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最糟也最棒的书店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最糟也最棒的书店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06 21:0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最糟也最棒的书店经典读后感10篇

  《最糟也最棒的书店》是一本由[日] 松浦弥太郎著作,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糟也最棒的书店》读后感(一):台版前言和第一章试读

  《最糟也最棒的书店》序言

  作者:松浦弥太郎

  翻译:江明玉

  有本名为《如何不上班地生活》(How to Make Money Without Doing Time,1980.日文版于一九八一年由晶文社出版)的书。作者是雷蒙.梦果(Raymond Mungo)。内容是描述他在西雅图开了一家小书店的股市。因为时代背景是七十年代初期,嬉皮文化还深植于轻年人的思想中,书中的想法行动精力来源都非常的前卫,充满了自由精神,当时还只是蜉蝣於社会染缸里的我,越读越向往遥远彼端美国大陆的广博及自由。《如何不上班地生活》这书名,多么地清爽而充满魅力啊。但是仔细想想看,马上就醒悟到,不上班又能赚钱度日的方法,不表示不用劳动付出。这之间的差异非常大。仔细咀嚼这书名,我的心中燃气了些微的火光,“原来有一种选择是可以不上班又能赚钱过生活的。。。。。。”,那盏明灯至今依旧在我内心的某处暖暖地照亮着。

  我们所受的教育,一向是要竞争分数,被迫努力学习不会的事情,总是有人在背后推着,往上再往上。然后在道路的彼端,就是永久地就职于所谓的一流企业父母不断告诉我们:“要进好公司哦。”这被认为是一条最好的,能得到幸福康庄大道。那么,得到幸福幸福的方法,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呢?以世间一般的标准来检阅,会发现真的非常少。然而,这些选择几乎都是跨越过学历这个障碍人才能够拥有的。在一流大学,取得好成绩,在顶尖公司,取得好职位,只要拥有这些,就可以挺胸抬头,过着幸福而争取的人生。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是否必须从那少数可以得到幸福的方法当众,选择一种?如果不去选择,或者是没有选择的权利,那么无法选择的人该怎么办才好呢?又,是否真的选择了那些可以得到幸福的方法,就真的能够幸福了呢?像这样的疑问不安,越是了解现今的社会状况,就越是不断地涌现,无法平息。

  这个“只工作,不上班”的系列,我期许它可以像前述所说的那本书名一样,让许多人感受到一点点缓缓涌出的勇气和发现。希望每个拿到这本书的人,都能像我当初一样,在心中点起一盏微微的希望之灯;或者像是在心底吹过一阵舒服微风。让大家知道,选择上班虽然不错,但不上班,而靠自己力量创造出新的选择,也并非不可能。最近,从很多人口中听到新一代年轻人放弃未来。他们说,因为现在这个社会,连活下去的方法都必须是妥协再妥协才能得到。我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什么样的选择都可以,唯一不希望年轻人选择“放弃”。

  如果有人问,不上班又能赚钱过日子的方法是什么样的方法,我会告诉他就是“绝不放弃”。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事,其他人会觉得开新,自己也会开心的事。虽然无法成为第一名,但是是自己唯一会的事、形形色色的事都可以。也许这样的路会很漫长,也许会很辛苦,很劳累,可能生活拮据,但一定会有感觉到幸福的瞬间。在一天里头,一定会有人在某个时刻需要你。就算是在不得已情况开始上班,只要不放弃,不失去这样的信念,也许就可以轻松度过一天中令你感到痛苦的时刻。像这样,就算现在无法马上去做,但是总有一天一定可以圆梦,这样的想法也是一种选择。不上班绝对不是一件坏事。也不是什么事都没做,就是不认真,就失去了做人资格。只要每天都能想一想,怎样才能过得幸福?只要是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管用什么方式过日子都好。这就是所谓的自由。每个人都有唯有自己才知道的各种状况,也有很多可以走的路,每条路有各自的好处,也都可以选择,如果没得选择,那就去创造新的选择好了,不管重来几次都好,就算是停下来,或者是走回头路,也都不成问题

  这个系列,是我很喜欢的一群没在上班,但每天都过得很踏实人们,讲述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对工作和生活想法的书。这些人的工作与生活,与其说是完成时,不如说都还是进行时。这些书,绝对不是How To 工具书。希望大家可以从书中读到作者每天过生活的方式,在生活中拥有的想法、视野,在心中所珍惜的的事物等,这些东西化成了具体形状,形成了他们现在的工作与生活。然后,你也能借此有了一点活力,增广了一些见闻。

  序言写长了,怀抱着这些想法,首先就有提出这系列的始作俑者松浦弥太郎开篇,请多指教。

  第一章 M&CO.的由来

  第一节 什么才是真实

  我从来没有想过,会象现在这样从事与图书相关的工作。二十五岁之前的那段时间,我从高中休学,去了美国,回来日本之后也一直在美国跟日本之间往返。那时候的我,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才好,一直觉得很迷惘。自己该做什么好呢。。。。。。这个答案,或许知道现在都还不是那么清楚明白吧!

