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03 21:5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读后感精选10篇

  《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是一本由(加)艾丽丝·门罗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34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读后感(一):于风暴的中心书写风暴

  我们在引进一位国内少有人知甚或闻所未闻作家时,通常会给他(她)贴标签。尤其碰上每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之际,得主如是蜚声海内的名家还好说,若是连外国文学专家都感到陌生的黑马,做相关报道媒体难免就会犯难,这时候贴标签是最管用的,至于是否合适,只有以后再说了。今年的得主,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因为是写短篇小说的,于是理所当然地被贴上“加拿大的契诃夫”。这个标签自然要比“女权主义”之类靠谱许多,但想到契诃夫在国内的接受程度,我难免要为门罗女士捏一把汗。国人对契诃夫的了解大致停留在《变色龙》一类的滑稽作品,本着这样的轻松心态读门罗,情状大概堪比当年受了淫书之名蛊惑而争读《洛丽塔》的西方读者,怕是要破口大骂书商骗钱的。

  因为门罗的小说,与《变色龙》等契诃夫早期小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从形式上来讲,契诃夫的小说,短小、精悍、戏剧性冲突强烈作者写来一气呵成,读者读之也觉酣畅淋漓。而门罗的小说,虽名为短篇,实际上其篇幅更近于中篇范畴,初读也有冗赘晦涩之感,而所谓夺人眼球的戏剧性,似更是付之阙如。这就是我们以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为参照点,所得到的门罗印象,而这种参照点显然是传统的(如果不是过时的)、既定的(如果不是狭隘的)。门罗的短篇小说集《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2001),即是对这种既定传统的突破。这九篇小说的阅读起点很高,对读者的要求也不小,但只要我们花点心思重建或拓展关于短篇小说的审美观念,我想我们还是能够领略门罗艺术的精湛魅力的。

  传统短篇小说遵循“起始—发展高潮结局”的谋篇方式,如契诃夫、欧•亨利、雷蒙德•卡佛等小说家,虽在文体结构、文本形式、遣词造句方面做过开创性的贡献,但大致不脱上述模式。门罗则逾越了这种模式,上文说到门罗的小说缺乏夺人眼球的“戏剧性”,这也是在“起始……结局”这种很像过山车的模式的意义上说的。实际上,门罗的“戏剧性”不是大开大合的过山车,而是“风暴眼”。什么叫风暴眼?即风暴的中心,那是相对平静所在,其四周则是摧枯拉朽狂风骤雨,但我们一般感觉不到。门罗的故事场景通常就发生在这种“风暴眼”之中,而她最别致的几个短篇小说开场(起始)就是“风暴眼”。读者翻开第一页,就置身于一种平静的、拖沓的、不具冲突的、甚至有点寡淡乏味的情境之中,直到最后,他才会愕然发现自己经历了什么。当然,这需要读者的耐心细致,读门罗最忌生吞活剥,这是一个适合细品慢咽的作家。

  比如《家具》,开场即是狂风骤雨,但被门罗处理得波平浪静、温吞绵软。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幅和乐融融的家庭画面爸爸和前来做客的表姑畅谈小时的趣事(妈妈在一旁倾听并不时插嘴),彼时两个人总是牵着小手伴着小狗在野地里玩耍,等等,等等。接着,门罗通过小女孩“我”的视角比较表姑和其他亲戚的区别,发现那些七姑八婆聚在一起总是吃的比说的多,愚蠢机智多,木讷比灵巧多,伪善比真诚多。而有表姑在场,就连“我”那庸俗得无可救药的父母,也变得多话、机智、灵巧和真诚起来了。几十年后,长辈们纷纷作古,“我”这才从一个从没听说更未谋面的表姑女儿之口,知晓当年爸爸和表姑的童年趣闻是另一回事,那时他们既不是小孩也未带小狗,而是一个高中男生和高中女生,他们为了避免同学们的嘲笑,躲在野地边的十字路口守候彼此,悄悄地牵一下手。

  同一事件,两个版本,门罗行文至此,读者心中霎时激起阵阵涟漪——回过头来,那和乐融融的家庭,掩盖了多少爱憎、渴望和追求?那多话、机智、灵巧和真诚,暗藏了多少激情背叛、怀疑和怨怼?但比起我们心中这一波波涌起的道德评价,门罗更在乎的是在小说结尾如电影那样重现开场那幅亦真亦幻的牵手图。这一首尾上的遥相呼应,如一声叹息那样停止了所有道德上的争议,也为这篇小说,平添了如许诗意哀愁

  静谧的风暴,骚动的沉默,门罗叙事上这种看似矛盾实则协和的风格,也为我们照亮了其价值观上颇耐人寻味一面。无论是标题小说《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中心思缜密、携物叛逃的女管家,或是《浮桥》中背着丈夫年轻男孩厮混的人妻,她们“罪行”累累,但我们却不觉得她们可恶。有不少评论家将原因归于“逃离”:逃离生活的庸常、人情的势利、秩序的呆板、情感琐碎、家庭的变味……为之签发合法的护照。但真是这样吗?门罗可从来没有在叙述中表达过这层意思,她倒是一遍遍地强调她们逃离的是真、善、美,是秩序、责任和道德。那么,我们为何会同情甚至尊敬她们呢?正是因为门罗对待艺术和生活的真诚,而非粉饰,使她笔下人物,尤其是女性,获得一种可贵人性光芒

