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人的友情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人的友情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18 21:0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人的友情读后感精选10篇

  《大人的友情》是一本由河合隼雄著作,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187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10-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人的友情》读后感(一):如果握着你的手就像自己的手

  “心情在一起,但住的帐篷要分开”,这句话来自阿拉伯的谚语。任何人太接近了都反而很难相处,而朋友之间更加要学会适度保持距离,给彼此一点心的距离是相当聪明的做法。

  说到底,人是无法孤独的存活在这世上的,正是因着这个理由,那些围绕亲情爱情、友情而滋生出的伤心嫉妒幸福这些情绪,交织成包裹着我们的柔软外衣,让我们在与世界碰撞的时候有了保护。那么在这些包裹着我们的感情里,友情以怎样的姿态存在着呢?

  《大人的友情》一书来自河合隼雄,他是日本第一位荣格心理分析师,著名心理学家,在这本书中他以温柔的语调畅谈友情之道。

  我们知道人完全孤独是活不下去的。因此,需要有各种关系。在这里,只要个人能好好振作,关系应该会很顺利,只要关系顺利个人就安泰了。重要的是,提到这“关系”或“交往”时,最好能事先清楚知道,对象和方式其实是很多样的。在各种关系之中,只要有一个对彼此距离的调节和操作就不太需要费神,只要和对方在一起,想到“有那个人在”就安心的关系,其他的交往应该就会变得比较轻松了。而且,像这样的关系或许才能称为友情的根本。

  那么是不是在一起的朋友只要安心就足够了呢?目的性交友似乎总是会被认定为以利益在做交易,这样的关系能称为友情吗?

  河合隼雄先生认为,确实也有以目的和理想为共同目标的朋友,不过,有时候这样很难称为朋友。因为,如果以目的和理想优先的话,就会加进以这为基准的评价。如果违背目的和理想,或不够卖力,就有可能会被伙伴排斥,这样就不能称为“我喜欢他整个人”了。如果支持友情的彼此共有的东西,不是目的和理想的话,那么我会想说是“活着”本身。好像想说“你还活着啊,我也是”的感觉,“你我都活着,真好”,彼此会有这种同感。

  所以,知道“你还在,真好”就足够了,“我喜欢你整个人”就足够了,这样的友情才是最为坚固的基石,不会因为工作忙碌或没有必要联系而淡漠掉。

  随着和朋友关系的加深,尽管彼此逐渐开始看清对方心中的阴影部分,为了继续维持友情关系,这时不光是单纯承认“我喜欢你整个人”就足够了,还需要有“体贴心”。渐渐知道朋友的缺点,有时候甚至可能是恶劣的行为。你当然不会去肯定,但是在责难之前,首先要试着去接近和理解有这种事情的人内心痛苦悲哀。在共有这种心情之后,再一起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在从外界旁观、批判、责备之前,要先站在朋友旁边分担感情上的痛苦,以温柔体贴支持友情。

  我们要知道的是,不管多么尊贵的人,多么纯洁高尚的人,心中某个地方仍然难免有阴影。不过,要和这阴影以什么形式活下去,才是难题所在。有阴影很遗憾,作恶也难以被容许。但是,因此全面否定一个人却很奇怪。人类绝对不是完美的。有人因为发现朋友的缺点而感到惊讶。有时想说“被朋友背叛了”。这时候,如果仔细检查自己的为人时,会发现两个人有点像,同时会发现另一方面,彼此也拥有各自不同的优点。在认识到双方处于经常拥有被背叛可能性的关系之上,依然能感觉到“这家伙,还是很好”,这才是深厚的友情。与其把友情放眼在强烈上,不如放在深厚上。

  “真诚”和“体贴”是照亮友情前途的两颗星。我们有必要思考支持友情的东西和真正的友情。但我们却忘了,从中产生的理想是“照亮前途的星星”,一想到达成目标和到达目的地时,对于自己的友情,或对朋友,是不是动不动就生气或叹息呢?然而,我认为不需要理想的人,其实是看不清自己的立场和方向而正在混乱中。

