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时光的甬道:12个小地方的人类学饮食笔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时光的甬道:12个小地方的人类学饮食笔记读后感10篇

2018-02-26 20:01: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时光的甬道:12个小地方的人类学饮食笔记读后感10篇

  《时光的甬道:12个小地方人类饮食笔记》是一本由洪震宇著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016-1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光的甬道:12个小地方的人类学饮食笔记》读后感(一):序《穿越时空的寻根之旅》

  因为写作美食的双重共同爱好

  须叔受邀为洪震宇先生本书写序

  这书第一章就把须叔震住了

  这真不是套路的美食书——

  《时光的甬道》台版推荐

  《时光的甬道:12个小地方的人类学饮食笔记》读后感(二):【雨枫试读】时光的甬道,带你找到生活之盐

  想要了解一个地方的特点,就去好好研究他们的食物。比如,不怕麻烦且对麻烦之事物有迷之迷恋的日本人最喜欢异常繁琐且做出来极少的美食;大喇喇的美国人喜欢大菜叶子、大香肠配大面包片,也爱大鸡腿、大可乐和大烤鸡;极具包容性的中国人则天南海北你吃你的麻麻辣,我爱我的糯糯甜……

  须叔在推荐序中有一句话很打动我:

当我们不了解这方土地生活着什么人民,又如何了解他的想法理念和诉求呢?”

  《时光的甬道》带我们走过台湾12个小地方,看一看那里的美食,又不仅只有美食而已。

  主厨耀忠回去海边采海菜,他说狼有生命、有呼吸,你不在意它,它就在意你。——收集食材辛苦,让人们懂得万事小心翼翼。

  台东长滨乡野菜摊的几个阿美族大妈,每天一大早就开始喝点小酒,因为她们“一大早就起来拔菜了,现在很晚了,喝喝酒才开心!”——与食材的日常相处不是负累,而是消遣,你也可以把严肃之事当成消遣。

  来自盐埕的承汉的富珠舅婆先祖从厦门来到宜兰当官,最后落脚宜兰。如今富珠舅婆每天早上喝茶逛市场,中午固定亲人做饭,她还是会做厦门卤,她会跟来吃饭的孩子说:“我陪你们长大,你们陪我变老。”——食物伴着我们一代,接着一代。

  嘉义的素琴姐幼时遇“八七”水灾,因土地流失严重,只得举家迁往甲仙五里铺,在这里她嫁了营善大哥,一起开垦,种稻、笋、梅、姜与龙须菜,把孩子养大,“八八”风灾又让小夫妻回到原点,素琴没抱怨,说“天公伯知道我们的孩子大了,不用去割竹笋了,就把我们的山收回去了”,他们开始思考对土地、对人的永续友善方式,从事有机转型。——土地不言,但会用食物相要挟,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人们,什么做法是好,什么做法不好

  ……

  人与土地、与动物、与食物、与同类,慢慢汇合成一个圆,用时间经验过滤,像是熬煮一锅浓汤,留下好的,撇除坏的,还要加点耐心。人在创造、品尝食物的过程中,感受真实的自我。

  自序中,作者洪震宇自问自答:

“我是谁?”我希望自己是盐。因为盐能吊百味。

  这让我联想到《生活之盐》一书。

生活之盐,语出《圣经•马太福音》:“你们是世上的盐。”我们活着,就被赐予生活之盐,它超越职业,超越强烈情感,超越任何立场,构成了我们生活中轻盈美好的那一部分。所谓“盐”,即我们的感官创造力以及对一切的好奇心

  盐是一种好奇心,希望每个爱生活的人,都能都带着自己的盐,走四方,吊百味。

  《时光的甬道:12个小地方的人类学饮食笔记》读后感(三):享受美食,享受自然之美

  “民以食为天”,古今中外为什么人总是惦记着吃。贫穷时候渴望吃,富足的时候讲究吃。吃也是一种文化,也已成为一种身份象征

  对于台湾,看似遥远飞机只有几小时,但是大多数人对台湾的了解知之甚少。近年来台湾美食文化的书发布了很多,在阅读这些书籍的时候,让我也感受了台湾的淳朴文化与原滋原味的风土底蕴。这本书作者所选择的12个小地方饮食,在我看来不仅仅是美食、风土,更是一种难忘家乡味。原滋原味的虱目鱼,三百多年的南屯老街,古老的漂流木大洋都深深使我折服。