  比如,门罗在《留存的记忆》中写到这样一个细节女人与刚邂逅男人一番欢娱之后,男人送女人回家,女人欲亲昵吻别,“在经历了之前的几小时之后,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但男人却说,“不,我从不”。一种再明显不过的拒绝。但女人却不作势瞪眼、哭闹、上吊、崩溃,而是觉得如果与这男人天长地久,就不可能“保持平衡”。保持什么平衡?出轨通奸与贤妻良母的平衡,冒险与日常的平衡,感性理性的平衡。作为经历了西方20世纪60年代的过来人,门罗太了解人们心中那些扭结成块的枝枝蔓蔓了,这些年纪不上不下的男人女人,从没天真到认为“别样的生活”会意味着别样的永恒,更不意味着人生幸福归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门罗站在一个奇怪立场上捍卫了某种传统的家庭观,她对女权主义倒是微妙地带点警惕和嘲讽劲儿。

  所以,上述题材若是由某些专擅煽情的作家写来,恐怕就是一场文本上的灾难了。门罗笔下的女性角色之所以令人尊敬,就是因为她们秉持一种折中或者务实的自尊、自爱,而非一根筋走到底的浪漫主义的自矜、自哀,后者通常在获得读者同情的同时,也不免为读者所鄙视。

  《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读后感(二):买鸡蛋还是买鸡蛋

  这是我看的门罗的第二本书,第一本《亲爱的生活》的翻译实在是让我抓狂,这本明显通俗易懂了很多,没有出现前一本的觉得自己不会看小说一样情绪,想到这里放心了许多。

  对于门罗的印象像最后的出版后记写道:她擅写故事的复杂性,而不只是流连于复杂的故事;善于洞悉平常生活的表象,剥丝抽茧般揭示隐藏的秘密谎言。她以淡然平实的悲喜剧,延续了比同时代作家更为长久的文学生命。

  小说有两种,一种是大情怀一种是小情怀,门罗的作品毫无悬念的是后者。她试图将人物的每一个情绪,周围的环境描写的尽量详细。她像是一个普通家庭妇女想要引起丈夫的注意喋喋不休的把今天是如何用一块钱买到了比平时更多的鸡蛋这件小事讲的扑朔离奇。但是买鸡蛋还是买鸡蛋,非要灌上深层意义的话也许行得通,可是大多数人不一定懂也不在乎。

  我就不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我更多的喜欢曲折情节,跟大情怀的抒发。而且自认看书是很有目的性的非得有什么启发才开心。对于书中突然出现的一句哲学性的深层次的话我会划下来,如获至宝

  《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读后感(三):那些难以名状的瞬间

  一生当中会有那么几个瞬间,它总是在你不经意间悄悄地发生,当你明白过来时,事情已经变了样,而那时你也许甚至还未曾觉察,更加不会料到:这个悄然而至的瞬间,将改变你此后的人生。

  在我读过的作家当中,最擅长捕捉这些瞬间的,当属艾丽丝·门罗无疑了。

  门罗的小说总是带给人惊喜,这惊喜不是因为她善于制造富于戏剧性的高潮情节;恰恰相反,她讲的故事再平常不过,平常到似乎人人都可以经历但偏偏不曾留意。而惊喜也恰恰在此:那些不经意的平常瞬间,在她笔下被层层分解,不到最后,你根本无法预料:一个堪称命运的瞬间即将发生!是的,你永远无法预料,那些难以觉察的细微平常之事,只有当它突然逼近你的眼前,呈现出命运的强大不可逆转时,你才忽然醒悟,但它看起来依然是那么微不足道的,在当时你甚至无法找出恰当语言来描述它,你不知道是该惊叫,还是该轻轻叹息,或许你什么也没做,不过瞥了一眼,或稍作迟疑,随后就轻轻放过了。

  然后,你便遗忘了。的确,你根本未曾将这微末的小事放在心上。

  而阅读门罗的小说,就像是在时间过去很久之后——也许是几年,十几年,甚至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不过按照门罗的习惯,她应该不会让事情发生在这么一个绝对算不上平常的时间点)——的某一瞬间,你蓦然回头,忽然忆起生命中曾有这么一个瞬间,而你的人生正是在这个不起眼的瞬间恰然发生了转向。是啊,这该是个多么惊心动魄的瞬间呢!

  而人生中又有多少次惊心动魄,却只是当时微渺的一瞬。门罗小说就是帮你还原那些遗失的瞬间,当你——作为读者甚至当事人的你——从大海般的记忆中重拾那片记忆的小小贝壳时,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读后感(四):吻的重要性

  “她觉得,她要做的工作是记住每一件事—‘记住’的意思是指她在心里再次体验—然后永远封存起来。这一天的经历要整理好,一点儿都不能凌乱或四处散落,所有的一切都要像珍宝一样收集起来,了解,放在一边。她坚持两个预测,第一个预测给人安慰,第二个预测现在很容易接受,以后无疑会变得艰难一些。她和皮埃尔的婚姻会继续,会持续下去。她永远不会再见亚瑟。这两个预测结果证明都是对的。”

