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鹿鼎记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鹿鼎记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13 20:0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鹿鼎记读后感精选10篇

  《鹿鼎记》是一本由金庸著作,广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0元,页数:162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鹿鼎记》读后感(一):侠之大者

  韦小宝。

  出身差。好,是下贱。

  下三滥。茅十八这种小角色都看不上他。

  武功差。几乎不会,以陈近南的话说,索性不会还好一些。

  但故事的发展及其荒诞。韦小宝做成了无数大事,想尽了荣华富贵,娶了7个风格迥异如花似玉女人

  除了运气好,这个人唯一的优势是眼界大。

  侠之大者出自郭靖之口。郭靖最后未能护得大宋周全,负了蒙古的养育之恩

  韦小宝没郭靖想得多。韦小宝的想法是:皇帝是朋友,天地会也是朋友,都不能伤害;如今大家吃得饱,穿得暖,谁当皇帝有什么关系。于是天地会依然存在,康熙照常当皇帝。

  一句话说开,韦小宝是彻头彻尾的现代人,古人的特质在他身上是完全不存在的。这也是金庸书中唯一一位现代人主角。

  曾经听一位日本朋友谈中日的战争。他说,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是世界公民,伤痛是世界公民共同的伤痛,错误是世界公民共同的错误。

  《鹿鼎记》读后感(二):我不是英雄,但谁是英雄

  在我看来,金庸小说中有三种侠:儒侠、佛侠和道侠。一家之言,不喜勿喷啊~陈家洛“牺牲一已之私,以成千秋大业”,袁承志“并诛明帝清酋,以洗千古奇冤”,郭靖更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他们都是儒侠。佛侠呢?《天龙八部》,道破“有情皆孽,无人不冤”,直指“破葬化痴,苦海慈航”的思想主题,乔峰、虚竹、段誉三人皆是佛侠,“塞上牛羊空许约,王图霸业一场空”,悲剧的宿命论浮于纸上。

  而像韦小宝、杨过、令狐冲张三丰、郭襄之流,我则愿意将其归为道侠,具体原因有心人自然明白。杨过声称“大苦大甜远胜于不苦不甜。我只能发痴发颠,可不能太太平平的日子。”,算是道侠中的狂侠。而“行云流水,狡黠伶俐”的令狐冲,则算是道侠中的浪侠。“我走过山时,山不说话,我路过海时,海不说话, 小毛驴滴滴答答,倚天剑伴我走天涯。大家都说我因为爱着杨过大侠,才在峨嵋山上出了家, 其实我只是爱上了峨嵋山上的云和霞,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的烟花。”的郭襄,以及“武学史上不世出的奇人”张三丰(“除死无大事,难道非依靠别人不可?”一节颇可玩味。),则是道侠中的仙侠。而韦小宝呢?我愿意把他归为道侠中的生活侠。

  《鹿鼎记》是金先生最後一部小说,也是登峰造极之作!小说讲的是一个从小在扬州妓院长大的小孩韦小宝,他以不会任何武功之姿态闯江湖各大帮会、周旋皇帝朝臣之间并奉旨远征云南、俄罗斯之故事,书中充满精彩绝倒的对白及逆思考的事件。人人都爱整饬的花园,为此,只有先拔去那些园丁眼中的闲花与杂草,这是人与生自来的自私性所决定的。我们对不同的人,往往第一念头不是这个人本身,而是身份界定,判断他属于哪个阵营,是友是敌,而后决定态度。大到人类战争,小到职场风云,莫不如是。而韦小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使他在任何人的花园里都能找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仅不被整饬甚至还绽放光芒,因为他是最一流的权术大师。什么是权术?蓄势,造势,运势,平衡各方势力,用一方势力牵制另用一方势力,驾驭你的部下,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你卖命,从中坐享其成!用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对上级: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唯命是从,老板指哪咱就打哪。对下级:千金在前,猛虎在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恩威并重才能驾驭你的部下!他对成败也有自己的态度,如果事情成功:自己先抢头功,然后有钱大家一起赚,利益均沾,如果事情失败:虚与委蛇,推卸责任,找个替罪羊顶罪,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引用神雕中对独孤求败的评价:金氏早期的作品不做评价,而三部曲至天龙阶段为“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笑傲时代“不滞于物,草木竹石皆可为剑”,而鹿鼎时代,已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了。每个人对韦小宝都由自己的评判,对这本书都有自己的评判,而这些评判不管是对韦小宝而言还是对金庸而言,都无足轻重。有首歌唱得好:

  我出生卑微 但不卑贱

  我天生胆小 但不宵小

  我不爱读书 但从不认输

  我不想学武 但短袖善舞

  我虽不专一 但不抛弃

  我缺少豪气 但讲义气

  我不是英雄 但谁是英雄

  我不是天命 但这是天意

  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能瞎蒙就瞎蒙,生活尽量放轻松

  《鹿鼎记》读后感(三):细处滋味品尤佳

  我是一个读书上的“死理性派”。以前从来没看过任何武侠作品,一时兴起想要找一部读一读,网上说鹿鼎记是金庸先生最好的作品,于是决定从这部开始看。

  开局便解释了我的一个疑惑,为什么这部书叫鹿鼎记。我开始还以为鹿鼎是主人公的别名之类。原来鹿取逐鹿中原之意,也用这种温良无害的食草动物代表天下百姓。鼎则代表江山社稷。合起来便是百姓与江山,书中无数英雄豪杰所努力奋斗的声称的目的所在。

  接下来看下去,说实在我可能是有点挑死理了,觉得有些设定不太有意思。比如韦小宝的主角光环也太明显,几乎一上来就得到一把无坚不摧匕首,一件无坚不防宝衣,攻击和防御属性瞬间飙升到sss级别,几乎开启了各种地图的门槛。也不知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会怎么样。我知道这是为了剧情展开便宜起见而有的设定,但总还觉得作者有点图省事。

  还有书中对于女性的描写感觉有些平板,要么是温柔害羞,要么是愤怒凛然,但感觉没有什么复杂的内心活动。记得以前自己总结了小说里一个小小经验,就是女作者写的书里面,男性角色往往或纯情一心于女主,或虽然对外心机复杂深沉但却不知为何容易被女主控制,总之就是偏傻。而男性作者写的书里面,男性绝不会专一于一人,女性也往往单纯害羞,没什么内在复杂心理活动,而且还莫名其妙就爱上男主,甚至也不介意其他爱慕男主的女性存在,总而言之就是女性被写的偏傻。莫非容易觉得异性比自己傻就是人类的特性?总之我觉得金庸老爷子的书在感情方面也没有跳出这个圈子,对女性有点物化,以容貌和奴性论高下,我不太喜欢这一点。

  还有,把公主写成抖S我没啥意见,但是把少年皇帝处理军国大事时候的思考简化成一句“这样应该挺好玩”我觉得未免也太不写实了,即便是少年皇帝,也要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制衡,肘銸牵制,更不用提身边的智囊和辅佐大臣也不是傻的,肯定会有各方面意见,怎可能顺着自己的性子,怎么好玩就怎么来,是把军国大事当儿戏么。还有后面韦小宝凭借花言巧语你和蒙古王子葛尔丹结盟抵抗吴三桂。我想说,即便葛尔丹武功高强,好歹也是手握兵权的重要人物,出行都不带个保安的吗?而且决策随便就这么做了,都不用咨询蒙古的参谋分析利弊得失的吗?如果葛尔丹在蒙古如此说一不二,还需要什么韦小宝许诺准噶尔汗这个名号,自己夺取就行了嘛。忍不住吐个槽。

  韦小宝的经历基本上是去一个地方,就莫名其妙当上了几乎仅次于最高领导人级别的leader,皇宫,天地会,神龙岛,莫不如此。可以理解为剧情发展需要我就不吐槽这货的运气开挂了。不过我觉得这几个地方没有一个对他来说是好去处。皇宫得宠除了为皇帝办事得力以外还得益于少年时期打架发展的友情。但是随着皇帝年岁渐长,心中正事渐多,少年友谊所占的分量恐怕会越来越少,至于办事得力,并不是金饭碗的保证,兔死狗烹,过河拆桥这些成语也不是古人凭空发明的,政治斗争中什么都可以当做棋子的前提下,皇宫对于韦小宝来说仍然是一个危险复杂的地方,除了一时的皇宠以外没有任何背景身份或者实权的他,难保将来不会成为斗争牺牲品,而凭他的武学和才学,也很难服众真正掌握实权。因此我不认为他应该投靠康熙。

