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22 21:1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经典读后感10篇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是一本由韩石山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1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读后感(一):标题

  这本书基本是个标题党,“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是书中第九章的标题,并不适合做本书的标题。书中做的鲁迅和胡适的对比也很牵强。

  但是我读这本书收获还是挺大的。

  一是以前从来没有读过胡适的书,没有读过介绍胡适的书,仅有的概念是大概上学的时候,仅有的几次课本上的提及,可能也有一些报刊上不知所谓的评述。本书中的介绍,尤其是第一章和最后一章的介绍,让我对胡适有了大致的印象。是很让人喜欢的印象。书中摘录的胡适关于自由民主等概念的理解,放到今日也该是多少人应该学习的呢。

  二是关于鲁迅的评述,我觉得很多地方时很有道理的。比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还有就是,鲁迅的作品并没有什么独到的超出时代思想

  但是,书中也说了,分析的是27年之前的鲁迅、胡适也是。可能是因为作者也怕鲁迅被立为党的官方偶像后,讨论不便吧。

  书的封面上号称,这是评论鲁迅最大胆的书。可能是真的。但是有一些细节似乎很牵强。好像作者为了大胆而大胆似的。作者主观的偏好也非常明显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读后感(二):韩石山 理性得让人掉眼泪

  自我拿到这本又关乎鲁迅又关乎胡适的书那一刻,书不曾离我手,因为我是通宵达旦把它读完的。

  我压根没有想过有人会将鲁迅和胡适放在一起评论,尽管这是理所当然事情。作为五四运动得力战将的鲁迅和三大主将之一的胡适,他们向来都是有些井水不犯河水的意味。私底下胡适和鲁迅算不得把酒对青天的知己之交。

  韩石山在这边书里将胡适比作我们每天要吃的饭或者要呼吸空气,而把鲁迅比作偶尔一食的零嘴(也许我记错)。他很详尽地分析了鲁迅和胡适。

  看书的标题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是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

  我的大意是,鲁迅在思想上相对来说激进,年轻朋友们热血激情,似乎更缺失理性而不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魄力激情。而老年人垂垂老矣,他们经历诸多磨练,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任人一招一摇就狂撒热血的人。

  然而于我看来,社会的前进,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需要更多的不是挥洒热血年轻人,而是有理性有思想的年轻人。

  胡适也好,鲁迅也罢,在我更年轻的时候,鲁迅的作品伴着我度过了初中高中的闲散岁月。而胡适,现在一直是我床头,随时拿来翻阅的书籍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甚至一度因为韩石山对胡适的评论而感动得落泪。

  感谢韩石山!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读后感(三):读书三遍,温故知新

  直到现在,鲁迅先生也是我最尊敬的先生。

  开始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只能略知一二,我这个文学外行看不到多少实质或者引申的东西,好在我有几个学文的朋友,有中文师范的,还有研究生,向他们请教后,我渐渐能明白许多东西,许多先生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涵义。我们所学过的课文大多是些短小精悍的议论文,或是一些像《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样的回忆形式散文,难道说这些东西都不能读嘛,那还被选为中学课文,而且是必修、精读,不是泛读,好像胡适先生的文章要少一些,不知大家可否介绍介绍。

  直到大学我才读起先生的集子来,像《彷惶》里的《伤逝》,我开始并没有读懂,只是看到封建礼教毒害下的青年男女是多么的艰难,生活物质受磨砺、精神被残害。后来我的朋友说,那是先生探索中国社会女性出路的一篇小说,我惊讶不已,我才知晓如何古人云:“读书三遍,义趣自彰,不用劳思。”我们都知道,古人说的三是个代词,泛指多的意思,我的理解——这个多不仅仅是某个时间反复阅读,而是相隔一段时间再次去阅读、回味,温故而知新