  高中休学的理由,如果不回溯当时的心境,我想很难说明那时候自己的感觉。但,有一件事可以很确定的就是,当时的我可以说是和周遭环境格格不入。说是任性也的确是任性,但当时我感到一股莫名其妙危机感,觉得光是待在学校,我可能会疯掉。绝对不是因为早起很麻烦,或是为了有更多时间玩乐才休学的。总之,要说明那时候的感觉,真的很难。

  当我认真的想作某件事时,刚开始都很顺利,但是中途一定会碰到非常大的障碍。从小时候起一直就是这样。就好像是固定模式一样,我立志想作什么事情时,中途一定会出现某种障碍,让我无法继续下去。然后因为跨越那道障碍的力量,我总是一遇见挫折就放弃。现在回想起来,会这样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我不知道如何跨越障碍,所以当下只好逃开。所以,高中休学也是这样,当时我自己也不禁觉得“啊,又来了”。

  从小我就思考“什么才是所谓的真实”,然后一直在寻找自己日常生活当中的“真实”。同时,也抱持着很多疑问,为什么这是正确的,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等等。是一股比别人多一倍的强烈感受性,非常迫切地想知道“真实”的心情

  因为这样的关系,所以不免怀疑学校是不是没有所谓的“真实”。学校里真的有很多不合理的事情。大家都对于“必须去学校”这件事情,觉得有些不对劲,但是还是遵从了与“真实”不同的那一方。看到这样的情况,就觉得自己无法再待在学校了。偶尔我也会试着请教老师一些令我感到疑惑的事情,但是没有人告诉我真正的答案。我想,我会对周遭人的反应感到失望,可能有部分也是因为我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的吧。总而言之,正义感和单纯天真窄化了我的事业

  高二休学后,每天一早我就离开家门,去公园,去图书馆,去电影院。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不想待在家里什么事都不做而被嫌弃,认为我不过是在那里晃来晃去。跟家人道别,出了家门以后,我都尽量作一些不花钱的活动

  虽说没有任何想做的事,但觉得自己既然休学了,那就必须想办法自立,所以才想说应该要开始工作。但高中休学的我,并没有“选择”工作的资格,只有土木工程之类的工作愿意雇用我。第一个零工是“拆屋工人”,就是拆房子的工作。用超大的榔头将墙壁敲垮,既危险又流得满身是汗,弄得全身脏兮兮的,但是却觉得十分畅快。总之就是尽量劳动身体,拼了命地去做。

  那时候的日薪是四千日元。没有工作的时候玩得可凶了(笑)。虽然与学校的朋友渐渐疏远了,但是在玩乐的场合认识同伴也开始增多。当时,称得上是朋友的,大都是二十岁以上的人,不管去哪里,我都是年纪最小的。唉,从没有干过什么正经事,乱七八糟的生活。常常一时兴起,一群人就开车去海边,晚上就带了女孩子到处玩。总之,完全没有所谓“青春”的感觉。

  这样的生活,也有不少辛苦地方。老是身处于社会最低层的环境,终究是非常辛苦的,感觉就像是舔着地面,从底下往上看的心情。打工的日子,因为做的都是会弄脏身体的工作,没人肯理会,完全是被众人疏远的感觉。

  虽然不清除现在还存在不存在,不过当时只要一早去高田马场铁道旁的公园就可以找到工作,这就叫作“立坊”①。只要站在那边,就会被带到某处的建筑工地,也就是所谓的临时工。在那种地方,十几岁的人差不多就我一个,其他人大概都是成年人。在那些人里头,有些人好像连户籍都没有,还有一些人不是日本人,感觉好像是进到了一个过去不知道的世界。因为这样的经验,让我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比方像是了解到人必须独自活下去的现实,还有过去从来未见识到的社会底层等等。在精神上也让我变得更为坚强。直到现在,我仍旧对于“隶属于某个组织必须服从”,或者“屈服于权力”有着抗拒感,我想也许是源于那段时候的经历

  ①立坊是土木、建筑工程等招募以日计薪的临时工立牌。

  第二节 阅读与对美国的憧憬

  本来我就喜欢看书,那时候的兴趣可以说就是阅读。当时读的是高村光太郎的诗集和亨利.米勒(Henry Miller)的《北回归线》(Tropic of Cancer)。还有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的《旅途上》(On the Road)。从这三本书延伸阅读,认识了许多作家作品

  高村光太郎的诗集,我从国中时就一路读下来,到现在还是我的阅读重点书,是让我觉得有“真理”存在的重要宝物。亨利.米勒和杰克.凯鲁亚克的书,主题谈的都是“自由”,让我感受到“旅行的人生”非常有魅力,更让我讶异于“原来可以这么的自由啊!”。该说是开阔还是什么?也许是被不同于日本那种小器视野的豁达所吸引。这两个人可以说是我的偶像

