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没有个性的人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没有个性的人的读后感10篇

2017-12-25 20: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没有个性的人的读后感10篇

  《没有个性的人》是一本由(奥地利)罗伯特·穆齐尔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120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没有个性的人》读后感(一):时代需要怎样的才智理想主义

  时代需要怎样的才智与理想主义?

  ——论狄奥蒂玛作为乌尔里希的对照的意义

  雨辰

  一、“大母鸡”与“小蠕虫”:狄奥蒂玛与乌尔里希对照

  在《没有个性的人》小说中,当乌尔里希因为加入平行行动而与狄奥蒂玛初次见面时,两个人互相审视,因为彼此巨大的差异而互相轻微反感,最后告别时,乌尔里希是这样比喻他和狄奥蒂玛的:

  “尽管有了一把年纪有了一定阅历,他却觉得自己像一条有害的小蠕虫,一只大母鸡正专心致志地注视着它。”

  这是一个很别致又很有洞见力的比喻,后来又曾再次被写作者提起,它准确地抓住了乌尔里希和狄奥蒂玛性格气质和他们在平行行动粘合下的互相关系里的一些东西

  首先,乌尔里希是一个“没有个性的人”,他没有现实感而充满虚拟感,是他那个时代里的一类和少数派,这样的一个人被拉进了极其“有个性”(或者说有现实感)的、为皇帝庆生和与德国比赛的平行行动,本来就显得格格不入。后来在这个行动中他也确实扮演着一个冷嘲热讽的、思想上旁观多于投入的角色。这个人对于狄奥蒂玛寄予厚望的平行行动,真是有害的小蠕虫无疑了。而狄奥蒂玛是一个强势的、挟持某种正面价值振振有词的大母鸡,她是一个乌尔里希的情妇博娜黛婀那样讽刺意义上的“精神女巨人”,要用她那一套社会多数人所分享的冠冕堂皇价值观在精神上将怀疑和反对的乌尔里希规训、吞没。

  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狄奥蒂玛那套理直气壮的对于“伟大事物的夸张癖好和俗气的理想主义就展露无遗。小说写道:

  “狄奥蒂玛开始阐述说,她认为平行行动简直是一个实现人们认为是最重要、最伟大的东西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然而当乌尔里希天真地问她是否有什么具体想法时,狄奥蒂玛却不仅自己没有具体的想法(并且在后面可以看到,她也一直没有为平行行动找到什么具体的想法),而且还认为这么寻问具体想法的人是“无感情和非理想主义的人”。

  狄奥蒂玛和乌尔里希因为平行行动而互相接触、互相了解。他们不断交谈,不断持续着对彼此的审视。

  乌尔里希对于狄奥蒂玛的感情,是一方面被这个女亲戚的美貌吸引,一方面又对她感到排斥和反感。他之所以反感她,总结起来,一是反感她的才智,一是反感她的理想主义。美貌、才智、理想主义,这是这位贵妇的三个最主要特征。而在乌尔里希心里,狄奥蒂玛却是一个“没有自己的才智本来会显得无比美丽女人” 。小说写到,乌尔里希把狄奥蒂玛当作一个参照,通过他们因为是亲戚而具有的相似性来贬抑和刺激自己的倨傲,“就像让我们重新见到我们自己的旧的讨人厌的画像在我们面前贬抑我们并同时挑起我们的傲气。”

  而狄奥蒂玛呢,她总是根据自己的那套逻辑误读着乌尔里希。当乌尔里希遵从虚拟感去生活时,狄奥蒂玛批评他说:

  “您在嘲笑,您总是持否定态度;您总是闪闪烁烁,回避每一个现实的决定!”

  当乌尔里希极度反感阿恩海姆时,狄奥蒂玛判断说:

  “您被他的成功激怒了”

  并且对乌尔里希说:

  “您感到愤懑,您不快活。您和您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这一点人们可以从您的全部观点察觉得出来。一种嫉妒的天性,您用它挡住所有人的路。”

  狄奥蒂玛和他的恋人阿恩海姆一样,都是遵从现实感去生活的有个性的人,他们对于乌尔里希只能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乌尔里希看到了现代社会专业化分工带来的人的可能性被扼杀,所以他看重可能性的保存;阿恩海姆无原则顺应现实而名利双收人生引起了对现实有着强烈批判性洞察力的乌尔里希的反感。因为乌尔里希根本就不对现实的结果兴趣,而阿恩海姆和狄奥蒂玛都有很现实的渴望,他们渴望并且也正在做着成功的、体面的上流社会人物,他们会嫉妒,他们的“好的”品质和修养是他们骄傲的资本。所以他们认为乌尔里希也像他们一样追求这些东西,因此总是很隔膜地误解乌尔里希。

  狄奥蒂玛和乌尔里希的关系,是差异太大而互相看不惯的两个人通过对话和行为互相辩难的关系。穆齐尔这么写,其实是把他精心塑造的“没有个性的人”放到当时欧洲上流社会典型的高雅而知性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旁边,既由此显出了乌尔里希的独特性,也是对上流社会知识阶层的一种批判。乌尔里希是一个异类,由他作参照,我们习以为常甚至常识认为高雅诱人的东西显出了他们自身的问题。欧洲这个作者写作的时代应该怎样改进?有什么是华而不实需要批判的?进一步说,这个时代的贵族知识分子精神状态出了什么问题,拆穿这个西洋镜背后实际上是什么?如果狄奥蒂玛有问题,那么需要怎样的才智和怎样的理想主义?这都是这个小说想要启示我们的。

  二、透视狄奥蒂玛的才智与情感

  前面已经说到,如果说狄奥蒂玛有什么关键词,那边是美貌、才智、理想主义。有了这三件东西,并且要强调一下,有了在恰好是狄奥蒂玛那个程度上的这三件东西,再加上一些社交经验与技巧,一个那时欧洲上流社会的女人就可以成为一个极其成功的沙龙女主人了。的确,狄奥蒂玛的无论美貌、才智还是理想主义,都仿佛是为了做一个万众瞩目的高雅沙龙女主人而生的,并且这本身也是她的通过平行行动正在实现的梦想

  并且可以说,不仅仅是美貌、才智和理想主义,狄奥蒂玛的一切都仿佛是为了得到上流社会社交界的成功而准备的。在人际的世界里,很少有什么东西是非功利的(乌尔里希的生活态度某种程度上倒是体现了这种罕见的非功利性),狄奥蒂玛的高雅是一种华丽的装点。她通过自己的才智和理想主义取悦人,获得成功,她不是真的有乌尔里希式深刻的思想洞见力,或者真挚深沉的情感,或者愿意为之舍生忘死的理想,她的这一切都仅仅是恰到好处的装点,是达到目的的工具。而目的,就是满足这个女人的虚荣心,就是上流社会里的成功。从狄奥蒂玛这个伪才智和伪理想主义的参照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乌尔里希那样真正在焦灼、在批判的真才智——一种对于时代问题有洞见和反思能力的才智;理解乌尔里希否定嘲笑一切浅薄理想主义后存留下来的真正经得起考验的理想主义。而在狄奥蒂玛的问题上我们可以说,思想或感情,当它们被她这样夸张而又儿戏地对待时,就成了昆德拉往往提及的媚俗,就比没有它们还要糟糕。这或许就是乌尔里希那么厌恶狄奥蒂玛谈论精神、伟大、高贵原因。于是在两个人的相处中出现了这样的状况:

