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江湖外史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江湖外史的读后感10篇

2018-02-15 20: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江湖外史的读后感10篇

  《江湖外史》是一本由王怜花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江湖外史》读后感(一):尘埃时光梦境苦痛羁绊

  《江湖外史》我是拿来当诗集读的。虽然有的时候只是引用一行诗,有的时候是不完整的半首,有的时候是完整的一首,都不妨碍我对这本书的看法本质上它是诗集。谈论古金武侠的部分,只是用来做个起兴,或者做个解释,或者纯做扯淡。

  人的难题不在于他想采取何种行动,而在于他想成为何种人。

  威廉·詹姆斯

  这就是你,误解着生活

  而别人对它的误解比拟更深

  西川

  渴望燃烧

  就是渴望化为灰烬

  北岛

  啊,凭着这易损的肉体我竟走过了

  一段如此多梦又多劫的路程

  西川

  善良姑娘好心的姑娘

  愿你永远一路平安

  古诗说天涯若比邻

  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

  就请你仔细打点行囊

  记得带上茶叶、唐诗和盘缠

  《赠别的歌谣》by 王怜花

  夜里我头枕卷册和神州

  孩子

  迎风流一千次热泪吧

  仿佛把蜡烛点燃掖进衣袖里

  下一千盘棋,赌一千回咒吧

  在一千张纸上写下一千个“我爱你

  《蠢男子之歌》by 麦芒

  我把你们首先当作一个整体亲爱朋友

  在难忘的夜里你们就是天幕

  悬挂着星星的睡眠和基督的面容

  虽生犹死和虽死犹生,这两个相反的成语

  多么一致的概括出我们在人世

  二十几年备感荣幸的客观处境

  然后你们是个人,是一个个出生日

  和出生地,操着各自的口音

  向那些奇怪女人求爱

  在大学里烟雾缭绕的下流聚会

  有的狂欢,有的痛苦失声

  有的沉静地观察,不失时机微笑

  这分别构成伟大诗歌纯洁内涵

  因此我想念你们,借以

  饶恕曾经对我们不忠的时代和女人

  饶恕那穷困的生活和野蛮风景

  以及自己的种种过错,千里之外

  或是咫尺之内,我都能触摸到你们

  熟悉的脸,比想象的还要英俊动人

  现在,请你们也想念我,一个蠢男子

  肝比心更大,除了赞美,什么也不愿听

  《第三献辞:给亲爱的朋友》by 麦芒

  我和你之间的友情

  虽然时常令我痛苦

  却正是这种痛苦证明了它是高尚

  麦芒

  只有在庄生的梦里你才醒着

  听凭世界的手被诗歌书写

  一管笔提起来就悬了千年

  只等着泪水凝成珠玉

  琴弦断成华年

  灵感总是在东风无力的时候不期而至

  中世纪的格律之王

  在阴谋与爱情之间残喘

  把春心托付给杜鹃

  把后背暴露给人民

  只用了两三个典故

  便草草了解一生

  义山,你的完美是我彻夜难眠的病根

  不写诗的时候你扮演谁

  碌碌无为的幕僚,一身风尘的旅人

  温柔的猎艳能手,凄婉的意淫大师

  改革开放的牺牲品,慢性糖尿病的受害者

  巴山夜雨已经淹没了晚唐的歌声

  一代人多年没有回家

  而谁是那双秋池涨水的明眸

  被千里之外的一首《无题》彻底照亮

  在寸寸相思中化为灰烬

  而效仿你就意味着在平庸之中成为天才

  伤心的话留给自己来说

  伤肾的事让给别人去做

  用几行七律把时代哄入梦乡

  自己守着床头横陈的爱情

  和衣斜倚到天明

  胡乱梳洗一番

  便翻身上马,径直驰入文学

  这是蓬山已经不远,金屋尚未修成

  玉桃不偷也罢,灵犀没点就通

  你耗尽一生为万物寻找对仗

  可你自己的下联是谁

  在那个喧闹热爱偶数的朝代

  你是唯一孤独无匹的事物

  帝国的秋阳斜照着你的落寞

  你一旦开始回忆

  历史只好一片惘然

  一个汉语的幽灵

  穿行于平平仄仄的迷宫

  千年之后,世界从你的梦里醒来

  伸了个懒腰

  决定不再压韵

  《夜读李商隐》by 林东威

  甚爱其中的

  “你耗尽一生为万物寻找对仗

  可你自己的下联是谁

  在那个喧闹而热爱偶数的朝代

  你是唯一孤独无匹的事物

  帝国的秋阳斜照着你的落寞

  你一旦开始回忆

  历史只好一片惘然”