  其实,大学的时候我才20岁,也还算不老吧;并不是说什么时候读的好,而是多读几遍,随着人生阅历丰富和对社会的逐步了解才能慢慢理解其中的涵义,若仅读二、三遍,或仅仅在某个时候读过,恐怕难得其深旨;须多读几遍,或许多年以后,我们再翻开那些熟悉的集子,竟能一览众山小,不甚美哉?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读后感(四):【读品•细读•别处】朱航满:你一定要读韩石山

  一

  我有两位老师,都曾当面和我谈论山西文人韩石山,一位老师在当下可算上是全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了,拿过国家最高评论奖,地位很显赫;另一位老师出身上海著名学府,受过名师教诲,拿了博士的头衔,出版过数本学术论著,眼光应该不错。两位老师我都是尊敬的,但谈论起韩石山,却十分不同,前一位老师说韩石山文章如赤膊上阵,刺刀见红,勇气可嘉;后一位老师说韩石山有辱斯文,简直丢尽了文人的脸面。两位老师都是将韩石山作为对我教诲的范例,原因是我曾写过几篇评论文章,受到老师们的偏爱,因此有意将我悉心栽培。可是我并不清楚,为何他们都要用韩先生作为例子教导我。

  韩石山的文章我偶尔读过几篇,感觉还好,但并未注意和搜集阅读,书店里见到他的书也大都翻翻罢了,这也许是因为老师们悉心教诲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改变我注意韩石山的文字大约还要拜赐网络,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浏览博客,通过博客的链接像走迷宫一样找到了韩石山先生的博客。因为知道了韩石山的大名,于是就和自己的博客做了链接。韩石山是一个积极的博客写作者,其实是每隔几日将他的文章贴在上面,但他和那些发表留言的网友交流却让我感到很意外,大多名人是无暇和普通网友们交流浪费时间的。由此,印象甚好。韩石山的这些博文我大约也没有认真读过,但有两篇文章我是很认真的读了的,从而改变了对韩石山的印象。一篇文章是今年年初,我从韩石山的博客上知道,上海复旦大学的郜元宝教授在《南方文坛》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批评韩石山新著《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的文章,那文章恰好我读了,很佩服,写的尖锐大胆,是一篇好文章;韩石山在他的博客上写了一篇回应文章《让我们一起谦卑服善》,讲道理,谈体会冷静客观,丝丝入理,很有风度,也让我佩服。本来是关于鲁迅和胡适之争的,但让我却看到了两种不同的学者风采。韩先生的文章后来也被《南方文坛》杂志刊载,但我当时读此文时却感到十分诧异,因为以我对韩先生的印象来看,这一次一定会有好戏看的,两个高手相遇,不交手个十几回合是难分胜负的。但我却遗憾发现,他一篇十分冷静的回应文章出手了。难道老韩是害怕这个复旦大学的年轻博士生导师不成,或者难道是老韩故意以柔克刚老谋深算不成?

  那本引起争议的《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我没有读过,但韩石山关于胡适和鲁迅的文章我读过一些,大约知道了几分内容。这些年,韩石山的文章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刻薄、尖锐,如鲁迅风一般,我想这可能和他走近胡适有关。四川文人冉云飞先生有一篇文章叫《多读胡适可以改变人性》,我看这几年韩石山沉下心来做学术研究,与胡适耳鬓厮磨还是颇有收获的,否则我看韩石山一定会为郜元宝先生写一篇“韩石山教你写文章”的。文章不再分胜负,重要的是讲清道理,要放在以前,那韩石山真是“谁红很谁急”,哪能等到著名学者郜元宝主动出击了。上面提到的另一篇博文,是韩石山送给他在太原的朋友谢泳的。谢泳先生要去厦门大学当教授,韩石山写了一篇文章《送谢泳先生之厦门》,文章情真意切,好不感人,如果曾经见识过韩石山的评论文章的风采,那么这一篇文章真是让我见识了韩石山散文写作的才华。于是,因这两篇文章,我匆忙图书馆里借来了早就看到的那本韩石山的散文集《此事岂可对人言》,读来真是十分快意,直到两口气读完——中间上了一次厕所