  天地会似乎是一个可以给韦小宝实权的地方。但是他的威望一方面建立在,他声称是手刃鳌拜的英雄,不明真相者忌惮他的武功高强。但可以想见真正不怕死的挑衅者,他的武功一试便知,风言风语传出便不能服众。威望的另一方面在于他是陈近南总舵主的嫡传弟子。陈近南在世时能当上总舵主,人品和武学都是第一流的,才能服众。而陈近南一死,觊觎高位者便无需害怕韦小宝。因此韦小宝留在天地会还是有被野心家暗杀以及长期发展不能服众这两个隐患。如果能想办法克服这两点,便可以留在天地会,如果不能,则还是明智抽身比较好。

  神龙教更不必说,洋溢着一种怪力乱神的古怪气氛,听名字就知道很奇葩,发展前景不大,也没必要去。

  如果我是韦小宝的话,我觉得会最开心的还是自己原来的理想,拿一笔钱,在扬州开几个院子,韦小宝的性格很适合做这行,他又喜欢赌钱喝花酒,应该会过的很开心吧。

  虽然上面说了很多缺点,但这并不是我对这本书的整体印象。虽然抽离掉细节和噱头后剩下的本质,本书的框架“主角光环+种马模式+身边人单纯+寻宝之旅=故事”与一些普通网文没多大区别,但是本书的种种细节还是令人感到作者深厚的家学渊源与文字功底。比如书中种种事件与历史真实事件的巧妙契合,比如对于官场上索贿与告发求名时候人们的种种心理描写,都让人觉得真实有趣。前者印象较深的有三番假意请求撤番,俄罗斯女王摄政自立,南怀仁等传教士传播历法与大炮的知识等等。后者则包括韦小宝身居高位时种种有求于他的人对他的心理的细细揣摩,一个差事派下来人们心知肚明其中“好处”,吴之荣告发求荣却又担心事情泄露别人抢了他的功劳等等,众生百态,读来好笑,却又觉得真实合逻辑。

  我原来从未读过武侠小说,因为对武打方面一直不太感兴趣。但是鹿鼎记却让我刷新了对武侠小说的刻板印象。以后有机会再拜读金庸的其他作品。

  《鹿鼎记》读后感(四):小宝闯世界

  自己开了一个公众号,都是读书笔记,写着玩

  ID:xicowebi(夏虫问冰)

  《鹿鼎记》是一部相当相当“搞笑”的小说,相信我,只要你有那么一丁点幽默感,就会一边读一边笑,欲罢不能

  评论《鹿鼎记》的前辈有如牛毛,我评不来,只能随便说说。

  韦小宝的出身大家都知道,母亲是扬州妓院丽春院的妓女,父亲不明。韦小宝从小在妓院长大,看惯人世间最丑陋最虚伪又最真实的一面。他经常被老鸨和老龟打,打多了,身子骨就硬了,也知道怎么自保了。他喜欢听说书,对书中故事非常熟悉。他的很多常识与认知,也是来自于这种童年时期的“启蒙教育”。许多年以后,韦小宝流落到罗刹国(今俄罗斯),居然靠着戏文里学到的智慧谋略,帮助苏菲亚公主平定造反,夺取垂帘听政之位。

  韦小宝出身虽是市井九流,但他的正义感丝毫不弱,有自己的道德底线,这种品德,除了自身“修养”外,一方面来自于戏文,戏文故事大都是扬善惩恶,喜欢听书的韦小宝自然是耳濡目染。另一方面则来自他的母亲,韦春花虽为妓女,但也有自己的道德底线,一来接客不接外国人,二来绝不允许小宝做伤天害理之事。以至于后来韦小宝发迹,想给老妈送点钱,他妈硬以为是他偷回来的,不单止不肯收,还狠狠地打了韦小宝。

  于是,韦小宝就成了一个集市井奸狡、江湖义气于一身的小青年。

  这样的人,注定是要闯世界的。

  · 机警多知

  韦小宝最突出的特点是机警多知。机警,指的的擅于察人,反应敏捷,临场应变;多知,指的是熟谙黑白各道的潜规则,对人性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比如,在与平西王吴三桂会面时,表面上和和睦睦,你来我往,话语间却是腥风血雨的心理较量,吴三桂说一句话,韦小宝就要猜出至少三句潜台词,吴三桂说一层意思,韦小宝就要猜出三层,吴三桂送他一把罗刹手枪,韦小宝就要想到其动机、目的、利害关系,马上决定自己应该给予什么反映,随后又得思考用怎样的话报告康熙。再如,后来施琅收复台湾,韦小宝又跟他长聊了一番,尽是些国家、历史、政治、军事之事,韦小宝本来于国家大事糊里糊涂,但是又要认真去听和揣摩,我都觉得韦小宝好苦,一边要试探他是否有自立为王的野心,一边要用言语激他,一边又恐吓他,最后当然使得施琅有一百个头也不敢造反。

  人无完人,真感谢金庸没有赐予韦小宝武功,才得以成全韦小宝的传奇。不懂真枪实拳,韦小宝就只能靠别的天资吃饭,将他的小聪明发挥到极致。就算不会打架,韦小宝也绝不吃亏,反正见招拆招,总能逢凶化吉事实上不见得他打过不人家,他总能借着现场局面找到下手的机会与招数。要是对手很强,心里算计到横竖是拼不过、又逃不掉的话,那就跟对手吹水,说到天花乱坠,把本来对他恨之入骨的人,都哄得成了拜把子兄弟,而且都是理所当然地,绝不会牵强附会。比如第一次被骗到神龙岛上后,本来已经九死一生,险象环生,最后左说右做,竟当了神龙教的白龙使。后一次带兵攻打神龙岛,被极度愤怒的教主设计抓住,最后韦小宝巴拉巴拉地又将好人说成大恶人,将死人说成活人,将自己说成忠心护主的好下属,也让教主心名甘命抵地相信了他。

  混水摸鱼、乘火打劫是韦小宝的强项,他精通为官之道,第一,擅于收贿,他第一次抄鳌拜的家就懂得,私藏多少才不易被发觉;要紧的是他能让行贿的人行得开开心心、心甘命抵,施琅收复台湾后,以防台湾再有人自立为王,有让民众迁移回大陆的可能,但当地人都不愿搬迁,韦小宝就借机向每家收取一定费用,作为不搬迁的费用,当地人也交得很开心,这是一笔巨款啊,后来小宝又借花敬佛,把钱“捐助”给康熙了。第二,他擅于笼络人心,打赏下属出手极为阔绰,那些小太监小士兵都知道,为韦大人办事,那是三生修来的福分,可得多多的好处。陈近南嘱咐韦小宝要听话的时候,用的字眼是“你给我老老实实”,看到这里我又笑了,若陈近南说“你给我老实点”,似乎还不够震慑,陈近南是知道小宝为人的,一个“老实”不够,要他“老老实实”才勉强放心。

  说小鱼儿是天下第一聪明人,我觉得韦小宝才是天下第一聪明人呢,但小宝都从来没自傲过,他自己深知会拍马屁的人(比如自己)就没有真本事,于是,后来要打仗、选将领时,特意礼贤下士,请了一些从来不肯拍马屁的人,这一群人得到他赏识,都感激涕零啊,也是造化。后来,有人力劝韦小宝自己做皇帝,聪明如他,当然拒绝。

  · 心狠手辣

  韦小宝是小孩,刚出来闯世界时也只有十三四岁,但心狠起来的时候,总是特别狠且果断,该杀的绝不留命,要杀的绝不眨眼。第一个杀的是追杀茅十八的武林高手,用的自然是下三滥的诡诈功夫。

  第二个杀的是小太监小桂子。

  “小桂子大惊,大叫:“公公,公公!”抢上去扶,背心正对着茅十八和韦小宝二人。韦小宝轻轻跃起,提起匕首,向他背心猛戳了下去。小桂子低哼一声,便即毙命。海老公却兀自在地下扭动。”

  此后,韦小宝就冒充成为了小桂子,后来被人尊称桂公公,再后来,就是韦大人、韦爵爷。

  第三个杀的是鳌拜。

  “鳌拜服药后神知已失,浑不知背后有人来袭,韦小宝匕首戳去,他竟不知闪避,波的一声,匕首直刺入背。鳌拜张口狂呼,双手连着手铐乱舞。韦小宝顺势往下一拖,那匕首削铁如泥,直切了下去,鳌拜的背脊一剖为二,立即摔到。”

  看,多狠呐。给了鳌拜最后一刀这件事可是改变韦小宝的一生,让他终生受用,如进了天地会、做了青木堂香主、生死关头得到庄家搭救、得到了双儿。只要在陌生人面前提起这小孩就是“手刃鳌拜”的桂公公,马上就是打炮式的恭维与称赞。