  整首诗有些拖沓啰嗦,但是因为这几句,我爱整首诗。

  今夜雪拥蓝关啊今夜

  后现代的大军已经攻入了长安

  金斯堡在大麻的烟雾中怀念李白

  想起落雪的江南

  一代精英衣衫正单

  围炉煮酒,些许风寒

  美人随意一笑

  顿时使文学成为遗产

  因此天才注定要被内心更深的积雪掩埋

  在世界的迟暮之年热爱一切虚构的事物

  为了玫瑰名字不惜隐瞒重大历史事件

  诗囊饱满骑驴下山冷不防被市场经济毁于一旦

  而究竟是谁在很险的韵角与你狭路相逢,殷勤问安

  用一生的智慧细读你雪中肌肤幽香暗掩

  谁抛却了书卷谁才能文字表里如一,互为遗憾

  剩下万里江山在对一个冬天的回忆中

  与敌共眠

  《内心的雪景》by 林东威

  没有真实镜子

  却总是揣测万千变化

  一个二十世纪的亡命徒

  遁迹于古老的爱情

  《自画像》 by 麦芒

  我不想高山,不想大海

  不想任何与庞大相等的事物

  也不想装扮成它们的伴奏

  你只需叹息,像一场梦

  你只需存在,哪怕被毁灭

  这一切已经足够幸福

  就不要再追求什么不朽

  麦芒

  我常常想起麦芒的这首诗。它常常不请自来,又飘然而去。

  小姐,请珍惜美好情感

  凭着这你会永远一路平安

  麦芒

  我曾远渡重洋,踏上过许多地方

  见过一个女人和两三个男人

  《我的一生》博尔赫斯

  可怕的死亡教会我放纵欲望

  二十岁是短命,一百岁也是夭折

  上天不会再派同样的人

  顶替我享受那份该得的恩典

  既然我挣不到什么财产

  那就索性赔个精光吧

  像一只无所事事的雄蜂

  交尾一次便知趣的去死

  是人间的花,请在人间开放

  哪怕被摘也胜似寂寞无闻

  我只有一颗煮在肉锅里的良心

  肉锅受煎熬,良心也不安

  麦芒

  无论是当初

  还是现在,我拒绝问自己是否幸福

  《一个爱中的女人写给上帝的三十六封信》by 藏棣

  在这个一切都如同梦幻的世界上,永存不逝,那一定会深自悔恨。世上的万物,世上的人们以及人们的心灵,都要消失,因为它们的美有一部分本来就由这不幸所形成。

  玛格丽特·尤瑟娜尔

  如果人们以梦到死亡的次数

  来推选国王的话,我当之无愧

  我的灵魂喜欢说:不。从我嘴里说出的

  这个字几乎可以排列到天边

  也许我有点自负,我的使命

  就是把被怀疑的一切压缩成可爱深渊

  的确,舞刀弄剑使我对人生有了不同感觉

  我已习惯于让历史尊重致命的一击

  但我更为倾心的不是血能染红什么

  而是在宁静的夜晚:眨动的星光

  神秘的迹象,为茅屋里飘摇的烛火所怀念

  我为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而举杯

  黑暗在飘飞:这个冬天唯一的

  一场大雪正被急着运往春暖花开

  加工成耕田人的希望。而像我这样的酗酒者

  则会紧缩眉头幻想着怎样把人的一生

  焊入壮丽的瞬间。借着酒劲

  我察觉到有人喜欢黑,有人酷爱白

  还有人迷恋聪明诚实的百分比

  流言和谎言像两头石诗,守卫人性的拱门

  岁月流逝,直指苍穹时间之树令人晕眩

  镜子的深处:光阴叶子纷纷飘落

  却没有一片想到要遮住我的冲动

  难道我的剑影像一道历史的皱纹

  我暗恋着不朽,并指导选择的奥秘

  只涉及有和无,而同多和少无关

  我承认我一生最大的过错在于

  对青春,这惟一的知识,忍不住说过“再来一回”

