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读后感10篇

2018-01-05 20: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读后感10篇

  《生命思索:史怀哲自传》是一本由[德]史怀哲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80元,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读后感(一):集美与善于一身的生命

  翻看《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的目录,内心竟已因他的经历而澎湃不已,觉得他的人生的确是人生,反观自己的人生,却是苍白的要命!苍白的没有任何色调可言!然而,看史怀哲的自传,尤其是其前期的经历,却让我深深地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认真生活去努力,生命就没有苍白可言!史怀哲,就是这样一个圣人,不但会以他的思想影响世人,还可以从他的自传中学到很多很多有用的知识!与一般名人的传记不同,史怀哲在书中提到了大量的音乐知识、神学知识、哲学知识及医学知识等等。这些知识,不像教科书中的内容那样枯燥,而是融进史怀哲的经历,显得生动有趣,就像在吃甜点的时候突然来了一块冰镇西瓜一样

  在讲述如何弹奏管风琴时,我们藉由史怀哲知道了吉尔-杜劳特曼的音乐理论知识,如手指和琴键之间的关系是:“借由手指与手掌训练有素的摆动变化,演奏者即可弹出不同的银色及明确的层次。演奏者意欲获得与琴键间心领神会信手拈来完美关系,需竭力培养手指的触觉。当手指动作达到运用自如、丝丝入扣时,演奏者便能正确诠释、完美呈现各种音色及情感了”。这番见解精彩了,我让正在学钢琴的清扬看,她虽然没有全懂,但是也明白了一点这个手指和琴键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了,我想随着她学习钢琴的深入,这个感觉会越来越好!

  在撰写论文时,史怀哲选择了巴赫。但是事实并不像他设想的那么简单,这时他的态度是“挑战如此巨大,我也只能装怯作勇,鼓励自己不必沮丧”。这正契合我当下的处境,我要完成一个课题,从现在开始,两年之内完成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课题,写出一部著作、发表两篇高档次的论文。这对还有诸多工作任务的我而言,简直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但是看了史怀哲的这段话让我明白,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难题都不必沮丧,只要放心去做,一切都有可能!

  史怀哲作为生存于上个世纪前期的圣人,其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感念竟然也适用于现今社会,不得不说是其思想之深远令人无法企及。在结语中,他提到“时代精神如此强势,个人开始怀疑自己的思想,开始照单签收权威所释放的任何信息。他无力抵制外部势力的操纵,他工作繁忙,神情惶感,注意力衰退,物质依赖心理严重心灵侵蚀严重。久而久之,他不再相信自己还有能力独立思考、独立裁决”。这段论断拿来描述现世,我想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反对,就便是100年之后的社会也没有人能够否认他这段论述的真理性!然而遗憾的是,身处快餐社会中的我们,浮躁久了,很难沉静下来去思索史怀哲的话,更不会更正自身的行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在中小学大学时,学校都会列一些学生的必读书目,我想像《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这样的书是应该列入其中的!我们无力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这样的书来改变自己的小世界!

  《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读后感(二):思索人生

  史怀哲:思索人生,是一种精神性活动,借此人将不再茫然浑噩,开始经历值得尊重的自我生命历程,为获得生命的真正价值努力奋斗。思索生命,就是深化、内在化并升华生存意识

  其中两星是给注释和附录的,注释还算比较全,注解也是很认真的做的,这点就可以多加一星。而后面结语部分的三个附录(年谱、著作一览、中外术语对照表),也能看出做书人的认真、真诚、严谨。附录也值得多加一星。

  作者本人的经历值得再加一星。“作者亲历了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目睹了人间各色的痛苦颠沛,压迫折磨和冷酷杀戮,也感受苦难环境中如烛火般脆弱的人间温情,由此唤起他心灵深处战争与和平、掠夺与谦守、贪婪与节制、文明野蛮、征服与敬畏的生命反思。他传奇医生,映照出一幅伟大的生命风景,彰显出人文关怀在人类生活的终极价值!”

