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11 20: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读后感精选10篇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一本由劳伦斯著作,外文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4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读后感(一):庸俗的世界 深刻的性爱

  在等了1个月之后,终于拿到了网上订的书。终于不用忍受电子版里的错别字。一口气就读完了。一直不太喜欢国外的的小说,翻译过来总觉得读着费劲。可是这个书讲的道理真是太于我心有戚戚焉了。

  现在这个时代,男人们的性观念很大程度受了A片的影响,尤其是岛国A片的影响。女人的快感似乎是不重要的。性对于大多男人而言基本上是动物性的,而非人的。我想着解释了很多夫妻冷漠与家庭不和,因为我很难想象性生活极度和谐的两人会产生什么矛盾。女人的潜力被明显低估了,根据我的经验,很多女人压根就没有期望在性爱当中得到什么。要么就是委曲求全迎合男人,要么就是宁死不屈导致感情终结。

  工业化的时代,人们的感觉系统似乎都很迟钝。能被感知的维度也越来越少。从小孩到大人,似乎每个人都只能从各种平板电脑和手机里吸取非常匮乏的营养。对于不那么直接的刺激,都无法接收。好吧,我有点愤了。

  前两天去了Google食堂和一个朋友吃饭。放眼望去,大片的国人Geek。大家都穿着不同的衣服,但是却居然有着一模一样的神情。那种漠然的无所谓的麻木。千人一面。男人像男人,女人还是像男人。虽然我可以理解每个人的口味都不同,但是我还是很难想象如何才能有勇气和那样的‘女人’做爱。工业化的时代难道必定产生这样的人么?

  我非常理解迈勒斯的选择,理解他为何义无反顾离开之前的女友,理解他为何会最终选择百莎。虽然完美的性是动物性和人性的,但是动物性一定是优先的。没有开始的动物性,不可能最终达到人性。

  康妮也许是女人中的翘楚,可是这样的女人又有几个呢?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读后感(二):废墟上生命的童话

  文明的发展,是踩在人类的天性上前进的;而人类自我意识的解放,又是新一轮对文明发展的救赎。意识,性意识,女性意识,莫不如是。文明和天性,就像是两条从不相交的双螺旋线,相互影响对立发展,构成了整个人类社会的DNA。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就是这其中一对著名的碱基。

  这本书是劳伦斯的最后一部作品,这位矿工的儿子在看到一战过后英国的委顿和凋残后彻底失望,出走意大利。在感受到意大利自由浪漫生活方式以及英国人性的物化之下,内心的激愤流诸笔端,附丽在梅勒斯和康妮两个生命的阴阳交流之中,得以成书。由于其中的“淫秽描写”,《查》在欧洲被禁三十年之久,由此才有1960年轰动全球以及引起文化反思的那场审判,那场“光荣的喜剧”。

  说她是禁书,实在是对禁书的不尊重。禁书要是长这个样子,那我们能看的书只有《小学生守则,《金瓶梅》就是不择不扣的毒草了。她被禁,一部分原因是对FUCK的公然使用,很多删减版仅仅只是删掉这个词,照样销售,从没遭到起诉;为数不多的纯粹做爱的场景,因为删掉了这个词,顿显温柔可爱,让人想起她之前的书名——《柔情》。其次很大的原因就是阶级观念的固化,不能容许超出秩序规则的越轨行为,害怕这种僭越会动摇统治阶级的地位。三十年之后,英国的民主程度和文化诉求水到渠成,自然要冲毁陈旧的思想和法制藩篱,《查》得以解禁,一时洛阳纸贵。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终有一天对这本书的争议和赏析都成为一种过时和多余。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经典,在于其中超阶级意识的凸显,揭示了整个文明进程中资本对人和自然的物化,文明和天性的本质冲突以及其对于人和自然的本能的关怀。克里福德因伤失去能力,内心冷漠,其他人在他眼里都只是工具,他狂热的追求着虚华的名声,追求着bitch-goddess of success,康妮只是他想有个子嗣以便继承爵位的载体,和谁生的倒无所谓,但必须是来自上流社会——一个有血有肉的真男人怎么能够容忍这个!康妮在拉格比府感受到的只有虚无,虚无,还是虚无,于是那些积攒的充沛的情感在碰到了游离于上流社会之外的猎场看守之后得以尽情释放。她展现了一个女人在得到爱情欲望的滋后的温柔与热情一个生命在打破阶级和道德枷锁之后的重生和天性尽情舒展的活力。一个女人最美丽纯洁的自由绝对比任何性爱更美好