  就像那些动人的女子在黑暗中对我所说的

  黑暗在飘飞:仰望星空从不会

  让我萌生从上面掉下来的念头。唯有奇思妙想

  使我的武艺出神入化。但即使如此

  出生入死也不是我的本意

  死态像一种拯救,太像必要的善

  当人类的权势频繁代替命运力量

  把它赐给大家时:我的厌恶重复人的觉悟

  我不记得他们是如何把我弄出酒馆的

  那位英俊的太子的请求并不诱人

  我之所以答应,完全是考虑到不能

  让平庸来玷污这样一次用剑安慰历史的机会

  尽人皆知结局并不令我难堪

  或许我临死前与赢政的对话曾让历史失色

  带着嘲弄的口吻,秦王说:“谢谢你的剑术。”

  “不,”我纠正道:“还是感谢我的灵魂吧。”

  《咏荆轲》by 藏棣

  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里尔克

  《江湖外史》读后感(二):借金古之酒,浇自己块垒。

  少年时代有一段时间迷恋武侠,几乎看过所有金庸古龙的书,那个时候年少轻狂,心有江湖,也算个资深的武侠迷,刚买到这本书的时候以为就是一般的武侠书评,我买的是初版,就是2006出的,黄黄的书皮,画一个席地掐指的白发老叟,很玄乎的感觉,上写:既生金庸,又生古龙。。买回家读了起来,怎么读怎么就感觉不对呢,说是武侠,怎么给你扯这么多些不知所谓的东西,还诗歌啊啥的,后来过几年再读,那些不知所谓的东西变得有所谓了,反而觉得那些谈论武侠的部分不怎么重要了,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那样,这本书其实是说道路的,借金古之酒,浇自己心中块垒,人想要走的道路都是自己选的,在于你想做什么样的人。。

  里面印象较深的是写李寻欢,说他是生活艺术家分析的太绝,细细一想还真就那么回事,古龙的描叙有一种深深的自恋,而李寻欢是他的理想人格,酗酒,伤情,将生活变成艺术的人注定是孤独和寂寞的,也是需要勇气的,那是种病态,残缺的美,但你不得不承认他美,作者可谓理解的很深,而金庸是“情深不寿,强极则辱”的谦谦君子,知道用之不勤绵绵若存的道理,诚如作者说的“才华和命运都是伤人的”,正解啊,

  金庸是茶,古龙是酒;金庸是花,古龙是火,花可以慢慢欣赏,茶可以慢慢品,但酒和火注定是瞬间的绚烂定格永恒,你愿意做谁呢?

  书中写得诗都不错,感叹上世纪的北大才子,那是个文青范很浓的时代。如今不要说文学诗歌,武侠小说也没落了,这样一想真有点余生也晚的感慨

  《江湖外史》读后感(三):王怜花的票友记录

  王怜花说:“生活给了我想要的东西,同时又让我知道那没什么意义。”我想像着他说这话或写这话的时候一定充满的古龙的神态和语气。是不是呢?我想说的是:生活没有给我想要的东西,尽管我知道得到了也没什么意义。哈哈!各人所得不同,境界自己然不相同。那我的境界是更加的超然还是更加的阿Q 呢?但我知道,我的话比他还冷。

  王怜花说:“世上的万物,世上的人们以及人们的心灵,都要消失,因为它们的美有一部分本来就是由这不幸组成的。”呵,不幸不就是一种美吗?起码是美的很重要的一个构成。老王同志在愤什么?又在怕什么呢?

