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如何读懂经典》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如何读懂经典》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20 20: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如何读懂经典》读后感精选10篇

  《如何读懂经典》是一本由[英] 亨利·希金斯著作,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3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读懂经典》读后感(一):我可能读了一本假的“文学装逼指南”

  《如何读懂经典》是一本颇有意思的文学之书。它的英文原名是“How to Really Talk about Books You Haven't Read”,翻译过来就是“如何谈论一本你从没读过的书”。在第一章,作者亨利·希金斯便开宗明义地表达了本书的宗旨——如何聊没看过的书,其中又不会露出马脚。

  毕竟在眼下,一个人一年能读完多少本书呢?算起平均数来或许少得可怜。正如作者所言,“聊书是一项社交活动”,而读完第一章之后,大部分人或许都会认为:这真是速食时代人们最迫切需要的“文学装逼指南”。

  但我相信,随着对这本书阅读的持续深入。阅读的初衷一定会慢慢发生转变,从最开始的“投机取巧”、“拾人牙慧”,到被唤起了沉睡已久的阅读兴趣,在一边读《如何读懂经典》的过程中,一边忍不住要去翻翻作者提到的原著经典。这或许才是亨利·希金斯写作这本书的良苦用心——唤起大众重拾阅读经典文学的兴趣。

  聊书虽然贵为一项社交活动。阅读本身却是相当私人化的一件事情。选什么书来读,如何读完一本书,显然都是个人经历习惯和兴趣交相作用结果使然。但是,阅读经典,始终是不会犯错也不会令人抱憾的一件事情。《如何读懂经典》之中罗列的“经典”,可谓耳熟能详又举世公认,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好书——简·奥斯汀、维吉尔、荷马、但丁、莎士比亚,近现代的则不乏普鲁斯特、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亨利·詹姆斯等等。

  虽然作者打着“教人不懂装懂”的旗号著书,但他却不是一个不学无术之辈。这本书可谓干货多多,时常来些有趣的文学小知识介绍,足以刷新认知,或是掌握新知。在谈论但丁时,作者提到了一则文学冷知识,即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册的序言中,把《炼狱篇》中的一行诗句篡改后再拿来作座右铭。原本维吉尔的鬼魂对但丁说“跟随我的脚步,让世人说去吧”,马克思改成“走你自己的路,让世人说去吧!”书中还有很多文学知识的罗列,着实可见作者的阅读积累和文学功底。

  《如何读懂经典》不是在教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如何与他人谈论没读过的书。而是在指导我们如何找到一种客观理性方式,靠近千百年以前的文学经典,搭建起一座桥梁,将古典文学之美妙与现代生活之繁盛相衔接。

  读着读着,我想我可能读了一本假的“文学装逼指南”,倒是读了一本平实易懂,又富于启发的“文学阅读指南”。

  《如何读懂经典》读后感(二):文学素养培养指南

  一直以来都知道这本书的,只不过当我翻开了才知道原来这是我以前读过的一本书。就像豆瓣上很多人说的那样,这本书其实是另外一本的再版,就是换了一个名字。我之所以没有打五分就是因为这个书名的翻译。

  我将这本书借给好友阅读,半个小时之后他也告诉我同样的事情,那就是他觉得这本书的中文书名其实有很大的问题。英文翻译与中文标题不符合,中文标题又与书中内容不符合。

  不过我们比较认同的一点是,书是好书。

  那么既然标题有误,那么这本书究竟讲的什么内容呢?接下来我来一一讲解。

外国文学素养培养指南

  是的,这才是这本书应该有的名字。也才是原作者创作这本书的原意。所以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都是讲述的欧洲文学史上的经典中的经典。目的就是帮助那些不愿意读书的年轻人获得一定的文学素养。

  作者在书中的表现,就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教授,在讲授者欧洲文学的脉络。同时选取一些耳熟能详,并且他认为必读的一些书目给大家讲授。他提到了“简·奥斯汀”在读者当中的争议,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个人物作品会让读者有如此大的分歧。他介绍了《荷马史诗》还有《尤里西斯》,这种鸿篇巨著他并没有说明他的文学价值,而是解释了“荷马式”和“柏拉图式”的区别

  这些内容,风趣幽默传统的教科书式的说教还是有很大区别。

作者为何要写这本书?