  在持续的零工生活中,我一直找不到想做的事情。但也因为讨厌自己一直这样下去,脑海总是挂念着得想点办法才行。结果到最后什么都没做成。虽然很像找自己想做的事情再重新出发,却找不到怎样做才好的方法。呆在家里也很不好受,老觉得给父母带来困扰。

  就在如此烦恼时,想说只有到外国一途了,于是起了出国的念头。当时我看到刊登在《POPEYE》②上的美国风景,杰克.凯鲁亚克所描绘的美国。感觉美国似乎有着我的希望,心想,好吧,那就去看看吧!当然我经常读的书里,一直都有提到美国,所以,与其硕士突然想去美国,不如说是慢慢累积了想去的念头。因为这样,每天打工的生活终于也开始有了目标,觉得要好好努力才行。在宅配公司的集货站打工了三个月,存了五十万日元,以体力来说是非常辛苦,当时一心一意想去美国的心情成了心底的支柱,让我能够认真地努力下去。

  出发那天,免不了的紧张万分。我真的很害怕。但是完全没有“还是别去了”的念头,反而觉得“绝对不要回日本来”,有一种自己终于可以解脱的感觉。话虽这么说,也不是在美国有了什么特别想做的事情,只是抱着自己可以遇到“某种东西”的期待和希望。我的目的地是旧金山,一开始脑海里就只有西海岸,因为从《POPEYE》所认识的美国,就是西海岸。记得好像还骗了爸妈说,“那里的语言学校可以免费入学”、“可以在日本餐厅打工”等,好让他们答应我出国。

  ② 《POPEYE》创刊于1976年,发行量超过五十万份,深受日本年轻人喜爱的时尚杂志

  《最糟也最棒的书店》读后感(二):专访《生活手帖》主编松浦弥太郎 2

  三年前的“新陈代谢

  城市画报:目前的发行量有多少?

  松浦主编:16万5000册,对我们来说是个不错的结果。我们杂志去年迎来了60周年庆,发行量最高时期是30年前,当每期能卖出100万册。我刚到这个位子的时候,发行量跌倒10万册,那是三年前的事。

  城市画报:原因是什么呢?

  松浦主编:一是因为原来的读者都老了,而新的读者没有加入,外加我们的编辑也老了。二是因为同类的杂志也出来了,竞争还是很激烈。以前,很多读者以订购方式阅读我们的杂志。但现在的读者的目光很锐利,他们在书店书架上翻一翻,觉得确实有用才出钱。还有网络的出现也有影响吧。

  我以前也不太有兴趣购买《生活手帖》。它的内容给我的感觉都在哪里看到过,难怪读者都看腻了,这也是我当时给《生活手帖》提的意见。所以我刚接手的时候,觉得不能再让读者减少了,所以我马上开始开拓新的读者。同时,进行了编辑部的“新陈代谢”。

  新的目标读者为30岁到40多岁的女性,我们重新研究了专栏和选题内容,包括持续了很久的一些人气连载作品。编辑人员也是,有些老编辑被新编辑替换了。过了三年,刚好差不多完成了读者的新旧交替。刚说的30岁到40多岁的女性,占了读者的大约百分之七十。幸好现在“环保”或“Slow Life(慢生活)”的生活方式开始普及,这也有助于我们的销量。

  城市画报:办了这么多年的“老字号”杂志,您要进行新陈代谢,肯定有人反对。

  松浦主编:这是难免的。因为我动手之后,杂志内容有了很大变化啊。那时候我每天收到无数的读者邮件、电话和来信,不少读者的情绪相当激动。说“不要改变‘我的’《生活手帖》,不然我再也不买你们的杂志了”之类的话。他们那么长时间跟《生活手帖》在一起,杂志几乎成了家人。遇到我下手,读者都有了恐惧感。

  对读者的这些反应,我一一回覆。当时我跟他们说,《生活手帖》已经这么老了,就像一栋老房子,我们要用心整修打扫一遍,墙纸也要换了,否则搞不好这房子要倒下来。但我明白这房子有很多好的地方,所以不会把它拆掉。装修一下,打扫干净就好。

  城市画报:过了三年,已经没有抗议邮件了把?

  松浦主编:没有了。差不多我负责的第五本出版的时候吧,读者们开始认可肯定我们了。好玩的是,当时抗议最厉害的读者,现在反而变成最热情的支持者了(笑)。

  城市画报:那么,您对摄影师或美术编辑要求的是什么呢?

  松浦主编:从外观来说,我的要求是“不装饰”、“容易看懂”、和“美观”。文字上,我们不会使用太小的字体,因为老人家也会看。

  寄给读者的6封信

  城市画报:您刚才说,大部分读者是女性。身为男性,您当这本杂志的主编,会不会遇到什么困难?

