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路上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在路上的读后感10篇

2018-02-05 21:5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路上的读后感10篇

  《在路上》是一本由[美] 杰克·凯鲁亚克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3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路上》读后感(一):趁着年轻,请上路吧————————读《在路上》有感

  一直坚信人是个向往自由的物种,当我们在地上时,渴望飞上蓝天,到我们触摸到蓝天时,又开始憧憬宇宙。这就是人,永远不会在原地停留,总是想探索更多的未知

  而这本书,就是一个年轻的,幼稚理想主义者对于自由的追寻。小说主人公萨尔为了追求个性,与迪安、玛丽卢等几个年轻男女沿途搭车或开车,几次横越美国大陆,最终到了墨西哥,一路上他们狂喝滥饮,吸大麻,玩女人,高谈东方禅宗,走累了就挡道拦车,夜宿村落,从纽约游荡到旧金山,最后作鸟兽散……是的,他们放荡不羁,他们不会墨守成规可能这些行为在旁人看来只不过是年轻时的迷惘导致的叛逆行为。可这才是人最初的本质,在没有被现实打磨之前对于自由、对于未知的憧憬因而作出的行为。

  记得几年前听过一首歌,有几句歌词是这样的:“背起行囊城市已在远方,对你挥挥 手,不用说再见……”,这分明是一幅杰克•凯鲁亚克式的“在路上”的典型景观。我们都会经历主人一样迷惘的时候作者曾经借书中迪安之口对萨尔发问:“……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

  关于这个问题,1000个人都会有1000个答案重要的不是最后那个答案,而是你对于这条路的追寻,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事。

  如今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不再安分守己,开始上路,走出去看看这个世界。有的人甚至开始过一种流浪生活,开始做一个全新的自己,和过去告别。人生就像是一场奔向死亡的盛宴,我们不能坐着等死,要到处走走寻找更多的精彩。流浪虽然没有安全感,没有物质上的享受,但是随时随处都会有惊喜出现

  敢于上路的人都是有着孩童般的心性,不管不顾,不在乎后果,只在乎自己内心感受,想做就去做。也只有孩子才有权利不负责任,长大的悲哀就在于此,如果你不负责任,你也就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社会也就没有义务给你理所当然保障。可是孩子不会在乎,他们在乎的只是有没有快乐,有没有感动。正如本书的作者在《达摩流浪者》结尾时发出的呐喊一样: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我们不要过一成不变的生活,我们要去寻找速度激情。去过一种永远无法预计的生活。

  当然,《在路上》这本书是适合年轻人读的书,年长的人会觉得通篇荒谬可笑,充斥着任性与不负责任的态度,无法被主流接受。他们宁愿在城市的方格子里日复一日做着相同工作,在熙熙攘攘街道中摆出冷漠的脸孔,也不愿意走出去,体会一下内心悸动的感觉。他们选择成熟,也就选择了背上世俗包袱,包袱里装着职位金钱房子,车,责任。。。。。。这一切的一切压迫着使他们对于美好事物更加麻木。他们神色匆匆,恨不得把一天过成一年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或许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实现了又有什么意义。因为这个社会的潮流是这样,他们只能随波逐流

  On the road一直是我的座右铭,这本书也是我最爱的图书之一。这些年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每一次当我感到迷茫,或者感觉步履蹒跚走不出去时就会读这本书。然后重新燃起对于生活的热情,产生前进的动力。很多旅者在上路之前做两件事,读《on the road》,看《into the wild》。这是所有渴望上路的人的圣经。

  因为热爱生活,所以不想过得如死水一般泛不起一丝涟漪。虽然会有现实的重压,可是年轻就是资本。所以我一方面努力把生活过的像孩子一样任性而自由,另一方面又始终希望可以寻找到一个目标并且不离不弃地去追寻。正如歌词里唱的: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爱自由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被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那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仍然自由自我 永远高唱我歌 。走遍千里。在没有抵达理想的圣地之前我依然只能在放任自流和不甘堕落的十字路口间继续徘徊。

