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叔本华思想随笔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叔本华思想随笔的读后感10篇

2017-12-16 20: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叔本华思想随笔的读后感10篇

  《叔本华思想随笔》是一本由(德)叔本华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00元,页数:3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叔本华思想随笔》读后感(一):无力承受桂冠的天才

  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叔本华出生于德国但泽 (今属波兰,更名为格但斯克)的一个银行家家庭,自幼性情孤僻。

  作为对作者的了解,这一些也许足够了。而且想必其大名业已鼎鼎。而剩下的则只需沉浸在他曼妙而又通俗的对世界理解之中。

  叔本华所持有的大部分”悲观态度观点如今看来,也只是客观的描述了一下现实。与其说是预言,但不如说是一针见血的道破:世风的堕落倾向,人的心灵永远通过意欲而逃避痛苦,而痛苦这一现实早已被证明。诸如此类,他的天才之处正是在于洞察人类世界那敏锐的大脑引起的思想巨震,竟是在200多年前。昭示了真理的叔本华的名字永远被铭记与历史屈指可数的光荣之中。

  然而,当时却鲜有人理解他伟大的思想。即使成名也”老迈的头颅无力承受奖赏的桂冠”。但在不远的未来,引起全世界读者的共鸣,这也许是对天才最好的奖赏了。对于读者,阅读的乐趣,正如叔本华所说,共鸣越多,得到的乐趣越大。说的无以复加的精彩啊。

  如今反智的而娱乐至死的环境下,谈起叔本华仅仅是一名德国悲观主义哲学家这一简单的哲学史上定位而忽略他内容详实朴素无华却至真至善的文笔的话,简直就是对世间最美好的东西的视而不见走马观花。托马斯曼曾谈起过整整一天阅读叔本华的乐趣,而阅读这么一本书我认为花多少时间都不会是浪费,因为这的确值得你去这么做。

  这本书非常好的将模棱两可的”意志“翻译成”意欲“更加通俗易懂,感谢翻译者本身对于叔本华的热爱,如果缺少这一份热情和由内而发的诚意,是不会有这么优秀的中文译本面世的。

  也感谢此书原来的主人在各个段落做的精彩句子的下划线和留白处的读书笔记,我充分感受到你认真阅读了这本书的诚挚。。。但是如果是我则做出用一只有充足笔油的笔从第一个字划到最后一个字的更幼稚的举动——实在是因为渗透着、闪烁着对于所有存在理解的永恒之光芒的行文而难以驻笔标记并舍弃充满赞叹的目光。

  叔本华临死前声称看透了整个世界,至少,这种死而无憾的心情我看并没有什么问题。那么在这雾霾天,尽情享受高原上清新的空气吧。

  《叔本华思想随笔》读后感(二):对人生重要问题的思考

  这是一本性质上为补录的书,是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的一些问题拿出来继续说,浅显地说。本书内容还是可以理解的,很多时候不费什么劲。从第一篇的《论教育》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哲学家的雄辩。顺着它,我发现被那些内容带进了作者的思想体系,认为确实是那样:人确实要先有客观的认识,才好拥有概念、知识,不能本末倒置,不然日后难成大器。其它方面的论述也很全面,很系统,并且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支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但是,书中的作者的一偏之见却也显而易见:对女人多方面的否定;对黑格尔,谢林等哲学家的不屑一顾甚至带着情绪式地打击嘲讽等。

  另外,叔本华的人生悲观论调,依我看,是建设性多于破坏性。因为他主张的是看穿生命的空洞无聊的本质之后,否定意志,然后达到自身存在的实现。他说人们要奋斗,而不是享乐或者堕落。这点应该看到,不然会造成很糟糕的影响。

  《叔本华思想随笔》读后感(三):叔本华思想随笔

  第一,这本书中大多论证译者只是选取了某一片段,对于某一说法缺少充足的论证,这是本书的不足之处。 第二,叔本华也局限于他的时代,他的一些论据是没有科学观点支撑的。 第三,作为一个哲学家,本书中关于哲学的看法是很独到也很有说服力的。 以上是我目前的一些看法,关于叔本华的思想,我想要在读完很多其著作和哲学作品才会有更好的理解。

