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撞上快乐》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撞上快乐》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15 21: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撞上快乐》经典读后感10篇

  《撞上快乐》是一本由(美)丹尼尔.吉尔伯特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5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撞上快乐》读后感(一):相信自己,其实你总是会快乐

  其实没有完完整整看完这本书,但是看了作者的TED演讲“我们为什快乐”很受启发。所以还是想推荐一下。

  康永说过的一句话

  “用尽全部心力,在审核自己不够快乐的人,一定不会快乐的。就像你不断把口袋裡的钱掏出来数,一张一张的数,就算连续数八百遍,也不会多一毛钱出来,反而会越数越洩气。你有那个时间数钱,还不如用那个时间,出去多赚些……”

  失望不快,来自希望和现实的鸿沟,来自无法得到的欲望生活永远在别处,一梦南柯又十年。李笑来老师说的:“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呢?无非是“你要什么就不给你什么”,而生活的智慧是什么呢?是“给你什么你就用好什么”。

  时间太多,反而什么都做不成;选择太多,反而什么都得不到;愿望太多,反而什么都实现不了。Dan Gilbert在他的TED公开课“我们为什么快乐”上便提到,我们有两种快乐,天然快乐和合成快乐。当我们有能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毫无疑问是快乐的。而如果我们得不到时,心理免疫系统会帮我们合成快乐。即给出合理的心理解释让你自己接受这个结果自由选择、决断力和改变决定的能力是天然快乐的朋友,因为他能帮你从众多选择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但却是合成快乐的敌人,因为对于越有能力的人来说,无法实现的事越难以被他接受。但事实就是,鱼和熊掌永远不可兼得。

  所以,天然和合成快乐常伴我们左右,不需要寻找,只是需要想想清楚烦恼来源

  1.如果是需要在可承受的选择中做出的决定,代价差不多,只是得失不同。比如是要安稳还是要跳槽;是要留大城市还是回乡发展;是嫁给真爱还是嫁给自由……逃避问题的时间才是最痛苦的,因为在这类问题在理智做出判断后,心理免疫系统总会帮你合成出接受不可改变后果的快乐,让你去习惯这个选择的消极的那面。而如果你是活在后悔的那一类人,那么当初不管做什么决定,你都是会后悔的。

  2.在比较容易的选择中做出的决定,比如Dan Gilbert所举出的例子,参与摄影课的学生们最终只能在自己最喜欢的2张照片中选一张自己保留,另一张要寄校留档。他们可以有两个方案选择,方案一是课后他们可以有四天的时间来做决定,方案二是他们必须课上当机立断。这种纯粹依靠个人喜好做出的选择,就应该自宫杂念,果断选择方案二。因为选任何一张照片都不会比选另一张更快乐。

  3.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是得不到的东西,莫奢望知足常乐

  “看,这就是约会和婚姻区别。”Dan Gilbert说,“你和一个男人去约会,他抠鼻子,你就不会再跟他出去了。而如果你们结婚了,他抠抠鼻子,‘呃……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你总能找到方法自我开导,乐在其中。”

  《撞上快乐》读后感(二):混乱的快乐

  在看本书之前,我描述起“快乐”来还能清晰简单,挺有底气;

  看完本书之后,我确信我绝对不会尝试向任何人描述这个词;因为,用科学精神去定义一种感受情绪,纯粹是自己找不痛快。

  恕我直言,本书的作者丹尼尔幽默而又鞭辟入里的理性分析,就是在给自己找不痛快。也给读者找不痛快。好在书中充满了一个个让人发笑的机锋,我才能坚持读到结尾。

  关于快乐的细节分析,就不再赘述,在这里,我只说几点让我彻底迷失关键点。

  1、作者说:人类是一种唯一会思考将来的动物,这是人和其他动物种之间的最大差别。人类的很多快乐来自于想象未来,人类世界发展的基础也在于人会构思未来。

  但科学实验表明:大脑额叶部分受损的人,虽然丧失了计划未来和想象未来的能力,他们看起来却比以前更快乐。因为,造成人们压力焦虑功能就来自于额叶部分。至今为止,治疗忧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切除部分额叶,让患者纯粹的“生活在当下”。