  文章这里荡开一笔,韩石山在太原与谢泳先生数十年的交往,彼此关怀影响,他的这篇文章可为证据。这些年谢泳先生在山西太原推举胡适,还编辑过一本《鲁迅还是胡适》的著作,而韩石山的文章以前大有鲁迅风,这几年却不断鼓吹胡适,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谢泳的影响。这是我的猜测,否则韩石山的那篇文章怎么能写的那么伤感动人呢?君子之交,精神之交可为上乘。现在谢泳要去繁华的沿海城市了,韩石山不知道是否真会孤独

  二

  韩石山的散文集《此事岂可对人言》读的之所以快意,因为他的文章幽默大方,有见地,有风骨,更重要的是文章真诚,不虚伪,不矫饰。先说幽默,韩石山的文章曾让我数次边读边笑,特别是他写童年的几篇文章,惟妙惟肖,写到位了儿童心理;而他作文并不是简单地描述,特别讲究技巧,如《母亲是怎样镇压知识分子的》、《我在山东游学并快乐成长》两篇题目很吸引人,等读完了才发现是两篇内容皆反其道而行之的散文,文体在有意模仿文革中的交代材料实在是幽默风趣。再说大方,韩石山是一个热爱生活,有性情的文人,但他决不虚伪,有弱点缺点都不回避不掩饰,诸如《轻薄的报应》、《路上的女人你要看》这样写作那些正人君子们看来并不光彩经历的文字,读后却觉得文章大方,作者更是磊落有趣最后说见地,以前我最不喜欢文人讨论现实的文字,大多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以前在书店翻过这本书,看到文集中有一些关于现实的文字,觉得一个文人怎么还有资格讨论市政建设农民问题?这次集中读了诸如《我看太原市政府的执政能力》《一个人的山西》《最后一次演练——非典时期游戏与呓语》等文章后,简直就是佩服,真是有见识,有胆识。讨论太原的市政建设,写得有气魄,从现实体验谈论问题,有实据,尖锐但不刻薄;再如谈论非典,指出我们这个民族缺乏敬畏之心,警惕不要陷入"危机—庆典"的历史怪圈,如此等等,都是发人深省的。

  以前读韩石山写的文学评论文章,臧否人物,快意恩仇,实在痛快。我知道他曾经写评论得罪了某文坛大腕,引得众弟子齐上阵,热闹如围剿一般。但我翻他的那本《谁红跟谁急》,还是将那些文字收录了其中。这件事情至今早已尘埃落定,但韩石山一人拔剑镇静自若的气概真可谓有文人风骨。我早就听说一些所谓的文坛名人是动不得的,这样的文字韩石山却写了不少,我提到的这本书里收录的不少。韩石山写评论有风骨,他的其他文章和著作同样很有风骨。以手头的这本手《此事岂可对人言》为例,我在读完书突然发现一个很有趣的小细节:此书的封面设计中罗列了许多文章名,其中有《海霞与现在播报之研究》、《闲话事件与一个漂亮女子的苦衷》、《还鲁迅一个公道》、《我更喜欢这个小老头了》等,可是翻开书却发现,文集中并无收录。我的猜测,此文集在出版中将原计划的这几篇文章删除了,但书封设计却没有改变。不知道编辑是否有意为之?不过,这几篇我大都后来在他的博客上读过,以第一篇《海霞与现在播报研究》为例,通过对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新闻节目主持人风格的研究,以一种幽默风趣的笔调写出了主持人海霞与其节目主风格的独特优美,而恰恰是这种作家极为倾慕的突破却折射出国家机器美学的普遍性无趣与坚硬。这些文章的写作,我看还是有一个文人的风骨和担当在里面的。回头重读了这本书的前言,韩石山说他写文章讲究“经世致用”,然后我又用心读了其他的一些文章,发现不少文章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诸如《珍惜恶名》这篇文章,表面上是作家写自己人生经历中的许多给人留下坏名声的趣事,但反过来一想,实际上他是为了写一个文人或者说是一个常人争取本应有的尊严付出代价。这样的文章,他写的不少,也算是作文的技巧高妙了。