  所以,趁着年轻,上路吧。

  《在路上》读后感(二):在他们的路上

  我想在中国这样一个偏于安定和保守的国度是不大可能出现类似“垮掉的一代”这样的事情的。我们只是在年轻的时候很羡慕这样的生活,然后希望自己也可以这样活着,然后发现现实很残忍,你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因为大人们要求的你是听话听话,然后,然后你成了大人。开始像那些当年压制你的大人们一样欺骗新的年轻人,告诉他们应该怎样怎样的活,而不应该怎样怎样,那样是错的这样才是对的。全然忘了,自己也年轻过,也渴望过。这就是我们悲哀的地方。

  我们的教科书也不可能承认这样的作品介绍这些作品肯定也是要求我们“带着批判的角度”去阅读。就像那位译者一样,一看就是我们的的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好学生”。还比如《麦田里的守望者》译者在序言里可笑的写道:“我国的青少年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受到党、团和少先队组织亲切关怀,既有崇高的共产主义思想,又有丰富多彩朝气蓬勃精神生活,因此看了像《麦》这样的书拿自己幸福的生活环境与资本主义的丑恶环境作对比,确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在网上找了半天才找到这段),虽然我很喜欢这位译者的翻译,看到一位翻译者(并且从技术上讲是非优秀的翻译者)这样在序言里评价一部自己翻译的作品,我真的很是不解。中国文人虚伪懦弱真是彰显无疑。

  我想,On The Road,那条路永远不属于我们。

  《在路上》读后感(三):有色眼镜

  这一年的烟酒僧生活又过了一个月多。刚开学的时候定了一个宏伟的读书目录,要读几本优秀的书,像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凯鲁亚克的《在路上》,齐泽克的《伊拉克,借来的壶》,刘小枫的《沉重肉体》,卢梭的《爱弥尔》,《庄子》等。现在看来除了小齐同学的书读的比较多以外其他的读的都很少,进度十分的慢。不由担心自己看来是完成不了了。

  完成不了,不过读一点是一点,都是有收获的,而最重要的收获并不是来自这些书,而是读书的过程。想读《在路上》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在看东方西方的时候,在读历史社会的时候,在讨论争辩的时候,我们是否自己在自己的眼睛上带上一个有色的眼镜,甚至是用哈哈镜的来对照他们呢,我们是否先入为主的认为什么观点之后再去思考分为对事实存在性或者合理性论证呢?我想当然都会有的吧,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这种惯性的思维是单向性的,令我们自己毫无察觉!比如说当我想起斯宾诺莎的时候一定会想到眼镜,而当我想起眼镜的时候却很少想起可怜的斯宾诺莎。

  《在路上》是一本像游记性的小说,读了前面的介绍之后直奔结尾。结尾的那一大段风景描写的确是美,但并没有让我提起把它全部通读一遍的兴趣,再看看后记。算是结束了。这是一本凯鲁亚克听了一个女人的聊天之后用二十个小时(应该不止)在打字机上一口气给打出来的。听说最初那份长长的像手纸的原稿已经炒到几十万了。这本书基本上算是没有读过,不过在阅读过程中我突然想到了博尔赫斯,他老人家有一篇关于《聊斋》的描述说:“开始阅读时,行文似显稚气;随后便会感到幽默与讽刺的泼辣以及强大想象力,用极普通的素材——准备应试的学子,山间的野餐,自我陶醉的冒失鬼——毫不费力地编织情节,其跌宕起伏流水千姿百态似行云。这是梦幻的王国,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梦魇的画廊和迷宫。死者复活;拜访我们的陌生人顷刻间变成一只老虎;颇为可爱姑娘竟是一张青面魔鬼的画皮。一架梯子在天空消失,另一架在井中沉没,因为那里是刽子手、可恶的法官以及师爷们的居室。”