  还有,听一个男人谈女人就是觉得挺好笑有意思的一件事,感觉永远说不到点儿上,永远又自以为说到了点儿上。男人是不是都这个样子?其实,男人和女人本就是两种动物,不可能互相懂的,懂也是假懂。所有红颜知己都是建立在互补的基础上,然后才是部分和大部分的重合。但也就仅限于影子的重合吧!原来,我喜欢问别人一句话:“如果我和你同性,我们还会这么好吗?”这样问的原因是记得好小的时候听过别人说,如果你们是同性还会是亲密好朋友,这样你们就是一生的亲密战友。现在还会这样问,不再考虑问题的本身,而是一种习惯

  对一个人或一件事太喜欢了就会很挑剔。这就是我。但无论怎么说,挑剔也是因为他太好了,不是吗?因为这本书我开始读《世说新语》。我喜欢他对无花和李寻欢的评论,深深懂得并完全会意,因为他把他们的那种“德性”写进了他们的骨头里和我的灵魂一起舞动,那种交互另人愉悦!他多次提到无名和尚很高兴他能把他和韦小宝放在一起相提并论,智和慧这种东西不以才学的多寡来论,不是吗?

  还喜欢他什么呢?喜欢他对“弃”字的点睛之笔,当然这也许是因为我此时的心境在做怪,他写的不深,却引我想的太多。深深欢喜他对“赵敏”无原则的宠爱。喜欢他在《蠢男人之歌》中的“觉悟”。喜欢他总时不常的为男人之间的友谊得意一把。喜欢他对“快意恩仇”的精辟见解,这段见解还被我引进课堂案例分析里,是针对俄罗斯经济体制改革的,说的我眉飞色舞,下课同学们纷纷以女侠的身份重新仰视我。还喜欢他字里行间对“大道无为”的一种神往,也深合我意。那一句“幸福就是做一个不求进取的天才,胡乱快活一世。”真是有道破天机之嫌啊!最后让我道谢的是,他终于让我明白了“爱情”和“爱慕”的区别,后者又是多么的难能而可贵啊!

  一本书翻了又翻,我想象王伶花这样的大侠是不会介意别人说这本书是厕所文学的吧!据我所知,很多人都是很快的读完这本书,一份真正的“快餐”,一方面在于他写的东西大家都耳熟能详,另一方面也怪王大侠每一篇都是蜻蜓点水,没有太多深刻的东西,我想这仅仅是他的一部“玩作”吧,不当真的那种!是不是?哈,不过这个票友真的有些水准的!

  《江湖外史》读后感(四):江湖外史——那些酒,那时的侠客与诗歌

  江湖外史。

  王怜花和一部书。

  一部关于武侠的书。一部关于80年代北大“青春记忆”的书。一部关于道路问题的书。

  武侠。青春。道路。古龙。金庸。诗句。

  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诗。

  像盛开的花;凛冽的酒。像齐飞的落霞;一色的秋水。

  我看到了江湖的美丽。人性的光辉。

  我看到了永不磨灭的青春。

  我看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看到了北大纵横的才气。

  李寻欢。阿飞。林仙儿。傅红雪。叶开。楚留香。无花。陆小凤。西门吹雪。花满楼。老实和尚。金九龄。朱停。老板娘。郭大路。王动。燕七。萧十一郎。风四娘。谢晓峰。沈浪。王怜花。朱七七。白飞飞。

