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怨女》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怨女》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24 20:00: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怨女》经典读后感10篇

  《怨女》是一本由张爱玲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60元,页数:34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怨女》读后感(一):隐忍与决绝

  在小说里面有太多的情情绕绕,沟沟壑壑,读了张爱玲的小说后,才对女儿家的心事似乎知晓了一星半点。隐忍与决绝,两个本在对立面的词,放在那个时代女性身上,倒可一同来形容。

  《怨女》讲述的大概是,一个出身贫苦的少女,因为世俗虚荣压力,嫁给了一个富家之子。那个富家之子身患哮喘,整日卧榻不出门,气息奄奄。她对这门被欺骗的亲事本是抗拒的,随着在这个大家庭里越待越深,她逐渐失去了抵抗力,也与丈夫一起整日吸大烟度日。丈夫死去,分家之后,她带着儿子一同过活。她本想为儿子安排一门好亲事,不曾想也是娶了个丑媳妇。为了不让儿子出去嫖,她便诱导儿子抽上了大烟,好叫他整日待在家里不出去。在那个兵荒马乱年代,不出去做活就是最好的休养。她是这么觉得的,外面好像也是这样的。当初分家时,大房最有钱,折腾来折腾去,不复从前。三房因为挥霍无度,分得的家产不一会就没了,好在三少爷有福,找到两房姨太太一同生活着,其中有个有钱的,就养着没钱的,也是能过活的。最后来看,好像还是闭门不出的二房,也就是她那一房,最为殷实。但这殷实为哪般呢?她还是省吃俭用,瑟缩在床头抽大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茫然无依,直到她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女儿家的心思明明那么细腻,把各种事都看的透透的,隐忍生活的打磨,凄凄惨惨悲悲切切地过着自己毫无指望的日子,却又不向外表现出一分,不可叫人笑了去,生怕做事不周到,叫人在背后嚼舌根。可面对男人又变得异常决绝,不是决绝地陷入其中,就是决绝地转身离开。这种决绝又是脆弱的,明明这一刻已经下定心意不去理会他了,可经不起他的一撩拨,又不顾一切地迎上去了。越读越觉得自己苍白无力,女人总是为男人活的,对男人爱的渴望似乎就是女人的希望。

  她心底里是爱着三爷的,可三爷呢,谁知道是爱着自己的,还是借着爱自己过来讨钱的。他大概也是有一分爱给过她的,只是他的爱太薄弱了,早被堂子里的女人们瓜分得干干净净的了。她于是还是跟三爷断了联系。“一切有目的的爱都不是爱情。”她守着她的寂静日子过活,渐渐活成了她死去的丈夫的模样。也许从她害怕她跟三爷的事被曝光而自杀,却被丈夫救下的那一刻起,她就不为自己而活了吧。她也不知道该为谁而活,就蜷伏在自己的小空间里,昏昏度日。

  假如有爱,一切都会不一样吧。爱就是女人活着拼力追逐东西啊。假如有爱,生活都焕发了光彩,苦也是甜的。假如无爱,生命就失去意义,再美的生活也是没有灵性的。隐忍与决绝,在爱面前都是一件事,都是为了获取爱的手段啊。

  最后是摘录。

“小刘不像是会钻营的人,他要是做一辈子伙计,她变成了他哥嫂的穷亲戚,和外婆一样。人家一定说她嫁得不好,她长得再丑些也不过如此终身大事,一经决定再也无法挽回,尤其是女孩子。尤其是美丽女孩子。越美丽,到了这时候悲哀,不但她自己,就连旁边看着的人,往往都有种说不出来的惋惜漂亮的女孩子不论出身高低,总有前途不可限量,或者应当说不可测,她本身具有命运神秘性。一结了婚,就死了个皇后,或是死了个名妓,说也不知道是哪个。”“单独相处的一刹那去得太快,太难得了,越危险,越使人陶醉。”“但是她坐着不动,怕搅断了他们之间一丝半缕的关系黑暗一点点增加,一点点淹上身来,像蜜糖一样漫,渐渐坐到一种新的元素里,比空气浓厚,是十年廿年前半冻结的时间。他也在留恋过去,从他的声音里可以听出来。在黑暗中他的声音有一种会心的微笑。”“一种失败的预感,像丝袜上一道裂痕,阴凉的在腿肚子上悄悄往上爬。”“躺在烟炕上,正看见窗口挂着的一件玫瑰红绸夹袍紧挨着一件孔雀蓝袍子,挂在衣架上的肩膀特别瘦削,喇叭管袖子优雅地下垂,风吹着胯骨,微微向前摆荡着,背后衬着蓝天,成为两个漂亮的剪影。红袖子时而暗暗打蓝袖子一下,彷佛怕人看见似的。过了一会,蓝袖子也打还它一下,又该红袖子装不知道,不理它。有时候又彷佛手牵手。它们使她想起自己和三爷。他们也是刚巧离得近。他老跟她开玩笑,她也是傻,不该认真起来。他没那个胆子。不过是这么回事。她现在想到他可以不觉得痛苦了,从此大家不相干,而且他现在倒霉了,也叫她心平了些。有一点太阳光漏进来,照在红袖子的一角上。这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只要提起个名字就使人做会心的微笑,这些人一个个供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各自有他的一角,还不肯安静,就像死了闹鬼似的,无论出了什么新闻都是笑话奇谈。亲戚们自从各自分成小家庭,来往得不那么勤,但是在这一点上是互相倚赖的,听到一个消息,马上眼睛一亮,脸上泛起了微笑,人也活动些,浑身血脉流通起来,这新闻网是他们唯一的血液循环。自己没事干,至少知道别处还有事情发生,又是别人担风险。外面永远风雨方殷,深灰色玻璃窗,灯前更觉得安逸。这一套人名与亲戚关系,大家背得熟极而流,他是从小跟她学会了的。点名从来点不到他父亲,也不提她娘家。他没有父母,她没有过去,但是从来觉都不觉得,他们这世界这样丰富而自给。”

