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东京留学忆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东京留学忆记》读后感10篇

2018-01-03 20:3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东京留学忆记》读后感10篇

  《东京留学忆记》是一本由李永晶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34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京留学忆记》读后感(一):平淡、清秀、细致,一如日本

  中学闺蜜迷恋日本流行之物,加之我们与中学国际部的日本学生来往密切,本来就对日本颇有好感。大学毕业后去过一次东京,参加表姐的婚礼。旅行中,对日本的印象更加真切而立体化,整齐、干净、精致,清雅娟秀,高效便捷,等等。连风月场所新宿歌舞伎町游览起来也觉得安心有趣,没有遍地黑社会打打杀杀粗野蛮横的刻板感觉

  这本东京留学记忆作者,看得出是兢兢业业的学者气人物,在精英大学东大学习,身边也多是日本高级知识阶层,文人气更加一层,他笔下的日本更是平淡、清秀、细致,一如日本给我的印象。

  原先对日本十分看不顺眼爸爸最近也考虑赴日游览风土人情,以便反省、考察先前对日本先入为主的抵触印象。会把这本书推荐给他,作为行前的参考读物。

  《东京留学忆记》读后感(二):东京故事

  口说无凭,立字为证。

  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种种行为经历定包含这个人的属性。

  而后,文学课上老师说:“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包含他的精神品质。”

  更加确信了这一点。

  李老师亲切备至,说了很多故事。更像阅日记体。

  去年看了丰子恺的散文。虽是散文,实则更多是自我的一种精神反射,包含思考和反思。

  这里并无可比性,字面意思。只是想到“文以气为主”这句话了。(出自曹丕《典论 论文》)

  因此,我给它四星。

  回忆时间一件漫长的事。身处异国他乡

  “满目山河空念远,天涯何处是相关‘’。

  我理解后面所言“那一刻,我们是在一起的”。因想起苏轼一言:“此心安处是故乡”。

  ——————————————

  几点很受触动的地方

  1.在东京和早稻田大学的教授状态,为了学术而学术。

  2.吉羽老人和中野老人,经历跨世纪的钟鸣后仍然坚守老一辈的风骨。

  (电车鞠躬的细节震撼。所谓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在人情味十足的东京也有漠不关心的邻里关系和自杀频发的事件。与此相匹配的是,对此状况近发习以为常

  ——————————————

  我的感触

  一本回忆录来说,它亲切而温柔

  若对日本文化稍有了解,有点旧事重拾的感觉。

  身处异国他乡,多少沾染了异国风情,从而整个人变得更丰富多姿。

  如果有人问日本怎么样,我会告诉他有这么一本书的存在

  《东京留学忆记》读后感(三):又一部《日本论》的可能

  对于80末90初的一代而言,大部分人都有着对日本共同的记忆:多啦A梦,柯南,还有每年八月份的新闻上一定会提到的“靖国神社”。对这个与我们隔着一片东海,飞行时间只要不到两个小时的国度,我们经常会在各种各样时候提起它。似乎我们对它很熟悉,但我们又觉得对这个国家陌生

  我们自以为对它很熟悉,因为它距离我们实在很近,近得几乎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我们觉得它很陌生,因为只要一提起日本,我们却又说不出来什么东西。这正好和美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国距离我们很遥远,但我们谈起美国,就有着说不完的种种东西。

  好像用“熟悉”两个字来形容我们对“日本”的印象显得那么的不合实际,貌似只有用“陌生”二字或许方显恰当。但这个距离我们最近的大国,甚至是我们曾经最大的敌人,为何在我们的认知距离上,却显得与我们那么的若即若离?而真实的日本,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存在?在书中,永晶老师用自己十几年来在日本的亲身经历,好像在回答着对这一问题

  自晚清以来,中国人出洋求学的浪潮便一直持续着。而在一波又一波的出洋浪潮中,留日学生狂潮无非是人数最多,影响也最为广泛的一个分支。虽然张之洞认为对于中国人而言,留学日本有着种种便利,但张之洞也坦言,留日是中国人认识世界的一个相对便捷的途径。对今日而言,世界的同质化发展让各个发达地区互通有无,其差别早已没有晚清时代那么明显,但我们认识整个世界却仍旧很困难。对于我们而言,日本仍旧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特殊的窗口。

