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孤儿列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孤儿列车读后感10篇

2017-12-28 20:0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孤儿列车读后感10篇

  《孤儿列车》是一本由[英] 克里斯蒂娜·贝克·克兰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儿列车》读后感(一):两个孤儿的邂逅

  克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孤儿少女莫莉邂逅同样是孤儿长大的老太太莉莉安,由此引出了一个“孤儿列车”的故事

  莉莉安本来是个爱尔兰人,一家人漂洋过海来纽约闯荡,家境贫苦,孩子又多,父亲酗酒,父母争吵。突然的大火带走了父亲和两个弟弟,她最爱的妹妹梅茜也不见了。

  她被带上孤儿列车,这里坐满了孤儿,他们被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等待着被领养。

  婴儿和小伙子总是更容易被领养。婴儿还一无所知,小伙子可以干活。她在列车上遇到了德国仔,调皮的德国后裔。莉莉安九岁,被安排照顾婴儿。

  德国仔和婴儿都被领养,她因为红头发,而不被喜欢,后来总算有个爱尔兰人愿意领养她,不过他太太只想要个不用付薪水的小女工,她住在走廊里,在养父母家里缝纫女装。

  虽然养父母不好好待她,也不让她上学。可她遇到了很善良的范尼太太。可是后来经济危机爆发,养父母把她赶走了。浪费粮食。

  她遇到了一个猎人,猎人没有什么工作,成天去森林打猎,通常是松鼠什么的。猎人二十出头却三个孩子。并且,媳妇又怀孕了。领养莉莉安的目的也只是照顾婴儿罢了。

  猎人的媳妇是个成天睡觉的女人。她或许希望通过昏睡逃避现实。她们生活环境恶劣,还好,猎人送莉莉安上学。

  莉莉安遇到了好心的老师。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温暖

  有一次,莉莉安被猎人按在破沙发上,猎人想要强暴她。可是莉莉安的喊叫把女主人惊醒了。她认为是莉莉安破坏了这一切,暴风雪之夜,莉莉安被赶了出去。

  莉莉安赶去了学校,被老师安置在女性公寓。房东太太很喜欢她,后来儿童安置中心的工作人员要送莉莉安回猎人家里。(想骂人)

  在房东太太的帮助下,她成为了大超市老板女儿,并开始用“莉莉安”这个名字。(老板以前的女儿生病去世了)

  莉莉安还遇到了德国仔。他们结了婚,甚至要有孩子了(莉莉安怀孕了)。不过德国仔去缅甸打仗,战死沙场。

  孩子一出生,就被送了出去。(很多读者表示费解,其实我也不懂)

  她和德国仔的战友认识了,结婚了,不过因为莉莉安的坚持,再没要孩子。

  最后他们卖掉了超市,旅行,最终来到了另一个主角的所在地。

  -----------分割线-----------

  莫莉也是孤儿(算是吧)

  她父亲车祸去世,母亲沉迷吸毒。

  她是个印第安人,因此有的段落可以引发对印第安问题思考

  她因为叛逆的行为,换了好多家寄养家庭。这个家庭的女主人处处散发着对莫莉的不满。

  莫莉偷了图书馆的《简爱》,必须做50小时社区服务,否则就要蹲局子。

  在男票杰克的帮助下,她开始帮杰克妈妈的雇主,已经九十多的老太太莉莉安收拾阁楼的杂物。

  故事就这么展开了。双线叙事,一条莉莉安,一条莫莉。最后借助互联网,莉莉安了解了当年一列火车她怀里的婴儿,还有她的妹妹梅茜。

  最后,莉莉安见到了她的女儿。

  我听说在不是自己的书上写写画画很不道德。所以感觉比较好的段落被拍了下来。

  萝卜书摘搞得我很蛋疼。次数都用完了,也不想给它充钱 。

  评论负面居多,说是畅销书套路,并不感人,我觉得还好,翻译确实,谈不上出彩。不过莉莉安的许多片段还是很让人有所思考的。

  昨天下午到今天晚上,至少五六个小时吧,虽然结局确实有点尴尬作者不会想说科技造福人生吧?

