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明大趋势》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文明大趋势》的读后感10篇

2017-12-03 22:23: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明大趋势》的读后感10篇

  《文明大趋势》是一本由苏三著作,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80,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明大趋势》读后感(一):汉字为什么能保留下来

  日本、韩国等国在使用了象形文字之后,很快更新为更为便捷的字母文字,甚至连越南也已经在现代化过程中使用拉丁字母,今天在越南几乎看不到汉语了,到处都是字母。中国在20世纪有过革除象形字的呼声,这一切的开端应该在1919年前后。其缘由就在于象形字的落后性,认为这种文字是阻滞中国文明发展的重要问题,当时设想的主要出路是文字罗马字母化。

  汉字改革的曲折大家都看到了,字母化没有推展开,但却实行了几次简化,继续保留了汉字的传统模式。有一个稍显武断的推测是,这个国家太大,而中国的统一又是2000年前就开创的局面,只要统一,就必须利用统一的文字。所以汉字一直承担着沉重而怪异的政治功能,因此才得以保留下来,这便成为许多人眼里中国文明从未断绝的光荣。

  另外,汉字一直使用了3000多年,尤其是从秦汉以来的2000多年,积累了大量的文献,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文学作品。中国文字一旦更改为字母文字,那些汗牛充栋的文学作品都将成为废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将成为不能阅读的外语,这对于中国文化将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从以上的史实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象形文字得以保留的原因,简单地讲,是因为一种文明发展时间的错位,西方在文献尚不发达的时期更容易替换文字体系。另外,当时的社会阶段更为野蛮,战乱频繁,而不同的国家又混杂在中东附近,它们的文明程度又都很高,都有自己的文字体系。所以换个统治者就换一种文字语言,最终就形成了一种广泛的筛选机制,在这种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发现字母体系是最合理的。

  在远东地区就是另外一个局面了。整个远东地区由于相对偏远,汉字一家独大,即便是周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都得向汉字学习。但明显接近西部的地区则不同,比如西藏与西域都到中东附近去学习,最终新疆地区接受了阿拉伯文字,西藏采用了印度的梵文体系。中国东边的国家无一例外都学习它们西边的中国汉字,如日本与韩国等。在古代,地缘文化学习现象非常普遍。学习与创制语言文字看似是个简单的活动,但在古代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课题,地理便利是个问题,对于语言文字的科学认识更是普通人不会想到的问题。所以,从古至今很少有中国人会意识到文字需要改革。其实20世纪初的人们之所以提出激烈的文字改革意见,就是一种“科学思维”的体现,这是一种高级认识,并且是从西方引进的思维。

  象形文字的不利因素有很多,首先是笨拙,学习成本太高,“扫盲”变得极为困难。汉字的复杂不仅影响到教育普及,而且直接影响到后续科研队伍的形成,也不利于传播。

  西方人认为,汉字不利于进行理性思维与逻辑思维,而逻辑思维正是科学思维。他们认为中国人对于文字的理解,尤其是文字性较强的诗歌等,建立于视觉之上,这就要求中国人的思维也必须是象形的,而非抽象的。因而这种语言文字之下的思维也会一直处于一种低级状态。

  任何符号系统,越简明、越抽象就越高级,比如西方人研究出来的五线谱或简谱就是如此,现在各个民族中那些复杂的记谱方式几乎已全被淘汰。数学符号亦如此,正是因为数学符号的简化,人类的科学才开始飞速发展。文字系统也不例外。

  总之,用简单而规范的符号记录复杂的思想,一直是人类追求的一个目标。但很明显,中国文字这方面几乎停滞不前,中国人除了在秦汉时期有一个规范之后,就再也没有质的发展。20世纪在西方思想影响下,中国人提出了各种有关语言文字的改革方案,其中的最大成果可能是摒弃了需要翻译才能领会的古文,有了白话文的出现,汉字简化提上日程,并行的拼音系统开始使用。

  文字符号系统的演进与发展,从繁复到简单,“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文字符号在和平时期的演进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从象形文字体系到字母体系是一种飞跃,中国不具有这种文化土壤,所以只能接受目前的妥协局面。

