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16 21: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读后感精选10篇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是一本由吴军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0.00元,页数:64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读后感(一):浪潮之巅

  前言 有幸见证历史

  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幸运地、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一旦处在了那个位置,即使不做任何事,也可以随着波浪顺顺当当地向前漂个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十几年间,它们代表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

  从一百年前算起,AT&T 、IBM 、苹果 (Apple)、英特尔 (Intel) 公司、微软 (Microsoft) 、思科公司 (Cisco) 、雅虎 (Yahoo) 公司和谷歌 (Google) 、Facebook都先后被幸运地推到了浪尖。虽然,它们来自不同领域,中间有些已经衰落或者正在衰落,但是它们都极度辉煌过。它们都曾经全球性的帝国,统治着自己所在产业。 虽然对于一个公司来讲,赶上一次浪潮不能保证它长盛不衰;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讲,一生赶上这样一次浪潮就足够了。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介绍了这样一个事实:在人类历史上最富有的75人中,有1/5出生在1830-1840年的美国,包括钢铁大王卡耐基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这一不符合统计规律现象的背后有着其必然性,他们都在自己年富力强(30-40岁)时,赶上了美国内战后的工业革命浪潮。这是人类历史上产生实业巨子的高峰年代。而第二个高峰年代就是从上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的20年间,出现了苹果公司的苹果公司斯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微软公司比尔.盖茨(Bill Gates)、太阳公司安迪.贝托谢姆(Andy Bechtolsheim)和比尔.乔伊(Bill Joy)、戴尔公司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Google拉里.佩齐(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等,他们在自己年富力强时赶上了信息革命的大潮。而这恰恰发生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有幸亲历信息革命的历史。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50年代开始,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

  第1章 帝国的余晖-AT&T公司

  1875年贝尔与华生发明了电话

  美国电话电报(American Telephone & Telegraph)公司由电话之父亚历山大.贝尔(Alexander Bell)创立于1877年。1925年,AT&T公司成立了贝尔实验室,是历史上最大、最成功的私有实验室。

  AT&T称霸电话行业100年。2000年前后,正式全球从传统电话到移动电话普及的关键时期,虽然资金雄厚,但没有抓住机会

  互联网兴起之前,固定电话几乎是人类唯一的通讯手段,因此,只要在这个产业占领一席之地,即使不做任何事,也可以随着他的波浪推着前进。互联网的兴起,从外部彻底击垮了这个帝国。

  第2章 蓝色巨人-IBM公司

  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1911年托马斯·沃森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拥有全球雇员 30多万人,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地区。该公司创立时的主要业务为商业打字机,及后转为文字处理机,然后到计算机和有关服务

  【百年IBM的24个瞬间:从制表机到超级计算机】http://tech.sina.com.cn/it/2011-06-16/00555652656.shtml

  美国研制计算机的直接目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军方计算导弹的轨迹。在流体力学中,计算量常常大到手工的计算尺无法计算的地步,因此,对通用计算机的需求就产生了。

  IBM在二战后成功的领导了计算机技术革命,它使得计算机从政府走向社会,从单纯科学计算走向商业。它顺应着计算机的大潮一漂就是30年。由于有高额垄断利润,IBM给员工薪水福利、退休金都很丰厚。在二战后很长时间里,它是人们工作时最向往的公司之一。

  错过全球信息化的大潮:1976年是计算机工业的分水岭,这一年,没有读完大学的乔布斯在车库里整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可商业化的个人计算机Apple-I。对个人电脑,IBM观望了几年,1981年发布了第一批IBM-PC,卖了10万台,后发制人,占领了3/4的微机市场。然而,个人电脑时代的最终领导者是微软和英特尔,而不是IBM。随着2005年,IBM将个人电脑部门卖给了中国联想,IBM彻底退出了个人电脑的历史舞台

  造成IBM这个结局原因主要有三个:

  1、基因。IBM的客户基本上政府部门、军方、银行、大企业、科研院所,从来没有经营终端消费产品经验,也看不上这类产品。IBM售卖方式是和大客户签大合同,计算机和服务捆绑售卖,一旦签下一个大型机销售合同,不但可以进账上百万美元,而且每年还收10%的服务费。因此,虽然IBM-PC的市场反应很好,在公司内部反应却很冷淡。IBM-PC第一年的营业额约2亿美元,只占公司当时营业额1%,且利还不如谈下一个大合同。卖10万台PC可比签一个大合同费劲多了,因此,IBM不可能把PC事业部上升到公司的战略高度来考虑。

  2、反垄断的后遗症。1982年,IBM和美国司法部在反垄断官司中达成和解。和解的一个条件是,IBM得允许竞争对手发展。由于自己不愿意下功夫做PC,同时无法阻止别人做PC,IBM只好看着康柏、戴尔等公司做大了。

