走去,边走边摆弄着他的小米手机,而我回身上楼。
玟涛
2013.7.3

  《我的名字叫红》读后感(七):我,只是一个读者

我,只是一个读者,一个普通的读者。和大部分读者一样,对《红》独特的写作方式和叙事手法感到新颖;对纯正的伊斯兰文化陌生却好奇。作为一名读者,我是一个有自己独特读书和思考风格的读者吗?也许是的,读书的同时我也不断思考着自己的问题。哦!也许又不是的,这些问题分明就是作者提出的,虽然没有明写,但书中确确实实引出了这些问题。 天哪!其实我已经糊涂了。那么就只好从头整理一下思路吧。 首先,对于《红》,可以说读起来并不那么轻松,新颖的叙事方式使得我不断的在书中的各种角色(人或者非人,活着的人或者死了的人)之间转换。我相信,《红》的写作对于作者来说一定是一件体力活,同样,读这本书对于我来说也同样是一件体力活。在不断的变换第一人称的情况下阅读,说我乐此不疲是假的,但是愈疲愈乐却是真的。虽然不断的转换人称让我感到很累,却同样感到快乐。不过,我想说的是,这是作者在写作手法上的一种创新,这种创新确实让我们感到兴奋和钦佩,教会了我们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同时这种写作手法也非常适合这部书。仅此而已。对于那些把这种写作手法的创新拔高到什么人类智慧新高度的看法,我是绝对不赞成的。如果文学还是个人的文学,小说还能为自己书写,那么新的写作方式和叙事手法必然还会不断被创造,但没有一部作品且没有一个作家是靠创造这样一种新的写作方式而伟大的。 叙事的方式为小说搭好了骨架,小说的内容却是他的血肉。 有人说这是一本爱情小说,因为不断被提及的黑和谢库瑞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与哈桑之间的三角关系贯穿全数始终。在我看来,爱情确是本书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就这样把《红》理解为爱情小说或者说半部爱情小说是不合理的,同样《红》如果作为爱情小说也是不合格的。试想如果这本书只剩下黑,谢库瑞,哈桑之间的爱情纠葛,真的会有很多人再去读它吗?反正我肯定不会去读,因为这样的书,这样的替代品太多了,《红》在爱情的叙述上几乎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这就证明了他作为优秀的爱情小说是不合格的。另外,同样试想如果抽去了黑,谢库瑞,哈桑之间的三角恋情,《红》会因此而失去灵魂吗?我想大部分人的回答显然是否定的。我们读《红》确实读到了爱情故事,但当我们读完全书,感悟到的早已超出了爱情,甚至对于我,我的感悟中找不到爱情的影子。 有人说这是一部侦探小说,通过两起谋杀案和对所有相关人的个人独白充分展示了人性的各种形态。我部分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红》在对于案件的发生到侦破的整个过程的描写和《罗生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甚至我认为,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但是同样,遵循上段的方法,照此得出《红》是一部侦探小说的结论正确吗?抽去全文有关案件的情节,《红》的灵魂还在吗?显然还在,至少我认为是还在的。两起谋杀只是书的重要的内容,是作者传递思想的事件基础,但不是文章的精髓本身。同样,如果仅仅剩下这两起案件,可以说,这就成了一部土耳其的《罗生门》,几乎没有任何的创新,绝不可能早就它现在的伟大。 独特的叙事方式给予《红》独特的外表,爱情和谋杀当然还包括绘画合成了《红》的血和肉,小说的灵魂才真正造就其成为一部极为杰出的作品。而要问这个灵魂是什么?作者到底传达了一个什么样的思想?作者到底在讨论什么问题?对于《红》来说,这些问题是极难回答的,甚至为这部小说本身寻找一个确切的主题都是困难的。 因此,为了更好的看清小说的灵魂,我不得不列出了我认为的三个关键词,“风格”,“信仰”和“冲突”。从画师们的风格和信仰中,去发现这种冲突深层次的原因和它导致的结果。 对于个人的风格,细密画家们谈之色变。与法兰克肖像画追求画家各自独特的风格不同,细密画家厌恶个人风格,畏惧个人风格。因为一旦形成个人风格,那就意味着对安拉的背叛。在细密画家们的眼中,他们从来都不需要画一个真实的世界,不需要画他们看到的世界,他们需要画的是安拉创造的世界,是一个完美的世界。个人风格意味着将创造出不同于安拉所创造的世界的图本。然而,在《古兰经》里,“创造者”是安拉的属性之一,只有安拉才能创造,只有他才能无中生有,只有他才能给无生命者赋予生命。谁都别妄想与他比试。画家们试图做出他所做的事,妄想像他一样成为一个创造者,这是最大的罪孽。奥斯曼细密画家们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不断临摹和重复前辈大师们的作品,不敢有半点创新和个人的元素加入其中,甚至连签名都是可耻和罪恶的。 然而,人非圣贤,谁能没有私欲?人非机械,谁能千篇一律?细密画家们总是在一些极其细微的地方,有意无意的留下着自己痕迹,自己的风格。这种只属于画家自己,却不属于安拉的创造,导致了两起凶杀案的发生,这种有意无意的风格成为了侦破凶手的线索,在安拉和自我的挣扎中,细密画家的痛苦我们似乎能够真切的感受到。 至此,会否有人和我一样困惑,到底是什么让安拉和个人处在如此严重冲突的对立面?如果是宗教,宗教绝不是如此极端;如果是信仰,信仰本应当带来快乐。 要讨论清楚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回到那个年代,用后来者的眼光去窥视那些人类曾经的过往。 在那个古老的年代,请允许我用“古老”一词,因为即使仅仅相隔一个多世纪,即使我们依稀还可以触摸那个年代的遗痕,但这一个世纪人类社会变化之迅速让我们一旦回首,便是恍如隔世,沧海桑田。 在那个年代里,人类总是在追求完美的事物。什么是最完美的?上帝是最完美的,上苍是最正确的。几乎相同的年代里,欧洲处在神的统治之下,阿拉伯虔诚的尊奉着安拉的教诲,中国则盛行着“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就像细密画家说的一样,他们只是描绘最完美的图案,而不是最真实的世界,图画就是画出真主眼中的世界,而不是凡人眼中真实的世界。 是的,人们对完美的追求