  松浦主编:这倒还好。我们的编辑部女性也不是特别多,大概占6成吧。

  当然,不管是男性或女性,做杂志的过程当中都会有犹豫不定的时候。这样的时候,我总是会问自己,这一页,能不能让读者感到幸福?

  不刊登广告也可以做杂志,也能得到读者的支持。但是,单单做出来好东西就能大卖,这样的时代已经结束了。面对很多Idea时,选择的标准应该是“这一页到底能不能让读者幸福一点”。这样边问自己,一边带着爱意去做杂志。我们的编辑需要这样的态度。

  《生活手帖》是双月刊,一年6本。我觉得这就是寄给读者的6封信,6封内容恳切的信。当然,杂志是要有趣的,所以也不能完全像工具书那样追求实用,总要一种unique(独特)和humor(幽默感)。就像一个人一样,喜怒哀乐,也有时候会犯错误。我希望《生活手帖》有人性和个性。

  城市画报:您当《生活手帖》主编之前,在东京开了旧书店“Cow Books”,这个工作还在做吗?

  松浦主编:有。我现在有三种工作。第一是这里的主编,这个占7成的份量把。第二个是“Cow Books”,不过已经有了些员工,工作都托给他们就好,所以只占一成的精力。第三个是松浦弥太郎这个作家,两成的份量。为作家这个工作,我偶尔会去国外跟朋友们见见面,大概一年三次把。

  城市画报:去国外的经历会反映到《生活手帖》上吗?

  松浦主编:会的。做杂志的,要保持自己的新鲜度,新的经验或感受,这些我都在杂志上反映出来。

  《最糟也最棒的书店》读后感(三):杂志人写的书,果然只有杂志程度的内容含量

  以后不会再买日系设计类的书籍,太空洞。整本书的内容其实用一篇名人专访就能提炼。说是书店,其实卖的是视觉类的杂志吧,这和靠文字来传达世界的书不同吧。当然作者的经历还是很有趣的,美国4,50时代的视觉盛宴,有如地下宝藏一般夺目而丰富。不过松浦个人的情绪融入过多,书的后半部分让人感觉全是一个有自卑情绪的底层人民为了证明自己标榜自我的罗嗦独白,多少有点煞风景。

  quot;最糟也最棒的书店"很好的名字,很好的发想,肆虐着缺点、不堪却也洋溢着饱满魅力的书或店,听起来都迷人。但最后呢,松浦慢慢转型为在街道的某个角落能够邂逅的温暖人心的日常小书屋。当然这样的书的移动城堡也很迷人,但和“最糟也最棒”的概念完全不同吧?遇到过偏题的,没遇到过偏成这样的……

  说到视觉类杂志的话,仔细想来身边的确有热衷此道的朋友。50年代的VOGUE,充满了设计美感,虽然远没到“艺术”的地步,但的确是充分发挥二维画面特点的精致细巧的美感。连广告页也文艺气十足。和如今遍布浮华商业味,封面永远只会手插腰POSE的时尚杂志全然不同。

  其实我更想知道的是4,50年代的杂志的样子,有趣在哪里,创意在哪里,不同刊的特色在哪里,现在designer们趋之若鹜的又是些什么。可惜松浦早已志不在此,恨不得早日从搜索者的身份中逃脱,做不了那个世界的引路人了。

  《最糟也最棒的书店》读后感(四):理想中的书店

  你有没有过想开一家书店的想法?我有过,而且总是一幅“炎炎夏日,知了在书店外不停地鸣着,我的店从来不开空调,只有风扇在摆着头,顾客稀稀拉拉,更多是坐下来静静的看自己喜欢的书”的画面。后来想想挺好玩的,这样的经营肯定赚不了钱,因为看书的人或会多过买书的人,更多是一种玩票的感觉,一种理想的实现而已。

  问自己为什么想开书店?赚钱是不现实了,那是为了喜欢书?其实喜欢书的人很少会去卖书,更多的理想是开图书馆……后来想想开书店的理想开始于买书,慢慢看的书多了就想和大家分享,所以就有了开书店,并且只卖自己喜欢的书。

  松浦弥太郎在这本《最糟也最棒的书店》里描写了自己与书及书店结缘的故事,但他较书而言更喜欢的是杂志,因为他在美国搜索旧杂志并倒卖回日本的工作让自己渡过了艰苦的时光,所以他从不收藏书,他知道当你吃不上饭的时候,收藏的一切都是废物,并不能填饱你的肚子,他追求的是书店长久的经营。这或许有些偏离了理想主义的范畴,进入了现实世界,故而我心中的书店依然是那个我穿着老头衫,扇着扇子,昏昏欲睡的书店,你心中的书店呢?