  3、微软的崛起。IBM当时为了以最快的速度退出PC,连操作系统都懒得自己研发,盖茨看到了机会,用7.5万美元买来DOS,转手卖给了IBM。盖茨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没有把DOS卖断给IBM,而是从每一台IBM-PC中收一笔很不起眼的版权费。双方的协议里面有个小漏洞,没有说清楚微软是否可以将DOS再卖给别人。后来,微软一边和IBM合作研发OS/2,一方面暗渡陈仓研发Windows。当Windows研发出来后,微软帝国也就形成了。

  到了80年代末,由于微机性能每18个月就翻一番,微机开始慢慢胜任以前一些大型机才能做的工作。微机开始危机大型机市场。IBM出现第一次严重亏损,开始裁员。

  IBM里的人曾流传这么一个故事:如果要把一个纸箱子从二楼搬到三楼,需要多长时间?几个月!因为要打报告、层层审批,再向下转达,然后交给搬运公司。在搬运公司的任务单上排期。

  1993年,郭士纳接手CEO。

  第3章 乔布斯和苹果公司

  1976年,乔布斯21岁时,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及罗恩.韦恩三人在车库里创办起了苹果公司。1985年,30岁的乔布斯被赶出苹果公司。1996年,董事会把乔布斯请回苹果公司任顾问。1997年任临时CEO重新执掌苹果公司。

  1998年iMac诞生,苹果重新盈利。

  2001年,推出iPod,颠覆了音乐产业。

  2007年,推出了iPhone,颠覆了手机行业。

  2010年,推出了iPad,同年苹果公司的市值再次超过微软,成为全球最值钱的公司。

  2011年10月5日,乔布斯逝世。

  30多年来,苹果公司经历了从波峰到波谷再回到浪潮之巅的全过程。苹果公司的兴衰和其创始人的沉浮完全重合。

  第4章 计算机工业的生态

  信息技术(IT)产业包括很多领域很多环节,这些环节相互关联。IT产业有着资深的发展规律。

  IT Laws:Moore's Law;Andy and Bill's Law;Reverse Moore's Law。

  一、摩尔定律

  1965年,英特尔公司创始人戈登.摩尔博士提出,在至多10年内,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会每两年翻一番,后来,大家把这个周期缩短到18个月。直到2012年,摩尔定律仍然适用。

  1)IT公司必须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下一代产品的开发;2)由于强有力的硬件支持,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应该会不断涌现;3)各公司现在的研发必须针对多年后的市场。

  二、安迪-比尔定律

  个人电脑工业的生态链:软件开发商(微软)吃掉硬件提升带来的好处->用户更新机器->惠普和戴尔受益,向英特尔订购新的芯片,向Seagate(全球最大的硬盘、磁盘和读写磁头制造商)购买外设。

  各硬件半导体和外设公司将利润投入研发,按照摩尔定律预定的速度提升性能,为微软下一步更新软件、吃掉硬件性能做准备

  华尔街的投资者都知道,如果微软的开发速度比预期的慢,就不能买英特尔公司的股票

  三、反摩尔定律

  一个IT公司如果今天和18个月前卖掉同样多的同样的产品,它的营业额就要降一半。反摩尔定律逼着所有硬件设备公司必须赶上摩尔定律规定的更新速度。事实上,所有硬件和设备生产商都活得非常辛苦。巴菲特从来不投IT公司。

  反摩尔定律促成科技领域质的进步,并为新兴公司提供生存和发展的可能。

  摩尔定律使得IT行业不可能像石油工业或飞机制造业那样只追求量变,而必须不断寻找革命性的创造发明。任何一家技术赶不上摩尔定律要求的公司用不了几年就会被淘汰。

  IT产业链的上游是软件和IT服务业,下游是硬件和半导体。从事IT想获得高额利润就得从上游入手,微软、Google、Facebook无一不是如此。唯一例外的是Apple,它是通过硬件实现了软件的价值,因为过去10年里它的产品成为一种时尚潮流

  第五章 奔腾的芯-英特尔公司

  1968年,戈登.摩尔和罗伯特.诺伊斯创办了英特尔公司。1986年,英特尔上市。安迪.格鲁夫是第三个加入公司的人,1987年担任CEO。1993年,奔腾系列处理器问世。

  40多年来,英特尔公司的成功,关键是赶上了个人电脑革命的浪潮(WinTel时代),第二是英特尔公司严格按照摩尔定律要求的速度为全世界PC提高处理器的性能,给每台微机一颗奔腾的芯。