  比起聊斋,变形记有算什么呢,卡尔维诺又算什么呢?谁敢说他的想象力超过蒲公了呢。然而这样的一本被西方人认为如此优秀书籍喜欢过呢,相比喜欢的变形记的那个帅哥的,认为卡尔维诺是最聪明的人有何其多呢(也包括我自己哦,汗!)。

  当大家都旗帜鲜明的反对cnn的时候是否知道cnn存在的意义呢?当大家在奥*运的名义下狂欢的时候是否知道奥*运的怎么一回事呢?有多少人知道那一团被人争来争去的小火苗和国会纵火案的烈火出于同一人手下呢?

  当我们看对岸又看不清的时候总是喜欢带上一个有色眼镜过滤那些我们不想要的东西(其实已经不用看了),或者带上一个哈哈镜,镜子里面的只有自己或胖或瘦的丑态。

  文章引用自:

  《在路上》读后感(四):在路上

  lt;<在路上>>

  至从看了<<在路上>>后我发疯似的迷恋上了本书的作者凯鲁雅克.青年时代杰克一样喜爱踢足球,而且是很棒的足球选手,大学时代开始向往到美国的各个地方周游,性格趋于内向。嗜烟如命,活了不到50岁便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一个极度郁闷的一整天里他在打字机上一气写完<<在路上>>这部后来影响很多青年思想的作品.他是颓废思想灌输的源头?还是解读人类心灵的奇效妙丸?,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看法.我把他归结为是他的个人遭遇.<<在路上>>并非是一部纯文学的作品更确切的说是作者对人生经历的一种阐述.是作者写的一个带有回忆味道的长篇日记,通过他的文字可以让我们从侧面了解到40.50年代美国青年在当时被美国梦所笼罩的社会环境下的种种众生相.那一段段奇趣的故事.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孔。让我对<<在路上>>里所出现的每一个人都充满好奇.同情迪安的遭遇人生是多么的无奈,讨厌迪安在女人面前耍的小把戏.但又佩服迪安总是乐观开朗的性格。那么多的人生经历,那么多的悲欢曲折,造就了有迪安那样性格乖张的人物. 可我还是喜欢这样的人。一个十足的理想主义着.想念迪安,想念迪安.莫里亚迪.多么无奈,多么让人惆怅同时又充满渴望的时刻.

  我不颓废,我先申明.很多人把<<在路上>>归结成一部是反应'垮掉一代"的自述文本,将凯鲁雅克说成是垮掉一代的教夫.这个书肯定影响了许多人,当然我也是在特别郁闷的一段时间读了此书.他们并非一无事触.他们只是一段时间对社会产生了怀疑.想用一种其他方式来规避罢了.更确切的说是社会让他们失望了才对.我们不能只光停留在书中的几件荒唐事件上,就把他们定性为痞子流氓.我感受到的是他们骨子里充满的热诚.虽然也不乏伪善.是时代的原因造就了这样一群有理想然而没有作为的人,40,50年代的美国经济大萧条.学生从学校毕业,手足无措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可是他们热爱生活,他们热爱音乐,他们热爱文学,他们四处游走,他们都是天才,只是没有合适的工作.这足以另人困惑.生活对他们来说,是那么的压抑又那么的无聊荒诞.他们把所有的能量都集中在实现自己的目标中.但是,无奈总是成为他们最好的贴身伙伴.他们的吼声是那么微弱,他们的存在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他们是宇宙中一粒极其细小的微尘.,转瞬即逝.找不到半点痕迹.