  之后杀的人就多着了。以下是其中两段。

  “韦小宝嘿的一声,左手接过匕首,右手从自己长袍中伸了出来。原来他摔入水缸,一缩身间,已抽出匕首,藏入长袍,刀口向外。他一口水喷得瑞栋双目难睁,跟着纵身向前,抱住了他,这把削铁如泥的匕首已刺入他心口。倘若当真相斗,十个韦小宝也未必是他对手,但仓卒之间奇变横生,赫赫有名的瑞副总管竟尔中了暗算。”

  “韦小宝登时明白,他是适才给太后一掌打中的侍卫,竟然未死,他躺在地下,动弹不得,说话又断断续续,受伤定然极重,心想:“我若将这黑衣女子交了出去,自是一件功劳,但小郡主又怎么办?这件事败露出来,那可是大祸一桩。”提起匕首,嗤的一刀,插入他胸口。那侍卫哼也没哼,立时毙命。”

  韦小宝杀人有四宝,一是护身宝衣,二是石灰粉,三是匕首,四是化尸粉,护身宝衣从鳌拜家拿来,可以抵挡刀枪剑等武器,从而吓唬吓唬不知情的敌人,石灰粉常用于向灼伤敌人眼睛,而从鳌拜抄家抄来的削铁如泥的匕首用于短距离刺伤,从海大富那里偷来的化尸粉用于毁尸灭迹,这些东西都是贴身而藏,总在紧急关头帮了韦小宝。

  其实,《鹿鼎记》不太算得上武侠小说,第一,连主角都不会武功,第二,小说的亮点也不在这些杀人与武功。而且,韦小宝绝不是只会狠心的,一般只有为了自己、姑娘们、康熙和陈近南才会手辣一些。

  · 情义双全

  韦小宝只有对着两个人不敢说慌,一是康熙,二是陈近南。

  “在这位英气逼人的总舵主面前,韦小宝只觉说谎十分辛苦,还是说真话舒服得多”

  这两人都是韦小宝拜下的师父,也是他在明暗两道的两大护身符,韦小宝不敢对他们说谎,多半是因为知道骗不过他们,小半是出于真心的尊重。说到情义之由,还不如说是处世所需。

  “韦小宝黯然道:“你(曾柔)说得对,我如强要她们做我老婆,那是大花脸奸臣强抢民女,好比‘三笑姻缘’中的王老虎抢亲。”手指阿珂,对带领亲兵的佐领道:“你带这位姑娘出去。再把那郑的男子放了,让他们做夫妻去罢。”说这几句话时,委实心痛万分。又指着方怡道:“开了手铐,也放她去罢,让她去找她的亲亲刘师哥去。唉,我的元配夫人轧姘头,我的大小老婆也轧姘头。他妈的,我是什么钦差大人、都统大人?我是双料乌龟大人。””

  最后一句“他妈的,我是什么钦差大人、都统大人?我是双料乌龟大人”撮中我笑点了,小宝好可爱。其实这时候,阿珂已经有了韦小宝的骨肉,放阿珂走只是一时的仁义之举,谁知道他是真心还是假意。还有以下片段:

  “韦小宝道:“拜天地的事,慢慢再说。咱们明儿先得葬了师父。”众女一听,登时肃然,没想到此人竟然尊师重道,说出这样一句礼义兼备的说来。那知他下面的说却又露出了本性:“你们七人,个个是我的亲亲好老婆,大家不分先后大小。以后每天晚上,你们都掷骰子赌输赢,那一个赢了,那一个就陪我。””

  说玩乐是他的本性,其实又怎能肯定呢,若他本性并非正直,又怎么能为了陈近南的声誉,而忍住不杀自己的大仇人郑克爽,又怎么能冒着生命危险向天地会通风报信,又怎能排除万难阻止天地会刺杀康熙。你分不出究竟他的本性是正直还是诡诈,也许,他正是这两者完美的融合。

  如果韦小宝只有小人般卑劣的假情假意,尽管假得多聪明,他也不是韦小宝了。韦小宝的可贵之处在于,不管假惺惺的时候有多下三滥,在心里面,对待他爱的人,却是百分之两百的关心。方怡好几次把韦小宝骗上神龙岛,将他害得不清不楚,韦小宝在心里骂一两句后,又不计前嫌,继续跟方怡好。整蛊小郡主的时候,就花钱买了很多高价珍珠粉,一大把一大把地抹在小郡主脸上,也一点儿不心疼。当发现是小郡主而不是阿珂被平西王府监禁之后,虽然他心里想念阿珂比较多,但也毫不犹豫地付出很大代价救出小郡主。更不用提阿珂了,好几十次被阿珂打骂、奚落,韦小宝都还是一如既往地欢喜她。

  而真情的极致也会导致冲突,就体现在韦小宝对康熙与陈近南的感情,恰恰让他左右为难,进退维谷。

  “韦小宝怒道:“我一不做官,就不受皇帝管。他不过是我大舅子,他妈的,谁再啰哩啰唆,我连这大舅子也不要了。”不要皇帝做大舅子,就是不要公主做老婆,公主吓得那敢再说。”

  看到这里我又笑了。后来,为了天地会与康熙的利益,韦小宝选择了与娇妻美妾一齐过隐世生活。

  以下附一些个人觉得很有意思的段落:

  (陈圆圆)唱到这里,轻轻一叹,说道:“贱妾出于风尘,原不必隐瞒……”韦小宝道:“什么叫做出于风尘?你别跟我掉文,一掉文我就不懂。”陈圆圆道:“小女子本来是苏州倡家的妓女……”韦小宝拍膝叫道:“妙极!”陈圆圆微有愠色,道:“那是贱妾命薄。”韦小宝兴高采烈,说道:“我跟你志同道合,我也是出于风尘。”陈圆圆睁着一双明澈如水的凤眼,茫然不解,心想:“他一定不懂出于风尘的意思。”

  韦小宝心道:“这倒奇了,你(陈圆圆)不求老公(吴三桂),不求姘头(李自成),却来求我。难道阿珂是我跟你生的?”但他一见了阿珂楚楚可怜的神情,早已打定了主意,就算自己性命不要,也要救她。

  韦小宝大喜,说道:“脚底能抹油,打架不用愁。师父教了我逃跑的法门,那定是谁也追不上的了。”九难微微摇头,说道:“‘神行百变’,世间无双,当年威震武林,今日却让你用来脚底抹油,恩师地下有知,定是不肯认你这个没出息的徒孙。

  韦小宝只盼冯锡范走到棺材之旁,就可从棺材中挺匕首刺出,便以客店中杀喇嘛的手法杀了他。这一招“隔板刺人”原是他的生平绝招,远胜拳术高手的“隔山打牛”。可是冯锡范越斗越远,却如何刺得着他?郑克爽道:“反贼,还不弃剑就缚?”韦小宝眼见情势危急,心想今日舍了性命也要相救师父,逼紧了吩咐喉咙,突然吱吱的叫了两声。

  韦小宝冲口而出:“这老婊子罪大恶极!”急忙伸手按住嘴巴,自知皇帝面前骂这等粗话,未免太过不敬。岂知康熙丝毫不以为意,跟着道:“对!这老婊子当真不是东西。太后忍辱忍苦,宁死不说,才令老婊子奸计不逞。上天保佑,太后以得保平安至今,却也全仗了不肯吐露这个大秘密。”韦小宝早已知道,却道:“皇上,这个天大的秘密,你最好别跟我说。多一人知道,多一分泄露的危险。”康熙赞道:“你越来越长进啦,懂得诸事须当谨慎。不过你跟我办事以来,从来没泄露过什么。倘若连你也信不过,我是没人可以信得过了的。”韦小宝周身数百根骨头,每根骨头登时都轻了几两几钱,跪下磕头,说道:“皇上如此信得过,奴才就是把自己舌头割了,也不敢泄露半句皇上交代的话。”康熙点点头,说道:“我大清龙脉的秘密,原来藏在八部四十二章经之中。”韦小宝假作惊异,连声道:“咦,奇怪,有这等事?这可万万想不到!”