  《最糟也最棒的书店》读后感(五):专访《生活手帖》主编松浦弥太郎

  for 《城市画报》2009.10.12 by 吉井忍

  松浦主编接通电话时,人正在纽约。手机的信号很不好,笔者再打去他下榻的酒店前台。接线员冷冰冰的事务性英语过后,传来两声“莫西、莫西”,让人感觉特别亲切。

  《生活手帖》上没有“最新情报”

  城市画报:从贵刊最有名的“不刊登商业广告”说起吧。为了杂志的美感和独立性,您以后也会坚持这个方针吗?

  松浦主编:会的。在日本,很多杂志依靠广告收入存活,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和企业以及广告公司的关系。所以呢,说得极端一点,一些杂志即便没有读者也能持续出刊的。去年很多杂志停刊,据说今年会更多。这不是因为读者不掏钱买,而是他们的广告主的生意崩溃了,没钱再投广告了。

  我们除了杂志销售以外,没有别的收入。对我们来说,唯一的资助者就是读者。所以,杂志上不能刊登没用的东西,得争取每篇文章都对读者有益。以这样的想法来做杂志的话,景气不景气跟我们的关系不大。

  城市画报:真的完全没有其他的收入吗?比如开个讲座、定期活动什么的?

  松浦主编:没有。我们就这么简单,如果读者不认可,只能倒闭。

  城市画报:很多杂志是以“特集”来吸引消费者,比如名人对谈,对某个地方的专题介绍等。而看看《生活手帖》的封面,就知道编辑部没有这样的倾向。这是怎么回事呢?

  松浦主编:《生活手帖》上没有所谓的“流行”或“最新情报”。这是一本实用杂志,翻到任何一页,里头的内容对你的生活是有帮助的。我们习惯说这是个杂志,但实际上它和书差不多,一本实用书。我们的读者里,有不少是母亲和女儿两代人一起看的。她们会把《生活手帖》的过刊留下来,保存二三十年的都有。而这些过刊现在打开,也马上能用到眼下的生活中去。

  创意来自每天的Tea Time

  城市画报:这样的内容和选题,编辑们怎么样找出来呢?

  松浦主编:我们有一个大原则。大家不知道的新鲜玩意儿,一律不做。我们选的都是大家很熟悉很亲近的东西。我们换了个角度来看这些东西,从新的截面给大家做出实用性的介绍。

  我们编辑部没有选题会,不过每天有两次“Tea Time(茶歇)”。全部编辑聚在一起,大家分享最近的遇到的好玩和开心的事情。编辑的工作时间也很固定的,周一到周五,早上九点一刻上班,傍晚五点半一定要离开办公室。剩下来的时间自己安排。回家做做饭,陪小孩玩玩,跟朋友一起去看电影,反正去做自己最有兴趣的事情。周六和周日也一定要休息,绝不加班。所以呢,对我们来说所谓“工作”的优先地位是相当低的(笑)。

  城市画报:听起来大家够幸福的。我在刊物网站上看到,编辑部正在招募一位编辑,肯定很多人来应聘了吧。

  松浦编辑:是啊,蛮多的。我们编辑摆在第一位的就是生活。充实、享受、学习、分享,这些都是关键词。如果你好好地、精心地生活,肯定有些什么发现,会遇到让你感动的事情,从中获得一种幸福感。那个时候你就会想告诉家人和好朋友吧?我们也是一样,在Tea Time分享的就是这样的东西。然后编辑们会思考怎么让读者分享这些感动。还有,健康很重要。生活和健康是我们最重视的。

  我们杂志的概念很简单,重视实用性。与读者分享对生活有益的事情,这就是我们的立场。我说的享受并不是指很豪华、奢侈的生活,而是动动脑筋,想出快乐的方式。比如说,冬天快到了,今年大家怎么过冬?我们提供的不是今年流行的大衣设计如何,而是建议读者挺直腰板走路。冬天大家不是常常驼着背走路吗?身子挺直又好看,又有益健康。

  你知道我们的杂志是战后第二年创刊的。那个时代就是缺吃少穿,大家都想开动脑筋,让生活过得好一点。当时的精神,在我们杂志上还是根深蒂固。另外因为战争刚结束,大家都很珍惜自己的生活,希望认真过好一生,通过这样的态度来创造一个没有战争的和平的时代。

  (待续)

  《最糟也最棒的书店》读后感(六):专访《生活手帖》主编松浦弥太郎 3

  12本“失败笔记”

  城市画报:您在《生活杂志》上有专栏,有一次您提到自己的“失败笔记”,能详细说说看么?