  这本书的出现其实有他自己的语境。因为欧洲人或者英国人都有出席酒会或者派对的习惯。这一点与我们国家的人还是有所区别。在婚礼上,我们可能在觥筹交错高谈阔论的是政治或者工作,还有某些明星的花边新闻,而他们在这样的聚会可能会争论一些看来比较“学术”的问题。比如上文提到的对于简·奥斯汀的著作的评价

  与这种文化传统对应的是现代人阅读量的不足。所以在别人高谈阔论《格列佛游记》的时候,可能出了干瞪眼就只有瞎掰了。于是这本书的就出现了。古代皇帝事务繁忙,会让一读书人说书给他听,以节省时间;而这本书意思就是浓缩了很多经典著作的精髓,来给现代人看。

我们为何要读这本书?

  读书其实在我们目前的这个环境是有风险的。如果你博览群书,家里也有很多书,那么你十有八九会被冠上“书呆子”的恶名。而那些叫你“书呆子”的人往往是不怎么读书的人。在读书人看来,这就是一种“劣币驱良币”。一个正常社会其实并不该如此。

  我们冒着这样的风险来阅读经典著作,其实就是在以我们微薄之力改变这个恶俗的世界。我们的子女会在我们的熏陶下有更加浓厚的文学兴趣,尽可能令他们他们不与粗鄙之人为伍。而到了他们垂垂暮年的时候,有可能知识才真的能够得到尊重,这也是我们读书人所希望看见的。

  《如何读懂经典》读后感(三):耳熟不能详的著作,要怎样聊?

  《How to Really Talk about Books You Haven't Read》是本书的原作名,主要内容其实是教给读者如何谈论没读过的文学经典的一些方法技巧。之前的中文版译名《真的不用读完一本书》比较直译,相较之前的译名,这版的《如何读懂经典》除了明确指出“经典”这一内容,同时也体现出一种稍显严肃正经的态度。当然,其实两种译法都是很好的。

  几年前梁文道在《开卷八分钟》里介绍过此书,并在结尾说道,“作者每一章都用心良苦,他希望读者不只是看了这些就出去高谈阔论,而应该读完它们。”看样子,这书是值得一读的。

  关于阅读、读书的话题和讨论其实不少了,新社会时代的发展也孕育出了人们新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特点,而例如碎片化阅读的利弊等问题也已被人们分析地很清楚了。最关键的,还是自身的态度和行动。而人与人的不同也告诉我们,读书的习惯和口味,还是不要过度相互指责,己所欲,勿施于人

  有的作品,耳熟的不耳熟的,自己都知之不祥,那相关话题接还是不接,怎么接,要考虑。选择聊自己没读过的书,大概是因为不想然自己看起来毫无学养或无知,或不好意思中断话题而顺势卖弄、阿谀,或借机出风头,追求优越感等等。选择不聊自己没读过的书,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基于本身学养上的诚信”,其次才应该是怕穿帮之类的理由。以上是作者亨利•希金斯在第一章里总结的观点。至于如今大家为什么很少读书、很少读经典,读书的作用等,作者也做了比较客观的分析。对于那些想谈论自己没看过的书籍(或电影)的人,究竟如何面对,他还指出关键之一的 “如何让一知半解变得细水长流”。书的第一章开门见山地讲了这些现象和自己的观点,其实很有必要,且开宗是在明义,不要耍小聪明,态度比方法重要

  第二章开始到第十八章,希金斯讲了简•奥斯汀、维吉尔与荷马、《尤利西斯》,讲了但丁及他的《神曲》、《圣经》、莎士比亚、普鲁斯特,严肃认真地对比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也轻松幽默地吐槽了《堂吉诃德》和《源氏物语》的“难以下咽”,聊了狄更斯、乔治•艾略特等一批19世纪作家及其小说,也聊了马尔克斯等当代作家和英美小说之不同,谈诗也谈寓言,讲科学也将哲学。所涉及的内容纷繁,除了客观的书的情节摘要,作者还引用了不少作家和评论家现成的评论,亦偶而融入自己的观点感受。正文之间还穿插一些背景介绍、冷知识,以及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解答,显得贴心。比如“《地狱篇》里的九层地狱”、“ 九件事让你更了解莎士比亚”、“ 聊19世纪小说的一个妙招”,而在“再来认识六个俄国小说家”还提到了布尔加科夫和索尔仁尼琴。在阅读这些内容时,同样可以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作家和作品。

  虽说作者不安年代、没分门别类地谈论经典,但随兴所至的同时也注意到了章节之间的内在连贯,散而不乱。比如由作为效仿模板的荷马史诗引出《尤利西斯》,由但丁的语言开启了有着“隐喻的力量”的诗的篇章。