  《鹿鼎记》读后感(五):随感

  读至第十五回。 懂得再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顺势而为,像水那样随机应变。如果想做兼职赚钱,就要乖乖听经理话,少说条件,肯吃苦。知足常乐,不要有过于膨胀的不合理的欲望,正所谓欲壑难填。如果你上台会紧张,那就紧张呗,不要期望自己镇定非常。如果考试意义不大,能过就行,何苦逼自己学些没用的呢。追妹子,何必非要在一起呢,保持好一个还不错的关系不也挺不错的吗?跟舍友相处,能融入开心便好,何必挑毛病呢?哲学看看就好,何必思索过多呢?何必失去生活的流畅度而去把人际关系搞得僵硬不行呢?心里想的大可不必表现出来。

  第十六回。韦小宝独自前往五台山。刘一舟听了方沐对话,恼羞成怒,前来追杀韦小宝。谁知却反取其辱。一行人前往鬼宅避雨,不想碰到了神龙教的人。究竟太后与神龙教有何瓜葛?神龙教究竟有何目的?神秘女鬼又是谁?

  第十七回。那女鬼原来是卫夫人。其家中有数十号女人,这些女人的丈夫和家人都为鳌拜所杀,因而对韦小宝感恩涕零。卫夫人将双儿送给小宝,小宝甚是欢喜。一同前往五台山。在搜寻顺治皇帝无果的时候,闯进来数名喇嘛,大闹五台山,杀了几名和尚。他们也是来找顺治皇帝的吧?他们究竟是何来历?为何也知道顺治皇帝在五台山中?

  第十八回。喇嘛们想抓老皇帝和尚(行痴),被双儿和小宝制服。小宝怕老皇帝被坏人所害无法像康熙交代,与双儿一同准备先下手为强,将老皇帝带走。抓住老皇帝对董鄂妃的依恋的心理,小宝差点成功。然而玉林师父赶到,一席道话又使得行痴回头。老皇帝吩咐了相关事宜给小宝,交给小宝一部经书让其带给康熙。不想小宝途中遭遇了神龙教的胖头陀,十分惊险地被十八罗汉救出。这神龙教究竟是何方神圣?洪教主又有何了不得?小宝回到宫中如何与皇帝交代?又如何处理好与皇太后的关系?

  第十九回。韦小宝回京。途中十八罗汉保护。韦小宝用心用财好生招待。虽然生性顽皮,但对结交朋友倒是十分热诚。回京后遇到方怡姑凉,遂与其谈情骂俏,不想去海上游玩误打误撞进入了神龙岛。

  第二十回。不是误打误撞。一切都有预谋了。方怡和小郡主被带入了神龙教,当了教众。方怡将韦小宝骗来。神龙教内讧。韦小宝机智化解,当上了白龙使。奉命前往宫中找寻四十二章经,神龙教扣押下方怡和小郡主,给韦小宝等一干人服用了毒药。让其一年内完成使命。

  第二十一回。小宝回到宫中。将老皇帝在五台山修行一事细说给康熙,哪知马屁吹过了头,康熙要让他出家去服侍老皇帝。因比武之事认识了建宁公主,哪知其喜欢被挨打挨骂,简直是个贱货变态,跟她去慈宁宫中不巧碰到太后,太后俞取他性命。谁知一块神龙教令牌大发神威,意外得知太后竟是神龙教的教众,太后对小宝的态度发生极大的转变。变得对他恭恭敬敬。小宝奉康熙之命前往五台山。

  第二十二回。小宝前往五台山途中遇到王屋派的司徒鹤等一干人,化险为夷。到了五台山中剃度为僧,法号晦明。遇到两个泼辣小娘,对绿衣女子一见钟情。袭胸,绿衣女子大怒,自杀未遂。去逛窑子,被蓝绿女子撞上,打扮成婊子骑马逃回寺中。向澄观讨教应付之策。化简为繁,为其指明一条明路。绿衣女子到底是什么人?怎生的如此好看?

  第二十三回。绿衣女子原是平西王府的人。其府中人来找事,困顿之中,曾受过小宝恩惠的杨溢之替其解困。小宝接到密旨,前往清凉寺保护老皇爷。想通康熙种种吩咐,不禁佩服的五体投地。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所受影响不同,所以每个人所看重的需求不同。抓住这些需求,便可以与之和谐共生。此外,一招鲜,吃遍天。此外,对比洪教主与澄观老和尚,一个武功招式信手拈来,随机应变,何等潇洒如意。而老和尚拘泥不化,墨守成规。对于紧急情况,想太多徒增压力,只要那一下管用就行,花架子图多图全卵用没有。

  第二十五回。白衣尼闯入寺中行刺康熙,被小宝挡住。白衣尼将其带出去。得知白衣尼竟是前朝公主,也是绿衣女子的师父。绿衣女子叫阿珂。

  至三十回。皇帝派韦小宝护送公主前往云南,下嫁吴应雄。吩咐小宝查明吴三桂是否有造反之意,如要造反,是怎的部署造反的?

  吴三桂,先是帮满洲鞑子赶走了明朝。接着又勾结各方势力,造反满清。罗刹国的火器,蒙古国,西藏,再加上神龙教。几乎把满清围了个遍。

  第三十一回。公主与小宝亲热,不愿嫁给吴应雄。桂府中丢了蒙古大胡子罕铁摩。此人知道造反的种种情况,因而桂府十分重视,派人搜查。搜到公主房间内,吴应雄一人入内,被公主陷害,身受重伤还被阉割了。。。吴三桂被阿珂刺伤,小宝很是担忧,前往牢中要人,万万没想到竟然郡主沐剑屏。原来真的刺客早就被吴三桂掉了包。阿珂究竟在哪里?吴三桂接下来会有何行动?

  第三十二回。围绕阿珂的身世。神秘人通知小宝阿珂有难。神秘人是陈圆圆,阿珂的生母。出家的和尚是李自成,阿珂是李自成与陈圆圆的生女。陈圆圆一曲高歌交代了身世经过种种。李自成,九难,吴三桂,动手起来,九难内功深不可测,降服李自成吴三桂,准备杀掉他们。被李自成的气魄所惊讶,让其与吴三桂搏杀。吴三桂手下赶到,韦小宝见势不妙,为顾全大局,救得阿珂与众人,与吴三桂达成妥协。一帮人携吴应雄,公主返京。

  第三十三回。大闹赌场。小宝一行人回京途中,得知吴三桂中途欲加害,换道而行。赌场众英雄打的风生水起。一剑无血冯锡范,美刀男胡逸之,瘦头陀,胖头陀,陆高轩,神丐吴六奇,李自成,李西华。李自成pk李西华。冯锡范pk胡逸之。不相上下。胡逸之竟对陈圆圆一片痴情。带走阿珂去见她母亲陈圆圆。红颜祸水?为何众英雄见到陈圆圆都神魂颠倒?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陈圆圆,为了她,失去了本来的自我。

  第三十四回。小宝凑齐了四十二章经里的羊皮,双儿拼成功。康熙皇帝暗中制造对付罗刹国的大炮。又命令韦小宝去剿灭神龙教。识得施踉,此人是海战高手。帮助小宝前去剿灭神龙教。

  第三十五回。放炮攻打神龙教好好的,然而洪教主派瘦头陀诈尸欺骗小宝,小宝放松警惕。又第二次被方怡骗了。被捉去见洪教主和夫人。双儿悄悄救得小宝。二人冰天雪地里乘鹿拉开与洪教主距离,小宝各种骚话逗双儿,煞是浪漫!二人偶遇当地猎人,问得有关山水方位,好去寻得鹿鼎山。已找到位置,担忧此地被罗刹鬼子占领,商量对策中。

  第三十六回。小宝误打误撞闯入罗刹府中,认识了罗刹公主苏菲亚。因为害怕洪教主,跟着公主去了莫斯科。帮助公主夺取了政权,公主甚是感激。派人护送小宝回国。

  《鹿鼎记》读后感(六):十亿韦爵爷

  中学看过一遍鹿鼎记。

  觉得这一定是金大爷觉得正统的武侠小说没啥意思了,决定反其道而行之,造出了一个不会武功,无大侠风度,纯粹凭借运气就能混得风声水起的韦小宝。

  他不会武功,胆小如鼠,油腔滑调,不择手段,口蜜腹剑,几乎每一个初次见到他的人都对他看不起。

  茅十八骂他胆小,下流,用石灰撒人眼。

  海公公觉得他居心不纯,一上来就想用药毒死他。

  康熙一见他觉得怎么有这么傻的太监。

  建宁一看到他就要把他舌头砍下来。

  就算是当上了天地会香烛,换上了锦衣华服,到了沐家一样一眼被众豪杰看扁了,一握手就疼得掉眼泪,还出言不逊,毫无领袖风范。

  陈近南也是直言不讳,“老实说,我是看不惯你这样人”。

  然而偏偏如此无能的韦小宝却最后名利双收,朋友遍地,黑白通吃,妻妾成群,艳福齐天,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