  很大感触是莉莉安的年少老成,当一个少女看到太多人情冷漠,所幸老太太一生圆满。失去的都用别的形式补了回来。

  《孤儿列车》读后感(二):【雨枫试读】一切因果造就了最后的幸福重聚

  这是一本讲述女主人公在悲欢离合命运中寻找自己的出路,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如何成为懂事、会做事的孩子。因少女莫莉在书店偷了一本书引起的故事,在接下来的社区服务中,遇到了91岁高龄的薇薇安。2个人不同年代的人,却因都是孤儿,相似的经历使她们彼此感到信任,互相了解对方心情,在莫莉替薇薇安整理阁楼箱子的时候,那些尘封已久的箱子慢慢使薇薇安回忆起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她向莫莉娓娓道来了自己的故事。

  克兰运用双时间轴展开故事的叙述更加吸引读者的注意,并且有条不紊同时推进各自的进展,把这个故事讲述地更加生动饱满。一位是生活在2011年的女孩莫莉,一位是在1921年的9岁女孩薇薇安。

  一场大火,使微微安失去了几乎所有的亲人,从而使她踏上了孤儿列车的这段旅程。这列自美国东部出发的孤儿列车承载着上万名无家可归的孩童前往中西部地区,他们在沿途各站任人挑选,未来命运如何全凭运气决定。而这一现象,也像我们展示了在当时光鲜亮丽的美国中孤儿这个团体背后的冰山一角以及当地社会中低层人民的生活。那些孤儿没有选择权,而只能被别人选择,命运都不能被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在被领养的家庭带走之后,有些人会被当作孩子抚养长大,而有些则是回去充当免费的劳动力并且有可能没有办法继续接受教育

  薇薇安在之前被收养的人家中那些不幸的经历,在遇到尼尔森夫妇之后,终于得到了改善。继续在学校读书,回家之后在店里帮忙。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重新遇到十几年前在孤儿列车上的“德国仔”,结婚,幸福地生活。只是命运并没有那么眷顾在经历了那么多磨难之后的两位。薇薇安之后的70多年生活又归于风平浪静

  当莫莉在网上找到自己母亲的下落之后,也开始在脸书上帮忙寻找薇薇安的家人。最后在薇薇安的女儿莎拉一家赶过来看她的母亲,在68岁时开启全新的生活。在莎拉这个年纪可以再次见到亲生母亲,也是充满了激动吧。在那时,薇薇安迫于生活的压力,而将女儿送人,在91岁高龄时与女儿重聚。她的一生,注定不平凡。最后的重聚,太完满。书中多次提到薇薇安的那条挂着克拉达十字架的项链,在这条路上一直陪伴着她,赋予了薇薇安,爱、忠诚友谊

  我们的经历比她们幸运一些,从小到大都有亲人的陪伴,有些事情都不需要我们发愁。而她们要在一个个陌生的环境中,去融入,去伪装自己适应那些家庭,一步步都是如此的小心翼翼。这本书很细致地刻画了少女薇薇安在人生前20年那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但是,尽管这生活如此颠沛流离,她依然坚强,依然有着希望,成长为了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太太。

  有些孤儿可能会在成长的路上,发生偏离的性格,而导致人生走进了岔路。相信现在的社会会比那时已经好很多了,对于这样一个群体,我们可以提供更多的帮助,使孩子们在一个相对良好的环境下长大成人