  文明是通过对天性的约束而建立起来的,不管是好的文明还是坏的文明。理学对女性的约束,裹脚,法式束腰,同性恋,还有那个年代的流氓罪,其实归根究底,都是一个阶级所特有的精神洁癖。以秩序为借口,通过对天性的压迫和裁剪,来塑造道德。然而这些被动遵守的规矩,都是符合天性的吗?当意识到天性中所含有的可怕的破坏力,他们就建立了文明,文明的本质,是自我的退让,当这种退让最终从精神上的阉割变得自觉自愿,我们也就被这个时代给锤骟了。

  自我意识的解放则是对文明的破而后立。社会是在破坏中前进的。种族歧视?关你没商量;三从四德?已经弃之如敝屣;裹脚布?早唾之而后快了;跳个贴面舞就被判流氓罪?大街上接吻也没见被拖走枪毙吧。所有的对自我的压迫都会在历史的调配下拨乱反正,但前提是,我们有勇气直面自己,不矫饰,也不屈从。所以康妮选择了叛逃。偷了一个在所谓“上等人”眼中的下等人,选择忠诚于自己的欲望,忠诚于天性,忠诚于自由,“虽千万人吾往矣”。

  我们用三十年的时间争取来自由阅读一本书的权力,用一百年的时间争取到不受奴役的命运,用两百年的时间换来“生男生女都一样”,而这,都比不上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寻找自己心中的“情人”。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读后感(三):鸡巴崇拜

  看到最后,基佬作者不是宣扬人性和性什么的,而是给鸡巴唱赞歌。作者批判一切:文明、工业、虚伪……然而,也有政治正确的:被操。一句话概括全书:前半段女主想被操,后半段女主满足了被操的愿望,并且被操的整个人都升华了,几乎得道。结论:男女都不要性压抑或者性饥渴过度,会过犹不及的……

  看的时候想起来《安娜卡列尼娜》《色戒》。应该是一个路数。表面讲解放,但是最后呢,女性在里面还是无一例外的臣服于鸡巴之下。我也算有点研究过这几个作者,从劳伦斯到李安,其实都可能不自觉的从传统男性立场出发,所以他们想到的给女性和人类的终极解放也仍旧是鸡巴崇拜式的。另有一本《情人》,同样写性爱与爱情,出自女作家之手,感觉就很不一样。我能够感受到这里面的爱情,可能就是这里面把那个跪舔鸡巴的味道冲淡了。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读后感(四):当然是选择美好的肉体啊

  这其实只是康妮的故事,故事的开始康妮爱克利福德,后来她爱上了麦乐斯。不过劳伦斯把这个故事放在了一个比较尴尬的时代背景里,于是这个故事也变得充满寓意,正如全书的开头:

我们根本就生活在一个悲剧的时代,因此我们不愿惊惶自忧。大灾难已经来临,我们处于废墟之中,我们开始建立一些新的小小的栖息地,怀抱一些新的微小的希望。这是一种颇为艰难的工作。现在没有一条通向未来康庄大道,但是我们却迂回前进,或攀援障碍而过。不管天翻地覆,我们都得生活。

  如果把这个故事放到现在,其实八卦报纸网站诸如此类的新闻屡见不鲜,寡妇门前还是非多呢,灵与肉,总要契合一个。

  康妮与克利福德,就像现在相亲认识的男男女女,相处久之后慢慢心生厌恶却又相互依存,有的人忍受住了,就这么吵吵闹闹怨怨戚戚的过了一生,但总有人忍不了,麦乐斯们必须登场。

  故事里的麦乐斯与克利福德相比,灵与肉都慢慢对比出来,麦乐斯直面自己的欲望,看得清未来和现在,克利福德沉醉于工业化的到来和收音机;麦乐斯和康妮彼此相爱,面对的是阶级和名声;克利福德和康妮彼此捆绑,面对的仍旧是阶级和名望。