  当时,就连我也打心眼里看不起这样的一个家伙,心道,这样的人也能成八面玲珑,官运亨通的韦爵爷,可说是清末官场的高端黑了。

  不想。

  十年之后,工作之后的我在过年回家之际重读鹿鼎记。

  原本我印象中轻松愉快的鹿鼎记,看着看着竟觉得冷汗直流,看着看着,居然觉得好像自己也和韦小宝一样活着,甚至对韦小宝有了那么些嫉妒,嫉妒他那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更可怕的是,我已经明白了,韦小宝如果活在当今社会,依然会活得十分滋润,这个社会仿佛就是为小宝定制的一般,他的每一份优点,缺点,都成了在这个社会功成名就的法宝。

  而这《鹿鼎记》又哪里是什么讽刺清末,分明是在实写中国人的人情社会。

  中国人最典型的人际关系,就是一种奇特的“熟人友好”。互相认识的人,都在表面上显得非常亲密。然而那一次又一次勾肩搭背声称生死与共兄弟情谊之中,又谁知道这背后又是多少心机。

  且看这一段:

  ---------------------------------------

  索额图眼见小桂子是皇上跟前十分得宠的小太监,这次救驾擒奸,立有大功,心想取两

  部佛经,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用不着派遣此人。心念一转,便已明白:“是了,皇上要

  给他些好处。鳌拜当权多年,家中的金银财宝自是不计其数。皇上派我去抄他的家,那是最

  大的肥缺。这件事我毫无功劳,为什么要挑我发财?皇上叫小桂子陪我去,取佛经为名,监

  视是实。抄鳌拜的家,这小太监是正使,我索某人是副使。这中间的过节倘若弄错了,那就有大大不便。”

  索额图对韦小宝道:“桂公公,你瞧着什么好玩的物事,尽管拿好了。皇上派你来取佛经,乃是酬你大功,不管拿什么,皇上都不会问的。”

  忽有一名官员快步走了出来,向索额图和韦小宝请了个安,说道:

  “启禀二位大人,在鳌拜卧房中发现了一个藏宝库,卑职不敢擅开,请二位移驾查点。”

  韦小宝道:“那是什么佛经,倒要见识见识。”说着便去开那书函。索额图心中一动,笑道:“桂公公,我说一句话,你可别生气。”

  韦小宝说道:“索大人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好了。”

  索额图笑道:“吩咐是不敢当,不过我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桂公公,这两部经书,是皇

  太后和皇上指明要的,鳌拜又放在藏宝库中,可见非同寻常。到底为什么这样要紧,咱们可

  不明白了。我也真想打开来瞧瞧,就只怕其中记着什么重大干系的文字,皇太后不喜欢咱们做奴才的见到,这个……这个……嘻嘻……”

  韦小宝经他一提,立时省悟,暗吃一惊,忙将经书放还桌上,说道:“是极,是极!索

  大人,多承你指点。我不懂这中间的道理,险些惹了大祸。”

  索额图笑道:“桂公公说那里话来?皇上差咱哥儿俩一起办事,你的事就是我的,那里

  还分什么彼此?我如不当桂公公是自己人,这番话也不敢随便出口了。”

  韦小宝道:“你是朝中大官,我……我只是个小……小太监,怎么能跟你当自己人?”

  索额图拉着韦小宝的手,说道:“桂公公,千万别说这样的话,你如瞧得起我索某,咱

  二人今日就拜了把子,结为兄弟如何?”这两句话说得甚是恳切。

  韦小宝吃了一惊,道:“我……我跟你结拜?怎……怎配得上啊?”

  索额图道:“桂兄弟,你再说这种话,那分明是损我了。不知什么缘故,我跟你一见就

  十分投缘。咱哥儿俩就到佛堂之中去结拜了,以后就当真犹如亲兄弟一般,你和我谁也别说

  出去,只要不让别人知道,又打什么紧了?”紧紧握着韦小宝的手,眼光中满是热切之色。

  原来索额图极是热中,眼见鳌拜已倒,朝中掌权大臣要尽行更换,这次皇上对自己神态

  甚善,看来指日就能高升。在朝中为官,若要得宠,自须明白皇帝的脾气心情,这小太监朝夕和皇帝在一起,只要他能在御前替自己说几句好话,便已受益无穷。就算不说好话,只要将皇帝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想干什么事,平时多多透露,自己办起事来自然事半功倍,正中皇帝的下怀。他生长于官宦之家,父亲索尼是顾命大臣之首,素知“揣摩上意”是做大官的唯一诀窍,而最难的也就是这一件。眼前正有一个良机,只要能将这个小太监好好笼络住了,日后飞黄腾达,封候拜相,均非难事,是以灵机一动,要和他结拜。

  两人对拜了八拜,一同站起身来,哈哈大笑。索额图笑道:“兄弟,

  你我已是拜把子的弟兄,那比亲兄弟还要亲热十倍。今后要哥哥帮你做什么事,尽管开口,

  不用客气。”韦小宝笑道:“那还用说?我自出娘肚子以来,就不懂‘客气’二字是什么意

  思。大哥,什么叫做‘客气’?”两人又相对大笑。

  索额图道:“兄弟,咱二人拜把子这回事,可不能跟旁人说,免得旁人防着咱们。照朝

  廷规矩,我们做外臣的,可不能跟你兄弟做内官的太过亲热。咱们只要自己心里有数,也就

  是了。”韦小宝道:“对,对!哑子吃馄饨,心里有数。”

  索额图适才不住将珍宝塞在他的手里,原是要堵住他的嘴,要他在皇帝面前不提鳌拜财

  产的真相。否则的话,只要他在皇上跟前稍露口风,不但自己吞下的赃款要尽数吐出,断送了一生前程,势必还落个大大的罪名。他见韦小宝脸色有异,忙道:“兄弟要怎么办,我都听你的主意便是。”

  这样罢,这里所有办事的人,大家都得些好处,做哥哥的五十万两银子之中,拿五万两出来,给底下人大家分分。兄弟也拿五万两出来,宫里的妃子、管事太监他们面上,每个人都有点甜头。这样一来,就谁也没闲话说了。”

  索额图道:“这些事情,由做哥哥的一手包办便是,包管你面面俱到,谁也得罪不了,从都会说桂公公年纪轻轻,办事可真够朋友。钱是拿来使的,你我今后一帆风顺,依靠旁人的地方可多着呢。”

  韦小宝道:“是,是!”

  索额图又道:“这一百万两银子呢,鳌拜家里也没这么多现钱,咱们得尽快变卖他的产

  业,一切做得干手净脚,别让人拿住了把柄。兄弟你在宫里,这许多金元宝、银元宝也没地

  方存放,是不是?”

  索额图笑道:“过得几天,我叫几家金铺打了金票银票,都是一百两一张、五十两一张

  的。兄弟放在身边,什么时候要使,到金铺去兑成金银便是,又方便,又稳妥。除非有人来

  摸你的口袋,否则谁也不知你兄弟小小年纪,竟是咱们北京城里的一位大财主呢,哈哈,哈

  哈!”

  :“兄弟,皇上吩咐了,苏克萨哈的家产,给鳌拜

  霸占了的,要清查出来还给苏克萨哈的子孙。咱们就检六七万两银子,去赏给苏家。这是皇上的恩典,苏家只有感激涕零,又怎敢争多嫌少了?再说,要是给苏家银子太多,倒显得苏克萨哈生前是个赃官,他子孙的脸面也不光采,是不是?”韦小宝道:“是,是。”

  索额图道:“皇太后和皇上指明要这两部佛经,这是头等大事,咱们这就先给送了去。

  鳌拜的财产,慢慢清点不迟。”韦小宝点头称是。

  太后听说两部经书均已取到,甚是欢喜,伸手从康熙手中接了过来,打开锦缎玉匣,见

  到书函后更是笑容满面,说道:“小桂子,你办事可能干得很哪!”