  《孤儿列车》读后感(三):苦难中的坚韧人性

  刚开始读克里斯蒂娜·贝克·克兰的《孤儿列车》的时候并不觉得这本书有什么意思反而觉得有点无聊,但在接着往下看的时候,却看到了命运多舛的孤儿名字从妮芙到薇薇安,年龄从九岁到九十一岁,这中间岁月所经历的辛酸苦辣。 惊恐慌乱又冷又饿的坐在装满孤儿的列车里,薇薇安是其中的一个。从这一站到下一站,像商品交易一样把孤儿摆放在想要领养的大人面前,让他们仔细打量认真挑选,以收养的名义或是打扫或是缝纫或者帮忙照顾自己的孩子……没有被收养的孩子,坐上车继续前往下一个地点等待着被收养;被收养之后的孩子也很少能找到有温暖的家庭。 服装商伯恩夫妇是收养薇薇安的第一个家庭,他们以收养当孩子的名义让薇薇安做他们免费的缝纫工,又黑又冷的走廊上有一张草垫就是她的床;孩子众多的格罗特夫妇是收养薇薇安的第二个家庭,他们以收养当孩子的名义让薇薇安帮他们照顾四个孩子还要做全部家务当个免费的全职保姆,脏乱不堪喧嚣黑暗漏风漏雨的小房间是她与四个小孩一起睡觉的地方,在一天夜晚遭受格罗特先生的性侵犯之后年仅九岁的薇薇安奔向迷茫的大雪中逃离了这个无底洞。几经转折终于遇到了尼尔森夫妇——一户好人家,才开始了相对自由温馨的生活。 “我的一生,感觉处处偶然,一次次偶然地失去,一次次偶然地相遇。然而生平第一次,我感觉眼前仿佛宿命。”二十岁的时候,遇到了九岁那年在孤儿列车做在一起的“德国仔”汉斯。命运总是为经受苦难的人准备一个惊喜哪怕很短暂。十个月后,他们结婚了。后来汉斯在战争中丧命,薇薇安再嫁。 “薇薇安抱有一个念头——我们生命中那些至关重要的人,将始终守在我们身旁,与我们共度平凡时刻。我们在杂货店时,他们相伴左右;我们绕过街角时,他们相伴左右;我们跟朋友聊天时,他们相伴左右。他们从地底飘起,我们一抬脚就与他们交融。”九十一岁高龄的薇薇安,或许对之前经历的一切苦难都淡然释怀了吧。 薇薇安以坚强与善良面对遭受的一切苦难,在一次次痛苦绝望挣扎逃离,在看似冷漠无情的外表下仍然藏着一颗向往爱与温暖的心灵。这本书以细腻的手法,用小小的视角展现在悲苦的生活里隐晦又坚韧的人性。

  每个人的生命都值得温柔以待。

  《孤儿列车》读后感(四):寻找归属

  《红楼梦》里黛玉进贾府之时,写道“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黛玉即便有着贾老太太的疼爱,在贾府也是处处小心,处处留意,尚不能融入其中。生活中,一个人要进入一个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更可谓难上加难,在英国作家克兰的《孤儿列车》里,能深切得感受到这种游离于家庭外的孤独寂寞

  小说《孤儿列车》交替叙述两代人薇薇安、莫莉的故事,虽然出生于不同的年代,后期的薇薇安看似生活富足、心态平和,莫莉看似穷途潦倒、离经叛道,但两人孤儿的身份和寄养于不同家庭的经历塑造了她们相同内心,那就是永远感觉自己是个局外人,无人怜爱、无人关怀,常常封闭自己的内心,“学着伪装,学着微笑与点头,学着在毫无触动时佯装感同身受”,在寄养家庭小心翼翼生活,始终找不到属于自己家的那份归属感和温暖。也正是这种归属感的缺失,最终使两人有了忘年友谊,心心相惜,彼此给了对方最后的归属。

