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女人、火与危险事物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女人、火与危险事物的读后感10篇

2018-02-04 20: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女人、火与危险事物的读后感10篇

  《女人、火与危险事物》是一本由[美] 乔治·莱考夫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5,页数:69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读后感(一):语言文明的基石

  前不久看了由小说《你一生故事》所改编的电影《降临》,女主是一名语言学家,她在她的书的序言中写到“语言是文明的基石,它是将人们连结在一起的胶水,它是在冲突中最先使用的武器”,然而本书所说便是关于“语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符号,书写符号,手势表达与语言都属于这个系统之中,语言有着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社会性与个体性,语言的对于文化与社会构造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时间与文化的载体,也是社会与个人桥梁同时对于科研与进一步探寻心智工具

  作者乔治·莱考夫,生成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创始人,本书是关于认知科学的著作。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第一册中分为两个部分,“超越机器的心智”与“哲学启示”。就像心理学在未建立科学实验室之前,很大一部分起源于哲学,认知科学早期也是与哲学分不开的,认知伴随着哲学上的问题。第一册的第一部分中,有些很有意思东西,例如书名中的三个词:“女人”“火”“危险事物”,当我们看到这个题目时,大概有过很多联想,热辣的女人是诱人的危险事物?或者惹怒女人是危险的等等。其实,这三个词澳大利亚原住民迪尔巴尔人的语言系统中,在她们的文化中,所有的名词归属于四个类别之中,把这三个词归属一类。在母权氏族中,太阳代表女人,月亮为阴代表男人,这早于太阳代表男人为阳,月亮代表女人为阴。甚至神话中,后羿射日,原型便是映射着父权对母权的抗争。还有关于词的辐射状范畴,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关于词语的演化过程,如书中举例日语中的类别词“本”,从这个词拓展开的其他词或者短语。最近学习英语词根,也出现了从词源与历史解析单词的词根与词缀的情况。英语中有很多词根组成都是外来语,如希腊语古典语等等,而相对熟识的单词词根,由外来语组成的词根往往会更让人难以理解,如jur,juris=swear,law这些等等,而有些同形不同意的单词往往有着联系,如bank有银行和河岸的意思,银行是金钱的堆积,而河岸是泥土的堆积。难以想象时候一个简单的单词或者字可以从很多个方面进行解读,甚至可以追溯到历史与当时社会环境等等,这些都是些相当有趣的实例。而书中关于中文中的隐喻也许更能让人找到共鸣乐趣。第二册为三个实例研究,每一种语言都是富含隐喻的,英文是描述性语言而中文是概括性语言,在隐喻这方面我认为用中文去探究也许会更有意思。

  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对于我们的内心都还在探索着,每一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打开一扇新大门。就如《降临》中的非线形拼写法,代表着它们的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痕迹,我们也能从语言中探索到更多的东西。

  《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读后感(二):范畴里的心智奇观:读《女人、火与危险事物》

  本书的作者是认知语言学派的著名学者莱考夫。莱考夫以研究隐喻而出名,其研究范围却不限于隐喻。本书在此之前已有台湾出版的中文译本,但大陆读者极难购买和阅读。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这个译本是国内出版的第一个译本,前驱之功不可谓不大,但也有一些问题。以下我先谈一下本书的背景内容,再来讨论本书的翻译和译注。

