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植物学通信》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植物学通信》的读后感10篇

2017-12-30 20: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植物学通信》的读后感10篇

  《植物学通信》是一本由[法] 让-雅克·卢梭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1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植物学通信》读后感(一):关于植物的书

  也许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在知道了不少植物名称之后,我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一些植物学方面知识,先读到的是汪劲武的《植物的识别》,在这本书里,了解到植物的分类及各科植物的基本特征,同时汪老为增加书的可读性,写进了不了关于植物的故事传说及亲身体验,看起来很过瘾。然后,又遇到这本书---《植物学通信》。整个历程就好比,进入到一个琳琅满目房间,先了解到每样物品的名称,然后给它们分门别类,再呢,拿着放大镜,细细研看,了解物品的特征及奥秘。

  《植物学通信》的作者便是鼎鼎大名的卢梭。此书来由是因为他的好友,也就是文中所称的表妹想给女儿一些植物学知识的了解和植物观察而写,书信格式,文句通俗流畅,娓娓道来。通过这本书,可以轻松有趣地了解到某些植物科别的知识。

  越读越觉得,其实这本书带给我们更多的不是一些植物相关的知识,而是卢梭对于植物的态度,透过他的字里行间,我想象百年前的他,在乡野漫步,俯身去观察一朵花,剖开它探寻花的秘密-----这是怎样的一种对自然热情?他在信中一再告诫朋友:不要只专注于花名,而要细致地观察花,从中探寻自然的神秘,感觉自然观察的乐趣

  我用一个中午不到的时间大致看完这本书,可翻翻书里通信的日期,却花了两三年,有点感慨呀。

  《植物学通信》读后感(二):不是书评,仅为读后感

  读《植物学通信》

  好的书总让人心愉悦

  书中卢梭简单的八封信把一个丰富多样趣味盎然的大自然呈现在我的面前。卢梭的矛盾是他坚持我们应该从大自然中去发现去学习,但是如果不借助一定的课本一定的基础知识我们没有办法去单凭自己的所谓的“天赋”去找寻,而且毕竟天赋这个东西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所以他会在一次的矛盾纠葛中把所以自己的植物学方面的书全部烧了丢了。太过极端。不过那个时候那样颠沛流离生活也的确无法让人能够平静中庸的过活。也许正是因为身旁有无数美好的植物的陪伴,才没有使得强大的妄想症将卢梭毁灭吧。至少从他每一封写给德莱赛尔夫人的信中能够感觉到他描述他所喜欢的东西的愉悦,这样的愉悦甚至感染了我。

  这本书引导着我开始更加留心的关注身边的细小情节。美的确是需要靠自己靠自己的心去发现,因为就拿大部分的植物来说它仅仅就只是以大自然一贯的低调存在着,并不招摇,它不需要特意的引来人的关注来满足一些虚无的东西,它的很多微小却关键细节的存在就只是顺应着大自然的各样的规律,清雅自在

  还让我欢喜的是书中的各样精致的植物插图,精美到了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都没有放过,勒杜泰的这些植物插图一方面的的确确是太让人赏心悦目,另一方面也恰好的帮助了我非常明确清晰理解了书中文字所描述的一些专业上比较凭自己难以想象理解的东西。

  一鼓作气的就将整本书读了个通遍,并在笔记本上涂涂画画的记下了几篇的笔记。之后还需要反复的看才不会有遗忘,更需要到大自然中去真实透彻的观察去实践才会将这纸页上的东西转移到自己的头脑中去。

  最后,题外,

  看着信中一些表达关心也好,担忧也好稍显啰嗦的话,突然让我非常的怀念起以前的时光,那个时候联系方式并不如现在这样多样,和朋友的联系多数还是靠纸笔,却是那么的真切。很久没有提起过笔在纸上给谁认真的写过字了。其实在联系越来越便利的今天,感情会不会也因为这样多的便利而冲淡呢。大学时候曾经加入过一个陌生人来信的小组,间或收到过三五封的来自陌生人的手写信,都没有回复过,展开过信纸但无论如何都写不出来,记得以前那日日夜夜匍匐在案头几大页几大页写信给朋友的那种酣畅淋漓,这样的信果真还是要写给自己拥有感情的人。