  补充 论哲学和智力一篇中第18和第20节太精彩了。虽然我只是感到读起来比较爽,其中关于形而上学和唯心论的论述确实使我大快朵颐。之后要读哲学史了,搞清楚哲学中的基本概念,主要流派等等。哲学是要慢慢地读,叔本华的主要作品是一定要读的。

  《叔本华思想随笔》读后感(四):论选择的意欲

  近日在为一些选择而纠结不已,遂找一位老师聊了聊自己的选择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我纠结于各种放不下,舍不得,也纠结于自己的心的摇摆不定。在谈论的过程中,老师不断提到某某人很清楚自己以后要选择的方向,早就决定好了。言外之意不用说。我承认自己的犹豫摇摆可能说明了自己的主见不坚定,这点上不如人。但是回头一想,果真如此吗?

  刚刚买了本叔本华的著作,打算拜读拜读。刚刚读了一些关于叔本华思想核心的阐述,感觉自己豁然开朗。叔本华的思想核心是人的意欲和智力,此处的智力是指认识世界的能力说白了就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叔本华认为意欲指导智力,先有意欲,再有智力。而世俗普遍将这二者颠倒,且强加上之间的因果关系,即智力的发展决定了意欲的方向。人们总是在讲人在不断认知世界的过程中思想不断改变,从而决定了自己的意欲,决定了自己的行为。突然感觉自己买这本书买的好及时,让困惑的我明朗不少。

  又读了第一篇几千字的《论教育》,核心思想就是一个:现在大部分的教育是不科学的,是失败的。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应该是先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在理解接受相应的概念。这样的学习是自然的,系统的。而现在的教育往往是先把各种各样的概念道理写到课本上让孩子们记忆,结果孩子们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经历的与很多自己从前学习到的不吻合,从而造成了对事物的错误判断和盲目做出一些决定。而孩子们的余生就在不断地积累生活经验中不断地来忘记从前学过的那些所谓的“真理”。我认为,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出现了不少心智不成熟的孩子,甚至一辈子都心智不成熟。他们之所以永远长不大,就是因为他们所有对世界的认知总是来源于旁人告诉的,书本上学习到的,而对自己经历的与自己已有的想法冲突的认知则一概否定,水米不进。在为人处世上他运用的没有一点自己所体会到的东西,往往会盲目照搬别人告诉的一切,或者是别人怎么做自己就学着去做。这种人的典型表现是小时候体现出一段时间显得少年老成,总是参与到各种所谓“管人”的阶层以体现自己所理解的“成熟”,很多的决定都是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听别人所说做好了,长大后照做就可以了。更要命的是他的这一生都在从别人那里得到的概念中活着,从生到死,都没有过接受自己的直观认识。这种人是悲剧的,如行尸走肉般活着,只不过操纵他的不是别人,是自己从别人那里搬用过来的思想,他的脑子里始终只有概念,只有方法,就像大树只有树冠没有树根。

  这绝对不是一个个别人群。多少孩子从小受父母在一旁的唠叨小小年纪就已经对自己的一生都有了“规划”。好好学习,考好大学,找好工作……而真正做到这些的人,他们似乎很“快乐”。可是,这些根本没有过内心对人生思索和对世界深刻认识的人,他们知道什么是快乐吗?知道什么是幸福吗?八成也是“被幸福”了。快乐是一种充实,是一种心底的愉悦之感。这是我的理解。

  所以说,那些信誓旦旦的说我大学毕业以后就要工作,就要考研,就要出国的人真的了解自己吗?他们的这些决定真的经过深思熟虑了吗?他们忘掉了那些被灌输的虚无的概念了吗?

  我开始庆幸,庆幸自己在迷茫,庆幸自己犹豫不决。当初刚上大学时也是铁了心的要在四年后就工作,再也不读书了。可是,大半年过去,我的想法又有所改变。这是一种内心不坚定的表现?可是,你真的了解你的内心吗?连自己内心也就是叔本华说的意欲,都不了解,有什么资格说自己坚定了自己的内心?

