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城畸人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小城畸人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21 20: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小城畸人经典读后感10篇

  《小城畸人》是一本由[美]舍伍德·安德森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00,页数:18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城畸人》读后感(一):缓慢忧伤的换梦之旅

  一、导言---心灵魔术游戏

  二十世纪初叶,当黑塞赫尔曼耽迷于他所创造的自我魔剧院,并在其中将灵魂无情的碎裂为错综复杂杂乱无章的心灵映像时,舍伍德安德森则于梦境的迷蒙和暗夜天空某种隐秘的召唤下,潜心致力于人性的分割组合。他像一个高超的魔术音乐师,用片断为指挥棒,指挥了一场跌宕起伏追求伊甸梦想的心灵协奏曲;他又像一个细致手术师,以其变幻莫测的手法和令人叹为观止技巧将心灵解构成一个一个的单质,然后用淋漓着生命本能的线索似有似无不留痕迹的重新缝合成一个整体同时,舍伍德安德森又是一个生物文学家,他将人性用娴熟独特的手法切割成载片,然后放在艺术显微镜下观察,试图将这些具有复杂DNA结构的载片清晰的呈献给世人结果连他自己迷失在那伟大的螺旋里面了。

  其实,并不仅仅是舍伍德安德森迷失了,当我们读完《小城畸人》,掩卷之时,恐怕每个人都会迷失的。诚如美国文艺理论家卡静所言:“在安德森的书里老是有一种意象----人生象是个门户很多的屋子的意象,人们敲着门,溜进了一扇也无非是被拦在另一扇门的外面,就像在梦里一般。人生于他是一个梦幻,而他和他的人物仿佛老是在梦幻的走廊里走动着。这人生的屋子是属于谁的?究竟怎样才可以走出屋子?他的书里无人知道,而安德森是最不知道的。”每一个《小城畸人》的读者自然可能走出心灵屋子的意象,用博尔赫斯的话来说,那是无限分岔的心灵沙之书,一个伟大正视心灵的勇敢者的魔术游戏。所以----或许----评论《小城畸人》的企图会和那些畸人们一样虚妄而可笑,可我还是愿意试图打开那些无尽的门来体验门后的隐秘激情

  片断、隐秘、激情、颤栗、焦灼是构成《小城畸人》的元素,在这些元素的反应下,人生以一种奇妙境界展现出来,那是生活在心灵梦境中的人,他们与其说活在现实世界中,毋宁说是活在一个个虚妄的梦境中。而舍伍德安德森真实的体验、敏感的嗅觉和纯朴的技巧将他自己置换到了那些畸人的梦境中,乔治威拉德不仅是个畸人,而且是所有畸人的倾诉对象,所以那就是舍伍德安德森的化身。首篇畸人志已经暗示了作家其实就是所有畸人的综合体,他将会在书中变换成乔治,而那些神经质般的倾诉让乔治进入了所有畸人的梦境。这就像福克纳做的那个梦一样:在梦中,他看见安德森牵着一匹马,沿着几英里长的乡村道路走着,他准备将马交换,以换得一宿的睡眠。在这个梦中,福克纳发现了舍伍德.安德森的人生逻辑,他希望将他得到的这个世界,去换得一个由想像产生的世界。

  是的,舍伍德安德森杰出的完成了他的换梦之旅,尽管这种完成是模糊不清的。在这场换梦旅途中,舍伍德安德森显然意识到人性有着复杂而全然不同的种种侧面,他的序言《畸人志》表明了他既向往虚妄,又有一种害怕,所以,那些畸人们都是矛盾迷茫的。由于舍伍德所处的当时当地远离战争威胁,所以他与同一时代那些欧洲作家不同------尽管他们都是探索灵魂------欧洲作家们却是用激烈笔触反映心灵的苦难------他是缓慢而忧伤的,在整部作品中,他没有丝毫答案,他只是在慢慢的娓娓道来一个又一个略感压抑、充满误解的故事。他在平静的叙述中描绘着小镇的梦境,将虚妄变成凡人不凡的闪光点,却又隐约感到虚妄的某种危害。正像荒原狼一样,作家内心充满着的年轻事物和他成熟世俗品性相碰撞带来了这部杰作------《小城畸人》。