  韩石山的文字有如上这样多的特点,使得他的文章魅力不凡,至少在当下文坛是十分独特的,但并非写出有如上的几个特点就能有如此魅力,我看不见得。他的散文有魅力,最重要是其间的真诚,性情与练达。文人做文章喜欢端着架子,充当圣人,书生气十足,但韩石山则不,他的文章后面都站着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你一读这文章,肯定知道这一定是韩石山先生的,因为这文章的背后都站着一个韩石山。而许多假充正经面目相似的文章,都因为他们的作者都在文章后面把自己当成了圣人。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学论丛》中就曾指出,写文章,后面必须站着一个人。而这个人则必须是活生生的作家本人,我想韩石山是抓住了这个写文章的秘诀。因此,他写的文章我们读来感到很亲切,有知己之感,如平常哥们间的聊天一样自在。如《男人眼中的女人——在太原市女记者联谊会上的讲演》中他写到自己对于女性的爱怜,《我的翻身计划》在谈论写作之外谈稿费,谈自己的小经营,小算盘,对于这么有名的一个作家,这文章非但不让我感到小,而是看到了文章后面一个洞开的,精神豁达的人。这些文章,有多少人能写出来,又有多少人能写好?

  三

  韩石山最早写乡土小说,也算是从煤烟滚滚的山西混出了些名堂;忽而一天,韩先生怒发冲冠,写起了匕首式的文学评论,将文坛拨弄的翻江倒海,因此声名更响亮了,而许多人从未读过那些文章,只是知道他曾经写东西将那些文坛名人给惹了。我后来读了那些文章,觉得大多很有道理,写得非常激烈,直言不畏,酣畅淋漓,不愧是“文坛刀客”。他的那些研究著作,我也翻过,下了真功夫,有的考据文字可谓曲径通幽,一路风光;也有的研究文字虽然并非全能服众,但也是娓娓道来,自成一家;有关现代文学的研究文章,非学术,但活泼、大气、扎实,诸如对徐志摩、李健吾等现代文学大家的研究,从考辩史料到编撰文集再到写作传记,简直就是步步为营,最后写出的研究文章却很简练短小,你能说这些小文字只是简单的小杂耍吗?

  从一个小说作家转身写评论和做研究,竟然比一些终生专职写评论和搞研究的还有名气,还有成就,值得学界中人深思。

  而我的两位老师,大约也只是因了韩石山在文坛边缘兴风作浪而背负的这恶名,拿他作了案例。因此,前一位老师将韩石山比喻成文坛上激扬文字的酷评家,后一位将韩石山比喻成死缠烂打的文坛投机者,前者暗示我不妨也写几篇酷评,后者则让我与这些投机出名不安心做学问的人距离远点。老师们都是一番良苦好意,所谓的酷评我也许会大胆地写几篇,投机者自己却是不会当的,只是他们大约都误解了韩石山。实际上,韩石山既非酷评家,也非投机者。他写批评文字,乃是不平则鸣,拔刀开路;做学问,又成一家之言;写散文,有入世情怀;如此人性练达,文如其人罢了。而我写此文,一是为韩石山大叫声好,二是觉得韩先为人为文皆很潇洒,十分敬慕。因此,借用一句流行句式:你一定要读韩石山!

