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未发现的自我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未发现的自我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11 20:4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未发现的自我读后感精选10篇

  《未发现的自我》是一本由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作,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9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未发现的自我》读后感(一):后工业时代与新商业文明

  标题有点儿大了!

  这本书是我在大学时候图书馆里看的,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的系列丛书,那时候是我对心理学研究的狂热期,也是我内心彷徨期,看完这本书让我平静了许多,大师也是普通人,也和我们一样面对很多困惑

  在图书馆看完后,自己买了一本,偶尔拿出来翻阅一下,聊以自慰。书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未发现的自我,另一部分:追寻灵魂意义现代人,我觉得应该把荣格的思想也归到存在主义心理学流派中,都有些哲学思辨的成分在其中,当然伟大的心理学大师都是思想家,否则历史上也不会留下姓名了。

  推荐给那些困惑和彷徨的有理想的人看。混日子的人是不需要看的,也不屑于去思考社会人生。虽然和作者的时代相隔了半个世纪,他处于的后工业化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我们所处新商业文明的开端不同,但几千年来人类还在思考同样的问题,也许答案只有上帝知道,但荣格或许可以给你提供一些线索。

  《未发现的自我》读后感(二):领先于他时代的心理学家荣格(Carl Jung)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Carl G. Jung )生前就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声誉,但他却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平民风度”而仅仅在精神上显得是一位“巨人”或“贵族”。“他跟所有的人谈话都坦率自然,毫不装腔作势,不管对方名人还是中学生.他十分民主,一点也不拿架子和自认为了不起……凡是与荣格有过私人接触的人,事后都提到他具有开朗心情无与伦比幽默感. 他的眼睛愉快地闪动,不时发出开心的、富于感染力的笑声. 他自己风趣健谈,又能专心听别人谈话,从来不显得匆忙,从来不显得心不在焉. 在谈话过程中,他对问题的把握灵活变通,表达简练准确,能够容忍和接受不同的意见。”

  荣格用了一些特定的词汇来描述心灵的各个部分,包括意识(conscious)和潜意识(unconscious)在内。这些概念源自于他大量的临床观察经验。荣格概念中的心理图谱可划分成两个基本的区块: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又可以进一步地区分为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这个词至今依然是讨论荣格心理学时使用最广泛的词汇。人类心灵的深度一如外在、“真实的”、集体意识的世界一样的客观真实。 心灵有四个层次

  一、个人意识(personal consciousness),或称日常的觉察; 也称自我,是人有意识的心智,是心灵中关于认知感觉、思考以及记忆的那部分。

  二、个人潜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其之于个别心灵而言是独特的,但无法被察觉;由心灵中曾经被意识到,但又被压抑遗忘,或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有意识的印象构成。

  三、集体潜意识,是人类心灵普遍存在的结构

  四、集体意识(collective consciousness)的外在世界,有共同价值形式的文化世界。 人格中最深、最不易碰触到得层次。在荣格看来,如同我们每个人在个人潜意识里积累并存放所有个人记忆档案那样,同样人类集体作为一个种族,也在集体潜意识里存放着人类和前人类物种的经验。

  荣格常提到,我深信,心灵的探讨必定会成为未来一门重要科学....这是一门我们最迫切需要的科学。因为世界发展趋势显示,人类最大的敌人不在于饥荒、地震、病菌或癌症,而是在于人类本身,因为,就目前而言,我们仍然没有任何适当方法,来防止远比自然灾害危险的人类心灵疾病的蔓延。“一个吸引着我全部的研究兴趣,使我激动万分的问题是:在精神疾病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东西在作祟”?“甚至在正常人身上,性格分裂也完全不是什么不可能事情.因此,我们把人格分裂作为一个正常心理学问题,就完全拥有正当的理由. 在我看来,对上面这一问题的回答应该是:这种人根本没有真正的性格,他不是‘个体的’而是‘集体的’,是受外部环境和普遍期待所玩弄摆布的人。” “个性化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总是与集体标准冲突,因为个性化即意味着从一般性中分离和分化出来,建立起自己的特殊性——不是一种‘后来获得’的特殊性,而是一种业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心理构造中的特殊性”。荣格治疗过大量病人,他晚年回忆,他分析过的梦,总数不下八万。作为一位能够一直深入到他人灵魂深处的医生,许多曾经接受过荣格治疗的病人,后来虽然恢复了健康,却一直保留着对荣格的深刻记忆。