  阅读《小城畸人》同样会让阅读者体验那缓缓地、忧郁的却又是美丽的换梦之旅。整部小说在梦境和意识片断中移步换境,以其明灭相间的线索,或暗示或明示的手法和忽明忽暗的对比将心灵中隐秘的激情所带来的颤抖呈现在所有的阅读者面前。

  二、片断梦境

  舍伍德安德森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真正的历史只是各个片刻的历史而已。我们只有在难得的片刻间是真正在生活的。”在舍伍德所生活的那个文学时代,正是意识流肇始的时代,虽然舍伍德安德森自己亦认为采取了意识流的手法,但是他无意间开启了新的文学手法,那就是意识根本不是流动的,却是碎裂的,人的一刻和另一刻几乎是毫无关联的,他的意识流已然幻化成意识片断。所以,舍伍德安德森的描绘带有一种令人屏住呼吸,然后听到心房跳动感觉

  这在古典的,表面脉脉的氛围下是不可能表现的,只有在那种割裂的、突变的时代,意识碎片和梦境才会像奔突的地火喷涌而出,舍伍德恰好生活在美国的乡村开始巨变的时刻,他着力于描写那种田园牧歌式的场景,正如某些评论者所说,舍伍德对工业文明有着本能的憎恨,但这决不是隐藏在文中的深意,平静的画面下充满了对思维的谋杀,世俗决容不下哪怕是片断的梦境。

  所以在《小城畸人》中,舍伍德以其伤感的语调介入到梦境碎片中,片断、梦境才是舍伍德着力表现的。在恍恍惚惚、模糊不清的时候,畸人们却在一个又一个梦境的片断中显示着心灵本真的韵动。乔治威拉德的梦境是那条若隐若现的线索,他将小城畸人的某几个章节构成几个微妙的整体,而整体之间却又好像若即若离,某一章或许会在你毫不在意时却又和另外一章有着明显的呼应,让阅读者在懵懂中产生顿悟

  当那引导梦境与激情、掌握陶冶教化秘密的手摩挲少年的心灵时,当里菲医生真理连同纸团一同僵硬时,当妇人被热切的盼望所束缚时,当帕瓦雪尔医生于惊恐之余发现真理时,乔治却固执的希望没有人知道这些片断,他喃喃自语,正像那些神经质的畸人们在片断的真实所形成激情不愿被旁人所了解一样,一切变得神秘而隐蔽,那自然也是一种无奈悲哀的隐蔽,因为人间利欲的争斗会误解那些富有良知、耽于幻境的教化者和行动者,哪怕他们只是片刻的表现,尽管他们同样有着那样需求,可是世俗还是不能容下那些善良、追求梦想的真实的人。

  但是还会有强有力的畸人,他们会在误解中坚强,于是有了固执的虔诚异想天开,舍伍德安德森发现人们对于真理的渴求与固执有着善与恶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飞翼的可爱、怜悯和杰西本特利的可怕坚硬相映成趣,那个天生的演说家喋喋不休的讲述着他的真理,任何人都不能逃脱或与他对峙。而女人男人背叛后心灵的摇荡却会有不同的表现。至此,舍伍德安德森似乎完成了一个使命,当阅读者们还沉浸惊叹于那些固执的故事时,舍伍德却已将描写转向那不可抑制的澎湃激情所带来的启示思想者、坦迪直到发现隐秘激情的牧师和纵容激情的教师,然后是自我创世纪的伊诺克、发现所有都是谎言的皮尔逊,以及酒醉的福斯特,宁可在隐秘激情中拥抱死亡的里菲与伊丽莎白,接受滔滔不绝、鸿篇大论的海轮怀特,终于,乔治心中的小野兽和他的责任结合起来,他在真实的片断中受到了启示,梦境的驱使让他离去了。