  自负又自傲的克利福德,他知道自己身体的缺陷,从开始只要康妮照顾自己而拒绝别人的接触,后来又很依赖照顾他的八卦女仆——波尔顿太太,很像是现在流行的说法“嘴上说着不要,但是身体上很诚实”的那种人。

  波尔顿太太则更有意思,仇视又仰望着贵族,沉醉于贵族生活的点点滴滴,又厌弃阶级的支配感。

  很多人都说这本书属于情色小说,对于性的描写太过露骨,其实不然,又不是没有真正的情色小说,看过《情人》的人一定不会觉得这本里面的描写露骨,这本书里的情色描写从整个故事角度来看带了些苍凉感,如果只说它是情色小说,未免太以偏概全,噱头感十足。我们根本就生活在一个悲剧的时代,因此我们不愿惊惶自忧。大灾难已经来临,我们处于废墟之中,我们开始建立一些新的小小的栖息地,怀抱一些新的微小的希望。这是一种颇为艰难的工作。现在没有一条通向未来的康庄大道,但是我们却迂回前进,或攀援障碍而过。不管天翻地覆,我们都得生活。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读后感(五):need

  一起生活着,陪伴和虚荣感的需要,与爱无关。不能有正常生活,愿意妻子怀别人的孩子传宗接代的需要。

  女人总是觉得缺少什么,心情沉重,快乐不起来,起初和一个人遇上了,觉得幸福了,不过好像很短暂。逐渐了解他了,发现也是粗俗社会的产物,不能满足自己了。

  后来遇上他了,似乎能够满足自己生理和心理上的全部需要了,觉得真正的幸福接近了。

  最可贵的,男主人公初始的沉着,冷静,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孤独和爱情分别会带给他什么。经历了一些情感和生活的波折,明白社会不会给他宁静,他原本想避开的,想孤独的,准备平静或者压抑的生活的。可人生总喜欢开玩笑,他和她互相吸引了,欲望唉。又掉入社会的漩涡了。

  生活,想要平静是多么不易。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读后感(六):废墟上生命的抒情诗

  劳伦斯对待性持一种清教徒的观点。如果这样的书我们都是土当成淫秽书来读,我们不是在玷污劳伦斯,我们是在玷污我们自己。译者序言中如是说。

  用了整整21页来为这本书写序言并叙述其开禁历程和文化反思,兴许是值得的吧!只是我会想如此大费周章地推广,极大部分也是对读者水平的怀疑吧。看完序言后甚至让人反感此类的阐明。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对《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浓厚兴趣(一个长辈的强烈推荐),也是第一次要接触到关于性认识的书籍,有些微排斥但更多的却是好奇,好奇大师世界的坦荡和对其深刻的见解。带着所有正派之人所能端起的姿态(当然这是根本没有必要的),我开始了阅读。

  这本书在突破广大读者的第一印象之后,仔细分析,它的确是触及到了现代文明的种种弊端和疾病症候。劳伦斯选取了森林作为故事背景,选择了猎场看守,一个神秘儒雅又充满阳刚之气的男人来作为他崇高理想的寄托者,脱离了当世俗尘的阶级利益,他嘲讽那些受制于金钱、权利与机械的矿主与矿工……从中真的是处处都可以看出来他那颇具所谓后现代文化的超阶级意识,书中也深刻批判了英国中产阶级级上层社会中部分人的虚伪,浮夸与残酷。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有进步思想者必然获得更大幸福的历史趋势。从这些层面上来看,当初此书被简单判定为“淫秽书”,真的是一种悲哀

  嗯,本来想用很多笔墨来谈谈翻译这件事情,但想到个人主观性作用的影响无论何时都会无比的强烈,就保留个人意见,自己对照原著好了。

  那就说说爱和性爱这个敏感话题吧!