  作品试图平行叙述薇薇安和莫莉两个生于不同时代、命运相似的孤儿故事,甚至安排了很多相似物件,比如薇薇安爱读的书《绿墙上的安妮》、莫莉爱读的书《简爱》;薇薇安脖子上一直挂着祖母送的吊坠,莫莉身上父亲给的吊坠项链,但通读下来,给人留下印象的多是薇薇安的故事,莫莉似乎成了薇薇安故事穿针引线的人。薇薇安的命运一直揪着读者的心,在孤儿列车上的忐忑不安,对自己命运的未知;在伯恩家受到的排挤,夜宿黑暗走廊的孤寂;在格罗特家的穷困,险遭侵犯的惊惧;最终薇薇安遇到好老师拉森小姐和房东墨菲夫人,被尼尔森家收养,但即便如此,薇薇安仍然没有找到心的归属,直到又重遇“德国仔”,她才开始卸下自己伪装的面具,做回真正的自己。

  寻找归属一直贯穿这部小说始终,就像封面上的小女孩,在列车上一个人孤独地向外望去,只有深深的寂寥,对自己无法把握的未知命运的忧虑。心的归属并不是找到一个家庭,供你吃穿,而是要找到能给自己归属的那个人。

  《孤儿列车》读后感(五):虽然不是所有的离别都能盼来重逢,但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

  题目引用了本书封面上我最喜欢的一句话。而我也觉得这句话精确地说出了全书想表达的核心思想

  对于这本书有些人觉得是一本理应力推的小说,而对于有些人来说这本书也不过是一本俗套的小说。而我也觉得基于每个人的思想、生活背景和经历不同,每个人心中都有个不同版本的《孤儿列车》。不能强求,也不可强求。但是,对于那些有类似经历或有类似感受的人来说对此书产生共鸣,被书中某些点戳中落泪也不是夸张之举。有时候就是这样的,对于你来说是一件很微小的事,却对别人来说是件改天换地大事情,要学会尊重对方。

  本书分作两条线来叙述,一条讲的是过去一个爱尔兰的小姑娘妮芙跟随父母来到美国谋生。一场火灾让她成为了孤儿,被儿童援助协会送上了孤儿列车,辗转于几个寄养家庭,并在前两个寄养家庭里面坚强地活了下来的故事,另一条讲的是现在同样身为孤儿的莫莉因为偷了书而被罚在富太太微微安家收拾阁楼整理箱子,收拾箱子的同时听薇薇安讲这些东西的来历故事,莫莉从中受到了启发。从书中不难看出,是薇薇安的故事拯救了同样情况的莫莉,而莫莉也帮薇薇安找回了想要的东西。

  第一次是遇到的是从没有打算收养她,一直只是把她当做最廉价的女佣对待,也不给她上学,吃的喝的睡的无一不差,给人的感觉就是收养了一条狗。在经济大萧条的时候,伯恩太太也毫不怜惜地弃养了她。

  第二次住在了一家有很多小孩的乡村野外房子里面,环境十分恶劣,看着描述就不寒而栗,吃的经常是冷的松鼠肉。但起码是主人一家还给她上学,主要是帮忙带孩子就行。最后因为男主人意图强奸她被女主人发现后,女主人把薇薇安连夜赶出去了。

  薇薇安徒步走回学校,在好心的拉森小姐帮忙下,经过墨菲太太的许可住到了小公寓里面。在这里,薇薇安在墨菲太太的关怀下渐渐好起来了。并经墨菲太太的帮忙,在征得儿童援助协会工作人员索伦森先生的同意,把她介绍到一个刚失去女儿的体面家庭里面帮忙商店生意。后来尼尔森一家收养了她。她也接纳了这个家庭,发挥了她的对于经营百货店的天赋取得一番不错小小成绩。

  后来她跟朋友去酒吧的时候遇到同期在列车上的男生“德国仔”,两人惺惺相惜并最后结为夫妻。一场战争夺去了德国仔的生命,痛失爱人的薇薇安不愿在经受这样锥心之痛把刚出生的女儿送养了。之后嫁给了丈夫的战友过着相敬如宾的日子。

  这样简短的冷冰冰地概括整故事,并不能看到这个故事的精髓部分和感人之处。但在我看来,这本书是我读起来就不想放下的书。我会不再以一个上帝的眼光看整个故事,我会随着主人公的感情变化而变化,很容易受到感染,为她的难过而难过,为她的伤心而伤心,再从这堆很多人觉得还不惨不够刺激的但真切实际的经历里面弄懂了一些事,明白了些道理。