  这是《留存的记忆》里的一段。故事讲述了夫妻二人去参加丈夫好朋友的丧礼,丧礼后,妻子要去养老院看一位阿姨,丈夫不能送她,丧礼上的一位医生主动伸出援手,提出要送妻子过去。驱车去养老院的路上,妻子与医生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发生微妙的变化(我这里情感挂引号是因为也许这算不得情感,只是某种男女独处会激发出来的一种激情),然后片刻温存。这便成为了妻子在日后三十多年的婚姻里时常会想起的“白日梦”。正是这个“白日梦”,让夫妻二人的婚姻持续了三十年,因为这给了妻子一种平衡:一种曾经有过实体的幻想与家庭琐碎生活的平衡。门罗做出的结论有些意料之外,但仔细想想又很是情理之中。出轨非但没造成婚姻的终结,反而给了婚姻某一种保证。

  当然,也许这个结局和医生在事后拒绝“接吻”有关。《老友记》里有一集讨论到亲吻对于女人的重要性,瑞秋说女生在第一个亲吻里有想要知道的一切(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is in that first kiss.)。其实这是很对的,亲吻比性行为需要置放更多情感在里面。“事后无吻”这个事实,在很多年里都被女人选择性地屏蔽掉了,这得以让这个“白日梦”保持了这么多年。最后,她重新想起这个事实,那也是因为她已经不再需要这样的“白日梦”。

  夫妻生活的平淡下面总是有暗流涌动的。门罗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描写这些暗淡生活背后隐匿的一些黑暗私人化的情感很是驾车就熟。九个短篇读下来会觉得,这是她把自己的人生打散,然后截取其中的片段重新组合成不同的人生故事。故事多是女性化视角,门罗在描写女性情感上精准细腻。她的故事不是直接的,她也不想传达给读者单一化的结论。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你时刻感觉,嗯,这是她想要传达的,可文章进行到下一段,你就不再这么想了,似乎她想表达的又有别的不同。

  而恰好,生活的真相就是如此,没有结局,只是偶然的事件;没有结论,只有飘忽不定的思绪。这大约是门罗在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的一种获得。偶然的事件给人以情感上的波动,像这个故事里一样,甚至会成为永恒的、不再和对方有关的“白日梦”。可这个白日梦的意义,却是我们自己赋予的。我是想说,不管从何种意义来讨论,这些偶然事件都没有那么深刻的意义,可我们人类又是如此的喜欢脑补,我们赋予了它们更多的意义,甚至是影响一生的意义。奇怪却make sense。

  我们很容易从门罗不同的故事里读到同一个人物的分身,不一样的名字,不同的年龄段,可就是会觉得,嗯,是她/他。这大约也是我们为什么会有种她把自己的生活打散重新排列组合的感觉。进而,会让我们产生一种想象,我们也可以这样来书写我们的生活。事实是,这是非常难的。抽离一个人物的侧面调入不同的故事,就像用同样的颜料、按不同的比例调和绘制成不同的绘画一样,这种能力不是谁都有的。

  可是我想读更多门罗的书吗?我以为,如果能够仔细品味自己的生活,并不需要读掉门罗的所有作品。

  《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读后感(五):对于人性,你我都不会是例外

  “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萨比莎一边用手指点着字母一边默念。这是她教给伊迪斯的游戏:写下自己和另一人的名字,划掉相同字母,然后点着剩下的字母,按顺序念五个词,最终念到的词就是拥有这两个名字的人将会发生的关系——在这本小说集的第一篇小说里,门罗似乎就在告诉我们:恨、友谊、爱情,你似乎永远也不知道人生会在哪些偶然的瞬间里将它们互换位置,就像你不知道自己在游戏中会点到哪种关系。

  因为萨比莎和伊迪斯这两个年轻女孩的善意捉弄,实际上从未拥有过爱情的管家乔安娜最终决定带着家具、“闯进”一个只见过一次面却“通过许多浓情爱意信件”的落魄男人家,并开始仔细地照顾他的起居,这荒谬的一切最终却修成了正果。而在另一篇小说《浮桥》中,更体现了人性中某种渴望越轨的原始冲动。化疗后的老妇金妮身体虚弱,但她却不得不默默忍受丈夫尼尔的种种不体贴,对于丈夫对社会运动的狂热,她无动于衷,于是在一个偶然的机遇里,金妮与送自己回家的少年在夜空下的浮桥有了深情一吻。门罗似乎总在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冷静叙述,让我们在诸多看似意外的人生转折中看到其背后所隐藏的人性。

  《熊从山那边来》是书中广为称颂的名篇,讲述了老年人的爱情。高贵优雅的菲奥娜得了老年痴呆症,并在疗养院中爱上了另一位病友,忘记了自己的丈夫格兰特。格兰特看着曾经的妻子与病友愉快相处,反思自己年轻时出轨而愧疚,决定成全妻子。但故事的结局却是菲奥娜重新记起了丈夫,而忘掉了疗养院的情人。小说的取名来自一首有名的英国儿歌——《The bear went over the mountain》,讲一只熊翻山越岭想看山的对面是什么,结果发现山的另一边并没有什么不同。其实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我们都想逃离既定的生活模式,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想要尝试另一种接近冒险的人生——她笔下的女性皆是如此,在传统中束缚,在束缚中渴求新的成长,于是在人性本能的驱动下, 她们抓住一次次偶然的机会逃离自己固有的生活圈,上演“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的戏剧,也像游戏般模糊了彼此的边界——你永远猜不到爱情何时会转变为恨意,友谊又会如何滑入爱情的深渊。