  哈蒙德说“整个性问题的核心是没有问题。”如果我们不把上床这件事看得比上厕所重要,那它便是毫无意义,毫无要领,纯粹胡乱好奇的了。只是对于夫妻而言,那性恐怕就要变成私人的事情了,若有人想插足,当然是谁都不干的了

  然而传统意义上,我们认为性是神圣且美好的,是神秘且羞于表达的,是贞洁的处子要完成蜕变的洗礼,也是女人为自己烙上心爱男子标签的崇高仪式。这对女子未免太过严苛,也不尽公平。

  另外,某种程度上而言,性就像是一种聊天,只是这时是身体力行表演那些话而不是用嘴说,我们既然可以和彼此聊天气,那么就能跟他们进行感官和感情的交流。

  性爱,增加亲昵。

  我们总觉得是因为爱才谈性,有的人则因为性而产生爱。

  在书中有这么一段描述:直到他结束了,伏在她胸乳上微微喘息,她才醒来。醒来后她感到惊讶,感到莫名其妙: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这样一来她心头的乌云散了,自己感到宁静了?这是真的吗?是真的吗?

  “我爱你,因为我能进到你身子里去”他说。

  “你是爱我吗?”她说着,心跳加快了。

  “我能进到你身子里去,这比什么都好。我爱你,因为你对我开放着。我爱你,因为我能进到你身子去。”

  ……这是爱情吗?

  我一直不太明白,他们之间的是爱吗?为了性而见,因为性而依赖。又或许从中发现了更多彼此的优点,在起伏中,在进退间。于是情不自禁,于是怀抱着直到冲破所有的距离,于是彻底拥有对方。

  然而,他们的爱可以有生活吗?可以有柴米酱醋盐的琐碎吗?可以相伴到彼此疲于欢愉吗?只是心下就那么,那么被吸引着,期盼着,折磨而又享受着。原来爱也能够是这样的,我无法接受,却并不鄙薄。毕竟他们真诚地欣赏彼此,某些地方。也知道各自的一些故事,兴许是爱呢?因为不隐藏,因为各自的某些不为人知都能在彼此那里安放,所以兴许就是爱呢?

  长期以来,我们都对性,对做爱存在着太大的偏见,甚至有的人会觉得肮脏或恐惧。但就生物学而言,它不过是使得精子与卵细胞相遇并结合,进而使女性受孕而产生下一代,达到人类不断繁衍的目的,是创造生命的伟大工程。从情感体验来说,它是会不断制造快感和刺激,以达到高潮的过程,从而使心理和生理都得到享受,是真正的废墟上的抒情诗。

  我们常说一不小心,好像做爱了就都只是意外,诚然,它的发生不属于理智可以控制的范围。但我始终相信爱到不能自己,爱到想要对方一切时,一切便只能说是水到渠成了,不容责怪,是刺激,是彻头彻尾的快乐。(当然只是理想状态,还要彼此同时到达高潮,以产生精神和身体上的真正共鸣。)

  男女之间,我们不轻易说爱,不轻易说性,爱和性,似乎可以分离,又很难分离。

  我们这一代如很多人一般,站在传统的尾巴上,我理智谈论性,却又对其始终带有遥远的敬畏感。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读后感(七):什么是爱情?一个身体,两个灵魂。

  想起一句话——

  什么是友情?两个身体,一个灵魂。

  什么是爱情?一个身体,两个灵魂。

  这样看来,我觉得,康妮和查泰来之间更多的恐怕是友情。

  在没有遇到梅乐士之前,康妮并没有觉得夫妻生活中没有性是多么大不了的事儿。她照顾查泰来的生活起居,夜晚则为彼此读书。

  友情不就是这样?两个身体,一个灵魂。

  只是后来,康妮无意中撞见梅乐士在院子里冲洗身体,看到他苍白的瘦削的身体。引发了自己内心对性的欲望。

  所以,爱情不过是一个身体,两个灵魂。

  劳伦斯在这部小说中对性的描写非常别致,语言细腻入微。

  当然也借梅乐士之口吐槽了很多关于性的观念。

  我没有仔细去研究过小说的写作背景以及劳伦斯的生平。

  但是读到这部小说,开头的一段让我非常惊艳——

  我们根本就生活在一个悲剧的时代,因此我们不愿惊惶自扰.大灾难已经来临,我们处于废墟之中,我们开始建立一些新的小小的栖息地,怀抱一些新的微小的希望.这是一种颇为艰难的工作.现在没有一条通向未来的康庄大道,但我们却迂回前进,或攀援障碍而过.不管天翻地覆,我们都得生活.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读后感(八):久病者的健康之梦

