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寒夜》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寒夜》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30 21:19: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寒夜》经典读后感10篇

  《寒夜》是一本由巴金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页数:28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寒夜》读后感(一):寒夜中的暖灯

  巴金的小说电影中国文坛、影坛都很有成就影响力。我接触到巴金的作品就是通过看《家》这部电影了解的。黑白银幕非常适合表现那个时期的大家族压抑黑暗,几个鲜活的女性都在家族的阴霾下萎靡消失,给我的感觉就是,那真是一个旧社会啊!太压抑了!也许是作家的立意的缘故,那时的大家族想必不都是这样的,没有阳光。像鲁迅家的鼎盛时期,就很令人艳羡的。还有许多贵族之家都是很有氛围成长起来的,受到的传统教育都是立身处世经典指教。因此,可以想见,作家的创作意图是主要的写作方向的。不能说巴金的文学就是为了革命而文学的,不是这样,每一个人对事态的感受不同的,文学也需要异样的见地。后来我又是先看了电影《寒夜》之后,才看的小说,我都同样被打动。被爱情、被凄苦、被短暂的片刻欢愉、被深藏在树生内心的爱怜、难以割舍的情所感动。贫贱夫妻是从浪漫中走来的,那些在校期间的热恋方式与当代人没有多大区别,同样是新潮的,为他们的爱而欢愉;结婚后,总要现实生活,书生意气、叱咤方遒渐渐淡出,本份与循规蹈矩还是大多数知识分子的路,这也意味着男主人公生存能力的缺失,然而适合职场的树生,却能在近似交际场合的应酬中获得很大的青睐,身边不乏关注目光,来自老板亲切关怀。看到这里,我为男人无奈感到悲凉,似乎女人的清丽气息即时能救助这个家,但也埋下了与迂腐之气暮气很重的家庭格格不入距离感。这才是《寒夜》当中一直挥之不去的悲凉之感。这部书的压抑油然而生,读者在为之叹息中期待,在期待中还是悲叹。巴金写足了处在那个尴尬位置的中年人的凄凉,谁是让树生离家的人?婆婆?宣?树生自己?都可能。寒夜留下的思考很多。也因此打动了读过它的不同时代的人。总的来说,《寒夜》尽管凄凉还是一部令人心动的爱情小说,是混乱年代人性牵挂,是人间永久常新的道不尽的情愫。这部小说无论在何种时代,就如同一缕阳光,他们的那点可怜的爱像是一盏暖灯,让读者为之叹息和同情,原来,我们的巴金先生平静外表下除了控诉大家族以外,还能通过普通的小家庭轶事写出这样撼人的作品,《寒夜》的成功足以比其他作品更能传世。

  《寒夜》读后感(二):寒夜,不过是时代的悲剧

  就是关于一个患肺病死掉的小公务员故事。抗战时期,汪文宣和妻子树生的感情并没有以前那么好,他的母亲和妻子一直不和还经常发生口舌之争,文宣一直处于母亲和妻子的纠结中,总是个老好人,既不想让母亲生气也不想妻子不快。在公司也是,唯唯诺诺,不敢跟人讲话,尤其是不敢直视主任,心里憎恨却从来不敢说出口。他在公司只是做校样文章而已,现实总是与年轻时想办教育的理想相距甚远,工资也不高,有时靠妻子的薪水生活。总是抬不起头,觉得自己没用,对不起家里人。他只和钟老熟悉,钟老善良,总是照顾文宣,但是后来钟老病逝后,那个公司里再也没有呆下去的意义了。随着后来文宣的病情加重,写给树生的信里从来不说自己加重的病情,抗战虽然胜利了,可是他依然高兴不起来,终是走向死亡。

  《寒夜》读后感(三):“老好人”的毁灭

  巴金的《寒夜》同《家》一般,都是以家庭为中心,展开描写一系列家庭生活故事。在《寒夜》中,他以旁观者的角度来描写了作为新生知识分子汪文宣的苦境,他以汪文宣的痛苦、漂泊、追寻和最终无望的苦难命运来暗示那时候新生知识分子的无奈和窘境。

  《寒夜》主人公汪文宣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远大追求大学本科生却在现实的无奈中到一家小小的报馆当一名小小的校对,曾经意气风发的他变成了忍受同事们的藐视以及上级的鄙视的“老好人”。

  在家庭里,在妻子和母亲这一对矛盾体中,他既要体贴母亲,又要理解妻子,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讲“如果两个人都想拉住,只有苦了文宣自己。”在工作上,他老老实实地辛苦工作,从不偷懒,可是薪水不高、地位卑微忍气吞声,尽量不同同事之间发生矛盾,处处退让,甚至在咳嗽时因为吴科长的一个眼神而吞掉血痰。然而作为一个事事谦让的“老好人”,是什么推向他走向绝望、走向灭亡的呢?