  最后一星,是给这本书本身的文字的,很多人说写作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而自传,就是总结一生的过程。作者在总结自己的生平,反思自己的行为的同时,分析了自己在各个年龄阶段,不同的思想,在从医时期,他在尊重宗教的基础上,热衷于保罗教义进行批判性的历史研究。不要以为这个喜欢研究宗教历史的人是个古板无趣的人,他在远赴非洲之前,完成了新版巴赫作品集的前五册。

  在看他非洲章节的内容时,看着他和妻子为了救治伤员所付出的努力,通过描写能够看出作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虽然竭力调整心态,企图以平静心情关照病人又能保留必要精力和体力,但总是枉然,劳而无功。”也是在非常的艰苦环境下,他思考出了生命的真谛,在非洲行医期间他的著作之一《文明的哲学》的轮廓开始形成了,而其中“尊重生命”的概念,使他的思考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在战俘营的日子他和妻子饱受着身体的折磨和背井离乡之苦,却还是很乐观的欣赏这座有梵高铅笔画的艺术殿堂(关押他们的地方之前,梵高也曾拘押于此)。而在获释回家之后,他还没有怨恨的和战俘营营长通信。

  从他的自传里,能看出这个善良、懂爱、不断思考的人,为什么能够奉献,而他的经历本身就是励志的典范。

  《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读后感(三):绽放人性信仰的光辉

  一口气读万完《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感到与贤者分享的喜悦。书名恰如其分,自传以介绍传主思考历程和观点为主。虔诚的信仰与理性思维批判精神和谐集于一身,尊重生命的观念既是个人的顿悟,也与斯多噶派神秘主义和老子道家呼应,布道行医践行耶稣爱的伦理近于孔子精神,知识上的悲观主义与信仰上的乐观主义并行不悖。悲悯情怀近于佛教众生缘慈。博学与实践也是行解相应。对保罗教义神秘主义的“与基督同生共死”的解读很有亮点,有点密宗三密相应的意味。终身思考文明与世界观的关系,寻找肯定人生、肯定世界的伦理概念,以尊重生命解决人与世界如何互动神往的问题缺点是对大乘佛法的教义了解不到位,否则他如果接触到天台、华严,会不会皈依佛教呢?总之,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贤哲,享年90印证了仁者寿。他的一生启示我们不管外在世界如何,每个人都可以努力达成自身的完善和对世界尽一份力量

  《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读后感(四):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我是见证者之一.(台湾诚品董事长 吴清友)

  20世纪50年代,我出生在台湾西南沿海淳朴的小渔村——马沙沟。

  60年代初,高中时期的我曾是问题学生,每年寒暑假常因滋事生非而被少年队警察与学校教官联合组成的项目小组约谈,但也利用高中三年的寒暑假短期静居于台南关仔岭、旗山、月世界的不同的佛寺中,沉浸于寂静与空灵。那个年代,纵然闯祸不少,行为像魔鬼,曾是家中唯一的坏孩子,曾惹恼父亲要与我脱离父子关系,但我却始终坚信自己的心灵是善良的。

  70年代成家立业期即以父亲一生教诲的“诚”字立为生命与事业的主轴。

  80年代经营进口贸易,投资证券公司与不动产获利极佳,自觉瞬间累积的财富与我个人的努力并不对称,故因而心生不安,心想必是上天要我做些有意义事情,否则为何我有幸得此厚爱,此外又面临中年危机,且逢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发作,开始严谨思索生命与存在,并阅读哲学与心理学作品,企图将生命与事业归零,期待漂泊的灵魂寻觅一处安身立命点。

  此段岁月里,因阅读而结缘,生命中出现了两位敬仰的典范——东方的弘一大师(1880—1942)与西方的史怀哲(1875—1965),同一年代的两位圣贤在音乐、文学、艺术、教育、宗教领域皆有极佳成就,享有崇高地位,却都在30多岁的青壮年高峰期抉择开展了为苍生而活的伟大志业,壮阔的生命风景真令人赞叹!