  《我的名字叫红》读后感(八):画不如唱

  很难想象第一篇书评是给一部既不特别喜欢又不特别讨厌的作品,这是一本令人“有所思”并且吞不下去又吐不出来的一本书。
一、画不如唱
  正如这本书的中心细密画一样,作者就像一个画画的,画画的跟唱歌的最大区别就是他不会考虑到作品的节奏、韵脚乃至逻辑,只要把握好作品整体的、以及最后的呈现将线条颜色堆砌上去就好了。
  但是一本小说没有节奏、没有流畅度、没有逻辑对读者来说真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我无法描述在看了200多页后终于发现一丁点“小说”该有的迹象、为之激动,结果这一点马上又毫无迹象的消失了。
二、这么近那么远  
  文以载道的书读起来都特别辛苦,尤其在作者不打算举重若轻时。
  土耳其离我们究竟有多么远?读小说总会跟着作者在心中描摹人物形象以及外部环境,但对这本书loading良久后只能失败,我不知道土耳其是什么样,脑海中的人物首先是印度装扮,看到“女奴”又跳帧到《一千零一夜》的插画,看到帖木儿又跳到元朝忽必烈……土耳其的文化离我太远了,所以这本书对我来说太晦涩难懂。
  《我的名字叫红》绝对是写给对土耳其文化、穆斯林文化、细密画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人,它不是科普读物。本书除了少数名词(这些名词还得靠自己百度)外不能给你普及到什么,如果在读书前是个零,读完书就是个大零。
  还有,绝对不要以为高中课本的历史知识+《一千零一夜》+《追风筝的人》+基督教基本了解=“对土耳其文化、穆斯林文化、细密画文化有一定了解”,它们实际之和约等于零。
三、圆圈舞
  这本书被广为称赞的就是它的表现形式,我把它称为“一种章回的不能再章回的圆圈舞style”,《罗生门》跟它比起来简直弱爆了有没有。
  简而言之,就是先有一个人跳出来以他为中心握起一个人的手转圈圈,然后第二个人再与第三人转圈圈,然后是第三个人拉另外的人转圈圈……直到所有人晕菜。
  我不懂得这种奇怪手法除了没有人用过以外有什么妙处,贴一段《源氏物语》中对此类现象非常精准的评价: “请听我用别的事情作比吧:比如细木工人,靠自己的手艺造出各种器物。若是造来用作临时玩赏的物品,其样式的选择就随心所欲,也没有什么定现。观赏玩耍的人,都牵强附会,认为这是最时尚的匠心独运,便纷纷效仿,感到是富有趣味的。但倘若是重要华贵的精细器物,且用来装饰庄严堂皇之处的,就必然有一定的格式,也就应当造得尽善尽美,物尽其用,这样便非请教高明的巨匠不可了……但若将两者并列于一道,让人反复比较揣摩,则孰优孰劣也是可以洞若观火的。”
四、诺贝尔
  我不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而购买此书,而是因为一首叫《红》的粤语歌,所以我跑偏了。
  如果诺贝尔所有奖都颁给欧美,那肯定是霸权,如果每个洲分一个,那又是猪肉。但诺奖评委的口味肯定是比较奇怪的,跟普罗大众比,就是“高端”同“商业”的区别。
  有时候我想诺奖选择的作家作品可能只是一种人文主义的推广,你们可以见识一下“高端”,但是你们永远不可能达到和感知“高端”。
    