  我认为是四个原因造成的:

  一是,家庭原因。妻子曾树生是一位美丽而具有知识的新时代女性,而母亲则是一位受过教育的旧时代女性,婆媳之间的矛盾是造成汪文宣处事优柔寡断原因之一。而婆媳之间激烈关系也是造成妻子的离去的原因之一,而妻子的离去也是造成汪文宣走向灭亡的原因之一。

  二是,社会原因。战争的爆发和战火的持续使人们都处于恐慌之中,也是贫穷的人愈发贫穷。战争和当时的混乱的社会制度环境打破了新生知识分子原本美好的理想,所有的人都变得“势利,没有一个人不势利”。而这种势利的风气使汪文宣更难生活下去,单薄收入,巨额的出支,使他不得不想逃离这种生活

  三是,自身原因。汪文宣具有知识分子典型性格心地善良、爱护家人而又胆小怕事。遇到不顺心或者不情愿的事情他不会提出反抗,他只会在心里暗暗地埋怨和谴责别人。一场原本很小的病被他想的异常复杂,在看到自己的同学唐柏青变得病态怏怏,最后惨死于车轮下后,他的心病严重了。在看到自己心爱的妻子被生活所迫要远离自己而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时候,他的心病和身体上的病越来越重了。

  四是,爱情悲剧。汪文宣与曾树生之间的爱情悲剧,最后为家庭的悲剧,就如同曹禺的《原野》一般,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变形,夫妻之间没有共同语言,母亲树生与儿子之间形同陌路,婆媳之间充满了敌意,就连汪文宣与其母亲之间也只是普普通通的。故事的最后,奶奶带着孙子不知去向,说明家庭的悲剧已经影响下一代了。而这些都是经济带来的危机,生存带来的危机。

  总的来说,在当时的那年代,汪文宣这类小知识分子们绝望的死去是必然的。时代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当时的社会制度和战乱的社会环境是造成汪文宣家庭悲剧的必然原因。而汪文宣家庭悲剧只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在当时,有很多像他一样的小知识分子遭受了类似的家庭悲剧、人生悲剧。

  于是很多人像他一样弯着腰,拖着脚步缓慢地走向死亡。

  《寒夜》读后感(四):知识分子在旧中国时代的坎坷命运

  巴金的作品总是会给人带来一种沉重感,而这部《寒夜》则将这种沉痛感发挥到了极致

  故事讲得是抗战期间,主人公汪文宣一家的悲惨命运。表现了在当时社会里只是分子的社会地位和艰难处境,也通过汪的母亲表现出了旧思想的人的愚昧和顽固。

  汪文宣是故事的主人公。他是一个落魄的知识分子,曾经与妻有着教育事业的理想,年轻时抱负远大,充满了理想。可是,日军打来,国家陷入战争,多地失守。又由于社会上知识分子地位低下,汪文宣处境落魄。他又是个性懦弱的“老好人”。他的妻子和母亲不和,他夹在中间无法处理,只是一个劲的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他发现妻子和她单位里的陈主任走的很近,可是,他却不敢前去质问,最后还是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认为都是自己不出息。他在公司里,老是觉得别人看不起他,生病了也不敢请假,就怕丢了饭碗。他常常苦恼,妻和母吵架,他甚至痛苦的直打自己的头。他把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抗战胜利,他认为造成他现在的局面的是因为时局,只要抗战胜利,他就一定会变好。可是,最可悲的是,最后,抗战胜利了,而他却在庆祝抗战胜利的那个晚上,在痛苦中死去了。

  汪文宣在故事中是个典型的旧中国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的悲惨的命运也是那个时代里许多知识分子的命运。他的好友唐柏青也是悲惨的先于汪文宣死去。

  汪文宣的妻子树生是一个挣扎在旧中国里的女性形象,受过良好教育,也曾心怀梦想。可是,动荡的时局并未给她实现理想的机会。在艰难的生活中,在与婆婆的争吵中,她觉得自己在消耗青春,她想要逃离,想要抓住青春最后的尾巴,她想要幸福的生活。可是,她爱着汪文宣,又同情汪文宣。她觉得他太老实,太懦弱,看到他的隐忍,看到他生病,她常常狠不下心来离开。但是,与婆婆的争吵最终逼着她选择了离开。她跟陈主任去了兰州,在那边开始了新的生活,也在不久后和汪文宣离婚。抗战胜利后,她回到了之前住的地方,才发现汪已经死了,甚至不知道他被埋葬在了哪里,婆婆和自己的儿子已经不知去向。故事的最后,她在犹豫着要不要去寻找婆婆和孩子,在我看来,她还是会选择独自一人回到兰州,她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始,对于她来说,她再也不要跟婆婆过那种毫无意义的争吵的日子,而她的儿子对她也从未有过依赖感。

  对于树生以及她的选择,我想也无法说出对错来。在那样的时代,她的矛盾是必然的。要么选择追求幸福,要么选择在漫长且毫无希望的等待中逝去青春,等待生命的枯竭。不论选择哪一种,她总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来。