  一、背景与内容 通常认为,《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女人、火和危险事物》及《肉身中的哲学》是莱考夫必读的三本书。除本书以外的两本书都是莱考夫和约翰逊合作的。这几本书的共同特点都是将对语言的探讨与对人类心智、认知的探讨结合起来。一方面,从语言的系统性特点出发揭示人类心智运作的特点,另一方面,以人类心智、认知运作的方式解释人类语言的许多重要特征。 任何一家学说的产生,都有它特定的背景。尽管莱考夫喜欢宣称,他是在挑战西方延续达几千年的客观主义传统(姑且不论他对西方传统的大而化之的界定是否可靠),他的学说的直接挑战对象却是生成语言学、形式语义学等等派别。莱考夫的老师乔姆斯基便是生成语言学的巨擘。莱考夫在学术研究中逐渐背离了老师的思想,而自成一说(其叛逆倒是与老师相似,因为乔姆斯基的思想是对他的老师的反叛)。 本书分两册,第一册是理论研究,取名“超越机器的心智”,第二册是实例研究。第一册又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名为“范畴与认知模式”,实际上是一个标准的语言-认知研究,第二部分名为“哲学的启示”,则重点梳理与这一语言-认知研究相伴随的哲学上的问题。 第一册第一部分: 生成语言学的范畴概念是古典的,或者说亚里士多德式的,因而莱考夫一开始便大谈特谈“范畴化(第一章)”,从各处寻找证据反驳古典的范畴观(第二章),并进而将其运用到对语言各个层面分析上(第三章),可谓用心良苦。接下来的第四、五、六、七都是同一思路的拓展和深化,莱考夫以大量语言材料证明,人们对事物的范畴化并非界限分明,而是呈现出混杂、边界不明、有核心边缘等等特征。这一认知模式在语义学上有突出地体现;而语言运用的一些奇怪特性的来由,也应当追溯到这一认知模式。因而第八、九章便再次回到对“认知模式”的探讨。 第一册第二部分: 由于“语言与认知研究”中的许多议题与哲学上的问题高度相关,所以自乔姆斯基以来的理论语言学常常由语言学的探讨过渡到哲学的探讨。莱考夫在这一点上跟他的老师相似,尽管其观点大不相同。名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据信是国外SCI刊物近几十年人文社科方面引用次数排名在20以内的著作)后半部分便大量涉及哲学,本书第一册第二部分则径直名为“哲学的启示”,占了全书近一半的篇幅,到《肉身中的哲学》时,干脆就是对整个西方哲学传统的重估。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反对“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由于语言学、语言哲学乃至认知科学界主张“主观主义”的人极少(他们大部分身在文学、文学评论界),本书第二部分则主要致力于反对“客观主义”。这部分涉及数理逻辑、分析哲学、形式句法学、形式语义学等(第十一至十六章),内容十分驳杂。作者一一驳来,只是为他所认同的“认知语义学”铺路(第十七章)。作者再一次论述了他的“体验主义”(experientialism),并以此为基础,重新审视沃尔夫的语言相对主义(第十八章)。除“总结”以外的最后两章,一来反对自20世纪中叶一来颇为流行的“心智如机器范式”(第十九章),二来以客观主义引以为傲的数学做了一番分析,论证数学认知活动也并不像客观主义者所主张的那么简单。 第二册: 本册收录了三个案例研究。认知语言学的文献非常庞杂,事实上在莱考夫之后,还有不少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案例进行重新探讨。这些分析虽然总体特征和思路相近,但在具体细节上往往各有见解

  二、译与注 译者在翻译上下了很大功夫。译者之一李葆嘉还特地写了一个译后记。但遗憾的是,本书的翻译却非尽善尽美。部分原因自然是本书内容庞杂,涉及过广,同时有不少艰深之处,即使是阅读和理解,都可能给读者造成很大困难,更遑论翻译了。 最严重的一处错误出现在244页。243-245页讲述帕特南定理的推导过程。帕特南以“A cat is on a mat”(这似乎是西方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非常喜欢的一个例句)为例,说明模型论语义学的局限性。此处我阅读汉译时有点疑惑,后查原书,发现有一个重大的误译。244页说: cat*和mat*的定义运用了三种情况: 1.Some cat is on some mat and no cherry is on some tree. 某猫在某垫子上,而没有樱桃在某树上。 此处虽将英文标出,却误将英文的“some cherry”写成了“no cherry”,导致意思南辕北辙,而后文的论证,也因这一误译而变得不能成立。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译名不统一的情况。如47页“译注”已说明,本书将“emboodiment”译作“亲身化”,“disembodiment”译作“离身化”,“embodied”译作“亲身的”,“disembodied”译作“离身的”。译名选择可谓颇费了一般心思,也很能传达莱考夫的思想。但349页却将“disembodied algorithm”译作“无实体算法”,将“disembodied mind position”译作“无实体心智观”。这可能是最终统稿时的遗漏导致的。不过,这几处都把英文标出来了,多多少少可以减轻误解。 从总体上看,本书的翻译还是可靠的。毕竟本书内容庞杂,思想艰深,很难完全消除译名不统一和误译的情况。 大量的评说性译注是本书的一个独特之处。译者虽自称与莱考夫犹如“他乡遇故知”(691页),却每每如诤臣般指出莱考夫分析或立论不够严密之处。但译者的评说未必是全然正确的。如21页称:“[运动][向上]是climb的核心义征,climb不可能不包含‘向上运动’的义素。”译者很可能是受了汉语的影响而做出这一判断的,事实上climb也可以指水平的乃至向下的运动,如存在climb down这样的说法(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Jackendoff也曾谈过climb未必是向上的)。《译序》第三段说“可以推定week的初义就是‘七’或‘七日’”,理由也似乎单薄。查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week的初始义被定为“变化改变”(change, alteration),似乎比“七”或“七日”来得好。 至于其他的译注,多多少少都是可以进一步商量的。译注者虽然服膺莱考夫的总的见解,在许多问题上却仍有自己独立立场,我们作为读者自然也应当兼听之、细辨之,既不能一味地认同作者的观点,也不能一味地追随译注者的反驳。这样,我们才能加强自己的思考能力