  其中阅读史怀哲《文明的哲学》一书(在春之艺廊购买,志文出版社发行,由郑泰安先生翻译)的确令我面临中年危机之后的抉择产生了关键的改变,谨摘录当年书中重要见解之一二与大家分享:

  我们欲达到对世界与生命的深刻肯定,必须先立定志愿,维系自己的生命,以及我们影响所及的每一种存在的生命,并引导他们抵达其最高的价值。这种肯定的信念要求我们构想出使个人的、社会的,以及全人类的物质与精神臻于完美化的理想,且因为此类理想的影响而养成稳定行动,怀着不变的希望。这个信念不容许我们退缩……

  在那个年代的社会氛围里,很多台湾新生代(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生的人)皆期许自己应承担更多的社会发展责任,而史怀哲这个严肃的议题深刻影响了我,让我对生命存在的正当性与积极性更具信心,也为当年的迷惑寻得安适的出口。

  1989年,当年自知能力有限、资质平庸的我,却浪漫天真自不量力地启动了以人文、艺术、创意、生活为理念的诚品之旅,当时我心中非常清楚,诚品书店的终极关怀是人、是生命、是阅读,诚品能走向何方或存活多久,我也没把握,我拥有的只是一份真诚的心准备好至少赔钱五至八年的小本钱,这是一位面临中年危机的人,企图建立一个下半生可努力的生活、生命目标而已,只是心存与人为善的信念,若成功则可与大家分享,若失败也无怨尤。钱财之于人生,究竟来去皆空,我只是站在好奇地想探索生命这端,其他只能尽人事,听天由命

  陪诚品走过了22个年头后,蓦然回首,百感交集,有坎坷、血泪与温馨,虽未臻当年的理想,但确信生命在事业之上,心念在能力之上,还算尽心履行了当年成立的初衷。

  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我是见证者之一,为了缔结更多的阅读好因缘,我决定进入完全陌生的领域,并启动了书店之旅的生命功课,而取名“诚品”是代表我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与实践之愿望

  生命、时空、因缘皆是非常奇妙的,冥冥之中注定的旅程艰辛却深刻,当思绪陷入1989年,这又让我想起史怀哲优雅从容身影,其中居住着一个悲天悯人的崇高灵魂,铺陈出尊重生命的人道主义,并广为世人推崇,而他的两本著作《生命的思索》与《文明的哲学》更映照出一道伟大的生命风景,彰显出人文关怀在人类社会的终极价值,诚品书店恳切希望史怀哲的精神能重新照亮大家的心灵!

  《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读后感(五):最无争议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20世纪人类良知的代表

  阿尔贝特·史怀哲(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又译施韦泽)是当代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家,20世纪最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之一,也是动物保护运动的早期倡导者,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被称为非洲之父、和平之子、20世纪人类良知的代表。他创立的以“敬畏生命”为核心的学说是当今世界和平运动、环保运动和动物保护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

  1875年,史怀哲诞生于德、法边界阿尔萨斯省的小城凯泽尔贝格,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他精通德、法两种语言,他先后获得哲学、神s学和医学三个博士学位,还是著名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音乐研究专家。1913年,已经在各个领域获得极高声誉的史怀哲,放弃优越的生活来到非洲,在加蓬的兰巴雷内建立了丛林诊所,服务非洲直至逝世。他获得了1952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被称为“非洲之子”。1957年,他的传奇经历曾被拍成电影。史怀哲的著作众多,横跨几大领域而且均具有极高的专业性。计有《康德的宗教哲学》(1899)、《巴赫论》(1905法文版,1908德文版)、《耶稣生平研究史》(1906)、《德法两国管风琴的制造与演奏风琴的技巧》(1906)、《原始森林的边缘》(1921)、《文明的哲学》(1923)、《非洲杂记》(1938)等,其学说方面的代表作则是《敬畏生命》。

  爱因斯坦曾经这样称赞:“像史怀哲这样理想地集善和对美的渴望于一身的人,我几乎还没有发现过”。据史怀哲自己说,1915年9月的某一天,他坐驳船去出诊行医,在沙滩的左边,他看见四只河马和它们的幼崽在河中游泳,那一幕让他有说不出的感动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一个概念:“敬畏生命”。 敬畏一切生命是史怀哲生命伦理学的基石,他把伦理的范围扩展到一切动物和植物,认为不仅对人的生命,而且对一切动物和生物的生命,都必须保持敬畏的态度,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