  以下是我比较喜欢的句子摘抄:

  1黑漆漆的水面上,天空的倒影仿若倾泻的水银。岩石周围泛起万千白色的浪花树枝上寒冰闪耀,霜花在枯草上结成一张熠熠发光的网。

  2想到温暖的校舍,拉森小姐友好的微笑,想到可以遁入书本里那些别样的人生、别样的世界,我才有了出门的勇气。

  3一轮圆月洒下珍珠般的清辉,照亮了四野。

  4我在金黄的田野里奔跑,穿行于迷宫般的干草堆,不知路在何方。。。。

  5我们生命中那些至关重要的人,将始终守在我们身旁,与我们共度最平凡的时刻。

  6只有找到所有真相,你才能找到心灵的平静。

  7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人人都在尽力做到最好,我们个个只需善待对方,而我喜欢这种想法。

  8虽然不是所有的离别都能盼来重逢,但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

  《孤儿列车》读后感(六):你会带着什么上路?又将什么抛到了身后?

  《孤儿列车》是我在亚马逊推荐上看到的广告,封面的孤独少女吸引了我的视线。这是我为数不多的接触叙事类人物传记的文学体裁,插叙的方法增添了不少趣味性,记录了一位叛逆孤儿在接触另一位经历坎坷老人的回忆时,双方的成长。不得不说,读者也在阅读中成长。

  这是一部很温暖,治愈的小说,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大概就是今天的标题,文中也多次提及:你会带什么上路?又将什么抛到脑后?这句话一开始的理解与读完后的体会有所不同,在主角的一次次被抛弃,被收养的过程中,几乎什么都没有带除了父亲送给她的项链。项链的意义并不在于亲生父母,而是信仰与希望。鱼代表拒绝的力量,出淤泥而不染;熊代表勇气,面对新的生活。如果我将来有了孩子,我也一定会交给他这些美好的品格,这是一生的财富。在整本书读完后,我却对这句话的后半句更加喜欢。你会将什么抛在身后?将痛苦?将回忆?将一切的不愉快?文中主人公在一次次经历虐待,经历伤害的童年与青春中走像新的生活,每一次家庭的更换都是脱胎换骨的,这之中经历的剧痛,需要巨大的勇气。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改嫁前,主人公把自己的孩子也送给了她人,(不谈论母爱,事实上我一直认为中华文化中对于母亲的解读过于夸张)这是对自己痛苦回忆的抛弃,她与前夫的孩子就是这段回忆的承载。我们在前行的路上,能否做得这么直接?扪心自问,我大概不可以,但是我很欣赏她的勇气。

  这是一部温暖人心的故事,happy ending。要一直很勇敢的走下去,一切都会好起来。你会带着什么上路?又将什么抛到了身后?

  《孤儿列车》读后感(七):失去一切这种事,又该从何说起呢?

  事有凑巧,当我第二遍翻开手中的《孤儿列车》这本书时,电脑里正好传来齐豫的经典歌曲《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再看到书封上站在列车车厢里,满含期待目光望向远方的小姑娘,心中竟然是莫名的一痛。“流浪”对于这首歌的词作者三毛而言,是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词汇和理想的生活方式;对于当下的许多年轻人来说,是文艺范儿十足而又充满诱惑力的字眼。然而,对于《孤儿列车》里那群被带往陌生远方的孩子们而言,“流浪”,这是多么残忍的一个字眼。