  作者还是比较严谨和谦逊的。在结语部分,他指出阅读的更深层意义,是看到自由和更多的可能,帮助自身开拓心智、超越局限。另外,他也指出有许多作家和作品未纳入书中讨论,比如契诃夫、歌德,还有曹雪芹的《红楼梦》等。

  读这本书,收货自然很大,它的作用与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一千零一夜》其实是一样的,介绍导引罢了。而有趣的是,书中的很多作者和篇目,梁文道的读书节目里也都讲到了。记得梁文道在讲《圣诞颂歌》时最后说道,“披头士那个年代的音乐就是流行音乐,就是好音乐。同样地我们也可以说,狄更斯那个年代,流行小说就是好小说。”当然倒不是想用此说明其所讲果然是经典不假,而是想告诉大家,经典真的是有一部分人在关注的、喜爱着的。有趣,有料,开开心心地获取知识,不挺好嘛。

  书中作者说了一句 “读书的成本比买书来得高”,想必大多读者颇有共鸣,时间是换不来的金钱,其成本自然高。而选择读什么、值不值得读也是我们要经常要考虑的。

  诚如梁文道所言,作者写此书用心良苦,没有高谈阔论,只盼能将自己所讲汇作溪水,并使读者能在自己认真地阅读经典之后,做到“细水长流”。小谎怡情,若能学到书中的知识、方法和技巧,我们就算吹吹牛也无妨。

  《如何读懂经典》读后感(四):我不会因为你忽略我而忽略你

  Henry Hitchings

  亨利·希金斯(Henry Hitchings),生于1974年,毕业于牛津大学、伦敦大学,英国著名文评家、历史评论家、语言学家。

  亨利·希金斯,这五个字,当我在搜索引擎中寻找时,一个出现在《窈窕淑女》这部电影中,一个则是上面的相关介绍。本书的作者,肯定不会是来源于一部电影中的虚幻角色,那么只剩下上面这种可能了。即毕业于牛津和伦敦大学的,英国著名文评家、历史评论家和语言学家。这些头衔看上去着实吓人,集文学评论、历史评论与语言学家于一身的人,该是多么博学广识的人才。不过当我花费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快速翻完了这本不到三百页的小册子时,脑海中却只浮现了这么一句话:“我不会因为你忽略我而忽略你”。

  这么说似乎有点拗口,更有点莫名其妙。我也不清楚大家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除了眼睛在接受着来自书本上的内容,大脑进行相关信息处理的时候,会不会开开小差,想想其他的事情?对于我来说,这次我不可避免地由本书想到其他方面去了。我的大脑再一次开了回小差。

  本书名为《如何读懂经典》,作者的身份我在本文开头就给大家介绍了一遍。请大家也牢牢记住作者的三重身份。因为这和本书的内容是紧密相关的。通阅完本书,我只有一个疑问:本书的受众,只是针对我们中国的读者,还是面向的全球的读者?也即英国人亨利,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给全球读者看他的思想,想通过本书的推介让大家读懂世界的经典,还是只针对我们中国的读者群,让我们通过本书去读懂中国以外的经典?

  我为什么有这样的疑问,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甚至不用翻开本书,你们可以仔细看看本书的目录,从第一章开门见山的引入为什么要聊自己没有读过的书,到真正开始推荐经典的小说及创作它的作家,一直到第18章的终章没读过通俗读物,该用什么借口搪塞。作者从本国的小说家简奥斯汀入手,详细介绍了她的相关情况,生卒年,主要作品,其他作品及相关冷知识。并在相关篇章内比较详细地介绍到了她的写作特点及存在的一些不足。对其所作的《傲慢与偏见》及最早完成的小说《诺桑觉寺》作了比较详尽的介绍。这位介于十八十九世纪的英国女作家的作品确实影响了很多人,出于英国人的骄傲,英国文评家将英国人的作品摆在经典首位,这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不过后面的内容可就,呵呵呵。