  三、语言与心智的奇景 本书的题目很能引发人的遐想。女人、火、危险事物,这几个词合在一起有点奇想天外的感觉。没有翻开书的读者也许会以为,这是一部奇幻小说。但真相是,“女人、火与危险事物”指的是一个语言学或人类学上的事实:迪尔巴尔语言把它们划入了同一个范畴。莱考夫以这一事实为例,说明人类的范畴化的模糊性和复杂性。而且,这一模糊性和复杂性在所有人类语言中都有体现。由此,莱考夫展开了他对人类语言和人类心智的探索,揭示了人类语言和人类心智的奇幻性。在这一意义上,本书虽非奇幻小说,但其奇幻实在与之不相上下。你可愿一睹语言与心智的奇景?仔细阅读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读后感(三):我们将要被机器取代了吗?

  2016年3月9日至15日,人工智能AlphaGo战胜了韩国围棋顶尖高手李世石九段。一时间人们都在谈论人工智能。史蒂芬·霍金认为,人工智能可能在突破某个临界点后,具备比人类进化更快的发展速度,以至于给人类带来威胁。曾经只在电影《黑客帝国》中展现的世界似乎下一刻就要来临。媒体发表了很多关于人工智能的预言,这些预言普遍认为,到2025年,人工智能将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深刻影响。从报刊、电视网络到公司、学校都在讨论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我们不禁要想,生活在这个时代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 不过,从1997年超级计算机“深蓝”战胜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到2016年人工智能AlphaGo战胜李世石,十九年的时间过去了,人工智能进步的速度似乎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快。甚至有的专家认为,人类的生存被人工智能威胁“在几百年里不会发生” 。然而人工智能到底会不会奴役人类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区分一下“人工智能”这个概念。如果把人工智能理解为具备人类平均思考能力的机器大脑,甚至超过人类的水平,那么这种人工智能就是“强人工智能”。如果人工智能只具备解决单一事务的能力,那么这种人工智能就是“弱人工智能”。我们可以合理地假设,弱人工智能通过组装——就如同人类的躯体由四肢、躯干和头构成那样组装起来,是不是就能够成为“强人工智能”呢?就现在的情况看,似乎并不行。 那么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的区别在哪里呢?美国认知语言学先驱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认为,区别就在于两个语言系统之间不具有“通约性”。简单说来,当我们设想机器程序是一种语言系统的时候,我们就把自己想要机器做的事按照机器的语言来编写成程序。在这种机器语言中我们规定,输入1得到A,这样只要我们给机器一个信号,机器就相应地输出一个答案。事情似乎很完美。但是莱考夫提醒我们注意,机器语言的符号没有含义,当程序员设想其程序模仿了某人的思维时,程序中的代码实际上没有意义,那个被模仿的人所想的事情没有进入程序之中,程序只是被编写者自己理解为有意义。也就是说,程序只有在编写者自己那里才能得到理解、解释和应用,一旦它脱离了能理解它的人,它丝毫不会有人所赋予的那种含义。这似乎很难理解,其实这就是说,编程者在编写程序的时候,根本没有办法把人类的思维模式(语言)转换为机器语言,其结果就是机器并不能以人类思考问题的方式来运作。机器暂时还不能成人! 人类的语言为何如此特殊?