  以小说集处女作《快乐影子之舞》斩获加拿大文学总督奖的门罗无疑是一个写作的天才,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致以她的颁奖词为——当代短篇文学小说大师。她的小说充满时空的错乱,篇幅虽短却极见一个女性对人性的洞察力。多视角的拼接、非传统的谋篇让她得以用一种创造性的温和方式揭露一个个关乎人性的真相:不管你在何种环境中,既定的一切和模式化的生活本身总会让你产生诸多迷惘,而内心中逃离的渴望一直在心底掩藏。

  在《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这部短篇小说集中,九场隐含悲剧色彩的人生将小地方里平常人的爱恨情仇熬成门罗独特的一锅汤,她不温不火、冷静克制的笔法使汤的火候正好,读罢让人有“温水煮青蛙”之感,深陷而不能自拔。她总能让读者在了解主人公内心真实的渴望后,又深感命运的无力——门罗自己也经历了一个反思期,这部作品亦是她作为一个经过沉淀的成熟女性对女性本身及人生的独特思考。

  合罢书本,折服于门罗式的人生故事后,不禁喟然长叹——情感没有边界,堕入没有底线,生活没有输赢。对于人性,你我都不会是例外。

  《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读后感(六):我们的门罗

  每一天,门罗都会出门散步。镇上的人们,已经习惯在午后的那段时光里看见她。她的短发,鸟儿一样的尖脸,她其实足够的高大,宽阔的骨盆加上长腿,让她在很远的地方都会很显眼。她算得上羞怯,对迎面而来的熟人,微笑或淡淡的招呼之后,她会接着独自散步。

  年复一年的散步中,她头顶的短发变得雪白,距离另外的那个女人,杰西·肯尼迪越来越远。

  这是门罗那些故事里,随处可见的密码之一。对,就是那个死去总统的遗孀。在她的好几个故事里,她形容一个女人如何的美丽,就会脱口而出:像杰西·肯尼迪一样。

  你们去看看她年轻时候的相片,那种圆脸加上尖下巴,还有遥远星星一样的双眼,活脱就是一个杰西·肯尼迪。

  现在,这个杰西无可救药地老了,双眼也不再闪亮,变成了深不可测的漆黑色。黑洞,或许你可以这样叫它们,在她前往的那些荒凉的铁轨,无人的海滩,她就会那一双黑洞洞的眼睛,望向眼前的景色。

  我们的契诃夫,那个镇子以外的人们这样称呼她……我们英语的契诃夫,我们女性的契诃夫,甚至于,我们家庭主妇的契诃夫。

  是的,这个专职的家庭主妇,21岁结婚,紧接着生子。接连不断的3次生育,各自都维系了漫长岁月的两段婚姻,就像她说的,吸走了她的时间,也吸走了她的生命。但是她写作,像一个垂死之人那样急切地写,即使是在孕娠期间,她也在写着,仿佛那是留给这个世界的遗嘱。

  37岁,她的第一部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问世以后,她写得更疯了。当凌晨到来,家还有孩子暂时放过了她的时候,她不停地写着,在那生命最为稀薄的日夜交汇之际,她说,她以为自己随时会因为心脏病发作而猝然死去。

  “写作,是一场绝望的竞赛。”她成为了这个世上最优秀的写作者以后,仍然这样叹息。

  她到底存在活了下来,仍然像钟摆那样定时出门散步。5公里,并不能将她带到多远的别处,她终须折返,回到那个暖烘烘的,当然你也可以说是令人窒息的家中,呆坐,或是在无限的家务中穿梭。

  这就是门罗的日常,她的烙印。她像所有那些优秀的讲故事人一样,无比忠诚于这样的来处,忠诚于自己无法逃脱的命运。她的写实主义,看上去,真的就像是托尔斯泰和契诃夫的近邻。

  无论是某一次追随父亲的推销之旅(《沃克兄弟公司的牛仔》),还是一次老小姐举办的哀伤茶会(《快乐影子之舞》),抑或是母亲追忆里那个青年时代的女友(《青年时代的朋友》),以及一次返乡的寻访,与学生时代的暗恋男友重逢(《你以为你是谁》),一个垂老的丈夫,不得不面对慢慢降临到他妻子头脑中的阿兹海姆症(《熊从山那边来》),甚至于一场屠杀孩童的罪案(《空间》),所有这些故事里,都存在着这个女人、这个终身只搬过一次家的女人的真实感知。她的成长,她的时代,她身边的友人和亲人,她在那个小镇上听说或者看见的人生。

  她同样忠诚于这些,并且安于从这样的故乡出发。她说到底还是一个家庭主妇啊!我们阅读她的故事,就像是跟随她散步一样,起初,一切都是散漫的,目的不明。我们的目光,被路边东一处西一处的景物吸引,有时候连这这样的吸引也没有,只剩单调而沉闷的踏步,当你就快要失去耐性了,忽然,那一刻来临,一切都不同了。

  那就是每一个门罗的读者常说的,属于门罗的顿悟时刻。那一刻,明亮的终点,猝不及防地来到你的眼前,一下子就击中了你。

  那种突如其来的震颤,会在你血液的深处弥漫,久久不消。

  这一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门罗的读者,还有她写作上的对手,曾经无数次地思索这个谜语的谜底,但就像朱利安·巴恩斯说的那样,无迹可求,唯有放弃。

  我们重返原点,只能说,原来,门罗一路上都写得那么的温柔,微妙,精确,有趣而狡黠。原来,她并不像我们最初以为的那样循规蹈矩,她的行进,如同一只温厚的手掌,抚摸直抵你的皮肤以下。