  有当事人回忆:在荣格应邀去耶鲁大学讲学,大礼堂已经座无虚席. 听众对荣格的报告报之以极大热情和兴趣. 报告结束后,主持报告会的一位教授夫人邀请荣格去家中出席茶会。茶会上,她流着眼泪告诉荣格:“你的报告我没有听懂,但我却深受感动. 你的声音、你的举止、你讲话的方式感染了我. 我明白你所说的全是真理. 我无法控制自己,实在痛快极了。” 在一些人眼中,荣格简直就像是一位圣人或“先知”。 有人指出:“无疑,现在有许多人认为荣格是一个有着自己基本教义的新的宗教圣人,在他身上能够发现救世主——耶稣基督的特征。”在爱滋病流行、弗洛伊德的理论事实上宣告破产后,心理学界有人评价说:”荣格的工作囊括了如此众多和如此不同的兴趣领域,他所产生的影响,迄今只能说刚刚开始.今天,人们对荣格的兴趣正越来越浓厚,特别年轻一代中更是如此.与此相应的是:他的影响的日益增长,迄今也只能说仍然处在早期阶段;从现在起,三十年之后,我们可能会用完全不同的话语来讨论他的工作和他的着作.也就是说,荣格是如此领先于他的时代,以至今天人们也只能逐渐地追赶他的种种发现”。

  《未发现的自我》读后感(三):春天

  赢得那些社会所赞赏的成就,其代价是人格的枯萎——荣格(本书p179页,第5行)

  很久以前,我就下定决心做一个不合时宜的人,现在人们努力顺应时宜,所以大部分人不够性感。 ——英国时尚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

  你要按你所想的去生活,否则,你迟早会按你生活的去想。——连岳

  一、

  荣格作为分析心理学的鼻祖,他的书绝对是值得读的。心理学的教材就像是营养餐,虽然营养全面,但没有滋味;而心理学家原著就像粤菜,能够保持原汁原味

  不过作为业余读者,这本书读起来稍微有点费劲。但这不是因为荣格的文字或思想难懂,而是他每段话的中心不够简明,段落间跳跃性有点大,连续读上几段容易让人不知所云

  这本书里荣格阐述了分析心理学的一些思想,比如集体无意识、内向与外向、释梦、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区别、分析心理学的基本假设等等。

  虽然书名叫《未发现的自我》,但这不是现学现用的通俗读物,如果抱着马上了解自己的心态去读这本书,就会觉得它是枯燥无味的。

  书的前半部分是批判20世纪的思潮,如科学主义、共产主义(实际上是斯大林主义)、宗教信仰丧失;后半部分主要是从心理分析的基本假设、基本概念出发,探讨了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

  二、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是《人生的阶段》(p170)。

  文中说,人在青年时期面对环境的压力,比如生存的压力、社会认可的压力,会不自觉的把自己的精神世界束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努力去取得成就,以期待得到社会的肯定

  但是,“这就意味着放弃其他的一切潜力”,“每个人都可以想起一些朋友或者同学,他们曾经是有前途有理想的年轻人,可是几年以后再遇到的时候,他们似乎变得索然无味了,被限制在一个狭窄的模子里”,“我们完全忽视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赢得那些社会所赞赏的成就,其代价是人格的枯萎”。