  汪文宣的母亲是个十分顽固的老人。她不甘心媳妇分去了儿子的爱,她看不起媳妇的工作和行为。她虽然爱儿子,但事实上却是爱她自己,她是自私的。她从来不知道她的儿子要的是什么,她按照她自己的想法给儿子她的爱和关心,可是结果常常是让儿子陷入更深的痛苦。她从没给媳妇好脸色,总是喜欢用难听的字眼咒骂媳妇,每次骂赢了她心里就觉得痛快,可是却不知道这给儿子带来更大的痛苦和绝望。最后,媳妇被她气走了。她却仍旧不知悔改。她按照自己的想法照顾儿子,最后,儿子在痛苦和绝望中悲惨的死去了。她也只能典当家产,独自带着孙儿离去。

  汪文宣的母亲顽固不化,常常让人觉得无语。造成她这种性格的,是旧社会的思想。她接受不了新潮的媳妇,我想这其中也许是因为她嫉妒媳妇的年轻和充满希望,而她却在时局和旧思想的残害下步向死亡,失去希望。

  汪文宣的儿子跟他一样,沉默寡言,懦弱忍让,他对家人尤其是他的母亲十分冷淡。他专心学业,是个十足的书呆子,没有思想,更无理想,他只是跟着其他的孩子,麻木学习。虽未提及他的结局,但是从对他的描述来看,很有可能步入他父亲的后尘。

  《寒夜》是一部悲剧,从头到尾都贯穿了深深的沉重感。汪文宣的一家只是那个时代里的冰山一角。在那样动荡的年代,到底埋葬了多少人的理想,多少人的青春,甚至多少人的生命,我想,无人知晓吧。

  《寒夜》读后感(五):啊,无题

  全书读下来令人感觉非常压抑,作者对汪文宣的行为描写、心理描写都使得我不耐又厌烦,一直止不住地想“汪文宣怎么还不死”,不晓得这样的念头是否过于缺德。他固然值得同情,但我一点也不同情他,因为他是个“老好”,他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由自己的懦弱造成的。但仔细想想,他反抗了又能如何呢?说到底还是时代的悲哀

  至于汪母和曾树生的剑拔弩张的关系,虽然我未曾真实体验过,但根据我多年逛天涯经验,我觉得婆媳关系中最关键的就是丈夫这一环,而汪文宣从来不肯直面问题,一味地敷衍和拖拉,我看他内心深处就是想这样得过且过拖一辈子,还好曾树生最终还是决定抽身了。

  汪母这一角色对自己的孩子有着病态的占有欲,她想控制汪文宣的生活起居、配偶甚至是思想。她是可怕的,身上带着旧时代挥之不去的阴影。但我对她并不十分厌恶,甚至有些能够理解,大概是因为我在她身上看见了我母亲影子

  至于曾树生,我对这个角色比较无感,尽管我对她的代入感也比较强,我不知道这样说是否有些矛盾。如果我是她,会走得更早更决绝一些。

  把书合上的时候,我似乎听到心口一块巨石轰然落地,有种“终于结束了”的痛快和解放。看看外面的阳光,竟然感觉有些不真实。

  《寒夜》读后感(六):揩干每只流泪的眼睛

  大学几年的理工科生活把我的文学素养洗得一干二净,仔细回想一下这几年,竟想不起读过什么小说,不得不承认,促使我读这本书的原动力其实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但当我坐在灯下,打开这本书时,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了,我如饥似渴的读,恨不能一下子将这本书塞进脑袋里。

  虽然没有很深厚的文学素养,但于巴金老先生还是很熟悉的,中学时曾拜读过巴金先生的《家》、《春》、《秋》,曾被巴老那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感伤深深的影响,现在读巴老的这篇《寒夜》,对巴老的这种感伤更多了一层理解——那种源于内心深处的深厚的人道主义理想,那种博大的胸襟,那种强劲的人格力量,都震撼着我的内心,涤荡着我的灵魂

  这篇《寒夜》讲述了在抗战末期的一个家庭的悲剧。但是虽然这部作品讲述的一直是那个很普通的家庭的生存状态,却一直与现实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虽然《寒夜》也是一篇写实的作品,但是它在反映现实生活过程中,并不是直接叙述某些宏大的历史事件,而是将那波涛汹涌的历史洪流化作人物生存的大背景,将主要的叙事集中在人物命运上。

  这篇作品主要叙述了汪文宣一家在抗战这一大背景下的生存状况。汪文宣受过高等教育,曾立志投身教育事业,但现实却与他的愿望相去甚远,他每天只能在一个“连文章都做不通顺”的科长手下,校对各种所谓的“名家”、“高官”的“著作”,看着各种半通不通的文章或是直白露骨的谄媚文章,不停的昧着心“撒谎”。饶是他累得“站不稳”、“卖了命”,他的可怜的薪水还是不够养活他的四口之家。他的母亲和妻子还不和睦,母亲对妻子的刻薄导致两个女人一见面就会吵得不可开交,好像已经不会好好说话了。汪文宣对他的母亲和妻子都怀有极其深厚的爱,他不想让她们中任一个人受伤害,但现实生活的极端困顿又使他根本无法兑现自己对她们的爱的承诺,他想向她们表现出他对她们的爱,但是它根本无力协调好她们婆媳之间的关系,甚至他根本无力向她们展示出他的爱,他的内心极度痛苦,只能不断的深深的自责。他把所有的事情都归结于自己没有能力——想对母亲尽孝却不能、想对儿子显示爱心却不能、想对妻子表达爱意却不知道该怎么说——于是他只有不断的自责。残酷的现实生活的压迫,精神上的折磨,再加上他怯懦的性格,使得他身染重病,陷入了恶性循环式的现实中,终于撒手人寰。

