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10篇

2018-01-31 20:10: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10篇

  《走到人生边上》是一本由杨绛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19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一):生而为人

  上周看完了杨绛先生晚年所著的《走到人生边上》,颇有收获

  首先,先生提出神和鬼是否存在问题,以古籍《论语》中孔子的观点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推导出“没有见到过不代表不存在”的观点。那么在这么一个未知世界中,人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每个人都有双重本性,一个是灵性良心,一个是血肉之躯(即善恶双重本性),而对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问题,先生的观点是分两个阶段:最初的婴儿阶段是本善的,但过了这个阶段人的欲望开始生长,劣根性慢慢浮现。这是就会出现灵与肉的矛盾与斗争,在这个争斗中,难以出现一方完全压制另一方的情况,修道之人亦有欲望隐隐浮现之时,而万恶的罪人在晚年也往往会有一丝内疚,所以更多的情况是灵与肉的妥协。既然自然的存在情况与人的本真已定,那么人会由天命决定吗?先生举例自己的家庭经历,相信天命的存在,人一生的经历中许多都是当时的处境使然,不由自主。但是,关键时刻做出选择的还是自己。“算命的把命造比作船,把运途比作河,船只能在河里走。但船要搁浅或倾覆时,船里还有个我在做主,也可说是这人的个性做主”。天地造人,让人在大环境中自我完善自我成长外界环境可能非常艰苦,人便在其中锻炼。“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运用适当方法,锻炼我们的灵魂肉体只是媒介,那么即便我们百年归天,肉体腐烂消失,我们还留下一个好的灵魂,灵魂固然不灭,只是不知道会飘往哪里罢了。

  正文之后先生用许多小故事作本书的注释,展现不同的灵魂。人一辈子,最难得的是活得明白,我们乘一叶扁舟,在生命的大河中动荡起伏,颠沛流离,或许迷失风雨中,或许安然于阳光里,待到走到生命尽头再来回望,才会发现也许人生的道理简单。仍记得研一时给我们上哲学课的韩国教授说,鱼是无法知晓自己身在水中的事实的,我们通过事物的边界来认识事物,人生也该是如此吧,需等到最后画句点的时候才看得清整体。须时刻谨记,不要被眼前的事物蒙蔽了眼睛,任何情况下都要秉持自己的信念,记得天地之间为人的本质。在热闹的世界,守住一方自己的天地。

  摘录几句很喜欢的书评:

  这位可敬可爱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 ——周国平

  杨绛的散文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无穷。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读她的散文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 ——卢翎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二):走在边上

  这些年,总觉得自己走在悬崖边上,虽然脚踩实地,然而总有倾心一跃跳崖的念头,这念头会在我特别绝望无助的时候冒出来。其实死亡这个议题对我并不可怕经历了爷爷和小姑的过世,拉着爷爷尚有余温的手看着他张大了嘴巴希望继续呼吸表情和鼻孔里塞着管子那份痛苦,我知道人最后不过一具躯体火化没了不在了。关于灵魂,也曾经深深探求,直到信主,相信了神的儿子叫耶稣,和基督徒们在一起唱诗歌读圣经探求灵里生活。然而,面对生活,我依然无助,我的肉体和我的灵魂的征战依然不止,我每天生活的世界,我有时候想一睡不起。我知道,人生的意义在于信仰,信仰救了我,可是我活得却无力。

  今天恰好在家,读完了先生的书。平实的文字,读起来像是听她在讲故事,那自问自答,也好像在说我心里的话。先生在问答最后也相信耶稣受难升天为神了,嗯,那么如果我也信,就深信。

  不怕自己的死,却怕面对别人的,怕那种永远的隔绝,怕父母有一天离我而去。特别怕。

  走在悬崖边,继续走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三):人生何尝不是天天在“边上”

  人生何尝不是天天在“边上”

  lt;一>

  最近在闲散之中拜读了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却发现这不是一本适合打发时间的风月散文集。杨先生以近百岁高龄在病中写了这本“自问自答”,思考的是人的本质、灵魂的归处、灵性与肉体这样严肃话题,以“自说自话”的方式对它们进行了一一的探求,尽管许多问题仍然是百思不得其故,但对于读者而言有机会聆听一位大师以自己的一生经验对这些几千年来困扰人类的哲学难题感悟三生有幸