  ……

  看到这里,想起了自己的一个朋友这些年的变化,真是很多感慨

  初次走上社会的时候,总会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在吞噬自己,有的人坚持不住,于是扭曲了性格,扭曲了信仰,完全向环境屈服,完全被环境所塑造。没什么好奇怪的,年轻人虽然充满活力,但是却没有相应的精神力量,也就是智慧以及真正的梦想。那种无力感、自卑感、困惑会将人吞噬。

  连岳说,每次我引用最爱的这句话:“你要按你所想的去生活,否则,你迟早会按你生活的去想。”总会有人说:你想就能行吗?中国这种地方,太多无奈!——请注意,这类人就是那类“迟早按你生活去想”的例证。

  我很欣赏这句话,但我觉得还要补充的是,“不仅要按你所想的去生活,还要不断的充实你的思想”。

  法国有一句古老的谚语:愿年轻人有智慧,愿老年人精力

  送给我的朋友,愿你我共勉。希望若干年后我们再听到汪峰的《春天里》这首歌时不会唏嘘不已。

  《未发现的自我》读后感(四):站在高处看自己

  我们完全忽视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赢得那些社会所赞赏的成就,其代价是人格的枯萎--荣格

  只想谈一点,人需站在高处看自己,这大致是尼采的话吧。

  请想想,当你进入大学,不管是名牌的还是屌丝大学,大部分人无非两种想法

  1、终于解放了,好好玩过去没时间玩的,好好恋爱高中没来得及恋爱的

  2、继续做乖孩子,好好学习,拿奖学金,当班委,活跃在各社团中,以后好找工作

  当你进入社会后,加入一家不管是世界五百强还是连社医保都没有的私营企业,大部分人无非两种想法:

  1、拿一样的工资,那就想想如何干少一点的活吧

  2、我要升官、我要加薪,我要努力工作努力搞好领导关系,反正就他妈的没日没夜的努力,目的就是为了升官加薪

  我的感受是,很多时候我们站在一个平面化的狭窄的世界里面看自己,并延伸到自我的追求,然后作出自认为关键重大正确的抉择。

  当你我站在山脚下,我们看到的只是那些不被遮蔽的显而易见风景。站在高山上,也许那些被内心隐藏起来的更真实的自己、那个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想要追求的隐秘的“我”,在你极目四望时,在那遥远处,向你挥手!

  《未发现的自我》读后感(五):开拓精神的荒土——未发现的自我(荣格)

  这本是一个出版社印的精神分析丛书之一,它包含《未发现的自我》和《寻求灵魂的现代人》两本。所以,其实是写的这两本书的读后感。

  ——写在前面

  在很早前,我就有个梦想,或者说是追求——了解世界,了解自己。哲学是解释世界的学问,心理学是解释个人的学科(现在不这么认为了。2008.8.7)。虽然它们往往把人带入更加迷茫处境

  但是如果想了解世界和自己,无疑就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只是比较郁闷的是——了解得越多,就越不了解。

  对于这书,这行。我还只是处于学习,吸取阶段。水平自然还没达到对它进行评判的程度。那么就说说从这书里的发现吧。

  这书我看了两遍,因为看第一遍的时候对他挺反感的——他说到了对佛洛伊德的一些不好看法。而对佛洛伊德我是相当喜欢的。

  如果带着情绪去看待某种东西,我们常不能清楚认识它。不可否认,他的名气帮了他大忙。为了能比较清楚的了解这书,我重新看了一遍。自然第二次看,主观情绪的问题能少很多。结果也没让我失望,果然是别有收获……

  荣格应该算是心理学家中的哲学家吧,思辩的东西很多,比较晦涩。而且有一个毛病,也算不得毛病吧。就是想把事说清楚,说全面。而出于这样的目的,结果往往是无法说清楚想说的,还常反而把人搞乱。

  偏激其实不要紧,无数个偏激就是全面。人很难超越自己的观点去提出另外的观点。所以时刻说自己观点只是自己的一面之词,除了能表现自己的“谦虚”,对真相的描述没半点作用

  我的一面之词,他的一面之辞,无数人对同一样事物的一面之辞,往往就能描述出真相!

