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日本帝国的衰亡(上下册)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日本帝国的衰亡(上下册)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16 21:2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日本帝国的衰亡(上下册)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本帝国的衰亡(上下册)》是一本由约翰·托兰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图书,本书定价:72.00元,页数:9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帝国的衰亡(上下册)》读后感(一):哗众取宠的著作

  本书曾获得普利策奖。

  错字较多,尤其人名,前后不一致编辑和出版社的问题

  作者对日本侵略战争的史观的基础,意图颠覆传统观点,认为日本是被动卷入战争。七七事变中,日军完全是受到挑衅,当问题快解决时,又是蒋介石拒绝退回。导致日本全面侵略。与美国的谈判,日本一直作出让步,美国部分官员(赫尔,霍恩贝克)完全不信任日本,甚至故意逼迫日本,才导致了太平洋战争,奇怪的观点。

  现在搞历史,仿佛不得出点新观点就不能吸引人,以选择性的翔实资料来论证哗众取宠的观点。

  日本战争的转折点是侵略中国,七七事变已注定日本走上一条道路。而在大多数西方人的眼中,偷袭珍珠港才是问题的开始

  作者去研究这段历史,却将眼光放在日本的对外关系上,尤其是与美国,而不去用心研究当时日本是的政治结构,各种政治派别,势力。仅仅向读者介绍几位台面上的历史人物,而且还多是外表气质上描述。如对近卫,裕仁,东条等人物的描写。尤其对日本政局影响最大的军方,读者从书中只能知道它的名称,根本了解其内部的状况

  最令人厌恶的是,作者将裕仁,近卫,甚至东条英机等人描绘成爱好和平,争取和平,被迫投入战争的人物。作者的研究方法有问题,与军方的战争狂人相比,裕仁,近卫当然算是爱好和平的人。每个政府都不可能铁板一块,对战争的态度从反对到中立,赞成,支持不同。如果说裕仁,近卫与战争狂人的区别,那只在于他们对战争的支持热度稍低。如果与一般人相比,他们就是战争狂人。每次首相或陆相向裕仁说明开战理由时,裕仁唯一的问题就是有无必胜的把握。这决不是一个对和平有基本认识的人的态度。哈哈相反,裕仁是一个极度残酷虚伪的人。除非他的智力有问题,否则不可能不了解,他自己决定对于他的国家与邻国造成的沉重苦难。多少人因此而家破人亡颠沛流离。哪怕心中还存有一丝的仁爱与怜悯,都不可能如裕仁般作出决定。

  作者的写作中总是隐含着一种奇怪的殖民主义观点,即为了国家生存和发展,用各种手段进行建设,政府有权利义务免除对国家的威胁,包括侵略。作者仿佛公允地站在日本的角度质问,欧洲强国和美国,都通过殖民建立了强权,为什么日本不可以。日本作为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必须去附近陆国寻求资源并建立战略缓冲。如果说进攻东南亚还受到遣责,那占领朝鲜和中国东北,作者简直认为是天经地义了。西方人一直未曾真正对殖民历史进行反思和内省。二十世纪的战争悲剧都是源于殖民地的争夺,因此,无论战胜国或战败国,都应承担战争的一份责任

  《日本帝国的衰亡(上下册)》读后感(二):简单的“求是”二字,硬是难倒了一个帝国

  大多数国人,谈到抗日战争,想到的都是自卢沟桥事变开始的那8年艰苦卓绝的历史。虽然大家都知道,抗日战争是整个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而我们中国则是战胜国之一。可很少有人真正去了解过日本在中国以外的区域进行的战争,也很少有人真正分析过日本到底是怎么失败的。我本也是这样混沌的人之一,直到我阅读了约翰托兰的这本《日本帝国的衰亡》。

  作者是一名美国人,我们要理解他在书中大力渲染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出于种种原因,我们不能奢望作者站在一个完全客观的角度看待中国、苏联以及其他亚洲殖民地国家在战争中的贡献,而作者在书中的写作手法也不免有为日本侵略者开脱之嫌。但不管怎么说,这本书非常详细并且尽可能客观的描述了太平洋战争发生背景以及整个历程。就算这本书有着如上所说的种种问题,但我们想找到一本超过其水平作品也并不容易。既然如此,那我就在默认书中内容基本正确前提下,来谈谈这本书吧。