  随着PC时代的过去,今后,除非英特尔能找到新的成长点,否则,这家公司就会进入平和的中老年期。

  第六章 IT领域的罗马帝国-微软公司

  1975年,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创办了微软。

  1980年,为IBM-PC提供DOS操作系统(Disk Operating System,磁盘操作系统)。

  1990年,推出了Windows3.0系统,微软帝国形成。

  1997年,微软市值首度超过IBM,虽然当时的年营业额不到IBM的1/4,但华尔街更看好微软,认为它代表着未来

  2000年,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超过5000亿美元。

  2006年,比尔.盖茨退休。

  Windows3.0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广大PC用户不用记住并且敲入几十条很难记住的命令,而是简单点击图标就能操作计算机;

  2)突破了DOS在使用计算机资源上的限制,使得所有的软件开发商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硬件资源开发各种软件,同时大大刺激硬件开发商提高硬件性能的动力。这点非常重要,它使得计算机工业的生态链从此定型,而生态链的上游是微软。

  垄断操作系统之后,微软打出了三记重拳,干净利落的消灭了莲花公司、WordPerfect和Netscape。不久后,微软故伎重演,以捆绑播放器软件的方法打败了做媒体浏览器RealPlayer的RealNetworks公司。

  微软称雄于微机时代自有他的合理性,但是到了网络时代,世界变了,微软由于基因的缺陷,起步迟缓,虽有IE、MSN、Hotmail、Bing等产品,但和Yahoo、Google的竞争一直出于下风。总得来讲,微软在互联网行业发展远低于整个行业的速度。原因:1)微软的IE不归在线部门,而是隶属于操作系统部门,得不到重视,发展缓慢,而最近10十年,Firefox、Safari、Chrome快速进步。到了2012年中,IE市场份额首次低于Chrome,降到全球第二位;2)其他公司很难与微软的在线部门展开全面合作,因为一旦涉及到浏览器的合作,在线部门就不能完全做主,必须去找操作系统部门。

  微软一心顾着追赶Google,却没有防范苹果,苹果正在动摇微软在客户端软件的基础。从长远来看,一旦大多数终端用户养成了没有Windows也照样活的习惯,微软的根基就被洞穿了。

  目前,我们依然看不到微软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几个用户上网的终端上有任何反败为胜的可能。为什么以个人用户操作系统和软件起家的微软,反而做不好个人用户的产品了呢?因为:1)乔布斯境界高;2)鲍尔默不懂产品;3)深层原因:微软自从通过Windows和Office进入企业级市场后,公司大部分收入来自企业而不是个人用户,十几年后,微软已经失去了开发优秀个人用户产品的能力。

  第7章 纯软件公司的先驱-甲骨文公司

  第8章 互联网的金门大桥-思科公司

  1983年,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SF)投资建设了连接各大学和美国几大计算机中心的广域网NSFNet,即今天互联网的雏形。

  1984年,莱昂纳多.波萨卡和桑迪.勒纳夫妇(斯坦福两个不同系的计算机中心主管)成立了思科。

  1985年,NSFNet开始和商业网络对接。由于各大学、各公司的网络采用的协议不同,使用的设备也不同,因此对多协议路由器的需求一下子产生了。1986年,思科推出了第一款产品,连市场都不用开拓就用在了刚刚起步的互联网上。

  Cisco是旧金山San Francisco的最后五个字母,思科的Logo是旧金山金门大桥,创始人的意思是要架起连接不同网络的桥梁。这对夫妇恐怕在一开始也没有想到,日后思科会成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倒是红杉资本看中了这个市场的潜力,给这对年轻夫妇投了资。

  1990年,思科上市。

  1991年,约翰·钱伯斯加入思科

  1995年,钱伯斯执掌思科帅印,把思科变成了一代王朝。

  2011年,思科业绩长期停滞,开始大规模裁员。

  思科对互联网的重要性相当于AT&T对电话的重要性。不同的是,AT&T经过100年才达到顶点,思科只花了20年。然而,发展太快的副作用是,过早进入平缓的发展期。过去十年来,摆脱不了中国制造的阴影,华为不仅在低端产品上获得成功,也渐渐进入中高端市场。

  第9章 英名不朽-杨致远、费罗和雅虎公司

  1995年,雅虎成立。

  1996年,上市,创下了新公司上市最短时间的奇迹。当天股价从13美元涨到33美元。

  1998年,成为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长期压制AOL和MSN。

  2006年,被Google超越,退居互联网行业第二名,从此一蹶不振。

  2012年,杨致远辞去雅虎的一切职务。

  1994年至2000年,是互联网的大航海时代,各类网站相继出现,人类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作为大航海时代首先发现新大陆的雅虎,在这次革命中功不可没。首先它订下了互联网这个行业全世界至今遵守的游戏规则——开放、免费、营利,制止了AOL试图把互联网办成另一个电话网的企图,这种模式刺激了电子商务的出现。其次,成功阻击了微软垄断互联网的企图,使得互联网公司可以不依靠其他IT公司而独立生存和发展。