  松浦编辑:这个笔记是我20多岁开始写的,已经写了12本了,里面都是自己的“失败”经验。但我偶尔回顾一下之前的“失败”,往往回发现当时以为失败的事情,其实是个“错误”,这时候身上都会冒出冷汗。

  “失败”和“错误”的差别,对我来说是这样的:“失败”并非故意,只是没做好。“错误”等于是再三的过失。我个人觉得“失败”有希望和将来性,而“错误”是需要自己好好反省的。但毕竟我们是人么,也不能太讨厌犯“错误”的自己。生活里的美和丑一定是同时存在的。

  我甚至说过:“我赞美失败,把自己的名字改成松浦失败也行”。“失败”是勇气表露出来的结果,至少记录了你的挑战。从不失败的人,可以说他没挑战过任何事情。这样的人生有什么好的?我想以《生活手帖》为一个舞台,尽量体验失败,也尽量产生成功,把这两个方面传达给读者。

  城市画报:我的外婆和妈妈都是《生活手帖》的读者,我自己也是。我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好的“生活者”,成为《生活手帖》读者的合格继任。

  松浦编辑:不用那么紧张哦(笑)。

  采访过程中,松浦主编回答简明,语调温柔,让人觉得是一位亲切的长者。生活中免不了疲累、烦恼和伤心,但应该不会比1945年时的东京更糟。《生活手帖》传递给大家的声音是,平凡的日子也需要精心的对待,认真生活不是很美好么? (end)

  《最糟也最棒的书店》读后感(七):你是最糟也最棒的自己

  最近看了一本书,是松浦弥太郎的《最糟也最棒的书店》。是我到现在,非常喜欢的一本书。

  讲的是一个日本人,在高二的时候休学了,因为觉得和周遭环境格格不入。休学之后从一开始的对人生的迷茫和不确定,到渐渐的发现了自己对书的兴趣,于是做零时体力活儿赚取了去美国的机票钱,之后经常往返于美国和日本,渐渐卖起旧杂志和专业美术书,最终有了自己的书店的故事。序言里,他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每个人都有唯有自己才能体味的各种状况,也有很多可以选择的路,每条路都有各自的好处;如果没得选择,那就去创造新的选择。不管重来几次都好,就算是停下来,或是走回头路,也都不是问题。”

  作者取这个书名,是因为儿时读过他很喜欢的诗人的一首诗,名字叫《最糟也最棒的路》。他说,“读诗的时候,我领悟到其实不是最好也没关系,心情变得非常轻松。也了解到,所有的事情并非只有一个面向,在看不到的地方,还有另一个意义存在。就像有光就会有影子一样,不管是什么事,在'最棒'的一面之外,也有'最糟'的一面,在两方面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才是最正确的。每个人都有虚伪、软弱的一面,不愿让人看见,自己也不愿意承认。想尽办法不让这些缺点表露出来的想法才是错误的。不管是世间的事物,还是自己内心的想法,能全部接受、包容,才是最糟也最棒的生存方式。有好的一面当然也会有坏的一面,不管哪一面都是自己,只有好好地认同它们,找到它们之间的平衡点才是正确的生存方式。不用拼命掩饰自己,赤裸裸的也没关系,不管是烦恼还是痛苦都以平常心对待就好。”

  其实一直以来,我们听过无数的成功案例,也被灌予过无数的鸡汤。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轻易的,每个成功的人的背后,都是他们为之付出的难以想象的努力和对梦想坚持的信念。以前我一直不以为然,觉得谁成功了还不会说点心灵鸡汤。网络上那些劝如今的女孩子,买一部iPhone的钱还不如去云南玩一圈,买个LV的钱还不如去欧洲待一周的理论对我来说纯属扯淡。说这些话的人,根本不缺iPhone和LV。自然在温饱解决,尚富余的前提下,任何人都可以选择要iPhone或者要云南游。哪个也不比哪个高尚。所以我非常不喜欢说教式的传记和鸡汤。而是喜欢记录式的书和电影。只是在记录一段经历,一个过程。每个人看完之后,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和领悟。他不跟你讲道理,只是告诉你他的一段经历。你若认同,便也会取其精华吸收成自己的。若不认同,全当是看了个故事。

  很欣赏松浦弥太郎这样对自己的梦想坚持到底并一步一步行动并且实现的人。以及那些所有能为了梦想坚持到底的人。欣赏,是因为自己一直都是行动上的矮子。因为自己做不到,所以才特别欣赏已经做到的人。但是现在的我,至少不会再觉得迷茫,不会再做那种“你的能力配不上你的野心”这样的人了。了解自己,即使还没有能力,那就想办法增强能力,野心若是太大,就调整目标一步步来。你并不是别无选择,只要一点点的靠近,达不达到又有什么关系。

  如今感觉对于许多事情,自己理解的东西和以往不同了。可以接受的更多了。以前看到过一句话,大抵是说,明知世故却不世故,是最善良的成熟。想要自己变成这样的人。

  《最糟也最棒的书店》读后感(八):最糟也最棒的人生

  开一家小书店,只卖自己喜欢的书,相信是许多上班族心底的一个梦,却也是从来不曾实现的一个梦。铺租不便宜,怎样才能维持经营?怎样找到别人没有而读者又喜欢的书?怎样跟网店和同行竞争?一旦考虑到实际问题,就不得不打退堂鼓了。但这个梦并非遥不可及。有一个名叫松浦弥太郎的日本人,高二辍学后做体力劳动为生,到美国流浪,回到日本创办艺术专业书店,顾客包括荒木经惟等日本艺术界名人——真是令人羡慕嫉妒恨的传奇人生!