  在这本书之前,我未曾听说过美国历史上曾有如此黑暗的一个角落。然而当我查找资料时,却被庞大的数据惊得说不出话来。从南北战争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在美国,孤儿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仅在纽约街头流浪的孤儿就有数十万之多。美国儿童援助协会发起的“孤儿列车”项目先后将20多万名孩子通过列车从纽约送到美国的中西部地区。最初的期望当然是美好的,希望他们免受流浪之苦,有一个温暖的新家庭。然而现实往往很残酷,对于很多孩子而言,登上孤儿列车未必是幸福的开始,甚至不如在美国街头擦皮鞋活得自在,可是他们被没收了勉力维生的擦鞋工具,强制送上了孤儿列车,之后不管受多大的苦也很难有人问津,毕竟用工作人员的话来说:“你们一定要表现得端庄礼貌,有教养,能有家庭愿意接收你们就谢天谢地了。”

  于是这群孩子像待宰的羔羊在忐忑不安中等待主人的挑选,他们甚至不能说一个不字。我一直无法忘记书中对于薇薇安在车站的一段描写,当时她还叫“妮芙”,抱着刚满1岁的婴儿麦凯恩在站台上等待挑选。当好心的夫妇想要把麦凯恩领走时,薇薇安内心的不安和忐忑,她甚至不愿去想未来的生活是否幸福美满,她唯一的担心是没有人愿意要她。(“您想要个女孩帮着照顾他吗?”我脱口而出,“我会……”我思绪狂奔,拼命搜罗着自己的能耐,“补衣服,还会下厨。”女子向我投来同情的目光。“哦,孩子,”她说,“我很抱歉。我们养不起两个,我们只是……我们是来找个宝宝的。我敢肯定,你会找到……”她的话没了下半截,“我们只是想要个宝宝,凑齐三口之家。”我把泪水憋了回去。)此后的薇薇安遍尝生活带给她的痛苦和磨难,在颠沛流离中越来越小心翼翼,直到她终于遇见善良的养父母,即便深得宠爱,也丝毫不敢放肆。往事不可追,经历漫长人生的薇薇安将过往锁进了阁楼,开始之后七十年静如止水的人生,不是不感慨,不是不心痛,只是,诚如薇薇安所言:失去一切这种事,又该从何说起呢?

  《孤儿列车》带给我的震撼并不在于作为孤儿的薇薇安曾经遭受的磨难,而是即便历经如此的人生坎坷,在她身上所散发的人性光辉,她纯善的内心和积极的人生信念深具感染力,在她身上我看到希望的力量跨越所有苦难将她带入积极丰沛的人生。有些成长充满痛苦,有些失去满是辛酸,但无论如何,都要像书中的薇薇安一样坚韧与坚强,以爱与勇气面对生活赐予的一切悲欢,以积极的信念迎接人生。

  《孤儿列车》读后感(八):跟着克兰乘坐一趟孤儿列车

  书中描写孤儿等待、盼望有人领养和在收养家庭挣扎着生活的情节容易引起有同样经历的人产生共鸣,对于已经得到幸福或脱离苦难的孩子来讲,主人公的遭遇会是记忆深处的一把钥匙,打开陈年的酒酿,而记忆的味道可能并不醇香。很多人不愿提及作为孤儿时流浪或被收养的经历,并不是觉得难以启齿,而是不想让稍微愈合的伤口又撕裂开给别人看,无论是关心爱护自己的现养父母、朋友、老师或是爱人,都很难跨越他们心中的屏障,即使现在的生活幸福稳定,那道枷锁也无法轻易地解开,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一旦把所有的爱和希望寄托在一个人身上,就注定要失去,从童年到成人后一直这样,再也不易将心门彻底敞开。

  失去--重获--再失去,是作者隐隐设置的一颗催泪弹:

  一无所有的孤儿被收养后希望能吃饱穿暖活下去,然而收养家庭并不尽如人意,逃离或再次被抛弃的孩子又无依无靠,经历第二第三第N个家庭后,孩子早已淡然,不再抱怨更没有期望。

  妮芙和“德国仔”的重逢似乎是主人公生活中幸福的巅峰,而好景不长(秀恩爱果然死得快),结婚不久德国仔阵亡。妮芙把孩子送人,不是没有能力抚养,我想她是不想面对故去爱人的影子,应该也包含对命运的失望吧。