  汪文宣的妻子曾树生和汪文宣是大学同学,曾经有的同样的志向,经历了生活的冲洗,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曾树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渴望自由、激情的生活的现代女性。但他的丈夫早已被现实磨平了棱角,每天都怯懦的活着,使曾树生活的与梦想相距甚远,再加上婆婆对她的无端的刻薄,使她每天在家过得都非常压抑。那种理想与现实的完全背离,使她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最终选择了离开那个让她很失望的家,离开那个怯懦的丈夫,离开那个刻薄的婆婆,离开那个冷漠的儿子——远走西北,追求自由的、充满生机的、充满活力的生活。

  我相信在那个理想与现实严重背离的时代,像汪文宣一家这种悲剧肯定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不会是巴老杜撰的。《寒夜》中的汪文宣空有知识,却不能解决家庭的温饱问题;他对母亲,妻子,儿子都怀有深沉的爱,却没有能力去表达爱,实现爱,这种无法言喻的悲悯,正倾注了巴老那独特的精神内涵。

  掩卷长叹,叹汪文宣的悲惨命运,叹曾树生的遭遇。那究竟是怎样的时代!社会秩序严重混乱,人接受了西方的新知识、新的人生观,人渴望对自己命运的主宰却又无能为力的伤痛,煎熬着每一个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方面,战争是社会局面极为混乱;另一方面,空有一身知识的知识分子,为了生存不得不屈服,受各种有权有势的人的压榨。就算她们曾经有高远的志向,即便他们曾有着明晰的人生信念和追求,都无法逃脱那残酷的现实的魔掌,现实以一种恶性循环的形式在摧毁着她们的生存条件,使他们彻底丧失了主宰自己命运的机会。他们被现实抛弃,他们被社会排斥,在那个时代的有知识的人竟然最终会被现实逼上绝境!在那个时代的有知识的儿女竟然只能像堂吉诃德斗风车一样,进行种种毫无用处的挣扎!在那个时代的有知识的人竟然只能被一些“文章都做不通”的人呼来喝去却仍然过着极端困顿的生活!

  后来对巴老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拜读了《憩园》,与《寒夜》一样,这篇作品也是讲述了抗战时期一个个人物坎坷不幸的生活历程,为那些善良的、无助的人们谱写着一曲生命的挽歌。令我最难忘的一句话就是在《憩园》中。姚夫人说的一句话:“给人间一点温暖,揩干每只流泪的眼睛”。掩卷之后,这句话仍久久萦绕在我耳际,仿佛我真的听到过姚夫人在我面前说过这句话一样。我想,这句话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为是巴老一生追求的艺术理想。“揩干每只流泪的眼睛”它包含着作家对不公平现实的愤慨,也潜示着巴老内心深处的某种救赎的精神,这应该是巴老的一个基本信念吧

  《寒夜》读后感(七):彻骨的寒

  彻骨的《寒夜》,由泛黄的书渗入到触及纸张的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毛孔,乃至心灵。

  汪文宣,三十有四,正当壮年,有一份稳当、颇令人艳羡的职业——公务员;他母亲和蔼宽厚,始终把他当作小孩子;妻子是他大学时期的女友,与他一样有“教育救国”的理想,毕业后自由结合;儿子小宣十几岁了,住在寄宿学校。

  看似风平浪静的生活,实则暗涌不断,尤其是在波澜四起、战火纷飞的年代。

  他正值好年岁,本应该在工作上争取表现以大展拳脚,可小小的职位不仅“多劳无多得”,还受气受累,同事中除了潘老,其余都以刻薄言行待他;上有老下有小,本应是幸福美满的家庭,无奈夹在母亲和妻子中间,无论他怎么做都“左右不是人”;而活力四射的妻子在银行工作赚的钱比自己多得多,甚至小宣的学杂费也是妻子包办……在外受人欺,在内受人气,生活可以说处处不尽如人意。

  他固执地等着“抗战胜利”救自己出火坑,无奈现实到处都在张舞着爪牙,一次次撕咬他已疲惫不堪的身体——先是得了肺病,后来又哑了喉咙。他原本并不觉得苦,身旁有树生,他年轻貌美的妻子,守候着病重的自己;还有老母亲,不辞辛劳地嘘寒问暖,竭尽所能照顾他,他打心眼里感激她俩。偏偏又是他爱的这两个女人伤他最深,没日没夜地互相争吵,斗气,甚至逼着他给出“留下谁”的答复。不是有一个经典的问题,问“如果你母亲和你的老婆,同时落水你会救哪一个?”