  在那一系列真实梦境片断的描绘中,舍伍德总是缓慢而忧伤的,他的故事是被误解的,这种误解却又是基于隐秘的心灵颤栗的。

  三、被误解的隐秘颤栗

  贯穿小城畸人全书所有章节的是澎湃不已的隐秘颤栗,而这种颤栗却正是造成畸人们被误解缘由。也许正是舍伍德安德森本人拥有那不可抑制的颤栗的力量,才让他写出这部杰作,舍伍德原本试图用置身事外态度解剖灵魂,却宿命的深陷其中,因为那都是他的分身呀,他变幻着姿态,企图避免与自己相遇,结果还是无处可逃,只能像畸人的爆发一样在他的笔尖下爆发。乔治是舍伍德在全书中的映像,但是寂寞一章中的伊诺克显然是某种意义上舍伍德的化身,这其实在畸人志中已然作了暗示。

  舍伍德安德森正是借助这些明示或暗示的力量、在隐秘的颤栗指引下开始创造他可爱的畸人,这完全是和伊诺克在房间里蹀躞演讲时那些虚幻的听众暗合的。读过这本书的人可能会注意到“蹀躞”一词出现频率极高,我们应该感谢译者吴岩老先生,用了那么精准的一个词汇表达畸人们不安、焦灼、恐惧心理状态。舍伍德是一个描绘细节大师,他将心灵的些微震颤娓娓道来,以溪流方式汇集成不可抑制的颤栗风暴 ,然后是行为的怪诞。

  在舍伍德文字的推动下,隐秘的激情不可抑制,恐惧与颤栗在心灵中并行不悖。飞翼的手实际上是舍伍德思想的触角,触角是敏感而柔弱的,他试图探寻那些隐秘文艺秘迹,却总被世俗误解,于是不得不写成纸团,任其僵化成硬纸片,思想最终化为了碎屑,那些虚妄的真理终究被遗忘,世俗的人们继续过着世俗的生活。然而那颤栗会让会让一个女士裸奔、会让一个老人勇敢的与火车相撞、会让伊丽莎白拥抱里菲和死亡、会让沉静的人激动不已、会让古怪的人狂躁,直至伊诺克在房间中创造出形形色色的人物,他则是那些人物的主宰,但却被一个女人最后掏空了。

  所有的故事都是被误解的人,由于被误解畸人们变得孤独,他们被世俗世界孤立的发疯,连那善与交流的乔治也无法幸免。畸人们有着充足理由享受颤栗,而世俗却亦似乎有着充足的理由制造误解,所以,舍伍德描绘了一群永远焦虑紧张、急于表达却不善言辞、甚至根本不愿表达的人群,因为他们那种隐秘的颤栗是无法表达的。

  四、先驱的痕迹

  无疑,小城畸人开创了美国文学史的新纪元。舍伍德安德森不仅是海明威、福柯纳的老师,他还被福柯纳推崇备至。当然他是当之无愧的,并且也许正是他影响了后来整个美洲文学,以至于引发了拉丁美洲的文学爆炸----因为,在他的小说中有着如此多的先驱的痕迹,无论是技巧的还是内涵的。

  舍伍德开创的意识片断,也许会让美国的海勒、品钦受益匪浅,看看第二十二条军规和拍卖第四十九批,那毫无关联的思维跳跃不正是意识的碎片么?同时舍伍德安德森的创作实践暗合卡尔维诺轻逸的论断,舍伍德安德森在他的小说中化身为乔治威拉德,然后乔治威拉德轻逸而巧妙的叩开梦境之门,随即乔治的分身纷至沓来,最后他遇见了自己,舍伍德安德森最后一章论述最真实的本我,最终与自己相遇的好戏上演了。

  博尔赫斯那一系列充满想象张力和不断分叉的创作是否与舍伍德安德森有关呢?博尔赫斯那一系列描写隐秘而荒诞的短篇实际上是小城畸人的某种极致发挥,其中博尔赫斯的〈环形废墟〉无疑与小城畸人中〈寂寞〉有着异曲同工奇特沟通。这都是描写虚拟的复制与创造,伊诺克就是那个在废墟中做梦的人,只是博尔赫斯更进一步意识到了他自己也许是别人的幻影,别人的创造。这种意识的突破难道不能说来源于舍伍德安德森么?