莱考夫认为,人类的语言虽然受到其经验的不断塑造,但是并不是以一个概念对应一个事物,一一对应的方式构成的。人类首先是获得了基础层次的范畴,这些范畴很直观,在人类的各种语言系统中都差不多。比如,我们首先是对猫、狗等动物熟悉了之后才逐渐抽象出动物的范畴。猫、狗就是基础层次的范畴,而动物则是上位范畴。我们提到动物的时候并不能想象一个“动物”,反而我们想起了自己熟悉的小狗。神奇的是,当我们想起那只小狗的时候,我们想起了爸爸妈妈,正是每天和爸爸、妈妈、小狗待在一起构成了我们的生活。人类的思维具有链锁效应,我们总是能够发现一些按严格的逻辑划分不属于同一个类型的事物具有相关性。我们能够利用我们的这种思维方式,快速地理解我们从未接触过的概念,因为我们把我们熟悉的概念当作范例(核型)。相反,机器并不能理解这些不属于同类的事物有什么相似之处,这源于机器的语言符号是严格定义的,甚至大部分是空的。边界严格的符号缺乏范例的特性,范例总是包含了很多的理解方式,具有含义。所以当机器要处理一个事务时,其总是依赖于数据库,它会比较数据库中的某项数据和它所接受的信号是否严格对应,一旦对上号就输出设置好的结果。所以我们这个时代,人工智能的一个主要子话题就是大数据,机器依赖大数据来更好地完成我们想要它做的事情。但是数据库的扩大需要更强的运算能力,就此而言机器太笨了,它不懂得人类的思维捷径,不会按照范畴的相似性来快速地得到答案。 按照莱考夫所揭示的人类语言的特殊性,我们丝毫不必为AlphaGo战胜人类而忧伤。棋类游戏的特点就是规则简单,机器语言可以很好地运用棋类的规则来运算。对于AlphaGo奇怪的棋路,我们也不必感到丝毫的奇怪,因为这正证明机器的运算方式和人类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我们不能象AlphaGo那样每秒运算数百万亿次,然而人类却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能够与AlphaGo一争高下。只要人工智能还不能够完全模拟人类的思维方式,强人工智能的时代就还远离我们,而这种模拟不是单靠加大数据库和加快运算速度所能办到的。 我们对自己的了解有多彻底?我们永远在了解自己的路上蹒跚前行。人工智能就是一面镜子,镜子中的影像就是此刻我们对自己的认识。

  《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读后感(四):淘宝体书评001

  人认识世界的基本程式就三步,先认识,再分类,最后推演,所有的认知模式皆如此是人类思维的共通方式。这观点不是我发明的,但我同意,故下面所有内容都是基于此观念写下来的。

范畴分类影响认知推演

  乔治雷考夫的《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这本书最好还是看副标题《范畴显示的心智》——语言范畴划分下显示出来的心智模式分析。语言是人类认知自然和构建社会发明的工具,人这个物种因为各自的语种不同延伸出的不同语言系统构成了各自的概念系统,有自己认知格式塔。

  相应的人类对自身语言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是人对人类认知模式的回向自省。这是此书(《女人、火与危险事物》)的主要目的,虽说此书译序中声称,雷考夫的基本立场还是现代欧美人心智模式,但亦然也有人认为现代欧美人的心智模式也是建立在古希腊哲学体系下发展出来的。

  范畴化即我们认识事物时所用的分类法,人们将不同个体的事物按照人所认定的属性和普遍联系将其规划为不同类,在中国古代有“洪范九畴”的说法,不过此书更多的可以当做是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工具论 范畴篇》中的进一步延伸和整理,毕竟现代认知体系还是在他的范畴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变体。

