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伍尔芙随笔全集(共四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伍尔芙随笔全集(共四册)》读后感10篇

2018-02-13 21: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伍尔芙随笔全集(共四册)》读后感10篇

  《伍尔芙随笔全集(共四册)》是一本由[英] 弗吉尼亚·伍尔芙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207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伍尔芙随笔全集(共四册)》读后感(一):评论伍尔芙随笔全集

  她写读书随笔的特点是先让刻薄思绪天空中一阵乱飞,然后抓下来切如正题,单看那厚厚四卷的读书随笔就可以想象她每天的工作不是看书就是写作,除了写小说就是记笔记,抽空还要去演讲,真要闲下来,还得去看河水.这时保不住精神病又犯了.

  洗依做饭为她所不齿,但这也是男权社会女人之分内的事情。她奋斗一生也没有脱离的身份,呐喊归呐喊,到点她也得说:“得做饭去了,这是我扮演的另一个角色。”

  她就像一个身怀绝技静坐弹琴的女子眼神温柔长相甜美,只见乱弦错杂,指法凌厉,片刻功夫,眼前之物已肉消骨立,露了原形。好的独具魅力,坏的不堪入目。

  她的作品宛如凌空开放的昙花,阳光照耀下的尖锐花瓣璀璨似锦,这种眩人眼目的平常根本就抓不住,即使一时的灵感降临也是白费工夫,没有奔腾不息的才思不要翻译。

  《伍尔芙随笔全集(共四册)》读后感(二):《伍尔芙随笔全集》阅读随摘

  胡乱摘抄,不求甚解,让阅读变得随意些!

  1.“事实上,一个人能给另一个人提出的关于阅读的唯一建议,就是不要听取任何建议,而只需依凭自己的直觉,运用自己的理性,得出属于你自己的结论。”

  2.“我们的大脑目的模糊而视点各异,要求小说应当是真实的,诗歌应当是虚幻的,传记应当是溢美的,而历史则应当强加进我们自己的偏见。”

  3.“也许要理解一位小说家的创作过程,最好的方式不是阅读而是写作,亲自尝一下遣词造句危险和艰难。然后,你就能牢牢记住给你留下清晰印象的某个片段——在街道拐角处,你与两个正在交谈的人擦肩而过;一棵树在随风摇曳;一盏街灯在闪烁;说话人的语调亦喜亦悲:一个具体形象,一个完整的构思,似乎便在那一瞬间形成了。”

  4.“所谓新诗歌和新小说之‘新’,只不过是表面肤浅特征罢了。对于我们用来评判旧小说、旧诗歌的那些标准,我们仅需略作修正,而无需重新制定。”

  5.“若为追求知识系统地阅读,而成为某个领域里的专家权威,那于我们十分有益而更富有人情味的态度就极易在我们阅读抽象而索然无趣的书籍时遭到扼杀。”

  6.“词语极少‘实用’的天赋。如果违背它们的天性,执意强迫它们有用,我们就会付出代价,被它们误导捉弄,遭它们当头棒击。词语总是这样愚弄我们,并不断向我们证明,它们讨厌‘有用’,它们的本性就是不单单表达一个简单意思,而是有1000种可能解释。……Passing(进过)一词暗示着事物的转迅即逝,时间流逝生活的变迁。Russell(拉赛尔)一方面意味着树叶簌簌的声响裙子在光滑的地面上摩擦时的沙沙声,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贝福德公爵的宅院和英格兰的一半历史。最后,Square(广场)让我们看到一个实实在在的方形,想起尖尖的灰泥角。这样,一个最简单的句子唤起了人们的想象和回忆,给人视觉和听觉的联想——所有这些发生在阅读句子的过程中。”

  7.“所有关于英国文学考试产生的这些英国文学的论文,最后注定要将英国文学送进坟墓。”

  8.“一套理论的滥觞几乎总是源于一种期望:期望这套理论的发明者自己愿意相信东西。”

  9.“文字是危险的东西,让我们记住这一点。一个共和国也许就诞生于一首诗。”

  10.“逃逸是最大的乐趣冬日里浪迹街头是最大的历险。”

  《伍尔芙随笔全集(共四册)》读后感(三):中国互联网空间女性歧视

  最近《卫报》每期都附送一本《20世纪伟大演说》小书,今天这本是弗吉尼亚-沃尔夫在1928年剑桥女子学院的演讲“莎士比亚的妹妹”。剑桥邀请她去讲讲女人与文学,沃尔夫提出了一个论断:女人必须有一个自己的房间,取得经济上的独立才能奢谈什么文学创作。