  也许二十年后,雅虎公司不复存在,但人们会把他们俩和爱迪生、贝尔、福特相提并论。如果不是雅虎,互联网很可能像汽车一样在相当长时间里只能是有钱人的奢侈品。

  第10章 硅谷的见证人——惠普公司

  第11章 没落的贵族——摩托罗拉公司

  第12章 硅谷的另一面

  第13章 短暂的春秋——与机会失之交臂的公司

  第14章 幕后的英雄——风险投资

  第15章 信息产业的规律

  1、70-20-10律

  为什么信息产业领域的公司比传统工业公司更容易形成主导的优势呢?有两个关键原因:1)成本结构不同。传统工业研发成本低,制造和销售成本非常高。研发成本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来抵消,而制造成本不能。传统工业扩大一千倍生意通常意味着同时增加几百倍成本。信息产业领域制造成本只占营业额的很小一部分,而研发成本是主要的。2)信息产品生态链各环节之间的耦合性非常强。个人用户一旦使用了装有Windows系统的计算机,就会在上面安装各种软件,不轻易该用哪怕好10倍的其他计算机。

  2、诺威格定律

  一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后,就无法再使市场占有率翻番了。该定律决定了在一个市场占有主导地位的公司必须不断开拓新的财源,才能做到长盛不衰。有效途径无非就两条,包括横向扩展现有业务和转型。

  3、基因决定定律

  为什么一家公司进入成熟期以后,很难在新的领域获得成功?因为一旦新业务和公司传统业务冲突,公司甚至会牺牲新业务。

  第16章 硅谷的摇篮——斯坦福大学

  第17章 科技公司的吹鼓手——投资银行

  第18章 挑战者——Google公司

  上世纪90年代末,信息检索学术界有两个衡量搜索质量好坏的客观标准,即查全率(recall)和查准率(precision)。搜索引擎AltaVista已解决覆盖率(查全率)的问题,还在斯坦福攻读博士学位的佩奇和布林决定在查准率上进行突破。

  他们发明了PageRank算法。

  Google一词源于一个非常大的数字Googol,即10的100次方。实际上,宇宙中没有任何事物能有这么大,宇宙全部基本粒子的数目也没这么多。他们取这个名字,无非是想表示他们的搜索引擎很大。由于搜索准确,靠着同学的口口相传,Google的搜索量很快达到了每天5000。1997年9月,两位同学用光了信用卡透支额度注册了google.com,然后就不得不为Google寻找出路了。先后拿了10万美元、100万美元的投资,1999年拿到了KPCB和红杉资本2000多万美元的投资。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很多公司关门大吉,Google居然开始盈利了。

  不作恶(Don't be evil)是Google不成文的口号和行为准则,是两位早期员工保罗.布克海特(Paul Buchheit)和阿米特.帕特尔(Amit Patel)提出的。Buchheit是Gmail的发明人,Patel是Google Trend的发明人。他曾经和CEO施密特坐在同一间办公室里。作为普通工程师,他的工作和CEO没啥直接关系。后来才知道这是Patel自己要求的,而施密特就答应他了。

  不作恶,反映在商业上就是公平地和对手竞争,而不使用非常手段。不作恶,还表现在做事的客观公正。

  在对抗微软和雅虎时,Google认为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电子邮件是最容易栓住用户的,Google在2004年愚人节推出了Gmail,杀手锏是1GB免费容量,是当时雅虎邮箱和微软的hotmail容量的200倍,这颠覆了两个竞争对手的商业模式(大容量电子邮件要收费,雅虎用户是每年20美元享受250MB)。另外,地图、图片、财经是传统互联网流量最大的三项服务。同年,Google推出了Google Maps、Google Earth、Google Picasa,地图、图片领域以前都是雅虎的强项。

  当微软宣布进入搜索领域后,Google推出了Google Docs。导致微软陷入两难,office占微软1/3的收入。以前,美国企业不得不每年按照微软的要求交office的使用费,现在他们纷纷要求微软降价一半,否则就不续约。

  2008年9月,Google推出了浏览器Chrome,摸了微软这只老虎的屁股。

  2011年4月,联合创始人Page接替施密特执掌CEO,开始新一轮的进攻。

  第19章 成功的转基因——诺基亚、3M、GE

  第20章 印钞机——最佳的商业模式

  第21章 Web 2.0

  代表:Blogger、维基百科、Youtube、Facebook、Twitter

  Facebook的商业模式:展示广告(雅虎)、付费的推荐(淘宝)、游戏币分成(Q币),中国公司贡献了2/3。

  现在Facebook的流量比Google大,用户平均停留时间比Google长,再加上Facebook拥有用户的准确信息,为什么Facebook上的广告收入不能超过Google?有两个深层原因:

  1)广告的效果。人们通过聊天了解一个产品,然后做调查、看评价、比价。这是就去点评网站,等真的要买的时候就去Google找。从听说商品和服务信息到最后达成购买,时间越往后靠近购物时,广告效果越好,时间越靠前越差。在中国,百度上单位流量的商业价值是一半交友网站的上百倍。

  2)整个在线广告的总盘子大小取决于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个角度看Web2.0。从技术上,它没有任何创新;从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上,它是一次革命;从商业模式上,它是互联网生态链的一次优化,并且可能带来新的商机。

  第22章 金融风暴的冲击

  第23章 云计算

  第24章 下一个Google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读后感(二):那些站在浪潮之巅的巨人

  吴军老师的《浪潮之巅》是我读过的最全面最系统的IT正史。读一个个巨人企业的兴衰故事,像看小说一样有趣,对我更有价值的是吴军老师总结的那些规律和模式。比如安迪-比尔定律:软件会吃掉硬件提升的好处迫使用户提升更新机器;比如70-20-10定律:一个成熟的IT市场容不下三个以上的竞争对手,最大公司的市场份额在60%-70%;比如那些成功的商业模式:GOOGLE的搜索广告系统,亚马逊的在线市场,戴尔的直销模式,腾讯的虚拟物品和服务。

  读书的过程中,折服于吴军老师的知识维度,IT,经济,金融,投资,各方面知识穿插其中,交叉论证,甚是精彩。读的过程中我也会想,如果在中学读到这本书,我会不会选择计算机专业,用技术去改变和创造,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趣。

  现在的互联网连接了每一个人,这真是一个奇迹,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连接了互联网,在我看来,主动连接才是真正的连接,被动的连接不算。那些历史上的巨人企业,顺着科技浪潮向前,创造出伟大的产品。我想每个人一样,去主动连接互联网,找到属于自己的浪潮,体验生活的奇迹。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读后感(三):浪潮之巅读后感(转)

  我认为不懂历史的人是不懂现在,也看不到未来的。作为一个互联网行业,更大一点说是信息技术行业的从业者,不懂历史就是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就会迷失。《浪潮之巅》这部IT史记就是告诉我们自己在哪里,追逐的又是什么。

  我有点理解《史记》为什么不用编年史,而用纪传体,纪传体其实是更好地总结规律的方式。《浪潮之巅》的价值不是在于陈述了事实,而是在于总结出来的规律,所以写历史的人不是知道就可以了,很重要的是在于他的理解和总结。其中的很多定律是我们这些IT从业人员必须理解,并体现在工作上的:

  1. 反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听说过,但是反摩尔定律之前我也没听到过,就是18个月前的做事方式放到18个月后可能就已经是落后了。摩尔定律可能使用的是芯片领域,而真正能够让整个IT行业受用的我觉得还是反摩尔定律,我们今天认为的最新最酷的方法,在18个月后就已经落后了,这是逼迫着我们去创新的定律。所以如果我们活在过去有多么地辉煌的时候,那么离开我们死去的日子已经不远了。这是很残酷,但却是事实。

  2. 70-20-10定律

  浪潮顶端只能容下一家公司,其余的公司要么死去,要么活着就不是那么滋润了,无论是微软统治操作系统,Google统治搜索和广告,都是这样的情况,在IT这个世界里面,没有第二名的位置。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如果想在第二名的位子上干掉第一名,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好像没有这种历史。能够让第一名从位子上下来,就是要等到下一波浪潮的起来。

  3. 基因决定论

  有些人说《浪潮之巅》就是一本基因决定论的书,我非常不同意,上面的两条就和基因无关。我理解中的基因决定论就是要把一个事情做好,需要某些公司在某方面发挥到极致,而这个方面就成了这家公司的基因,当下一波浪潮来的时候,如果希望他们改变原先的那个方面,那是非常难的一个事情,所以命中注定IBM是抓不住PC的奇迹,而Google也肯定不擅长SNS。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吴军评价盖茨时候说的“心比天高,而又脚踏实地”,我觉得看这本书也要有这样的想法,一边是辉煌的IT历史,另外一边是对于我们身在其中的人需要脚踏实地去做的事情:

  1. 全面

  吴军作为一个计算机博士,不仅有对技术的理解,还有对行业的看法,还有非常好的文笔。我觉得作为一个技术人员来说,千万不能把自己局限于一个方面,广泛地获取各方面的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给自己画个圈圈起来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2. 扎深