  更为可贵的是,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已经有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味道,充满荒谬意味的误解,雷皮尔逊不愿说出的谎言、大卫惊慌失措的逃离、女教师充满肉体意味却极纯粹的意识交流无不印着早期存在主义的恐惧与颤栗。

  然而,正是这些先驱的痕迹 却最终决定了舍伍德安德森在小说中的结局

  五、结语---无可避免的出走

  最后,舍伍德安德森让他和他创造乔治威拉德一起出走了,这是无可避免的,因为舍伍德安德森深切的意识到:世界是一个误解的世界,带有艺术特质的人们不能被常人理解,更为可悲的是他们彼此之间亦不能相互了解,他们精神的房间最终会被某个人掏空带走的。人们相互束缚着,甚至用美好愿望束缚别人,但他们并不知道别人想什么,需要做什么,就连自己都不知道想什么,做什么,当然他们也不愿去想别人想什么、做什么。所有的人活在虚妄之中。

  为了那不可抑制的隐秘冲动和梦境,为了逃离误解的世界,乔治象当初的舍伍德安德森一样出走了,那正是舍伍德安德森的宿命,那是无可避免的。

  但是舍伍德安德森即使在出走时仍然不忘记那真实的片刻,所以他揭示了乔治的心理活动,或许这正是当初舍伍德安德森出走时的想法,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伟大的理想,有的只是琐碎回忆和生活片断,这正是舍伍德安德森扣题那种固执与虚妄。

  虽然出走是无可避免的,但是舍伍德安德森却又巧妙的将出走回归到梦境与片断,使得整部小说有了返璞归真的巧妙。

  《小城畸人》读后感(二):小城畸人

  此书与我们认识的美国是多么的不同。我想可能有几个原因。其一是美国的内陆城镇,我们在日常生活以及影视书籍接触的大多是大都会;其二则是作者描写的是从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的时期事实上美国是从南北战争开始工业转型,但相对于落后的南部以及后开始的中西部而言此进程直到二战才真正完成。其三就是作品有着典型心理学表现。   从精神病学来说,世上没有真正健康的人,不管是身体上的亚健康或者是心理上亚健康,人人几乎都是处于病中的。而这也是作者标题“畸人”的来历。作者以二十五个短篇小说表现出一个小城镇的各式各样的人。其实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来概括真是适当无比。一幅美国小镇的众生画像,一曲孤苦生活之歌。

  《小城畸人》读后感(三):我们都是病人

  乍看小说,给人最先想到的是昆汀的《低俗小说》,每篇文章像独立的短篇小说,或者更像是人物传记,一章章看下来,这些人物也在其他传记中出现,有的是亲属关系,有的充当配角,形形色色,交织下来,他们又有机的构成了一个小城——温士堡的世相。

  不同于《低俗小说》的是,《小城畸人》没有强烈的事件冲突,没有人物前后巨大的反差。一切都款款而谈,像小溪一样流淌下来。当然,小溪也有小溪的湍急、猛烈,这些扰乱的水流没有干出惊世骇俗的溃坝,而是潜藏在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不断搅动着。而外界所能窥探到的,可能只是一个频频出现的古怪的动作,一副扭曲的表情以及毫无原因的突然消失。

  小城的畸人们围绕着一个年轻人乔治·威拉德,跟他诉说着自己的故事,传授着耗尽一生所得的可怜的一点人生经验(还不一定对。如此偏爱他的原因可能是他的小城报社记者身份,也可能因为他还年轻,看似充满着无限的可能,却处在一步错全盘皆输的边缘。而他,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想入非非,不知所往,对自己一无所知。