  如果每个人都能找到照亮自己友情的“星星”该有多好。重视个人与个人如何保持心情愉快,如何能有意义地保持关系,用心在这一点上。

  这种感觉,大概就像是握着朋友的手就像自己的手一样温暖安心。

  《大人的友情》读后感(二):与老朋友的下午茶

  这本《大人的友情》可能因为是出生于专栏的缘故,所以河合先生在其中聊得非常放松,一口气读完整本下来,仿佛离老先生本人很近,就好像一个忘年交,坐在我对面,闲聊他在友情方面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有回忆感悟,也有疑惑。期间,他常常手舞足蹈,兴奋得如孩童一般;时而又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抿嘴沉思;当然也有谈起些无奈尴尬,神情随之流露出少有的窘迫,不过马上又认真地分析起个中缘由来。

  之前读过老先生的《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而今再来读这本《大人的友情》,觉得如果说前者有点正襟危坐的日式茶道的味道的话,那后者就好像是到了英国午后的下午茶时间了。

  河合先生在后记中提到,“一提到‘朋友’立刻会联想起小时候,所以决定以《大人的友情》作为本书的书名。”这说明,在本书中作者可能并不打算继续像其他人那样将朋友置于世俗生活之外的真空中来讨论,而是更有兴趣来谈谈看起来处事圆滑老道无所不能的大人们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对朋友的不同定义,以及当友情来敲门时他们又是各自怀揣着怎样不同的心境

  起初的交际中通常以单纯的“马很合,虫不喜欢”来选择自己的朋友,当然也会有渴望友情而不得的时候,就像当年在国外学习的河合先生也为没有“真正的朋友”而烦恼过,但老师的一句“以后我来当你的朋友好了”让他感动不已。友情双方最初的吸引与好感多出于志同道合,而后长期深厚的关系,那必定“也需要相当的努力和用心”才能完成的。

  就如同老师对河合先生的这份“温柔体贴”,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的距离感根深蒂固,所以在外求学的河合先生才很难与当地人有亲切感因而没有朋友,而老师也是了解这一点的,却依然勇敢的说出要做他的朋友。人总会有那么几个与自己生活环境相差很大很不一样的朋友吧,有些话题很难一起分享,却并不妨碍互相体谅对方内心的那份孤独与无奈,惺惺相惜,即便离得很远也不常联络,但内心仍对这份友情倍感珍惜用心维系着,直到它随着时间愈渐深厚。

  友情给我们温暖,帮我们驱逐孤独,陪我们渡过人生的艰难,同我们分享生活的美好。然而河合先生写友情的独到之处在于帮我们指出,除以上那些之外,友情本身也有着困扰它自己的问题,并将它们列入合理范畴来讨论。这些问题多数都略显尴尬,比如我们渴望友情渴望与朋友亲近,无奈当不能保持相应的距离时关系又会遭到破坏;实际情况中, “为朋友的成就而高兴”相比起有难同当反而困难得多,这又是如何;我们听过的友情之美德的故事都在歌颂信义唾弃背叛,可在现实境况里没有那么多大是大非,只因唯有背叛友情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这也是情理之中,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呢?等等。

  河合先生从一个心理学家的特殊视角来谈友情,通过阅读到的和自己的故事来唤起读者对友情的各种记忆与联想,启发读者反思友情,朋友是什么,友情中不同的关系的原因是什么,到底该如何面对。友情就是一个我们亲近却又神秘的朋友,我们爱他又怕失去他所以渴望真正了解它。而《大人的友情》又是你另一位朋友,不知不觉地闲聊中你反思自己反思友情,从而更加了解你与你的朋友。

  《大人的友情》读后感(三):《大人在友情》给我的治疗

  读到这本书之前,一直渴望能读读关于友情的书籍,因为大概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我遭遇了友情上的危机。一方面对友谊本身产生怀疑,比如女人之间的友谊往往是浅薄的。另一方面也在反思自身,在处理和朋友的关系上有什么不对在地方。因为,我从来没有在这方面失败过,我一心想结交的朋友,一直都和我有很持久的关系。和J的疏远某种程度上动摇了我的价值观