  “如果她谈美,他便谈一层皮下脂肪组织。如果她谈爱情,他便谈显示出生率自动升降的年度曲线。如果她谈艺术中的伟大人形象,他便谈把这些人物形象连接起来的那一串借用语。”

  而狄奥蒂玛对表兄的嘲讽毫不理解,缺乏自我反思意识,她甚至还带着愤怒和优越感俯视自己的表兄,并且想要用自己高尚而细腻的情感规劝和引导他呢。

  小说里精心描写了狄奥蒂玛的这种矫情的情感。比如写她厌恶施图姆将军,这样写道:

  “倘若她有能力拥有像憎恨这样一种低级的情感的话,那么她一定会憎恨这个眼睛滴溜溜转动、肚子上有金纽扣的矮胖男人的,但是由于这对她来说依然是件不可能的事,所以她模模糊糊的有一种受辱的感觉而说不出这是为什么。”

  写狄奥蒂玛思考他和阿恩海姆的关系道:

  “她爱阿恩海姆吗?人们可以给她与他的关系起这么多的名字,以致这个很俗气的名字破例的也会在她的脑海中出现。”

  我们可以看到,狄奥蒂玛一直用上流社会所谓“高级”的情感方式来要求自己的行为处事,所以她觉得爱啊恨啊都不是太俗气就是太低级。这种按崇高、伟大的高级情感方式来自我规训的做法也影响到了她的爱情。正像穆齐尔给有一节的标题起名叫“高贵的恋人日子难过”,狄奥蒂玛在处理爱情和婚姻的问题上虽然对阿恩海姆充满激情,但是又放不下对图齐司长的“责任”,在回答乌尔里希关于是否愿意嫁给阿恩海姆的问题时说:

  “这是一个充满重大责任的问题!……人们不可以不由自主地做出不公正的行为来。如果确实是重大的恋爱事件,那么问题也就不怎么在于人们做什么!”

  这种抉择的两难在狄奥蒂玛那里导致了匪夷所思的结果:她一边爱着阿恩海姆一边开始研究性科学,企图以此纠正图齐司长在婚姻生活中的问题。综观全书,狄奥蒂玛倾心之物主要特征就在于它们的:伟大、庄严、崇高、精神性……她总是使用这种态度,却不管这种态度是否合适(比如在性问题上)。她是如此矫揉造作信仰这些实际上是她用来装点门面的东西,因此她的大雅里透着大俗。

  根据小说情节介绍,狄奥蒂玛原本只是一个普通中学教师的女儿,在学校里因为勤奋努力而获得了如今这样的才智。她嫁给了当时还没有这样高地位的图齐,后来因为机缘巧合图齐晋升司长,她才成了如今的贵妇。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从市民阶层一步步爬上来的女人。乌尔里希对她与那些崇高精神事物关系的理解是很准确的:

  “一个有进取心的市民阶层的人物,这个人试图与高贵的思想交往。”

  狄奥蒂玛的情感和才智,都是与一种最世俗的进取心相联系的,本来世俗也没有什么关系,但偏偏狄奥蒂玛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甚至没有憎恨的能力的只具有崇高精神世界的人,这就变得矫情了。以至于到后来她还带着这庄严贞洁的态度一本正经地研究起了性科学,这种强烈的反差使得她的行为不伦不类,甚至崇拜她的博娜黛婀也受不了,穆齐尔用这个情节对比进一步深化了他对于做作的狄奥蒂玛的讽刺。

  三、从狄奥蒂玛的爱情思考才智和理想主义问题

  在《没有个性的人》中,有夫之妇狄奥蒂玛在恋爱,对象是“当代浮士德”阿恩海姆。狄奥蒂玛爱阿恩海姆,虽然穆齐尔含讽带刺地称他们为“高贵的恋人”,但是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世俗的爱情选择。狄奥蒂玛讲述自己的爱情时,总是强调精神的契合、柏拉图的爱情,但是无意识里,她爱阿恩海姆的决定性因素恐怕不是精神,而是因为阿恩海姆得到上流社会承认的巨大成功,因为他有名、有钱、有地位。狄奥蒂玛因此而要求德国人阿恩海姆领导奥地利的平行行动,并且带着她一贯的夸张称这为平行行动获得了一个“伟大的思想”。狄奥蒂玛这样思考问题:

  “每逢狄奥蒂玛考虑到,欧洲最有势力的人物中的一个正和她一道为将精神注入权力领域而努力,而他们俩又是怎样简直是通过命运的安排走到一起来了,以及现在正在发生着什么,即使在奥地利国际人类事业大厦的这一层楼里这一天恰好没发生什么特别事情:每逢她考虑到这些,那么她的思想的连接处马上就像已经松解成绳套的结节,思维速度增加,过程缓和了,一种特别的幸运和成功的感觉和她的想法相伴相随……”

  可以看到,狄奥蒂玛心里对阿恩海姆的定位是“欧洲最有势力的人物中的一个”。她的快乐是正在做一件举世瞩目的伟大的事的快乐。其实狄奥蒂玛的爱情和她的上进心、虚荣心是纠缠在一起的。成功人士阿恩海姆能够满足她的这种种渴望,并且同时还赞美她的理想主义和对伟大事物的爱好,因此她爱他,觉得他比谁都称她的心。其实我们从阿恩海姆的这种八面玲珑中看得出来他是个老谋深算的人:行事用的是最吃得开的功利主义,却又冠冕堂皇大谈理想。

  有意思的是,狄奥蒂玛和乌尔里希谈话多次,但小说常常写:她听不懂乌尔里希的话,并且带着优越感把这些话当作消遣和恼人的饶舌。狄奥蒂玛只听得懂看得见她想听和想看的。乌尔里希谈论阿恩海姆,说了很多,包括指出:“因为他爱虚荣。” 而狄奥蒂玛和阿恩海姆最有共同语言地方其实就是他们都喜欢用精神装点门面。两个人都虚荣,都有现实感而不理解虚拟感,都有个性。但是狄奥蒂玛的理想主义是一种把现实进行过滤的理想主义。因为她有才智,所以有一定的理解力;但是她的才智是一种作为装饰而没有反省能力的才智,而那么强而肤浅的理想主义让她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只按自己的逻辑理解世界,于是她丧失了对乌尔里希的理解力,其实也丧失了对阿恩海姆的理解力。

  前面已经说了,当狄奥蒂玛陷入爱情时,她起先是个理想主义者,陷入爱情与责任的矛盾,在图齐和阿恩海姆间摇摆不定。对于爱情,她追求的始终是其中那种崇高的、悲壮的东西。比如她在夜里独自思索爱情时的想法:

  “她宁可选择灾难。哽在咽喉说不出来的告别词,情妇的义务母亲的义务之间的深刻冲突,这更符合她的资质。”

  后来狄奥蒂玛由纠结于爱情转而研究性科学,原因就像她自己说的:

  “如果人们今天放弃寻找被掩埋了的通向灵魂的入口,而宁可力求对付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那么这种做法上倒是有某种健康的成份的哩!”