  所以,这两句话导致的结论是:大脑中,是同一个部分体会快乐和希望,也体会焦虑和失望。你要不就切除,那不就全盘接受。

  2、人们总是站在今天的立场,自己的立场,来预测快乐程度。一旦出现偏差,就倾向于解释成个别案例,或者当事人的经验局限。例如,一个年纪轻轻从未享受财富家伙被司法冤枉推上断头台,人们认为那是巨大的痛苦和不公。尽管当事人却说:这是我一生辉煌快乐的时候。一个功成名就的千万富翁选择自杀,人们也会觉得无法理解,因为照常理说,他应该非常满足和快乐。

  即使经过合理的解释,人们认同财富不一定能带来幸福,死亡也不一定全然痛苦。一旦,真正到了自己决策的当下,我们还是固执的按照原来的想象思考未来:当然还是钱越多会更幸福,死得越早会越痛苦,所以,该努力挣钱,避免死亡。哪怕这是错觉,也要执行到底。

  这两者的结论是:尽管人们“知道”自己目前追求的快乐在未来不一定是快乐,但是他们还是会坚持,并“预期”未来一定会快乐。

  3、作者认为,不被自己的想象蒙蔽的最好方法,就是——放弃自己的想象,直接参考同样经历的人的经验。这是最为有效的、真实的决策方法。

  但是作者也发现,人们不知道自己跟大多数人一样普通人;而是倾向于认为自己独一无二,认为别人的感受不能代表我们的感受,别人的情绪不能代表我们的情绪。所以,即使有了别人的经验在那摆着,也固执的认为我们不一定会经历同样的感受。

  这两者结合的结果是:虽然对于人们来讲最好的决策方式是放弃自己对未来的猜测,直接听别人的感受和经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人一定要自己试试看才甘心。

  以上三点,让我彻底陷入了关于快乐的迷思:首先,看起来我的大脑构造决定了我忽而快乐忽而焦虑的机能;其次,即便在快乐上鉴别上我能够做到热情理想主义,但是一旦放在自己身上,我依然是个盲目的物质主义。

  最后一条,我本来也许丹尼尔总结的规律不适用于我,我会跟别人的模式不同;才发现,原来普通人的特征就是以为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我就彻底逃不出这个混乱快乐的死循环了。

  《撞上快乐》读后感(三):作者TED演讲的观感

  刚刚通过TEDtoChina看到了哈佛心理学教授丹·吉尔伯特的TED演讲视频 ,演讲了讲述了关于“合成快乐”的一些有趣的结论:

  人脑前额叶皮质具有一种“模拟”的能力,它能根据自己不管是遗传的还是后天获取的经验,来“模拟判断”即将发生事情是带给自己正向的和负向的感觉,并根据这种感觉来做出适当的判断。视频讲了几个例子和几组实验:

  案例:

  1、中3000万大奖和截肢两种情况的人,在一年后的快乐感是基本相同的;

  2、因为丑闻而下台的议员反而觉得下台后的日子更好过;

  3、被误判入狱的78岁老人,谈论自己的监狱生活用的是“荣耀

  4、被甲壳虫乐队撵走的鼓手,认为自己的现在的生活比留在甲壳虫更快乐

  5、一个未加盟麦当劳的故事(没看懂,本意是另外一个人通过相同的idear成为了百万富翁。但是没有描述这个失去机会的这个人怎么样?)