  乔峰。阿朱。阿紫。段正淳。马夫人。虚竹。无名老僧。令狐冲。田伯光。张无忌。小昭。谢逊。金花婆婆。韦小宝。丁典。凌霜华。胡一刀。苗人凤。程灵素。杨过。小龙女。

  每一个名字都是一个传奇。

  读古金。就是在体验义薄云天,快意恩仇。那是我们无限缅怀的自由时空。

  王怜花是借古今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书中引用的名言和诗句,让生命如此美丽。

  曾有一个女人我为之心醉

  那时我年轻:爱得纯洁所以爱得疯狂

  然后爱也会找一个好日子悄悄死去,像毁损的容颜

  我的一生自暴雨中结束

  这是一事无成的一生

  它又从一个女人的哭泣中得到抚慰

  ——王怜花

  这就是你:误解着生活

  而别人对它的误解比你更深

  ——西川

  无论是当初

  还是现在,我拒绝问自己是否幸福

  ——臧棣

  上帝操纵棋手,棋手摆布棋子

  上帝背后又有神袛哪位设下

  尘埃,时光,梦境和苦痛的羁绊

  ——博尔赫斯

  作为理想,我打算过一种下流的、丑恶的生活。

  生活给了我想要的东西,同时又让我认识到那什么意义。

  ——萨冈

  在古老的村庄

  我们漫步而行

  歌声那么瘦弱

  如此啊,我的好兄弟

  并肩走出酒馆

  双手扶住门框

  阳光那么悠长

  如此啊,我的好兄弟

  ——王怜花

  可怕的死亡教会我放纵欲望

  二十岁是短命,一百岁也是夭折

  上天不会再派同样的人

  顶替我享受那份该得的恩典

  既然我挣不到什么财产

  那就索性赔个精光吧

  像一只无所事事的雄峰

  交尾一次便知趣的死去

  是人间的花,请在人间开放

  哪怕被摘也胜似寂寞无闻

  ——麦芒

  诗歌的液体永远是热血。江湖也永远是一个梦。热血江湖。不老的梦。当时的月光依旧皎洁。

  《江湖外史》读后感(五):古金古今,江湖尘土

  我是我是赞成他的某些看法和想法的:诸如尘土荣华,昔晦今明;诸如关于小昭,诸如关于古龙和金庸。

  我想我认为此书最精辟的是说到金庸和古龙的差别。虽然我最初读的就是金庸,但金庸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他的书写得很好,却总是让我看得很疲惫。后来慢慢接触古龙,这个贪杯好色五大三粗还短命的男人写出来的文字让我十分敬佩。他的写作手法是单句成段,快捷推进,省了很多文字,那种冷静沉着的应对却更加深刻。

  我到现在还是很喜欢古龙七个故事里面那个《霸王枪》。然而依然不能抗拒《陆小凤》和西门吹雪,对花满楼更是心向往之。如此世俗,当然也无法抗拒金庸的《倚天屠龙记》,那是两句诗、14个字里面,我最喜欢的“倚”。

  《江湖外史》读后感(六):何以自处,何以自适

  读隔壁MM借我的《江湖外史》,288页,四个小时翻完。上豆瓣一看,哦,原来很久以前,我把这本书标记为“想读”。所谓“汉语江湖”书系,我还读过一本《门阀旧事》,估计就是那时候标记的。《江湖外史》由两个部分组成,《古今兵器谱》和《怜花宝鉴之人物志》,作者王怜花,本名蔡恒平,北大中文系才子。这本书写的是金庸、古龙笔下人物,咏的却是1980年代学子的青春挽歌。借人物,讲人生,讲理想。多好,1980年代的理想,有诗,有酒,有青春,恣肆、自在、飞扬。

  1983年我刚读小学一年级,也就是说,我刚开始组词造句,这哥们儿已经在读武侠了。等到我知道金庸之外还有古龙的时候,这哥们儿已经翻来覆去不知把两位的作品咂摸了多少遍。那真是一个读武侠的好年代,那也真是一个读武侠的好年华。当然,并非每个年轻人都能沉迷于武侠小说而不耽误学习,还能对此进行思索。所以,人生从来就不公平,才子和凡人总是要有点区别的。

  不是熟读金庸和古龙的作品,这本《江湖外史》读来怕是不得要领,不是经历过理想对现实的妥协,这本书读来难免觉得做作。前面部分《古今兵器谱》比较有意思,讲的是小说里人物的性格人生,讨论的却是现实人生何以自处,何以自适的问题。后面部分《怜花宝鉴之人物志》有狗尾续貂之嫌,匆匆扫过算数。里面说,金庸有政治情怀,古龙欣赏审美的人生,深以为然。我喜欢古龙笔下的人物多过金庸笔下,金庸笔下人物多数还在尘世纷扰的束缚中,挣脱不得(所以,我最喜欢杨过),而古龙笔下人物却可以身在凡尘而出离依旧(相反的,我喜欢花满楼,他懂得知足)。大概,我至今还拧巴着没学会跟生活妥协。天地间,何以自处,何以自适,我还没找到答案。