  东京大学的学习经历,所见所闻的日常生活,永晶老师在书中的这些亲身经历的书写,真实性当然毋庸置疑。但书中的这些书写,似乎又是另外一种角度的《日本论》。

  90年前戴季陶写的一部《日本论》至今被奉为经典,但戴季陶对日本的经验主要来源于他与日本高层的接触(虽然戴季陶也曾在日本留学多年)。故而在《日本论》中缺乏了对日本民间社会的理解。而《东京留学忆记》则弥补了《日本论》的不足,对现代日本民间社会的记述占据了书本内容的主要部分,对隐藏在日本民间的精神内核有着独到的见解。在这个意义上,《东京留学忆记》可以说是另外的一种《日本论》的可能。

  对于《东京留学忆记》,可以把它当作在日本学习生活的指南,也可以把它当作一本认识日本的分析报告。但笔者认为这都是不够的。把它当作指南则将此书看低,而把它当作一部分析报告,则永晶老师并没有这样的功利性。就笔者所想,永晶老师写作此书,应该是将此书当作一本我们去认识日本,乃至于认识亚洲和世界的故事集,正如我们去通过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认识俄国一样。让我们对这个在认识上游离在陌生和熟悉之间的国家,往熟悉这一边更靠近些。而日本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永晶老师在书中并未对此作出明显的回答。也许,这问题本身也没有答案,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思考。永晶老师只是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

  晚清时代游学各国的学人写下了大量的游学笔记,80年代被钟叔河先生编辑为《走向世界丛书》而红极一时。但晚清时代的世界毕竟不同于现在。永晶老师的《东京留学忆记》或许也会成为新的《走向世界丛书》中的一部,牵引着我们的思考,再一次的“走向世界”吧。

  《东京留学忆记》读后感(四):社会学中的散文诗

  文字优美、社会学视角隐匿其中。读起来很容易,也很让人喜欢。 值得一看。

  以下正文:

  对日本的接触,首先是起源于对日本动漫和电影的偏好,而后逐渐接触到日本文化,电影和动漫镜头里那些似有似无的哀愁美丽的富士山和樱花、日本民众的淳朴、职人的敬业带给我许多印象,这让我对以往在媒体和教科书宣传下形成的日本军国主义的好战分子印象不禁产生了怀疑。

  因为没有亲自去日本的经历,虽然读过一些关于日本风物的书,对日本到底如何仍是一片茫然。恰好本书的作者有在日本留学十年的经历,又是一个切实可触的对象阅读本书时不免抱有作者带我旅居日本的感受,读起来似乎都是生活里的小景邻人,却让人见微知著,窥探到日本社会的一些独特之处。

  本书主要写了作者在旅居日本求学十年生活里一些人和事,可以称的上是一部关于过往生活的记忆。本文通过29个算是独立的叙述串联起来,展开一副关于日本的图景。文章从到东京大学研究室的梅田小姐开始,最初对梅田小姐的印象是不知所措的,因为她的入时俏丽的装扮和研究室的古朴沉稳似乎格格不入,研究室的人包括作者在内都对她抱有好奇却又敬而远之;随着梅田小姐逐渐融入研究室,她也洗去铅华变得朴素起来,让作者逐渐看到了梅田小姐单纯性格。作者对梅田小姐的感受正如初到异国的感受一样,从不知所措到逐渐适应了解,或者说作者本人何尝不是另一个“梅田小姐”呢?从海外异乡求学到一个知性孤岛,逐渐受到日本东大学术浓厚的影响,从浮躁渐渐变得朴素沉稳起来,成为一个洗净铅华的学者。

  从第二个故事开始,就是作者初来东京了,从初遇的语言学校黑田校长开始,作者逐渐介绍了他在东京十年间因为生活学习的琐事而遇到的各种社会角色,他们在作者的生活中或者扮演了过客,或者充当了导师,每个人都似乎只是普通的日本民众的一员,但是他们每个人身上又都显示出日本文化的深深烙印。黑田校长是作者到日本最先遇到的日本人,她尤其重视礼仪,这传承的文化在中国早已经不太受重视,她更因为作者本人能够入学东大而对其重视和尊重,由此可以窥见日本社会对于知识的尊重。吉羽老人是曾经的神风特工队员,为了保卫国家的号召参军,在当时可以算上是日本的“精英”,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凝聚的日本民族精神,日本近代立国的两大主要纲领文件是《教育敕语》和《大日本帝国宪法》,这两大文件规定了近代日本的国民道德,从吉羽老人身上可以看出日本国民“独立自尊”的文明精神。御厨是有着传统日本职人的敬业和朴素的助人品格,佐藤教授更是将这种职人精神融入治理学问······