  沃尔夫又假想,莎士比亚有一个妹妹叫朱蒂丝。她拥有莎士比亚一样才华,但又能怎样呢?她没有权利上学,只能顺手看看哥哥留下的书。没翻几页,父母就叫她干活去了。她也许会写上几行字,但要么偷偷藏起来,要么自己烧掉。他的父亲把她许配给了隔壁羊毛匠的儿子,她痛哭抗拒,被父亲狠狠地打了一顿。沃尔夫读英格兰史书发现,“打老婆男人的一项权力,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不以此为耻。”“女儿如果拒绝父母嫁给指定的男人,父母有权把打她并锁到房间里,而公众舆论都已习以为常。”17岁的朱蒂丝决定逃走,沿着哥哥当年的路线去伦敦。但在伦敦她得到的只会是嘲笑和拒绝,没有剧场会收留一个女演员,最后她只能在一个冬夜结束掉自己的生命。一语成谶,1941年,弗吉尼亚-沃尔夫自杀了。

  看完这本小书,我不禁想起中国,想起当代,想起互联网空间。虽说现在很多女人经济上已经独立,有了自己的房间,但是社会对女人的歧视却依然比比皆是

  杨丽娟事件,与其被看作是一场媒体无良的表演,不如看作是一场歧视女性的集体癔症的发作;“芙蓉姐姐”被用作自恋狂的代名词,也许正是一场绵延不断悲剧中的小配角。对上海宝贝、木子美的批评总是跟她们的性别联系在一起。所谓身体写作,不过是对男性霸权的一种飞蛾投火式的抗争。

  再看看论坛、博客上掐架常用的语言,“你怎么跟个老娘们似的”、“你怎么跟个女人一样”,女人变成了心胸狭隘的同义词,更可悲之处在于,连一些女人自己都这么说。最讨厌木子美的往往是女人,嘲笑芙蓉姐姐最厉害的也是她的同性,男人们在一旁边看热闹,边陶醉于性别带来的满足感。

  女人被物化,漂亮女人变成现实商品或者文化商品,被出售和消费。互联网虚拟社会陷入一种迷狂,津津乐道女人的身体、部位、走光,没有人在乎她们的思想内心更何况灵魂

  在这种环境下,如果一个女人想在网络上透露心迹,寻求安慰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天涯杂谈最近有一个帖子,一个伤心的未婚妈妈在找孩子爸爸,在10多页的回复里,我们看到最多的是对作者的谴责、嘲笑,还有不少业余的心理医生给她确诊为“精神不稳定”。

  中国是一个习惯于歧视女人的社会,男人极少平等地对待女人,贾宝玉式的女性崇拜跟西门庆喜欢三寸金莲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而大部分女人们也习惯了她们的地位,不知不觉加入到性别歧视的大合唱中。

  如果这种情况改变,无论是莎士比亚的妹妹,还是曹雪芹的妹妹,即使不会再被父亲或丈夫锁进小房间痛哭流涕,也会把自己关进大一些的房间,低声啜泣。

  《伍尔芙随笔全集(共四册)》读后感(四):热爱“现成”

  下订单时,觉得《伍尔芙随笔全集》有点贵,四册,平装,98元,但是中国社科出版社的,想必严谨,想必翻的好,关于这些曲折心思,刚才在看艾本斯坦的《势利》时,便自动对号入座,觉得自己是势利的,所幸不属重症之列。不过,拿到书后,当时的许多想法一下子没有了。版式简洁,看起来既舒服(这种书页变不出多少花样,还是朴素最讨巧。)四本书封面都是同样的图案,像冬天窗上的冰花,有些虚幻,冰冷和遥远。所不同的是它们的颜色。但是,即使有1册用了橘黄,仍觉得遥不可及

  睡前已经预支给了另一本。只能在早上读它,他们。断续在公车上看了一个月。第1册勉强要读完了。记得第一个早晨,翻开书时,正好车外的阳光照射进来,满手阳光的感觉很好,陡然间亲切了些。每次看到喜欢的,会有些想法,然后,任由想法流走。仅此。

  第1册名《普通读者》,是她写的一些书评之类的。第2册读了最著名的篇《一个人的一间屋子》,除了记住她的著名论点,其他忘了。

  生活在上个世纪初的伍尔芙是无疑是犀利与聪敏,以及刻薄的。听说聪明的人都刻薄,不由自主拿她与国内一位书房型女作家相比,发现刻薄与刻薄也不一样。不过,她真有想法,虽然上天在给她优越的家庭出色的才华时,还赐她精神病,但这似乎有助于她才华的发挥,她的激进观点与女权主张也与此有关?比较深印象的是,她对于两类作者的评断(不重复了这里),以及在《多恩三百年祭》中的一些看法,她说“如果我们不爱身体,我们又怎么能爱心灵?如果我们不能自由地爱不同的对象,承认这样或那样的诱惑,我们又怎么能最终挑选出爱情中最重要特质而矢志不移呢?”这段话,恰好回答了前段时间小范围的一个关于爱的讨论。啊,想都不用想,有合我意的答案。我越来越热爱“现成”了。