  从地理上来看,这位文评家选取了拉丁、希腊作家的一些经典内容来介绍,像荷马所写的英雄史诗《伊利亚特》,还有一首《奥德赛》,像柏拉图的《理想国》,像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记住哟,其中这位荷马据说是公元前8世纪的人。要知道这时代在我国换算下来,大概是周王朝时期的人。这位盲人创作了约莫一万六千句的长诗《伊利亚特》,当时的欧洲是没有造纸,没有竹简的,不知道他是通过什么将这个流传下来的。羊皮?据说美国1776年开国时写在羊皮卷上的《美国宪法》,距今不到三百年的时间,还经过特殊的保护,都已经是面目可憎了。那流传了几千年,并没有得到特殊保护的一位奴隶盲诗人的作品能这样流传下来?当然不管它创作的具体年代在何时,起码这部书里,作者针对这些所谓的经典作品的内容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顺带为大家普及了一些古典文学中的小知识。比如在古典文学中有哪五位重要的角色。柏拉图同样出生在公元前5到4世纪,嗯,大概在我国东周末期吧,同样牛叉的一个人。当然重点我们还是看人家的作品内容,是吧?还有一位详细知道年月日的维吉尔,出生于公元前70年10月15日,相当于我国西汉这段时间吧。本书作者详细介绍了这些人的生平及创作作品,一并大概介绍了相关作品内容。

  地理位置上来看,除了选取英国的、拉丁的、希腊的作家及作品以外,这位文评家亦选入了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其人及其作品进行介绍,亦聊到了俄国文学,写到了托尔斯泰及陀思妥耶夫斯基,亦写到了西班牙塞万提斯所著的《堂吉诃德》,从中不难看出其重点是放在了欧洲作为经典主战场,亚洲有没有呢?当然有,可是这位文评家只选了日本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中东地区选取了《天方夜谭》。大家发现了什么没有?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整个地球,在这位文评家眼里,能称得上经典的,从欧洲到亚洲,从美洲到非洲,基本上有人居住的洲上,我们只看得到大量欧洲的影子,美洲的作家略有涉及,亚洲的国家只有日本的《源氏物语》被列入了他的经典名单,非洲不用说了,甚至中东也有一部民间神话故事被列入经典,唯独我们中国,不要说专拿一章来介绍,根本连半丝影子都见不着!对了,顺便说一下,在作者介绍《天方夜谭》的时候,提到里面有个水手辛巴达七次航海冒险的故事,知道我想到什么了么?哈哈,咱们明朝时的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故事!可人家半分未曾提及我们的郑和下西洋的故事,要知道辛巴达这水手的故事是来源于中东地区的民间故事,而我们的郑和七下西洋,却是有史可查的历史真实!我不相信这位历史评论家完全不知道这回事。

  刚才是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这位文评家,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将地球上很多国家的经典大概给诸位介绍了一遍,偏偏不知道是有意无意地遗漏了我们中国。似乎从古至今,我泱泱华夏,堂堂中国之土地上从未产生任何文明,从未有过任何经典!这种有意无意地对中华文明的抹杀,我不知道他们想掩盖什么。这种应该属于他们心照不宣的政治正确吧。

  不要和我说想太多哟。从地理上,他们直接忽视了这个世界上目前有着最古老的文明,创造了灿烂文化的中国神州大地,从全书的内容上来看,小说、诗歌、散文、童话、哲学,科学简史,甚至通俗读物,无一例外地没有半分中国的影子。

  说来有趣,昨天坐在公交车上,闲来无聊的我翻开了手机内的电子书《酉阳杂俎》,记住它的年代哟,创作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正好翻到一篇《叶限》,大家可以仔细欣赏欣赏这篇一千三百多年前的我国笔记式小说作品。

  《如何读懂经典》读后感(五):原来经典还可以这样读

  文/初晓

  伴随着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很大一部分人选择了娱乐,于是,阅读也就渐行渐远。这似乎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也又让人觉得哪里不对。究竟哪里不对呢?仔细想一想,大概是很多人对经典书目一知半解就开始跟别人高谈阔论,那些没有看完书的人是怎样跟人谈论的呢?我并不知道。

  直到读到《如何读懂经典》一书,我才陡然明白,在国外原来还有这样一种文学,教人如何阅读经典。言外之意,就是教你如何装出有文化的样子。赫然发现,原来经典还可以这样读!那么,这本书究竟讲了什么?在《如何读懂经典》中,亨利·希金斯选取了多数人熟知但几乎不去读的经典名著,用最简单犀利的语言道出书中要旨,深入挖掘作品中吸引人的典故、名言、桥段等。通过阅读这些内容,能够对经典书目有大致的了解。

  如果你不愿意读完这些经典,那么《如何读懂经典》一书中的内容也足以让你装的看起来像个文化人。但如果想要阅读这些书目,这本书无疑可以当做一门入门书籍,起到导读的作用。至于如何使用,就看个人需求了。就我而言,则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捡拾起那些经典,细心认真的阅读,唯有如此,才能深刻体会其中之意。