  荣格当然还是很牛的。也许这个时候他会说,只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为他是后来者,所以他可以避免和发现一些前人的错误。自然显得更加明智些。而他晦涩,思辩的文章,也让人加深了这样的感觉。

  我来评论他,是自不量力了。不过,我的偏颇幼稚。谁又能保证不是真相的一部分呢?扯远了,说说我在《未》里的发现吧……

  (其实,下面的每个观点,都能独立写份很长的字。精简下,就记录在这里吧。)

  枷锁生命

  当我们以为我们在进步的时候,往往不过是用一个枷锁去替代了另一个枷锁。只是枷锁里的自由空间有所扩大。想想社会的进步,想想宗教的进步,想想哲学的进步。这个观点,该不是毫无根据的。而且,我们看不到没有枷锁的那一天。无法想象!被限制的目光,怎么可能看到界限外的东西。

  如果有那么一天,也许就是什么终极真理被发现的那一天。且不说它是否存在。如果有那一天,人类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重构意识

  我很早以前就发觉没什么本质上重要的东西。谁也不比谁更傻。但我从《寻》里了解了,原始人并不比现代人更有逻辑或更没逻辑。只不过是我们的假设,出发点不同而已。

  就像我们不能理解一些狂热份子一样,我们看他们怎么都疯了,其实不过是我们不了解他们内心的结构而已。我们在这样的教育,这样的社会下产生一些内心的基本准则。别人也在别样的教育和社会下产生另一种准则。我们之间只是无法互相理解。而本质上却是一样的——都是一些对生活,世界,人生的看法和准则。

  而当我了解到这点的时候,我依然很惊诧。在我之前的认识中,原始人都是很傻的,缺乏逻辑的。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念头。但是,我早就认为谁也不比谁更傻了。为什么我不觉得这想法该是理所当然,而依然感到诧异呢?

  也许这就说明,纵使人已经在意识上已经有新的认识。但无意识依然遵循着原来的“规则”保持着曾经建立的“结构”。最为可怕的是——我们自己还无法觉察。

  以前的意识建立的知识,评价“大厦”,并没有因为新的意识的到来而倒塌。只有等某一天,新的意识积累了足够的能量,才能够冲击这陈旧的“大厦”。

  别人对自己的谎言,我们常可以发觉。而自己对自己的谎言,我们却很难察觉。有的人,也许一辈子都发现不了。在这种时候,心理学就起了一个“旁观者清”的作用。由它来帮助我们认识我们自己。

  至于说,认识自己有什么用。你觉得有啥用就有啥用吧。要觉得没有也没事。怎么活,不是活。找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那便是了。其他的,理它啊!

  算是写完了。却十分不爽。根本就没把想说的说清楚。估计就我自己看得懂。因为许多词的意义跟原来的意思都不太一样了。(其实,每个同样的词。在每个人心中的含义都是有差别的。)我已经寻找尽量相近的词来表达了!能力有限,幸好,日记本来就是写给自己看的

  《未发现的自我》读后感(六):心理学早期著作——值得一读

  而今心理学群雄并起,精神分析学已经不在主导地位。精神分析只是众多心理学学派当中的一个学派。当今处于中心地位的似乎是认知学派。

  心理学是一门新生的科学。学派混杂正说明各个理论都不太成熟,尚不能得出完整的结论,而是各自占山为王。

  荣格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先行者,其书可作为对心理学的猜想和探讨。

  本书翻译的还可以读。然而有些句子,译者显然不懂,或者猜错了作者的意思。

  荣格《未发现的自我》每章主题不清晰,太杂乱,通常在一章里面,一个问题还没有谈完,下一个问题又引入了;就这样很多问题交织在一起,也好像都没有谈清楚。于是人们说他“晦涩”。我坚信,所有的“晦涩”都是因为作者没有说清楚。要是像黑格尔式的装神弄鬼,那就有点儿让人讨厌了。