  松浦弥太郎把自己开书店的经历写成《最糟也最棒的书店》一书,另外约了六位自由职业者写SOHO经历,编成丛书出版,口号是“如何可以不上班又能找到自己真心投入的工作”。该书台版于2007年出版,大陆简体版则于今年面世。在我想象中,这是一本如同《孤独行星》创办人托尼•惠勒夫妇传记《当我们旅行》一样的书,会让人看了激动不已,很有冲动抛下一切去复制作者的人生、追求真正的自由。然而,松浦弥太郎的文字出乎意料地平实、谦逊。独立书店创办人、老牌生活杂志《生活手帖》总编、专栏作家、出版人,集诸多头衔于一身的松浦弥太郎,怎么说都是个文化人,字里行间却没有一点文人气,还坦然写出自己“舔着地面”讨生活的往事。比他的文字更精彩的,是他的人生。

  一个知名独立书店创办人是怎么炼成的呢?他曾经做过建筑工人,站在公园里等人带去干活,叫“立坊”。到美国后,也是做底层计时工,过一天算一天。因为喜欢书,又因为英文很差,就到二手书店独自看书耗上一天。从看书到买书、到在路边摆摊卖二手书,再到把书运回日本卖,他有了“这也许可以成为工作”的想法。

  令人吃惊的是,松浦弥太郎最初卖书的方法相当“小米加步枪”:把美国LIFE杂志里的广告页用美工刀割下来,垫上厚纸板再套上透明塑料袋,竟能卖500日元一张,相当于一本完整杂志1/4的售价。推销也是最“笨”的办法,翻分类广告电话本,打给设计师、美术指导、摄影师们,写信特地用毛笔写收信人名字,上门送书则穿一身正式西装。听起来,并不具有什么技巧,“最需要的就是勇气”。即使这样,还是没法光靠卖书活,必须继续在建筑工地打工,一周三天卖书,四天打工。无需朝九晚五地上班又能做自己热爱的工作,从“舔着地面爬行”到对工作产生兴趣,自由的背后必定是辛勤的劳动和坚持,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我们或许会设想,开一家书店必须要用心装修,做出或温暖或精致的感觉来,让读者愿意停留,但松浦弥太郎说,开店可以很简单,只要对商品有信心,地点和装潢完全不重要。他的m&co.书店的第二个地址,就是他的公寓,顾客要上门必须先电话预约。从上面推销到等顾客上门,松浦弥太郎已经做到令绝大多数独立书店老板羡慕的境界。

  这样一家受读者欢迎的书店,为何叫做“最糟也最棒的书店”呢?这出自日本诗人高村光太郎的作品《最糟也最棒的路》,松浦弥太郎从中领悟到,就像有光就会有影子一样,“在‘最棒’的一面之外,也有‘最糟’的一面,在两方面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才是最正确的。”“不管是世间的事物,还是自己内心的想法,能全部接受、包容,才是最糟也最棒的生活方式。”这其实是松浦弥太郎的人生哲学,而不必细究书店哪里最棒、哪里最糟。

  在38岁时著书回首人生上半场,松浦弥太郎不仅写了自己的奋斗经历,更有许多人生感悟。“在那个无所事事的时期所想的事情、所经历的事情,现在都变成我工作中的助力。”只有像他这样经历丰富的人,才能从最糟的事情中得到最棒的收获。

  作为一个一直游离于体制外的人,松浦弥太郎还在书中专门用了一章来谈“自由”。在美国时,他曾经放浪形骸,夜夜狂欢,沉迷药物,终因朋友死于药物而醒觉:即使到了一个不被任何人束缚的地方,也不能够真正得到自由,只能得到空虚感。随后回到日本,他决定过有规律的正确生活,每天早起、计划好当天该做的事,反而从中得到幸福感,似乎达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而他所认为的自由,就是从事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人,人生观竟如此正面、积极,想从书中寻求一点反叛精神的人大概会感到失望。然而,这也许是超越表面自由,到达内心自由的结果。

  (2011年8月7日《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有删节)

  《最糟也最棒的书店》读后感(九):跑题的书~

  这个系列都是讲创业的小故事.开始是对那个流动书店有兴趣,然后选了这两本看看.

  但翻开看内容,书店一书跑题严重,好多篇幅在讲他是怎么写作的~

  首先是这两位的成长经历本身就是不那么"标准",但又都因为执著而成功.他们的成功,不是建立了什么改变世界的跨国企业,而是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不必依附别人的成功,卖命工作,又不停消费,陷入其中的循环.

  微博上经常有成功的人分享创业成功的要素,失败的要素什么的,但我觉得成功不能复制,成功的定义千差万别,成功的机遇千奇百怪,没有人能真的给出答案.我没有新的商业模式,没有创意的点子,也没有什么雄心壮志~我只是想过我心目中的生活,想一些东西成为我心中的样子,这样可不可以创业呢??