  书真的可以提供给我们很多现成吗?目前来说,好像人的创造进入衰竭期,你想要的好东西都被人写尽了,你想要任何答案都可以在不同的书上找。甚至你经历过的,你的体验、知识,技巧阅历八卦,路……很难超越或者开拓新的话题。的确,从这个意义上说,琢磨没有用。只是,假如并没有想要在书上得到什么呢?无目的地读书?所以惯性地带上它出门,可以从任何一页翻起,今天不看不会想念,明天再看没有如隔三秋之感。看不进放下,看进去了不痴迷,随时可以结束与开始。看到好笑的笑一笑,遇到这册书中诸如“带刺的哀痛”这样的句子时乱想一阵。但,不管如何,我想它是在的。

  也仅此。

  《伍尔芙随笔全集(共四册)》读后感(五):文字是水,生活是岸

  “小说家可怕地暴露于生活之中”。弗吉尼亚.伍尔芙显然对这种危险深有戒备,虽然她亦是世界公认的著名小说家。文字,特别是小说中的文字,是一块十分危险的水域,当它在作者的手下涓涓流淌时,它首先已经淌过了一块非常私人的领地,不管是以清洗式的狂飙,还是渗透性的迂回浸漫,种种不同只能增加这种过滤的复杂性,而丝毫不能减少暴露的危险。种种迹象表明,这种危险并不足以威慑那些写作的人,恰恰相反,人们是那么勇于暴露,有时暴露甚至是一种诱惑,在没有搞清楚那有任何价值之前,就抢先将作者“拉下水”。伍尔芙绝对不是这样一个人,阅读她的随笔,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印象:哪怕是她的文字汇成汪洋大海,伍尔芙依然拒绝了伍尔芙。

  这真是有点怪。这事本身就有点怪。从最开始说起,我不知是在看哪本书时,忽然强烈地想看一看伍尔芙的小说《达洛维夫人》,结果,我能接触到的所有的书店,都异口同声地说,二年前出版的书都已下架,我只好恢复了在一个图书馆的借阅资格,但这本书已被别人借阅,我随手取了一本《伍尔芙随笔全集》IV,以前对伍尔芙也有接触,浙大外文系高奋老师等合编的《西方女性独白》陪我已有四五年,一度是我出行必带的小册子,我并不怕别人误以为我有女权主义倾向,实际上,我确实喜欢伍尔芙对文学的见解。她对西方文学的评论,和爱伦.坡的诗论一样,一直被我以为同一类型中的经典。任何一个想对英美文学有一个系统认识的人,都不防读一读。因为她的评论中,既有对既成文学独立的、中肯的,一针见血的评述,也有洞悉未来式的前瞻。例如,在散文、小说和诗歌当种,她预见了将有一种散文具有诗的语言,将有一种小说用散文写出,虽然具有戏剧性却将被人阅读而不是演出,而她最著名的见解,恐怕要属她对小说大量描写头脑中看不见的部分----思想和情感(即所谓意识流)的预见。这本随笔依然是丰富的,我所有要求伍尔芙能提供的,都能找到。但糟糕的是,我随这本书一起借了另一位女作家的小说,当代中国女作家,也以描写女性心理冲突见长的陈染的作品。糟糕的不是陈染的作品不好,而是因为要在借书期内看完书,我常常将两种书混在一起看,还不排除因为联想而阅读了其他的书,比如法布尔的散文,纪伯仑的散文诗,继而对伍尔芙生出别样的要求来。

  这要求其实不过份。伍尔芙自己不是也说过,“小说家可怕地暴于生活之中吗”,其实散文随笔作家在这方面和小说家是一样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谁能想象一篇凭空捏造,脱离生活与情感的散文能流传于世,哪怕只是从20世纪到21世纪初这么点时间,也就是说伍尔芙生活的时间到现在。阅读陈染,你时时都能看到作者,那个一度有点幽闭敏于文字讷于生活的女孩;甚至你能看到她的一部份家庭:有个离异的对女儿关心得甚至叫她害怕起来的母亲;甚而你还能看到“她”,不仅是有着大而黑的眼睛,还有着瘦弱的身体和优美的乳房。天哪,作家简直是无意间暴露了隐私!法布尔也暴露得并不少,只不过他十分明确而坦率的态度,让袒露成为文章真实动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是这个伍尔芙呢,如果没有别人要求她提供介绍,没有别人写下的生平,仅在她的文字里寻找她,简直就是徒劳!她没有年龄,没有性别,甚至没有国别。我们道听途说地知道她有婚史,患有一种精神上的疾病,要用书写来缓合,但我们一点也不能从她那里得到证实。关于她的婚姻,她的生活,甚而那种折磨于她的精神的疼痛,她好象并不愿留下任何蛛丝马迹。另一方面,从昙花一现的“畅销书”到而今盖棺定论的名师大家,她的评论仿佛不遗余力,覆盖面之广,涉文之深,仿佛她的阅读从未停止。