  他的出发点不是简单的恻隐之心,而是由生命的神圣性所唤起的敬畏之心。为什么要敬畏一切生命?史怀哲认为这就是生命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人类应该意识到,任何生命都有价值,我们和它们不可分割。 史怀哲指出,对一切生命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如果没有对所有生命的尊重,人对自己的尊重也是没有保障的。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权力,谁如果习惯于把别的生命看做没有价值的,他就会陷于认为人的生命也没有价值的危险之中。对人类之外生命的蔑视最终会导致对人自身的蔑视,世界大战的接连出现就是明证。敬畏一切生命是美好的理念,但人的存在是现实的,为了生存,人难免会伤害一些生命。是否应区分生命的价值序列呢?史怀哲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说:“敬畏生命是否认生命有高级和低级、富有价值和缺少价值的区分的。”

  在生活中,人们有时会依据与人的关系确定不同生命的价值,这种区分尺度完全是主观的。依据这一思路,我们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存在着较少价值或没有价值的生命,进而会认为压迫以至毁灭某些生命是被允许的。史怀哲提出,如果依据这种理论,在一定条件下,一个昆虫或一个原始部落可能都被看作是没有价值的。这是错误的。然而在非洲,面对铺天盖地的蚂蚁和蚊子,人类出于生存需要必须要消灭一些生命。史怀哲认为,尽管这不可避免,但人必须有“自责”的意识。如果人类认为自己有权力毁灭别的生命,他总有一天会走到毁灭与自己类似的生命或自我毁灭的地步。这种“自责”是对“敬畏一切生命”原则的妥协,同时是一种自觉。对生命尊重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本性,这是人类完善的出发点。

  史怀哲还在文章中举例说,农民在牧场割草喂牛割下了一千棵花,可是他必须注意,在回家的路上,不要因为沉浸在消遣心情里而划掉路旁的花朵,因为这样做是不必要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敬畏生命”要求我们将对其他生命的损害降到最低,除非在迫不得已、没有任何其他方法能够替代的时候,我们都不可以对其他生命做出不敬的行为。

  史怀哲对近代欧洲的世界观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认为欧洲近代思想的根本错误是肯定世界、人生和伦理,但并未真正理解其内在联系,使世界成为生命意志自我分裂的残酷战场:一部分生命只有通过毁灭其他生命才能持续下来。这些思想对我们理解今天的世界形势仍然有启发意义。史怀哲对东方传统价值观予以崇高的评价。他说:“中国和印度的伦理学原则上确定了人对动物的义务和责任。”他著有《印度思想家的世界观》一书,甚为赞叹印度思想所强调的人的伦理行为不仅与同类有关,而且与所有生命有关的原则。在他的笔记本上记录着一句佛教格言:“决不可以杀死、虐待、辱骂、折磨、迫害有灵魂的东西、生命。”

  生物的多样性和环境的和谐是人类存在的条件。在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地球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史怀哲从生命的相互联系中,看到人不能再妄自尊大,提出了敬畏一切生命的理念,这使他获得了全世界的尊敬。正如史怀哲所言,把爱的原则扩展到动物,这对伦理学是一种**,这是一次新的、比我们走出中世纪更加伟大的文艺复兴,它将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世界和平提供新的思想基础。史怀哲所面临的问题在今天不仅没有消失,相反在某些方面还在不断加深。进入21世纪,史怀哲的思想愈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举凡环保、和平、动物保护、素食等各类组织,无不将史怀哲的思想奉为经典,其生命伦理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读后感(六):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作为西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史怀哲体现了古希腊个人全面发展的理想和基督教博爱精神的完美结合。史怀哲在青年时代就是一个享有声望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研究家,同时又是哲学博士、神学博士、医学博士。然而,史怀哲给人印象最深之处并不是他的多才多艺,而是他对人类苦难的无比同情和极其热忱的献身精神。

  史怀哲是一个道德敏感的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思想深刻的人。

  童年时代,作为牧师的儿子,他不想自己与其他乡村男孩显得两样,为此,他不喝肉汤,不穿大衣,不戴时髦的帽子,平是只穿木鞋。青少年时代,他“为在世界上所看到的痛苦而难过”,洒满阳光的生活引起了他的深思:“我日益明白,我没有内在的权利,把我幸运的青少年时代、我的健康和我的才能当作理所当然的东西接受下来。……我们大家都必须承担起世界上痛苦的重负。”他放弃了自己在欧洲的宗教、学术和艺术方面的锦绣前程,从30岁起开始学医,然后到赤道非洲为黑人义务救死扶伤。这种志愿行为不是短暂的,而是长期的;不是轻松的,而是艰难的。50年之久,遭遇重重困难,却从未放弃,直至90岁高龄从未停息。正是在漫长的、极为艰辛的行医过程中,史怀哲的爱心从一种从小就有的伦理情感,发展成为一种坚韧不拔的道德行为,使自己成为20世纪西方行动人道主义的象征,并因此获得了1952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