  《怨女》读后感(二):怨女读书笔记

  不知道张爱玲为什么会写《怨女》。是以为《金锁记》丢了?还是就想重写一次七巧?《怨女》的场景铺设得更大些,细枝末节人物也比《金锁记》多,但诸如分家、气死儿媳妇等细节,对儿子依恋和控制变态情感,与《金锁记》是极其相似的,甚至对二爷和老太太去世所做的时间和结构衔接上的处理都特别像。仿佛同一班主要演员、甚至同一拨道具、还沿用了一些台词,把一部旧戏重排了一遍。

  但《怨女》和《金锁记》毕竟是不同的,甚至从题目就能看出它们本质的不同。女怨,更多是为情所困、是因为得不到的情感、是一种心理甚至生理的发泄不出来的愤怒仇恨,酝酿久了,成了怨,怨气深了,伤人,主要还是伤己。金锁,首先是锁住自己,再是用黄金枷角劈杀旁人,人心完全物质的东西,最后人性都没了。银娣没有女儿,也就没有长安一声叹息般的悲剧人生,或也是为了证明她没有七巧那么大的伤害性。

  银娣和三爷的故事丰富得多,从藏指甲套,到玉佛寺偏殿,到第一次借钱,最后是玫瑰泡酒微醺醉意后的一记巴掌。三爷品行差,败家、逛堂子,也想骗银娣的钱,但是他可能始终没把与银娣的事说出去,因此就能让银娣去幻想出一份感情。银娣拒绝三爷,不是因为想着自己的钱,与七巧不一样,第一次她是借出钱了的。只有当三爷对她“吐露真心”,甚至快发生关系后,她才想起那“幽幽的宗教性的光”,感受到了“一种神秘的兽的恐惧”,与她从佛寺回来上吊一样的感受,再与金钱、欺骗柔和在一起,这才使她与三爷真正决裂了。她是想爱又不敢,豁出去往前走一步了又害怕,因为钱而决裂,只是一个借口

  银娣是一个在生理和精神上都缺乏也渴望爱的女人。七巧只有前者,后者被她用钱填补了。银娣填补后者的方式是无尽的回忆八卦、独处时的自说自话,当然与七巧相似,也都牵着儿子的“风筝线”。分家后她与兄嫂谈小刘、谈木匠,她什么都没忘,这么多年她一定想过无数次,以至于她心里的木匠钟情于她,甚至会听她的教训发现事实不服后,便不爱听了。她活在自己想像的世界里,那里有她想要的爱。所以与《金锁记》开场就在大家庭里不一样,银娣做姑娘时的美貌与受欢迎程度是多笔墨的,因为这都是银娣今后反复做起的梦。银娣想起三爷,想起那类“狂嫖滥赌”的男人,她开始理解他们,意识到那种“真空的压力”是“生命里本身的力量”。能同情,只是因为能共情,对银娣,这情在回忆里做姑娘时多少男人的倾慕中,在窗口街头叫卖的男声中,在榻对面她唯一的儿子诉说的床事和对妓女戏子的遐想中。这在《金锁记》里是没有的。

  《怨女》里九老爷的事、大爷的事、整个家族明面上的衰败和暗地里见不得人的龌龊,都比《金锁记》里详细。银娣的守旧和封建,因此比七巧的把持家当多一层含义,她自豪于她成了姚家的延续,她比其他枝都要光明磊落。她对三爷的态度,用这一点大概也能说得通。她不想落人话柄,大家庭里她养成了苟且偷生、秘密生活在小世界里的生存方式。这样一来婚前她那开阔的世界更值得回忆了。