  很多人听过《傲慢与偏见》吧,甚至看过电影的人也不计其数,但真正读完它的人似乎不多。如果要说《傲慢与偏见》最初的书名是《第一印象》,估计很多人就不知道了。这“第一印象”言外之意就是:第一眼就让人倾心的人、车、或洋装,之后看来可能不过是个垃圾。这一点不难理解,很多人看一个人也是凭借第一印象,这第一印象很可能会产生偏见,而这种偏见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从这个角度分析,我想很多人喜欢看《傲慢与偏见》,应该是这个原因。

  莎士比亚的赫赫大名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更有“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名言为人所知,想要不知道莎士比亚就极其困难了。但是,读过莎士比亚书籍的人却不多,读完他所有作品的人就更少了。读莎士比亚,真的是庸人自扰吗?其实不是,纵观莎士比亚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在分析人性,夏洛克的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也是源于人性的不够宽容,只考虑自己。关于人性丑陋的一面,难道只有在莎士比亚的书中才有吗?自然不是的。因此,即便是到了今天,莎士比亚的书已然是经典。

  当然,《如何读懂经典》一书中,除了涉及上面这些书目,还有让人难以“下咽”的《堂吉诃德》、《源氏物语》,关于这些书,怎样才能够读懂呢?如果你读过《如何读懂经典》这本书,你就自然知道了。这里,我就不透漏了。

  总之,《如何读懂经典》这本书在希金斯的笔下,变得非常有趣,不管是多么难懂的经典,都会变得很有趣,很亲切。作为一本经典入门书籍,不可或缺。若是你也想在别人面前卖弄一番,那就不得不读这本书了。咱们可以装,但是也得装的像一点,对不对?

  《如何读懂经典》读后感(六):一本=经典

  读书是能改变人的,我一直相信这一点,因为一个人在写一本书的时候,每一个字都是来源于生活与自己对于事物的想象,当阅读的时候我们总是能看到一些能够产生共鸣的语句,从而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内在。但是现在并不是所有书都有阅读价值的,像那些言情和鸡汤励志文,我是从来都不看的,因为实在学不到东西,只能起到打发时间的作用,然而真正有事可做的人怎么会去打发时间呢。这本《如何读懂经典》是让我们重新认识经典作品,爱上经典作品,从而把更值得阅读的书推荐给我们,并教会读者正确的阅读方法。

  到底什么是经典著作呢,年代感并不是主要,它只是鉴定自身价值的证明,更重要的是它对于人类历史文明的影响。然而经典的书有很多,我们却不能一一阅读,恰巧我们都是看过很多书就半途而废了,没关系,这本书能教你如何不用看完整本书,就能去讨论它。在书中,作者把几部看来枯燥实则十分有内涵的书再精简,总结出了很多重要的主旨,是经典贴近现实,让我们能够更方便去了解经典。

  在读书的时候,当然是一字一句看完更好,但是由于时代不同,条件不也允许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每一本书,所以这本书就相当于是一个导师带着你去阅读一样,不但起着推动作用,还能把有用的知识快速的传递给读者。在书中列举的那些书目中,很多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但却从没真正接触过。当你与人聊天的时候,别人谈到这些理所当然应该知道的作品时,你可能会哑口无言,也许会打岔,如果你只看过本书的话,那么你没准能够拆穿他们浅显的阅读,读完了不代表读懂了,不如换一个角度跟他们谈,这样也能在好友之间树立一个好的形象。

  像《神曲》和莎士比亚的作品,很少有人会去阅读这些书,如果从事的工作与之无关就更不会去看的,但是人人都知道这本书和这个人,既然你已经知道了这些名词,不如去简单的了解一下,也花不了多长时间。也不止这些,还有《哈利波特》之类的书,不光是经典,那些畅销书也是一样的。用一本书去看懂好几本经典,实在是很合适的选择,所以说本书甚至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

  《如何读懂经典》读后感(七):读书真的有捷径吗?