  狄奥蒂玛在书中有一个成长过程。因为阿恩海姆的逐渐缺乏决心,她自己也渐渐意识到了她的理想主义行不通,人不可能像她浮夸幻想的那样无限地去爱。于是:

  “她不是无所作为地消极等待那也许还会到来、也许根本不会有的最崇高爱情的时刻,而是利用这举棋不定期间的时光,稍许多花一些精力在自己的丈夫身上。”

  于是她就更换了读物,开始研究性科学,因而她的贞洁和崇高的理想主义、她的才智,就都和这门科学古怪纠缠起来,显得不伦不类。这首先是对狄奥蒂玛无处不在的理想主义的讽刺,这个用崇尚精神的方式谈论肉体的人显得荒唐可笑,而才智最终只能在这种学问上应用也很空虚无聊;其次,也是对狄奥蒂玛一切从书本出发,靠先在的书本原则想象和指导生活和爱情,而不是从日常生活中去体会和爱的方式的揭示。

  从狄奥蒂玛的爱情中,我们可以反复审视她的才智和理想主义。上文已经说到,对这位贵妇来说,她的才智和理想主义都是华丽的装饰,而通过爱情我们又看到,当她使用这些装饰性的品质去恋爱时,这些品质是怎么样暴露了自己的肤浅和无用。狄奥蒂玛的问题是,她只有拿出来进行展览并赢得好评的才智与理想主义,而没有真正可以用来指导生活的思想。这就像她天天谈论伟大思想却找不到也不屑于找一个具体思想推进平行行动,对于在人的具体的生活实践中该怎样做她毫不关心,也一无所知。歌德曾表示:“我痛恨一切只是教训我却不能丰富或直接加快我行动的事物。” 而狄奥蒂玛的问题就是,她的“崇高”思想才智完全不能加快她的行动。这些才智、理想主义精神,她之所以需要它们,不是因为它们有用于指导她生活,而是因为一个沙龙女主人要让自己显得高雅的虚荣心,而这样的虚荣心背后,除了最俗气的本能,找不到更加高远的支撑,因而无非是空虚。狄奥蒂玛这个一眼看去华丽高雅的女人,她本质上像一个吹胀的气球一样空虚,这或许也折射出穆齐尔写作的时代,那些欧洲上流社会人们无所事事背后的空虚。作者的批判,或许也就指向这里。

  狄奥蒂玛作为乌尔里希的对照,向我们揭示了时代中大量存在但不是真正有用和被需要的才智和理想主义。狄奥蒂玛从反面回答的“时代需要什么”的问题。而探索一种真正被时代需要,可以解决时代困境、回答人的生存何去何从的才智,一种可以指导人的生活的深刻的理想主义的任务,就交给了乌尔里希,交给了小说读者。乌尔里希在小说中是与狄奥蒂玛辩难的人物,他的作用是否定狄奥蒂玛。至于对于理想生活的重新设计,这使他一直在思考,却没有找到答案的问题。这种在书中未能正面回答的理想生活,将继续引起每一个阅读《没有个性的人》的读者的思索。

  《没有个性的人》读后感(二):一部珍稀的“精神性小说”

  “尼采使哲学和小说接近,穆齐尔使小说与哲学接近。”米兰•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遗嘱》中这样写道。《没有个性的人》在文学史中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划时代之性质,的确,它已经成为了由情节和故事取胜的小说类型向内向式的精神性小说转折的基石。

  本书的主人公乌尔里希在世人的眼光中是一个“有天赋的废物”----消极,无决断力,情绪变化无常,缺乏方向感。另一方面,乌尔里希又是一个充满怀疑精神的渴望找到思考与行动之间的联系----这也是他一直努力达到却又未曾达到的。思索的长度、段落的慢节奏,给了《没有个性的人》一种“传统式”行文的表像,没有颠倒年代顺序,没有乔伊斯式的内心独白,没有取消标点,没有破坏人物与情节。在近两千多页中,人们跟随着年轻知识分子乌尔里希的简单故事,他与几个情人出出入入,遇见几位朋友,在一个严肃又怪涎的协会里工作。

  乌尔里希处于一种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一方面,他发现现代社会使一切都陷入了一个无意义性的漩涡;而另一方面他越是思考便越是与世界隔绝开来,异在之感愈演愈烈。穆齐尔匪夷所思地使乌尔里希沉浸在谋杀犯的内在体验之中,他身上平庸、模糊的气质或许正是一幅那个时代的整体的精神肖像。

  穆齐尔在青年时代时,有人问及他想通过小说达到何种目的,他的回答是“通过心灵与精神的力量控制世界”-----一个黑格尔式的回答。这部书的确可称作是名副其实的“精神性小说”。而这,正是当今信息时代中媒体将小说变得平面化时最为稀缺的文学样式。只是,我们的作家们已经离它渐行渐远了。

  《没有个性的人》读后感(三):对阅读此书的建议

  终于读完此书,毁灭式的剧情,建议猎奇者和睦大名来的读者可以放弃了,因为我猜你们无法忍受其中枯燥的剧情,即使像我这样擅长读经典的人,也很难忍受。当然作为穆齐尔的狂热粉丝,我是一边忍耐一边寻找感兴趣的内容的。此书确实是思考向的小说,而不是剧情向的书,教你们真正想读下去的人一个方法,便是跳着去找你感兴趣的主要角色的那零碎的片段式的想法,心理分析,思辨,感悟等等,如果这样也不能勾起你的一丝兴趣,那就彻底放弃此书吧。当然坚持就是胜利,其实小说的后面部分颇有亮点,仿佛拨云见日,开始读“正常点”的小说了,不过如果你终究无法理解穆齐尔思考的东西(细节)以及他的思考方式,一切仍然是困难和乏味的。

  《没有个性的人》读后感(四):没有个性的人

  故事发生在维也纳,在奥匈帝国。人们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筹备1918年庆祝奥皇弗兰茨·约瑟夫在位70周年的活动。在这同一年,德国将庆祝德皇威廉二世在位30周年。所以,人们称奥地利的这个行动为“平行行动”。然而。1918年正好是这两个王国覆灭的年份。主人公乌尔里希是这个委员会的秘书。

  这是此书的故事内容提要,可是除此之外,要说我看明白了作品,那是说谎话,有些书永远只能说我看过了,但估计永远不可能说我看明白了。如果有人告诉我《尤利西斯》和《追忆似水年华》难懂,那我会告诉他去看《没有个性的人》吧。

  作品的氛围整个一个德意志风格,很有着《魔山》以及德国哲学著作的感觉。而如果卡夫卡的《城堡》指的是奥匈帝国(书中的卡卡尼国)。那么可以理解为当你进入城堡后的“生活”观察笔记。以乌尔里希的经历观看着、评论着、体验着“城堡”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各个阶层。不仅仅是都城,还通过父亲的葬礼来到了外地(其葬礼的感觉与里尔克的作品相似)。但作品的表现手法过于现代,大量的哲学的社会学的评论叙述,一部典型的德国氛围作品。

  (写于2006年7月4日)作品是心理小说的开始。小说由主要描写事件与行动到渐渐开始描绘人的心理活动,人与社会、自然的压力下的心理变化与活动。这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兴起不无共同理由。

  说实话,不知是心理状态没到还是天太热心静不下来。我并没看太懂。故事情节很简单,在一件荒诞事件的筹划过程中的一批人的行为、心理等各种活动方式。只是这种阅读颇弗脑子,需要共鸣。遗撼!