  读完这本书,我的确有了很多释怀。

  比如,我对该朋友太苛求,把自己对高山流水幻想强加到她身上,肯定让对方透不过气来。

  对J的恋情评论太多,没有尊重对方的私隐。其实是强行得将自己的价值观灌输给别人。

  对友情这件事太较真,不懂得宽容,就像陈英祥说的:像苏轼的“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尔”的意趣相投本身就是太难求,倒不如像作者说的那样:原来大家都还活着呀。这样宽容得去想,我自己放开了,对方也就轻松了。

  现在,因为各种原因,很少联系了,虽然见面时亲切依旧 。,河合隼雄没有说人与人之间的友情淡漠后怎么办,我以为他没说,现在我明白,意思就是不必再说,缘尽而散。

  l learned my lesson.

  《大人的友情》读后感(四):喝茶的朋友、写给岛的信,气派的松树

  近日读了两遍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的书---《大人的友情》,在这里把一些有趣的章节和感受分享。大部分都是来自书中的语言,恕不能一一标注。若不能读此书,可借此粗略。

  朋友是指什么样的人呢?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所谓朋友,就是半夜12点开车来,后备箱里装着一具尸体,问你该怎么办时,都会二话不说地帮忙想办法的人。”---依这个标准把自己身边的人一一筛选,想来想去……没有筛出什么特别的人选,反而陷在我到底应该想个什么办法里面不能自拔

  河合从瑞士荣格研究所毕业回国前和麦雅老师交谈。老师问,这三年里心里感觉得到了什么?还有什么觉得不够的?河合说,学到许多东西,只是一件事情觉得遗憾,就是没有交以一位西方朋友。虽然有几位来往相当亲近的人,但是没有一位自己觉得能称得上真正“朋友”的人。老师立刻明白了,就说,这也没办法,很遗憾,跟你一起接受训练的人里面,没有人够格当你的朋友。老师接着说,那也不用担心,以后我当你的朋友好了。---听到河合的这个故事,你会怎么想?非常温暖而被感动,非凡的信任和相知,有温柔的体贴。

  人很难一个人活着。孤独很可怕。/ 人要能忍受孤独才能变伟大。/ 一个人独来独往,并不孤立。/ 人完全孤独是活不下去的。

  当你沉不住气很焦虑时,是因为你有事情想不通。

  如果没有事先培训“老后的乐趣”,就无法度过“充实的老年”。

  “朋友忧伤时我哭泣,我欢喜时朋友起舞。”事情是,为朋友的欢喜,并没有那么容易起舞。这是友情困难的地方。和朋友悲伤时同调,并不太困难,然而对欢喜,却往往会生出嫉妒心。---因此尽量在朋友之中炫耀,并不会带来欢乐

  人其实对亲近的人并不了解。太亲近之后,就会没办法思考那个人也会死的可能性。

  对自己的死,有人不太害怕,有人觉得很害怕。我属于后者,而且是属于相当害怕的。虽然,会想已经活到今天了,随时死去都不该有怨方,不过死还是很可怕,很讨厌的。---我属于前者。但在飞机上遇到气流想到有可能会这样死去,不免有些不甘。至于是意外死去,还是老死病死,哪一种方法更好。我也想过,但想不进去。是虚幻的场景。关于自己如何的死法想过许多次了,都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昨天突然想到在睡梦中死去也许是最幸福的死吧。

  将去的道路过去虽听过,却没想到是昨日或今日。

  人生之中,友情的滋味总是难免含有淡淡的苦味。---最近经历的事情中被这一句说中了,至今还沉染在苦味中。

  朋友,已经十年不见,也没有通信,但忽然去见他也可以信赖自己,给自己信赖感。他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喝茶的朋友。指的就是喝茶聊天的朋友关系。有时候也指高龄之后没有性关系的夫妇情况,或指中高龄者之间为了作伴当“喝茶的朋友”而结婚的。一起喝茶、聊天以及一起工作等情况,虽然没有感觉到多大的爱却做了很多事情。然而,在这种日常行为之中所累积起来的爱,就算不激烈,却可能是既深又强的。这种关系反而可能强到切也切不断而能长久持续下去。这其中存在着深深的信赖感。---曾经坐在家里的桌边想到对面那人只要乐于与我喝茶,相对而坐,微微一笑,间或聊几句,或者自顾自的看书,即使是发呆走神一会儿,是最为期望理想中的感情关系。正是这样的想法看到“喝茶的朋友”几个字就像是被说到心里去了那样畅然。