  韦小宝跪下请安,道:“那是托赖太后和皇上的洪福。”

  韦小宝又请安道:“谢太后赏,谢皇上赏。”

  -------------------------------

  却看,若不是韦小宝能成为皇上身边的红人,索额图能如此巴结他么,他们称兄道弟,而小宝自然也是心想要能够借上索大人的力气去了解宫外政事。而这一结拜,更是为韦小宝铺上了走到上流社会的红地毯。小宝也是借此认识尚书明珠,康亲王等人。更重要的是,索大哥教会了小宝如何合理合法地贪,后来韦小宝也是将此秘诀发扬光大。两个人都是聪明绝顶之人,一点就通,却不知能混到如此人精的地步,需要多少银两来历练。

  然而真正在官场中能屈能伸的人,都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韦小宝贪钱,但是却不吝啬,对周围的人,平级或者比他低级,都是大把大把的撒银子,其中笼络到的人马,最为得力的该算是多隆了。

  韦小宝常常给多隆银两,而且常常给多隆差事干,多隆收到的赏赐要退给韦小宝,小宝却一分不用,都说分给下人。

  这一来二去,多隆就欠下了许多人情。到后来,多隆几乎就成了小宝的打手,欺负郑公子,打跑蒙古喇嘛,帮忙要债。当然,每次干活,小宝总能给出不少赏赐。

  这么说着,好像中国社会都已经成了钱权交易。但是这偏偏不是全部,在互相利用的背后,又有着平日互相调笑的真正的兄弟情谊。

  多隆在最后关头被命令看好韦小宝,以防小宝通告天地会。韦小宝磨不过多隆,最后只能提刀杀掉多隆,书中用了很大篇幅写说小宝心中的犹豫和不舍。事后,小宝还给了多隆380万汤药费。

  金庸最终没让多隆死去,这也是我现在不再认为金庸是把这部小说当作讽刺小说写。金大侠承认了人情社会的这一层关系,并不期望为韦小宝埋下一个心狠手辣灭亲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这是金大侠对中国复杂人际关系的默许。

  再看康熙和韦小宝的关系。

  就最简单的看法来说,康熙是在利用韦小宝。书中多次地提到了康熙在心中把韦小宝当作自己的替身,认为小宝智力,武功,相貌,知识都不如自己,每次韦小宝的成功对康熙来说都是一次心理满足。

  其次,康熙对官场背后的规则看得很透,即使是小宝已经是自己的心腹,他依然对小宝留着很多底牌。他深知小宝为人乖巧,机灵狡猾,不可全信,但是确确实实地喜欢这样的一个年纪相仿的家伙。而且他看到了韦小宝的厉害之处。

  且看:

  ------------------

  索额图细细打量小桂子,说道:“小公公,你今日护驾之功,可当真不小啊。”

  小桂子道:“那是皇上的福气,咱们做奴才的有什么功劳?”

  康熙直到此刻,方知为君之乐,又向韦小宝瞧了一眼,见他缩在一角,一言不发,心想:“这小子不多说话,乖觉得很。

  -----------------

  申牌时分,康熙派人来传他到上书房去笑容满面的道:“小桂子,太后说你昨晚又立了

  大功,要升你的级。”

  韦小宝心想:“我早知道啦!”立即装出惊喜交集之状,跪下磕头,说道:“奴才也没

  什么功劳,都是太后和皇上的恩典。”康熙道:“太后说,昨晚有几名太监在花园中打架,

  惊吵太后,你过去赶开了,处理得很得当。你小小年纪,倒识大体。”韦小宝站起身来,说

  道:“识大体吗,也不见得。不过我知道,有些事情听了该当牢牢记住,有些事情,应该立

  刻忘得干干净净,永远不可提起。太监们打架,说的话挺难听,自然谁也不可多提。”

  韦小宝道:“正是。只要皇上定下计策,有什么事,交给奴才去办便是。”

  韦小宝道:“正是!”康熙道:

  “我早知鳌拜这厮倔强,因此没叫送入邢部天牢囚禁,免得他胡言乱语,一直关在康亲王府

  里。刚才康亲王来奏,说那厮整日大叫大嚷,口出不逊的言语。”说到这里,放低了声音,

  道:“这厮说我用小刀子在他背心上戳了一刀。”韦小宝道:“哪有此事?对付这厮,何必

  皇上亲自动手?这一刀是奴才戳的,奴才去跟康亲王说明白好了。”

  康熙亲自动手暗算鳌拜,此事传闻开来,颇失为君的体统,他正为此发愁,听韦小宝这

  般说,心下甚喜,点头道:“这事由你认了最好。”沉吟片刻,说道:“你康亲王家里瞧

  瞧,看那厮几时才死。”韦小宝道:“是!”康熙道:“我只道他中了一刀转眼便死,因此

  饶了他性命,没料到这厮如此硬朗,居然能够挺着,还在那里乱说乱话,煽惑人心,早知如

  此……”言下颇有悔意。韦小宝揣摸康熙之意,是要自己悄悄将他杀了,便道:“我看他多半挨不过今天。”

  ---------------------------------------------

  可见,韦小宝在宫中顺风顺水绝非偶然,而是其人顺应大势使然。

  更何况,虽说韦小宝贪生怕死,然而每每康熙遇到关键时刻,他总会舍命相救,如果说第一次鳌拜韦小宝的出手是一次无可奈何的对赌,第二次在九难刺杀的时候是占着护身宝衣,第三次遇到归夫妇的刺杀的时候,更多就是一种对康熙的兄弟情谊,义气使然。

  另一面,康熙虽然对韦小宝派活的时候,总是毫不手软,总是把最危险最难办的交给他办,却在心底也是有情有意,且不说赏赐什么的了。他把公主默许给了小宝,又明知其人与天地会勾结,也在最后选择了妥协。即使书的末尾,也把康熙晚年多次南巡归咎于康熙对小宝的思念之情。

  正是这样表面兄弟情深,背地里互相利用,利用背后又真真切切地存在着一种依赖的人际关系,造成了中国复杂而别具特色的人情社会。我们没有办法对如此一种文化作出好或坏的判决,但是它却现实地让你深深地反思其其他的所有武侠小说。

  金庸其实已经为他的侠字在射雕中作出了解释: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在身死之间谈笑风声,能在强权面前死而后已?金大侠恐怕在写了那么多武侠,看遍了世间冷暖之后,感受到了一丝凉意,这个世界上,又哪里有那么多的大侠呢。而若所有人都如同胡裴那样,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与强权相抗,恐怕大侠还不到时候就死光了罢。

  陈近南,可算大侠了么,可是刚正易折,正是他对王爷的忠心不愿自立门户,对郑克爽的一位忍让,最终让他难防暗箭。

  茅十八,或许武功不够,但是为人傥荡,快意恩仇,可以算是一个大侠了吧,但是屡屡受挫,被韦小宝救,被海公公饶命,最后还是在菜市口被韦小宝用计调包才逃出生天。

  再看看沐王府众英雄,天地会众好汉,又有那个最终不是折服于小流氓韦小宝手里呢?

  这不得不让人想到,金大侠累了,他在心中深深地明白,武艺绝伦,忠肝义胆不足以让一个人在社会上活着。他想最后写一本书,告诉大家,其实,大侠,终究是违背人性的。

  而在这个社会上走来走去的,终究大多还是凡人耳。

  凡人,会和韦小宝一样,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吓尿。

  凡人,会和韦小宝一样,被强权威慑的时候放弃一些自以为的原则。

  凡人,会和韦小宝一样,做事不在乎光明正大,明枪暗箭一起来。

  更可怕的是,聪明的凡人,会利用起周围的人,用利,用义,用中国人的人情,来让他比一个武功卓绝的大侠更强大。

  其实,中国有十亿韦爵爷。只不过,大多数,运气差一点,脑子笨一点而已。

  《鹿鼎记》读后感(七):最晚看完的金庸作品

  小时候,家里没几本书,书籍获取不易,翻箱倒柜发现了些残破不全的武侠小说,我只看了两本,一本是《神通小飞龙》(下册),这本书现在近乎绝迹,作者不详,仅知道是位台湾武侠作家,以如今的眼光来看,故事情节着实没什么可说的,一路闯关而已,不过对于没看过书的小孩来说却特别有趣,书中内容直到今天都还有印象,后来看过的书倒是很多记不起来了,所以说国学功底要从儿时学起。

  另一本则是金庸《鹿鼎记》(第一册),也许只是翻了翻。

  后来又间断看过几集陈小春版《鹿鼎记》电视剧,当时很火,成为经典之作。

  可是,我一直没搞清楚故事情节,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又在看《鹿鼎记》的原因,从头开始,系统地通读全书后,脑子里才会建立正确的框架。至于为什么非要弄清楚,无它,唯感兴趣和好奇而已。

  书名一说取自书中“人为鼎镬,我为麋鹿”,一说书中的宝藏埋藏处——鹿鼎山,前者的说法更恰当些。

  金大师后来对他的所有作品做过一次大修,此后的这个版本就叫做新修版,主要是修补情节漏洞和润饰句子,个别作品在情节上变动较大,例如《天龙八部》,褒贬不一,依读者各自的主观看法而定,我正在看的《鹿鼎记》就是新修版。

  想了解情节也可以看电视剧对不?这和我的偏好有关:看最原始的,大部分电影电视都是改编自书,它们所有的发挥再创造都是建立在书的基础之上。不靠谱滴说,看问题要看本质。

  我们以前的课程学习也有这种倾向,老师或者教材的前言总对大家谆谆教导:要读原典!