  

  《我的名字叫红》读后感(九):观后感

从一年多前开始接触古兰经,伊斯兰和穆斯林,尝试用宽容和公正的态度去理解一个与我完全没有任何联系的宗教和人群。古兰经并没有读完,认识的穆斯林也都断了联系。然,我庆幸自己的这段经历,时至今日,依然无法对武断或偏见的异化这个宗教的言论表示赞同。
书中有很多我无法理解的章节,比如细密画家的画,画家的原则,说的故事,想必是自己的学识和智慧还不足够理解其中的奥秘,有几段故事读了两三遍依然提炼不出其中的精髓,大概几年后再回来看,能够对其有更透彻的理解吧。
作者从多种视角,讲述一个故事,让我钦佩不已。这种视角的转化也意味着作者在不同角色和三观里变换自身的思维。一个作家,确实需要在某些时候祛除自身的偏见和风格,才能够把握更多的内涵。这一点,大概和书中细密画家关于去风格化的类似。不过,求同存异,才是生存之道。艺术没有贵贱,但是艺术家,着实有高低。
每次读完一本好书,或者看完一部好电影,总想写些什么。但当我开始在键盘上敲击文字排列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并不能够很好的讲完自己想说的话,总是东一句,西一句的忘记最初的感受。总觉得自己读到的是皮毛罢了。我是在用自己的心灵读书,而,并非客观的眼睛。书中有一段话大概是这个意思,眼睛看到心灵已经预设好的美丽,心灵加强了眼睛看见的美丽,其实,你看见的美丽,早就在你的心里存在了。大概,我看到的世界,是我心灵修饰的世界,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并不是相同的罢。
 

  《我的名字叫红》读后感(十):叹为观止的鸿篇巨制

   曾经瞥见过一些土耳其的电影,经常会出现昏暗干净的街道,发亮的石板路,鲜红的血迹和决斗的男人。这小说和所有充斥着光怪陆离的意向和意识流小说一样,读起来相对费劲。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前提下,才能深入到文本描述的那个世界。每个篇章都换了叙述人称,好似一幕幕电影,但最后那句“为了让故事好看并打动人心,没有任何谎言奥尔罕不敢说出口”又把叙述的主体归到了这位拥有及其复杂大脑的作家身上。
   我一直很爱这样的作家,仿似有洞察一切的能力,骄傲也谦卑地透出些自我批评怀疑和智慧。土耳其这个极其复杂矛盾的国家,现代派和传统派(法国派和细密画派),这个矛盾现在并且一直会在土耳其社会中存在,不仅体现在艺术上,还有政治和习俗等各个方面。中国没有这种矛盾,因为中国人喜欢西方文化,推崇西方文化,甚至不要了自己的文化,这是奴性。而土耳其和中国在文化的冲突上有相似点,但他们有更顽强的生命力和韧性,想要去抵抗,虽然他们也喜欢世俗文化,但不愿抛弃固有的传统的习俗。这是区别。
  这种冲突体现在小说的很多层面,细密画和法国派的矛盾,女性自由和禁锢婚姻等等。有四分之一的章节是游览过去的,这让我在认真读完最后100页后很想重新再读一遍,我的名字叫红一翻开就好像有个磁场把你吸引进去,奥斯曼衰变忧郁但璀璨神秘的文明以及其浓郁的香味吸引着你去一探究竟。下个月即将启程,祝一切都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