  然而大凡如我这般年纪青年人是绝不容易理解杨先生眼里的“人生”,一位古稀老人站在人生的槛子上呢喃自语似的一番话,讲着人啊、鬼啊、神啊、命啊,何其消极!要我等年少轻狂者哪怕产生一丝一毫的认同都是难于上青天。生命之泉源源不断,智力、体力都处于前所未有的高峰上,生活里被各种各样的时髦追求充实着,各种新奇与刺激比比皆是!哪有空闲听一个垂暮老朽的谆谆教诲?这些问题留到我们也如杨先生那个年纪了再去考虑吧,甚至有血气方刚者义正言辞地嚷出了“年轻人绝不应看此书”!我想,即使是有了空闲大多数人也还是不会去讨论这样的问题,但人们不愿意去想的,真的是不值得思考吗?

  lt;二>

  清明一整日都是淫雨霏霏,到了第二天才相约亲眷去给已故的亲人们扫墓。下了车需要步行很长的一段路,路上前来祭祀的人们照旧是川流不息、比肩继踵。路两旁的小摊贩除了那些迎合传统习俗的香烛、纸钱、菊花,还有卖野菜、卤蛋,兜售花草、金鱼、宠物龟、各色的鸟儿、竹编的蛇蛙,真是一应俱全。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诸如“西北烤肉”、“大连烤鱿鱼”、“朝鲜打糕”一类本应该只出现在小吃街上的行当也昭然位列其中,几个烤肉串的小伙戴着太阳镜一边烤肉一边随着强劲的电子节拍怪异地扭动着身子,引得大人小孩驻足观看。吆喝声、孩子的哭闹声,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喇叭里冒着破音的“音乐交相辉映一时间我仿佛有置身于农历新春庙会的幻觉,忽而又觉得不是幻觉,因为人们脸上洋溢的分明是畅快与兴奋,所有的人都在享受着此时此刻的欢愉,每个人都是狂欢中的参与者,大家都甚至来不及停下歇息。不过,这样应该没有什么错吧,伟大的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不是说过:“快乐是人类希望获取和追求的唯一东西”,也是“道德与立法的唯一原则”么?至于躺在这条路尽头的那一边的往生者们以及我们的过去未来,暂时还是不去想吧,想多了只会带来痛苦……

  lt;三>

  外公的墓碑一切完好,黑色大理石碑上几排金色的字记录了老人的生殒的年月,我们照例作一番简单地清扫、献上几朵淡菊、鞠躬,而后是外曾祖母的墓,最后到了前年新逝的三姨姥姥墓前。

  这位三姨姥姥我极少见到,以前只是从家人谈话中才偶尔想起有这么一位“姨姥姥”,若不是看着碑上的照片恐怕根本无从回忆起这位亲人的样貌。依旧是例行的一套程序,之后大家原地稍作休息,而我则开始百无聊赖地打量起这周围的墓来。这片墓地属于基督教区,在此安息的生前本人多是信徒或家人多有信教,墓大多修得精致美观,甚至可以用别具一格来形容。而我稍稍有些吃惊的是,有好些位英年早逝者长眠于此片区域目光所及处是一位脸上透着些许书卷气的男青年,生于七零年代的一位年轻建筑师,曾在一所颇有名望的设计院任职,大概在某年的一次意外中因公殉职……这本是一个设计师大展宏图的年纪,生前一定还有未毕的设计方案,可是此时的他只能静静地躺在里面,叫人惋惜。向这座墓碑的上方望去,是一位漂亮电视台女主播,在从某地录制节目返回的途中遭遇车祸,节目还未来得及播出便香消命殒。

  我挪动了几步,来到一座精美的由汉白玉雕刻而成的墓碑前,墓主人生前的一张彩照被放大印在了上面,一个穿着蓝色潜水服的女孩儿享受着冲浪的快乐,这是一张阳光般绚烂笑脸,晒得有些黝黑的健康肤色,矫健的身姿后是水天一色蓝天大海和溅起的浪花,构成了一幅使人陶醉的画面。但这曾经鲜活得让人妒忌的生命在某年某月的某个点嘎然中止,之后没了踪影,一切如夏花般绚烂绽放着的都被死亡的漩涡吞噬,无声无息,只溅起了几滴回忆留给活着的人。墓碑上洒满了白色花瓣,散落的花瓣上还有一封信,是女孩生前的大学同学写给她的。包涵着思念字里行间夹杂了一些抱歉,因为这些同学们今年就要毕业,即将各奔前程离开这座城市,今年的清明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相约来看女孩,恳请女孩谅解。我想这女孩生前定是个开朗大方的孩子,深得大家的欢喜,不过此时此刻她也只能悄无声息地躺在那,面对爱着她的朋友不能寒暄半句。