  对于男人来说这是最为痛苦的抉择。汪文宣这个“老好人”,有话只往心里咽,暗地里苦恼悔恨自己不争气,抱怨她们的苦苦相逼。那边厢,树生再也受不了没有生气的家和处处计较的婆婆,离开了文宣和小宣,随陈主任“私奔”去兰州。而汪文宣累垮了身体,累坏了心,抗战胜利消息传来之际,他离开人世,留下满腔无奈和怨恨。

  无疑,汪文宣是可悲可怜之人,在乱世中祈求温饱不得。由外而内,备受萧条、寒冷的空气的吮噬。稍合上书,面黄肌瘦,无一处不显病相的他即刻显现眼前;他仿佛无意述说自己的过往、自己的悲惨、自己的不幸,可难以掩盖的病态、不称年龄的老态,自作主张地替他倾诉与我们听。

  《寒夜》不止从汪文宣这一面展现其时世道,它既顾及了男性角度,又从另一面赋予了女主角曾树生自由说话、自由思想的权利。《寒夜》面前,读者是全知视角,我们一方面为汪文宣的痛苦所纠结叹惋,怨树生不应与婆婆苦苦争斗平添丈夫的烦恼,甚至觉得她不应弃他而去,另一方面通过曾树生自我感受的真情流露,我们真切领会到她的苦处,明白她身处乱世的进退两难。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汪文宣所处的抗战时期战火纷飞的重庆,比起唐代杜甫的处境,可谓更加艰难。况且他满腔的郁结无处宣泄,硬生生地化作一肚子苦水,无法将“长夜沾湿何由彻”的内心苦楚与母亲和妻子一一道出。

  读巴老的《寒夜》,其时正值寒假。读罢此书,我竟然大病了一场,连续几天躺在床上,四肢无力,疲乏不堪。或许是身体调适不当吧,我却更相信是因为此书对我心境的影响。从头到尾,此书的一章一节都笼罩在令人无法呼吸的氛围中,不时引起我怜悯且叹惋。

  妈妈和奶奶整天在我床边围着转,时不时为我端上姜汤,熬中药;冷飕飕的风透过窗缝向我袭来,盖了几条被子仍起鸡皮疙瘩;妈妈和奶奶老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拌嘴,我又无力去顾管;爸爸像是冷静的“局外人”,一天到晚都在客厅呆着,很少表露自己的情感;我自己也没多余的精力和朋友们联系……

  这些不就是汪文宣在那个时代所面临的困境的一瞥吗?我仿佛置身于《寒夜》中,与汪文宣虽相交不深,却又惺惺相惜。个体脱离不了社会而独立存在,那个时代,再加上他的家庭环境,直接导致了他的悲剧。

  可是汪文宣的悲剧还在于他忽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他认为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起作用,他不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够缓和婆媳矛盾,他相信的是自己病入膏肓将不久于人世。他曾经尾随妻子和陈主任,见他俩在前面走着,却又不敢上前质问,内心的软弱压抑了所有的行动,试问哪一个男人能够忍受?在那个没有信仰的年代,他自己都瞧不起自己,还有谁能帮他呢?

  《寒夜》结局,是树生回到她之前抛弃的家,却发现自己已被家抛弃。她的梦化成了支离破碎的现实。但是撇开她抛弃丈夫儿子出走他乡的事实不说,她起码有勇气反抗现实,有胆量为自己作出抉择。她是站在自我的立场,不去委曲求全,不去迎合他人。汪文宣也曾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现实面前却畏缩不前。

  《寒夜》于我的启示是,即使前方是艰难险阻,即使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都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且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寒夜》读后感(八):无尽寒夜

  从妻离家开始,汪文宣的家就染上了重病。这病却是有些没来由,以至于零星的几个人组成的小家看起来和患病前一模一样。

  很多人说汪文宣软弱,我并不这么认为。这种生如死灰的日子容易有办法去改变吗?在漫长到窒息的争吵中,这一家人不以这种方式互相磨损着对方的情感直到整个家彻底毁灭,又能怎样做?这种平淡的冷漠究竟要怎么去排遣呢?

  我以为,解决的方法看起来是存在的:树生和陈主任调去兰州任职,文宣母就不会再因为儿媳发生争吵,整个家庭在经历了变革的阵痛之后终会获得平静。这种结局最后也许会给汪文宣带来深深的痛苦,但是对于每个人都是最好的结局。

  但是我忽略了一个事情,汪文宣才是整个家的核心。只要他痛苦,就没有别人能愉快地过活。

  那重病是汪文宣埋积多年的病,这种病一直都在悄悄地噬着他苦心维系的平稳生活:妻子和母亲无休止的吵架,同事们阿谀奉承的嘴脸,拿着无法补贴家用的微薄的薪水。他只是看着这一切的发生罢,甚至有些得意自己的清高和冷静,颇有些文人的自负。他了解自己的生活中出了问题,却惧怕改变。