  一心想读完《细雪》,最后先看完的竟然是这玩意儿…

  文章的内容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故事。富裕的中产阶级小姐康妮嫁给了贵族查泰莱。查泰莱在战争中身负重伤导致下半身终身瘫痪,因而虽然坐拥地位与财富,却不能人道。尽管通过不懈的努力,查泰莱在文学与实业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康妮与查泰莱纯柏拉图式的婚姻却使得康妮日渐消沉——直到她遇到了查泰莱的守猎人。接下来的故事所有心理年龄大于10岁的人都能猜得出,“越过道德的边境,我们走过爱的禁区”,两个人的肉体之爱与随之诞生的灵肉交叠之爱,终于完败了高富帅的精神之爱。最后康妮怀了孩子,与守猎人分别着手处理各自的离婚事项,并准备开始新的生活。

  这类小说一向是我不喜欢的,倒不是说小说内容不够五讲四美,而是文气文骨过于孱弱,字里行间透露的那股子小哀伤让人恍惚闻到了四娘,安妮宝贝或者巴金早期作品的味道——一种残缺弱者无病或者有病的呻吟。虽然同是突出描写性爱的作品,王小波、莫言与劳伦斯却有着重大的区别。前两者的作品大多描述极端压抑之下,人类性的本能以一种原始而蓬勃的形式炸裂开来,藉由肉体爆发出一种不可阻挡、无比鲜活的健康之美。而劳伦斯则在相同的尝试中,产生了完全相反的结果。钢铁与水泥混织的工业文明罗网下,守猎人的存在更像是一个落难者而非反抗者,而他所谓苍白瘦削却“有力”的身体与推崇肉体之爱的生活态度,与其说是强于其它“没有睾丸的男人”而令人“爱”,不如说是“濒临阉割却苦苦支持”而惹人“怜”。康妮作为一个女性肉体的觉醒者,也是本书的主线,其性格在绝大多数时间也都是懵懂而麻木的。也许是天生的性别天堑,劳伦斯对于女性心理的描写总让人在潜意识中产生一种“少了点什么”的错觉,或者说,一种若有若无的隔膜感。这使得人物本身便存在的懵懂与麻木变本加厉。因而尽管着重于其观察者的地位,强调性觉醒前后的变化,康妮对于世界,包括性问题认识的迟钝与巨大被动性始终令人觉得死气沉沉。而书中的其它部分,无论是查泰莱、波太太、麦克利斯还是希尔达,甚至勒格贝阴郁的天空,都将一种虚弱无力且压抑绝望的负能量源源不绝的向空气中释放。

  如果这本来就是一部以绝望为核心的小说也就罢了,其思想却偏偏是抗争与批判。不幸的是,缺乏支撑与力度的叛逆却进一步暴露了思想的孱弱。本文最大的思路核心,即对于枯燥无味的道德之爱的批判,以及对鲜活有力的肉体之爱的颂扬,已经因男女主角设计上的缺陷而失色不少。而对于社会的批判则更沦于幼稚。作者认为,对于金钱的追逐,以及工业化的大规模发展限制了人类本性的自我解放,而解决之道在于放弃这种追逐,拒绝工业回归自然。这种论调本身就带着一种为了批判而批判的味道。正是因为衣食不愁保暖无忧,作者才能够怀抱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态度规劝劳苦大众藐视金钱。至于后果呢,“开始可能会很苦,但总会适应”,管杀不管埋。至于放弃工业则更为可笑,一边享受着现代生活的巨大便利,一边不思进取改良只会满地打滚叫嚣着逃避抛弃,与一边吮吸母乳一边对母亲嘶号“再也不要见你”的婴儿有何区别?对于阶层差异的批判则又是另一番自欺欺人。整部作品中,几乎所有人物都势利而饱含偏见。譬如康妮的“通奸”被几乎是所有人默许甚至鼓励,查泰莱甚而愿意乃至期待抚养通奸所得的孩子作为勒格贝的法定继承人。但是“与守猎人通奸”则成了罪大恶极的事,仅仅因为彼此阶级的差异。又如康妮的姐姐希尔达,一个自称的社会主义者,却饱含着对于工人阶级的歧视与鄙夷。对于希尔达而言,嘴里的主义与手里的黄瓜一样,不过是闲来无事的消遣。而周围与康妮或者查泰莱阶级相若的所有人,对守猎人也都抱着近乎相同的态度。作者的本意当然是藉此突出英国中上阶层的虚伪与丑陋,却忘了在设计人物的时候,已然把自己也填进了坑里。因为守猎人本身就不是个全然的中下阶级。他当过兵,做过军官,混迹英国中上社会,及至厌倦了一切,才放弃浮华回到勒格贝,做了查泰莱的守猎人。同时,他有自己的年金,不必全然仰仗查泰莱给予的薪金,工作本身并不是维持生活,倒更像是自己赋予自己的苦行。更夸张的是,他的举止礼貌交流谈吐优雅而得当,甚至比希尔达所在的中产阶级更加高尚,粗鄙的土话只能说是一种有意为之的坚持。说白了,作者俨然把男主角塑造成为了一个自我发配的异邦王子,而不是土生土长,却也被土壤中的丰富养料所滋养的乡间男人。这种打着阶级鸿沟幌子的琼瑶式小资恋爱竟也摆得上社会批判的台面?须知,批判是需要决心和胆量的!