  我开始不忍心再往其他方向看去,心里竟也涌起了阵阵酸楚,仿佛此时的我是与他们熟识的朋友或亲人,也正体会着那些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彻心扉睿智的、美丽的、可爱的、动人的在死神面前全都一视同仁,死亡这只巨兽将一切鲜活吞噬,不顾他们是不是心有不甘或者对这世界恋恋不忘,它所作的只是吞吃。

  lt;四>

  个体命运是无法被预知的,我们不能知道将来会怎样,我们能弄清的只能是我们为什么而活或者我们追求的是什么,也就是人活着的价值在哪里。倘若弄清了这个问题,则“夕可死”亦无憾。杨先生的书里并非要宣传怪、力、乱、神等,以她的智力与修养绝不会庸俗至此,她想弄清的只是关于人的精神、人的魂灵从何而来又将去往何处,如若能在有生之年大彻大悟,人又何惧死亡之临近?至此把杨先生的书虽然是读完了,但自问自答却是要长久继续下去,且就把每个新的一天都当作走到“人生边上”吧。况且,到没到边上有时候人真的无法预知,从某种角度看人何尝不是天天在“边上”?

  读完了《走到人生边上》,加之清明祭祀期间的触物伤怀,随手写下了这些见闻与思索,其间絮絮叨叨多有离题的趋势,就此打住。

  二零零玖年 四月六日晚于珞珈山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四):火将萎时

  对我来说,这绝不是杨绛最好的作品。那些关于生死、鬼神、人生价值的探索追问,并没有比前人更进一步。但那又如何呢?

  其实我每次看到杨绛的新消息都会惨叫一声说,她怎么还没死?!不是不喜欢她,实在是怜她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孤单。她曾经翻译兰德诗“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她已经准备好了。

  我想,死亡之于她,也许真像一个“暑假”,必然是要来的,来了很好;暂时没有来,那么就安心地等着吧。而在这等待过程中,她也不甘心让时光荒废,让思维混沌,于是她做些想些有意思的事。

  既然她关于生死鬼神的探问对我而言并无新意思印象稍深的反而是她讲的一系列老故事(劳神父对小姑娘曲折心意让人感动)。还有那个关于死后以怎样的相貌去见亲人。她愿意以十五六岁时清秀小姑娘的相貌与先去者见面,但父亲母亲丈夫女儿眼中的她各自不同。唯可安慰的是,死去之后,大家都是以灵魂相会,而无关相貌了。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五):读《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之后的自问自答