  一心想赢而耍诈的孩子很多。这该怎么处置才好呢?你生气也不是,说教也没有用。虽然一面用心思,一面包容,自己也试着耍诈看看,在开玩笑中让孩子吃一点苦头。不久,孩子也会停止耍诈而开始正正当当地比胜负了。---生活中许多这样的事情,的确要掌握一点技巧才可以解决。否则小事情变成小的坏事情,越来积累越多就恐怖了。

  收到礼物,心存感激,不以“物”回报,这样反而维持着“心”的关系。---这一层是相当高的境界。无论送礼还是收礼的人都难以做到不以物回报而维持着心的关系。

  镰仓时代的名僧明惠在月明的夜晚,和弟子共同乘船,准备流到纪州的割磨岛去,但当时的情景实在太美丽了。离开岛之后明惠给岛写了一封信,其中一段“在这里一面写着时,仍不免热泪盈眶,昔日见面时岁月已远,忆起昔日在矶上游玩,岛上戏耍的情景,令人难忘,更添恋慕之心,长期错过拜访时机,实非本意。”拿到这封信的明惠的弟子,不知道如何是好,困惑之余请教老师。明惠若无其事地回答说:“你就去割磨岛,高声宣布是从梅尾的明惠房寄来的信,然后把信丢掉,就可以回来了。”

  河合的朋友要到美国住一段时间,河合介绍利斯先生让他们认识。他们后来变得很熟。有一天,利斯先生说“今天我们去找我的好朋友玩吧。”于是他们开车一起出发。车子逐渐往山区登高,他的车到山顶的大松树下停了下来。“这就是我的好朋友。”利斯先生介绍的,是一棵气派的松树,在这棵松树下,他们喝了利斯先生煮的茶,然后踏上归途

  《大人的友情》读后感(五):世间最深沉、安静、持久的情感

  这是一本谈论友情的书,吸引我是因为它的角度——“大人"的友情。大人的世界会有友情吗?当少年时期的"义气”逐渐消散,慢慢开始以“利益”为主导的时候,还会存在真正的友情吗?

  这是我作为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对于友情的担心。

  而作者的写作动机更要开阔一些。他希望在日益发展的日本社会,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以及僵硬,来仔细思考一下友情的重要性。这上升为一个时代的问题。

  作者说,各种人际关系的背后,友情都在发挥作用。作者想从支撑或影响友情的因素角度出发,试着去思考有关友情的事情。

  第一次读河合隼雄的时候,我觉得语言未免平淡的有些枯燥。你能感觉是一个长者在娓娓道来,语速很慢,态度温和,你可以随意打断、发挥高见而不受指责。可是细细再读,你会觉察到那些语气背后有人生智慧的蛛丝马迹。或许你慢慢会为自己的无理打断、高谈阔论而自惭形秽。

  要说了解河合隼雄的写作特点,村上春树对他的评价可以参考。

  “和河合先生面对面的谈话,我每次都很佩服,他绝对不会像要以自己的想法去推动对方的样子。反而是很小心注意,不要去妨碍对方的思考和自发性动向。应该说,反而是配合对方的动向,一点一点地在移动、调整自己的位置。……让我可以自己发现方向。因此我想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受到他相当多的鼓励。”

  这正是河合隼雄的写作特点。每一个观点的提出并不强势,每一个观点的论断,都似乎在以探讨的语气。也许这就是大师的气魄。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情,或许上帝给一个人更多的机会看的更多,目的只是为了他了解宇宙的伟大而谦虚,并不是让他对身边人冷嘲热讽。就好比一张白纸是未知的宇宙,自己的见识是纸上的圆。随着自己见识的增多,圆的面积也在逐渐增大。但是,同样而来的是,接触宇宙未知问题的圆的周长也在逐渐增大。是习得谦虚还是自满,全看一个人观世界的角度。