  韩石山著:《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5年12月, 32元。

  韩石山著:《谁红跟谁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6年1月, 24.8元。

  韩石山著:《此事岂可对人言》,作家出版社,2006年12月,28元。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读后感(五):谁的历史

  和单位调了休班,在家等修理冰箱的上门。我的房间是朝南的,可以躺在床上,接受一整天的冬日阳光。我在这天里做了自己最喜欢的三件事:一、躺着,二、晒太阳,三、看书。

  只是这本〈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可不是一本闲品的书。作者说,要还鲁迅一个公道,也是还历史一个公道。他说鲁迅一直被人们称为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我们每个的学生时代,在课本里出现的最多的文章也就是鲁迅的。然而,事实不是这样的:鲁迅只是政治需要树立起的一个文化首领,他在一九二七年以后无愧于文化先驱革命战士的称号,但他却不是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作者旁引佐证,用大量的史料说话,看得出是下了一番工夫的。

  我看得有点急,因为急于要知道个结果,有些地方翻得粗了些,书里引用的大量当年唇枪舌剑我并没有细细句句地读。但是我觉得这并不防碍我领会作者的思想。总的说来,看完有点不舒服的感觉,被骗了。不是被作者骗了,而是被历史骗了。我们从小到大信以为真的东西,却可能与事实相去甚远。我记得钱穆老先生说过,历史是为政治服务的,要看是谁写的历史。这些年百姓似乎言论自由多了,希望能有多些书,让我们了解事实,把中国人失掉的那段历史接上。

  整体上我觉得这是本不错的书,但有一点,作者虽然说要主持公道,却感觉他在个人情感上是有些偏向胡适这一方的。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读后感(六):被绑架的韩石山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

  起了一个很煽情、很养眼的名字,这表明作者写这部书时本身就带着强烈的个人情感倾向,在这种情感指引之下,韩石山虽然极力地想客观公正地做些评论,但心态已经很难做到客观公正的平和了。

  少不读鲁迅的理由,似乎因为鲁迅笔下太多的暴戾、凶悍之气,缺少影响少年心态的平和,同时鲁迅:"师爷刀笔"的尖酸刻薄对于少年心性也有不良影响,问题是少应该读谁?

  胡适吗?至少韩石山的意思是这样,但是胡适先生的考据癖又有何值得少年心性、血气方刚的年纪学习之处呢?幼年便平和如老翁,心如止水的状态难道期待其老年时再来点暴烈之气,这样才不危害社会??

  鲁迅的散文小说,有着古风,行笔有风骨,虽然基调上太过悲观,但至少对于少年的思想表达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故乡》、《社戏》等文字对于少年初涉写作时的用笔还是很有帮助的,我至今尚未老年,所以对老年和暮年心态适不适合读胡适不敢妄下结论,但我总觉得一个人倘在少年时不愤激,老年时便很难愤激了,少了愤激之气,鲁迅便不成为鲁迅了,韩石山似乎因为自己喜欢急,便不想别人像他一样愤激,期望他人平和如胡适一样,其实胡先生还是脾气很倔、很有脾气的。

  胡先生是安徽人,安徽人地域性格中有种隐忍的倔强,这种心态便是不是因为喜欢而去做某件事,而恰恰许多人认为你不应该去做而去做某件事,这种万千人非而吾往的心态,其实也是一种怪脾气,李鸿章有,陈独秀有,胡适也不能避免,只不过因为大多数时候胡适平和而被人忽略罢了。

  韩石山不能算是看透,至少对于陈源等人的评价还算是客观公正,但由于其论文基调抑鲁迅而扬胡适,此后的行文便很难平和了——何况韩先生从不是平和的人。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读后感(七):第三只眼睛看鲁迅