  薇薇安一直认为妹妹梅茜在大火中丧生,得知她生还被徳裔夫妇收养时妹妹却已高龄亡故,仿佛从手中挣脱的风筝,飘浮在远远的天边,看得见却够不到了。

  作者正是抓住人们的同理心,不呼吁不煽情,以娓娓道来的叙事让读者陷入此情此景久久难忘。无论我们是不是孤儿列车上的一员,都可以体会到流浪在这人世间,孤独无依时连落在肩上的雪花都无比沉重。

  《孤儿列车》读后感(九):哪个时代没有过黑暗?

  哪个时代没有过黑暗?就像《孤儿列车》中1929年的美国,宣扬最自由民主国度的儿童救援会代理人,像解决掉麻烦一样的把孤儿送入不知情况的家庭,满口道德仁义的向孤儿灌输:能给无家可归的你提供食宿就应该感恩戴德要听话有礼貌多干活!也不关心收养家庭是不是更加糟糕的境地!孩子被施暴以后第一反应是质问她是否说了慌,劝她再回去试一下!

  透过文字都能感受到那种绝望,压抑。所以主人公从内心里就认为失去挚爱亲人是自己的宿命,不幸福是常态,打定了主意不再付出真心!

  她说:我人生的前二十三年塑造了我,而往后将近七十年无关紧要!

  在她与幼时同座孤儿列车的男孩重逢、相爱、结婚,体会到失而复得的幸福,而又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他以后。她说:我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谁生下来就活该受苦,活该被遗弃呢!

  但好在生命的魅力在于——痛苦终将随时间远去,社会也将不断进步,命苦的孤儿在成年后通过自身的努力都过上了不错的日子。

  2011年的莫莉也是个孤儿,但这时候的收养系统已得到完善,程序制度更加繁琐缜密,要考核养父母经济能力,对收养家庭提供经济补助,每个月会有专员与被收养人沟通!!

  这么一对比,感觉生命挺有盼头,黎明的微光终会照破黑暗的夜幕!

  《孤儿列车》读后感(十):就算在再不堪的经历中,也有可以挖掘的点滴意义

  每次看完书,都特别兴奋,尤其是读到一本好书。但是词穷的很,不知道如何形容它的好。但无论如何,我总要记录一点什么。虽然读书只是一个人的事情,但是说不定能找到一个志趣相同,可以聊天的人。那么到那个时候,我还可以说点什么。

  既然不知道如何说,那就先讲讲这本书的故事吧。故事里有两个主人公,她们都是孤儿,一个是马上要18岁成人的莫莉,一个是已经经过快1个世纪的91岁的薇薇安(或者叫妮芙、或者多萝西)。在莫莉的生活背景下,讲述了薇薇安的一生,也映射了美国20世纪初的“孤儿列车”,还有二战……

  整个故事讲述,在莫莉的生活以及薇薇安一生回顾交错进行,行文不紧不慢,但是把每个阶段都陈述的很清楚。不管是在伯恩家的平淡生活,还是在格罗特家的可怕的遭遇,亦或是在尼尔森家的循规蹈矩的日子,都如同是由一位老者缓缓而谈。她并没有为了吸引人而特意将文字进行修饰,只是在详细的阐述自己的感受。作为读者的我,太喜欢这样的陈述方式了。就如同《追风筝的人》一样。

  文中也有让我喜欢的文字,但是为什么喜欢,更多的和自身的经历有关。比如薇薇安的母亲在离开爱尔兰来到美国,在艰难的生活中怀念自己故土,所以她很喜欢《戈尔韦湾》这首诗:

  若我再度拥有青春的热血、热望与火热之心,

  即使予以世上所有黄金,我也绝不离开你的岸边,

  无论神赐此地何等风物,我都将安然在此终老,

  紧紧依偎着你长眠于墓地,戈尔韦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孤儿列车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