  杨绛先生,应当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如同哥哥张国荣一般的存在。经常听到各种人、各种媒体提及,听得耳朵长茧,但在脑海中仅仅雁过留痕;也许被一些自己身上俗世的社会属性驱使,找相关作品来看,却还是不甚了了。 我也是上述群体中的一员,哥哥的霸王别姬经典作品早早膜拜过,但对于杨绛先生这位听说很举足轻重人物,除了“钱钟书之妻”“翻译家”“我们仨”“高寿”等关键词之外,再不知道什么了。直到我翻开这本《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她96岁时写的书。 杨先生尽管当时已经自嘲“又老又病又忙”但还是自己勾勒出脉络,除了后半部分的小文注释,也抛出很多她在垂暮之年反复思考的问题:什么是灵魂?什么是人?人死了之后是否存在?人与动物(牲畜)的共同点?不同点?看似不经意的笔触,却又因为里面杂糅的是杨先生大部分人生的点点故事,变得耐人寻味。 杨先生说,人是有七情六欲的,正如13世纪的一位西方神父提出的“七宗罪”所言,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及色欲是所有人类迈不过去的坎。杨先生活过了大半生,已不觉得这些有什么不好提及,有什么值得遮遮掩掩。诚然,人就是动物,人的本性和牲畜并无区别。但同时杨先生也说了,人是万物之灵,再穷困没有学识的人,内心也有良知,也有理智。 于我们一般人来说,也许并不觉得先生所言与自己有什么关系断章取义看来,我们并不觉得自己身上尚存什么所谓的兽性,因为我们都是“好人”,我们不想违法乱纪,不想杀人放火。但是,上述的七宗罪,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躲不过去。 人们最常与之斗争的,应该就是懒惰与欲望了吧。想要这想要那,钱财名誉,亲情温暖,爱人和子女,健康和美貌。但是又敌不过天性中的惰性和对于舒适区的恋恋不舍,用不懈的努力和不变的初心为这些理想买单?别闹了。 杨先生的百年人生跌宕起伏,经历军阀混战、留学、抗战、内战、文革、开放,丧女、亡夫等变故,最终收获名望与尊重,在全社会的关注下离去,但我想在她心里自己一直孑然一身,直到“回家”的那一刻,“我们仨”在也不用在仅存活于世的人梦里相见,再也不二缺一了。 杨先生说,所谓唯心,有时候不过是承认这个世界的不可知性。我深有体会。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自己都喜欢琢磨一些有的没的,有时候会感觉到一些很玄的东西其实很真实,而有些普世观念可能是错的。如果有一天科学证实了猜测,灵魂不会消亡,而是在肉身逝去时自动飘离,抑或人死之后会跟故人在天上团聚云云,我一定不会惊讶或怀疑,我相信这些,甚至我希望如此,这样我就不会枉活。 但是话又说回来,所谓的希望灵魂不死,害怕枉活,不过是身为凡人浪费的光阴太多,怕死之后堕入黑洞就此消弭罢了。杨先生也如此希望,可能因为她觉得自己如果“向天再借五百年”还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呢?我觉得我自己可能会再看五百年的美剧,吃五百年的美食。 灵魂不死是个美妙的愿望,当然也有可能是真的。我想即使在唯物论者心里,也存在着这样的奢求。但是这后面折射的,不是我们对于哲学有多少思考或讨论,而是我们对自己现阶段或过去的人生有多么的不甘心。 杨先生这本书写于2007年,九年后她去世,享年105岁。她应该比我们中的大多数都长寿,但我们依然有大把的时间。我们也许不会因为看一本书、赏一部电影、听一席话就放弃自己原先习惯的轨道,但我们至少可以从前人身上得到启迪。我们也许做不到珍惜每一分一秒,让我们的人生富有分量,也许我们只能一直是“大多数”,但我们至少能做到,为自己偶尔爆发出的贪婪懒惰买单,并在可以陪伴亲人的时候和他们一起度过可能并不够长久的金色时光,以及,在一切结束在即的时候,优雅地“回家”。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六):初读《走到人生边上》

  初读《走到人生边上》,老实说,读完这本书其实并没有对我有很深的震撼感,可能是我还不太理解一个历尽沧桑,真正走到人生边上的人的心境。不过从这本书中,倒是可以看到杨绛先生的一些观念。

  首先,杨绛先生是个很有个性的女人,这一点从她的生活琐事中不难发现,并且她知书,很多国学经典信手拈来。这样的女人不止有女人的魅力,更有男人的心胸。

  (这里点评人,可能有些不合适)

  其次,书中一直强调人是万物之灵,并不在于一个人的价值和所创造的文明,而仅仅在于是他是人类。我想她是真的“以人为本”,这和孔子的思想倒是一致,虽然这里我不是能够理解的很好,依我看来,人类身体素质如此孱弱,寿命也只有区区几十年,却能够成为万物之主,这当然是因为人所创造的文明得以延续,并且恰好适应这个自然法则。这从自从人懂得了科学,并加以利用,就更大程度的使利益最大化,继续创作新科学和文明,更捍卫了人是万物之主的地位就足以说明,这还有什么争议呢?

  再有,书中用了很大篇幅去讲述灵魂和肉体,并且发表了“人之本性”的一些观点,这些我是认同的,

  这也是一位老人,并且是一位睿智的老人给我们提点的人生,要我们敬畏自然,敬畏鬼神。我认为这可以说是每个人天生的信仰了吧。有所敬畏,才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才会有仁义礼智信,才会有廉耻心愧疚心怜悯之心。曾国藩也曾说过:圣人之所贤,大抵不过“敬”、“恕”二字,可见,从古至今,探讨人性的都逃不过“敬畏”。

  不过,在整本书中最令我感兴趣的还是杨绛先生对于“镜中人”的阐述,以及丑女人郭妈的描述,因为这里道出了“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的自欺欺人”,确实,无论自己又多丑,在镜子中,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美,而且,我们会自负于自己幻想的那样(尽管我们并不是那样优秀的、美丽的人)。

  “患不自知也”我想是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话了。也想与同读过本书的人 共勉!