  《鹿鼎记》在金大师的作品当中,长度真可说是数一数二的,读了也有好些天了,才到44回,离结尾还有6回,差不多还有半本书的厚度。

  书越到结尾看得越吃力,读者心态变了,紧赶慢赶想读完,却老不见完,气力用尽。于是我准备在此处停一停,缓缓再看。

  《鹿鼎记》是金大师的封笔作,写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大多不把它看做武侠小说,金庸自己说是历史小说,更确切点应该是清朝官场讽刺小说,武侠、历史、官场都有的大杂烩。

  情节是分块的,大致可划分为“皇宫篇”“五台山篇”“吴三桂篇”等,非常类似于RPG游戏,六神磊磊说韦小宝本质也就是个飞来飞去给主子挖地雷的工兵,侧面也印证了情节推进的特点,只是金大师在情节和人物关联上编织甚密,细节上颇为复杂。

  金大师的文学功底好,每一回的回目名如果不加以解释说明,我很难知道是用了典故的,还有文中不少的史料、诗词、文言等等,都能反映出作者本身的底子,这是其他武侠小说少有能做到的地方。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有一个词叫做“梳笼”,在四十多回出现过,现代汉语里没有这个词,我曾在《金瓶梅》里看到过,是古时妓院术语,大概类似于包养的意思。

  在性描写上,金大师非常含蓄,迥异于黄易,有时甚至一笔带过,读者很容易忽略,例如43回,神龙教教主夫人苏荃有小孩了,一时令我丈二和尚……啥子情况,前面没写啊,网上查了下才发现,原来是之前丽春院那儿的线索,可是我看到那儿的时候根本毫无提示嘛。

  金大师擅写爱情,相比起感情浓烈的射雕、神雕等作品,《鹿鼎记》中的感情却是娱乐化的,反崇高的,即便去掉对整部作品也没啥影响,虽然韦小宝有7个老婆,但书中写到的时候我发现毫无来由,莫名其妙就变成老婆了,即便是现代爱情观也和这相距甚远,与其说是爱情的结合,更像是种“过日子”的感觉,例如苏荃、曾柔。

  其中金大师着墨最多的一个老婆——阿珂,也最具代表性,六神吐槽说人灭绝师太都在读者中火了,就阿珂不火,人气最低。为何?因为她的行为模式,从始至终,她都只有一种模式:对韦小宝打、骂、杀,最后这个杀没有开玩笑,就是真的杀人见血。偏偏韦小宝还跟见了鬼一样死缠烂打,阿珂要杀他也至多来一句“辣块妈妈,谋杀亲夫了”,丝毫不会哀声叹气,要说他是出于感情深厚云云没人会信,阿珂这样一个对韦小宝痛恨入骨的人物在最后还是跟了他,还觉得这样的选择也不错,会是因为感情?(我还没看完不知后续,转述的六神的观点)

  把剩下四回和附录、后记看完了。

  韦小宝有两件宝贝一般被认为是这本书的不足之处,一是世上最锋利的匕首,一是刀枪不入的衣服,和开挂一样。文中还写过一次“最强的矛和最强的盾”的交锋,结果是相持不下,匕首没能刺死韦小宝,只是受了点伤,衣服没能让他丝毫无损,却也没让他丧命。

  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江湖上受人敬仰,行事磊落,最后却被小人郑克爽所害,岂不令人气结?还有那内奸叛徒风际中,告密求荣,最后康熙给了他一个芝麻绿豆小官——都司,回报率简直不要太低,他自己还恬不知耻得意洋洋。六神为此特意写过一篇文章,列举了金庸作品中不少英雄豪杰为小杂兵所害的事例,点明小杂兵比欧阳锋这种知名大坏蛋的危害更加严重,更难预防。

  陈近南毕生致力于反清复明,这是一项没有前途和希望的事业,一生碌碌无为,丧命于宵小之手,想来也真是孤独。

  陈军师愚忠可惜,不过即便他公然反叛郑家主子,似乎也不会有好下场,他必然会被当时舆论氛围指责,分崩离析,事业毁于一旦,这种后果一般人受不起,再者康熙也要灭他,就算避世不出,也绝无安宁,可见实在进退两难,无路可走,身上担子太多太沉。

  反清地下组织还有各种派系争斗,云南沐王府和天地会还在争执谁是正统,都是镜花水月明日黄花之事,说来令人发笑。

  脑子不好的武功再高也没用,典型如归辛树一家,武功极为高强,却被吴三桂当枪使,害得铁丐吴六奇殒命,又是一桩毁于高级小杂兵的案例。归家三口得知真相后,又跑去刺杀康熙,搞得个乌烟瘴气鸡飞狗跳,全然一场闹剧,还不知道他们出场到底想干啥就匆匆退场领便当,我要是吴六奇可咽不下这口气。

  说回阿珂,金庸倒也没刻意责怪她,只是淡淡地写阿珂自己承认识人不明,兀自深感羞惭。但是接着金庸写了一个很有趣的情节,说韦小宝由“明朝宗室朱术桂自杀殉国,妾五人同殉死节”想到自己身上,看来他还是清楚七个老婆实际状况的。

  最后三回是平台湾、反击罗刹(俄罗斯),有点拖沓了,忠实于史料描写前提下,韦小宝在其中得不到凸显,尤其是对战俄罗斯一节,根本就是强行加戏。

  书末,黑白通吃无间道的韦小宝被两方相逼,左右为难,想金盆洗手不得,隐约要步陈近南后路,金庸的收尾是让他金蝉脱壳,隐居遁世,只要不被人找到就没事,虽然有点牵强,却也没别的办法。

  《鹿鼎记》读后感(八):从《十面埋伏》到《鹿鼎记》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十面埋伏》里章子怡饰演的小妹第一遍跳这个舞的时候,就想起了《鹿鼎记》里的陈圆圆。

  然后陷入对《鹿鼎记》的不可自拔中。

  ——一位武侠小说宗师级人物的最后一部长篇武侠小说,主人公却是个不会武功的顽劣少年。

  武侠小说中的主人公,无不一身超凡脱俗的绝世武功,资质愚钝者如虚竹有逍遥三人传功,无心习武者如段誉有北冥神功作弊,又或者像郭靖有一个武功逐渐增强的过程;而这些主人公的性格,要么迂腐,要么敦厚,要么至善,总有一个数个熠熠生辉的闪光点,甚至像萧峰(乔峰)那样可以说侠之大者一生磊落,完美符合社会道德标准。

  但出了一个韦小宝,韦小宝出身妓院,虽然有陈近南为师,但懒癌不断发作终究武功低微,所凭仗的,一是宝衣匕首二是逃命法门“神行百变”。韦小宝为人也算不上是个好人,贪财好色嗜赌如命,精通的不过是精神胜利法,唯一的优点只是从评书里学来的“好兄弟,讲义气。”

  他是个俗人,是个小民,说白了,是个无赖。

  然而机缘巧合下救了茅十八,来了北京城,识了小皇帝康熙,深得信赖一路青云。

  他是每一个人的写照,汇集了每个人身上的劣根,他知道“小玄子”真实身份一样会惶恐,看见陈圆圆一样会流口水,更不要提赌赢了拿了银子一样会乐不可支,娶了七房娇妻一样会享尽齐人之福。

  如果说郭靖乔峰是英雄,完美符合道德标准。那韦小宝打架撒石灰,赌博出老千,一无是处,就是一个反英雄反传统追求自我追求快乐的人。

  他是个真人。因为他追求的自我追求的快乐,是真自我真快乐。

  真到甚至有无数人质疑《鹿鼎记》是他人代笔,质疑《鹿鼎记》根本不算是武侠小说。

  但影君坚信《鹿鼎记》出自金庸之手,为什么主人公不会武功,或许是因为《神雕侠侣》中的一句话:“紫薇软剑,三十岁以前所用。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以前持之横行天下。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而金庸老先生已然无剑,仍胜有剑。

  影君想,陈圆圆临死之时一定不愿自己的一生是被吴三桂李自成这类大人物,或者某种层面上可以说是英雄人物的人如此对待。她一定更愿意像女儿阿珂一样守着一个会说甜言蜜语,会疼她爱她怜她惜她的韦小宝。