  翻译成人话可以说成,范畴是人类在自身强大的开脑洞能力之下,在脑子里做出来的一个个篮子(容器),然后将世间万物用词汇(花、鸟、鱼、虫)按照所认定的特点放到各种篮子(容器)里。假设说,人类在正式范畴化认知世界之前人对世界的认识是混沌无序的,范畴化即是将混沌的世界做了切割分类。即代表,范畴化是人类所有认知模式下共通的第二步,只是因为不同语言系统对世上万物的分类方法不同,进而影响了共通步骤之下的第三步,推演。对世界的不同推演过程构成了人类的宇宙观、世界观、价值观。

  对某一事物不同的范畴划分即在统一推演模式下依然会产生不同的推演结果,错误的范畴规划会导致错误的推演论证。

  举个简单的例子,三聚氰胺目前被划分为会让人肾结石的毒物,但是如果有人脑残把三聚氰胺划分到能让牛奶蛋白质更丰富的营养物,当年的三聚氰胺案就会可能被认定为是那群小孩子自己体质不好或者那里的水质不好等等奇葩理由,而错误的认定病因并不在于三聚氰胺。

范式与基本经验的扩张

  然后就要说到推演,在此借用个前人提出的观念,库恩的范式。在读者看此书时也可以在书中看到以此点为基础的认知观念,在此之前是否有人更早的提出过类似观点此文不做讨论,只是笔者在个人阅读经验上较早接触并认可此观念,故在此作为引用。

  范式是一种理论体系,它指的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等的集合。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库恩声称“采用这个术语是想说明,在科学实际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设备统统在内的范例——为某种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了模型。” 范式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这些东西在心理上形成科学家的共同信念。这些共同信念的集合有可能会因为基础经验的扩张而被改变,但先验接受了某些范式的学科团体会选择性的忽视新出现的基础经验。

  举个具体的例子曾经的地心说,它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心说在现在人看来很可笑。可是人的确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如果仅仅以此为基础经验自然会推演出地心说的世界观。人因为对世界有不断增长的基本经验而产生新的认识。

  所以,在古代对于有人因为基础经验的增长而发现地心说是错误时,旧有观念集团的选择是,弄死他。

  然而因为基本经验的扩张让人发现,人类对于世界的感知经验也并非是客观的,这些都是受制于人类感官系统的限制。

  举例子,人的认知世界之所以会有颜色,是因为人的眼睛能够对电磁波有所感知,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电磁波的波长在400~760nm之间,但还有一些人能够感知到波长大约在380~780nm之间的电磁波。

  《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读后感(五):当吵架时,我们在吵些什么

  一日,朋友向我抱怨了说,同老婆吵了一次毫无意义的架。 两人原本在刷片,却因为某段情节,就关于“亲戚”的话题吵了起来。我的这位朋友从小生活在和睦的大家庭中,在他的概念里,“亲戚”一词代表了“能够给予温暖和帮助的人”;而他老婆生长的家庭亲戚关系并不和善,因此“亲戚”一词在她的心里代表了“不想打交道却不得不打交道的人”。 “吵到最后,我们才发现各自口中的‘亲戚’,压根就不是一个含义。”朋友如是说道。 这便是语言学中“范畴”概念最直观的体现。 简而言之,当我们听到一个名词的时候,大脑中最直观的反应出的并非某个特定的对象,而是一个包含了诸多概念和对象的集合。在传统的认知语言学里,认为“范畴”是一个固定的概念;而这本书的核心却是在讲,“范畴”一个有核心、有层级、并且因人而异的范围。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正在看这篇书评的朋友,您看到“老傅”这个词汇时,心中闪现的应该是“豆瓣头像是个胖子的ID、这篇书评的作者”;而我现实世界的朋友想的却会是“某某人的豆瓣ID”。这两个“范畴”有何异同呢?首先,“老傅”都是豆瓣的一个ID;其次,这个ID的背后,操作它的是一个现实世界的人类。此为“范畴“的核心。除去“核心”外,网络的读者并不认识我,因此他们的附加信息只有“写作这篇书评的人”;而认识我的、现实世界的朋友,显然会联想到更多的信息——例如我还欠他一顿撸串。 语言学被带到大众的面前,还应当归功于不久前热映的科幻电影《降临》。不过在这里我想说的是特德·姜的另一部作品,《领悟》。看过这部作品的朋友应当知道,书中的主角是一个拥有超常认知能力的人。此书的精华在于文末的“一句话杀人”。主角为何会死于对手的一句“领悟”呢?这牵涉到认知语言学的另一个概念——语义启动网络,或者说,“范畴”概念在人脑中最直接的体现。 当我们听到一个词的时候,我们会想到这个词所代表的“范畴”。“范畴”作为一个集合,各个元素的反馈是有一个先后顺序的;将这个逻辑顺序画成网状图,便是“语义启动网络”。对于普通人而言,听到一个词时,启动的信息可能只有几百字节;而对于超人的主角而言,启动的信息却是天文数字,于是大脑超负荷,死了。 ——言归正传,在我心中,科普书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为“文献综述型”,作者完全没有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按照专业期刊综述的方法写作;第二等级为“有了自我理解的文献综述”,作者好歹将文献的语言转化为了更加亲近读者的语言,尽管内容依然晦涩;最高等级为作者对此领域融汇贯通,且有着出色地表达能力,能够将零基础的读者引入领域,直至成为专家。 此书毫无疑问地属于最高等级。 诚然,书中的一些观点同样值得推敲。例如人类生理学细微的差别会否对“范畴“的产生起到决定性作用,逻辑是否先与认知而存在,等等。但相信读过此书,认知语言学对你而言,再不是一个陌生的领域。 同时,再次同爱人吵架时,你大可以说,“先谈谈我们的范畴吧!” 说不定你们会吵得更凶。