  从另一方面来看,烦琐意味着落后与改革不够,这本身还反映了中国人对于文字系统本身的“科研落后”。西方发展到今天的简明字母文字系统,是经过几千年演化变迁的结果,并且最初人们能够利用字母系统,本身就是一种先进的体现,是一种抽象思维的成就。所以,若要论语言文字方面的“科学成就”,在文明出现的那时起中国就已经落后了,后面几千年的状况更说明了远东地区与外部沟通交流困难的特殊文化格局。从语言文字角度很容易看出中国文化的整体特性是如何形成的。

  从长远看,中国语言文字变革的空间很大。鉴于中国的实际情况,想短期内进行大幅度改革恐怕也不现实,但认识到这个问题是必要的。并且,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将汉字的缺陷降到最低是可能的。今天通过电脑文字输入技术,人们只要会讲普通话,懂拼音,实际上就等于会写汉字了。借助电子技术,象形文字的复杂问题顿时减去大半,局面为之一变

  因为电子化的发展,汉字短期内被“拉丁化”的风险大大降低,汉字的改革问题很可能将在这种状况下被搁置相当长一段时间。另外,与西方世界的交流使西方字母文字在中国大兴,在部分发达地区,字母文字将会逐步逼压汉语空间。双语双文字系统会在大约50年后成为中国的一个社会特征,中国大陆有可能发展为香港那样的社会。或许再过一两百年,中国将会再次掀起有关汉字问题大讨论的高潮,或曰中国语言文字新方案的高潮,而不只是20世纪那种简单的拉丁化方案或简化汉字的呼声,人们讨论的将是结合当时社会的新议题。社会在发展,语言文字一定会产生变革。中国在未来的100年里一定会高速发展,所以语言文字并不会保持不变。

  我的一个长远预测是,将来汉语可能会被无限边缘化,当字母文字占据主动以后,汉语也不会废除,但会成为一种文化象征保留下来。汉语最终将成为今天的“古文”,最后“自然死亡”。但或许会出现一段时间类似日语使用汉字的局面,不过这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文明不停止发展,文字的变革就会继续。

  《文明大趋势》读后感(二):中国文明不文明?

  你很难不在看完这本书的时候,被吓出一身冷汗,因为,它太,太,颠覆人生观了。

  一直以来,中国都以文明的古国自居,盛唐文化,世界臣服。但是苏三说,那不过是中国人的自大心理在作祟,就如同现在的韩国老说,啥啥是韩国的一样。

  事实上,人类的文明在西亚,而远离西亚核心文明的中国,事实上一直以来处于一种长期落后的状态,不过,地理上提供的相对独立安稳的环境也给中国创造了发展的机会。因此相对于全球文明,中国文明如同成都文明之于中原文明,富裕而饱受,但也自满,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没有先进过,却也落后不到哪里去。

  苏三认为:文明与地缘,地理有着直接的关联,人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无论多么伟大恶劣的政治家,都是在他所处的时代活文明基础上有所作为,更是在他所处的不可更改的地理条件下有所作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

  甚至有时候,这些政治家压根没有作为,而是借助于人民的文明水平在顺水推舟,而人民则借助于地理,地缘,以及时间的积累在作为。

  一般而言,传统的历史书籍,更多只有时间的唯独。而苏三的历史是有空间维度的。想起以前高中地理老师,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而苏三恰恰是地理环境绝对论的忠实粉丝。在这本书里,她立足于地缘说,将文明的发展展现给了读者。

  她巧妙地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子宫——中东、西亚——等地之间的神秘文化联系起来,同时将文化探索与新兴的DNA生物技术结论的暗合,使得世界文明史豁然开朗

  看完这本书,我不禁深思,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地理决定论确实是成立的,那些大城市多发展于有水,交通发达的地区。可是今天,有了互联网,一切都可以用一根网线去传递,地理决定论是否会打破呢?