  当然这都是我的理解,也解释不了为什么同时存在《金锁记》和《怨女》。只有作者知道。从读者的角度,我更喜欢《金锁记》,仅从阅读的感受来说。

  《相见欢》和《同学少年都不贱》

  “妒富愧贫”,都不记得是在这本书的哪一篇里看到过的了,觉得这个词非常好。闺蜜,这个词现在被用烂了。就我个人经历而言,张爱玲这两篇描述的女人之间的感情,写得很真实、很感人。或是《同学少年都不贱》里“妒富愧贫”显露了些。这种念头只能是淡淡的,绵绵的,谁都能发现自己有,写重了,便谁都不承认了。以前看电影雪花与秘扇》,我看出了里面有这种感情,当然也只有老同或闺蜜(我理解的闺蜜)那样的深交里才有,处理得很好,就是要不留痕迹才好。这不是一般的“妒富愧贫”,一般交情里的那是世俗,没有美。

  两篇里都多少涉及同性恋,《同学少年都不贱》更透彻些,还提到“性的革命”,这些在张爱玲之前的小说里都是没有的。所以她的小说世界真的很广,细细读,一句话都能是一个时代、一片天地。两篇也都是女人的生存状态,荀太太和伍太太精神空虚到说过的话和听过的话都不记得,前者经济落魄,后者家庭寥落;苑梅跟着时代的风气早婚,也还是迫于生计与丈夫异地分居,陪着母亲听闲聊,看到人家家里两张床都能想入非非;赵钰痴恋过女生,后来与男子恋爱,自是风流了一些,对男人及其行为也很挑剔,自力更生摆脱了丑小鸭,却在异国他乡落到了没钱又孤独的状态;恩娟风生水起了,疏远和不信任之前的朋友,少女时恋过的芷琪成了永远掩埋过去的可惜,也因此让人不禁去想她跟丈夫只是“合伙做生意”;同宿舍另外两个曾经一起烂漫过的女生,烟消云散罢了。

  《五四遗事》

  或许是对一个时代——她曾经主要描写的那个时代——的爱情的总结和嘲讽。古老的媒妁之言、知识分子的精神恋爱、巧合或也与美色有关的结合——最终,只是一个不伦不类的家庭。

  《小艾》和《浮花浪蕊》

  这本书与之前两本比,很明显的新元素是“共党”“解放军”等元素的出现。时代变了,作者感受到了。

  《小艾》在席家,依旧是晚清的民国的时代,她结婚了,就变了个天地。金槐应该是个工人阶级的代表,小艾有次抱怨她“爱国”到落到贫困潦倒地步。女人,旧时代里落下了病根,新时代是治不好的,感情好拧不过生活艰辛,这就是女人的命。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女人依旧是逃不出旧时观念和物质困境,永远都是这两样,杀死了女人。所以张爱玲对新时代一定是悲观的,从女人的视角,她知道,王朝更替、天下变了,没多大意义。

  《浮花浪蕊》更是有“派出所”的年代了。洛贞只是在逃,从大陆逃到香港,再到日本。她不念故土,爱上小小的船舱,“漂泊流落的恐怖关在门外了,咫尺天涯,很远很渺茫”。也许作者不小心用笔泄露了自己的命运。范妮得丈夫因为大陆的形势去不了香港,导致无数伍太太和《等》里面那些太太家庭破碎原因里,又多了一种。范妮是厉害的,生活曾经被整理得熠熠生辉,可是时代的巨蟒,稍微一扭动身躯,她就粉身碎骨了。

  《色,戒》

  不知道如果没看过电影,初次看它会是什么样的感受。本科时那个叫姚丹的老师让大家分析,我大概写了篇,意思是女作家(或是女人)都有一种表演欲望,像《红菱艳》。书里的王佳芝,入戏了,想完成她的戏。想法很浅,也曾想过通读所有现代女作家的作品,非找出这表演性的证据来。后来也是罢了,我没班上那些男生引人注目。再次读我还是想到了这一点,特别是佳芝老想着自己的“面子”,而且在《怨女》里银娣决定嫁到姚家时,她也说从此她就在戏台上了。女人,表现欲、或者表演欲,总是有的吧。

  记得有人说《色,戒》是张爱玲在写自己,为自己的爱情声明。不以为然。她肯定是有这样一个故事,慢慢地让它浑圆了。不过也许有自己的情感,毕竟,到目前为止看到的小说里,她笔下没有一对真心相爱、爱得像王佳芝和易先生这样没有杂质的人。汉奸、特务、爱国学生,这些因素不是这份爱情的杂质,而是荔枝的外壳,抛开这些粗糙鄙陋的东西,那份感情,鲜亮纯净。王佳芝死了,也因此才能肯定她对易先生的爱,让易先生发现她的爱,并因此庆幸自己也能有红颜知己,从而坚信里他对佳芝的爱。她的死,不是悲剧。