  书中关于大人的友情,很实际的谈到很多问题。例如友情的获得时间,男女间的友情,同性间的友情,关于朋友成功时自我的烦躁,朋友的死亡,朋友间送礼等。这些问题作者都深入具体情境进行了探讨。

  关于这本厚重的小书,我无法提出一个深厚的观点,因为我也是一个逐步长大的“小大人”,在开始慢慢的经历这些。我个人对友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面对一些友情的背叛可能会歇斯底里。

  不过可能纯度太高未必是件好事,就好比朋友太近未必是个好事一样,水至清则无鱼。是河合先生教我以一颗体贴心,对一些逝去的友情采取宽容,最重要的是,放过为此痛苦的自己。

  《大人的友情》读后感(六):《大人的友情》摘句

  《大人的友情》河合隼雄

  这是一本讲人与人关系的书。看似友谊。这个有点俗气的词,属于孩子的词,其实是人际,无论亲人、同事、朋友。都会有这个互相如何认知,评判,调节的问题。

  人和人怎样走近,又如何走远,为何亲密者亦容易出现不同一般朋友的矛盾。

  隼雄是日本当今最重要心理大师,曾任日本文化厅厅长。他对民间故事、各国童话很感兴趣,第一位讲荣格和沙盘游戏引入日本的心理学家。深入浅出,喜欢用莎士比亚,日本寓言和日常实例讲解。

  讲了几个部分:得到朋友、支持友情的东西、男女友情、为朋友的成就高兴、友人之死、难以奉陪、牌友、朋友、背叛、友情和同性恋、喝茶的朋友、友情和礼物、超越国界的友情。

  河合隼雄

  ——————摘句——————

  “虫不喜欢”日本俗语,肚里的虫,也就是潜意识。人的生活方式,常常倾向于一方,看到有人以自己向来忽视的另一半自在地活着!有时会觉得虫不喜欢。

  马呢?表示和自己很合。但是并不是常常合,所以有必要察觉自己骑着怎样一匹马,如果有必要,不如换一匹新的马。

  一体同心:有时候,会对朋友有一体同心的要求。但毕竟人是不同的个体。但若能经历到一体同心,比如对方在没开口之前对你的悲伤深深理解,也是可贵的。若没有留意到不能一体同心,也容易使得关系迅速破裂。

  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心的深层都是黑暗的世界,有各种禁忌的心理运作,所谓关系加深,意味逐渐探知人的阴暗世界,在这里,善恶变得暧昧不明,感情开始纠缠不清。比如《现在为何是青山二郎》写青山对小林的批评。阿拉伯有这样的谚语,“心情在一起,住的帐篷要分开”,也就是亲近里也要有仪式,有礼仪,避免产生太黏糊关系。

  和朋友关系加深,看清对方心中阴影部分,为了维持友情,就需要有“体贴心”才行。知道朋友的缺点,在责难之前,试着先去了解和肯定有这种事情人内心的痛苦和悲哀。在外界旁观、批判、责备之前,先站在朋友旁边分担感情的痛苦。

  这种温柔,从根本上,是从人会死的自觉来的吧。都会死,超越善恶、贫富、长短、世间评价,对共活在世界短暂时光的人,产生温柔的体贴心。

  美国心理学,把依存和独立当做对立的来掌握,单纯地认为依存越少越自立,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左右,却开始认为,自立的人是能充分认识到并做到适度和别人相互依存的人。朋友关系也一样,彼此长久互相依存和被依存,由于对这一事实的加深认识也提高了自己的独立性。

  跟任何人都没有尝过“一体同心”,未免太寂寞了。但如果过分耽溺,就会产生类似宿醉般的情况。由于友情关系,人可以体验到美好的感情,然而如果只一直留在这样的状态里,也会对独立自主造成妨碍,可以说这也是朋友关系十分微妙的地方。

  交往,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但并不等于友谊。日本的交往,带有一点日式人情道义感觉的。这一以来,很多交往伴随着义务感,不可有失道义,不知不觉会感到有应酬的疲累感。觉得自己的意志渐渐被束缚住了。