  书是很厚的,上下册一千多页,其中涉及的事件非常之多。然而当我最终看完此书时,我的脑海里只有两个字:求是。这是一个我们常常看到但也是常常被忽略的词语。环绕在这个词语周围的意识形态光环遮蔽了这个词本身的意义。所谓求是,简而言之,就是寻求真相。看上去如此简单的一件事,可偏偏就是难倒了日本这样一个大帝国,生生的把日本摧毁。

  论起国力,但凡不是傻子,都一眼能看出日本相对于美国的差距。对于日本国内的决策者而言,摆在他们面前的资料已经不能再清楚。即使是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他自己也知道,在长期战争中,日本根本不是美国的对手。可明明知道自己是以卵击石,日本还偏偏就这么豁出去了。理由是:不战就是等死,战方有一线生机。我们现在来看这种开战的理由不免觉得可笑:战则必死,不战方可谈判。可就是这么一种莫名其妙的赌博逻辑,支配了日本最高的决策层。求是精神哪里去了?

  按照书中的说法,日本最终决定开战是因为一份来自美国的外交电报。其中一条要求“日本撤出所有中国领土”,日本以为包括满洲,完全无法接受而选择开战。可根据战后揭示的资料来看,美方电报中的“中国”很可能并不包括当时的满洲。如此说来,这就是个巨大的误会了。作者后来采访当时的日本决策层人士,其表示如果知道这回事,很可能就不选择开战了。就算这位决策人士所言不虚,果真是因为误会导致了战争,我也并不觉得这可以减轻什么罪责。难道面对战争这么重大的决策,真的就没有人尝试把电报中的信息了解清楚吗?求是精神哪里去了?

  好吧,战争终于算是打响了。偷袭了珍珠港,顺利的攻克了东南亚。大好的形势完全把大多数日本人的脑袋给弄迷糊了。此时日本弥漫着一种乐观的态度,几乎很少有人意识危机才刚刚开始。这种大意,也可以看做是之后在珊瑚海、中途岛、瓜岛、塞班岛一系列失利的诱因。跟弱小的对手交战,倘若轻敌尚且会吃亏;如今跟一个比自己强大的多的敌人交战,还总是大意,能不失利吗?明明失利了,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失利到了什么程度,知道了也不会汇报给上级。这种仗要都能打赢,太没天理了。求是精神哪里去了?

  从战争一开始,日本就表明要决战,一次次的喊着“皇国兴废,在此一战”。这种决战论,从珍珠港一直喊到吕宋,可见对马海战的胜利对日本余毒颇深。当然,我们也不能过于苛责日本。毕竟对实力较弱的一方而言,唯一胜利的可能,就是在一次决战中取胜,然后一举歼灭对手,或一直压制住对手。可是,所谓的决战一次都没有发生过。毕竟,美国实在没有与日本决战的必要,何况美国还掌握了很多日本的战略动向。对决战的幻想一次次破灭,可日本还是不能死心正视现实。求是精神哪里去了?

  从中途岛海战开始,日本几乎就没有获得过一次胜利。在每一处战场,日本从一开始就处于劣势:情报、兵力、补给。然而,日本的参战将军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仿佛就算日本人没有吃的,没有武器,训练不足,只要有一颗报效天皇之心,就可以击败“贪生怕死”的美国人。这种臆想出的优势,在一次次自杀式的“万岁冲锋”中早已被证明是子虚乌有的,可日本人总是不愿意承认。在整个太平洋战场,日本人一次次的在这种奇怪的思路下成为炮灰。要不是原子弹彻底摧毁了天皇的战斗意志,恐怕还要在日本本土进行这种试验!求是精神哪里去了?