  他的母亲,一个曾经阳光、充满活力的年轻姑娘,变成了神情麻木、缄默不语的中老年妇女。但是这样一位看似早已向命运缴枪投降的妇女,内心却像太阳表层一样,时不时地迸发着难以抑制的冲动。她想向他的儿子传递她那耗尽半生的人生经验,想要他尽快逃出这让人窒息的生活环境。然而,他们之间出现了不可逾越的沉默,直到母亲死之前也没能说出什么。

  这种让人难以理解的关系还出现在小城里的其他人身上。一本书看下来,作者所描写的人物都是内倾性人格,想表达,想改变,但说出来的语句、做出来的事情完全违背初衷。“我要被洗净,烫挺,浆硬了!”一个想改变自己,却把自己比作衣服的怪人。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病人,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作者在小说中不止一处对工业社会表达着厌恶之情。工业化的到来让手工业分崩离析,一切为了效率,为了盈利,将直接或间接触及的人和物视为可以调配的资源。精细的社会分工使得工作意义丧失,严密的科层制让你难以动弹,强大的社会制度、社会期待使你不得不安分守己地做一个庞大机器的螺母。

  哦,这段好像不是作者说的而是我想表达的。

  此外,很喜欢译者对情绪袭来时使用的动词——兜,“一个奇怪的欲望兜上心来”。确实,情绪的到来是很奇怪的一件事,可能刚刚你还蹑手蹑脚不知所措,现在就充满力量踌躇满志,而这个改变便是情绪在捣乱。究其背后,是体内各种激素、神经递质的作用,人类终究是个被化学物质操纵的傀儡。所以,红药丸和蓝药丸你选哪个?反正都要完。

  小说结尾,乔治坐上了离开温士堡的火车去往大城市,小城的人们都来送行,仿佛乔治肩负着全城人的希望——一种冲出藩篱的愿望。但是列车员知道乔治的前后因果却不置一词,因为他见过太多这样的年轻人了。

  而这些年轻人的结局呢?

  刚好,最近又新看了一本中国作家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尽管故事发生在中国这片远离基督教文化的土地上,但作者引用摩西出埃及记的典故。

  与《小城畸人》的年轻人有些相似,杨摩西因为伤心逃离家乡。以为逃离这片土地就可让生活甚至自己大有改观。说是逃离,其实出走更为精确,毕竟本意没想逃,但走着走着,也不想回去了。然而结果出走的结果如何不得而知,与有些人说得着,有些人硬是说不着,这点也没怎么变。

  有趣的是刘的这本小说下半部分,杨摩西的后人在异乡生活多年,老家像是一块磁铁一样,有引力吸着他的后代。

  从出走到回去,看似不同的说法,本质都换个环境。

  (今天突然想到两本小说之间隐隐约约有些联系,但又有点说不清楚。先记下来,想通再来续上。)

  《小城畸人》读后感(四):瞬间永恒

  人的一生发生了很多事。

  而安德森让我们知道,人一辈子也就只是那么一两件事情而已。

  有学者将这种创作叫做“记忆写作”。即取人物记忆中最深刻印象的事件描述的写作手段。这当然是非常接近现代派的意识流创作的思想了,心理真实才是人最大的真实。这个事件尘埃落地的瞬间,人物的命运就此敲定。通过这个事件,我们看到畸形人内心的火花。通过这一星的火花,我们看见自己。

  不出福克纳所言,这位倔强的文学艺术家是个典型的处女座性格,他总是不畏艰辛地追求语言的完美。他尽可能用形象,不落俗套的语言刻画环境和人物内心。

  除掉这些语言、形式,还有一颗呼唤爱的心,这颗心挣扎着,彷徨着,嘶叫着,沉默着。至诚之爱转化成绝对的恨“对于这个女人的爱,其执着正如他后来对一切女人的恨。”但仍需要相信爱,跟随爱,在你的灵魂还未苍老,身体还未邪恶之前,“做坦迪吧小东西!,尽管坚强勇敢吧。那才是路。随便什么事都要敢作敢为。要有大勇,敢于被人爱。要胜于寻常男女。要做坦迪。”