  除了身边人,还有作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或者观察到的琐事,然而每个国家正是在这些琐事的构筑和推动下不停的运转,共同形成了日本民族和社会的个性。在“君子动口”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大概想象日本日常生活里人际间的克制和冷淡,迷惑文化中地铁里两人大家或争吵首先克制是否会给别人带来麻烦,也正是这种文化特性使得日本甚少发生公共冲突,高度的国民自律在文化的约束下自然形成,为了不给他者带来麻烦,在公共场所显示出日本社会的秩序和安全感;对比中国当前状况,常见新闻播报某某公交车箱内又有冲突,宣传的道德口号没有形成国民无意识,国民往往没有自我与他者的界限感,在公共场所毫无责任意识,殊不知媒体和民众口诛笔伐的对象正是大众自己。“食品安全事件”展现了日本对于国民安全的责任感,“江户风情”里建筑的保存,传统与现代的共生也是日本民族独特的现代生活方式,而“萤之光”和“北国之春”这样的民歌则承载着日本国民的共同的情感,无论历史变迁如何,文化和国民共同的情感不会消失。 我对于“北国之春”这首歌曲十分感兴趣,在这篇小文的引导下,找寻到了若干个版本,除了日文原版,还有不同的中文版本歌曲,在最贴近原版的译词里,我听蒋大为老师用从容声音缓缓唱出歌词,思绪不禁飘走,回到故乡农村的景象,这首歌词虽然描绘的是日本的景象,但是在北国碧空,独木桥自横这样简单的景色里,我听到的确是最淳朴的日本民族的情感,有关亲情爱情友情,以及青年未来的畅想······或许我们在媒体的长期影响下,把日本妖魔化了,区分政治和普通民众,正如李先生在“青春十八”里写到的,日本民众也想看到中国国民对日本的态度一样,我们需要更了解我们的邻人日本。

  或许是日本已经成为一个后现代发达国家,高度晚辈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健全现代民主制度已经成为日本国民不以为奇的事实。“民告官”事件在中国几乎很少,我们能想到的除了戏文里“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古老故事,大多只有受到苛待的农村老百姓迫不得已拉横幅静坐的场景,更多的是“告官”“官不应”,反倒是苦主被送到监狱去关押了。而像文中这种大规模的民众因政府失职而集体状告政府要求赔偿事件则是几乎没有的。日本的人民敢于状告政府,并且状告还能得到胜利,不得不说归结与日本的健全的民主制度,在一个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国家,人民才有我是国家真正的主人的意识。“警察物语”一篇中,作者在通过自行车的一系列事件中给我们勾画出谨慎敬业、友善待人的真正国民公仆形象;“偶遇天皇”一篇展现出日本天皇在现代民主制度下的地位作用,无论是作为皇室成员代表身份行为,还是作为日本国民所表现的朴素谦恭,天皇一家对于国民精神的指引和教育都是不可缺失的;“首相列传”里频繁更迭的首相背后隐含的是健全而稳定的行政制度和体系;“官卑民尊”在日本社会已经成为一种“常识”,政府人员和首相都应该为人民尽责。

  除了日本社会的优秀的品质,国民自杀率过高、女性在职场中过少、迷惑文化导致的国民之间过于“冷漠”等,也是作者关注的社会问题。日本是生活条件十分优渥的国家之一,然而常常出现的自杀新闻,居高不下的国民自杀率和忧郁症率和生活条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国家干预民众的自杀行为,社区人员互相照看援助等稍微减少了自杀成功事件,但是国民对于自身生命的漠视和寻求自杀的极端方式让人叹惋。一方面,日本国民性格中本身有多愁善感的特性,这从日本文学家的作品可见一斑,这种敏感的国民性格造就了许多文学家诗人,也让许多人选择了死亡;另一方面,迷惑文化中不想麻烦别人的这种品质使得日本民众遭遇生活中的困难时往往选忍气吞声或者向自我寻求救赎,这大概是自杀率居高不下的一点原因了吧。