  简单说,有人会觉得正因为是朋友,不会厌烦,所以应该继续交往,有人则认为因为是朋友,所以不必介意“交往”的事情,这两种极端。中间的中间地带,却可能产生各种变化,在来咨询的人里,有认为“真正的朋友要能交心最重要”,所以认为“可以忽视形式上的仪式”,着婚丧喜庆时没有任何表示,结果朋友认为他过于冷漠。他最后也得出结论“我认为即使没有形式,心还是能相通的想法有点傲慢,这傲慢使我失去朋友。”

  在欧美,社交是很重要的,他们认为唯有借助这个,个人和个人才能维持关系。要把社交做得漂亮,我想也要对孤独拥有相当的耐力才行,要让人感觉这么坚强的个人,即使没有他人支持也可以活得很自在。

  人完全孤独是活不下去的,因此需要有各种关系。对方和方式其实是很多样的,我认为把和人以外的东西之间的关系也加进来会很有意义。不过如果在这方面太投入,在人的世界,生活方式可能会变得不顺利。各种各样的交往,有可能会让人疲于奔命,其实不必这样,为了享受多样性,有必要对各种交往巧妙保持适度距离,这样就不需要太费神。

  在丢什么都没问题的游戏中,也有丢过去对方会死的东西。不管如何恶言相向而乐在其中,也有绝对不可以说出的话。这件事情,我们必须牢牢记住。就像巴尔德尔会突然死去一样,友情也会在一言不合之下瞬间烟消云散。

  美思乐和塞利奴提斯的故事,美思乐曾经在疲惫地动弹不得时,闪过“背叛”的念头,“身体疲倦的话,精神也会同时衰弱,算了,随便吧……牺牲别人让自己活下去,不是人类世界的定律吗?”而他的朋友也曾怀疑过美思乐“说不定觉得他的生命比我的更重要呢”。

  弗洛伊德和荣格两人初次相遇,就非常情投意合,两人短时间就走得非常近,互相谈自己的梦并相互分析。但这种亲密关系中,两人彼此不得不在某方面感觉对方的不信任感。拥有独立人格的两个人终究不得不变成这样,如果要彻底贯彻诚信的话,某一方的人格就要破灭了。唯有借助背叛友情,才能各自保有独立性。

  和自己相反的人,有时候让人觉得有魅力,有时候让人讨厌。这就是人性有趣的地方了,最讨厌和最喜欢往往只隔薄薄一张纸的程度。

  美国朋友极力主张,不要把俗化的罗曼蒂克关系当做维系夫妻关系的唯一要件,爱应该有各种形式,妻子为丈夫做麦片粥当早餐,丈夫心存感激满足地吃夜市爱。姑且称为“麦片粥式的爱”吧。

  喝茶的朋友,喝茶聊天的朋友关系,以日常家常便饭所支持的事情,显示积累的爱的关系。

  有时候,爱赠送东西给人的人,却没有受到自己想要的回应。即使自己没有发现,其实借着赠品,就产生了赠送者和被赠送者相对的两极,被赠者感到压力,或者感觉进入一种主从关系。赠送礼物本来可以说是一种善意和爱情的表现,然而其中却也混入其他想不到的复杂原因,这就是人情的难解之处。包括交朋友,有时我们虽然是善意地选择朋友,却也不得不承认,其中可以说含有某种打算,或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或对未来投资等用心有关,这些和赠品有关的心理作用会纠缠不清。

  何时归还,在日本,上了年纪的人如果松了东西马上收到回礼,嘴上其实一面说“真周到”而表情却不太高兴。因为仿佛当场足额付清,两个人没有任何关系似的,没有友情这种复杂的关系的余地了。然而不回报,关系又可能动摇。不丹的礼节,如果立刻回送东西很失礼,不丹的朋友花了17年,送给日本朋友很贵重的回礼。而日本朋友期待的礼物没有收到,还很失望。这就是不能一体同心,大家对于如何是有礼,如何是失礼概念不同。