  在书中吴军也毫无保留地说出了他对于中国年轻技术人员的担忧,以做管理为目标,硅谷的核心力量是技术人员,没有技术的土壤,是不会有一波波的浪潮的,看看现在所有公司说到技术人员招聘时候的痛苦就知道了,所以技术人员要相信技术的前途,而公司也要考虑如何给技术人员更好的回报和发展道路。

  3.旧思维是阻碍

  当新的一波浪潮来临的时候,最大的阻碍是旧思维,旧势力。旧势力会用他最大的力量组织新东西的发展,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但是那样最多只是延缓他的死亡。人一般都会习惯于现在成熟稳定的东西,如果没有到水淹到鼻子的时候是很难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想想看反摩尔定律,身在IT这个行业中,就是要被逼迫着不断地去接受新思维。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读后感(四):一个计算机科班的学生对浪潮之巅的读后感

  首先,我非常感谢这本书。在读此书之前,我只是个会编几行代码的学生而已,我对科技界历史不了解,对许多知名的大公司也只是听说或者用过它们的产品而已,更别说什么风投和投资银行,金融危机等与我的专业风马牛不相及东西了。当然因为知识和见识所限,我更没有考虑过IT业的发展浪潮这些未来要发生的东西。

  因为是利用闲暇时间读的这本书,所以花了差不多2个月的时间,其中有许多内容现在都有些遗忘。但是它的对我的帮助还是很大,它以后可以作为我的工具书,让我可以时常翻看来得到我想要的东西。

  书中好多章节都在单独讲一家公司,讲一家公司的前世今生甚至是它的未来发展情况。介绍的很详细,读完这些章节你会对这些公司有较深入的了解,了解公司的各个方面,譬如:公司的企业文化,基因,领导人,人才战略等等信息。当然在讲这些公司的时候,作者吴军也介绍了一些美国科技企业发展的大环境,美国的商业环境等信息,这让我们对美国又多了一些了解。因此读完这些章节你会收获很多。

  书中的下册讲解了好多金融,经济类的知识,深入浅出,让我这种非专业的学生都能够读懂,开阔了眼界,让我觉得很快乐。这其中的许多章节对如何创业,对理解当前为何房价如此之高等可能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东西都有很详细和透彻的介绍,让我受益很多。

  总之,读这本书会让你学到很多,并且更重要的是它教给我们思考的重要性,因为书中包括了许多作者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预测等信息,我觉得这会感染到我们。这会让我们在闲暇的时候能够停下手里的研究或者工作,来考虑当前的科技行业(可以是任何行业)的未来在哪里,我需要如何努力才能够赶上这次行业的浪潮,成为一个时代的弄潮儿。

  :下午参加了华为公司的宣讲会,因为人超多,所以一直站着。宣讲会无非就介绍了公司怎么怎么牛逼,对员工多好等等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但是现场的人数,让我体会到了就业压力之大,需要努力啊,希望明年能够找个好工作。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读后感(五):好与坏还是读过之后再评判--读完《浪潮之巅》上册有感

  从书评上看到了这本书,第一版的看了一半,正好领导送了第二版的书,顺势完成了上册的阅读。感受还是蛮深的,而且读完了一些的书评之后感受更深。

  虽然这本书还是有不少瑕疵的,因为作者毕竟不能跳出圈外来撰写这本书,当时应该还是谷歌的员工吧,所有有些内容还是知道一些内幕的,但是受限于身份还是没有办法详述。

  但是作为一份IT从业人员了解这个风起云涌的IT世界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起码不再是雾里看花,感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另外了解了这个行业才能为日后的职业生涯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至于那些天赋秉异之人也许会未来一番事业而奠定基础。

  而且作为非IT行业人员,对于事业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尤其是企业的规律虽然各个行业皆有不同,但是一些通用的方法还是可以借鉴。

  希望尽快读完下册,应该会有新的理解。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读后感(六):将IT发展史轻松地一笔带过

  看到本书是机缘巧合在某网站看到一个牛人的推介,觉得自己对于科技公司的历史了解不过,有必要拜读拜读,于是乎在我求职的过程中(此处省略一千字)看完的了这本书。

  《浪潮之巅》大体讲述了上个世纪以来各科技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影响科技公司兴衰的重要因素。在此书中,作者并没有使用高深难懂的专业名词来阐述,而是采用平白的描述向读者进行了讲述。

  向有志于创业的人推介此书,此书中的很多建议确实在现今还有很多参考意义,例如摩尔定律、反摩尔定律仍然适用,同时如果你不了解互联网、科技也可以读读,本书至少是通俗易懂的,没有任何门槛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读后感(七):读故事了解IT产业的发展规律