  在门罗最好的故事之一《逃离》中,一开始,我们就发现了卡拉的濒临崩溃,我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但的的确确被她的紧张感染了。

  门罗的魔法其实从第一刻起,就在暗中作用了。但是,她却若无其事地说起了卡拉和她丈夫克拉克的生意:他们教人骑行的生意几近破产,而且他们的婚姻,也接近了尽头,两个人的心中都满是悲伤和愤怒。

  表面上,他们正在推进一项计划。之前,卡拉曾经前往邻居的家中,帮忙服伺那位卧病在床的诗人利昂,在此期间,她别有用心地对克拉克提及了那个病人如梦如幻的性骚扰。这种谈话,“每每的扭捏、羞怯与嬉笑之中,又添加许多新的细节。(下流,下流)不仅克拉克急切渴盼着要听,她也是,她迫不及待地取悦他、挑逗他,同时也刺激自己。庆幸的是,这方式每次都很奏效。”

  就这样,夫妻间这种肮脏的游戏,引来了利昂先生去世后他们暗中盘算的那个更加肮脏的敲诈计划。克拉克逼着卡拉去向西尔维亚,利昂的妻子,讨要赔偿金。

  这一方面再次映照出这对夫妻的窘迫,而且,他们曾经的爱恋,又已经败坏到了什么程度——多么迂回曲折,而又微妙幽深的门罗啊!

  于是,卡拉前往勒索。可是谁曾料到,面对西尔维亚,悲伤和惊惧交加,走投无路的卡拉却选择了:逃离。

  西尔维亚热切参与其中,成了一个赞助者,给卡拉资金,帮助她联系在多伦多的住处——那么明显地,她将自己在久病丈夫身边守望而潜伏下来的逃离渴望,投射到了这个潜意识的女儿身上。

  这起突发其想的逃离,当然是失败了。门罗在之前反复暗示的那个女孩儿的神经质,情绪化,过于依赖他人,在前往多伦多的大巴上彻底发作——出走的娜拉,成了丧家之犬,乞求任何人,来把自己带走,领回家。

  那个丈夫,当天夜里就知道了两个女人密谋的这场背叛,但是,当他兴师动众,前来找那个不相干的女邻居算账时,那只走丢的山羊弗洛拉,却在路上车灯的照耀下,穿越迷雾回归了。

  如同神迹。

  早前,门罗就曾说起过那只羊,她的语气,故意像是提及一件无关紧要的家庭琐事。她说,那只母羊由克拉克领回,却成了卡拉在绝望婚姻里,最亲近的陪伴,“长大些以后,它好像更喜欢卡拉了,这喜欢让它变得更多明智、更少轻佻,它似乎蕴含着一种抑郁的、讥讽的秉性。”

  早在那个逃离的雨天之前,它就失踪了,却直到那个复仇的雨夜,才太空来客一般地回归。它看上去那么小,不知怎么,让人想起了卡拉的灵魂。它成了卡拉灵魂的替代物,早于她的逃离就寂寞难耐地出走,却又晚于她的回归,而无助地低头乞怜。

  但是克拉克却杀了它,在那个莎剧《麦克白》一般的恐怖之夜,他独自实施了杀戮。他的脚,最终迈向那个躺卧在床的溃败之妻,却带上了已经无法洗净的罪恶。

  “‘你脚怎么湿了?’她问。

  ‘露水很大。’

  他转向她。”

  他们的婚姻在继续,似乎一切都已雨过天晴,但是,“她的肺像针扎似的,小心呼吸时不会有感觉,但偶尔深呼气时,就感觉那里有东西了。……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她没有出走。她抵抗着诱惑。”

  前往克拉克作案现场察看的诱惑,挥之不去,但这个软弱的女人,终究没有勇气去揭开那个最终的悲惨真相,而门罗,却用她无与伦比的智力,她不得不残忍的小说家之心,一点点地,将那无底的黑暗指给我们看。

  无数的人都赞美过门罗的洞察力,那如同特异功能的内视力,让这个困于日常的家庭主妇,可以像一名侦探那样,获取现场之外的秘密;像一名考古大师,搜寻往昔留存给我们的每一点启示。

  到了后期,门罗越来不越不满足于规矩而平滑地叙事,她越来越痴迷于时间与空间那复杂多端的断裂,她在那样的断裂中来回往返(在《熊从山那边来》的开头,那断裂竟长达50年!),求助于暗示,还有与身俱来的冷静和笃定,还有大胆,最终从自己的囚牢里逃离。

  所以,她渐渐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小说,已经明显地不同于我们经验中、那些灵光一现的短篇,她在那拼贴的时空里(她固执地将这样的时空,限定为两三万字的长度),填塞进了那样大量的人生,注定要唤起我们深切的痛苦和欢欣。

  这几乎成了阅读门罗永远不会落空的犒赏。只需要在任何的一个午后,来到阴郁的书房,当然,如果那天的阳光发毛就更好了,你只要翻开门罗的任何一篇故事,最好是用大号的粗体字印刷出来的,巨大的慰藉就一定会穿墙而来。