  哪怕韦小宝看见她之后失礼至极的流口水。

  哪怕韦小宝不曾武功独步天下,不曾指挥千军万马,更不曾坐拥天下。

  对家国英雄的人未必是女子心中的英雄。

  陈圆圆一定不愿意吴三桂和李自成为她相杀。

  小妹也一定不愿意刘捕头和金捕头为她相杀。

  **********************************************************************************************

  叫我影君,欢迎玩耍。

  欢迎关注公众号“影君问”。

  我在这里等你。

  《鹿鼎记》读后感(九):七女

  之前看的金庸全集是三联版的,听说世纪新修版有些改动,于是打算重看一遍。《鹿》的新修版改动不大,以至于我看完后完全找不出来改动在哪,还是网上查了才知道。简单说一下《鹿》的改动都是枝节的修剪,要是不细心还真找不到,在我看来,就是细心想找到也有点难度。实在想找不同的,可以新旧版对照着看。

  《鹿》是金庸先生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金庸先生说封笔就封笔,颇有大家风范,真的可谓是激流勇退。我揣测,其实金先生心眼里不是太看得起通俗小说,志向毕竟不同,只是当初为了读者和报纸销量偶一为之,不想无心插柳。这金盆洗手之作,也很是有趣,写一个无赖的江湖事,像是和读者开的一个玩笑。

  说说韦小宝的七女,阿珂和方怡都是求而不得的例子,金庸先生应当是最喜欢阿珂,她也是最难得的,初来都有情郎却遇人不淑,只好委身韦爵爷。苏荃是金先生的少妇情节,建宁是受虐狂。这四人,苏荃和建宁都很饱满,阿珂和方怡看似雷同,程度上还是有点区别,比如阿珂是在怀上孩子之后才彻底回心转意,有点弃妇思归的意思,方怡却是摇摆不定,翻云覆雨。这四个倒还罢了,最让我奇怪的其实是另外三女,双儿,曾柔和沐剑屏,这三女大可不必写成三个人物,细细思量,双儿不就是曾柔,曾柔不就是沐剑屏,沐剑屏不就是双儿。这三人都是金庸先生的小昭情节,可这部书里也太是过分,一个小昭还不够,偏要弄出三个雷同的小昭,于我是一大败笔。

  七女,其实五个就够了。

  《鹿鼎记》读后感(十):大投机家:抚远大将军、一等鹿鼎公韦小宝

  投资界广为人知的大投机家是生于匈牙利的安德烈·科斯托拉尼。此公少时接触证券投机后,便以此为生,屡创盈利奇迹,在投机市场获取财富有如探囊取物,自称投机者,业内人士更尊称为“20世纪股市见证人”、“20世纪金融史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和“一直受到上帝眷顾的人”,可谓投机界的翘楚。

  但是跟我中华上国的抚远大将军、一等鹿鼎公韦公小宝比起来,还是要显得图样图森破。韦公从一无所有起家,得御赐黄马褂为衣,金饭碗就食。从社会底层到位极人臣,纵横江湖朝野,怀抱娇妻美妾,人生跨度之广,不是科斯托拉尼这样实现家族复兴的落魄富二代能比的。

  所以,鹿鼎公才是真正古今中外,举世第一大投机家。

  据韦公年谱《鹿鼎记》载,公隐居之前,曾随口说道自己一生大事,计有:一,诛杀鳌拜;二,五台山救驾老皇爷;三,五台山舍身救驾小玄子;四,智救太后;五,联盟蒙藏;六,破神龙教;七,捉吴应熊;八,荐将破吴;九,攻克雅克萨城,签订尼布楚条约。

  鹿鼎公身兼抚远大将军之职,回首年谱,主要提起的是国家大事。固然精彩绝伦,但若以投机角度来看,尚不足完全覆盖其投机一生,且容补记一二。

  第一,杀小桂子,跻身投机市场

  一个人要想取得“大投机家”的尊号,首先便是要先进入投机市场。投机市场本身凶险而多彩,有如杀人入宫扮太监,世人多半畏惧不敢。韦公能走出这一步,成功开户,一部分是因为其胆量,另一部分也是因为要掩护茅十八撤退的义气所在。

  所以,江湖有言,投机常胜者,人品皆上佳。诚不我欺。

  第二,坦诚自己非小桂子,确立交易系统

  韦公入宫即得奇遇,陪康熙皇帝摔跤,屡建奇功。但也因为知晓假太后这一天大秘密,进退两难。韦公与皇帝日久生情,不忍其陷入险境,向其坦白杀死小桂子并冒充的原罪。此固是死罪,但韦公义薄云天,终于逢凶化吉。

  入市投机者分为两类,第一类开完户运气不好,大赔一通撤了。第二类开始交易就莫名挣了一笔。这时就要抓紧时间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不然投机曲线必将盘整而后下跌。鹿鼎公因诛杀鳌拜,已获得第一桶金。此时通过坦白与旧事切割,建立新的交易系统,打好了向上突破的盘整基础。

  完整的交易系统是投机胜利的基础。

  第三,五台山两次救驾与智破假太后,完成建仓

  韦公坦白自己身份后,受到重用,赴五台登少林智破太后。在这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与皇帝的感情,坐稳天地会的香主,结交多隆、索额图与康亲王等人,遇到了曾柔,双儿,阿珂与苏荃。基本完成投机人生的建仓。

  有运气赚到投机第一桶金并建立合适交易系统的人,最重要的就是建仓。建大仓需要的是运气,这运气就是大势要好。巴菲特老师曾经庆幸自己生在美国,并且是最好的时期,故能成功。鹿鼎公也是随着康乾盛世一起成长,可谓大势甚好。

  一般的小投机者不能奢望鹿鼎公般的投机大成,也就不需那种难得的大势向好。但在建立仓位时观察更大一级的走势是非常重要的,要建立与走势相符的仓位。

  第四,联蒙藏破蛇岛,捉应熊破吴逆,加仓精准

  满清以军功为尊,韦公虽多次救驾,但寻常人等不过视其为皇帝宠幸的小红人而已,要成为真正的“叱咤红人”,还是要立军功。此时韦公不仅深得皇帝宠信,任御前侍卫副总管,骁骑营都统,而且象征财富的《四十二章经》已八得其七,可谓浮盈巨大。此时加仓,只有军功一途,固有风险,但大投机家的智慧,也就在此时之加仓。

  加仓的结构和加仓的时机,是投机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初学者往往是不敢加或者乱加,所以浮盈加成浮亏的常有。鹿鼎公的这次加仓,也是数次冒着赔光赔掉命的危险加的。他赢了。加官进爵,七女尽收。投机曲线达到第一个高点,盛极必衰,也该考虑减仓了。

  加仓是唯一大赢之道。

  第五,攻破雅克萨,约签尼布楚,坐功了得。

  破吴之后,因为天地会和康熙的矛盾,韦公夹在期间,已是难做。投机曲线第一次出现明显下跌,但是这次下跌没有破位,还有新高可能。韦公也没有跟康熙和天地会决裂,而是稳坐钓鱼台(当时叫做通吃岛,后来韦公离去时改名钓鱼岛)静等。终于等到与罗刹国的交战机会,走上“抚远大将军,一等鹿鼎公”,朝野交赞的人生顶点。

  后世的利莫佛尔曾有名言:真正的赢家不是做对最多的那个,而是拿对仓位时敢于“坐”等,“坐”得住的那个。也就是常说的,让利润奔腾,把亏损斩断。但投机者往往有“落袋为安”和“补仓摊平成本”的坏想法,导致赢得少亏得多。

  敢赢。持有正确的头寸,拿得住。

  第六,坚持原则,及时隐退。平仓。

  陈近南的离世和康熙帝的成熟,让韦公的投机人生开始面临极大的阻力。加封一等鹿鼎公虽然再次冲高人生曲线,但量能已经出现背离,并且阴跌不断。这两方互相矛盾的势力开始正面碰撞,如果韦公要继续推高人生曲线,就必须选择一方,这已经触及底线而且也不保证能成功。如果不做选择,被这互相杀戮的双方夹击,人生曲线相当于出现双杀,必会加速下降。

  鹿鼎公这个时候选择了平仓。因为人生曲线已经出现了破位(康熙帝和天地会的苦苦相逼)。正当此时,以顾炎武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劝其自立为王的说法,不啻逆势加仓。鹿鼎公自是断然拒绝。

  所有投机的美好结局只有一个,顺利平仓。

  鹿鼎公的人生博大精深,值得我辈后世投机者反复学习。

  无奈说一句,投机大胜的每一步都需要上佳的运气,所以,运气不好时必须止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