  佳芝忽然让易先生走,电影里的情节我不记得了,在书里,是因为她忽然发现这个男人真爱她,并因为这份爱有一种悲哀。对女人而言,有这一份爱就够了。能得到女人的爱的,你不能说是因为那六克拉的粉钻,毕竟佳芝始终知道那就是个道具;也不是“阴道”,佳芝自己也想过,她对梁润生是越来越厌恶的;因为没爱过,不知道什么是爱,曾经对爱的幻想幻灭了,又有一个人对自己好了,就以为是爱了?也许是。我还是相信,他们之间是有爱情的。而爱情,看不见摸不着,但若真爱了,一定会被感知到,甚至睫毛里、从一种悲哀里都能感受到。

  对王佳芝而言,她也许没想到放走易先生会招来杀生之祸,她的举动的确是冲动、不计后果的。不过她向来就是这样一个人,包括她演话剧后恋场还要继续聚会、接受学生们的提议演这场戏、对戏外的政治不闻不问。所以这也是个真性情的女子,爱就爱了,死就死了,最后应该不留恨的,起码不是恨易先生。也许蠢,你得看站在什么角度说蠢。若是身家性命、国仇家恨,对王佳芝这样一个女人来说,有那么重要?

  《怨女》读后感(三):那些痴情怨女

  《小艾》

  一个从来无爹无娘的孤女,可怜可悲的一生。

  《五四遗事》

  得不到的爱情永远是最好的。

  《怨女》

  银娣,可怜可悲一生。美好的初愿,变成最后扭曲的的人性。爱玲笔下的女人总是如此。她是生活在怎样一个社会和家庭,才能有如此的灵感。银娣错误的选择,早就了她不幸的一生。人生,一旦选择,就回不去了。苍凉而无奈。

  《色戒》

  原来电影和小说有这么大的差别。

  ”到男人心里去的路通到胃。“”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只有一只茶壶几只杯子,哪有一只茶壶一只杯子的?“

  《相见欢》

  两个”表姐“之间琐碎的谈话,各思所想。

  “死亡使人平等。”

  《浮花浪蕊》

  洛贞。三十多岁未嫁。内地到香港,香港往日本。

  ”杂种人因为自卑心里,都是一颗颗多心菜。“

  《同学少年都不贱》

  ”人总夸张自己演的角色的重要性。“

  恩娟,赵珏 ,芷琪,赫素容。

  几个女学生,几段爱情。恩娟与芷琪。赵珏与赫素容。

  恩娟与赵珏的友情。间隙。变化。差距。疏远。

  ”有目的的爱都不是真爱。“

  当看到恩娟还是怀念当初的芷琪,那她是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爱情。

  《怨女》读后感(四):卑微的女人

  对于张的书,故事总是那么残忍。比如小艾,她是一个有思想有道德的姑娘,可惜她身错了地方,从还没有记忆开始,就给人做婢女。当看到五太太叫人把她两根辫子剪的时候,心里波动了一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从今以后她不再属于自己,而属于这个豪门家族。被太太打骂,成为他人的出气筒,在这样的生活中她依然能够找到自己生活的乐趣,直到有一天,五老爷把她糟蹋了,从此她那依稀存在的快乐消失了。她一直努力顽强的活着,最后遇到一个珍惜她的良人,但她始终摆脱不了那个时代买身制婢女的命运,即使曾经的主人家庭败落,使唤她的人也相继离世,但是她在那里生活所烙下的印记所带来的影响是改变不了的。

  《怨女》给我感觉没有张的长篇小说写的好,总觉得缺点什么。银娣为了虚荣而嫁进姚家,虽然自己长的貌美,但是她不得不忍受自己丑陋而又残疾的丈夫。在姚家因为她出身低下,因此她还不得不忍受其它人的嘲笑。银娣即使过上了好的生活,但是她骨子里还是沉浸在以前的贫穷中。即使分得了家产,她也不知道把钱用来干什么,因此她效仿老太太那样吸大烟。她很聪明,她能分辨三爷对她的企图。但是她占有欲也是如此的强大,用大烟让自己的儿子对自己言听计从。银娣也许从嫁入姚家开始,就没有快乐过,因此当她老了,还对于她出家前的记忆如此深刻,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怨女》读后感(五):言简迂回

  说说《小艾》,是我读该作者的第一篇作品,在我尚未了解其文风之下,觉得还挺有趣,读过了再查方知是张女士最不喜欢的一篇作品,仔细回味,的确如此,难得如此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以及家好月圆。大致看了看,这个人被文艺青年神化了,但又何尝没有我们身边什么人的影子?特立独行,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她不像苏青,不喜欢模式化的朴素,将尘世看得太透,可依旧义无反顾地一猛子扎下去,又何尝不是一种勇气?其实这就好比学校周一升旗不愿意穿校服,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