  当然,这也不是说,这部孱弱的作品全然没有价值。在一个精神虚弱,无法承受正常阳光照射的文化氛围中,这种病态中对于健康的些许幻想也许反而更为真实,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但这种病院中的恢复灯光毕竟太微弱,对于一个健康的人甚而产生一种哂然一笑的诱惑。而这源于久病者自身从未体验过,仅靠意淫衍生出的所谓健康之梦,也注定了会在不久的未来被身心强健者们狂野的呐喊所激散。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读后感(九):呵呵

  这是一本关于性爱的书.性爱受到了自身力量的推动,但自发地做一件事在有的时候是不许可的,这就使事情变得非常的复杂

  -----王小波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读后感(十):令女性觉醒的禁书

  记得第一次接触这本书,被反复警告说,非常黄。

  呀,还好,我百毒不侵。

  后来真的去看,才发现果然是各花入各眼。

  佛祖的眼中只看到佛祖,俗人眼中只看到低俗。

  这本书不是黄,而是令女性觉醒。

  千百年来,女性只是男人的附庸,永远是男人在控制着女人的身体和灵魂。

  但是查泰莱夫人敢于去逆经叛道,为自己的性福寻找情人,把女性放在与男人一样的天平上。与其说是身体的释放,不如说是精神的追求。在那个年代里,女性没有性自由,没有性需求,仿佛一说到性,就是淫妇。其实直到现在,人们还是在逃避着这个问题,虽然不似那么严苛,但是对于女性的性福却还是选择忽视。

  真正肯站出来为女性性福讲话的只有李银河,或者说她是在为人的性权利讲话。我很佩服李银河的前卫与勇气,果然只有这样的女人才与王小波匹配。

  而在外国,DH劳伦斯却早已经以这本书在为女性呐喊。

  因为身体无法自由,所以精神永远也不会自由。国外女人跟男人通奸,不会浸猪笼,但是要挂上红A字,到处游街,让人看到自己是个通奸者。

  而本书中的自然主义描写,以国人的观点看来不是黄,简直是黄透了。然而那是人性而已,不敢正视自己的欲望,是国人最喜欢的欲盖弥彰。

  记得有句名言,说对付欲望有两个办法,一是经常触碰,二是永远不触碰。

  永远不触碰,就去当和尚尼姑。

  经常触碰就是要学会正视它,面对它,接受它。

  其实许多社会新闻案件中,性福引发的悲剧并不在少数。人总容易沉沦欲海,就是因此无法坦然去面对和正视,总认为那是下流的,淫荡的,是不好的,背负着这样的心理,反而出了许多悲剧。

  当然,这对于国人是一时之间很难改变的,只希望更加宽容,就像这部作品曾经一度遭到禁毁,但终于随时间流逝被人们接受,因为人们终于肯坦然正视自己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