  这是我第一次读这种类型的书,一句话,受益匪浅。

  按照书的本意,作者的出发点是让大家如何在别人面前装逼,如何假装自己读过经典的名著。但在我看来,其实我觉得这本书的意义对于我来说算是一本读懂经典的启蒙书。

  文章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显然我get不到英国人的笑点)十分通俗地介绍了大家很熟悉或者不熟悉的经典名著,从荷马讲到莎士比亚,从《尤利西斯》讲到《追忆似水年华》,对于一看纯文学书就头晕的我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福音啊。这本书激发了我对纯文学名著的兴趣,以后一定要多读一些世界经典名著来充实自己。

  不过话说回来,我个人向来时反对快餐式的阅读文化,吃得下却吃不消。文学导读类的书本就应该时作为文学名著的敲门砖,而不能作为一个急功近利的工具。不管怎么说,我觉得这本书对我很有帮助。

  《如何读懂经典》读后感(八):多读经典 开卷有益

  “人一辈子不看一千部小说,活得太冤枉。一千部小说就是你的一千个世界。”这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曹文轩教授在课堂上对北大学生说过的一句话。读小说首先要读经典,经典的标准是什么?经典小说又该怎样读?

  前段时间,《人民日报》发表评论:今天的国际和国内的现实环境、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有特殊的景观,那么,在今天这样的时代里,我们还需要阅读经典吗?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的确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时代。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解读。比如你可以说,现在是一个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也可以说,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知识过剩的时代;还可以说,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是一个读图的时代等等。在这样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经常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还需要读书吗?还需要阅读经典吗?

  所谓经典著作,是指在人类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著作。比如,我国古代的《易经》《老子》《论语》;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诸多著作;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但丁的人文主义著作;16至17世纪英国莎士比亚、培根、洛克的著作,以及斯密、李嘉图的经济学著作;18世纪法国的启蒙主义著作;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著作等等。

  阅读经典书籍,在如今这个阅读碎片化的时代,确实成了重要的问题:一方面诚如朱自清先生所说——我国的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另一方面是受商品经济及新媒体“快阅读”习惯的冲击,人们很难沉下心来慢慢研读古人的作品了。那么,在多元的文化时代,我们究竟应该怎样阅读经典呢?

  《如何读懂经典》读后感(九):《如何读懂经典》:在战略上尊重经典,但在战术上要勇于勘破经典

  《如何读懂经典》:在战略上尊重经典,但在战术上要勇于勘破经典

  对经典,我们常常无限敬仰,但同时心怀敬畏,这最终导致的结果,往往是我们为了防止我们的露怯,而不敢说出我们自己对经典作品的理解的乏力、阅读的痛苦以及找不到介入门路的彷徨无主。

  我们不明白经典,为什么会让我们如此难以找到共鸣,我们往往会在别人的赞赏有加面前,不得不隐藏着自己对经典的隔阂,经典值得崇拜,吸引我们的注意,但经典也会让我们现出原形,显示出自己对它接受的无能为力。

  这种感觉我们一般情况下,深埋在心里,不敢也不好意思向别人诉说,这样,那些被认是经典的东西,永远在我们心里处于一个不敢触碰、无法触碰的尴尬境地。

  这实在是因为,我们找不到一个好的对经典的解说,能够让我们能够临近经典的真实的心胸与内质。

  我们曾经去找过一些对经典阐述的理论著作,但这些著作往往用一大堆高深莫测的词语,让我们继续晕头转向,我们也必定会寻找一些解读的文论意图让我们释疑解惑,但这些论述除了不遗余力的溢美之词之外,我们又无法看到一点能让我们接受的平易之词。

  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经典依旧高高挂在我们的头顶上,难以让我们分享它的灵妙处。

  现在,总算看到一本破解了经典让我们无法亲近的书,这就是由英国学者亨利·希金斯所著的《如何读懂经典》。

  我觉得这本书的最大的长处,就是它深知经典在读者心目中的那种不尴不尬的地位,它一语道破了经典在人们心目中难以理解并非个案,而有着广泛的普及率,你读不懂的感觉,并不仅仅属于你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现象。所以,书一开头就引述了一个游戏,在派对时,每一个参与者都要想一本书,这本书必须自己没读过,其他人却滚瓜烂熟。其中一个胜出者称自己从未读过《哈姆雷特》,他赢了,但他也付出了代价,那就是无知。

  有时候,我们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假装读了书,但这样的结果是自己藏了拙,看似有了尊严,但永远没有进步。所以,有时候,索兴承认自己不懂,却可能是进益的基础。

  作者在这本书中,肯定了读书的价值,但同时,也陈述了读书读多了会成为书呆子。所以,我们做什么东西,包括读经典,都要保持一个度,我们应该知道书包括经典的价值意义,但同时,我们也不必匍匐在经典的巨大翅翼下,我们必须做的是,在战略上尊重经典,但在战术上要勇于勘破经典。