  《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读后感(六):重新认识语言

  俗话说“女人是水做的”,当女人与火扯上联系时,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这本由乔治·莱考夫写就的《女人、火与危险事物》,或许能为我们做出解答。当然,作者在一开始便给出了答案:迪尔巴尔语把女人、火与危险事物归为巴朗类,即把它们划入了同一个范畴。这就不得不提到书的副标题“范畴显示的心智”,若对认知科学领域有所了解,想必知道认知语言学入门课就是范畴问题,而要接触这个问题离不开莱可夫先生的这本书。 鉴于大部分读者不太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我先简要介绍下作者乔治·莱考夫,他是生成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创始人,曾任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主席。在1975年,莱考夫提出心智的亲身性,开始创立与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一致的认知语言学,由此形成基于实证立场的第二代认知科学(第一代认知科学产生于先验哲学世界观),从而让认知语言学走向新的转折点。本书也在此基础之上,根据人类的范畴化以及认知模式研究,阐述了新的“经验主义”,帮助我们进一步揭开人类心智和语言的奥秘。 全书分为两册,简单概括来说,第一册是单纯的理论分析,进一步实践就有了第二册的实例研究。在第一册“范畴与认知模式”中,莱考夫主要论述了语言现象所反映出人类的认知能力,书名的例子便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而这种认知观的变化,也深刻的影响着语言学的发展,进而在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的基础上,衍生出认知语言学。为了详细介绍这一学科的观点,莱考夫一方面利用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语言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语言现象来揭示人类的认知能力。而这种认知难免会牵涉到不少哲学问题,众所周知,哲学是从古希腊思想家发展起来的,故在“哲学的启示”中,莱考夫不断批判自古希腊以来、西方流行的“客观主义”,从形式学派到数理逻辑几乎一网打尽,并在猛烈的抨击中,进一步构造了“认知语义学”的蓝图,以及相对应的“经验主义”。至于第二册的实战,主要是理论基础的推广与应用,即经验主义的用武之地在哪。 看完莱考夫对哲学的批判,说实话,带给我很大的震撼,尤以数学为主,我从未想过以客观严谨为首的数学居然有着不小失误,在我看来,数学是所有学科中最为正确的一门学科,因为它一切定理、公式都是在公理化体系之下,通过一步步推导得出,当然,其中不乏有人为定义的东西存在,但数学思维和数理逻辑都算是相当靠谱的。可经过莱考夫有理有据的反驳,貌似我的价值观、人生观都被瞬间颠覆了……(有机会我要与我的数学老师好好探讨下) 总体说来,莱考夫提出了对人类思维的新见解,以及观察语言的新角度,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认知观念。这不仅仅针对语言学,同时也针对整个世界、社会和文化的探索与理解,作为一个跨学科研究的范式,它综合了多个学科有关心智研究的内容,这种富有见地的思想值得我们学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