  实验:

  1、让学生按自己的喜欢对6幅照片排序,并告知他们能得到其中一幅;(结果自己能得到的那幅照片排名提前了,放弃的那幅排名下降了)

  --->用这个实验来说明这就是快乐的合成,并用失忆症的人来做实验来验证结论。

  2、让学生从两幅画里面选择一张留下,一张留个学校。其中一组实验的方式是立即选择,另一组是给4天的考虑和回旋的时间,结果表明立即选择的快乐感更强。 --->结论是,自由选择是合成快乐的敌人。

  结论:

  1、整篇文章或者演讲感觉结论比较散,一是想证明快乐是可以合成的;二是人在选择上花费的精力越多(选择时间和选择项),反而会降低快乐度;

  2、人的这种模拟判断,往往会夸大期望和担忧

  《撞上快乐》读后感(四):关于错觉的故事

  花了近一周的业余时间看完了《撞上快乐》,当初是冲着书名在当当上买了它,买之前我还专门去豆瓣上看了别人写的书评,并且一而再再而三阅读这本书的简介,最终才决定买下来,记得还不便宜,二十多块钱吧。

  当然,我是被“撞上快乐”这四个字给蒙蔽了,因为我本来是想学习下如何快乐,想象书里会说你想快乐的话就去吃甜腻的奶油蛋糕,你想快乐的话就去公园里看看小鸟跳舞之类……结果,嘿,老实话,这本书可真是太枯燥了——虽然里面也讲了很多很多非常有价值的东西,虽然枯燥可能是因为翻译者的水平实在太烂的原因

  不过大家评评理,从这个名字推断,难道它不像是要跟我们讲解如何快乐的方法吗?

  其实在拿到书刚读了十来页的时候,作者已经说到如果你想通过这本书来学习如何快乐的方法,还是去读那些社科类的小书的好,他这本书并不是讲那种小儿科的浅显的方法伎俩的,他要讲的是更加高深的,诸如快乐这种情绪究竟来自哪里及快乐这种情绪的前世今生的。

  当时心里就有些泄气,因为最近读了太多心理学方面的书,弄得脑袋壳都是硬的,原本想看一本消遣的书,调剂调剂,结果这本仍然是在探讨心理学和潜意识的。

  但我仍然还是耐着性子看完了它,并且还边看边思考来着。之所以让自己努力地去啃完这本满是看不懂的美式幽默的书,一是因为作者还的确说了一些我们以往所不知道的现象背后的潜在心理因素,一是因为我有买了书就必须看完的强迫心理毛病——这估计是跟我童年时期极度缺乏精神食粮有直接的关系

  那你会说既然枯燥,你怎么还会给他写书评呢?这跟你以往只推荐好书的习性大不相同啊。嗯,你说得对。但我想通过错买这本书来说说关于错觉的问题。呵呵。

  三个发生在我身上的关于错觉的事件

  第一件事:

  某日,我去一个地方办事,提前在网上查了公交车,查了那个位置具体地址,还郑重其事地把地址抄写在手机的草稿箱里——我是有这个习惯,以防抄在纸上会弄丢。

  一下车就忙着找46号,结果发现是居民楼。没办法就在周围四处晃荡,好一会儿之后就拿出手机查看记下的地址,也不知道当时是因为脑子里固执地认为那个地方就是46号,还是因为撞了鬼了,总之我看到手机里就是写着增光路46号。

  而其时,我已经沮丧地走到36号的门口了。

  我阅读着36号门口挂的牌子,赞叹着政府真为老百姓办事,就走过去了。

  一直到中午吃完饭再次经过36号的时候,我才一激灵地想起:咦?这不是我要去的地方吗?

  这件事情就和我被“撞上快乐”四个字欺骗,以为有快乐二字就是讲快乐的事情一样,大脑错觉得厉害

  第二件事:

  我养的小白猫丢失了,之后的某个晚上,我们在小区里发现了另一只白色猫。它喵喵叫着跑过来,我们因此一致认为它就是丢失了的小白。欣喜若狂地抱回家,又是洗澡又是买猫罐头忙得不亦乐乎,结果发现它竟然是只公猫而我们丢失的那只是母的。

  这个错觉就更加离谱了,明明一开始我就看到了它头顶上的一块黑色并提出质疑,但是室友却肯定地说没错它就是小白,头顶上这块黑只不过是它喜欢拿脑袋往地上蹭弄脏的。“你又不是不知道”人还补上这么一句。