  在打字机前杰克,激昂且流畅的完成了在48年前后的游历过程,以及和迪安的亲密关系。更加让我怀念的是作者与墨西哥姑娘特里的那段短暂好的爱情。为了爱,作者每天穿梭与危险的高速路,去向棉田.将一天的采集化作工钱.买生活用品食物供养特里和她的孩子.可是再美好的花朵,终将凋零.再璀璨的灯火也终将隐没于时间.杰克还是回到了美国继续他的学业.从此与特里没有一点联系.母子二人可好,没有人知晓.只能从心底为她和她的孩子祈祷。

  我渴望上路,但它并非全部.只是一种生命历程里的一种参拜与觉悟。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整装待发迎接明天艰巨的挑战.在路上并非是一种想突出自我,卖弄个性格的摆酷,更大的程度上是要让我们去感受生命中的那份炙热与单纯.亲近大自然,全身心投入感受一下那份孤独,你会对生活看的更加清楚.

  那么今天的我们又该何去何从.是追寻先辈们遗留下来的循规蹈矩的为事风格,还是在秉承传统既发扬自我的前提下行事.我想,不言自明了。

  《在路上》读后感(五):路上,没有尽头

  向往一种漂泊的状态,

  企图以一种玩世的态度对待生活,

  遭遇老凯.恍惚了好几个下午.

  一朋友告诉我,书有时是一种毒.

  他说得对,准确地说沉迷<ON THE ROLD>这种文字是吸吗啡,

  可以镇痛,但是会上瘾.

  已经不能自拔.

  窝在宿舍,几近忘食地看完了他.

  在图书馆馆的标签上发现自己是唯一阅读它的人.

  不仅有点落寞,

  拥抱被冷落的老凯.

  回忆起5年前学画的那些时光,那是我少年时觉得最美好的时候.

  我跟着胖子到处迁徙,画通宵石膏.在冬天洗冷水澡.睡地铺.

  坐一整天的汽车去看她,那时是深秋,路边黄色的枫树美得不可思议.

  有人在收获橘子,他们随意地堆在路边.

  也看见学校.我应该也在里面的,象他们一样,可我休学了.

  我四处晃荡,忘记日期,忘记教科书.心里既快乐又有说不出的慌.

  那些美好的日子又被这本书唤起.

  那些已经消失的面孔,一张张地在记忆里对我笑.

  我几乎看见他们身上有老凯他们的影子.

  虽然空间和时间不同,但是只要有青春的生命,就有漂泊或者企图自我流放的灵魂的存在.

  向往又一次的上路,

  没有尽头的孤独之路.

  《在路上》读后感(六):在路上

  读此书的感觉真是奇妙无比。书中的人物漫无目的地在美国道路上行走着,而我则是茫然地看着他们的作品,看完之后依旧不明白写的是什么(传统的阅读目的),只是觉得经历了一种我永远也不可能的生活。虽然作品不是意识流,但读后的感觉是类似的。按我们庸俗的社会主流观点,他们是垮掉的一代,在漫无目的的消耗着人生,吸毒,流浪,性,犯罪最终死亡,可是我们在努力地学习生活工作结婚生子成就“梦想”后不也是死亡吗?那又有什么不同?

  可为什么我不可能有着这样的生活体验呢?可能正如同我无法成为后现代艺术家一样,真正的后现代艺术家往往都有着最扎实的古典主义的知识和技法,所以才能够继承并升华为新的艺术形式。而垮掉的一代们都拥有相当的知识(这也算是知识等级,没有知识的只是流浪汉),书中也有一个人形容对方象陀斯妥耶夫斯基。这一个词代表着多少知识储备。

  当然也有着特定时代的关系,我记得有人说在集权社会,为了不让年轻人过于关注政治和体制,统治者们便会想方设法让年轻人关注“性、体育、麻醉品”。而这三样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年轻人的写照。上述的年轻人们参加了二战,战后美国的麦卡锡主义又是美国历史少有的压迫时代,正是这独特的时代背景造成了年轻人对过去的社会道德不屑一顾,但又没有新的目标奋斗,空虚的精神则只好转向上述三种直观的物质刺激当中。许多人早早地失去了一切包括生命,这在作品中处处可见。真是独特的时代,独特的人与事。“我们永远在路上”。