  史怀哲的全面发展体现在艺术才能和学术才能的协调,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精神活动和实际行动的统一上。一个人能够如此全面的发展自己的才能,在漫长的人生中使思想和行动水乳交融,可以说有天赋、机遇的因素,但最重要的是他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我能够献身于慈善事业,我的活动有所成就,我从那里获得了许多爱和善意,我有忠诚的助手,他们拓展了我的事业,我有能允许我从是最紧张工作的健康,我有始终保持平衡的心情和深思熟虑地行动的能力,这一切都是我的幸运。我认为i,对此我应做出回报。在许多人受制于压迫的不自由命运的时代,我能作为一个自由人有所作为,在从事体力劳动的同时,还有从事精神活动的可能性,这深深的激励着我。”

  作为德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人物,史怀哲思想的深刻性集中体现为他所创立的“敬畏生命”伦理学。“有思想的人体验到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他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其他生命。对他来说,善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思想必然的、绝对的伦理原理。”“敬畏生命”范畴的提出,既是史怀哲一生中长期思考和理论探究的成果,更是其在非洲丛林,这个生命现象最为繁盛的地方救死扶伤,受到自然感悟的产物。他的爱心与道德感,他对自己幸运生活的感恩和对痛苦中的人们的无比同情,他的能力、坚韧和献身精神,都是他个人思想的体现,他的生命也因此更加值得“敬畏”!

  最后,史怀哲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并且为自己的理想付出了一生。我想引用一句话来表达对史怀哲的敬畏:“付诸实施的理想,通常为现实所扼杀,但这并不意味着,理想从一开始就应该屈服于现实,而只是意味着,我们的理想不够坚定……”

  《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读后感(七):他的生命有了无比灿烂的光辉

  断断续续终于读完了《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我在想,如果少年时期读到这本书,会不会坚定地去学习医学?   

  史怀泽的经历听上去是如此的神奇。作为学识渊博的神学家,技艺娴熟的风琴演奏家和音乐家,他在年轻时候已经享有盛名,出入上流社会,广交各界名流。然而28岁时,被非洲人民的苦难所震撼,受到上帝的趋势,他毅然开始了长达8年的医学学习生涯。性格坚毅,内心温和的他,同年轻的同窗们一同毕业,之后开始了他长达一生怀泽天下的生涯。   

  书中对于史怀泽在非洲的经历写的极为洗练和白描,并没有我们主旋律传记文学所写的那样令人潸然泪下。然而丝毫掩盖不了史怀泽内心的博大和宽厚。也许正是这样一个温厚的人,一个充满了精神力量的人,才能够耐得住寂寞,在非洲那样困苦的环境下,传播科学的力量,用医术救赎生命。尽管他的使命来自于上帝的召唤,然而促使他坚持的远非仅仅是宗教的力量。更多的是对人和生命的尊重,对人本的深刻体悟。在丛林中,史怀泽用歌德的文字激励自己,用巴赫的音乐来排遣空虚的灵魂。若非有他们,我想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去面对那些难也征服的困难。   

  看到这里,想起甘地。恰好是在纪念甘地的这段日子,当我们回顾甘地的非暴力抵抗,或许会扼腕叹息甘地的宽厚之心未得后世之传承,亦会被拖长了的胜利战线和由于这种看似消极的政策带来的不彻底的改革而感慨。然而甘地所进行的坚持,正与史怀泽所坚持的人本思想不约而同。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坚持,最终使得他们的生命有了无比灿烂的光辉。这种光辉非尔来自权力,金钱,或许仅是对人性的基本尊重。尊重,对当时被西方白人社会所轻视的非洲土人,对肆无忌惮的敌手,对所有的人。   