  常常秘密也有被当做礼物用的一面,“你不要跟别人讲”“我只跟你说”,当你把从没告诉国人的秘密向某人坦白,听到的对方也深深理解并有同样的感觉,两个人的关系就会更密切,如果把秘密当做礼物用,真不应该。友情应该是从信赖关系产生的,我们不妨预先认清秘密分享之中也含有赠品性的一面,如果这样,就对朋友的背叛或者不守信用,不至于愤怒到发狂了。

  ——————河合隼雄————

  1928年生。临床心理学者、心理治疗师。曾任日本文化厅厅长、日本京都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长。他是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日本第一位荣格心理分析师。

  他年轻时恰逢日本战败,一心向往西方文化的他,对日本传统文化不屑一顾。1959年他赴美,1962年前往瑞士专攻荣格心理学,逐渐萌发出对本国文化根基探寻之想法。于是,原本把“格林童话”当作经典读本阅读的他,转而下足功夫研究、考察分析日本民间故事,比较东西方神话传说,揭示日本与欧洲社会文化结构的差异,探寻日本人文化心理结构及其深层心理的普遍意义。

  河合隼雄著述甚丰,内容涉及领域广泛,多收录于《河合隼雄著作集》。

  2相关作品

  编辑

  《心的处方笺》

  当你困于这蛮不讲理的世界,忿忿地想举起拳头时;当你累于纷乱纠缠的人际关系,默默地想滴下眼泪时,读它,感受各种灵魂烦恼的心声,感受细微振颤般的回音。或能带给你新的勇气。人心到底有办法读懂吗?理解别人到底有多难?为什么你所做的事情,你的好意总被别人无视?掩饰自己的欲望,会令无辜的人受累?男人和女人真是两种无法相互理解的动物吗?

  每一个看似常识性的问题,都是普通人在生活中最常见、最常遇到的情境和困惑,作为战斗在咨询第一线的世界心理学家,河合隼雄都给出了颠覆常人惯性思考模式的另一种答案。每一句诙谐幽默的语言里,都蕴含着充满智慧的独到见解。有些犹如醍醐灌顶,有些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启发。

  《爱哭鬼小隼》

  《爱哭鬼小隼》是著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的最后遗著。

  河合隼雄在《爱哭鬼小隼》中,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故乡兵库县波筱山为舞台,讲述了以儿时的河合隼雄为原型的“爱哭鬼小隼”,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的成长故事。《爱哭鬼小隼》一书中不仅展现了那个父母疼爱的、有众多兄弟照顾的自己,那个爱哭的、快乐的、害羞的自己,还描绘出那段有趣的、敏感的、任性的、脆弱的童年时代。

  《爱哭鬼小隼》中,河合隼雄以平静的笔调来勾勒温馨的日常生活,让人感动。书中51幅淡彩插画,更为图书增添了趣味。

  《大人的友情》

  给成人世界的所有人,以相处相知的生活智慧

  日本临床心理学大师温柔剖析大人间的友情,为何令人又爱又恨。人生最后的财产是友情?人为什么会背叛?男女之间存在友情吗?“奉陪”的意义又是什么?友情与具有相互帮助或对自己有利的人际关系是不相同的。经由河合隼雄教授的心理分析,这复杂又微妙的人际关系也有了道理可循。

  《心的栖止木》

  《心的栖止木》原来是《周刊朝日》上的连载专栏,书中提到河合先生以心理咨询师和文化厅长官的身份,所亲身经历的许多事情。多年来河合先生接触过无数的人,在和他们谈“心”之后,他发现了许多发人深省的人生哲学。 他说人类的“脸”真有意思,没有两个人的脸是完全一样的。同一个人的脸也有惊人的表情变化。“心”又何尝不是呢? 许多不同于常人的观点,让人心平气和地感到确实有道理。

  栖止木是飞鸟暂时歇息的树枝,在忙碌的社会中,你的心是否也像久飞的飞鸟一样,很难找到可以停下来,让心安静呼吸的树枝?日本第一位荣格分析大师,村上春树、吉本芭娜娜、几米的心灵导师,用75个心灵故事,“治愈”人生难以解开的心结,温润被纠结拉扯的心,放慢越来越机械的脚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