  除此之外,作者毕竟是旅居异地,在字里行间往往透露出异乡羁旅之思。或许是作者著文之时早已回国,或许是十年的留学旅居,往往是回忆他乡时候,不知他乡是故乡;身在他乡,又思故乡了。这种混杂的故乡他乡之感,不禁让我想到,作者在回国之后是否还是和身处异乡时候一样,在夜深人静之时难免心起飘落思绪呢?城市社会中往往有许多迁移飘落故事,到几千里之外去求学,更不知工作室一纸调令就要走向何地,假若幼时生在乡下遭遇拆迁变幻,那便真的只能是“我心安处是吾乡”了。

  在读完本书之后,我感到意犹未尽,又胡乱在图书馆寻找了几本日本作者所著的描写日本日常风情的书籍,也是管中窥豹,在中日作者的不同角度之中企图看到一些对日本社会新探视。

  加藤新一所著的《日本的逻辑》一书和《东京留学忆记》都关注了日本社会频频更迭的政权,和本书关注日本政权更迭背后的社会稳定不同,加藤新一关注的是政权更替能否给日本政治带来突破和改变。日本由于从传统社会改革过度而来,政治门阀相当严重,政治家往往有几代的政治背景和人脉,优秀的平民想进入日本政权十分困难,日本期待在政治更替中能够打破原有的局面,引入优秀的人才,达到日本长治久安的目的。而非在愚民政治中走向迷失。加藤在这里更多的表现出对本国政治前途的一种忧虑,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也是日本国民所共有的,正是由于日本国民常常居安思危,日本才能在国民的兢兢业业中走向世界大国地位。北正史所著的《东京下町职人生活》则着重描述了日本现代社会中还存在着的日本职人角色。日本职人多从事家族传承的生意,手工制作费事耗力,在现代社会中往往难以为继,但是日本职人们往往不愿意偷工减料,他们宁愿少做成品,也不愿因为不好的成品毁掉自家的招牌和信誉。在职人们看来,自己的工作代表着家族的荣誉和自身的信誉,对自己的产品负责是职人传承的一种责任和敬业态度。正是由于日本人这种职人品格,使得他们在工作中格外上心,因为敬业,日本的精细制造业才能位居世界前列,因为负责,日本产品的质量和信誉才能让人放心。无论是治学还是工业,职人品格已经深入到日本的国民性格中。正如李先生所说,日本常常出现过劳死现象,往往不像中国是公司逼迫员工,而是员工自行加班而献身职业。另一方面,职人的竞争环境恶劣,生存条件困难是北正史在叙述中力图呈现给读者的。日本国民的忧患意识,从社会学家的不同视角都可以看出。

  《东京留学忆记》从日常小事入手,记录的往往是事实而非评述。作者似乎在娓娓道来一个个故事,又仿若在和你们促膝长谈夜话趣闻,却让我们可以在故事中间产生自己的认知和思索,引发相似的联想和看法,对于日本社会从小处去了解,是一部与众不同的日本论。

  《东京留学忆记》读后感(五):在日本寻找古典中国,以此为镜反观中国

  日本是古典和现代的矛盾结合体,既能看到传统的流传,如和服,茶道,剑道,也能看到现代文化的流行,如漫画,化妆,电子产品。身处如此情境,喜欢古典的作者自然将眼光着力于日本古典一面。“对于我而言,‘王道乐土’仅仅代表了自己对古典中国描述的生活乐园的一种向往。长久的域外求学过程让我体验到了不同生活,不同的人生。沉思细想,留学生活激起了我对美好社会为何物的反思,却是意外的收获。古典中国,那是我们永恒的故里。”在日本,作者重新发现了自己的故乡——古典家园。

  同时也将古典的思维方式应用于思考周边人事。例如看待东大教师的角度,“我在佐藤老师身上看到的‘职人’意识与精神,这种自我意识的内涵,无法用‘职业精神’‘敬业’等现代词汇来形容。它已经转变为一种精神气质,足以让人安身立命,足以造就社会的风骨与脊梁”,强调他们的精神气质而非职业精神。

  除了重新发现故乡之外,也多次以日本为镜反观中国,例如关于“好制度创造好公民,还是好公民创造好制度”的讨论,作者以亲身经历来回答。“政府工作人员对申报内容从不提出异议,相信我的申告属实。政府对国民的信任,是因为国民有法律意识,还是国民具有诚实的人格?当然,这是一个虚拟的问题,没有实际意义。其实,一个好制度可能同时造就这两者。”