  《没有个性的人》读后感(五):吴勇立:儒家的“君子不器”与穆齐尔的“没有个性”

  原载《文景》杂志2011年3月号

  长期修习国学的读者乍一接触西学,未免有强烈的水土不服之感。的确,西方思想的展开和论证竭尽条分缕析、繁称博说之能事,跟咱们传统思想里重意蕴、轻逻辑、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话语方式太不一样了。而且这种哲学的论说风格也潜移默化地移植进了不少文学名著之中,这给我们的阅读制造了无穷的麻烦和困扰。以20世纪的德语现代文学经典之作《没有个性的人》为例,这部厚度相当于《圣经》、《旧约》和《新约》叠加在一起的巨著,单是其两千页的篇幅就吓倒了无数读者,更遑论作者穆齐尔那种杂糅了科学阐发、文学描述和政论杂记的古怪文风,其行文冗长、晦涩、絮絮叨叨、云遮雾罩、话里有话,不用说中国读者望而生畏,就是在德语国家的知识界它也被公认为是一份难以消化的文化遗产。当代德国文化名人沃尔夫冈·柯朋(Wolfgang Koeppen)把这部小说比作了令人望而生畏的崇山峻岭,阅读此书无异于踏上“漫长而乏味的旅途”,战后著名作家齐格弗里德·棱茨(Siegfried Lenz)和霍斯特·毕内克(Horst Bienek)都承认自己读了不到一半就“心怀愧疚地举手投降”,通读此书非“职业的穆齐尔专家”(Berufs Musilianer)莫办。对于这部未完成巨著的阅读体会,德国“文学教皇”拉尼茨基给我们留下了一段生动形象的描述:“毋庸讳言,《没有个性的人》好比一座沙漠,沙漠中虽有几处景色优美的绿洲,但是从一处绿洲到下一处绿洲的跋涉往往令人痛苦不堪。如果你不是受虐狂,迟早都会放弃。”

  如此说来,这样一部经典巨著德国知识分子尚且难以读懂,中国的学人岂非更加无望?且慢妄自菲薄,我们要知道,不朽的经典之作都有一个共同点,都离不开对人类生存处境的深深关切。人类文明的几千年历史只是弹指一挥间,流动的是岁月,不变的是真理,所以大师的心灵都是相通的,古今中外都是如此。穆齐尔也不是特例,下文读者可以看到,在我们自己的文化典籍的记载里,就能发现穆齐尔思想的回声。我们大可以用穆齐尔完全陌生的东方文化之石,攻下这块西方传世之玉。

  穆齐尔作品里所表达的主题并不是很多,他最为关注的,也是他对那个时代最沉痛的批判对象就是他自己称之为“个性”的东西,这一重要思想他直接地用进了小说标题,所以,只有正确地和把握他的“个性”概念,才能领会他念兹在兹的做一个“没有个性的人”的理想追求。“个性”概念可以说是整部书的津梁。但是这个概念绝不可以用日常经验中的规定性去把握,它并非是指个体人物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的、并且是稳固的性格、兴趣、嗜好等特性,其具体来源其实是马赫的“要素”学说。马赫是19、20世纪之交在欧陆红得发紫的物理学家,依照他的说法,自然物体无不是“颜色、声音、压力”等诸感觉要素的复合,甚至时间、空间、自我等主体感觉亦是如此。借助于当时最先进的物理实验方法和手段,马赫把自我的感觉分解成了最细小的、无法再拆分的要素,推翻了过去唯心主义哲学把主体看作是一切经验的源泉和条件的看法,而是反其道而行之认为要素构成了自我,或者说自我是诸要素的产品。

  毫无疑问,马赫的这一学说在今天是要受到严厉批判的,它最大的弊病莫过于抹杀世间一切实体,乃至存在方式的质的差别,我所知道的一位柏林大学德语文学教授就曾轻蔑地指斥马赫为“人类思想史上最大的白痴”。但在马赫、穆齐尔所处的理性主义、科学实证主义甚嚣尘上的历史时期,“要素说”却不乏其存在的合理性。穆齐尔以“要素”说为蓝本,发展出“个性”这一概念,“个性”就是为满足现代社会寸利必得的需求,对马赫意义上的诸“要素”的重新整合、配置所得到的产物。让我们说得再明白一点,穆齐尔所讲的“个性”是一种通过个人的有意识行为,主动去迎合资本运作体制下的功利目的所期待和需要的活动,因此“个性”不是个人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愿意不愿意迁就世俗要求的问题。

  19、20世纪之交的欧洲普遍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的梦幻之中,世人都相信启蒙理性指导下的科学技术会给社会带来无比丰裕的物质财富,实践理性能有效地阻止战争,保障和平,无需宗教的诺亚方舟,也无需传统形而上学的说教,人类仅凭自己的理性就能在人间打造出一片欢乐无限的伊甸园。作为头脑清醒的思想精英之一,穆齐尔对时代的弊病洞若观火,在他看来,思想与精神、以及各种物质实体之间的差别是不容抹除的,人类的理想价值不应该一元化,激情和理性不能只消耗在单一的逐利和享受的活动上。人应当活出有丰富而精彩的可能性才有意义,如果不是这样的人生只能叫活着,不能叫生活。然而现时代无视人的内在精神需要,用人工智能对分割后的“要素”作组合搭配形成“个性”,一切文化和精神的话语和行为都必须接受人工智能的简化、选择和归类,以往传统社会里清晰可感的生活总体性被整个地剥离、打碎,本该丰富多彩的感性生活受到了简单而粗暴的条块分割,尤为糟糕的是,现代性对你成为什么品质的人无可无不可,但对你必须屈从于某个“个性”却是不容商量的。简言之,“个性”已经脱离了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人,变成了一个抽象的符号人人可用,后来穆齐尔在纪念里尔克的集会上发言说,所谓的“个性”(Eigen Schaften)其实就是共性(Aller Schaften)。

  在小说中,穆齐尔不无讽刺地说,现实世界被改造成了“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面对一个完整的世界,而是某种有人性的东西在一种普遍性的营养液里移动。”现代性为他设置好的现成“个性”的个性,在他看来,就像张开大口的巨蟒等着他往里跳,作为一位坚持捍卫人的尊严的思想者,穆齐尔当然不会往里跳。他的这一选择同样反映在了小说中,主人公乌尔里希虽然有出众的数学头脑、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身体条件,最终却拒绝了当时社会上最受追捧的职业——数学家、工程师和军人。