  《如何读懂经典》作者的通透之处就在这里,他用幽默、调侃的笔法,把解读经典的经国大业转换成举重若轻的侃侃而谈,剔开了任何可能存在的学苑派过度阐述与捕风捉影的微言大义,在谈笑之间便把那些我们望而生畏的经典的价值与意义给我们讲述得神清气爽。纵观全书,我觉得作者在把握经典的价值的时候,没有逃脱掉下面的三个维度:

  一是经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如何读懂经典》选择的经典作品,的确是令我们望而却步但却名声显赫的作品。比如,无所不在的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究竟算不算上是一个经典?为什么读起来如此让人诘曲聱牙?奥斯丁的小说虽然在影视界大受青睐,经常处在改编之列,但小说读起来什么不忍卒读?还有那完全是魔幻类作品前身的“荷马史诗”、“神曲”可以等同于“怪力乱神”,又有什么阅读的价值意义?

  可以看出,《如何读懂经典》一书的确把它的矛头对准了我们一般读者都感到不可理解的地方,读这些遥不可及的经典作品,究竟能从中汲取什么样的营养?

  《如何读懂经典》的作者,对此逐一作出了回答。而在他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能够通过文学作品了解社会现象,是该书作者的首选的文学价值之一。比如在作者的这本解读性作品中,首先拿奥斯汀的作品来作为案例从中寻找意义,在传统的认知眼光里,奥斯汀的作品写的都是一堆舞会和纨绔公子哥,与今日的生活十万八千里,但作者指出奥斯汀的观察非常仔细,“会留意那些以爱和婚姻之名私下进行的盘算、误算和验算,而钱财一向都是这些算计的一环,在她小说中举足轻重。”(P39)。“奥斯汀的小说中,婚姻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便是女性可借此得到财产,或至少从财产中获得安全感。”(P40)这种埋伏在小说里的经济指挥棒构成了了解那个时代的最有效的契机,而只要这个社会里永远游动着经济命脉这一根永不消逝的人类生活动机,那么,奥斯汀小说里的这种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融为一体的写作构成,便永远具有它永恒的价值地位。

  像“荷马史诗”,作者同样认为在它的文本中潜蕴着西方文明的原始母本,荷马的作品“体现了一个特定的正面临失传的希腊精神,包括崇尚武斗、重视超自然、尊崇男人间的友情、战死沙场的尊严等等。也有人主张,欧洲人要了解自己,就得先知道祖先的思想和行为,而荷马的著作便表现出那部分的重要历史。他也可说是现代科幻小说、暴力文学的先驱。”(P64)。就像中世纪时期出现的英国作家乔叟,作者也认为他的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大略呈现14世纪英国的样貌,阐明当时社会的商业、军事和宗教面貌,并得以一窥中产阶级的兴起。”(P220)。

  从中可以看出,《如何读懂经典》一书始终把复现社会的整体面貌,作为经典传承给我们的一个重大的收益。而我们比照一下中国文化里对于经典的认定,同样可以感同身受作者的这样的定位。比如《红楼梦》在之前的中国人的文化认定里,被看成是一个无关痛痒的言情小说,但现代观照体系里,恰恰是看到了小说中隐含着的旧有的社会的全息密码,这使得这部小说成为一个社会的三D折射,从而让这部小说超越了可见的表层内涵,而具备了折射社会经济综合景象的一部社会资源宝库的属性,正因为《红楼梦》的社会意义的确定,才使得它与不朽划了等号。

  二是经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心灵秘境。人类一直有一种本能的探索精神,在向外在世界伸出探访的触角的时候,人类也一直反观着自己的灵魂深处,意图更好地了解自身,明确自己的站位,界定自己的存在坐标。“知己知彼”,是人类作为社会化存在的一种无法逃避的精神诉求。而文学正具备这样的“透视自我”的功能。人类的生理学秘密可能交给医生去诊断,但心理学的秘境最有效的探测手段就是文学。在《如何读懂经典》一书中,作者指出:“文学有助于我们理解日复一日的生活、安顿自我的人生(我甚至可大胆说它能帮我我们找寻心灵的皈依),并且使我们更敏锐地察觉自己的情感和领悟从何而来。”(P10)

  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看似离我们相当的遥远,但它揭示出的主人公的“理智与情感相互拉扯”的矛盾冲突,正是我们今天并不陌生的“思虑会阻碍行动的最佳例证”(P122)。这样,我们很容易能够在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面前,读到内心里存在过的那种相似的纠结情结。比如,我们都熟知的冗长而乏味的《追忆似水年华》,作者认为它是“庸碌生活中寻找意义最有效的方式”(P153),全书所论及的痛苦与不幸,“也能对人有益。生命的价值,可能就藏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P155)。