  顺便说一句,插图很丑,配图的语句往往悠远深邃,一看那图,不仅全无意境,其粗糙拙劣真真辱没了古龙金庸营造的意象。

  《江湖外史》读后感(七):沈浪和白飞飞

  书中讲白飞飞的那篇,让我久久难忘

  ——

  不过,这个如羊羔一样温柔恭顺、如鸽子一样善良纯洁的白飞飞只是一个女人的一半面孔,她还有另一半面孔,那一半叫“幽灵宫主”——心狠手辣的幽灵派掌门人。为了替生母报仇,她过着侍女和宫主的双重生活。她报复的对象是抛弃她生母的生爹“快活王”;她报复的方式是一个女人所能想出来的最可怕的方式——把自己嫁给生爹“快活王”;她报复的手段,当然也是不寻常的:

  她从头到脚,看来似乎天生就是要被人欺负的,教人见她,虽然怜惜,却又忍不住要生出一种残酷的征服之意,她这双手似乎在求人怜惜,但却又仿佛在邀请别人,求别人摧残似的。

  很少有男人能抗拒这样的手段,因此,像快活王这样的一世枭雄最终也着了她的道。不过,报复“快活王”成功并不是她人生的巅峰,她一生的真正的杰作是:在戏要落幕的时候,她改变了主意,不再想杀沈浪,而是怀上了沈浪的种子,然后离开了他。这样,沈浪的后半生,将是一边和朱七七生儿育女,一边想着她和他们的孩子。她留给沈浪的,是另一种双重生活。

  我要说的是,不管是白飞飞还是沈浪,他们的生活都是在苦熬——是的,“他们在苦熬”。相比之下,反倒是头脑简单的朱七七过得最幸福。我把这理解为命运。

  ——

  白飞飞在这里象征的就是“魔障”(就好像白鹿原里的小蛾)是一种“外化的自我意识”,是人们的类生活应当包含的全部的感性内容(这一点与林仙儿不同,后者的问题作者已经写得很清楚)。但很可惜,沈浪并没有破除这个“魔障”,他只是拒绝了“触碰”(与此对照的是他选择了和朱七七在一起),因此,他后来的生活一直都在“苦熬”。

  当沈浪终于意识到,白飞飞只不过是他感性生活的投影的时候;当他对种种“原则‘有了更深的了解,并能把握住其边界的时候;当他读到《鹿鼎记》里的韦小宝,并对他的流水赋形能够抱之一笑的时候——一句话,当他最终重归”大地“的时候,我想,他就能放下白飞飞,从容走自己的路。

  《江湖外史》读后感(八):我和作者观点不同的地方

  今天在北大图书馆逛游儿,想找本评论古龙小说的书,没找到,就看见这本书皮儿上写着“既生金庸,又生古龙……”,便拿来一读。一读之下,发现作者是北大才子,亲切之感顿生,读了七七八八,因为本人不是学文学的,所以文学造诣不行,作者引用的有些话我是不懂的,但就看懂的地方来说,作者的有些观点我也是不敢苟同的。

  一、作者认为沈浪爱的是白飞飞,而我坚定地认为沈浪爱的是朱七七。我觉得沈浪对白飞飞动过心,但也是一瞬间的事儿,是一个正常男人看到一个绝色美女的正常反应,而后是同情,相对于沈浪对其他人,他对白飞飞是近乎无情的,即使他洞悉白飞飞的一切计划、一切阴谋,也不动怒,不干涉,不阻拦。白飞飞要嫁给她自己老爹,沈浪只觉得荒唐,但他并未强加阻拦,也没有在快活王面前搓穿她,如果他爱白飞飞的话,怎会这样?对比一下,每次朱七七要干傻事儿,熊猫儿是要拼死阻拦的(虽说不怎么管事儿),沈浪也会不动声色地帮她化解,而对白飞飞他什么都没做。白飞飞是个聪明的女子,所以她知道沈浪不爱她,所以她迷奸了他。最后的远走高飞,也不过是一个倔强的女子给自己留的最后一丝尊严,因为这场爱情比试早就分出了胜负。沈浪爱的是朱七七还有很多证据,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至于王怜花毋庸置疑也是喜欢朱七七的。