  之前读这本书,觉得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因为这些硅谷的大公司和自己的关系还有点远,后来换了一个角度去读这本书,不再仅仅把他当成一本历史书,而是像吴军博士说的,希望能够透过这些公司的故事,了解一些IT产业和公司的发展规律。

  第一本读下来之后,印象最深的就是,每一轮的技术浪潮下,都会造就一些伟大的令人尊敬的公司,而这些公司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多数取决于这个公司的基因,管理人和在浪潮下的策略判断。

  公司的基因很大程度上在关键的时候决定了公司在岔路口的选择,比如IBM的基因决定了他天生不会关注C端市场,比如微软不会重视互联网。很难有公司能把握住所有的科技浪潮,但是只要在科技浪潮中的某一个领域上,做的比竞争对手好一些,就足以成为伟大的公司,比如Intel,但即使这么伟大的公司,也会错过移动的浪潮。而错过了浪潮,却能以领导者的创新和魔法师的技能发生变革的,就变得更加可遇而不可求,比如apple。

  科技浪潮下的公司因为处于高速的发展期,所以对管理人的考验是全方位的,而管理人的能力和境界也是决定了这些公司能否成为伟大的公司的重要原因。所以,对求职者来说跟对人很重要。

  浪潮下的策略判断,只要能赶上一波,作为企业就可以风光一次,而人的一生能碰上一次,也不枉此生了。

  印象深刻的几家公司的故事:

  1、当没有人对公司有绝对的控制权时,往往没有人为他的长远利益而考虑。比如AT&T,他没有死于反垄断的冲击,而是死于自己由于眼前的巨大利益诱惑下的一次次拆分。所以,短视往往会害了一个伟大的企业。

  2、oracle的埃里森对利润的追求和其务实的精神,也许正是oracle能稳健发展的重要原因。

  3、cisco的成功在于鼓励内部创新和站在浪潮的风口上。宽容的人多是因为被善待过而懂得宽容和感恩。

  4、yahoo是最令人痛心的一个公司,他开创了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却在这股浪潮里被淹没。没有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和稳定,就去开拓其他的业务,比如搜索,结果被长战线拖死。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读后感(八):《浪潮之巅》读后感

  这两天看完了《浪潮之巅》。一个在美国的中国人写的一本关于科技浪潮的书,讲了美国一些IT巨头的事,也分析了中国的IT巨头,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作者个人的见解。

  纵览全书,我归纳了几点作者的观点。第一个观点是:一个企业的发展与崛起,有一个厉害的领导人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个公司站在了技术革命的浪尖上。这样,即使不做任何事,也可以随着波浪顺顺当当向前漂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对一个人来说,一生赶上一次这样的浪潮就够了。一个弄潮的年轻人,最幸运的,莫过于赶上一波大潮。第二个观点是:企业要注重长期利益而不是短期利益,尤其是不能被华尔街控制公司。这就要求公司有一个强势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以创新为灵魂,同时在适当时候能强制淘汰一些看似赚钱但是前景不好的产品。第三个观点是:最好比商业模式是印钞机式的,它不需要多少人力,一旦运作起来便能自己产生利润,持续发展。

  当然,除了我总结的三点之外还有很多新颖实用的东西。比如:70-20-10律、诺威格定律、基因决定定律、安迪-比尔定律、反摩尔定律。比如企业发展中的定位和管理问题,这些都在IT巨头的兴衰中体现出来了。

  总体来说,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IT史上各时期巨头的兴衰,剖析了内在的原因。所以既适合做为IT史阅读以了解IT业,更适合IT人和管理人员从中分析和学习。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读后感(九):IT界的史诗——评《浪潮之巅》

  不管是对于知识分子还是走夫贩卒,历史是令人着迷的。古今多少事,给了大家无尽的谈资,令人唏嘘感慨。作为IT界的从业者,了解本行业的历史,会有着更真切的感受。《浪潮之巅》就是这样一本适合IT界从业者了解近一百多年来IT界潮起潮落的历史书。

  在书中,你会看到一系列如雷贯耳的名字:拥有贝尔实验室的AT&T公司,蓝色巨人IBM公司,引领时尚潮流的苹果公司,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甲骨文公司,思科公司,雅虎公司,惠普公司,摩托罗拉公司……。作者在书中对它们的前世今生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生动的记录。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对这些公司的兴盛和衰落进行了中肯的分析与总结。虽然这些评论并非绝对客观,部分观点有点马后炮的嫌疑,但也能自圆其说,成一家之言,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本书在介绍公司的过程中,还穿插着一些IT界非专业技术知识普及,比如IT产业规律,影响科技公司业务和发展的幕后推动力,包括投资银行和风投公司等。因此,本书从一个更为宏观和完整的视角呈现了IT界发展。