  当然,只是业余历史爱好者的我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希望苏三会对这个话题有兴趣,然后贡献出一本互联网时代的《文明大趋势》。

  :真的不是替铁葫芦打广告,但是铁葫芦出品,都是精品,反正今年和去年看的铁葫芦的书都相当不错,《鱼王》和《光荣与梦想》都超级赞。

  《文明大趋势》读后感(三):作者的历史学不合格啊

  苏三写的这题目就一股浓浓的民科味。姑且先不论他写的如何,先只评论这个观点

  苏三说中国一直是落后于西方的,那方面落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

  让我们来揣测一下,可能苏三想说的是这四个方面落后。科技的话,在农业社会,近代科学理论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大家都是凭经验办事,搞发明创造,搞研究,既然是凭经验,那么一定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来搞。

  这时候,我们再来揣测一下,苏三说的西方应该是指欧洲,特别是西欧。好吧,西欧和中国虽然在差不多同一个纬度带上,但是气候环境的地理环境差别非常大,水文情况差别也极大。在农业社会,这种差别会使得双方无论是在文化还是科技的发展上会有巨大的不同,这种不同实际上是没有办法来评价是否落后的,只能用是否合适来评价。而现代社会西方文化是主流,是所谓的普世价值,那么当你站在现代的角度来看过去,自然是不合适的,典型的上帝视角。

  至于政治和军事,西欧各国直到近代才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那么到底是谁落后?军事上,西欧和中国的同样面对着极大的外部压力,军事发展直到热兵器革命之后差距才逐渐拉开。而且西欧和中国在古代从来没有过正面的大规模交锋,孰强孰弱根本无从判断。而中原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则是互有胜负,同样无法判断谁是落后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苏三的这个观点,实在是太扯了。

  《文明大趋势》读后感(四):资本主义放光芒

  由于人类长期存活在险恶的环境中,技术创造发明很慢,财富积累更不易。但政制的创新倒很多,从希腊城邦直接民主到波斯帝国共和制,北欧异教徒议会制到南欧的君权神授,以及远东的帝国专制等等不一而足说白了这些政制是分配财富的不同手段。其中控制人口的政策由来已久,在资本主义到来之前人类的苦逼生活一直没有得到改善。人类对于认识资源的思维方式是静态的。因此控制人口论成了基本国策。我国的计划生育当然也是这种思维和思想的产物。

  只有资本主义的到来使得人类的物质生产发生质变,创新、组织化、产权保护等等才使得积累财富成为可能。随着资本主义创新越来越多,人们开始意识到资源其实并非一张饼,众口啃完就等死。古代的人们对于如何应用石油是无知的,今天石油成为很重要的生产资源。朝鲜的地理环境不错,农耕技术也不赖,人人在劳动,为何还是贫穷?除了专制的盘剥外,对朝鲜的制裁重要的一点是让他们没有石油可用。袁隆平的技术即便在朝鲜推广,也无济于事。没有农药和饲料,亩产就是低,不足以养活人口。袁隆平的杂交米有多少人吃过?其口感之差,连农民自己都不愿意种了吃。我们的记忆中没有多少杂交米的印象,市面上很少卖杂交米。但笔者的焦点并非在质疑袁隆平是否真正养活了中国人。是什么使得人类生活质量发生质变?还是资本主义。

  我们当中很多人认为资本主义盘剥穷人。一个以自愿原则交易的制度怎么能够说是盘剥呢?许多人把自己生活的不利归因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公,认为不打工就得饿死,逼不得已才去打工。而这种所谓的“不得已”竟然成了某些人口中的“被剥削”。这是我所见过的最荒谬的言论,是懒人骨子里赤裸裸的贪婪。而这种心态被有意识形态目的政治机构拿来利用,煽动对资本主义的仇恨。这一煽动是为了让群众服帖地遵从政治分配。这一政治分配以平等主义(平均主义)为特色。早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古希腊时期,就已出现平均主义思想。由于“公民”人均有份,那么人口越多对于资源的分配就越紧迫,所得越少。自然而然,在每个人眼中,其他人就成为多余的。除之而后快。平均主义是会杀人的。