  安德森说世界充满真理,而真理总是美好的。毁掉小城人的便是这美好的真理。堂吉诃德似的人物才会让人感动。我们才不会为一副空皮囊的衰退了惋惜什么,真正触动我们的是每个所谓畸人他们所坚持的真理。因为这些真理也许就是我们所苦苦维护的。我们并不自艾自怜、自我标榜孤独,我们只为内心所执着的失落而叹息。

  当你愤世嫉俗的时候,当你失恋的时候,当你百无聊赖的时候,如果你想哭却等不到一个决堤的缺口,如果你很久没有捧起一本书,何必再沉溺于生活、感官的声色犬马,拿起《小城畸人》吧。给你的灵魂增加一些些重量。

  《小城畸人》读后感(五):在温士堡的生死之间

  很多年来,它已成为我阅读记忆中的一块闪光的区域,这区域的质量不太屈从我生活轨迹中的真实和幻景,如舍伍德•安德森自己所说的那样,那些在生活表层之下静静呼吸的真理就是一个奇妙的混合物,它时刻激起我们对于生死的情感,并在此之后将一种即虚妄又真切的观察交付给世界,交付给一双双渐渐干涸和挣扎的眼睛,交付给无数个时代深处走向和等待悲剧的人们。对于我们来说,这种交付已由舍伍德•安德森帮我们运至所有人的创伤之中。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仅仅是继续运送和完成这种创伤。

  当我们重新撩动这业已冷却的生命之火之时,温士堡所有的人都会瞬间鲜活起来,他们出现在我们面前,完善和刺痛我们对于生活的想象。我不太关心这些肖像和行为的畸形化,我关心的是在比德尔鲍姆受创之手,里菲医生的纸球,大卫的恐惧,艾丽斯的嘶吼或者凯特•斯威夫特缄默的情欲之火那里,有多少我们未知而又时时体验的情感顺延着温士堡小城滴落至我们模糊的,盛满孤寂的生与死的杯皿上,然后重新有效的燃烧我们自己,至少对我来说,它们从来没有令我失望,它们使我记忆的暗区域不断的被唤醒,并企图朝四面八方扩散,随即抵达真实,勾勒古怪的生活雕像。

  老实说,这是个危险的过程,对于故事和真实都是。这过程在挑逗庸常和沉寂,而这两者恰恰是我们永恒的敌人和伙伴,当我们深入温士堡的时候,乌云也在我们的头上聚集。就像那个终于鼓起勇气在雨中赤裸奔跑呼喊的艾丽斯,没有人会听见她在等待和绝望中呼喊,但我们都看见了她的舞蹈,她在雨水中夹杂欣喜,忧伤和癫狂的身体,随后我们会汇聚到目睹这一切的老人身上,问她,也在问我们自己,什么声音这么难以辨认,什么感情这样不值一提,什么泪水这么难以理解。

  这是舍伍德•安德森为我们所有人描绘的轮廓,诋毁这种轮廓就是生活赋予我们的敌意,总有什么会不停的被带走,伊诺克•罗宾逊在黑暗的窗户旁,缓缓的向我们呜咽道,除了孤独,永恒的孤独。我相信,连舍伍德•安德森自己也不得不为此种频繁出现在温士堡的黑夜,田野,巷道和教堂中的孤寂而感到无以复加的恐惧。“这样也好,无论我告诉他什么话,都会是谎言。”舍伍德•安德森这样写道,我们有理由怀疑,这谎言在他笔下的雷消失于田野的黑暗之后,所勾起的那些他脑海里童年黄昏里的回忆到底如何使生活发抖,但总得有什么不同于粘稠的孤独的物质从温士堡的各处,温士堡里的人们身上发散至其周边的“夜,海,恐怖,美好”乃至死亡之中。