  (写于2006年5月7日)

  “在路上,我渴望着上路。

  我的身体在飞翔,

  我的心中一片迷茫。

  没有终点,没有起点,也不是一个圆。

  我想一直走下去,但我总有一天会停下。”

  此书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在越战的阴影和共产主义威胁下的成长的一代的心声。没有前途,没有理想,也没有未来。在一片迷雾中他们追求着可能的将来。但将来是什么,没有知道,所以也只能不断地上路,奔跑,麻醉自己。

  以前根本无法理解,而现在却深深明白(也许并没有真正明白)。为什么要上路,我觉得自己也正处在十字路口,布尔乔亚与波希米亚的路口,心在迷茫,脚要上路。究竟怎么样,我不知道。我无法麻醉自己,这是可喜的吗?也许是可悲的,谁知道。我还是上帝?谁也不明白,我只有自己走下去。

  《在路上》读后感(七):他们都是乖孩子,只是不懂得该如何卖乖。

  我买了书,而且读了,并还认为这就是经典,也跟着垮掉的人们上路。

  读这本书的过程十分随性,活象就像凯鲁亚克写这本书的过程一样,纯粹是意识的冲动支配下的行为。我可以读它读到睡着,也可以越读越兴奋。情节和人物怎样了其实不重要,更重要的是阅读的过程,还有凯鲁亚克为我引领的精神空间。我确实佩服垮掉的这一帮人,还有凯鲁亚克的文字确实充满了诗性。

  这是一本遥远的年代在遥远的美国的一群年轻人们的书,我当然是向往他们‘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但我是这个年代在这个国家的一名普通学生,我找不到任何我可以像他们一样上路的理由(也许他们上路根本就不需要理由),现实由不得我如他们一样疯狂,只好在书上与他们一起在路上。他们都是乖孩子,只是不懂得该如何卖乖。

  至少他们活得真实,也许吧,虽然他们后来玩累了结局也不了了之,但在玩的过程中每个人应该都是真实的。我没看出来他们最后是否真的有笃信东方佛学,如果他们真的信了也未免太瞎了吧,也可能是我没有他们那种经历无法领悟,人要到几岁要走多少路才会成熟?我想至少他们的孩子气并未全部消失吧,一直都在路上,只是这道路平坦许多罢了。

  《在路上》读后感(八):在路上

  和所有之前未曾看过《在路上》这本书的人一样,对它最初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垮掉一代”这个粗暴的标签上,主观的以为它所讲叙的是个有关青年人的颓废与迷茫,是一代人绝望的缩影,因而是抱着猎奇的心态翻开的。

  “我思念狄安-莫里亚蒂”,凯鲁亚克用这样一句言简意赅的话结束了这本书,也为这场横跨了美国东西部的跋涉画上了句号。也许狄安会在日后的某个早晨再次出现在萨尔的家门口,拖着那个半截袜子露在外面的破箱子,也许他只会出现在萨尔向他的孩子讲述往事的回忆里,然而这一切实在是微不足道的,那些在荒无人烟的公路上穿行过的日日夜夜和在山顶峡谷迎送过的破晓黎明已经记录下他们曾经随心随意的纵情欢笑。

  只在看完整本书之后,自己才明白所谓的“垮掉”二字原来是一个长久以来的带有偏见的误解,我们由之所联想到的各种负面标签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他们并没有垮掉,反而具有最强烈的信念和更高的精神追求,一次次的上路恰恰是为了去实现他们的追求。他们吸毒、酗酒、性乱交,他们以一种不被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可的方式生活,他们被认为是跨掉的一代,然而这些只不过是大众所看到的表象,他们所做的一切并非是为了逃避生活,他们只是在用自己认可的方式来创造生活。有别于盲目并且毫无生气的而不自知的大多数人,他们才能算真正独立的个体,正因如此,他们创造出了无法取代的文化和艺术成就。