  《植物学通信》读后感(三):爱植物的哲学

  植物学是我比较喜欢的科目之一。买这本书的目的并不只是因为植物学,而是想看哲学家如何来诠释科学问题的。

  书本的印刷很精美,雷杜德的手绘插图极为精美,细节展现得很是完美,水准甚至在实物摄影的插图之上。(PS:同时在此推荐Billy Showell的花卉绘画教程)

  这是卢梭晚年学习林奈植物学及其分类方法的成果。虽身处流离的境况,但作者的笔法依旧优美,自有一种沉着的大气。林奈的植物系统分类方法沿用至今,所以这本书的内容至今仍不过时。无论是作为教习小童的启蒙读物,还是作为技术人士的趣味读物,都显得详略得当,深入浅出游刃有余

  看而今的时代,学文科出身的人,能文理兼修的有几人?

  但有些美中不足的是译者对某些生物学名词的把握不够准确,这也许是当时卢梭写的时候这些名词尚未出现(例如“四强雄蕊”),所以翻译到了某些地方,有些呼之欲出的东西却含糊而过。

  当然,还有一点不足,正如译者后记所提及,卢梭的文风极难把握,尤其喜欢用N重否定来表达(外国哲学家的通病?!)。这种表达方式和教科书迥异,所以这些说家常话的文章看上去反不如《爱弥尔》等流畅。

  春天到了,看书的同时,大家别忘出去走走哦。

  《植物学通信》读后感(四):《植物学通信》读书报告

  《植物学通信》是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法国让-雅克•卢梭所著,熊姣翻译的一本科普读物。全书的内容主要由导言、八封介绍植物学的通信、三篇通信篇续,以及编者按的植物学术语词典注解四部分构成。

  导言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了卢梭写此书的背景,是为了教马徳莱雅的四岁女儿学习植物学。而马徳莱雅则是卢梭的一位女性好友,卢梭更亲切称其为表妹。并且导言还对本书的插画作者,画家勒杜泰的生平作了简单介绍。读完导言后,也就初步了解此书成文的背景,以及作者的状况。就如卢梭在《忏悔录》中所说,“因为我知道,世界上没有哪项研究比植物学研究更适合我天然的品位。”,在看完这一部通俗的植物学小品后,结合导言突然觉得,这位思想巨人其实真的很适合,去当一名植物学家。

  由第一封信开始,卢梭就介绍了植物学的四个方面内容。首先是简介植物学的研究目的,不只是一门命名学,提出理解植物结构的重要性。然后就是植物学术语的介绍,主要是介绍结实器官花和果实的构造。花由花冠、雌蕊、雄蕊和花萼组成,其中花冠可分为离瓣与合瓣两种;雌蕊则由胚胎(子房)、花柱和柱头构成;雄蕊由花丝和含有具有生殖能力的粉尘(即是花粉,不过卢梭用粉尘这个词代替,原因不详)的花药组成;围绕在花冠基部的花萼有支撑作用。而果实则由在种子外面起保护作用的小囊的果皮和种子构成。其次是对花的众多种类中,百合科的特征介绍。原文摘要如下:“雄蕊数目为6个,有时仅3个;花被具有6瓣成6片;果皮三角状,具有三小室;”、“所有成员的根部多少表现为显著的洋葱头或是球状”、“百合科中大多数成员的花不具备花萼”。最后,卢梭还强调了植物学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读完第一封信,感觉是在脑海中还残留的一部分初中生物记忆上,进一步了解植物构造,并且还认识了植物学中的百合科。而在信中的开头结尾问候中,也处处可见卢梭对表妹马徳莱雅的关心,体会到其温情的一面。而书中勒杜泰所画的精美插图,用来对照着理解书中的内容上,更是起了非常大的帮助。可惜的是,现在由于缺乏实操的条件,不能找一些百合科植物回来观察,只看插图来学习,颇有违背卢梭强调要注重到大自然中观察学习植物的感觉。