  行文至此,还要说明一下,用汉语的“个性”来翻译“Eigenschaften”实在是不得已的办法,国内学者一时还找不到更好的措词。即使在德语的亲属语言如英语、法语中,翻译“Eigenschaften”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英文简单地译作“Qualities”,法文最初译为“caractères”。当刚刚译成《没有个性的人》的法文译本送到穆齐尔手上的时候,他对“L’homme sans caractères”这个译法很不满意,倒是不通德文、艺术感觉超一流的诗人安德烈·纪德提出的译法“L’homme disponible”(可任意安置的人)令穆齐尔大喜过望。但“可任意安置”这一界定仍略显不足:它仅仅说明了主人公拥有了所有的技能,但却表达不出他对庸俗现实的激烈否定与抗拒,而后者在穆齐尔那里显然更为重要。毕竟,穆齐尔深恨他生活的时代,痛缅远遁的诸神和失落的崇高热烈的情感,他已经不能再像他的先人威廉·麦斯特那样从容地在自己选定的职业里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人生,所以他的批判锋芒必然要指向时代和历史,而不能满足于高调地夸示自己的多专多能。

  穆齐尔鄙薄安逸于某个固定具体职业、罔顾其余的思想我们很容易在儒家学说那里找到对应,那就是“君子不器”。所谓的“器”,原指器皿,引申意义为满足人的某一个具体需要的技能,“君子不器”就是说“君子不当自限于一途”。很多人读罢《论语》都能发现,诲人不倦的孔子非常不愿意回答关于具体的职业活动的问题,最典型的莫过于:樊迟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走后,夫子感叹道:“小人哉,樊须也!”更极端的例子还有,卫灵公问兵事于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卫灵公的这句问话让孔子深感失望,第二天他就舍弃了卫灵公给他的丰厚待遇,离开了卫国。显然,无论是稼穑、苗圃还是统兵之术,在儒家看来都是形而下的器用之学,孔子远不是眼高手低之人,恰恰相反,他不但担任过鲁国“司寇”这样的高官,而且年轻时就曾做过“乘田”、“委吏”这样的基层干部,是执政能力相当强的政治家,他精通六艺就更不用说了,就是生活中的琐碎活计都不在话下:“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这样的态度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人类社会的当务之急并不是发展经济、武力攻伐、解决温饱,而是对人类自身的文明教化。

  人类社会自诞生那天起就动荡不已,争端不休,到今天也没有消停过,人类已经不止一次地次踩在万劫不复的深渊边上,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对此东西方思想家的认识是一致的,亚里士多德说:“人的本性一直在缧绁之中。”所谓的“缧绁”,指的是人类贪多务得的私欲,孟子说得更干脆:“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不用说在科技欠发达的古代,就是在今天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所能摄取的财富总量也是有限的,是满足不了无限膨胀的私欲的,所以柏拉图在他的蓝图设计中,把“节制”作为一则重要的条件,与“勇敢”、“正义”并列为理想国所必须的三大美德支柱。先秦的儒家在实践的道路上显然比柏拉图走得更远,因为他们找到了一套有效的文明规训的办法,即用礼乐为核心的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把民众教化成有羞耻之心,懂得谦恭礼让、躬行仁义的人。众所周知,孔门六艺依次为:礼、乐、射、御、书、数。为什么礼、乐排在首位?这是因为,礼乐之中通贯着人情,礼使人相敬相安,乐使人相爱相助。礼的目的在区别,乐的目的在融合,学礼使人厚重,明白君臣之礼,长幼次序,区别父子、兄弟、男女之亲,学乐使人在艺术美的享受中性情和谐愉快,性格变得宽厚、刚韧。臣民百姓接受了礼乐的陶冶、教化,无须自上而下的法令他们就能自动地符合规范,国家就有效地统一民心。因此,在儒家看来,礼乐直接关系到国家社稷的安危兴衰,其重要意义远不是经济生产或军旅征战的某项技能所能替代的。

  儒家强调学以致用,这就决定了他们哪怕是面对黑暗的现实社会也是不抛弃不放弃的积极态度。儒家的教育理念是“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只要接受教育的弟子修身、齐家的两项功课完成,就应当赶快为社会服务,教化万方,使得民德归厚,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当然是入仕。对于入仕的弟子,孔子从来都是充满了关爱。比如子张想做官,孔子就谆谆教导他:“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更著名的例子是,子贡试探性地问老师:“有美玉于斯,韫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夫子很爽快地回答:“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对照之下,穆齐尔对“个性”的否定态度要坚定得多,几乎是没有一点商量余地拒绝“为了赢得世界而失去梦幻”,如果说孔子是个积极入世、坚信事在人为的实干家,穆齐尔就是个怀着真性情的艺术家,他只想通过幻想来消极地逃避现实世界。这个差异是怎么形成的?我们能不能说,这是因为穆齐尔的时代比孔子所处的春秋晚期更黑暗,更令人绝望?当然不能这么简单地类比,孔子的一生的遭遇非常坎坷不幸,他的学说主张始终不能被诸侯采用,屡屡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而他之所以能终其一生地怀着“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的达观心态,也绝不仅仅是因为个人气质禀赋的差异所形成的,毋宁说,这是因为两种不同文化价值体系的差异造成的

  前面讲过,在对待人类社会病症的问题上,东西方思想家的诊断是相当接近的,甚至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也是非常类同的。柏拉图就这样说过:“受神圣的智慧者的统治对于大家都是比较善的”,这跟儒家严格要求统治者提升自身的品德,为民表率的要求不乏异曲同工之处,并且,柏拉图还敏锐地洞察到,“智慧和控制管理最好来自自身内部,否则就必须从外部强加”。不幸的是,西方后来的历史正是选择了第二种方案——“从外部强加”的方案:把道德的裁判上交给了神圣崇高的基督教义,具体而言,他们的道德规训来自于摩西十诫和耶稣的登山宝训,也就是说是直接来自崇高的天庭,民众不能怀疑,直接地照单全收并照做就行了。既然上帝是不可怀疑,也是不可试探的,那么上帝所规定的律法自然也是不容更改,更不容违背的。耶稣在宣讲上帝的律法时斩钉截铁地向信众明示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天地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也要成全。”

  这种超自然的道德规训在科学不昌明的时代还是能够有效地震撼人心,慑服民众的,事实上基督教也确实成功地统治了西方世界达一千年之久。但是这种建立在外部强加的信仰却有一个可怕的天敌:人类的理性。自启蒙以降,工具理性泛滥,反迷信、祛魅化将上帝赶下了神坛,传统价值土崩瓦解,道德完全失去了约束人心的力量,没等到天地废去,上帝的律法已经没人遵从了。面对空前失序的社会乱相,穆齐尔徒唤奈何,实在的空间四面八方都被庸俗的“个性”占领,不值得他期待,只能寄情于浪漫的幻想和神秘主义,虽然他所憧憬的“另一种状态”比柏拉图幻想中的“柏拉图”更不靠谱。