  杀人的平均主义和过去野蛮部族的杀婴、吃战俘、活人祭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都认为人并不是资源,人只会消耗资源,而食物始终是稀缺的。在奴隶制国家,人就是财产,可以拿来买卖交换。华莱士认为奴隶主会鼓励奴隶生育,这样对主人有利;休谟认为奴隶主会阻止奴隶生育,因为他们消耗更多的资源。可见,资本主义之前的历史当中,鲜少有对权利的认识,但不是说讨论权利的著作没有。即便在欧洲,大部分人尊重生命主权、尊重财产权也是在基督教训导之下。感谢整个中古世纪,没有这个时期欧洲人不会变得更文明。

  笔者发现,对自然权利的广泛讨论还是在资本主义时期,尤其是维多利亚时期。因为市场交易需要权利规则的保障。其实资本主义早在中古世纪的伦巴第联盟自由城市中萌芽。这些城市沿着河港、海港分布,参与国际贸易,实行商业信誉制度。欧洲圈地运动开始,失地农民纷纷进入城市从事手工业,这是资产阶级壮大的前奏。在英国光荣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的胜利空前绝后。他们保障了自己的权利和自由。

  当我们再把目光放回中国。中国没有这样的历史,也无从谈起制度化的资本主义。清末买办崛起,工商业繁荣,可惜好不容易萌发的资本主义被扼杀在革命中。长期战乱和左翼思想的传入,使得中国就此走上另一条道路。我们不能说这段历史是错误的,因为历史不可逆转,而每个时代有自己本身的历史特殊性。这样的特殊性并不妨碍我们追求普世规则。如果我们足够文明,就应该有自信接受批判,何须捶胸顿足?当笔者针对中国的落后提起批判,所遭遇的并非中国人引以自豪的雅量。你敢骂骂中国文化试试?

  然而事实就是事实。不接受现实就只能被麻痹、被追打。反思是进步的前提。没有理性,只有感性,乃至只有情绪,是不可能有所进步的。我们中国人的问题,我们自己应该很清楚。我们最喜欢讲以史为鉴,那就把目光从自己的历史移开,看看别人的历史。不要一味地陶醉自己建构的历史中(没多少真实含量),去看看真正的文明世界的历史。这样,你才能成长!

  《文明大趋势》读后感(五):谁也别觉得自己是盘菜

  这是一本再次让我思想改观的书。

  说到我的历史观的变化,可谓艰辛异常,从那些自懂事记事就灌在脑子里的历史知识,大到太平天国的轰轰烈烈,小到邱少云身上的蓝色小火焰,远到盗跖的光辉形象,近到抗日敌后游击队的累累战绩,这些从小耳熟能详,且均化为真理的历史知识,在脑中之牢固,之唯一,是没有经历”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童鞋们无法想象的。历史的真相对我们不仅仅是一层面纱,而是古墓外面的厚实封土。不过幸运的是,对我而言,虽然是封土,也有破土现真身的那一刻,而对我的某些父辈,包括我的父亲,那几乎不是封土,而是钢筋混泥土的城防工事,不用原子弹是无济于事的。

  虽然每次突破一层封土,都会让我产生一种把舌头吐出来的冲动,但同时这个过程中探索和发现所带来的兴奋感也是不言而喻的。这种发现感是如此美妙,以至于有时你会情不自禁赞美从前给你灌输知识的那些人来。

  于是,当我终于掘开了层层的历史封土,逐渐觉得发现了真正的历史景象的时候,苏三女士的这本书,又把我带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个层次是如此的宏大和绝妙,因为它不仅仅是发掘某个人,某段难忘的日子,或者某个轰轰烈烈的时代,而是如同置身世界之外,俯身看,在时间如行云流水般向前一去不复返的涌动中,整个的人类社会是如何如一只船在波涛汹涌的时间大海里顺流而下的。

  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则是对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号称“华夏”的人的文明发展的重新认识。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如下几个观点。