  作者吴军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著名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硅谷风险投资人。他在多家著名IT公司负责过重要任务,在学术和IT界成绩斐然。从这意义上来说,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IT从业者。置身其中,感受会更加深刻,亲身经历过很多事件,讲述IT史也手到擒来。拥有专业背景,但也有着较为全面的知识,作者对各公司的分析和总结也有较高的价值。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它能给人提供以往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可以指导现实,并在一定意义上预测未来。此外,很多东西放在历史中理解就能理解更深,IT从业者跳出自己从事的技术工作,从一个更高的视角来俯视这个行业,也许会有一些更深刻的感受。基于这两点,我推荐小伙伴们可以翻翻这本IT界的史诗。

  最后说几点个人认为的不足:第一,吴军博士毕竟不是专业历史学者,在做评价时难免主观,因此需辩证看待;第二,吴军博士参与的工作偏软件,因此我在其论述中隐约感觉出一种偏爱软件的倾向,特别是在分析下一步发展方向时,几乎没有硬件什么事,这让我有点持疑;第三,可能也是由于吴军博士早期在Google工作,其介绍Google公司的那一章特别冗长,有点美化的倾向;第四,感觉上册比下册干货多,也许是因为下册介绍了几章商业方面的知识,被我跳过去了的原因。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读后感(十):计算机与生活

  阅读完吴军的《浪潮之巅》,给人的感觉颇有点当初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的感觉,简单而言就是你透过作者的眼睛快速浏览了一遍计算机这个行业的发展历程;手头的这本是第二版,看出版时间也是2012年了,到现在算算有点老了,不过对于12年以前发生的一些事情还是能有一个大致的梳理;

  这本书上册主要讲述了一些在历史中唱过主角的公司,关于这些公司的兴衰以及作者自己的一些分析判断,下册则更宽泛一点,除了谈谈部分公司,还科普了一些计算机工业界以及商业方面的概念,比如谈信息产业的一些规律,一些公司的商业模式甚至风险投资,金融风暴等等;

  下面我想简单谈一谈自己读过这本书的一点点体会,关于计算机和人类的生活。

  我粗略的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大的阶段,分别是计算时代—自动化时代—互联网时代—数据时代;计算时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计算机ENIAC,那个时候还主要用作军事用途,用来计算导弹轨迹之类的,离走进我们的生活还比较远,第二阶段自动化时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微机了(当然这里跳过了面向企业的工作站,主要谈与个人生活相关的),按照作者的说法,这一阶段最有代表性的是三个公司,苹果的个人电脑(一体化)和微软与Intel的联盟(WinTel体系),这一阶段计算机真正开始走入普通人的家庭生活,主要是用于协助处理一些日常的办公工作,属于单机阶段;然后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互联网时代,这一阶段的强大之处在于将计算机连接起来,于是每个用户都不再是孤立的,随着因特网的出现,有一部分人将本地的内容放到了网上,这个时候网上的内容不多,但是比较杂乱无序,所以随之诞生了门户网站比如雅虎等等,他们将互联网上的内容分门别类从而使用户便于查看和获取信息;而随着建立网站的门槛降低,互联网上的内容越来越多,单纯靠人工分类的的门户网站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了,于是搜索引擎(代表是Google)应运而生,帮助用户在浩瀚的互联网中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如果说互联网时代的关键词是‘内容’;那么数据时代的关键词就是平台了。这个时候,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只是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了,就像不满足于只是从电视接受固定的节目一样,用户开始有‘发出自己的声音’的诉求,也就是创作;于是各个平台相继出现,最有代表性的,早期的Blog可以允许用户自己在网上发布自己的文章,然后是Facebook、Twitter不仅为用户构建了虚拟的社交圈,而且让用户可以在这个圈子里随时随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与其他人互动,还有YouTube把平台交给用户,让用户自己去发布自己的视频和收看其他用户的视频;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平台’ ,比较有代表性的公司并不提供内容,而是让用户自己来做内容的创造者。

  而随之而来的是数据的爆发,互联网上的信息变得更加庞杂,在不断炒来炒去的概念‘云计算’,‘大数据’的驱动下,计算机的同学们纷纷投身到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的工作中,希望能够从庞杂的数据中挖掘出与实际业务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那么,下一步人们的需求在哪呢?是通过数据挖掘对一个人建立画像从而实现对每个人的私人定制服务?还是现在炙手可热的基于VR/AR的虚拟社交?按照前段时间看到的一个关于区块链的演讲,在未来每个人都可以被“数字化”,真实世界的你可以投影到虚拟世界成为一个数字化的、独一无二的你,这大概是一种趋势吧。

  最后还是推荐下这本书,作为科普类的读物挺不错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