  儒家的思想同样经受着现代性的严峻考验,西方的上帝倒下了,我们的传统精神又能支撑多久?与基督教崇高神圣的教义相比,儒家学说显得不那么高高在上,宝相庄严,相反,他们的教化充满了人情味,读之行之不乏温润亲切之感。孔子虽然希望通过仕途走行政之路来推行礼治,但是礼治本身确实从人的自然本性发展而来的。儒家又高度重视学习,但他们的学习不是咱们今天意义上为了某个文凭证书的满足实用目的的学习,而是追求并体验做人道理的对礼义的学习,这个精神流传了几千年,到今天中国人还习惯说:“人讲礼义为先,树讲根叶为源”,“未曾学艺先学礼”。儒家的礼义并不是凭空而降,而是从人情的内在需要出发制定的,践习礼义就能使人由内而外地自觉地维护道德,更重要的是,“礼”的核心价值是“孝”,这是中国人绝无仅有的价值观。因为懂得孝道,中国人异乎寻常地眷恋家庭、疼爱亲人,这样的感情推衍出去便自然生发成了爱他人、爱众生、爱国家以及爱整个社会的博大情怀,使得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历经狂澜而不倒,成为今天民族之林中延年益寿、硕果仅存的文明古国。

  这样我们就看到,中国人的道德价值体系根植于亲情、人性,世道再怎么险恶,至少我们爱自己亲人的自然本性不会改变,那么建立在亲情基础上的仁义道德力量就有希望重新占领人性的制高点,也就是说儒家对人的希望一直是艰难而顽强地存在着。而西方的先人既然已经把自己的精神寄托全部献给了上帝,那么在今天,人类理性的洪水冲垮了庄严的神庙,人的精神希望自然就随着上帝的隐退一起零落成泥,价值虚无主义便泛滥不可收拾。穆齐尔们精神上的无家可归是必然的。

  最后要指出,即使从知识兴趣和技能提高的角度说,“君子不器”的求道之说也是非常高明的,既然“君子务本,本立道生”,那么只要在大体上能够抓住核心根本,在实践中就能触类旁通,不管他从事什么行业,都能快速高效地找到窍门,创造出常人不及的佳绩,正如明代大政治家张居正所论:“惟是君子的人,涵养深邃,其体既无所不具,故其用自无所不周。大可以任经纶匡济之业,小可以理钱谷甲兵之事。守常达变,无往不宜,岂若器之各适于用,而不能相通者哉!……夫此不器之君子,是乃天下之全才。人君得之固当大任,至于一才一艺者,亦必因人而器使之,不可过于求备也。”由此可见,“不器”的境界与穆齐尔非“个性”的理想追求多么契合!假如穆齐尔有幸接触儒学,当服膺此说。

  《没有个性的人》读后感(六):难以解读的《没有个性的人》

  难以解读的《没有个性的人》

     

  罗伯特•穆齐尔《没有个性的人》一书,看完了有一阵,总想写些读后感。并非自己每看完一部书,必得要写些东西,好多的先贤,在没有对一国文学有大体的通读之下,皆是沉默不鸣的。然而我自知是个有话藏不住的人,对此类大部头的书,怕一年一过,遗忘得七七八八,还不如趁有些印象时,说一说。其实,对所读小说的失忆,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前时看台湾作家张大春的《小说稗类》,他提出了一个新鲜的观点,以为正是因了读者读小说时——尤其是长篇小说,读到后面,将前面暂时遗忘这一特性,才使小说从历史与诗歌中分离开来。“小说正是那种兼具记录与涂销双重特性的书写,这种暂时性的遗忘原本正是吐哈姆斯王所痛诋且忧忡的,但是,它提供了小说美学得以独立发萌滋生的暖床。”“对历史而言,失忆是罪恶;对小说而言,失忆构筑了乐园。”想想也对,诗歌讲求音韵,也是一种增强记忆的方式吧。

  在刚买到《没人个性的人》一书时,自己曾匆促写了一篇小文,还没读过就胡说,可谓大胆。看过了就不敢瞎说了,因为胆子小了好多,这个作者的才识,超出自己的知识范畴太多;这本小说的现实背景与文化背景,非常宏大。穆齐尔在柏林大学攻读过哲学、心理学、数学、物理,得的最高学位是哲学博士。又是德语圈人,要知道上个世纪前期,前面四个学科的就数德语圈最风光,可算为世界学术的颠峰之一。哲学方面有叔本华、尼采、黑格尔后的费希特、马克思等;现代心理学有开山鼻祖之一冯特及格式塔派;维也纳学派的数学;物理有青年爱因斯坦等。兼且穆齐尔描写的故事发生在维也纳,这更让我心惊胆战,因为我一向对这个城市心存敬畏。恩斯特•马赫、弗洛伊德、容格、那么多音乐大师、后来的波普与哈耶克,都曾在这座城市生活过。加上“最完善的宪法”——魏玛宪法,似乎正在当时的德国施行(年代记忆可能有误,1913年还是不是?),书中有大量章节,作着有精神病史的强奸杀人犯,该不该处死刑的法学意义上的探讨,似乎与这个法律传统有关,这也是我所隔膜的一个方面。就现实国际政治史来说,书中描述的时段,是一战前,1913的奥国维也纳,主人公乌尔里希,参加了“平行运动”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是为筹备1918年庆祝奥皇弗兰茨•约瑟夫在位70周年而设立。1918年,邻国德国也将庆祝德皇威廉二世在位30周年。后来的历史,当然是1914年奥皇储在南欧遇刺,一战爆发,1918年,德奥两个皇室全不存在。由此可见,1913年奥国一有什么运动,在这欧洲的多事之秋,无论是冠名叫“平行运动”也好,必会引发周边德法英意俄等国的连锁反应。经济方面,各国商业资本如康采恩等的扩张,石油等资源在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没有个性的人》一书写的故事,就在上述如此复杂的社会文化氛围下发生,那些维也纳沙龙中的人物,似乎个个饱读诗书,言语间凭藉着上述庞杂的背景。而正是这些,令我实在难以把握,或全面理解此书。

  夏济安在读完“On Native Grounds”(《美国近代文学概评》)后说:“现代文学为内向与外向之各自发展,向内者尽向内心发掘,成了James Joyce (乔依斯),向外者拼命喊口号闹革命,成为左派作家,两种倾向不得平衡,各趋极端,故现代文坛之缺乏真正伟大的作品也。”现在想想,《没有个性的人》,倒是真做到了这种平衡。它有描写宏大社会氛围背景之处,书中描述了几派思想冲突的人,青年与老年的冲突,国家与民族的冲突,这是向外的;又有对几个主人公内心心理的延伸描述,其深度有些地方,达到了《尤利西斯》都没到过的层次,这是向内的。《尤利西斯》里,作为一个英国自治邦的爱尔兰人,乔伊斯借主人公之口,反感天主教会,痛恨异族统治者英国,甚至对母国爱尔兰也没多大好感,对爱尔兰民族独立英雄,却是赞赏的。然而这些并没有大书特书过。《追忆似水年华》里,对当时法国社会生活中的大事,如德雷福斯叛国案,作者也在多处述及,却不过是为沙龙中多添一个谈资而已,并没有左拉般的人物来个严正声明。象左拉这种“没趣”的人物,在贵妇沙龙中,受宠的机率不会太高。而在《没有个性的人》中,乌尔里希,曾公开与国家主义兼反犹分子,大学生汉斯•泽普舌战多次。汉斯的理论谱系,大约是黑格尔、费希特及当时流行的反犹学说,他代表着一大批德语社会中下层的青年知识分子,可以想象,正是这些人促成了后来希特勒的上台。就这些方面来说,《没人个性的人》,又有着严谨的写实风味。