  本书谈到:

  个体——在许多时候,比如政治理论里面,经济理论里面,教育里面,都是没有“个人”存在的,所存在的只是由“个人”组成的集体。在集体里面,个性被毁灭了,个人利益被忽视了,个人成了集体的组成部分,成了一个概念化的东西,成了可以被任何其他人替代的、无足轻重的一个数字。这是很可怕的。惟有个人才有意义。

  国家——国家是一个巨大的生物,将个人变成其组成部分。统治者操纵国家,一边施行个人意志,一边受集体影响成为传声筒。在这个意义上,一个国家就像一个蚂蚁群,人就像蚂蚁,由一种盲目的力量操纵,做盲目的事情。国家的运行,纯粹出于集体的感情的狂热,而非任何理性,其后果也是完全的破坏性。

  集体——集体剥夺了个人的个性。热衷于集体的人受情感判断和愿望幻觉的支配,绝不进行理性思考和判断。一旦个人向集体投降,比如认为个人渺小,价值有限,而国家伟大,集体价值高,那么他就踏上了国家奴役之路。

  宗教——在国家千方百计把个体完全从内心外化,使其失去独立而成为国家的一分子时,重新为个人建造内心世界(直接与上帝联系),服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外在的国家,从而抵抗国家的奴役,重新获得个体的独立和个体的价值。

  潜意识——在此,荣格用“潜意识”、“原型”、“本能”等词语来指代除了意识之外的人的内心的力量。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读到任何书籍能够令我信服地阐述这个“黑暗力量”的问题。我现在的理解是,这个“潜意识”,就是基因遗传当中所带有的“功能”。在动物身上也是如此。而对于人来说,不过这种遗传当中出现了一种更高级的功能——意识。而意识的核心,是“自我”。蚂蚁和蜜蜂的基因,决定了它们那些复杂的行为。人的“本能”也带有同样的特征。不过人的更高级指出在于,基因没有像对蚂蚁和蜜蜂那样,一举一动都给与了详细的编码,而是在最终给与了人一个能够自行判断的“大脑”。然而这个大脑过于智能,以至于出现了“基因造智能”。这个问题太过复杂,有空还得研究研究。

  《未发现的自我》读后感(七):一沙一世界

  工作时偷着看完的。花了4个小时。

  其实,没有看懂多少。

  明明每个字都认识,可是一个句子看下来,一页看下来,还是觉得相当晦涩难懂。

  是翻译的缘故呢,或者是精神分析本就难懂?

  总之,看的相当的缓慢,相当的艰难。

  之所以坚持看完,实在是因为莫名其妙的喜欢这个老头。先前看过别人写他的传记,看见一堆他自己画的曼陀罗,或是他自己的梦境,就觉得被深深的震撼着。

  他就像是一扇窗,一扇门,借由他,我貌似窥了一眼百万年前祖先看见过的东西,看见了浩瀚宇宙中这个叫做“人”的生物。

  题目,本是两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菩提。

  可是觉着自己对于本书的领悟,远没有达到采撷智慧之花的境界,故只取沙之意象。

  或是自己只是停留在沙的层次上,卑微,坚硬,细小,平庸。。。。。。

  但,即便是沙,也有存在的价值,不是吗?