  第二封信的介绍的内容有一些名词解释、植物部位的特征和十字花的分类方法。其中名词解释有,花萼分裂成小片,称为“小叶”(即萼片);花萼或花托与花瓣连接部分称为瓣爪;伸出花萼外宽大与颜色鲜艳的部分称为檐部。而描述特征,则如花柱是两裂等描述,介绍了长角果、隔膜和缝合线。而在十字花的分类,主要介绍了根据长角果和短角果分为两类。并且卢梭还强调了,当选择十字花观察时,应该选择非重瓣花,方便观察。看完第二封信后,给人一种想去野外,摘一些十字花科植物,回来好好解剖观察的冲动

  第三封信,卢梭向马徳莱雅阐述了,他向其介绍植物学的计划,主要是介绍描述植物的科中的六个。而在第三封信中的植物学介绍中,首先是介绍了花的分类,分为整齐花和不整齐花。然后就是大幅的篇章,介绍了蝶形花科。蝶形花科有称为豆科植物,而卢梭是以豌豆花为例讲解的。蝶形花科的特征主要有,花萼是单片的;而花瓣则由位于上方的一片旗瓣,位于下方的两片翼瓣和一片龙骨瓣;而花瓣的基部则称为龙骨,龙骨瓣的主要作用就是保护子房;而蝶形花科植物的果实是荚果,在这里又引进了荚果与长角果的区别。其中长角果的种子是交替生长的,荚果的种子则是长在一侧。这封信中介绍蝶形花科的方法很特别,是先详细介绍豌豆花的构造,然后再在结尾介绍说这种就是蝶形花,以点代面。

  第四封信,是介绍了脸型花植物特征和腺体(即蜜腺)的观察方法。其中脸型花分为唇形花和玄参科(面具花类)。介绍唇形花是以短柄野芝麻为例,而唇形花的特征是,花冠为单片,花瓣裂成2片,呈唇形或爪形。花瓣的上片叫盔瓣,下片叫唇瓣,并且花瓣包裹着4枚长短不一的雄蕊,花萼的基部长出4颗种子。而面具花则是由两片唇瓣闭合相裂,并会结有一个充满种子的蒴果。在判断一朵脸形花是唇形花还是面具花时,则可以根据种子的数目来判断,有4颗种子的就是唇形花,不是4颗种子就是面具花。读完第四封信,真是有一种到野外摘花的冲动,找一些脸形花回来,好好观察的冲动,对唇形花与面具花的区别方法,非常印象深刻

  第五封信,除了表达对表妹马徳莱雅的母亲亲切的问候外,以及再一次强调,观察植物的结构,比了解植物的名称重要外,卢梭主要在这封信内介绍了伞形科植物(即分瓣花)以及上下位花的概念。下位花指的是子房包在花冠里的花,现称子房上位;而上位花则指子房位于花冠上,现称子房下位。伞形花科的特征,主要有四点,第一是上位花冠;第二是花冠上有5枚雄蕊、2根花柱和5片整齐的花瓣且花瓣多为心形;第三是,果实略长呈椭圆形,成熟是裂为两颗瘦果,属于双悬果;第四是总苞大小不同的组合,且花瓣多为白色。并且说明了区别伞形花科和伞房花序或者簇状花序的方法。

  第六封信由雏菊引入聚合花的概念,并且介绍了菊科植物。聚合花由管状花和舌状花构成,多是辐射状花。管状花是心花,位于内部,作为聚合花的小部件,是一朵朵小花聚合而成。管状花的特征是比较结实,有雄蕊和花丝各5根,并且雌蕊并非长在花托上,而是通过种子固定,属于合瓣花。而舌状花又称为边花,位于聚合花的外部。通常不结实,并且缺少雄蕊。而对菊科的种子,卢梭也作了相关的描述,菊科种子通常无柄,但有些种子的尖端有冠毛。在信中,卢梭还对马徳莱雅写信告诉他,亲自发现了大玛格丽特(雏菊的一种)表示惊讶,并望其坦诚告知,是否是有人指导她观察后,得出的结论。而我在看完第六封信后,也很惊讶,是对菊科植物,由管状花和舌状花一起构成的惊讶。之前从来没有想过,那一朵朵黄色的菊花,居然是由两种完全不同的小花,聚合而成的。