  其一,中华文明是来自西方的,且远没有什么上下五千年,可以发现的只有三千余年的历史。

  其二,中华文明“从来”既不先进而鹤立鸡群,也不落后,而是稳居中游的。

  其三,对于今天的局面,不是哪个人,哪个朝代或者哪种思想可以左右的,今天的局面即是命中注定的,也是理所当然的。

  最后,一个地方文明的发展,短期看可能是由许多因素所左右的,但是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来看,文明的发展必定是与文化素质相联系的。而整体的人民素质的高低,可能对整个民族的发展起到的是决定性的作用。

  运笔至此,突然对我们民族的未来有些担心。按说现在是所谓崛起的时期,即便从“皇帝轮流坐“的角度,似乎也该轮到我们了吧。但是那个大航海时代的辉煌而短暂的西班牙会不会是我们的宿命呢?我很赞同文明的发展是与整体民族的文化素质的关系,但是我们目前是不是正有些缺乏这些呢?宗教的力量似乎从历史看也是一个决定性因素,我们有宗教吗?也许二十一世界,这个信息时代靠得是些全新的因素,那么我们的优势因素是什么呢?

  想起很久以前听到的一首歌,旋律已经在我脑中荡然无存,但歌词依然记得很清楚,歌词大意是我们国家历史文化灿烂辉煌,四大发明非常强,还提到颐和园里的那只石舫。我觉得我当时听到记得这么清楚就是觉得,石舫这个近代耻辱的代表物(据传说是西太后修园子的产物,也因为修园子挪用了海军军费,致使甲午之败),如何能同我华夏辉煌的四大发明放在一起,这不是讽刺嘛。而现在想来,所谓四大发明,连同国人津津乐道的五千年久远历史,独一无二的文字,还有其他所谓比西方早多少多少年的种种东西,其实都可以化作鲁迅先生小说里的一句话,就是“我先前比你阔的多了”。作为华夏的一份子,自然不会崇洋媚外的自贬身价,不过如果理智的想一想,你就不得不同意这种夸耀是如何的底气不足。因为无论是四大发明也好,所谓先进的这个那个也好,华夏民族的这些现在以西方标准来衡量的超时代产物,又多少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呢?有这四样发明和没有这四样发明的别的亚州国家,不是一样被西方打得稀里哗啦吗?那么,我们的优越感到底在哪儿呢?我希望不会人人都想做阿Q的。

  其实有优越感不是什么坏事,告诉所有的人你很优越或你的家族曾经如何优越,不管填了多少水分,但因此引得别人尊重也未尝不是个体面的事情。但关键是,一味陶醉于自己曾经的辉煌或优越上,则不得不让人有一种联想,因为你的或者你祖上的辉煌,别人现在的辉煌就都变成了为你所不屑一顾的东西,既然这些是你所不屑,你还有什么改变的动力吗。“我先前比你阔多了”则推而广之的可以变形为“都是老子玩剩下的”,既然是老子玩剩下的,谁还去玩呢。所以,放下架子,摆低姿态,永远是学习者和进步者的最佳方式。不要再去算先前你有多阔,不要再去想你的历史文明如何如何。谁也别觉得自己是盘菜,去掉浮躁,踏踏实实的做事,也许这样,才能不错过这个关键的年代而真正有一天可以很有底气的说”傲立于世界之林“。但愿有这么一天吧。

  《文明大趋势》读后感(六):苏三这种民科还真是挺有勇气的

  看了试读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公元前1000年,全球总人口接近五千万,公元前500年接近一亿,以今天中国人口占据世界大约五分之一的比例来计算的话,商周时期的总人口为一千万。假如商周文明吸引了中国地理上一半的人口,那么实际控制地区应有大约五百万人,其余广大边远地区散布着大约五百万人。春秋战国期间这个人数再翻一番。以春秋时期来论,假如将人口按照今天中国的约30个行政单位来划分,每个行政区(相当于省)约66万人。而现在一个中等规模的县级行政单位就能达到50万人,百万人口的县级单位更是屡见不鲜,以今天行政区划的约2000个县来计算,春秋时期每个县域的人口大约是一万,所以“荒无人烟”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地区的一个重要特色。在今天,中国的人口密度太大了,已经超出了环境承载能力,这个状况还引发了过度的竞争,造成生态失衡;而北欧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人口稀少,其密度接近中国古代。人口在古代是财富,在现代则几乎成了累赘。”