  也许事实就是这样的。她可以称得上生活的生活,就是阅读和思考。文字是水,她不停地汲取,并没有用来浇灌自己的田园,只将那些提炼了又提炼的水的结晶,再奉送给了那些水源,她只用这其中的劳作来医治她最表面的伤。而可以医治的,都不是此生最迫切的伤吧。终于,文字的水暴了山洪,而生活的条条的经纬却干渴枯萎。伍尔芙,最终投水而死。文字是水,生活是岸,弃岸的舟子,终于找了一处文字以外的水葬。

  2007.8.6

  《伍尔芙随笔全集(共四册)》读后感(六):深入的渴望——读伍尔夫随笔有感

  近一个月,一直在陆续地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伍尔夫的随笔全集》。年前读了北京十月出版社出版的伍尔夫的《普通读者》,那是本选集。读她常是在办公室里,一般是在忙完手头的工作,循着昨天读到的地方,读下去。由于有工作,在单位的白天时光又是很短暂的,又常有别的杂事,所以读得慢。

  伍尔夫随笔中所写的一些东西于我是陌生的。随笔的内容以书评为多,评论的主要对象是英国作家,评论的范围和对象很广。另外,她对女权主义也有涉及。她的思维很跳跃,意像纷杂,又是意识流的写法,读着就不知会把你带到哪里。自己的思绪也常因此而开小差儿,触觉也灵敏宽泛起来,有时字翻了篇儿了,却不知道作者到底写了什么,是眼睛虽在惯性往下看,感情却跑了,想着自己的事儿了,所以,只好再回来,重新读。有时我想,读她的东西是否不需要这样重读呢?本来她就是意识流,但是,依我的经验,不回来就不知道她所云,她的思想和情绪还是内在连贯着的,这种联系还是要寻,这样对她文章的好才能做深入些的理解。可读完了,常常还是没什么记忆。有一次,我去豆瓣,看到一位朋友说起读北京十月出版社的那本伍尔夫《普通读者》,她说,读完了,觉得好,却什么也没记住似的,这和我的感受相同。

  读她是因为她对我有一种类似精神方面的牵引,有些话读起来感觉很有味道。如在《自己的一间屋》里的一段:“我们就是这样站在窗子旁交谈着,同时低下头来,望着下面这座著名的城市的圆屋顶和塔楼,有成千上万的人每天晚上都在这样看。在秋天的月光下,这座城市非常美丽,非常神秘。旧时的石头显得非常洁白和神圣庄严。”,这样的句子冷静、客观、是以敏锐的艺术直觉,站在一个高度上对事物的深入。通过这样诗意而特别的句子,我偶尔能体味到她的神韵。

  于我来讲,我是从她所写的这些随笔里在寻她,我所寻到的是什么呢?我不过是略微感觉到了她,似乎她是飘忽的。从她的字里,从我读她所引发的思绪里,我偶尔能够见到她,也不过是在夜晚的时候,她的一支在白色纸上移动着的她的羽毛笔;或是,是夜晚,大概九十点钟,她从楼上下来,在绿色的草地上独自散步,我似乎看到她的裙子轻擦着绿草;或是,她写作时,偶尔抬起头,望向前方的虚无的眼神……

  我感觉,喜欢一个作家,就喜欢了他所带给你的气息,是一种深入的寻找,事无巨细,在一种迷恋的心态里,默默走近他,看着他的一举一动,然后会心起来。你感觉到了他艺术的境界,不仅是开阔了你对人生和文学认知的窗口,更是一种渴望的深入,他有一个高度和角度让你膜拜,其实,于千万人里你是把他当做知音的。他全部的人生经历不过就是为了蕴藏这些东西,而你凭借着难得的缘分见到了它,并渴望接近蕴藏着的他。虽然,他已为烟尘,或白骨寂静地躺在黑泥里,可他毕竟生活过,那颗心在他活着的时候鲜活的藏在他世俗之身里,你们彼此遇到,又怎能不怀有感遇之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