  第七封信,主要是介绍果树的内容。信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果树嫁接后,根据形状和味道分的多种类别,实质是属于变种,那些不同的果树实际上只属于一种。而对梨属、李属和扁桃属的原文摘要如下:“梨属,也包括苹果和榅桲(Quince)。花萼合生,具5裂。花冠由5片花瓣组成,附生在花萼上;雄蕊约20根,全部着生在花萼上。种子或子房下位,也就是说位于花冠下方;花柱5。肉质果实,具有5个种子室,等等。”、“李属,包括杏、樱桃和桂樱(Cherrylaurel)。花萼、花冠和花药均与梨属多少有些相似。但其种子为下位,也就是说位于花冠里面;而且仅具有1根花柱。果实水质而非肉质,内有果核1枚,等等。”、“扁桃属(Almond),也包括桃。这一属几乎与李属完全一样,不同点仅次于,扁桃属的种子外表光滑;在果实方面,虽然桃子柔软,扁桃果实干硬,但是里面都有一个表面粗糙、布满沟壑的坚硬内核。”卢梭还在信中,附函对表妹送来的植物进行了分类,还不忘强调应到森林与自然中观察植物,而不是果园。由于对水果比较熟悉,所以这一封信读起来不难理解。并且对水果除了它的味道外,有了进一步认识。本书里卢梭着重的是对六科花的介绍,所以介绍水果分类的也就只这一封信,后文再也没有提及。

  第八封信中的名称是,论压制植物标本。主要是关于压制植物标本的相关介绍,首先压制植物标本需要五六刃灰衬纸。然后植物的采集,大型植物与小型植物的采集各不相同。小型植物应该采集保留根部的完整标本,大型植物应该截取片段。并且应当选取恰当的时间,即应在干燥的天气中进行制作标本册。信中可见卢梭对马徳莱雅的关心体贴入微,告诉她应制作一大一小两份标本,并做好编号。小的那一份寄给卢梭,然后通过编号,回信告之植物的名称与描述。看完第八封信,那是非常强烈的渴望,渴望在盛夏采集植物标本,然后制作一本标本册。

  通信篇续一二,则是对马徳莱雅,所寄的植物描述。而编者按的植物学术语词典注解,解释了很多术语,以及有对卢梭所用术语的现代解释。因为我是先看完植物学术语词典,再看正文的,所以对这一部分的描述,印象不深。

  在看完整本书以后,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就是书中那些色彩美丽的插画。当初选择这一部科普读物,也正是被它插画的封面吸引。而读完后,对六科花有了初步了解,并很有一种到野外摘花,然后用放大镜观察的冲动。而本书,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目录上的每一篇基础通信,都配有通信中的植物学知识纲要,对每一封信读完以后理清思路非常方便。总体来说,这是一部读起来非常愉快的植物学小品。

  《植物学通信》读后感(五):艰难的定位

  我是带着读到几篇优美散文的期望开始读这本书的。没想到本书是从卢梭的书信中摘编了若干与植物分类与辨识相关的内容。卢梭很努力的给在远方的小盆友讲述几个科 的植物的典型特征,我也基本看懂了。书信之外是大段的术语解释,注释了前文中用到的植物学术语。 本书的配图及其糟糕,卢梭是在使用欧洲的植物做例子讲解,本身对植物不是很熟悉的读者估计会一头雾水,而插图的量明显不足,而且为了印刷大幅的精美手绘图,图片的位置和文章脱节了,想找一张可以对照文字阅读的图很难,这大大降低了阅读的愉悦感。 最后,这书的定价也太坑爹了,一个博士或者硕士翻译了几封信,写了点注释,攒出来的东西,值这么多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