  这里只是一些粗浅的认识,可能有不恰当的地方,也许重读的时候会有新的感悟。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七):当我变成鹅卵石,而你在何方

  当我变成鹅卵石,而你在何方

  ——《走在人生边上》

  文/yhw_细雨微澜

  (一)红烛昏罗帐

  我记忆中的红烛与死亡相关,与歌楼中沐浴着烟雨的少年没有半点关系,虽然彼时的我是一个不知愁滋味的少女,但是那绚烂的色彩在我心中刻下了一道永不能痊愈的裂痕,裂痕周围空旷而又孤寂,无助而又绝望。我看见那一点点跳动着的鲜红的色彩环绕着一张床,立在屋子中央,然后慢慢收缩、围拢形成了一道光斑,在这道光斑中带走我最亲爱的人。那时并不知道有一种痛叫做思念,也不明白亲人的离去会对我的人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思念是一种残疾”(出自安妮宝贝),于我而言还是一种重度残疾,久治不愈,无药可医。

  于是,拖着破损的躯体,空洞的胸口,我用噩梦与追梦来弥补思念之下的痛苦,可是,当我取得再好的成绩外婆已不会再微微含笑的夸奖我,也不会带着炫耀的表情向她的朋友表达着对我的满意。那种考试前的鼓劲,那种匍匐在书桌前对我古文的测试都卷成了轴,包裹在梦里,引人相思。

  我想,我变了,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路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妈妈说,人生如同一块未打磨的石头,在挫折与挑战中慢慢变成鹅卵石。可是我不想变成鹅卵石啊,失去了本真的石头纵有华丽的外表又怎能理解那粗糙中的坚韧呢?我不理解那些走在泥泞道路上人们努力变成鹅卵石的想法,也不想知道鹅卵石铺就河流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我勘不破、探不透生老病死对我人生的影响。后来,我在读杨绛女士的《走在人生边上》时,突然发现我的痛苦与这个坚强的老人比起来显得我如此懦弱,是啊!鹅卵石变的只是外表,在层层杂质的掩饰下,她的心依然在跳动,只是被砂砾与现实磨得千疮百孔。杨绛女士用“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来表达着她的思念、痛苦与面对现实的坚强,可是她依然保持着本真的初心,她时时刻刻在思考,思考着生命的意义。

  初始我以为“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是一个病句,久读之下却发现这种叠字式的写法成为其情绪宣泄的一个出口,她也在思念,思念着那红烛苒苒的时刻,于是她在第一章就《神和鬼的问题》进行了思想表述,众所周知,钱钟书先生也曾在小说《人•兽•鬼》中表达了对知识分子、人际问题、家人问题以及自身精神问题的感悟。杨绛先生用人鬼神是否存在的思想定式来反衬一个孤寂老人的真实心境。如果说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是以幽默、风趣、乐观的哲学态度来探讨人生,那么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则是对钱钟书先生的回应。风蚀残年,手握纸卷,执笔写就,那一段空寂的感悟,那一段离人后的思念。

  鬼神之论本不可信,可为什么会选择相信呢,只因为有了一个让你相信的人,让你的思念有了依托的信念。杨绛先生本是不信的,于是她的文中便出现了马列主义与鬼神事实的辩证,这种辩证体现着精神的对峙,一方面,她相信这科学,另一方面,又希望人真的存在灵魂,能够让她在垂垂暮年与思念之人心灵相通,其间心酸,不言而喻。

  而这一篇的论证,也是我感悟最深的一刻,即便不相信的、不愿相信的东西,在你过度思念之后,便成为了一种执念,即便你不信,也渴望着,她真实的出现,渴望着,梦中的再见。

  (二)歌声不再回

  有些人,你想要留住,可她停留在你青春期的回忆里,有些事,你想要记住,可是随着生活的日益繁琐终究会忘记,留下的只有那种失去后的空虚与心痛。只有午夜梦回之际,你从睡梦中惊醒,才深深切切的感受到,原来你在乎的那个人,已经早已不在,而我,除了留有你的照片,却担心连你的音容笑貌都忘记。

  那时我回过头去,看着她朝我走来,眼泪不受控制的瞬间留下,然而再定睛,她却已不再。冉冉十三载,忘不掉,也不想忘。于是我开始思考,这个世界有鬼神吗?我想我是不信的。这个世界没有鬼神吗,我想我依然不信的。若有,为何我从来都见不到她,若没有,为何我总是依稀可见那天的红烛,依稀在梦里听见她的呼唤。

  或许这可以用怪神乱力的荒谬之谈来解释,也可以像杨绛先生般列举生平所见的不可思议的事情,可是虽然看过了很多恐怖故事、鬼怪传说,却也希望有些事情可以有一个根据。然而,感情是最没有根据的东西,它总是不经意的影响你的情绪,让你失措。