  看过了《金锁记》回来重读《怨女》,各有千秋,前半部加了女主未嫁部分略显拖沓像注水的肉,中间细化了和小叔子的感情,在佛前偷情,那种禁欲下隐藏的蠢蠢欲动最能勾起人的胃口。后面没了我喜欢的拆散女儿婚姻逼迫女儿抽鸦片又阉割了,还有,就是蒙太奇似的专场,时光转到十年后,黑白照片,死者,电视剧常用的桥段,被七十年前的张女士描摹地如临其境,她的作品风格如同当下,如是匿名很难想象是那个时代比肩左翼文学与鸳鸯蝴蝶的另类。

  想劝诫当下的文艺青年,不要去歌颂张爱玲,如果她尚在,也不会稀罕。她只是一个有个性的普通人。

  《怨女》读后感(六):色易守,情难防

  “色易守,情难防”——我觉得这是对《色戒》最贴切的阐释了。

  佳芝说,听一位学者讲,“通往男人心的路是胃。”“通往女人心的路是阴道。”性会使一个女性产生迷恋,或是爱意。

  对此佳芝并不赞同。她同梁闰生发生过关系,她本来讨厌他,现在只有更讨厌。而对于老易,她不信,再者,这只不过是她特工任务的一部分罢了。佳芝坚信,色易守。

  可在最后的关头,她瞥见静静坐在一旁的易先生,“是一种温柔怜惜的神气。”

  “这个人是真的爱我的,她突然想,心里轰然一声,若有所失。”

  佳芝终究没能逃掉。

  情难防。对于佳芝来说,也是必然的。开始谋划这部戏的时候,一步踏错。对于自己所付出的牺牲,周围的人又是怎样一个态度。只有第二次接近易先生,她觉得仿佛一切积郁都重刷掉了,因为这一切都有了个目的。

  《怨女》读后感(七):平淡而近自然

  张爱玲后期小说的集结。对照着初期看,更觉得“平淡而近自然”,一切如生活一样不起波纹,因而看不出什么宏大的主旨,只有细细品味其下的潜流。《怨女》是对早期《金锁记》的改写,但不简简单单是重复,而是另一种形态,另一种升华。《浮花浪蕊》大概融入了作者的自身经历:怎样离开故土,怎样踏上飘洋渡海的旅程。《同学少年都不贱》也有她中学时期和初到美国时生活的影子,但重点在于抒写人生际遇的体悟。以上写于2015年8月28日。

  留下本书最长的一篇小说《小艾》,今天一气读完。虽然作者本人表示“非常不喜欢”,因为“缺乏故事性”,但单调得如流水账一样的叙述之中仍然有她的风格。即所谓“张腔张调”。例如写小艾初识金槐之后听到他搬走时的心情,极易引起少男少女的共鸣。当然文中也不乏社会写实,尤其是小艾在医院排队看病那几处描写,到今天都有同感。即使金槐那边有左派的背景,小艾心里还是想着他“总是说爱国,爱国,这国家有什么好处到我们穷人身上”。口吻像极了《茶馆》里的常四爷: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

  《怨女》读后感(八):最爱张爱玲

  其实我没有向任何人承认过,我不太喜欢读小说。

  文学三大形式,散文,戏剧,史诗,我都没有太大的兴趣,讽刺的是,这竟然成了我的专业。

  但是张爱玲是我最爱的中国女作家。

  中国散文在我心中,无人出张爱玲之右,没有人有张爱玲一般与众不同的视角和敏锐的观察力,也没有哪个女人如张爱玲生活上有那么多细小障碍,同样的,也没有那个人似张爱玲这般才华横溢,哪里都装不下。

  张爱玲或许不是最有灵气的,但她是最有才华的。

  民国女子中风情灵动者不出林徽因(有人说她小家碧玉我不同意,她在建筑学上的造诣和她为人的亲和力绝不是一个小家碧玉能够成就,话虽如此,我却不喜爱她的小说。)

  张爱玲无疑是可爱的。可爱得不行。她的散文大多源于自己的生活,平凡的生活却从来不让人觉得平庸。她的字里行间有着让人发笑的魅力,每一个字块仿佛都会活络起来,在纸上跳跃舞动。

  这一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集本是极好的,几乎收集了爱玲的所有文章,这一本怨女里都是短篇小说集,色戒也收录其中。

  不过我有些好奇,不知道第一篇小艾是什么时候写的?我怀疑是她早期的作品。

  《怨女》读后感(九):又遇张爱玲

  终于读完了,拖沓着读了快一个月,22万字的中短篇小说集阿可是。

  不是第一次读张爱玲了,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第五本了。从《倾城之恋》开始就被这个浑身才气的女子打动。很神奇的事情,明明中间差了那么多年,却好像仍然能看见穿着旗袍的她站在窗前一言不发,手里还有根没燃尽的烟。