  结果我们再次生活在错觉里了。

  第三件事:

  大白来到我们家以后,我们为它精心准备粮食和水,还有玩具。我还带它去宠物医院检查了下身体,得到医生“很健康”的回复后我心里还很安慰

  结果大概十来天之后,大白也消失了。

  后来我们在小区里分别见到了小白和大白。小白做了妈妈,它和一只黑猫生活在一起,还把自己可爱的小猫仔藏在树上。大白呢?它继续独自在小区里游荡,饥一餐饱一餐。

  我们明明想收留它们,给他们温暖的家,给他们丰足的食物和水,给他们爱和呵护,以为它们会感动,会心生感激,尤其大白来到我们身边的前两天它亲昵地靠在我们身上的那股子讨好的劲儿,都让我们很感动,以为它们会享受这种有人疼有人爱有人陪伴的日子。

  结果,完全不是那样。

  它们宁可风餐露宿,也不愿意呆在我们温暖的小屋里。不是有句话叫“不自由,毋宁死”吗?

  这个错觉也离谱了。

  在《撞上快乐》里,这个善于美式幽默的心理学家说,我们总能够给自己的行为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任何事情,总是要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想。

  比如你被人抛弃了,你就跟自己说:“瞧,我再次恢复自由身,再也不用给那个坏蛋洗衣服做饭了”,比如你不小心受伤了,你就跟自己说:“嘿,多好,我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了”。《撞上快乐》的作者说,人们总是要给自己的行为一个合理的解释的,并且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具备比别人更多的优点,自己比别人更加特别,更加自信和勇敢。

  非但如此,我们也常常会低估自己应对灾难的能力,或高估某件事情给自己带来的痛苦情绪的强度,我们常常以为一旦某件事情发生自己势必匍匐在地的痛苦,但事实上远不是那样。我们从灾难中恢复的速度和能力常常令自己吃惊。

  另外作者还举了个例子,《北非谍影》里男主人公的经典台词说:“我们的心里都明白,你属于维多,你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他的精神的鼓励,如果那飞机离地你不在上面你会后悔的……或者不是今天或者不是明天,不过很快的,这是后悔一辈子。”

  因此伊沙选择了登上飞机,她担心她以后真的会为了离开维多而感到后悔。

  但其实这也是错觉——因为人们总是会为了放弃那可改变的结局而后悔,反而不会为了自己选择的不可改变的结局后悔,后者的幸福指数会更高——因为我们的大脑会为我们那不可改变的选择做出很好的解释。

  这就好像我们因为爱人而放弃去加拿大留学的行为可能会以后的生活里带着后悔和遗憾的情绪,因为去法国是一个可改变的结局——因为你将来还是可以随时去加拿大,之所以不去,只是因为你不舍得放弃这个人。

  而如果我们在加拿大和爱人之间选择了爱人的时候,加拿大变成永远不可挽回的一次机会,你将永远失去法国的这个留学机会——这就是不可改变的结局。那么此时你将会为自己的选择解释很多很多的理由,诸如我那么爱她没她就如何如何的话。

  这些都是在下意识里进行的,不受我们自己控制的反应——而后者的幸福指数会更高一些的。

  《撞上快乐》读后感(五):May.19th, 2011

  距离看完《撞上快乐》至今已将近一周了吧,说实话,还是没搞懂什么是快乐,内心的快乐指数也没太大的提高。反而,有点搞不清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

  如果快乐是在感知上的,而满足是在认知上的,那,我们是否应该去追寻精神上的满足而非简单而快逝的快乐?