  还在大学时,创业的人和事,对我来说都很遥远似的.偶尔有些争争小钱的点子,从来都是在朋友中间遭冷水泼.等看到别人真的挣到钱了,大家才想起我......再有就是醒悟的太晚, 大一大二好像还是高中的延续,大三忙着谈恋爱,等大四想起什么的时候,又开始找工作,实习,什么都又有些晚了.有个杂志叫好像叫大学生吧~,好像是我大三也不大四的时候才创刊,上面有很多很好的内容,真的是扩展了我的视野.可惜我在一个比较野鸡,地理位置又很偏僻的大学度过了我人生最美的四年.世界之大,一个人可以做到的事情之多,我知道的太晚.

  最不幸的,是我找到了一个还不错的工作.直到有我附近的真人开始创业,直到这个不错的工作让我觉得不值得为之奋斗终生,世界又一次的,在我眼前变的更大.创业,才真的走到了我眼前.

  《最糟也最棒的书店》读后感(十):生活需要实战与干货

  现在无论是杂文、散文、日记,似乎统统被归为了一种名叫“鸡汤”的东西,世人需要鸡汤,概因为难辨是非,有时也是因作者的只言片语给了自己一点儿鼓舞,当然,我并不太喜欢豆瓣里某些作者写的“鸡汤文”,包括我自己因情感得不到宣泄偶尔为之的那些小段落,人容易陷入自怜情绪中,将一件小事情啰嗦成大段内心独白,外头看来繁花似锦,内里实则柳絮纷乱,绣花枕头。

  然后我就偶遇了“松浦弥太郎”,他的畅销“日式”鸡汤摆在书店的显眼位置,目前,繁体版的数量要更多一些,兴许是书名包装得太好,作者又是一个主编加移动书店老板的身份,不由让我多留心了一下,于是回家就网购了两本松浦弥太郎的简体书,其中一本就是“最糟也最棒的书店”。

  开书店——我内心拙劣地梦想,这是一桩亏本买卖,香港二手书店青文书屋的老板除夕夜独自整理书架,结果不慎被砸死,生也因书,死也因书,在如今的大环境下,书店是文人的旖旎幻梦,若非有诚品和PAGEONE这般的手笔和大规模,一间不经营饮料咖啡的书店无法生存下去,要买书我们会上打折的网购商店,更甚者,世人早已不爱看书,在地铁上放眼望去,要么是在看段子,要么是在看网文,而那些留下来的人文历史成为了小众手中的玩具。

  而这个叫做松浦弥太郎的家伙胆子真是大呀,他不是在言语上喧哗地鸡汤文写手,而是一个大刀阔斧的实践者,说起来,如若问我如何评价这个人写的是有益的干货还是纯鸡汤,我会看他个人经历了什么,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经历吗?我们看书,也是为了吸收他人的经历转化为可以学习的经验,所以,如果作者提供的是一种有经历的书写,那么无论如何都值得一看。

  松浦君在年轻的时候去了阿美里卡,跑到美利坚体验了一把大洋彼岸的奢华糜烂,他从美国回来后对日本的观感基本等同于我这个二线城市小青年来北上广的新鲜奇遇,我们迫不及待把一些新的文化与氛围带回家乡,岂知人家大门一关,压根不肯听你赘言,松浦很失望,却没有气馁,然后他就真的完成了他的书店梦。

  有两件事总没归错的——旅行与阅读,这是我们普通人见微知著的唯一捷径。

  当然,整本书最吸引我的段落自然要数【如何不上班也能挣钱过日子】,现在的80后90后当然没有一个热爱上班的,谁都想坐在家里数钱,这文自然让人眼冒精光,可松浦君显然运用了叙述性轨迹,上班是上班,不代表你可以什么都不做往大床上一趟,甚至,如果你不上班来经营自己的事情和爱好,你还要比普通上班族付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日子总归是可以过下去的,就像我那个怀抱民谣梦的朋友,她还是一路从湖南到了帝都又辗转云南,并且没有饿死,没有潦倒,她过着自己的日子,但是没有上班。

  诚然,与其说是因为不适应公司体制而选择不上班,毋宁说你必须拥有不上班也能做点别的事情养活自己的能力,松浦君也并非教我们逃避“上班”这件事情,而是告诉我们拿出更大的勇气面对一种动荡的环境。

  于我自己而言,自由撰稿人一直是心中小小的梦想,我的正职是广告公司的创意文案,我不敢辞职去做一个自由撰稿,大抵是因为自己能力还够不上写稿子养活自己,目前所能做的便是权衡,并且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提梦想,梦想太虚,目标才是真正可以接近的东西)。

  松浦君也没有提供任何解决人生的药方,他仅仅是写下了他的“to do list”而非告诉你“how to do”。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