  这里必须提到的一点,《追忆似水年华》曾经作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反面而存在。当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时候,非常敬佩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作为一个残疾的作家,却写出了风骨与力量,而他所列举出的对应作品,正是同样是身有残疾的普鲁斯特所著的《追忆似水年华》。其实,我们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最鲜明地看到的是它的强烈的社会背景,人们可以争论这个背景的描写是否真实,但小说呈现出了二十世纪典型的人类冲突的一种模型,要了解二十世纪,你难以逃脱掉这种模式。这样的小说,撑起了一个社会的宏大的框架与骨架,任何时候,了解社会,都必须依靠这种基本的构成。像同时期的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反映的是同样史实的巴别尔的《骑兵军》,它最大的不足,是没有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构架,以及从中反映出的社会精神架构,它只撷取了断片式的生活,这样的断片,要接续完整,还必须通过社会背景的介绍。《追忆似水年华》也带有这样的特点,它把社会背景全部推到幕后去,只展示了内心的思绪流动与感受的波动,它的长处是让内心世界足够地凸显出来,走上了一条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截然相反的流派路径。而正是这种内心思绪的全程展现过程中,他更为细腻而翔实地展现了灵魂的秘密,从而在文学的时空里突显了自己的价值,成为文学经典里的一个日益高涨的“黑马”。相比之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随着时过境迁,它的过分强烈的社会写实性反而遮掩了它的诱惑人的魅力,但这部小说里吉光片羽所展现出的人物内心的丰沛内涵,还是使这个小说即使在它的外在框架被推倒之后,依然发散着瑰丽的光彩。可以看出,不管是“骨包肉”的社会框架为主的文学作品还是“肉包骨”的精神诉求为主的经典著作,它们都在它们的文学叙写里,呈现出了人心的丰富世界,它们的差别只不过是谁占主导地位的问题,“文学就是人学”、“一部小说就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都可以看成是这种对文学价值的精准认定。

  三是经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符码。

  引经据典,是文学给我们的最为皮毛的直接传承。语言是一种符号,可以给我们人类的符号化生存带来如虎添翼的神奇效果,我们太明白历史上一句妙语可以瓦解难堪,一个语词可以粉碎一段危难,一段针砭入骨的妙论,甚至可以让人全身发汗,大病治愈,而一言九鼎的承诺,也能够铸就一段神奇,知识能够以符号的形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种力量,一种护身符,一种托举力。

  在《如何读懂经典》中,作者分析了经典作品的表述语词,以及对我们的深刻影响,阐述了经典作品是用它的符号方式,深刻地干预了我们的生活。用我们中国的例子来说,我们熟知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么一个简单的语词符号,能够调动起一个民族奋进的力量,而一句来自古典诗歌里的“关关睢鸠”也能够成为一个民族情感表述的理论支撑,可见,语词与我们的生活关联得是如此紧密,以至于我们只要动用几个字节,就可以调取出一个文化的丰富背景内涵。作者在书中,罗列了西方经典文学给语词带来的约定俗成的概念,虽然我们作为中国读者很难从中感悟到原文语句的巨大力量,但通过作者罗列出的经典句式,我们倒可以管中窥豹地洞观到西方经典语句给社会文化带来的巨大影响。对西方的文化,我们的隔阂与生疏,最表层的关系,就是我们往往对这一套西方来自于经典的语词缺乏感知,因此,从这些语词与句式入手,未尝不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条捷径。比如,书中提到的《圣经》丰富了日常的英文词汇(P142)、十句适用于社交场合的莎翁名言(P127)、掉书袋之必备诗句的开头(P104)都显现出作者对经典里的语句影响的充分正视,对于我们这些非西方文化的接受者来说,也未尝不是一次开卷有益的启迪方式。

  《如何读懂经典》看起来一点正经没有,但正体现出西方文论的那种独特的趣味性与生动性,全书没有框框条条,也没有高大上的说教,毫不隐讳地道出自己的不足,比如作者就在文中强调有的经典他也没有读过,他是从其它的书中移植过来了评价,就显现出作者的那种顽皮的幽默精神,但是,应该说,作者对西方经典文学是有着足够的掌握与了解基础的,这样才能在书中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涉笔成趣均有道理,这并不算太厚的一本书,却颇有指点阅读迷津的价值。

  ���������z�:�k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