  书里面有提到,我们储存的记忆是经过加工的,提取出来的记忆也是经过加工的,那,我们的记忆的可信度又会有多高呢?前一段时间在写人生经历这份作业,写着写着,就不想再写下去了。最近在想,如果想要生活得幸福快乐,除了改变自己的一些想法之外,是否还应先对自己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

  总的来说,觉得这本书还是很值得看的,至少,在看完这本书之后,会引起我去思考一些东西,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现在的生活,思考自已的未来。

  《撞上快乐》读后感(六):犄角旮旯里的值得一看的书

  这本书似乎没有登上过什么国内的排行榜,看过后觉得翻译的很别扭,包括名字也给人一些误导(虽然是直译)。不过从书的内容来看客观的说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这本书从比较科学严谨的实验数据来证实人思维方式上的误差,而这些误差往往导致人对未来的判断不是消极就是恐惧,也从而给人带来种种的烦恼和不快乐。这本书似乎是论证人为什么要活在当下的论点和论据。看完这本书我的确改变了自己以往凭经验对自我的认识,至少我不会那么盲目相信自己判断和感觉了,而是多多保持中立的态度,这一点对判断未来的事情上尤为重要。

  我觉得并非明白了这些道理就能够变得快乐,但是的的确确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恐惧和对未来消极的态度,就像作者所说的抑郁症患者为什么觉得生活的绝望,为什么觉得明天同样消极且毫无意义,就是因为他们错误地用今天的感受来判断明天的自己,而每天都在这样刻意地循环。所以乐观是什么,不是盲目的幻想明天会发生什么奇迹或什么好的事情,而是永远要记得明天不等于今天,明天的一切一定不同于今天的,所以悲伤也好痛苦也好在这样的信念下就会被消弱,当然更不会对未来感到绝望。

  书中唯一有一点我不太认同,就是关于人生育的问题,作者认为这是社会或者人类为了繁衍而传递给人类的虚假信仰,让人误以为生儿育女是为了得到快乐,作者还用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很多夫妇的幸福程度会随着孩子的出世逐渐下降,直到孩子长大成人独立后,夫妇的幸福度又会恢复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对于这一点我很质疑,因为从人类心理需求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需要不同的人际关系来满足人对自己的心理需求,这些关系中很重要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关系,也就是说孩子是父母在这种关系需求的投射体,也是别的关系无法取代的。通俗的讲,父母对孩子的不断付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这种心理需求,付出的同时,父母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完满。

  虽然这本书比较严谨,但数据上的严谨往往也会导致一些理论上的狭隘。不过我还是觉得这本书是值得一看的书,因为书中所讲的种种思维的误差是我们经常出现并且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虽然这些道理并不深奥,可是我们没有多少人能够发现这些东西,这才是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地方。

  《撞上快乐》读后感(七):信仰传递的游戏规则

  “只有在基因让我们做那些能够传递基因的事情时,基因才能够传递下去。比如,如果让性高潮感觉如此美妙的基因也会让我们更容易得关节炎和蛀齿,这个基因可能还是会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上,因为那些患关节炎而且牙齿都蛀光了却还是热爱性高潮的人比那些四肢健康、牙齿整齐但是不爱性高潮的人更有可能生孩子。

  同样的原理也可以用来解释信仰的传播。

  因此,任何信仰,即使是错误的信仰,只要能够增进交流,就很有机会被一再传播。恰巧能够提高社会稳定性的错误信仰一般会被广泛传播,因为持有这种信仰的人更有可能生活在稳定的社会中,而这又为这些错误信仰的传播提供了传播渠道。

  …………

  简言之,创造财富不一定会让个体幸福,但是,他的确能够满足经济的需要,而经济确保了社会稳定,社会的稳定有为关于幸福和财富的虚幻信仰提供了传播的体系。

  …………

  信仰传递游戏的规则决定了我们必须要相信孩子和金钱能够带来快乐,无论这种信仰正确与否,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现在应该统统抛弃工作、放弃家庭。恰恰相反,这意味着在我们相信养育子女和提高收入的努力能够让自己更快乐的同时,我们其实是在为了一些超出自己理解范围的原因在做这些事情,我们是社会体系中的一个节点,因为这个体系自身的规则而起起伏伏,因此,我们继续辛勤工作、继续交配,也在我们天真期待的那些快乐没有如期而至时感到惊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