  那个贯穿于整部小说的年轻记者乔治•威拉德已悄然完成了这样的冲动和任务。在一个冬季雪夜里,他从凯特•斯威夫特的眼神里开始读懂了欲望,但在那温暖昏黄的灯光下,他探出的拥抱最终归于失败,等待他的只有雪夜的渐渐熄灭的炉火与成长的梦幻。他辗转反复无法入眠,当黑暗又将被黎明取代的时候,他终于想通了,他明白他还有不理解凯特的地方,他还没有彻底的读懂她。准确的说,没有人能真正的读懂她,读懂不管是温士堡还是别的什么地方的任何人。可是接下来,我们还能怎么样呢?威拉德在喃喃自语中睡熟了,“他是这一冬夜整个温士堡最后一个睡熟的人。”

  一种永恒的悲剧已被舍伍德•安德森温柔的覆盖在我们的生死之间。

  《小城畸人》读后感(六):a turning point of conventional fiction to its modern offsprings

  (门外汉的一点瞎感想,内行轻拍)

  一年以来,我对虚构类作品的阅读几乎主要集中在短篇小说上,尤其是现代短篇小说。就我外行的直觉而言,长篇小说接近于一项建筑工事,而短篇小说则更像是一门手艺。现代小说的材料之细与工艺之精日臻极致,以至于可以脱离指向,作为纯粹结构与形式的艺术而存在。这阶段所读小说大多具有这样一些特征——不知是来自于文化背景还是语言本身——作者的不介入,以及动态的平衡感。这两者或许是一回事,又或者后者是前者的延伸。

  小说作为一个封闭自足的空间,作者仅提供必要的结构与技巧支撑。作者与作品的这种关系类似于建筑工与住户的关系:紧密相连却又从未谋面。目的或倾向的缺乏使这样的小说读来有一种疏离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血液中难免散发温热的人,作者在保持距离之余,甚至会去刻意抵消小说自身发展所呈现出的某种主题倾向,使小说在左右倾摆中保持着总体上的平衡——平衡,灵动,收敛,现代小说往往在纯粹审美或智识的维度上走得很远,远远脱离了黏腻浑重的人世。

  Winesburg Ohio是我在漫无目的的搜寻阅读对象时随手下载的数本书之一,出于对中文的偏好,这本英文原著在我的阅读设备里躺了近两个月,始终保持在前言的页码。直到我的数学课TA提到了这本书,同时提到的另一本书是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这样的相提并论使我误以为Winesburg Ohio也是本现代主义的小说,起码是非传统的。直到真正开始阅读,才发现舍伍德·安德森甚至略早于海明威和福克纳,而在风格上影响了后两者。即便表现手法中隐约可见现代主义的根芽,就内容而言,Winesburg Ohio显然归属于传统小说,一个对作为共性的人类所能感到的痛苦难以释怀的作家,节奏的均匀,叙述的节制,布置的精细都未能掩去其小说本身的温热——不同于那些奔流而出,或是饱满而将溢未溢的小说,Winesburg Ohio如一眼埋藏于地底的温泉——“深远”是短篇小说极为难得的品质,短小的篇幅不适于粗犷的砥砺,而精雕细琢则太容易丧失分量。短篇小说所强调的技巧与精致几乎天然排斥“重”与“拙”的属性。作为自然主义的大师级作家,舍伍德·安德森不著斧痕,不动声色的高超技艺同样取消了作者自身的在场感,然而这种取消并没有削弱小说的重量,使其飘入形上的虚空,而是使作者退居为一位全知全善,却又从不彰显神迹的上帝。也许正是这种隐身幕后的技巧启发了海明威与福克纳,以及后来的现代小说中日益精细的种种手艺,直到手艺本身反噬了主题,使小说日趋破碎与空灵——现代主义是古典成熟后诞下的逆子,而在美国这个建立在个人主义之上,依靠机械的制度运转而缺乏古典土壤的国家,一部直指“人的作为属性的孤独”主题,写出分量而又不失短篇之优美的小说集,总算是难能可贵的了。