  《怨女》中一共有七个故事。

  第一个是《小艾》,小艾是一个女佣的名字,记忆里很少见张爱玲直接用名字做文章题目。这个故事是女佣小艾在旧社会里受尽压迫,最终在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新生活,只不过新生活也不能说是非常完美,仍然有之前受压迫日子的阴影。

  第二篇《五四遗事》讲的是中学教师罗和恋人密斯范的感情故事。

  二人相遇在罗结婚之后,为了追求真爱,罗与旧式婚姻娶进门的张氏离婚,用时六年,支付了高额赔偿。值得一提的是张氏最终同意离婚是因为不堪流言蜚语。红颜知己密斯范的爱与信任却在等待中消磨殆尽,决定接受家里安排,嫁给当铺老板。罗知道这个消息后又娶了王氏,结果密斯范的当铺老板悔婚。结果又是一次离婚风波,历尽千辛万险二人终于走到一起。密斯范却在婚后堕落成了一个毫无情趣浪漫可言的中年妇女。后来罗接回张氏王氏,密斯范屈服于前妻们的富有,这个奇怪的组合,总是被罗的朋友取笑说“关起门来就是一桌麻将”。

  读到密斯范不想继续等待,准备和当铺老板结婚那里,还以为她是“我的一生也短暂而珍贵,所以无法慷慨赠予不爱我的人太久”的人,很是惺惺相惜了一番,结果后来就被她各种打脸...

  第三篇是《怨女》。和小说集名字一样,也是这本书里最长的一个故事。这部作品是在小说《金锁记》原有情节人物的基础上的改编,但效果相比原著,还是差了一点,这个“怨”字,快要成为全文的重中之重。一个家族的兴衰与没落,有点《红楼梦》的意思。

  第四篇《色,戒》。真的没得说的,再没见过哪篇万余字的小说能被改成近三个小时的剧情片。女大学生王佳芝化身刺客,伪装成易先生的情妇,却在易先生陪她在珠宝店买鸽子蛋的时候反悔,提前通风报信。

  第五篇《相见欢》,两个早已嫁做人妇的小姐妹的重逢,有中国最平凡妇女的小市民与庸俗,也有宽厚。人到中年,身材发福,生活里渐渐只剩下茶米油盐和东家长西家短。

  第六篇《浮花浪蕊》,度娘说这个故事是以张爱玲她自己后半生的生活为蓝本,也最得她的心意。但其实合上书,唯一记不得讲了什么的就是这个故事。很多句子没头没脑的,情节也稍微有些凌乱。这个倒是好像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写自己”的这种说法,很多写字的人都是如此,别人的故事信手拈来有条理有逻辑,反而写自己了,藏着掖着隐晦难懂,心里多少都有点难寻知己的高冷。想必张爱玲,也是如此。

  第七篇《同学少年都不贱》,又是一个老友重逢的故事。题目和《相见欢》中相见无言尴尬一样的反讽讥诮,明明“都不贱”,但当年家境相类似的两个姑娘,如今早已有了差距。两个女孩在校时甚至还差点变成同性恋,可如今再相见,真真是物是人非。

  其实最被张爱玲打动的还是各种语言,初见惊艳,忍不住记下来慢慢回味,越回味越想拍案叫好,从来不知道原来一个句子可以写得这么妙。

  “一种失败的预感,像丝袜上一道裂痕,阴凉的在腿肚子上悄悄往上爬。”

  “牌桌上的确是戒指展览会。”

  “时间将他们的关系冻成了化石,成了墙壁隔在中间,把人圈禁住了,同时也使人感到安全。”

  “漂亮有什么用处,像是身边带着珠宝逃命,更加危险,又是没有市价的东西,没法子变钱。”

  还有念念不忘了很多年的这句话,“像心头有只小银匙在搅一蛊煮化了的莲子茶,又甜又浓。”

  都带着张爱玲特有的味道,那股劲儿一下子扎在最内里,藏都没处藏。

  《怨女》读后感(十):金锁无言怨东风

  金锁无言怨东风

  ——浅谈张爱玲的《怨女》及《金锁记》

  说起来张爱玲的作品被小资读者奉为圣经是挺无辜的事,“小资”追求的是一种极度私人化的书写方式,和日本的“私小说”有些神似,而张爱玲所抒写的则大多是个人在时代背景和伦理关系网中的挣扎,所以她才会在作品中不厌其烦地交代“清朝到底亡了国”、“内地乱了二十多年”、“上海成了孤岛”这样的信息。你去看看安妮宝贝的小说,她绝不会提最近政府出台了房价调控措施之类的事。