  与其把在路上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倒不如作为一种生活态度。

  现实的我们身处有着各种条条框框的社会中很难决然的向他们那样上路,但我们应该永远怀着一颗在路上的心,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不会变成一潭死水,并且值得欣慰的是无论身处怎样的时代,总会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总会毫不犹豫的上路,去过属于自己的生活,而我们则能够以一个在路上的心去追随他们。也许我们无法改变自己是普通大众的一员,但我们至少可以选择拒绝成为没有主见的乌合之众一员。

  《在路上》读后感(九):《在路上》的真正精神驱动

  特别说明的是,两颗星的评价是针对文教授的中文译本而言的。

  《On the Road》我先看了英文版的,再去翻文楚安的翻译版。我不能说文教授水平不高,实际上他很费力的把很多俚语都找到了中文对应。但我还要说这本书的中文译本和英文原著完全是两本顶着同一个名字的不同的书。

  根本问题在于对于“垮掉的一代”是如何理解的?如果你把他们仅仅理解成一群吸毒,不工作,听爵士乐,搞同性恋的颓废嬉皮士青年,那你的中文遣词造句只能是文楚安式的,你对他们的印象也只能是中文版《在路上》。

  确实,在后人看来,Jack Kerouac,Allen Ginsberg和William Burroughs是嬉皮士运动的鼻祖,但不要忘记的是,“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运动”之间不单有十数年时间上的差距,而且在精神需求上也有很本质的的区别。Jack Kerouac实际上是三人当中最保守的一个,他晚年甚至根本不承认自己是嬉皮士运动的精神领袖,60年代无数嬉皮士到他家去朝圣,被他用猎枪逼着轰出来。

  “嬉皮士”运动发展到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实际上在政治和文化的双重压力下,演变成了一个"自我放纵”和“自我逃避”的群体性社会文化运动。而“垮掉的一代”,特别是以Jack Kerouac和他的同伴们穿越美国的行为为标志的,本质上是以“自我追寻”的精神需求为内在驱动的。这是两种虽然互相关联,但本质上完全不同的精神状态。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路上》之所以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个人认为,它是第一部从人的直觉感受出发,对资本主义的结构化社会和理性主义思维模式进行全面反动的文学作品:在资本主义重新修正自己,实力冉冉上升的五十年代,Jack Kerouac以他特别敏锐的感触,体会到了隐藏在表层下面的制度化与结构化的社会模式对人精神状态的肢解和阉割,从而希望通过“体验”式的内心精神活动来化解理性思维模式所带来的沉重压力与束缚。这才是“垮掉的一代”真正的行为精神驱动力,它来源于对社会生活全面的触觉,而不是像“嬉皮士”运动,实际上来源于具体的对越南战争的反感与逃避,与功利性的社会政治运动紧密联系。

  也正是如此,《在路上》实际上不是一本“破坏性”的书,丝毫不牵扯对现实不满的“宣泄”,“反抗”和“反叛”。与此完全相反的是,这是一本“建设性”的,“希望性”的文学作品,特别强调以内心“感受”环境,自然与社会的书。我仅引第一章结尾的一句Jack Kerouac踏上旅途前的期望之语,那种充满希望而愉悦的精神状态即跃然纸上:“Somewhere along the line I knew there'd be girls, visions, everything; somewhere along the line the pearl would be handed to me."