  虽然我仍然在迷茫,仍然在犹豫,但是,我淡定了。随着自己的不断学习,这些迷茫的烟云终将消散。

  十字路口踱步的人,总该比走入歧途的人更值得庆幸吧。

  《叔本华思想随笔》读后感(五):思想随笔有感

  我看书习惯先看作者的生平,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往往决定了其作品思想的倾向,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可以帮助我们去伪存真

  叔本华一生并不得志,其作品在发表后的10几年里一度被当做废纸,而同期的黑格尔可谓风光无限。因此在叔本华的作品里处处都能看到对当时黑格尔之流的讽刺挖苦,并且用自己的理论证明伟大的作品往往都得在作者离世之后的岁月中方显珍贵

  同时,叔本华由于与母亲的长期不和,因此从其作品中也能看出对女性的稍显轻视的态度。

  通过阅读了叔本华的几部作品后,大致看清了叔本华认识事物的方法和角度。叔本华认为“意欲”和“智力”是构成我们这一现象世界的两要素,因此叔本华认识任何一样事物都是基于这两者的本质以及两者间相互的关系。叔本华在《论教育》《论天才》《论性爱》等等方面,都通过意欲和智力这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非常完美合乎逻辑的证明了自己的结论。

  这本书最引起我共鸣的是《论生存的痛苦与虚无》一章,我一直相信原罪一说,即人生来就是赎罪的。因此人生的一部大历史才一直以战争,斗争,痛苦,虚无,匮乏,操劳,忧心来书写。这也与婆罗门教、佛教和真正的基督教的深奥思想不谋而合。初看来,这种观点让人丧气和悲观。但其实这篇文章让人以非常客观和宏观的角度去看待这滑稽的人生。“舒适和幸福都是具有否定的本质,而痛苦则具肯定的特性。”因此“衡量一个人的一生是否幸福并不是以这个人曾经有过的欢乐和享受为尺度,而只能视乎这个人的一生缺少悲哀和痛苦的程度。”

  这个观点又与巴菲特的搭档芒格不谋而合“我阅读前人的著作,只是为了在我的一生少走弯路智慧地躲避可能会犯的错误”。

  叔本华认为"要掌握可靠的罗盘以随时辨认生活中的方向,要能够正确理解生活而不至于误入歧途,最适合不过的方法就是让自己习惯于把这一世界视为一个赎罪的地方。""我们习惯于这样的看法,我们就会实事求是地调节对生活的期待,因此也就不会把生活中大大小小的艰难,痛苦,烦恼,匮乏以及种种讨厌,可恶的事情视为奇怪和意外”。

  叔本华的这篇文章深刻的揭露了生存的本质,同时也提出了人们对待生存态度的建议。这也与我们老祖宗关于幸福的定义不无二致“知足常乐”。从这个层面来说,叔本华的这篇分量很重的分析文章是相当积极的。

  《叔本华思想随笔》读后感(六):论生存的痛苦和虚无

  《论生存的痛苦和虚无》

  -1-

  柏拉图并没有谈论过这个题目,所谓生存的痛苦也许建立在生活的发展之上,究其原因,就是欲望的增长,欲望,在总体上来说,和嫉妒、吝啬、生存痛苦等类似的东西是成正比的.

  而说到生存的虚无,有了前面的分析,也就很好解释了.人们在宇宙中的地位,大致就相当于一个粒子在宇宙中的地位,人们本来只应该为了生存而相互斗争,就像粒子之间的相互碰撞一样自然,然而由于欲望的增长,人们的行为变得畸形,但我们的地位却没有改变过,拥有广博知识的人认识到这一点,他看看自己的周围,看到自己陷入一种愚蠢且无可救药的环境,总会产生虚无之感.有趣的是,无识之人在无尽的斗争之中度过了半生,意识到自己生命的短暂和不可能完成的斗争,也会感到生活的虚无.

  以上就是我对生存的痛苦和虚无的理解.

  -2-

  痛苦是一种必然,叔本华说痛苦是一种目的,不过与其这样说,不如说欲望是目的,而欲望是一定伴随着痛苦的.