  疾病爆发了,而他仍浑然不觉,妻子早已成为了整个家庭矛盾的顶点,也理所应当地成为旧家庭的第一个“叛逃者”。但是汪文宣将这一切理解为一次再正常不过的争吵,甚至每一次他都选择理解为再正常不过的争吵。他不知道这一切生活就要崩塌了吗?我想他是知道的。汪文宣有着文人的软弱和敏感,妻子和整个家庭的变化他绝不会毫不知情。但是他选择的却是熟视无睹,这是潜意识里的自我欺骗。假如能不去改变,汪文宣绝对不会去改变,这一点不论给他多少次机会都是一样的。

  换句话说,他一个区区文人,拿着微薄的薪水。就算是想要去改变,又能改变些什么呢?在这种绝望之中,他做出了愤怒的独白:“我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啊!没人真正关心到我!各人只顾自己。谁都不肯让步!”他的自我主义使他只感受到其他人对于整个家的冷漠和自私,但是他却不肯多想:或许这个家就是因为每个人都已经为他牺牲了一部分,才能勉强苟延残喘到现在。

  但是,这所有的愤怒在他看到树生和另一个男人说笑打趣之后全部消失了。那份光景不让他惊讶也不让他愤怒,就像他早已经知道了一样,只是第二次又看到同样的画面。他感受到的是心痛和对失去的恐惧,这种内心的自卑感使他无力去反抗事实。于是在那几秒里,他的潜意识已经对那个男人妥协了。

  不,重新去考虑的话,那真的是自卑吗?纵使他深深明白自己不能带给树生充满西方浪漫色彩的爱情,他也绝不至于这么快向另一个男人低头。实际上,使他认输的不是那个男人,而是他的妻。他太爱自己的妻子,以至于在母亲面前一直为妻子辩白,他又怎能不知道树生是自由多情的女人呢?大学时对自由的追求,树生又从未失去。又如女人对虚荣一向毫不反感,那一刻他感觉到是自己束缚了树生。

  所以他选择了放弃,虽然是主动地放弃,但是在放弃中又带着强烈的自我牺牲的愿望。也就是为了另一个人的幸福,完全割舍了自己的底线。有的人说这是软弱。但是不对,这是情到深处的愉快牺牲感,这和英雄主义一样。

  在放弃中他又是怕。理智的时候他愿意让树生离开自己,感性的时候又像一个小孩一样央求她不要离开。他对于树生的爱怎么能和对母亲的感激去相比呢?汪文宣也很清楚,在树生的回信中树生自称“忙”到底意味着什么。他只是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他盼望的树生是他的黎明,是他在寒夜里唯一的光。

  然而终究是这光摧毁了他。事实最后也确实证明了,“忙”这个措辞只是一切内心复杂独白的掩饰。树生的长信使他由期待激动到疑惑到痛苦万分。最后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像是死了一样。难道树生还有什么说的不明白吗?汪文宣终于从漫长的自我欺骗中走了出来,一切也正合了他母亲的话。他陷入了更寂寞的寒夜,而且这寒夜里没有光。

  不论树生是否离开汪文宣,他的母亲都会是至始至终的失败者。遗憾的是,他的母亲终未能晓得这一切,她赌气的话刺穿了汪文宣的心:“我原说过,她不会和你白头偕老的。现在怎样!我早就看透了她的心了。”。人生多么可笑啊,真正的伤害竟如此都来源于最爱自己的人。汪文宣心如土灰,他的母亲却忘了同情自己的儿子,而是露出了胜利的笑。

  我真的很喜欢汪文宣给曾树生的回信,因为假如是我自己写的,恐怕也是这个样子。这里也想以此解释一下用情的深度。我们并不是要去评论在这封信中汪文宣有点心机还是怎样,就是单纯地欣赏一个男人面对着一份失去了的情感的最后告别:

  收到来信,读了好几遍,我除了向你道歉外无话可说。(虽然是开场的道歉,但是这道歉中却带着爱情中特有的妥协。即我知道虽然是你放弃了我,可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愿意先向你道歉。读了好几遍,用以表明自己内心的挣扎和对树生的尊重)

  耽误了你的青春,这是我的大不是。(客气地责备自己,便于引出给后文一个原因。其实汪文宣虽然不觉得是自己耽误了树生的青春,但是他已经深刻了解自己和树生没有任何未来。内心里因为爱情,带有了莫名的愧疚。)

  现在的补救方法,便是还你自由。(“还”这个字用的多么可笑,他多么希望树生陪在自己身边。而且,就算是树生要离开,何必用他来还呢?文宣只是没有什么别的可说的,他尊重树生的决定,也无奈地被动地接受树生的决定。或许看了回信以后,树生并不会很难过。然而这简短的一行字,需要文宣下多么大的决心啊。)

  你的话无一句不对。(文宣已经绝望到放弃了自我的一切主观感受。他太累了,也不想去争辩,之前的封封长信只获得了这样的一个结果,岂不悲哀至极?)