  做自己就好了,看似轻松的一句话,做起来可不那么随性。

  可是,那样的话,真的很好。

  就让我这粒沙子,随波逐流,与日月共沉浮。或是,静静的等待地动山摇,花上几百万年的时间变成一颗水晶。或是,落在某一个河蚌的身体里,互相折磨而成为一颗珍珠?或是。。。。。。

  随缘任运罢了,但一定要记得,你原本只是一粒沙。无论别人怎么期许你,或是贬低你,你都还只是一粒沙。

  《未发现的自我》读后感(八):寻求灵魂的自省

  他站在一切虚无面前,一切都将从这片虚无中产生。—— C.G.荣格

  荣格的中文译作不多,未发现的自我,似乎只有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的2个版本。翻译得还算流畅,但是有很多细节翻译得拗口,令人费解。书中并未提及,但看似从英文版翻译而来。

  但这并不影响这部著作中到处如电光火石般闪耀的智慧。

  在书中,荣格把宗教与灵魂等弗洛伊德尚未注意到的重要问题引入分析心理学的领域中,《未发现的自我》和《寻求灵魂的现代人》两个部分,都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人类的心灵探索、时代的精神潮流、文学艺术与宗教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

  对于个人精神的独特之处,荣格指出:“精神又一种十分特殊的性质,就是它无法被还原成为其他一切事物。(P35)”,“只有世界被人类精神有意识地表达出来之时,世界才像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那样存在了下来。。。早在孩提时代,这种个人就受到了逐渐苏醒的意识的哺育而长大成人。如果说,人类精神必须具备压倒一切的经验主义的重要性,那么个人也理应如此,因为个人是人类精神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P35)”。同时,他也认为,“人与人的关系或迟或早都要达到这样一个顶点:在这里,总有一方会感到,他正在被迫牺牲自己的个性以便于使他的个性为对方的个性所同化,而且由于理解已经事先假定双方的个性必须完全保留下来,所以同化这一必然结果就使得他们的理解告吹了。合适的看法应当是,理解只能达到理解与知识相平衡的程度,因为不惜一切地寻求理解反而对理解双方都有害无益。(P38)”因此,“个人的性格特征根本就不应该被外界的任意性干涩所扭曲以致面目全非。(P39)”“而且,难道耶稣和保罗不正是那些相信自己的内心体验,按照各自的方法行事而置公众意见不顾的典范吗?(P42)”

  但是,个人为了适应社会,经常不得不压抑本能以追求生活目标。因此,人精神的自然状态是由各种成分的相互冲突所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个人会转向宗教而寻求解决。然而,信仰和知识之间具有潜在的裂痕,“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那些可能会给个人提供超越立场的信仰事实(P46)。。。理性女神如果取得了胜利,那么一种普遍的神经过敏症就会风行于后代人之间,一种个性分裂的状态(P47)。。。信仰和知识之间的裂痕是分裂意识的一种体现,这种分裂意识在很多方面显示了我们时代精神错乱的特征(P53)。。。”那么“对人类而言,仅仅有理性是不够的(P70)”。

  荣格道出了宗教对于人类心理的巨大作用,同时也精辟地指出“宗教信仰的基础根本不是意识,而是自发的,本能的宗教经验,而这种经验能够在个人信仰和上帝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P60)”这里他并非指无意识可以与上帝等量齐观,“而是说,无意识是宗教经验可能得以发源,变化和流传的精神媒介。(P63)”

  然而,在荣格所接触的病人中,有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但是他们断然拒绝去请教牧师。他们更不愿意和哲学家有什么联系——“那些不仅谈论生活和世界的意义并且真正拥有这种意义的伟人和智者又在哪里呢?人类的思想不能孕育出任何体系或者终极真理,以赋予病人生存所需要的东西,那就是:信仰,希望,爱和理解。(P282)"于是,这些人们开始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对于这个情况,荣格说到:“我的来自各个国家的病人都是受过教育的人,在他们之中,相当数量的人来向我请教并不是他们患有某种神经症,而是因为他们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并且他们用今天的哲学和宗教都不能解答的问题来折磨自己。他们当中有些人也许认为我有一种神奇的公式,但是不久我就被迫告诉他们,我也不能提供答案(P286)。。。任何一个头脑严肃的人听到心理治疗医生说自己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一定会感到释然。(P287)”这里,他也批判了弗洛伊德对这些问题的轻视,并且以性欲的压抑来解释其真实的状态。