  痛苦是真实,而幸福却只是泡沫;痛苦是必然,而幸福只是一次偶然;粒子会撞击粒子,而一直孤立的粒子永远无法察觉到自身.

  我们是需要痛苦的,正如我们需要活着,从这一点来看,叔本华说痛苦是目的,是再正确不过的.

  -3-

  “人会体验到荣誉感、羞耻感所带来的快乐和痛苦,这一苦乐的源泉,一言以蔽之,就是人们对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看法.出自这一源泉的苦与乐超乎寻常地占据了我们的精神.”

  这种想法是许多人生活的理由之一,是一部分人生活的全部理由,不是几个极少数人生活的理由.

  -4-

  人和动物的一个明显的不同就在于,动物只考虑现在,而人却想着未来,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些小人套图便宜而感到一丝可笑的时候,我们笑的也许不止是笑他们没有看到未来,还有一丝对于他们享受当下态度的羡慕吧.

  -5-

  欲望的发展归结于人们认识力的提高.

  “也只是有了否定意欲的可能性之后,对痛苦的感受力才达致了最高程度”.

  “从今以后,每况愈下,直到最糟糕的一天终于来临”.

  这种悲观主义类似于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只不过更加追本溯源.

  -6-

  “他们并非被判了死刑,而是被判了要生活下去”.

  “很值得我们羡慕的人是没有的,很值得我们同情的人却数不胜数”.

  “生活就是一份必须完成的定额工作”.

  “这个世界只是地狱——在这里,人类既是被折磨者,同时也是折磨人的魔鬼”.

  这是一个最糟糕的世界.

  -7-

  所以说,生存意欲是没有意义的,叔本华这样说道.

  他并不同意卢梭的乐观主义,因为卢梭认为人性本善,而叔本华却坚决反对这一点,他认为伏尔泰是比卢梭高一级的思想家.

  人的存在是不完美、充满罪孽的,人的存在和世界的存在是不协调的.所谓的原罪,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我们出生之后经过社会化才产生的东西,而是在人类产生之初就已经存在的无可避免的东西,因为如果要让原罪消失,只有让人类消失.

  毫不令人惊讶的是,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为我们赎罪的场所,我们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会对我们所遭遇的痛苦习以为常了.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因此学会正确地对待生活,把赎罪作为我们生活的目的之一.

  “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存在而遭受惩罚”.

  我们对其他人最恰当的称呼是:难友.

  -8-

  本性高贵的人和天才,这两种人生活在人群之中会感受到极大的疏离感,他们会尝试和别人交往,但他们很快就会意识到,和人交往是一种有害的倾向,因为每个人的智力都只足够于为自己的意欲服务.

  我们评判一个人的基础,按照原罪论的想法,是人性本恶.所有的弱点和恶行都是人类所共有的,也许我们不应该为那些东西愤慨过度而让愤怒占据自己的思想,对于那些东西我们正确的做法,就是在原罪的基础之上给予他们最大限度的宽容和理解.

  此刻正在愤慨的恶行,下一秒也许就会由自己犯下.

  -9-

  现在、此时此刻是一个确切而虚幻的矛盾体。一方面,在我们思考这一刻的时候,“此时此刻”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所以努力追求此时此刻完美的人是愚蠢的。另一方面,我们最大的智慧也就在于追求现在的完美了,因为除了现在,我们什么都不拥有。

  所以说,生活的立足点就在于不断消失的时间,生命的形式就是不断地运动,我们梦寐以求的安宁是永远不可能得到的,暂时的安宁只是为了永恒的运动。

  在这个世界,幸福没有落脚点,只有千疮百孔的本质。

  生存意欲在本质上也是运动的,叔本华在这里提到了柏拉图,柏拉图对意欲的看法在于一个重要的品质,节制,不过度追求欲望,柏拉图洞见了意欲毁灭的本质,和那些“恒久不变”的真理是完全不同的。

  -10-

  人对生活无时无刻的期望是无可否认的。

  然而那些期望,举例来说,考试取得一个好成绩,在我们没有获得这个结果时,我们总是从远处看着它们,它们对于我们的吸引力就如同一个近视的人看着远处的一簇随处可见的花朵,而我们却误认为那是什么珍奇物种呢,当我们用尽力量获得它时,就是我们走近花朵看到它们的时候,我们才会意识到我们只是被希望愚弄了而已。