  杨绛先生的书,更像是一个耄耋老人的人生回顾,前半生不敢说、无法说的,趁着还能执笔的力气,赶紧记录下来,不为别人看,只为保存一份记忆。

  而这种记忆,我们在巴金先生的回忆录中也曾感受过,哲学与人生的探讨、理性与情感的矛盾,看似杂乱无章的排列在一篇文字中,却又有着最真实的人性情感。而这种情感则是我们看几本书,走几步路所无法比拟的。这种情感,是一种过来人的感叹,是一种抛却所有惧怕、恐慌、孤寂后的心声。我们会写,我们也会怕,我们没有他们写作时的勇气,也没有那种表达感情的张力,只能唯留心中,时时悼念。

  悼念那年的琴声,悼念那年的炊烟袅袅,悼念那温情含笑的双眸。杨绛先生想要悼念的人很多,有挚爱、有骨肉,也有生平挚友,于是她用前半篇来写悟不透的生命价值,悟不到的哲学本质,悟不了的鬼神依托。用后半篇来回忆,回忆曾经的见闻趣事,回忆曾经的那人那景,回忆经年之后的“胡思乱想”。

  回忆在那如履薄冰的人生路上。

  而我,看完此书,深有感悟,却仅能回首往昔,徒留怀念。

  备注:这是一篇不算书评的书评,或许仅仅是为了怀念我曾经最爱的那个人。

  因原稿遗失,续文后,有些感悟以及感觉已经变了,想要探讨的东西已不想再写。本想理性叙事,无奈写文时感情过剩,感性执笔,于此。

  雯完成于2016年9月9日,以此文写给我最爱的那个人。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八):向杨绛先生致敬

  当我看完这本书,杨绛先生于前不久刚去世。但写这本书的时候杨老先生已经九十多岁了。里面是关于她对一些人生思考的自问自答。所以首先我要对杨老先生的博学多识、谦逊低调表示敬佩;另外,在此高龄,还能保持头脑清醒灵敏的思考,真正不愧为学者,一位受人尊敬的“先生”。

  从书中,我了解到了那个封建的旧中国落后的思想和处境。人们被封建思想迷惑,有的贫困愚昧无知,但也有像杨先生这样善良的先进知识分子。常常会联想到,自己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是多么幸运。

  书中也引用了很多历史典故、孔孟之道等古文。有好些都读不懂读不通,云里雾里带过。说明自己的知识储备还远远不够,所以还要勤加阅读。

  最后用王尔德的一句话来结束:“ 这个世界上好看的脸蛋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 ”

  希望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待到时光流逝,容颜老去,灵魂越发有趣。

  以上,共勉。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九):如果不是她写的

  今天读了这本《走到人生边上》,打了三星,写了附注:絮絮叨叨,有关命运、鬼神的不确定讨论,不好。

  然后又觉得不够,也许这么评价有点武断。但比较之前看过的《人生五大问题》,拿人生来讨论,这本书写的远远不够。也许从年龄和学识的局限,我会倾向反对鬼神、迷信、命运这些东西,但实际上还是能包容的看待这类问题。然而,如果只是拿自己年轻时的事儿,或者中外的俗语来证明某些东西,显然是不够有力的。

  在我看来,如果真的走到人生尽头,自然会有平实的话语,死板的教诲自然不会讨好,但语言的平淡着实会让读者乏味。书里的文字确实很真挚,有着这个时代所缺乏的真实感,但年轻人会从中得到什么?是让人相信有鬼神、命运?还是否定答案?

  最后,如果读此书之前,不知道是杨先生的书,读者会有什么评价?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十):不是书评

  有的人即使头白了,走路蹒跚起来了,胳膊腿儿都没有力气了,心里依旧是鲜活的如孩子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

  有时候,好感真的是没来由的,或许是因为崇拜这种岁月洗涤过的平静,或许是因为一直闪耀着光芒的灵魂。

  奶奶生前我没有多少机会陪在她身边,甚至都没见过她最后一眼,没有参加她的葬礼。所以在我的意识里,她一直都没有走,还在家里等我回去。只不过,此后就格外留心遇到的老人,留心她们做的事、说的话,或许在我没有见到的时候,奶奶她也是做着这样的事,说着这样的话。或许,奶奶也有像先生这样的自问自答,只不过她没有办法写下来,或许,奶奶也有这么多可以用来做注释的故事,只不过她没有给我讲过。

  我只能睹书思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