  我不清楚普鲁斯特的多姿多彩的巴黎沙龙描绘,是否曾给穆齐尔这本书有过启发。两位作家,在书中,都刻画了一位顶级沙龙女主人,一位是盖尔芒特公爵夫人,一位叫狄奥蒂玛。她们的共同点是:明艳、聪慧,有些矜持,都引起男主人公的兴趣;相异处是,前者崇尚幽默,出身贵族;后者沉湎于感性与理性的矛盾中,出身平民。于我来说,相对偏爱后者。然而这种偏爱,似乎也和作者文笔的倾向性有关,毕竟普鲁斯特的笔调有些嘲讽,穆齐尔相对平实,或许因此,杜拉斯在普氏与穆氏之间,才更偏爱穆齐尔?普氏曾有一段话,精辟分析了巴黎沙龙的精髓——盖尔芒特精神:

  “然而,应当承认,盖尔芒特府的社交生活虽然不能说是妙趣横生,谈话虽然不能说是高深莫测,但也不乏趣味和幽默。在德•盖尔芒特夫人左右,有些人颇有魅力,任何正式头衔都比不上这个魅力,那些最有权势的部长想把他们吸引到身边,却都白费力气。如果说德•盖尔芒特夫人的沙龙埋葬了多少知识分子的雄心壮志,甚至使多少崇高的努力付之东流,那么至少可以说,从这些志向和努力的遗骸中,产生了沙龙生活史无前例的繁荣。一些非常幽默的人(例如斯万)总认为自己比某些杰出人物略高一筹,不把这些人放在眼里,但是,他们这样做,是因为公爵夫人不是把才智,而是把幽默放在一切之首。在她看来,幽默是一种更少见、更完美的高级形式,既要杰出的才智,又要出众的口才。从前,在维尔迪兰沙龙,斯万把布里肖看成爱卖弄学问,把埃尔斯蒂尔看成才疏学浅,尽管前者满腹经纶,后者有奇才异能;他这样分类是因为受了盖尔芒特精神的影响。他从不敢把他们介绍给公爵夫人,因为他预感到公爵夫人会用怎样的神态对待布里肖的长篇大论和埃尔斯蒂尔的‘趣话’:对于矫揉做作的长篇大论,不管是严肃的,还是风趣的,盖尔芒特精神一概视作最令人讨厌的蠢话。”

  显然,普鲁斯特是写沙龙生活的顶级高手,无论从广度与纵深度来看,穆齐尔皆有所不及。中国的描述沙龙的文学作品,似乎《围城》里的苏文纨家,有着一点意思。记忆中最清晰的关于狄奥蒂玛的一点,是她让乌尔里希这位她的精神爱慕者,进入其闺房探望她。其时,她正身体不适,作者笔下的女主人公,娇羞逼人,令乌尔里希浮想连连。西方人笔下的女性,亦有如此可爱,和曹雪芹笔下的黛玉的可爱,却是各有胜场。穆齐尔是戴着显微镜,从内心到身体至氛围,极尽笔力描述,令读者印象深化,念念不忘女性之美。东方人曹雪芹是含蓄,借景借人,烘云托月着来衬出女性之美。两者的共同点,在于狄奥蒂玛与林黛玉,似乎都寄托了作者理想中的最佳女性的形象:智性与感性的融合。

  文章写到这里,也没有系统、概要地道过,《没有个性的人》这本书,内容大体是什么,要反应什么,甚至于书中的几个典型人物,也没有介绍。实在有些对不住读者诸君。说实话,我不想如此介绍,这本书似乎和普氏的书一样,随便从哪一页读起,都会有着收获,情节并非是书的主脉。穆齐尔是一位哲人,他将其对社会人生的独特看法,统统装进了这本书里。我想将此书中的一些有意思的句段,摘抄下来,自己在其后,点评一下:

  01.她(狄奥蒂玛)是一位中学教师的三个女儿中的长女,这位中学教师没有什么财产……除了自己的骄傲以外,她在自己的少女时代没有任何别的东西,而由于这骄傲又没有任何可以让自己骄傲得起来的资本,所以这种骄傲其实只是一种带有伸出的感伤触刺的、蜷缩了起来的得体的举止。(P107)

  点评:平民少女的带着感伤的骄傲,比喻得如此新奇,如果能在汉语语境中写出如此妙句,才是真的好。如此佳句,出自翻译体,不能不使我对汉语写作的前景有些看淡。汉语写作思维,较难达到这样的精确度。

  02、人们没有注意到,经历已经摆脱了人了?它们已经走进剧院;进入书本,进入研究机构和考察旅行的报告,进入志同道合者团体和宗教团体,它们像在一个社会实验中那样以别的种类的经历为代价而形成某些种类的经历,而只要这些事件并非恰恰正在活动过程中,它们便干脆就是正在酝酿之中;今天谁还能说,在有这么多的人干预他并且比他更明白事理的情况下,他的愤怒确实是他的愤怒呢?!已经生成了无数没有人的个性,没有经历者的事件,看上去几乎是,仿佛在理想的情况下压根儿就不再会有任何私人经历,个人责任的美好和重大化解为一个公式体系,表示可能存在的重要意义。(P171)

  点评:这段话,对理解“没有个性的人”这个书名,有大帮助。穆齐尔所说的书本、影视、研究报告和志同道合者的相同理念,这些,都可以包括进波普的世界3这一义涵内。所谓世界3,即是思想内容的世界、客观知识世界,这个世界具有客观性与自主性。它区别于世界1(包括物理实体和物理状态的物理世界)和世界2(个人自身的精神的或心理的世界,包括意识状态、心理素质、主观经验等)。也就是说,穆齐尔认为,人类越来越趋同的客观知识世界3,将每个人的独特的意识状态(世界2)同化,这个世界的每个个人,渐渐都没有了个性。这并非是穆在危言耸听,这种同化,通过广告与视听传媒的高速传播,正在当下社会慢慢变成一种事实。比如说,通过传媒十多年功不可没的努力,中国社会正在塑造出一群品味相仿的小资群体。可以说,穆齐尔揭示这个社会的个性同化现象,比卡夫卡揭示的人在外在社会机制下的异化,更可怕。进而我又想了一下,世界3影响下的人,会变得没有个性吗?也不见得,因为客观知识,是繁复的,而且每时每刻都在自我更新。在此变更不止的客观知识影响下的人,还是会显得个性各异、参次多态的。

  03.所以理智的人对永恒真理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他虽然将永远不会否认它们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他深信按字面去理解它们的人都是疯子。(P265)

  点评:普鲁斯特关于理智,也有一段话,“理智可能更自由一些,但它却服从于某些并不是由它自己规定的法则。(《追忆》3册P293)理智也许并不能直面真理,比如禅宗的“顿悟”,和人的理智无关。

  04.哲学家是运用暴力的人,他们没有军队可供自己使用,所以就将世界关闭进一个体系里这样的方式征服世界。大概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僭主政治时期曾经有过具有伟大哲学家气质的人物,而在进步的文明与民主时期造就不出一门令人信服的哲学来的原因吧,至少按人们听到的普遍就此表示的惋惜之情来判断,情况就是这样。……