  毋庸置疑,《金锁记》是张爱玲名噪一时的代表作,哈佛的夏志清教授说它是“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这未必是过誉,但就张爱玲本人而言,她对这部作品还不是很满意,或者是出于“爱之愈深,责之于切”的心理,在与原作暌违二十年后,她又根据原有的素材重新创作出一部小说,《怨女》——之所以不说是扩写,是因为两部分在诸多方面都已貌似神离。从直观上看,人物角色的姓名就不同。

  历来比较《怨女》与《金锁记》异同的人似乎都忽略了一个细节,那就是《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是远嫁到上海来的北方人,而《怨女》中的银娣则被设定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这样改其实很好理解,在《怨女》这部小长篇中女主人公银娣的身世经过被介绍得很清楚,不似《金锁记》只有那寥寥几笔,而如果让张爱玲去工笔描绘北京人的生活环境,可能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银娣与七巧,自然是出自于一个模子,但仔细观察又有分别,七巧在《金锁记》中一出场就满嘴刻薄话,在很多时候简直是一个歇斯底里的女疯子,而银娣则显得平实得多,一来前文中有她往日生活经历的铺垫,二来在乖戾程度上确实有所收敛。

  银娣在寒冬腊月站在高楼上给三爷唱歌,在熙熙攘攘的寺庙里跟三爷调情,都显得那么有人情味,甚至是暗含一种离经叛道、孤注一掷的情愫。而七巧则好像展现出了这个女人生命中阴暗的另一面——极度的自卑与自傲。她先是欲求自尊然而却被这个孔武森然的大家族摧毁殆尽,欲求情爱亦被那看不见的伦理网所压伏,欲求亲情则落入用鸦片和金钱拴住儿子心的境地。她自卑是因为她惧怕世间这套大音希声的秩序,她自傲则是因为她发现自己竟也能操纵这套秩序去毁灭别人。

  但不管怎样,银娣和七巧的悲剧之源是一致的——性格上的缺陷,怀疑。从一开始她怀疑兄嫂,怀疑三爷,怀疑佣人,到怀疑自己的亲生儿子,姑且不论这些人是否是真心,她的怀疑使她走向了一条偏执的自我封闭之路,使她的人生越走越荒凉。

  姚三爷与姜季泽,也是出自于同一个模子,只不过后者像月下风雪夜归人的影子,朦朦胧胧,而前者则像是旧时皮影戏中的人物,形象更为丰润。

  《金锁记》中的姜季泽是个没心没肺的阔少,算不上坏人——坏人是有预谋有企图地作恶,而他却连这点心计都不愿费,直接搅入银娣的生命中,惊起一片波澜,可却又不敢深入。他最终与银娣错过也是因为他没有胆量做坏人。他只敢去开门迎客的青楼满足自己的情欲。

  也有为姜季泽辩护的评论者,说他一直压抑着内心深处对银娣的爱,并因此走向了一条放纵声色之路。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张爱玲在文中已明白地写了他的心理:玩尽管玩,他早抱定了宗旨不惹自己家里人,一时的兴致过去了,躲也躲不掉,踢也踢不开,成天在面前,是个累赘。

  姜季泽与七巧的后半生几乎是毫无交集的。七巧在那荒唐的年岁遇到荒唐的姜季泽,真的是如月入歌扇,花承节鼓,然而比光阴更无情的是人心,所谓“世事”只不过是无情者欲盖弥彰的藉口罢了。

  还好,张爱玲在《怨女》中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姚三爷,虽然他性格中依然保有懦弱和轻浮的元素,但至少有那么几个瞬间他动心了——在阳台上趁银娣分神时偷走她的指甲套,在寺庙殿堂里跟银娣贴身亲热,还有那晚他去银娣家做客时突然将她扑倒……人生中若有几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冲动,那么也算是曾经沧海了。

  姚三爷在被银娣当众掌掴之后,摞下狠话:“你小心点,小心我跟你算账。”这句简洁有力的话使银娣的后半生都笼罩在他的阴影中,时刻担心这个男人会突然出现弄死她,或者更惨,抢走她的东西。命运的帷幕之后潜藏着一只野兽,谁都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出来,而等待的过程更令人颤栗。

  这个桥段让我想起了张爱玲在《色戒》中的一段描述,写的是易先生的心理:得一知己,死而无憾。他觉得她的影子会永远依傍他,安慰他。虽然她恨他,她最后对他的感情强烈到是什么感情都不相干了……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