  我们无法企及他们的伟大,但有时连身边的人我们却都无法尊重,无法拥有博大的胸怀。也许我们可学习的恰好就只有那么一点,就足以让我们的卑微也印上一些闪光的色彩。

  《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读后感(八):由此及彼的读书笔记

  恰好昨日一批新书刚到,已解决一本快速读物,想到要阅读得深刻些,今早便开始了这本所谓《生命的思索》。之所以要写些文字,起意并非评头品足,只是读毕《如何阅读一本书》后,希望能够通过分析思索,将一本别人的书消化成为自己成长的养分。

  史怀哲打动我的第一个地方在于,一番苦学希伯来语勉强及格后,知难而进、始终不懈,终有所得,而且尽管语言考试让其“叫苦连天”,但“对校内种种课程依然心潮澎湃”。

  尔后,这位对符类福音和哲学史课程充满兴趣的大一新生,开始了一边上课,一边服兵役的生活,也同时找到自己的学习疑虑,不断思索之。其实他这部分关于耶稣”为什么“做出种种行为的溯因推理我并未读得太懂,而且他也并未完全解决自己的种种疑惑,只是隐约肯定这人在他的未来会有更多其乐无穷的思考和探索。

  再后来,史怀哲在巴黎进行哲学博士论文期间的阅读过程,“不招惹二手资料的麻烦,专心攻读康德原著作原文”,且攻读过程敏锐觉察康德著作在词汇使用上存在某些变数,并进一步探索重要概念在康德著作中的表述方法和词汇含义的变化,

  “发现‘纯粹理性规约’中的一大段文字并非始于《纯粹理性批判》(1781,该年份为网络查得,不一定准确,下同,特此注明),而是出自康德早年作品《宗教哲学概述》(未见此作,推测为早于1781年)。尽管前后著作之间存在某些相互矛盾的地方,他还是将其植入书中。

  此外,我还发现,康德并未拓展《纯粹理性批判》中先验辩证之宗教哲学框架。《实践理性批判》(1788)中讨论的宗教哲学,包括上帝、自由和不朽之三要素,都与《纯粹理性批判》(1781)所暗示的大不相同。在《判断力批判》(1790)及《纯粹理性界限内的宗教》(1794)中,他全然扬弃了包含此三要素之宗教哲学。康德晚期作品的思路演变再度将我们导入《宗教哲学概述》的思路当中。”

  紧接该段的评价文字进一步让我被史怀哲打动了,关键在他管中窥豹的好本领,而这里他才刚24岁,自传才写到第17页。

  再后来,史怀哲决定不做哲学讲师而决意发展神学事业,理由是“每个礼拜天面对芸芸众生宣讲生命之真谛问题,不亦乐乎”,而且这种宣讲并非为照本宣科式,而是带着倾听的春风照拂。

  在引领男孩子们的信礼课程,”我的目标是把福音的真理植入孩子们的心灵和思想,让教义的星星之火照亮孩子们的心灵,为他们筑起未来抵御反宗教力量之坚实长城。我试图唤起他们对教会的爱,对礼拜仪式精神抚慰的渴望。我教导孩子们,在遵从传统教义的同时,也要坚信使徒保罗(PaultheApostle)之言:基督所栖之所,皆有自由。“……这就是为人师的真义好么!

  接下来,史怀哲还是去了大学任教,在耶稣生平研究部分的叙述中,虽然我的确没有理清楚整个宗教历史发展的因因果果,但史怀哲先生做学问做研究的修为对我启发较大。尽管如此,但也未能总结出个一二三四,故暂止于此。

  《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读后感(九):只有健全的人才有能力帮助别人

  非常感人的一本书,读完深深动容了,也震撼了。曾经在《南方周末》上看到一段非常精彩的文章,是关于史怀哲的,忍不住在这里粘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台湾中央大学教授洪兰在一所大学医学院演讲,演讲中提起20世纪顶有名的医师史怀哲,问现场是否有人知道此人,想不到竟然没人回应,会后她询问听讲的学生,知道史怀哲的不但寥寥可数,所知的事也无关要旨。

  史怀哲(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的有名,不在于他得到1952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而在于他集合音乐家、哲学家、宗教家与医师的所有涵养于一身,严格说来,他是一个人格完整的人,不仅只是个医师,他把他一生最重要的时光贡献给一个完全缺乏医疗设施的非洲小国,在那里痌瘝在抱地拯救群黎。