  当然有些地方我不敢苟同。例如,“‘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形式礼仪与道德实质其实构成富有体面的生活的两个侧面,缺一不可。有评论家说,日本民族只是在表面的礼节,亦即‘虚礼’上下功夫,而缺乏实质的‘仁义’。其实这些评论家没有意识到,‘虚礼’训练到一定程度,就不仅仅是出色的身体行为,更会内化为精神风气的元素。此中的微妙之处,一言难尽。” 我不认为虚礼训练到一定程度会内化为精神风气的元素,更可能是因为日本文化内核之中本身就存在礼仪要素。反观国内,正是因为缺乏文化内核中的礼仪要素,发起“为母亲洗脚”的孝子活动时反而引来了一片质疑和讥讽之声。

  “身在他乡为异客”,作者反其道而为之,反而在日本找到故乡,中国与古典的距离似乎更远些。

  《东京留学忆记》读后感(六):茶泡饭的滋味

  日本现代著名的美术家与美食家北大路鲁山人(1883-1959)虽然吃遍山珍海味,对料理饮馔,器皿杯盘的讲究与品味,可谓行家中的行家,最近日本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为了庆祝“和食”(日本菜)入选联合国文教基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特地举办了一个展览展出北大路先生的陶瓷食器作品集。作品精妙雅致,与和食相得益彰,至此,我才完全体会到北大路先生对现代料亭的怀石料理影响深远。今天怀石料理食物与食器天衣无缝的搭配,形成具体四季自然意象的美感,往往让食客在视觉与味觉的挣扎两难之中,以一期一会的心态完成饮食之作法(礼),这样洗练精致美学体验的成熟,北大路先生居功厥伟,难怪此次展览的副标题便是——和食的巨人,真是实至名归。

  可是这么一位有品位的老饕,在曾经沧海巫山以后,吃过大鱼大肉之后,却对茶泡饭(お茶漬け)情有独钟。茶泡饭,顾名思义,就是将咸鲑鱼、海苔或梅子等几种食材置于碗内米饭之上,之后以日本煎茶或烘培茶或玄米茶等倒入碗中,稍微搅和后,即可食用;这是一道简单的速食。可是北大路先生却为茶泡饭写了七八篇文章,其中一篇题为《茶泡饭的滋味》,一开头,他就说饱食丰盛大餐后,有时突然会有想吃茶泡饭的欲望,而且挥之不去,之后滔滔不绝,反复阐述茶泡饭平淡的精微。

  我平常阅读绝大多数都是专业学术著作与历史文献,亦可谓是精神上的大鱼大肉,但是这回应邀写《东京留学忆记》的书评时,我尚未过目,也不认识作者,等电子书到手后,一读居然一气呵成而读完。我马上想到上面提到北大路先生的茶泡饭。在平平淡淡之中,作者回忆在东京求学的往事云烟,这些文字没有抢眼的标题,没有刻意渲染的情节,没有夸大的感情,更没有肆意突出中日差别来挑动读者神经,一切似乎极其平淡,笔墨黑白,细细咀嚼后,犹如茶泡饭一般,令人回味无穷,一章复一章读来,仿佛吃过好几道不同食材的茶泡饭,滋味越发深刻多样,而不是茶加饭味而已。

  “另一种日本论的可能”

  此书其实极富深意,而且在序言标题就透露作者寄意——“另一种日本论的可能”。我初读时,觉得有点异样,为何一本留学回忆劄记要提升到日本论这样的高度,未免言过其实,读后,果真如作者所言,在回忆的断片中,编织嵌入作者铙富学养的日本论。这些回忆的断片实际上是首尾一贯,章节次序亦非如乍看之下,随意编插,而是有层次,有先后,有深浅,有结构;这个结构是作者选择的叙述,从人(第一章《梅子小姐》)开始,最后归结在人世间的《王道乐土》(最后一章的标题),中间充满人文情怀与作者的终极关怀。