  也正因为如此,文教授的翻译让人看的如此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曲解了原书的精神状态,不但混淆了“垮掉的一代”与“嬉皮士运动”的界限,也将Jack Kerouac“无意识”写作所焕发出的简洁朴素自由流淌的文风损失殆尽。

  我想,最好的了解这本书的办法,还是抛开译著直接阅读Jack Kerouac的原书吧。也许是我有点极端,我觉得这是一本不可能被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小说。

  《在路上》读后感(十):我还年轻,我已经在路上

  我还年轻,我已经在路上

  ——读《在路上》

  “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在路上》是一本适合心中燃烧着无限激情的人阅读的书。书中远走高飞和疯狂生活的诱惑无时无刻在激动着驿动的一颗心。

  我是在大学二年级时阅读这本书的,夜深人静的时候,床头的昏黄的台灯陪伴无限澎訇的我,我的心早已经和凯鲁亚克一起坐在陌生人飞驰的汽车上,穿过荒凉的旷野、陌生的城镇,彻夜的狂欢,酒精和大麻带来的眩晕……仿佛世界上已经一无所有,只有我在一辆汽车上奔跑在永远没有尽头的公路上。

  《在路上》是凯鲁亚克的自传性代表作,三个星期,30米长的打字纸,作者狂飚一样完成了这部小说。萨尔与狄安、玛丽露等几个年轻男女沿途搭车或开车,几次横越美国大陆,最终到了墨西哥,一路上他们狂欢纵欲,任意游荡,高谈东方禅宗……最后作鸟兽散,这就是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作为“垮掉的一代”代表作,此书影响了整整一代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被公认为60年代嬉皮士运动的经典。

  战后,人类的精神也几乎走进了死胡同,“垮掉的一代”在极端苦闷之下,以极端的放任和疯狂生活的方式作为精神上的安慰。随着存在主义思潮横扫西方社会,无论是萨特的悲观论还是加缪的局外人生活方式,都在帮助垮掉的一代逃离现实的残酷,用放荡不羁、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表达青年对现存体制的愤意、失望。如此的思想和生活又与我们的真实如此接近——

  阅读《在路上》的时候我是一位愤怒青年,在现实尖锐的棱角下,曾经的理想主义的激情和青春的执著早已经被消磨得无影无踪,只有耻辱在冷冷地嘲笑……深味鲁迅在《呐喊》的序言中说的,面对万难毁坏的铁屋子,就算惊醒了几个人又如何呢?不过是平添面临死亡的痛苦罢了。

  于是满腔无处发泄的愤怒转化成为最为颓废的生活。在比赛的球场上揍对方的球员;在夜里和同学边喝酒边看着色情电影,让兽欲和碰杯的声音回荡在整层宿舍楼,饮过的酒瓶就横七竖八地倒在宿舍肮脏的角落;疯狂地用酒精麻醉大脑,足球场上不停地奔跑直到筋疲力尽;半夜街边大排挡上肆意宴乐,然后回来坐在厕所呕吐个不停;生活就是如此这般永远颓废腐化下去……

  我为未能赶上八十年代而忧伤,那一代闪烁着理想主义的人,那以卵击石的勇气,每每让我仰慕绝倒。记得Beyond在《金属狂人》中所唱的:“心中多少的沧桑/不可抵挡的空虚/卑躬屈膝的一生/今天必须冲出那枷锁/就要像狂人/呼叫响震天/收起心中的抑郁/抛开当天的忧伤/加添一分力量/今天必须洗去那悲伤/兽性大发是我像狂人金属者/快要爆炸是我像狂人永不灭。”我越来越发现自己痛恨当时的学校和生活,我痛恨理想主义消失之后留下的空洞!我渴望自由,我要远走高飞,我疯狂阅读加缪的作品!我脑海中总是抹不去鲁迅笔下的孤独者形象……我的目的地在何处呢?

  如同萨尔在书中问那美丽纵情的墨西哥女郎一样,每每我在肮脏的厕所翻江倒海地把酒精和胆汁吐完后,独自坐在里面询问自己心灵最深的地方,“你想在生活中得到什么?”每每这个问题涌上心头时,是我最为不想直面自己的时候,我做这一切的意义何在?我为什么要过这样一种生活?凯鲁亚克已经和萨尔一起上路了,他们穿越了荒凉的旷野和陌生的城镇抵达了他们想到的目的地。与凯鲁亚克同时代的大洋彼岸,亚洲的年青人同样用同样的激情、不同的方式冲向目的地?而在欧洲的青年正在和《法国1968年:终结的开始》记载的一样,和警察打街垒战……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必然导向不同的目的地,还是导向相同的目的地呢?