  史怀哲出身音乐家庭,早年是个管风琴演奏家,后来专研管风琴的结构与发声理论,除了经常演出之外,也是管风琴的理论大师,他写了好几部有关管风琴与键盘乐器理论的专书,其中包括《巴赫传》。最有趣的是他能拆卸极为庞杂烦琐的管风琴,并擅长修理改造,他后来旅行欧洲募款,曾帮几个教堂修理好破损的管风琴,所得的款项拿来扩建非洲的医院。史怀哲在26岁就得到哲学的学位,后来习医,到38岁才得到医学博士学位,他后来到非洲行医,是因为得到宗教上的感召。

  他做过牧师,是个很好的神学家,在神学上也有专著,然而他最深契的其实还是音乐,但在非洲丛林根本没有管风琴,即使有乐器也没有听众。他38岁第一次到非洲行医时,巴黎的巴赫学会担心这位杰出的音乐家日后疏于练习,荒废了琴艺,特别捐了部特制的钢琴运到非洲给他,这台钢琴此后一直陪伴史怀哲。在非洲他每天工作几达16小时,用以解决一大群“黔首”的病痛,闲时他独自在煤油灯下弹巴赫的前奏与赋格曲以求安宁,有人要他不要太拼命,不要一根蜡烛两头烧,他说,如果蜡烛够长两头烧又何妨?这蜡烛果然够长,他活了90岁。音乐是需要“社会力”支援的行业,在非洲,史怀哲的音乐没有同业也没有听众,但他自己却不能没有它,宗教坚定他的奉献,而音乐支援着他的情操。

  在文明社会,医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佛教以“生老病死”来看待人生,这四个字没一个与医学无关,可见医师的崇高,在于我们都少不了他们。医师须有极高的专业,不论是知识方面或技术方面,这样他们才能帮人解除病痛。

  但医师也是个非常无聊甚至无趣的行业。他面对的都是疾病缠身痛苦不堪的人,没有人会有好脸色给他看,所以医师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寂寞。我有一位朋友在做直肠外科医师,他说他每天上下午各要看50个有直肠疾病的病人,都是要戴着手套把手指伸进病人肛门的那种。有一天我想,假如一辈子都得如此,就是给我比尔·盖茨的收入我也不愿接受,而我的朋友接受了,而且似乎会一辈子干下去。有次他告诉我,解决别人的痛苦是“神圣”的,所以从事医疗,需要有宗教一般的情怀。另外,所有诊疗的手术都是不断重复的,这使得医疗工作十分枯燥,从事医疗,需要懂得如何滋润自己的心灵,让自己不要枯竭,在这方面,艺术具有最大的功能。

  所以,一个医学院学生知道史怀哲是必要的。我们的医学教育过分注意专业,忘记通才的重要,史怀哲是把西方自托尔斯泰以来的“人道关怀”真正施行在人间的人,所以要知道他,是应该学习他如何安顿自己、完成自己,只有健全的人才有能力帮助别人。我常听医学界的人说:医疗不只是个职业,而是一个志业,这话说得很好。宗教与音乐对史怀哲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证明道德视野与艺术修养,对所有医师来说都极为重要。

  《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读后感(十):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停下忙碌的步伐

  历时三天,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按照我的阅读速度,这样厚度的书其实一下午就可以结束的,但是这本书是个例外,因为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我停下来思考和感动。也或许是缘分吧,在进豆瓣书店后的两分钟我就注意到了这本书,再耗时两分钟我决定了买下这本书。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感觉自己幸运,而买到这本书就是我现在觉得最最幸福和幸运的事情。     

  以我的能力实在是不敢对这本书写读后感,这位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哲学和神学界的专家,非洲丛林的圣人医生写出的自述实在是让我只有仰望的资格。我迫切希望马上读第二遍,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停下忙碌的步伐,也来读读这本书,体会下我体会到的感动。   

  读完这本书更像是接受了一次阿尔贝特的长长的布道,对于他所秉持的敬畏生命的哲学我有了初步的理解,同时对于成长中所遇到的很多困惑,我都找到了答案。至此才发现,原来我所困惑的,这位圣人其实也困惑过,只不过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在于他找到了解决困惑的办法,并用毕生的精力帮助了更多人去解决困惑。            

  最后我想再次表达自己幸福的感觉,在我前往一个未知的地方工作之前读到了这本书,实在是感谢老天对我的恩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