  作者有一张大海边草间弥生大南瓜边的全家照片,虽然草间弥生的作品大陆也有,但毕竟风景不同心境也不同。台湾就像太阳黑子深深吸引着我,让很多大陆人神往。工作几年,走遍大陆很多山山水水欣赏风景,品尝美食,体会各地风土人情。但是台湾一是没有去过,二是,洪振宇作者所描绘的书中天然健康味道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人的口唇之欲。尤其是保留着传统工艺,传统习惯,传统的文化,青苔煮水、酒糟煎蛋,用原始滋味和崇尚自然的方式维护着种族的存在。当今社会很多人在退休后游山玩水,回归小山村生活,这不仅是风景美食的吸引,也是灵魂深处的归属感。

  喜欢《时光的甬道》,天然的食材,传统的烹饪,给我们所带来的不仅是餐桌上的艳丽色彩,还有唇齿间“一食入魂”的感动。对于每一种食材的高质量追求并亲自动手,就比如"摘海菜",摘得不仅仅是海菜,实在追求完美食材的同时与大海追逐游戏,享受自然之物,自然之伟大所带来的轻松愉悦之感。

  当今社会有太多的东西已经不是那么的“绿色”了,没有了天然的淳朴,没有了安全的保证,也没有了那种天然的味道。不是我们生活质量要求过高,而是那种天然的味道越发的难能可贵了。作者笔下台湾美食的制作,在保证健康的同时保证了口味的鲜嫩细滑,很多小店一代代传下来,不会要求多好的装潢,不会要求多大的面积,只是一心一意的做自己的饮食,这种简单纯朴的生活,是近期那不可换取得精神食粮,这样的幸福值得我们追求,也值得我们一看。最后分享一段书中的话,“耀叔说,他们很穷,没有面包吃,每天早上都是吃龙虾粥,都已经吃腻了。”

  《时光的甬道:12个小地方的人类学饮食笔记》读后感(四):【雨枫试读】不容错过的饮食之书

  说老实话,单看这本书的表面,我是不会选择它来看的。淡黄绿色的封面纸张并不厚实,纸张的开本总让人感觉这只是一本比较厚的软皮簿,几幅小小的关于食物、食材的铅笔画散落分布在表面,相比那些封面设计精美、印刷精良的其他图书来说,这本《时光的甬道》给人的第一眼印象实在是不够讨喜。

  可是凡事是不能够只看表面的,否则真的会让你错失许多好东西。当我翻开此书的第一页时,我就知道我之前对此书的态度错误的,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更加为之前我先入为主肤浅而感到汗颜。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12个小地方的人类学饮食笔记》,但它并不仅仅是一本单纯讲述美食的书籍。平日里我最爱的书籍便是关于美食、游记、人文这几类的,而《时光的甬道》一书,几乎涵盖了我全部的喜欢。我们将跟着此书的作者,台湾清华大学社会人类学研究所硕士洪振宇一起走过山峦,跨过河流,仰望大海,深入田间,在宝岛台湾的十二个小地方通过当地的食物食材,来感受他们的百态生活,在与自然对话的过程中寻找那一分原始的质朴纯真

  食物承载着生命存在的重要任务,随着人类在历史长河的慢慢发展,食物早已不再是只用来果腹的东西,它们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煎、炒、烹、炸、煮;酸、甜、苦、辣、咸,多样的食材烹调方式与五味的相互不同融合,在不同的地方形成了不同的食物文化。每一样美味的食物都会体现出其烹饪者的内心,它们挑动着品尝者的味蕾,仿佛一个技艺高超的舞者在其舌尖上挥舞跳动,拼尽全力激发出食客内心的共鸣与认同。而此书的作者也好似一个优雅的舞者一般,用他细腻笔触丰富的情感,详实的观察,将这些几乎是毫不知名的小地方通过记录当地美食的方式来介绍给读者。

  阅读此书,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令人馋涎欲滴的各种食物,更多的是这些小地方的人文风情与自然情怀。这些不知名的偏僻地区或许没有繁华都市高大气派,也没有风景名胜的知名凡响,但是他们却有着别处所没有的自然与淳朴,作者将他们的风情文化通过这本饮食书籍传递开来,为读者展现出另一派的魅力妖娆

  《时光的甬道:12个小地方的人类学饮食笔记》读后感(五):【雨枫书馆】做出与吃出的生活

  在地大物博的泱泱华夏,有的不仅是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精神大餐,更有一种根植于每个人心中的情节——吃,如果没有煎、炒、烹、炸、烤、炖、煮,我们又怎能一代又一代的延续至今?如果没有各个地方独有的特色,我们又怎么会品尝到一味又一味秀色的可餐?我们的味蕾因为这些味道的刺激享受着吃带来的饱腹与享受。