  一次次的“下克上”,让稍微有点冷静头脑的决策者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向疯狂的妥协。在明显处于劣势的情形下,不早早动用外交手段试图结束战争,反而在最后可笑的寄希望于苏联调停。陆军不能理解海军,海军不能理解陆军,都以自我为中心分析战争。而日本平民过分相信传说,把美国人视为恶魔,宁可无意义的死去也绝不投降。如此种种……如果当事者能真正去寻求真相,而不是依靠自己或他人的臆想,都不会落得那般下场。

  诚然,我们现在来看待这些事情,多少有点马后炮的嫌疑。求是是很难,没错,但绝没有难道完全做不来的程度。那些被俘的日本人,一旦真正去探求真相,就会发现自己错了。决策层们,难道比这些底层人物更笨吗?小人物之所以难能求是,多是因为迷信盲从。而迷信盲从向来不是精英们的基因。那为什么精英们还不能求是呢?原因无外乎两点。

  其一,是自负。日本也好,德国也好,民族优越感是促使他们走上战争之路的一个重要内因。相信自己的民族天然优于其他民族,这种自负阻碍了他们去寻求真相。而早期战事的顺利,又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理论,强化了其自负的程度,于是日本人就只能活在自己对世界的构想当中了。因此,要求是,自负乃是第一大敌。

  其二,是贪婪。因为贪婪,所以冒险,而支持冒险行为最有力的理论是侥幸。日本不愿放弃自己到手的利益,为了保住这些利益,一步步铤而走险,不惜为了那微乎其微的胜利可能与美国开战。贪婪者往往会高估成功的概率,而忽视失败带来的危险。我们在股市中已经不止一次的看到了这样的案例。贪婪是人之本性,但是,心存侥幸的贪婪只能是愚蠢

  自负而贪婪的日本人终于倾家荡产。其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如果我们仔细,我们可以在今天,在这里,看到不少相似之处。佛教有三毒之说:贪、嗔、痴。我们不妨借用此说法:贪即贪婪,嗔即自负,痴即盲从。此三毒妨碍我们寻求真相。无论对于团体,还是个人,倘若真心希望跳出兴衰轮回,此三毒又岂能不去!

  《日本帝国的衰亡(上下册)》读后感(三):日本帝国的衰亡

  此书其实只应该称为《日本海军的衰亡》。其内容主要只是描述了二战时日美之间的事件,而且仅仅是事件。比起《第三帝国的兴亡》来说,简直可以说是云泥之别。

  作者花了过多的笔墨描写战场场面,当然也有日美两国的决策层的作为,完全一种新闻记者的笔法。这固然通俗易懂,可是太通俗的话对于历史来说实在有些失望特别是这个标题还这么大。

  作者完全没有从日本民族和日本帝国的根源特性民族心理方面进行分析,还有对外关系发展过程,内在的经济和历史规律也基本缺乏。甚至有些过份的是,在这个标题下,竟然中国战场以及有美英军作战的东面亚战场也仅仅一笔带过。这个也实在过于简单了。

  当然史料价值还是有的。至少我们还知道原来日本曾计划在1966年从东三省以外的中国撤军,以此和美国进行谈判。多么讽刺的年代。我不禁庆幸日本少壮派军官的“下克上”。要不然我会出生吗?

  另外我们似乎也高看了东条英机,至少他与希特勒等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与其说他是法西斯独裁,不如说是军部独裁。换一种说法,德国没有希特勒也许就没有二战,但日本没有东条英机,依旧有二战的日本。

  《日本帝国的衰亡(上下册)》读后感(四):悲剧的大东亚战争

  早在幕末时期,坂本龙马就有这么一个构想,要组成中日朝三国的联合政府,来共同对抗西方的殖民,只可惜他死在了明治维新的前夜。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经过日本举国上下努力,终于完成了现代化的蜕变,不但使日本成为土耳其以东唯一没有被殖民的亚洲国家,还一举成为一大强国。这个变化也使日本人变得飘飘然起来,觉得大和民族就是黄种人的精英,应该领导所有黄种人反抗白种人的殖民统治。从这个角度讲,大东亚战争的出发点是没什么问题,日本的确有这个领导的资格,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发生了问题,战争的发起者却也变成了殖民者,这么一来,自然就出师无名了。

  日本的不幸,在于他是个后进的现代化国家,明治维新后的成果来得太迟,没赶上西方列强环球殖民不需讲道义守国际法,只看拳头硬不硬的那个“美好”的时代。等到日本有能力对外殖民的时候,整个世界的风向已经变了。平心而论,美国可以兼并菲律宾,苏联可以吃掉波兰,而英国的殖民地遍布四海,那为什么日本一殖民,这些国家就都跳出来反对呢?个人认为,日本的失败,在于他挑错了对手,如果日本联合中朝共同对抗苏联,那么历史应该会所不同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