  “大多数人都会发现自己自始至终都是‘暂时’地或者;他们很快就会看到:自己不加留意和咀嚼就听任其逝去的东西就是他们的生活,正好就是他们在生活中所期待之物。”

  “一个人的一生总的来说就是被希望愚弄之后,一头扎进死亡的怀里”。

  -11-

  一个解决无聊和痛苦矛盾的方法:

  第一个任务,争取到某样东西;第二个任务,争取到某样东西之后,又不能去感觉到这样东西,因为如果感觉到这样东西,它对我们就成为了负担。

  “生活没有真正的内容,生活只是被需求和幻象所‘活动’起来,一旦需求和幻象消失,生存的荒凉和虚无就暴露无遗了”。

  -12-

  人的存在是一种现象。

  我们不需要宏观地看待人类的发展历史,我们只需要选取我们现在生活的时间,想想我们出生之前的时间和我们死亡之后的时间的永恒,就可以发现此时此刻人类的生活就犹如一出喜剧。

  -13-

  既然生活的本质是幻灭,那我们的崇高使命,就像柏拉图所说,也许就在于追求那些永恒不变的东西,追求这个世界的真理,一步步揭发这个世界的真相,或许在这一过程的尽头,我们能发现我们存在的价值。

  追寻真实的过程,必然是不断痛苦的过程。

  《叔本华思想随笔》读后感(七):思想的痛苦

  第一次接触叔本华,是在大学,大概大一上学期刚结束,那些年,刚历经完初中高中六年苦学猛修,初进入所谓人人推崇的人人热盼的大学,大学——几乎一切完全不同于中学,没了埋头苦学的必要,没了日夜揪心的考试,更主要的是,从那时开始,就没了为之奋斗近十三年的目标——考上大学。我想,这时期正应了叔本华的话,人生总是处在需要与匮乏中挣扎,没了这两者,就会陷入极度的无聊。

  那些年,我的人生,正痛苦着。不得不再次喝起成功毒药——狂看励志类书籍,但这些,似乎再也无法拯救我了。直到在浩瀚的图书馆无意间拿到叔本华的《劝诫与格言》,哲学式的励志?看看又何妨!看完《论人世的痛苦》《论生存的虚无》,我已明白,我必须看完他,我可能将会和他纠结很久很久。从那时起,悲观的我,似乎不再悲观,因为,没有什么思想,能比叔本华的思想更让人彻底尝到彻底的痛苦了。我的大学,于人世,就在疯玩疯乐中走着……

  最近,再看叔本华,是他的《叔本华思想随笔》,更多了一份戚戚之感,倘若简单的给他贴上悲观或痛苦的标签,未免可笑。他或许很残酷,但却是很真实,很深刻。叔本华的东西就是这样,越看越有味,越看越少痛苦,触摸过他的思想的痛苦,反而没了人生的苦痛。

  《叔本华思想随笔》读后感(八):叔叔的风彩

  看完了韦启昌先生翻译的4个本子,这是最后一本。想起石冲白老师翻译的《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到现在还没有读下去。石老师翻译的严谨专业,可能更合适专业人来看。韦先生译本就可读性更强些。当然这与译文本身的内容也有关。石老师译的本身就是编论文。韦先生译的更多的是小品小散文。

  叔叔的风彩是有目共睹的,对后人的影响也是很大。如果让我给别人推荐三本经典的书来读。那么“人生的智慧”韦启昌先生的译本,必然是其中之一。这本“思想随笔”好象说了很多,又像什么也没说。梁濑溟说过(我是他的粉,所以只知道他说过)“要结构化你的知识”。换言之,如果你对叔叔的思想毫无认识,只是追求只言片语的话,那么实际上意义不大,因为过几天你就会忘了这本书的内容。但如果你对叔叔的思想已经大概有了个体认,那么这本书就像什么也没说一样,因为好象多数是从《意志与表象世界》里摘出来的

  :)good luck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