  二、作者对叶孤城的评价。作者认为“叶孤城在武林中已是高处不胜寒,他要再往上走只能打江山的主意了”,这是对君权神授的挑战。而我同意魏子云的说法,叶孤城跟着搅什么呀,最后肯定会沦为工具,被人利用。为什么呢?武林和政治是两个世界,在一个世界混得如鱼得水,不代表在另一个世界玩的转,再说,叶孤城为什么要挑战君权神授呀,动机是什么,我始终不知,如果为挑战而挑战,那么这种挑战是没有意义的,而且是愚蠢的,注定要失败的。谁能保证叶孤城当皇上会比现在这个好呢,没人可以保证。

  不过,作者谈的一个问题也是我看武侠以来比较迷惑的问题,就是钱的问题。正如作者所说,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不讲侠士们的收入来源的,但他们到该付钱的时候都能掏出钱来。我估计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地主,是剥削阶级,因为他们都认字儿,要不怎么看武功秘籍呢!唯一出身低贱的韦小宝,不认字,所以武功也基本没有嘛。

  《江湖外史》读后感(九):我们的青春都是在嘲笑中结束的

  有一篇后记我很喜欢,她说我们的青春都是在嘲笑中结束的,比如当人们嘲笑那些诗歌的时候,甚至我也跟着附和两声。我不是一个勇敢的人,我不敢站起来说:你们懂个屁。

  所有那些曾经热爱诗歌的男青年们女青年们他们也都陆续步入生活。和所有青春时走其它道路过来的人们过着一模一样的日子,他们出门去买牛奶,走路回家,在超市的收银台结账,任何人都不能从外表分辨他们。但是这一切都不会改变什么,他们有共有的眼神和言语,他们有永远相似的灵魂,永远都将心有坚持,寥寥几句就能从浮尘一样的生活中认出彼此。

  其实生活不过是一种形式。两年前提起结婚生子四个字,我还满心恐惧觉得代表了人生全部的终结。其实如果觉得栖息在尘世一日一日的生活里才会安心,那就去,又怎么样呢,不过都是生活的形式而已,而形式是最不重要的东西。

  那些八十年代的北大才子才女们,我很愿意看到他们的书。他们是我考到这个学校里的全部理由,是我对北大的全部想象。尽管我来到学校的时候他们已经不在了,他们在洗尿布抱着女儿玩耍在对不喜欢的上司和同事彬彬有礼,但他们还活着还在思考和写书,他们不负众望,多么鼓舞人心。而且后来我也终于明白,是他们源于心底的理想和热情和那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代,共同创造了那样感召人心的北大方式,而我们,不管怎样努力怎样心存仰慕也永远都难摆脱模仿和故作姿态的表演嫌疑。因为是他们创造了那个时代,时代创造了他们,他们一起永远的过去了,你赶上了就赶上了,没赶上就永远也得不到。

  而我们,就这样羡慕着不满着沮丧着挣扎有了我们自己的姿态,并不丢脸的姿态。

  《江湖外史》读后感(十):努力工作,及时行乐

  写《江湖外史》的王怜花这样形容自己:写《古金兵器谱》的男人,《谁会感到不安》的写者,写《美好十四行》的诗人。如果不嫌啰嗦,还可以列举如下:汉语手工艺人;自由主义者;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享乐主义者;一个倡导自己和员工“努力工作、及时行乐”的人。

  这段描述里,最后一句很是牛叉。

  “努力工作”,是因为不得不工作,不得不努力工作,否则就会饥寒交迫;“及时行乐”则是努力工作的目的所在——呵呵,应该还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王朔复出之后,大谈生命的终极意义,甚至把人看作“原子的存在”。在我看,太玄虚的东西反而没有了本身所追寻的意义,反倒是王怜花这一句简单的话,可以作为座右铭,可以作为生活的准则,可以成为真正颠扑不破的真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