  第一章《梅子小姐》,从时间顺序而言,并不是作者到日本以后最早的一段故事,而是进入东京大学社会学系以后“邂遘”的一位日本女性。第二章《黑田校长》才是作者刚到日本,在语言学校读书到鲤跃龙门上东大的经历。为何会有这样时间顺序颠倒的安排呢?我以为大有深意。梅子小姐是作者在东大社会学系读书时系办公室的秘书。这位日本小姐如同不少日本女性,有自然而然,令人愉快着迷的神情与性格,同时打扮入时,更令社会学系不少男同学有些憧憬,作者应该不是没有,但梅子小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作者而言,毋宁就是一个谜。尽管如此,梅子小姐的开朗笑声,她的阵阵香气,在作者笔下,读来有如亲历。我猜想作者的用意,自然不是主动暴露青春时期的朦胧情愫,而是在凸显直到他在东大遇到梅子小姐,他才对异乡的日本人有了完全人对人的感觉;在那刹那,对作者而言,中日两国历史恩怨与现实差异产生的无形障碍,才俄然春暖冰融。

  交叉轴呈现的张力

  全书的主题在第三章《神凤特攻队员》里展开。作者经由他打工的餐厅老板口里,首次听到日本战前无所不在的《教育敕语》正文时,才恍然大悟,原先对传统的认识,特别是儒学传统在日本现代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没有予以足够的正视。所以,在文中,作者特别引用《教育敕语》正文的前半部,如:“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国深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乎此”(节录)。让读者无法逃避,同时,作者提醒读者,日本近代国家的两大支柱,其一就是《教育敕语》,其二,《大日本帝国宪法》。这是理解自明治维新以来近代日本的基础知识,因为这两份政治宪法文件承前启后,无比重要。这段布下传统与现代、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儒学传统与现代生活等几条光谱的交叉轴。

  这几条光谱交叉轴呈现的张力,在之后一些篇章中继续发挥,比如《女教授》一章,提到作者与日本著名中国明清史学家岸本美绪的一些往来。最有意思的是作者刻意平淡无奇地道来,他自己第一次读《荀子》,就是在岸本美绪这位日本女教授的课堂里,而且连《大清律例》也是头次一并学习。一位在中国读完本科的中国人,第一次读《荀子》竟然在异国由日本教授指导,这要回到清末民初时,仍然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连主张废读经的蔡元培可能都无法预睹这近百年后的怪状,然而这种怪状在今天的中国却已是恬然不以为怪。日本中国,中国异国,扑朔迷离。

  另外一章《江户风情》对此有另一个维度的笔触:作者津津乐道他的居住地——根津的点点滴滴,这地方便是日语中所谓的下町,近乎北京的胡同。他提到根津倖存至今,固然是历史的偶然,但亦有历史之必然,作者自道:“日本对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价值的理解与尊重使日本实现了后来令人心生敬意的现代生活”。读着读着,须臾间,想起了中国各地大大小小的现代北京。

  中日和解、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茶泡饭

  第三章《神凤特攻队员》中同时开出另一主题:近代日本侵华撕裂中日两国的悲痛历史与中日两国的和解。在此章中,作者借由他老板之口忏悔、道歉日本在近代侵华的错误与对中国的忘恩负义。这个主题与先前的传统/现代几条光谱交叉轴,在最后一章《王道乐土》里汇合而升华。作者从考察“王道乐土”一词,再带入中日历史与文化的纠缠,指出中日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过去的历史恩怨中,在旅日求学中,作者对王道乐土有了一番新的体会,因为,“留学生活激起了我对美好社会为何物的反思,却是意外的收获。古典中国,那是我们永恒的故里”。这才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执笔至此,又令我想起日本电影巨匠小津安二郎1952年的一部电影《茶泡饭的滋味》,片中两位来自贫富截然不同身份背景的夫妇,一直由于这些差异相处不来,两人的磨合何其困难。就在这前途茫茫的夫妻关系似乎了无曙光之刻,本来因任性赌气出去玩而不回家送行的太太,直到丈夫出门后才赶回到家;本来因公务要到乌拉圭出差的丈夫,由于飞机故障打道回府,夫妇两人于是在家里重聚,这时贫困出身的丈夫忍不住想吃茶泡饭,夫妇两人在一同吃茶泡饭时,终于和解。《东京留学忆记》就是一碗中日和解、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茶泡饭,我由衷希望读者也来品尝体验这一碗细心沏出的茶泡饭,而我现在则很期待作者的怀石料理。

  (文/蔡孟翰 旅日学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