  在教会向年轻人宣讲盲信的好处,而大学却在灌输知识的理性主义的情况之下,我们是否求助于信仰或是求助于理性都毫无用处呢?荣格认为,探索事物本来面目,寻求生命的真相,是一种富有勇气的尝试,“它不是不顾一切的冒险,而是一种被深刻的精神痛苦激发的努力,目的是在新鲜的,不带经验的基础上重新为生活带来意义。(P294)”

  此外,荣格在书中对艺术,以及东西方的文化做出了许多精彩的论断。很显然地,荣格的美学观深受尼采的影响。他也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了艺术家独特的心理构成。“每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都是一个双重的人或者一个矛盾倾向的综合体。一方面他是具有个人生活的人,而另一方面他又是个非人的,创造性的过程。。。艺术是一种天赋的驱动力,他抓住一个人,把他变成自己的工具。艺术家不是一个具有自由意志,寻求个人目的的人,而是一个允许艺术通过他来实现它的目的的人。作为一个人,他会有自己的情绪,意志和个人目的。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是一个更高意义上的‘人’——他是一个集体的‘人’——一个携带并塑造着人类无意识心理生活的人。要完成这一艰难的使命,他有时必须牺牲幸福以及对普通人来说每一样使生活值得去过的东西。。。艺术家的生活只能是充满着冲突,因为两种力量在它体内交锋——一方面是生活中得到幸福,满足和安全感的普遍的渴望,另一方面是一种无法遏止的创作激情,它可以超越任何个人欲望(p231)。。。一个人必须为获得创造之火这一神圣的天赋而付出的巨大代价,这条规律几乎没有例外。我们身上最强的力量会抓住并且垄断这种能量,并留下可怜的一点点,以致从中无法产生有价值的东西。。。一种特殊能力意味着在某一特殊的方面大量消耗能量,因此导致生活另一方面的枯竭(p232)。。。

  我们看到,他从意识之下的集体心理中吸取了医治和救赎的力量同时也吸收了其中的孤独和痛苦的错误;他穿透了生命的子宫,这子宫孕育了所有的人,赋予所有的人类存在以共同的韵律,并允许个人向整个人类传达他的感受和追求(p234)。”

  荣格对于东方文化的喜爱,从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还没能清楚地把我一个事实,即西方的通神学是对东方的拙劣模仿。我们只不过把占星术重新捡了起来,而那东西是东方人的家常便饭。我们对性生活的研究起源于维也纳和英国,印度在这方面的教导与我们旗鼓相当,甚至还超过了我们。10个世纪以前东方的典籍就向我们介绍了哲学相对主义,而非决定论的思想正是中国科学的基础,这一思想在西方还是最近才提出来的。理查德.威廉甚至向我表明,分析心理学所发现的某些复杂的过程,在中国的古籍中就有明确的描述。心理分析本身以及它所导致的思想路线——确定无疑是西方的发明——与东方那不朽的艺术相比,只不过是一个起步者的尝试。应该提到,精神分析和瑜伽的相似之处已经被奥斯卡.施密兹比较过了。(P273)”他对西方的批判也是非常有趣的——“我们用自己的科学和技术使整个东方陷入动荡,并从中渔利,然后我们甚至把传教士派到中国。派往非洲的传道团体扫除了一夫多妻制,结果这造成了卖淫嫖娼的大规模泛滥,单单在乌干达一个地方,每年就要花费两万英镑来防治性病感染,更不用说道德后果了,那是最糟糕的一面。而善良的欧洲人还为这些教化的成就付钱给传教士!我就不必再提波利尼西亚的苦难和鸦片贸易的福佑了。(P271)”

  对于心理学和哲学,我不过是个粗浅的门外汉。由于兴趣所致,略略读了一些书籍。但愧知识短浅,诚恐贻笑大方。此文仅作为对自己思路的一番整理,作为分享冒昧写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