  《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读后感(七):玩一玩

  《爱情 婚姻 恨 友谊 追求 》FROM MR A

  1

  作为25岁的大龄男青年还被个故事虐的翻滚失眠实在是一件很丢脸的事。

  会把门罗的短篇放在睡前阅读,主要是因为篇幅固定,一个故事读完刚好睡意袭来,可事与愿违。万籁俱静之时最易情感泛滥,寂寞空虚冷,半夜读门罗相当于空腹干酒,胃疼。一直认为优秀的女性作家有种同样的特质——张爱玲、门罗、克里斯多夫....她们比男作家更善于寻觅读者内心较为柔软的部分,狠狠的扎一刀。

  威力最大的是《荨麻》,头天晚上没太懂倒头就睡,第二天洗澡的时候突然后知后觉...这篇故事类似张爱玲的《半生缘》,只是结尾稍有不同,张爱玲在两人十数载后重逢写下的那句经典“世均,我们回不去了。”骗了多少眼泪。但是门罗招式更狠毒,她是这样写的:

  “那些长着大大的粉紫色花朵的植物不是荨麻。我发现它们叫做叫做紫茎泽兰。我们碰到的刺人的荨麻是不起眼的植物,开着淡紫的花,茎杆邪恶的向外伸展,有纤细锋利能穿透皮肤的灼热芒针。那些荨麻一定还在,在繁茂的废草坪上。没有人注意到它们。”

  看起来很不联系对吧。张爱玲把悲剧推给了时间、命运这种庞然大物,门罗却说,不,不是的,真正挡在你们面前的,是无数有毒又不起眼的荨麻,你忽略了他们,你以为是那些你无法抗拒的强力把你们隔开,你把自己当做了悲剧的主角...

  2

  写作源于生活,世人常把一个作家生平如何坎坷不凡作为他写出好作品的原因,结果我们关注作者的人生多过他写下的作品,这是极悲哀的本末倒置。虽然,作品本身绝对源自作家的生活。纯粹的虚构看似容易,其实难度相当大,复制现实远较架空创造容易的多,君不见天马行空设定庞杂的奇幻、科幻、武侠称得上好作品的总是寥寥?能完全作伪不露痕迹,且深挖主题写出质感的,一定是作家本人所熟悉,勿需造假的真实人生的部分剪切。门罗的小说从未走出卧室、客厅和厨房,终其一生不曾僭越,我想这就是她每一部作品都能触动人心的原因——这是她最熟悉的生活。

  但创作是一个不断掏空自己的过程,写作是对缪斯女神的献祭。这意味着你需要不断的挖掘自己这点可怜的资源,可它终有一天会干涸。好在我们还活着,我们还有夜深人静好兄弟姐妹淘的告白倾诉,酒桌饭局同事领导的牢骚吹牛,床榻茶盅间亲戚挚爱的密语往事,终有一天我们会忍不住...结构自我是伤害自己,把别人的人生搬上荧幕则是刺向他人。任凭你如何模糊人名,替换地点,穿插剧情,改变时间,对于有切肤之痛的当事人或知情人,仍能一眼看穿你的把戏,而恰恰最可能读到你作品的就是关心你尊敬你信任你的他们,被背叛的愤怒和内心私密被轻浮展览的羞耻会化作毁灭火焰,同时炙烤书写者和被书写者。略萨说:写作是条贪婪的绦虫,他偷走你的朋友,掏空你的身体,榨干你的青春,毁灭你的生活。

  见过太多这样的作家,香港的董启章——模糊现实与虚构的界限,台湾的骆以军——活着的每一秒皆成为创作的素材,生活成为了写作的附庸,成为透过玻璃窗俯瞰的,模糊冰冷的影像,门罗在《家具》的结尾是这样的,像是她自身的写照:

  “....我走了一个多小时,看见一间药店开着。我进去喝了杯咖啡,是加热的,什么都没放,很苦——味道像药一样,正是我想要的。我已经感到解脱了,现在开始感到幸福了。独自一人的幸福。看着下午炎热的阳光照在人行道上,树枝开始发芽,投下稀疏的影子。听见从商店后传来的球赛的声音,是给我端咖啡的男人在听收音机。我没有想到我要写艾尔菲莱达的故事——而是想到我要做的工作,更像是从空中取物,而不是构造故事。人群的喧嚣像沉重的心跳一样传过来,充满悲哀。可爱的正常声波,夹杂着遥远的、几乎非人性的赞同和惋惜。

  这就是我想要的,这就是我要关注的,我的生活就是要像这样。”

  《爱情 婚姻 恨 友谊 追求》FORM MR B

  门罗1968年出道至今,一共出版14本小说集,每本收录短篇十一二,题材无非情感、家庭、婚姻,绝无僭越,每篇30到40页,十分稳定。选材的单一,篇幅的节制,叙述方式的单调,高度同质化的作品总让人觉得她不是在创作小说,更像是在机械化流水线上批量生产。

  如果我们仔细推敲门罗小说的内核,会发现它和当今流行的郭XX,安XX的小说并无不同,都是希望透过描写人物间的情感纠葛爱恨情仇打动读者,实现情感的共鸣。虽然水平有参差,档次有高低,但同样的素材反复烹煮,再怎样美味也会吃腻。门罗的小说从未离开客厅、卧室和厨房,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她在这几十年里是否真正有过成长。历史的大叙事不是每个作家都能够驾驭,可在门罗的作品里却从未见过挑战的尝试。记得董先生说过,一个作家肩负的使命感应当让他不断到海浪中击水,而不是蜷缩在安逸的庭院里信步。