  课本上的鲁迅是文思革(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社会上对先生的评价是文学斗士,高高在上。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最多的作家,鲁迅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学生时代内心真正喜欢而不是害怕的有几人?那么鲁迅真的是文学界最大的牛吗?鲁迅在文学界树敌众多,他是锱铢必较还是高尚对视低俗?他嘲笑别人的冷箭同时,自己有没有放过冷箭?鲁迅被毛泽东盛赞,是因何?从历史的碎片中,我们发现了课本之外鲁迅先生的另一面。那么一个有脾气、有特点的鲁迅,是不是高大全的神圣光环轰然倒塌,不值一文?他的文章真正价值之处是什么,好在什么地方?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直被历史课本看做胡适实用主义的代表,问题与主义之争,也被赋予了落后与先进的标签。那么时光倒流,胡适这篇文章真的是觉得社会主义是空谈倒不如进行改良吗?这篇文章会告诉我们答案。李大钊与胡适之争究竟是不是针尖对麦芒的激烈交锋?是红色与保守的一场较量?《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给了我们一个异样而又宝贵的声音。就像是历史的潮水退去,沙滩上的贝壳在阳光下闪耀光芒,我们被刺的睁不开眼睛。倒不如,我们仔细研究下贝壳,看它光芒退去后究竟是何构造?以便真正了解那段历史,启发我们的前行。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读后感(八):《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

  囫囵吞枣的看完这本书,多少还是有点收获的。

  书的第一部分交待时代和人物背景这段,使我了解了一些以前没关注过的情况,对新文化运动的起源,流派以及之间的恩怨渊源有了一些认识。

  第二部分的论战相当琐碎,看起来那些国学大师们就跟现在BBS上耍口水的差不多,你来我往,偏见,私怨,个人情绪都不少,辩论起来有时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不同的层面,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认识,说的都只是问题的某一个面。当然,他们的真知灼见和精到文笔功夫是不容质疑的。

  第三部分比较鲁迅和胡适的文风和主义,比较平实。

  总体感觉作者是偏胡适的,在他眼里胡适是理性,客观,优雅,是新而先进的。而鲁迅(某种程度上)是偏激,空洞,不平和,是旧的。

  但我认为,也许这就是文人和革命家,身体和脊梁的区别。文人当如胡适,革命者当如鲁迅。

  通篇下来,作者对胡适派赞赏有加,纵然有一些不足甚至被认为是“反动”之处,他也能找到说辞解释(不能说是开脱),而对鲁迅则有点吹毛求疵,如一件事情几个说法,他都倾向于考证出证明鲁迅“不伟大”的那个。

  文学评论研究本身可能就是个朦胧美的事情,很多古纸堆里翻出来的东西,怎么说都自有尺度,个人好恶不可避免的是种左右力量,再冷静的客观都会有一定的布朗运动。毕竟这本书的用意,仿佛是为了反对鲁迅的神化,作者的论调和论据自然是为这目的存在的。

  作者最后说“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这句话可反过来理解,那就是少年时要多读胡适,老年时再读鲁迅不迟。鲁迅是一位独特的作家,他的尖锐的观察,深刻的体验,刻薄的用语,苍凉的情感,都是常人难以比肩的。年迈之后,再读这样的文字,会有更为深切的体味,也会有更为独到的心得。 ”

  这倒是比较有同感的,对我影响最大的文字作品,应该是出自鲁迅和王朔,鲁迅和王朔的文集我在高中期间就读了相当一部分。我喜欢鲁迅的笔调,用词,风骨,气势。喜欢王朔的调侃,幽默,自如。在写作文和混BBS时,我可能不自觉地模仿了我崇敬的作家,激烈,刻薄,有一点不厚道的调侃,只觉得那样,够痛快!但胡适那种从容的,通顺,说理清楚的美(从这本书里得到的印象)越来越觉得相当欠缺。在这个和平的不需要激烈革命的年代,我大概应该多读一读胡适,毕竟,我还算年轻,问题一大堆,主义暂时没有。

  王朔也主张不要把鲁迅当成“精神自由之神”,我喜欢的这两个作家,即统一又辩证对立。这并没有出于我的意料之外,我喜欢的就是他们骨子里都有的那种独立自由的气质。

  另外,我也喜欢王小波深邃有趣的文风,但那我学起来估计很困难。

  看这本书,只为了多了解一些东西,本来就不是文人,没有能力和兴趣卷入相关的研究和辩论中,看完,掩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