  我想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公元前一千年,全球总人口接近5000万”这个数据是从何而来,从后面苏三还用中国人占世界五分之一来推算中国当时人口来看,这个5000万应该是直接得出的总数而不是把当时全球各地人口相加,请把做出这个结论的历史学家介绍给我,这是神一般的操作。

  第二个“假如将人口按照今天中国的约30个行政单位来划分,每个行政区(相当于省)约66万人。”我特码要请问苏三春秋时期中国的范围有多大?连湖南都没怎么开发,东三省广东广西贵州福建都还是野人满地跑呢,非地域攻击,我老家江苏那时候北边淮夷南边百越,上海还在海里呢。居然拿三十个省来平分人口,请问苏三到底有没有高中级别的历史常识?

  第三个“以今天行政区划的约2000个县来计算,春秋时期每个县域的人口大约是一万”,先不说春秋能有两千个县(汉代才1100~1500个县),中国县域的人口可以参考《汉书·百官公卿表》的“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一户的人数大约4~6人,请问苏三放着资料不去参考,非要自己设数字自己算是不是闲得无聊?

  苏三这种民科还真是挺有勇气的。

  转自知乎贺仙

  《文明大趋势》读后感(七):重读发现美的时代

  1350到1600年,虽然这个发现美的时代,划分的时间有分歧,但是丝毫不影响我们对于文艺复兴这个发现世界之美,人性之美的时代的喜欢。

  《文明大趋势-中华文明及其命运》,苏三在初稿中坦言:我相信“西来说”不仅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方法论,这本书就是要证明,在西来说角度下,人类文明有了新解,中国文明也有了新解释,无论你是否同意我的观点,你的世界都将因阅读这本书而得以改变。

  不得不说,这本书给我一股新的气息,一种新的对于发现美的时代的解读审视。众所周知,文艺复兴被认为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一个序曲。苏三认为:从表面上看,这一时期是对古典文艺的复兴,但实质上这个运动更多地具有解放人类思想的“气质”,文明创造不断、思想生机勃勃是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同时,他还认为,从更宏观的地缘方面来讲,文艺复兴是亚、非、欧三地文明的融合与结晶,也是整个地中海文明长期积累沉淀的结果,于此同时,他认为,当时中国文明板块与印度板块都孤零零地被隔绝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之内,中国人唯一可以对话的另一文化人群是日本人,但这与当时的环地中海文明根本不可相比。由此,得出结论,从“文艺复兴”诞生前后的条件看,欧洲的崛起已属必然,而东方的没落也没有悬念。

  苏三的见解是独特的,解读这个发现世界之美,人性之美的结论就能看的出来。全书各处的观点都洋溢着“苏三范式”,即罕见的视角,颠覆性的学者态度。纯粹独立于当前大多学者的看法,这点是值得纯学术亦或是学习者推崇的。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视角。文艺复兴,是当时宗教极端发展,人们冲破封建枷锁,释放内心热情,呼唤新的时代的到来,同时在新大陆发现,自然科学的发展,手抄书的发展以及交通的发达都促成了人们开始了解世界,通向世界的各个角落,这种美的人性追求通过雕塑、绘画、音乐、壁画、建筑、诗歌等传向全世界。由此开启了一个美的时代。

  苏三的《文明大趋势-中华文明及其命运》上篇是《从文明传播角度看中国历史,中篇是《欧美现代化过程》,下篇是《学生变老师:日本的崛起》,全是正如作者本人所言:大文明观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远古截止1950年的一些地区和国家的文明发展,暗含对于近代中国问题的思考。从传播的角度,究其根本推动力:信息积累与传播所产生的效应。这个观点是具有颠覆性的,也是给我们现在这个缺少发现美的时代一个新的视角。当代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大力提倡,应对的是哪些浮躁、信仰价值失范的现象,由此,重新审视解读中华文明,再次重拾文明的价值,我想,这一点,苏三的《文明大趋势-中华文明及其命运》,在通读全书后,一定跟我有很多一样感受的读者朋友们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