  “耶和华如此说,你们当站在路上察看,访问古道,哪是善道,便行在其间。这样,你们心里必得安息。(耶利米书第六章16节)”圣经表明不同的道路通往不同的目的地。生活在基督教气氛相对浓郁的美国,但是凯鲁亚克并没有接受从圣经而来的慰籍,也没有听取“在路上察看,访问古道,哪是善道,便行在其间”的忠告,他选择了一条合乎他私欲的放纵的道路。

  凯鲁亚克和“垮掉的一代”整整一代人,选择了对政治生活的敌视冷漠,他们选择疯狂地追求感官的刺激,不断纵酒、吸毒、性滥交、高速开车和信奉禅宗佛学。但我感觉到凯鲁亚克并没有因而体验到充实的生命体验,激情过后的空虚足以淹没片刻之前的满足。宗感悟。他的文学追求,他的放纵,他的性爱,他的吸毒……只不过是过眼烟云。他唯一所拥有的就是深入骨髓的孤独,他的人生就如同叔本华所说的:“人生就是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

  但我深知确信,神造人的目的并非让人奔向一条痛苦和无聊的道路的,反而必定安排一条美好的道路给劳苦叹息的人得享安息。凯鲁亚克选择了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的人生,这是他的自由选择,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去干预。至于我的目的地在何处呢?当我意识到就算放纵也无法改变无力的状态,罪人无法自救,而且我的罪孽高过我的头的时候,我奔向了我的救主耶稣基督。只有真正在知识、情感和意志上都被自己的罪恶和愁苦压伤以致绝望的人,才会从心灵深处发出对上帝救恩的呼声。凯鲁亚克没有意识到上帝的意义,所以他飞奔在不需要上帝的生活中。

  凯鲁亚克在书中写道:“我们得下车同司机兄弟俩告别了;此时,这对明尼苏达兄弟也毫无兴致在这儿久留。同他们说了声再见看到卡车离去,我意识到我将不会再见到同车的伙计了。不过,聚散原来无常,生活就是如此。”聚散原来无常,曾经的“垮掉的一代”,早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引导着美国今天的生活,他们曾经和凯鲁亚克是同路人,也曾经一起上路过,但我相信他们更加体会到“在路上察看,访问古道,哪是善道,便行在其间”的背后的深刻意味。

  一九六九年十月二十一日,凯鲁亚克在佛罗里达圣彼得堡去世,享年四十七岁。虽然世人在他的死上披戴上传奇的色彩,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凯鲁亚克在年轻的时候就被死亡追上了,他在路上的生活彻底终止了,他去了他愿意去的地方了,他已经得到他想要得到的东西了,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和他疯狂生活一样,我所选择的道路不也是疯狂生活的路吗?

  或许我的道路比凯鲁亚克更加难走百倍,他驾车飞奔在路上享受惬意的风景,我在观看赏心悦目的风光的同时艰苦跋涉着。凯鲁亚克死的时候还被人披戴上传奇的色彩,而我死的时候可能还被野兽撕裂尸体……然而,我坚信和他的道路不同的是,也是我走上这条道路前后的经历所见证的,我深知我的道路通往何处。生命痛苦的蜕变中我体会到人生是可以充实喜乐,而不是以前的空虚痛苦。仿佛在天堂的喜乐催促我更加疯狂更加竭尽全力地生活,奔向那应许之地。

  “我还年轻,我已经在路上。”我也和凯鲁亚克当年一样年轻,我也和他一样放肆地在路上狂奔,唯一不同点是,我和他奔跑的原因不同,所走的道路不同,目的地也不同。

  2007年8月9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在路上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