  好像是中央四套,记得不太清了,有一个叫《远方的家》的节目记者带着观众体验发现各地的乡土人情与风俗美食,初看这本书时,觉得很有点这个节目的味道,但细细体味却是不同,作者细腻的笔触在某一个瞬间会突然的打动你,他的脚步并不匆匆,这种缓慢的步调让我们放下了生活中的仓促与急躁,虽然字字句句都是那么平实,但却有种温暖,亦或是感动缓缓的流动在心间。书中的一道又一道菜肴,从食材的种植到采摘到加工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凝聚的是厨者对菜肴的深情与对生活的热爱,是食者大块朵颐后的回味与满足。跟随着作者不急不徐地脚步,踏在台湾的十二个小地方,体会着那里的纯朴与生活气息

  自古多少文人才子都能拿吃大做文章亦能吃出情趣。袁枚的《随园食单》,苏轼与陆游的诗词都有大谈特谈吃、吃、吃。一个热爱吃的人,是多么懂得生活与享受生活的人啊。我们人类能爬到食物链的顶端,享受着天上飞的,地上种的或跑的,海里游的,任何的种类都可以变成可以维系我们生命的盛宴,是何其的荣幸,与此也应该感念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切,更应该向书中的那些朴实的人们一样,知道节制,而不是一味的过度使用与浪费。

  《黄帝内经》中说:“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在这些美好的地方,恬淡的生活着这些可爱的人,他们依靠自然,感恩自然,顺应自然,自给自足,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做出来的每一道菜肴更是让人垂涎向往。不正应了老子的那句话:“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这本人文+历史+风俗+美食的饕餮盛宴大块朵颐之后,觉得甚是甘美,向往着有一天,也可以拿着作者留下的指引去看一看,尝一尝,体会体会。

  《时光的甬道:12个小地方的人类学饮食笔记》读后感(六):【雨枫试读】美食之旅,文化之旅

  走过山巅,跨过水湄 以食材和五味为媒,找寻和对话潜藏于灵魂深处的文化山河

  一餐饭,往往有着瞬间穿越时光的神奇功效,将人的思绪带到记忆中的某些时间点。比如小时候放学一进门就扑面而来奶奶包子的热乎乎的香气,就好像奶奶温暖的宠溺的怀抱外婆粽子里,有在买来的粽子里尝不到的口感;吃妈妈做的手擀面总能感受到回家了的踏实感;情人节,他亲自下厨的那盘不算好吃但是爱意满满的牛排……味道和记忆之间往往有着密切联系,而食物可以作为承载着这些记忆和味道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它承载了爱,承载了思念,承载了乡愁。我觉得这本书的书名起得真好。

  书中所收录的是台湾十二个小地方的饮食故事,不单单是关于这个隽永而美好的主题——美食,还融入了地方民俗文化和历史。作者是一位社会人类学学者,他的文笔优美见识广博。他的这些饮食笔记并不是一个观光客的游览经历,而是入乡随俗、参与其中。这才能敏锐地挖掘到每一种特色食物所代表的精神所在,了解最地道的文化精髓。他在途中并没有选择知名的观光城市,而只有那些远离被人为塑造成旅游景点的地方,才能探寻到真正原汁原味的台湾文化。

  台湾是个多灾多难的地方。这四百年来,曾经的一座原生态的小岛,经过一批批地移民,前赴后继,有倭寇,有荷兰人,有闽粤人,有日本人,一届届的统治者,你来我往。也让它成了现在这样一座多元化的小岛。

  俗话说的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无论是“与山海节气共存”的阿美人,在山林里打猎的布农人,还是忙于种植农作物的甲仙人等等,都秉承着遵守自然规律法则。他们餐桌上的美食无外乎是就近取材、烹饪简单的农家菜肴,但结合有意思的故事和丰富的配图,也让人看得满口生津,恨不能马上去尝尝。

  在六龟人的餐桌故事里,有这样一段话:

餐桌上的每道菜,都是他们小小的生命火种,还在燃烧,需要我们细心的呵护支持

  我突然觉得很感动,饮食也是一种信仰,是部落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与传承。

  看完这本书,我对台湾心生向往,而最迷人的不仅仅是这些特色美食,更是部落里纯朴的民风、市井之间的烟火气、各色的饮食文化和乡民们积极乐观生活态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