  波拉尼奥说,如果一个小说家只写短篇,那么他永远只配在文学殿堂的围墙外游弋。众所周知,一部长篇小说于书写者意味着真正的挑战,它考验作者对小说结构的架设、节奏的把控、人物的塑造以及最重要的——作品的深度。深度直接投射出小说家对于世界、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是小说中最难处理的部分。小说若没有足够的篇幅,难以对主题(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数个)进行展开和多角度挖掘。短篇则好把握的多,它只需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甚至塑造一个连贯的场景即大功告成,作者可以轻易地把自己的浅薄包裹在精巧完美的故事中。

  门罗13年拿到了诺奖,但这也很难说明什么问题。文学史上许多重量级人物与诺奖失之交臂,譬如沈从文、卡夫卡、三岛由纪夫、博尔赫斯...诺奖也并不单纯,前几年便有人质疑其“搞政治”——土耳其问题作家帕慕克,中国作家高行健,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这些得奖者的代表作品或多或少都含有对当局的批判。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诺奖还有一个规律,就是平均原则,今年给亚洲,明年给欧洲...皇帝大家轮流坐,今年到我家。北美地区多年无人获此桂冠,门罗算的上恰逢其时吧。所以拿奖与否实在无法证明什么,作品是永存的,答案在读者心中。

  《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读后感(八):友谊,爱情,婚姻,没有恨,没有追求

  评论者或者编者用“提炼了人一生情感生活几乎所有的主题,用敏锐细腻的语言记述了九个极端接近人生真相的故事”“讲述小地方普通人特别是女性隐含悲剧的平常生活,以细腻透彻又波澜不惊的话语,洞见人性的幽微”来评价本书。在初读的时候我曾在思考是否要为此加上一个地方的定语。这些故事勾勒出在不同社会文化中女性的生存境况,有些情节和情感乍看令我讶异,不解,甚至抗拒,总觉得或许是西方女性隐含悲剧的平常生活,而不是这个星球上的所有女性。但隔了一段时间再重新思索,浮现出一个处境之中的个体对另一个处境的想象和靠近,方觉得这些或许真的接近了真相,至少部分真相。

  第一个故事《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篇名来自看似与主题毫无关系的一个幼稚少女的游戏。“写下一个男孩子和你自己的名字,把所有相同的字母画掉,数出剩下的字母数。然后用手指头将这个数数出来,一边说着,恨,友谊,追求,恋爱,婚姻,以此来确定你和那个男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关系。”(p.28)我不会说某天晒太阳看书的时候,无聊的做了这件事,然后想到这不适合中文名字,最后断然推翻完全不靠谱的游戏结论。这个故事,是黑暗版的欧亨利风格,恶作剧成全的圆满,如果各取所需而能够继续生活即可视作一种圆满。

  第二个故事《浮桥》。弥漫着绝望气息,就像站在浮桥上,摇荡晃动,感觉脆弱甚至坠落,大部分时候却又不是真正的危险,只是无声息的在内心逼迫人。“不要紧。她感觉到的是一种轻松的同情,几乎就像是笑。一阵轻柔的欢快暂时战胜了她的疼痛和空虚。”(p.88) 这是一个如此女性视角且没有多少情节的普通故事,以至于我怀疑多少男人能够读懂。

  第三个故事《家具》。“对过去关系的厌倦”(p.118),对截然不同生活的向往,或许是人一生要牵扯其中难以解脱的困境。忽然想起了张爱玲的一些故事,几许神似。

  第四个故事《慰藉》。他关注的,和她关注的,不一样。他的态度,和她的态度,不一样。可是他们生活在一起。某天一个第三者的吻成为慰藉。“他们是没有中间地带的两个人,在礼貌和亲密之间什么都没有。这么多年以来,他们之间的平衡是因为他们彼此的婚姻。他们的婚姻是生活的真正内容——她和刘易斯的婚姻,有时粗糙和让人困惑,是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另一件事的甜蜜,给人安慰的许诺,也要依赖于这些婚姻。它不可能成为独立存在的事物,即使他们都是自由的。但它并不是虚无。尝试它,看着它崩溃,然后想到它一直都是虚无,都是危险的。”(p.159-160) 然后不可缺少内容中的他死了,另一件甜蜜的慰藉也跟着烟消云散了。“就像涉过浅水,然后把自己投进湖里,开始六月的第一次冬泳。起初是令人厌恶的震惊,接着是惊诧自己还在移动,被一股顽强的激流抬起——你生命的表面一片平静,你活着,尽管寒冷的痛苦继续侵蚀着你的身体。”(p.162)

  第五个故事《荨麻》。"我说的是这个意思,但还有一层意思是,这是不公平的,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一种近乎无辜的直白抗议,出自一个本色的自我中心。这种抗议来自你自身,没有被公开,因而是无辜的。‘唉。’他温柔地说。哪里都不存在公平。“(p.193) 不公平,除了远离,别无它法。

  第六个故事《梁与柱》。目前最无甚可说的一篇,除了不要轻易的做交易,不管和谁。

  第七个故事《留存的记忆》。关于一日情,或者多日情,忽然想起来很早的两个手表广告。飞亚达说,“一旦拥有,别无所求。" 铁达时说,“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要是记忆能被随心所欲的控制多好,可惜“记忆只会以一种她不能控制也不能理解的方式自行消退”,而所耗费的时间一样的不能控制也不能理解。