  姚三爷最终没有像野兽一样跳出来,给故事划上一个句号。他无疾而终,或死于纵欲过度。也许他对银娣才是真正的最终极的占有。

  关于《怨女》和《金锁记》孰优孰劣的问题一直都有争论。折中的说法当然是各有千秋,或相映成辉。然而在我心中,《怨女》的分量要更重一些。

  如果说《金锁记》是一出繁管急弦的折子戏,那么《怨女》就是一部精雕细琢的传奇剧。那些以《金锁记》为旷世杰作的人无非是因为其凌厉的笔法,对人性阴暗面的极致描摹,和文中俯仰即拾的华美语句。可以想见成名不久的张爱玲在《金锁记》的短小篇幅中是不遗余力地抖包袱,许多情节和人物的塑造都缺乏起承转合,缺乏必要的交代,只是让人感觉到人性的阴暗和荒唐。有的张迷以为这是尖刻,是张爱玲的特色,但我觉得,这是一个缺憾。

  后来的张爱玲可能也是这样认为,所以才会在一篇散文中隐约提到对七巧这个形象的不满,说七巧是她作品中唯一一个“彻底”的人物。二十年后,她重写《怨女》,无论在人生阅历还是写作手法上都更加成熟,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大刀阔斧的改动。

  张爱玲在《怨女》中毫不吝惜地丢弃了那些惊艳的语句,如“三十年前的月亮……”,换之以不动声色的白描,蒙太奇手法也弃用了。在剧情上,她减去了《金锁记》中长安(七巧之女)这个形象,当然也没有了七巧(银娣)对长安的折磨,她没有写银娣的儿媳妇像芝寿那样抑郁而终,更没有娟姑娘吞鸦片自杀的情节。《怨女》中银娣和姚三爷的感情线更加丰富,不再是富家少爷的逢场作戏。

  这一系列变革的核心是:主人公从“疯女”变成了“怨女”,悲剧力量减弱了,但震撼效果和艺术真实性却得到了提升。张爱玲透过《怨女》隐约阐明了人类生存状态的两种羁绊形式:“被看的恐惧”和“空虚的力量”。

  萨特说:他人即地狱,实际上这在强调个体空间的现代西方社会还表现得不明显,他可以在儒家文化圈中找到知音。“被看的恐惧”并不是说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一个监视网,它是指个人在森严的伦理关系网中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一开始它来源于外界的示范与矫正:不可逾越礼仪秩序,后来则成为了个人自我加持的心灵魔咒。

  银娣在真实面对自己情欲的时候(往往也是濒临“越轨”的时候),总是担心身后有人在看,更担心被看到之后的惩罚——那也许是无形的,也许是有形的,但都令人毛骨悚然。

  “他们头上有个玻璃罩子扣下来,比房间小,罩住里面抢虾似的挣扎。有人在那里看——也许连他也在看。”

  于是银娣毅然推开了姚三爷。“被看的恐惧”比被看到更可怕。

  “空虚”是自开天辟地之后就潜藏在人类身体中的炸药,若不想让它爆发就只能找机会慢慢释放它的能量,而这是条无休无止的西西弗斯之旅。

  “空虚”大约与克尔凯郭尔所说的“烦”等同。在《非此即彼》一书中,他首先提出“人皆有烦”,而“烦”的历史可追溯到世界的开端。诸神烦,所以他们造人。亚当因为孤独而不胜其烦,于是夏娃被创造了出来。因此,烦创造了世界,而且随着人口增长的比例而递增。

  当一个人为生计奔波甚至忙得脚不沾地时,空虚的力量自然被大大减弱。然而对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从来不愁衣食的王孙公子来说,“空虚”每天就像洪水一样涌来,几乎不可抵挡,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在生活中实践自己的欲望,而且随着欲望阈值的不断提高,他们不得不更玩命地找“乐子”。

  “他们只顾得个保全大节,不忌醇酒妇人,个个都狂嫖滥赌,来补偿他们生活的空虚。她到现在才发现那真空的压力简直不可抵挡,是生命力本身的力量。”张爱玲如是写道,她对人性确实有敏锐的洞察。

  姚三爷遵从家族的安排娶了一个不爱的妻子,他整日魂不守舍,有空就去窑子寻欢,而且出手阔绰,每月都透支自己的份钱。分家之后,他依然在那风月场上大把撒钱,以至于败光家业,债台高筑。他未到知天命之年而亡,只有两个有情有义的姨太太替他送终,终究免不了厚养薄葬的结局。

  旧式豪门世家的男人是如此荒唐,那些珠帘布幔之后的女子也很难不落窠臼。只不过她们受伦理规范的约束更严格,等到把刻薄挑剔的婆婆送走,把花心丈夫的心慢慢收拢回来(如果可能的话),她们已浪掷了人生中大部分时光,心也被磨损成了土坯块。

  《怨女》的结尾是这样一幅场景,躺在鸦片榻上的银娣朦朦胧胧中觉得自己回到了三十年前,回到了那个一切决定尚未作出、对未来充满茫然的年纪,这是作者的慈悲。然而我想,对于已经透支了一辈子欢笑与泪水的她,应该不会选择继续前进,也许此时的她会像那位皓首穷经的浮士德博士一样大呼一声:

  这里如此之美,请在此停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