  一个愿意求真的人成为学者;一个愿意施展自己主观性的人也许会成为作家;但是一个愿意谋求介乎两者之间的某种东西的人应该做些什么呢?(P291—293)

  点评:前一段穆氏对哲学家挖苦得也真是到家了。后一段,我看是作者在夫子自道,他的这本书的风格,正是将学者的真与作家的主观性相融合后的佳作。

  05.我明确声言知识和利欲性质相似;是一种可怜巴巴的储蓄欲;一种骄傲自大的内心的资本主义?(P360)

  点评:批得大快人心。

  06.我是谁,我的前人们是谁?其实他们还不如问,我在哪儿,并假定他们的前人并不是别样,而仅仅在别处;(P416)

  点评:看来穆齐尔也是反本质主义者,这点和波普有些相似。

  07.就像人们可以肯定背脊的存在,虽然人们没有看见背脊。(P449)

  点评:我小时候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人们什么都可以看到,就是不能亲眼瞧见自己的后脑勺,所以我从小就有些失落。看了这句,才觉着吾道不孤也。

  08.对于我们正在拥抱的人我们永远也不会爱得最深!(P581)

  点评:绝了,笑倒!

  09.这个秘密就是,人并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做的。一个什么事情都可以做的时代还曾每一次都使在这个时代生活过的人感到不幸福。风纪,节欲,侠义心,音乐,道德,诗歌,礼仪,禁令,这一切的最深刻的意义,莫过于赋予生命以一种有限和明确的形态。没有无限的幸福。没有无大禁令的大幸福。(P581)

  点评:写得太棒了。

  10.理智不是两个人之间唯一的互相理解的手段!(P584)

  点评:又是关于理智的。不过,这句话是美丽的少妇狄奥蒂玛,对她的情人,大老资阿恩海姆说的,既具知性,又有诱惑性。

  11.社会的美德是圣者的恶习!(P859)

  点评:是“社会的美德是圣者的恶习”,还是“社会的恶习是圣者的美德”,这是一个问题。

  12.几乎一切非科学的东西,人们都只能猜想,(P906)

  点评:其实,科学也是猜想而已。

  13.……‘信仰’是一种灾难,大致就相当于你们用你们全部尊贵的人格冒险坐到一只鸡蛋筐里,去孵筐里那陌生的东西!(P907)

  点评:说得好!信仰及信仰哲学家都是一种灾难,老马即是一例。从1950年代开始,中国人将自己全部尊贵的人格,冒险坐到名叫老马的鸡蛋筐里,去孵一只陌生的有中国特色的小马,于是成了一种灾难。因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都不可能有上帝式的全知全能的了解,却去激进地全盘反传统,不产生灾难才奇怪呢。

  14.……他(乌尔里希对其妹阿加特说,这两人有着异于伦常的爱恋)补充说:“可是我曾一直这样希望。少年时代,我曾下定决心只娶一个小时候就被我收为养女并抚养大的女人。我固然以为,许多男人有这样的想法,它们简直平庸乏味。但是有一回我作为成年人真正爱上了一个这样的孩子,即使只有两、三个小时之久!”他继续给她讲这件事,“事情发生在电车上。一个小女孩向我这边登上车,也许12岁吧,她的很年轻的父亲或她的兄长陪着她。她上车,坐下,漫不经心地递钱给售票员打了两张票,俨然一副贵妇人模样;但是没有丝毫儿童的装模作样之态。她也以同样的方式和她的陪伴者讲话或默默听他讲话。她漂亮极了;棕色的皮肤,丰满的嘴唇,浓密的眉毛,一个有点儿翘的鼻子;也许是个黑头发波兰人或南方斯拉夫人。我认为,她也穿了一套像某种民族服装的衣服,但这身衣服,它那长上衣、窄腰身、小紧身胸衣拷边和脖颈和手上的摺边,其整个形态就像这整个小女孩一样完美无缺。也许她是阿尔巴尼亚人?我坐得太远,听不见她讲话的声音。我注意到,她的神情严肃的容貌超过她的年龄并且完全显出一副成年人的模样;尽管如此,这却并不是一个矮小女人的脸庞,而是毫无疑问一个儿童的脸庞。另一方面,这张儿童脸全然不是一个成年人的不成熟的最初阶段。看来有时女人脸在12岁上就成熟了,即便是心灵上也已让大师的大手笔在第一张草图上塑成,致使一切后来添加上去的笔划只会毁坏原来的价值。人们可能会热烈地爱恋上这样一个现象,爱得极深,其实并没有什么贪欲。我知道,我曾胆怯地四下张望别人,因为我当时觉得,仿佛一切秩序都已经从我这儿退缩回去。后来我尾随那小女孩下车,但她在街上人群中消失了。”他结束了他的小故事说。(P1093)

  点评:娶自己的养女这种想法,美国导演伍迪•艾伦大概体会最深了。敲录这一个小故事下来,一个目的,是我很怀疑纳博科夫那部著名的《洛丽塔》,写作的源头就是这个故事。那位亨伯特•亨伯特,是法国奥地利混血,中年男士,与这小说里的乌尔里希,大差也不差了。尤其是穆齐尔在此故事里对12岁女孩的细致描述,中年男子的慕恋心态,可见穆氏眼锋笔意的锐利。这种意念与现象,纳博科夫写作时,只要延伸扩张编造为发生在美国的长篇故事,《洛丽塔》一书已八九不离十地完工了。

  15.按其本性而言善几乎已经是陈词滥调,恶却依然是批判!不道德的东西作为一种道德的严厉批判正在获得其极大的权利!(P1112)

  点评:此论,是一种剑走偏锋。比如,在自由主义的宪政社会里,再多提自由理念,此种陈词滥调不会获得众多选民的支持,所以,英国的自由党也早在政坛消失快一个世纪了。相反工党的社群主义,在欧美,作为一种“恶”的批评的形式出现,有其存在的越来越大的价值。其价值正在于它的批判力量。

  拉拉杂杂写了这些,一个感受就是,《没有个性的人》一书,实在难以解读。不过,读完此书,仍感意犹味尽,译者张荣昌先生在序中说,此译本不是足译。期待着中文足本能早日面世。

  二OO二年九月二十七日

  《没有个性的人》读后感(七):不要做一个没有个性的人

  没有个性的人和等特戈多一样荒诞。 故事发生在维也纳,在奥匈帝国。人们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筹备1918年庆祝奥皇弗兰茨·约瑟夫在位70周年的活动。在这同一年,德国将庆祝德皇威廉二世在位30周年。所以,人们称奥地利的这个行动为“平行行动”。

  然而。1918年正好是这两个王国覆灭的年份。主人公乌尔里希是这个委员会的秘书。 乌尔里希是这部长篇小说的中心人物。1913年8月,故事情节开始的时候,他32岁。在这之前他已经进行过三次尝试,企图成为一个出人头地的人。但是当军官、工程师和数学家的三次尝试都未曾取得令他满意的结果。

  最后他认识到,对他来说,可能性比中庸的、死板的现实性更重要。由于他在一个极其技术化的时代再也找不到“整体的秩序”,他便决定“休一年生活假”,以便弄明白这个已经分解为各个部分的现实的“因由和秘密运行体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