  第八个故事《奎妮》。家庭暴力的故事。一段关系中的暴力不一定是武力的。暴力的产生源于权力的失控。

  第九个故事《熊从山那边来》。如果老来不幸痴呆,伴侣能做什么?如果老来不幸痴呆,你还会记得什么?从某种角度来说,痴呆的才是幸福的,弱势恰恰成了某种支配的力量。当然前提是,依然在一个被爱的环境里。说来奇怪,在很多感情的情境中,弱势都将获得最大的power。但当爱意一丝不剩的时候,又将是另一番景象。

  《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读后感(九):分短篇笔记

  《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

  几个小女孩的恶作剧改变了一个女人的生活,结局并非悲剧也不是喜剧,更像是成年人常说的“日子就这样过吧”……波澜不惊的堵心感……

  是的,我觉得故事里有两条线,生活在被欺骗或是自我欺骗幸福感里的女主角,和一手造出骗局,又试图证明自己能摆脱这种生活的小姑娘

  爱丽丝门罗——浮桥

  生活像是隔了一层空气一样浮在外面,因为显得无关紧要而变得苍白又绝望的女人,一边痛苦一边又迟钝地傻笑……

  如上就是我读完的感觉……似乎有点语无伦次

  爱丽丝门罗——家具

  她描写的是生活里的幽灵,你无意或者故意视而不见的部分,但一旦浮现出来就会填满整个屋子甚至把氧气的空间都消耗掉

  爱丽丝门罗——慰藉

  在伴侣的死亡之后,很多事变得清楚或者暧昧,然而“接着是惊诧自己还在移动,被一股顽强的激流抬起——你生命的表面一片平静,你活着,尽管寒冷的痛苦继续侵蚀着你的身体。”

  爱丽丝门罗——荨麻

  年少时爱过的人在成年后偶然相遇,一起淋了场大雨,在躲雨时被荨麻刺到。所有想象中的暧昧情欲最后变成一起坐在朋友的房子里敷抗过敏药膏,然后分别再不联系。

  这种爱情变成安静而沉默的溪流,那些荨麻也还就在原处,花朵微笑,无人注意。

  爱丽丝门罗——梁与柱

  这故事简直真实到可怕,我不知道她怎么在如此的短的篇幅内容纳了四个成年人的一生。日复一日的婚姻,和亲戚的关系,交易和情感,幻想中的婚外情,幸福和自私。

  爱丽丝门罗——奎妮

  异母异父的姐姐说不上幸福还是悲惨的私奔婚姻大概以另一场私奔而告终,叙述者多年后也许见到了她也许不是。最让我觉得可怕的是,看似拥有了幸福美满生活的讲述者在最后一次疑似看到姐姐,折回去确认的时候也是和丈夫找了个借口。难道就不能有坦诚而富有安全感的关系么?

  最后一个故事,熊从山那边来

  前面得那些也许失落也许伤感,但都显得很微妙。最后一个故事,疲倦,苍老,无可奈何。一个男人和他得了老年失忆症的妻子,在五十年的婚姻之后他们相爱又陌生,似乎互相在意又漫不经心。

  如果维持一生的婚姻就是这个样子,简直让人对生活绝望。

  《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读后感(十):险象环生的人生里,是什么使我们藉以期待衰老的明天?| 读门罗小说《熊从山那边来》

  「 “你是可以开车跑掉的,”她说。“开车一走了之,在这个世界无牵无挂,将我抛弃。抛弃掉我。把我给抛弃了。”」

  01 |

  衰老与创伤是人类恐惧的话题,因为它们永恒存在、无法避免。

  衰老是自发的自然过程,随着寒暑迭变,结构、机能、适应性和抵抗力都像指间沙般不可逆地流逝。纵使人类发明了小黑瓶、水光针、葡萄籽胶囊和脑白金们去延缓衰老,可惜时光仍然是强留不可、挥之即去的那双手。

  如果说衰老是人类面临的永恒天灾,创伤则愈发接近”人祸“的定义。创伤 (trauma)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本的意思是生理意义上的“伤口”、“损伤”。随着现代化和工业社会的来临,创伤的内涵从纯粹的生理意义,逐渐开始向心理学意义上的“损伤”迁移。

  机械化战争和大屠杀 (holocaust)等造成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震弹症”(shel l-shock)等现象,使创伤作为心理学和社会学术语的含义越来越丰富。创伤是人类现代社会的常见现象之一,是由人类现代社会的本质决定的。

  根据鲁斯·莱斯的描述,无论是家庭创伤这样的个体性创伤,抑或是种族创伤、战争创伤这样的群体性创伤,其原理都可以基本归纳为:

  由于某些事件而产生恐惧和惊讶之感,大脑被分裂或者解体:它不能把创伤性事件记录到心理中,因为正常的意识和认知机制都遭到毁坏。结果是受害者在正常的意识中无法回忆起有害的经历,也不能将其融合到意识中;但是这种不时侵扰的创伤性记忆会控制并折磨受害者。创伤经历被固结在时间中,它拒绝以过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永远在痛苦的分裂的创伤性的现在被重新经历。

  医学研究表明,创伤受害者会患有一系列的创伤后压力症。如果长期面对或见证甚至倾听暴力、血腥和死亡,那么就可能引起一系列症状,例如失眠、自闭、自残、滥用药物。严重时所有的能力则会退化到婴儿阶段。创伤后压力症中一个很突出的症状是对创伤源初事件的失忆——这种失忆可能是因为大脑机制受到影响,或是由主观压力造成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