  一切都照你所说办理。我只求你原谅我。(他深知两个人的距离已经使树生遗忘了自己,这种遗忘不是思维上的遗忘,而是情感上的遗忘。也因此更为恐惧,实际上这种原谅已经不重要了。他深知,不论曾小姐是否原谅他,她最多也就只剩下心怀愧疚了。)

  公司已允许我复职,我明日即去办公,以后请停寄家用款。我们母子二人可以靠我的薪金勉强过活。请你放心。(叙述近况,理性而富有奉献精神,让树生安心地追求自由的生活。后来也确实是证明了,树生只是用自己寄回款的做法来减轻良心上的负担。在文宣看来,这是完全不必要的,他也不愿意让树生看不起。)

  这绝非赌气话,因为我到死还是爱你的。(最后的表白,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也许再也没有这样说的机会了。便以此告白来表示自己的真心。)

  祝幸福!(富有完全牺牲精神的三个字,自己的幸福已经彻底毁灭了,还努力地祝别人追求自己的幸福。这种爱实际上已经放下一切了,完全不求任何回报。)

  文宣**日

  也不晓得树生小姐理解到什么程度,或许她也不必理解吧。残酷的是:你何必去强迫一个快乐的人思考活着的意义呢?

  作者:思勉

  2017年冬日寒夜

  欢迎转载,如需转载请声明出处,谢谢。

  《寒夜》读后感(九):《寒夜》

  好久没有心思读一本小说了,为什么拿起它读是因为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我需要为它准备5分钟的展示,我要用5分钟,让大家知道巴金写过这样一部小说,读过它,或许对你的思考和人生,会有一点帮助。

  读到开头我就有点后悔,因为这部小说太压抑了。实在是呼应标题。寒夜,寒冷的夜,最绝望不过如此。小说通篇都是死、病、脸色不好、睡一会儿吧,忍这种压抑的词。读一会儿真的是透不过气来。

  主人公汪文宣是一个公司的小职员。他善良老实,多病、懦弱,有一副好心肠。他的优点是心太好,从来只想到别人,不顾自己。缺点是太懦弱,懦弱到失去一个男人应有的担当和气概。生活的重压下,他认输了。他太懦弱,以为的善良和爱,却无法带给生活一点生机和希望。当然,这也有社会现实的压迫这个客观因素。总而言之,他是可怜的,也是悲惨的。

  汪文宣的母亲,是我想象中的大部分男人的母亲,一个典型的婆婆形象。护自己的儿子,看不惯儿媳妇。她最初是让我讨厌的,因为她只顾自己的心情,根本不考虑儿子的两难。然而到最后我也是同情她的。因为她确实可怜,也确实有很强的牺牲精神。她吃了太多苦,也吞下了太多生活的绝望。那最初的脾气,也就顺带的原谅她吧。

  曾树生,一开始我是讨厌她的。我觉得她一点儿都不懂得体谅自己的丈夫。我竟会站在汪母的角度,看到骂她的话竟暗暗点头觉得很出气。自由这个东西,一个人找就能找到吗?为什么一定要抛弃自己的丈夫独自去寻找自由?她为什么要表面装着关心自己的丈夫实际上却什么真正的忙都不帮呢?如果真的没有爱了就果断一点,为什么还要给汪文宣留下希望?追求自由本来是件很美好的事,但不知为什么,在这本小说里就显得那么可笑,那么不负责,那么轻率。

  这本书反应了很多人性复杂和矛盾的地方。汪文宣爱树生,可是没有给她她想要的,所以无法得到她的爱,哪怕年轻的时候他们真的相爱过。汪母也爱文宣,为他付出了很多,但却只有增加他的各种痛苦。

  有这样一句话,多少人在以“爱”的名义,做着伤害的事情。

  这本书真的很压抑很绝望,甚至让我觉得,你看,人活着,真的就是可以痛苦到这个程度的。最绝望莫过于生不如死,又无法死,死还担心自己的死会伤害到爱自己的人。这真的是太纠结,太痛苦了。

  “我没做错任何事,为何会这样。”这是书里的主人公反复呐喊的,声音是那么倔强又那么弱小。好像同样的,张国荣也曾这样问过。韩寒在博文里回答道:因为你没做错任何事,所以就是这样。我就觉得无语了,这算什么?难道只有作恶才是通往快乐的途径吗?

  这让我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不要以为你没做错事,就应该得到什么。没有绝对的公平。你努力了,不应该期望成功。你付出了,不要期望回报。但是你还是必须努力必须付出,因为这就是我们生存的方式。现在的时代好了很多,至少我们还是能够相信,努力了,就会有收获。我从不担心努力了不会有收获,我只担心自己不够努力,或者不确定想为什么而努力。一个人,首先要懂得自己,懂得自己的诉求,才有可能向外界索取。得到与否,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活得明白,知道什么是在乎的,什么是摈弃的。

  一句话,我还是很感激。

  《寒夜》读后感(十):让你灭亡的,是自己——读巴金《寒夜》

  巴金先生的《寒夜》几乎是我近几年读的最快的小说之一,语言情节一气呵成,任何的停顿都会打破整本书的节奏,不容许有半点怠慢。读完后沉浸在书中人物的阴沉情绪之中,久久不能散去,有种想去斥责主人公的冲动,恨不得打他几个耳光让他醒醒吧,可惜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曾以为,《家》中的大哥觉新已经是软弱到让人愤怒的人物,却发现汪文宣更是觉新的升级版本,巴金先生借由短短一年之内发生的事情,将汪文宣这一人物形象描写之细腻,刻画到极致,让读者不由的也跟着痛苦了一番。