  《小城畸人》读后感(七):我们背井离乡,为的是那前世的乡愁

  《亚利桑那之梦》里年青的阿克塞尔背井离乡去纽约做一份说不上有前途的工作但坚持着留在那里。他并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相反,他具有的更多的是不适合成功的梦幻般恍惚的气质,他之所以喜欢纽约是因为:在大城市里,你可以看见别人,但别人不会看见你。而《追风筝的人》里的阿米尔在离开深埋伤心往事的故国阿富汗到美国之后如释重负的说,他喜欢这个国家,因为这个国家没有过去,因为她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的包容性。

  这就是繁华的好处,过于的繁华可以湮没一切人事,你所有的过往、悲哀,喜乐在这片繁华面前都变的微不足道,你所谓的离经叛道也不会是这都市霓虹灯投射的焦点,你会因此获得一种被湮没的安全感。

  但是对那些生活在更为狭小空间的人们来说,他们显然被更多不必要的相处所缠绕,在局限但密不透风的人情关系网络中不得不更加的谨小慎微,以防不自知的成为某种活在别人舌头上的生物。所以从一开始《小城畸人》这个名字就把我吸引住了,并在对一个作家几乎是空白认识的情况下买来这本书,“小城畸人”,你感受到了其中的勇气,其中的孤独,其中的身不由己了吗?

  所谓畸人,作者先在开篇给出了一个解释:“一个人一旦为自己掌握了一个真理,称之为他的真理,并且努力依此真理过他的生活时,他便变成了畸人,他拥抱的真理便变成了虚妄。”然后在这一解释的铺陈下分25个独立的章节对生活在俄亥俄州某个小城里的“畸人”做了描述,用简洁但不容置疑的语调写出他们的出身来历,写出他们在生活中的摸索以及由此得来的对世事的懵懂感受,写出他们对于现实琐碎的厌倦,写出他们对于某些心之向往但求而不得之物的唏嘘。

  被怀疑为对儿童性骚扰的被辞退的小学教师;想跟随马戏团四处游荡但最终嫁作商人妇的旅店老板女儿;虚度了年华等待着远方恋人最后只等来寂寞的女店员;因被爱人抛弃而转向憎恨一切女性的丑陋电报员;厌倦了被小城居民称为“古怪”决定离开小城的店主儿子,各种各样的人物像冬天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被晾晒出来的衣服一样露出了全貌,其间散发出来的陈旧的气味让人相信每个人都是各有着一段伤心的,正如那个老生常谈的道理:每个人都是一个深渊,当你俯身往下看时忍不住头晕目眩。而作家无疑也是宽容甚至仁慈的,愿意用细腻的笔触絮叨这些世俗生活的失败者所做出的努力,展示这些卑微的人生所发出的微光。

  想必这些小城的“畸人”并不热爱他们所居住的这个质朴的小城的,小说里反复被提到的夕阳下苍翠青山的美景也只是用来给这些心怀一股幽怨的人们来感喟的,离开小城被他们视为拯救生活的必须手段,然而事实却是,他们中间很多的人是离开过但又回来的,而小城里也曾经有过为了逃避都市生活前来寻找宁静的外乡人,这些外乡人也曾对那些试图离开的年青人说:那里跟这里的事情一样无聊和乏味,搞不出什么名堂来。

  而作者最后用串起这部小说的线索人物:一个渴望刺激和冒险希望能成为记者的年青人的外出旅行作为结尾。这种开放式的给人希望也给人惆怅的结尾总是让人心神不定,你不知道将来遇见的是什么,是一场新鲜而刺激的开始,还是另一场重复戏剧的序幕。

  这样的矛盾以及结局让我想起以前听到一句话:心不止,则路还远。离开一个地方奔向远方只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希望,如果心中那份连自己都不甚明了的需求无法取得满足的话、那份都不甚理解的情绪不能被稀释的话,生活也只能一场又一场的漂泊。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里写道,有些人仿佛生不逢时,被命运随机的抛到一个并不属于自己的地方,这种人终其一生只为寻找心之所属的之地,在他们心里,那里才是真正的故乡。而关于这些不安于此地不停离开不断寻找的人,我想起了三毛在一次录音里谈到沙漠对于她的意义,她沙沙的声音说,我想那可能是前世的乡愁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