  汪文宣,一个唯唯诺诺,善良到了懦弱地步的读书人,受过良好的教育,身怀一番理想,计划和妻子大干一番教育事业,怎奈现实残酷,成了空想,战争夺走了原本舒适快乐的生活,逃命到重庆,每日为活命奔波,为生计发愁。

  生活的苦难本就令他喘不过气来,母亲和妻子更是长期不和,总为大大小小的事情争吵,两边都是他的挚爱,却互相伤害。他把自己放到极为卑微的地位,只要你们满意、和睦相处,让他怎样都行。他一方面嫌弃自己无能,没让家人过上好的生活,一方面又无法做出行动去改变,唯一能做到的便是顺从迁就。他一边自责自己身体太差拖累家人,一边心里埋怨她们的争吵,丝毫不理解他内心的需求,就连同事看他的眼神,都好像是在说着他的闲话。这是一个内心狭窄的男子,任何环境、事件、物品都能引发他心里一连串思维,悲观到极致,太过于在乎别人的感受,把自己看低到尘埃里。母亲、妻子、同事时常关照他,不要上班了,多休息吧,躺下歇歇吧,在他看来,这样的关心,无一不是在提醒他,你是个病人,不能和正常人一样做事情,好吧,反正要死了,那就熬日子吧。旧社会的知识分子总是怀才不遇,工作不满意,家庭不满意,生活不满意,没人说得上话,好像这世间没什么值得留恋了,好友死了,妻子走了,剩下年迈的老母、年幼的孩子、病重的身子,是没什么好活的了,不过是在拖日子而已,抗战胜利了,汪文宣也耗尽最后一丝力气,在愧疚、遗憾、病痛、悲苦中离去。

  巴金先生在附录中写道,“在旧社会里有多少人害肺病受尽痛苦死去,多少家庭在贫困中过着朝不保夕的非人生活。我的目的无非要让人看见蒋介石国民党统治下的社会是个什么样子。我不是为了鞭挞汪文宣或者别的人,是控诉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那个一天天腐烂下去的使善良人受苦的制度。我写《寒夜》就是控诉旧社会,控诉旧制度。"

  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与当年大相径庭,无法体会到当年知识分子被生活所迫的苦,无法对这个制度加以苛责,中国人太相信“好人好报”了,汪文宣不断的追问命运,他到底做错了什么,竟收到命运如此不公平的安排。他们太相信忠厚善良会有好运,可命运就是这么残酷,非常时期下,越是求善求德,越被生活所压迫,最常做的就是叹气、流泪,对天长吁生不逢时,久而久之,渐渐失去了反抗的烈性,接受苦难,继续顺从一切,过分的卑微,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了麻木。

  他们在控诉命运的同时,却不愿意走出困苦。汪文宣总是说自己是个男人,不该用妻子的钱,不该让母亲当他的老妈子,但他从未想办法摆脱困境,仍旧做着这份受尽委屈工资低下的工作。老母亲整天嚷着去外面做活补贴家用,总被儿子拦下,成了说说而已。所以这个家的生活来源,说到底还是靠妻子的工作,却不被母亲理解,反而挖苦嘲笑,充满恨意。小说中唯一敢于和命运反抗的,敢于和当下伦理道德制度反抗的,只有曾树生一人,她厌倦了这个家庭的死气沉沉,烦透了黑暗潮湿的生活环境,她不愿意自己也跟着沉沦、发霉,她拯救不了家庭,但可以拯救自己。不能说她在丈夫重病之时精神出轨就是对的,但至少,她反抗了,逃离了,成功了。

  这个家庭是可以被拯救的,战时的大背景下,整个国家民不聊生,虽然每天关注时事,害怕炮火袭来,再次上演逃难情景,但终究没有袭来,家还在一栋小楼上,夫妻都有工作,孩子没有停课,他们并没有到流离失所的地步,生活并没有苦难到揭不开锅,更没有如同街上行乞者一般饿死冻死。如果小宣读一所普通学校,他们的经济压力会减少许多;如果老太太不那么固执的相信中医,汪文宣的病也许能得到控制;如果曾树生不走,丈夫的内心不会那么快崩溃;如果汪文宣不那么懦弱,能够担负起一个男人肩膀的责任,行为果敢分清轻重,那么,生活就少了许多抱怨;如果这个家庭是和睦的,没那么多冷眼、苛责、谩骂、争吵,全然不会存在阴冷、潮湿、发霉的氛围。

  所谓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心在一起,齐心合力,积极乐观,总会让难关过去,最起码试一试,努力一把。如果故事不发生在战时的背景下,生活没那么贫穷,他们会生活的幸福吗?我想并不会。真正让这个家庭走向灭亡的,并非社会制度,是汪文宣懦弱的性格,是母亲固执偏见的伦理,是曾树生对自由世界的自私向往,是他们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